CN115396267A - 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6267A
CN115396267A CN202210176385.1A CN202210176385A CN115396267A CN 115396267 A CN115396267 A CN 115396267A CN 202210176385 A CN202210176385 A CN 202210176385A CN 115396267 A CN115396267 A CN 115396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fset
codes
coefficients
receiver
equa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63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焕
陈圻碤
金永书
李佶勋
林炫旭
全胜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96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6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6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 H04L25/061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providing hard decisions only; arrangements for tracking or suppressing unwanted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e.g. removal of dc off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1Equali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nalog front ends; means for connecting modulators, demodulators or transceivers to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79Receiver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所述接收器的操作方法包括:基于多个第一码之一设置均衡器的系数;基于多个第二码之一设置放大器的系数;通过基于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的系数驱动所述均衡器和所述放大器,来执行偏移校准;存储与所述均衡器和所述放大器被驱动时生成的电压偏移对应的偏移码;判定所述偏移校准是否完成;响应于判定出所述偏移校准完成,执行从输入信号获取接收数据的正常操作;以及在所述正常操作中,基于所述偏移码去除所述电压偏移。

Description

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5月2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1-0066445的优先权,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串行通信接口,更具体地,涉及实时补偿由在正常操作期间改变模拟前端的系数引起的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速串行通信系统中,数据位可以通过信道(channel)串行传输。在通过诸如同轴电缆或PCB迹线(trace)的信道传输信号的情况下,信道的带宽可能因负载、趋肤效应(即,由于电流密度的变化引起信道电阻在较高频率处有效增加)以及信道的介电损耗而受到限制,并且信号的高频分量可能在接收器处减弱。接收器可以包括用于补偿高频分量损失的均衡器。信道可能使信号的高频分量减弱,而均衡器可以增强或加强信号的高频分量。
同时,信道可能改变,并且由于信道改变引起的设备失配可能导致电压偏移,该电压偏移使得高速串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均衡器需要改变设置以进一步补偿由改变的信道导致的信号劣化。特别地,高速串行通信系统可能需要能够在通信期间根据设备失配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高速串行通信系统中在通信操作期间实时去除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根据实施例,一种接收器的操作方法包括:基于多个第一码之一设置均衡器的系数;基于多个第二码之一设置放大器的系数;通过基于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的系数驱动所述均衡器和所述放大器,来执行偏移校准;存储与所述均衡器和所述放大器被驱动时生成的电压偏移对应的偏移码;判定所述偏移校准是否完成;响应于判定出所述偏移校准完成,执行从输入信号获取接收数据的正常操作;以及在所述正常操作中,基于所述偏移码去除所述电压偏移。
根据实施例,一种接收器包括:模拟前端,所述模拟前端接收包括发送数据的输入信号,并且通过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波形和放大所述输入信号的大小来输出输出信号;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所述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从所述输出信号恢复时钟信号,并且基于所述时钟信号恢复数据,从而输出与所述发送数据对应的恢复的数据;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从所述恢复的数据检测电压偏移,并且生成用于去除所述电压偏移的偏移码;寄存器,所述寄存器以查找表的形式存储所述偏移码;以及偏移消除电路,所述偏移消除电路基于用于去除所述电压偏移的所述偏移码生成偏移补偿信号。
根据实施例,一种接收器包括:均衡器,所述均衡器基于多个第一码之一设置均衡器系数;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基于多个第二码之一设置放大器系数;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生成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的所述多个第一码和所述多个第二码;偏移消除电路,所述偏移消除电路基于偏移码去除依据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生成的电压偏移;以及寄存器,所述寄存器存储所述偏移码。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在偏移校准操作中,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一码和所述多个第二码改变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并且生成对应于所述电压偏移的所述偏移码。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在正常操作中,加载与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相关联的相应的偏移码,并且向所述偏移消除电路提供所述相应的偏移码。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明显。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收发器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框图。
图3是示出存储偏移码的查找表的实施例的图。
图4是详细示出图2的接收器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5是用于以公式的形式根据图4的模拟前端的设备失配导出电压偏移的概念图。
图6A和图6B是详细示出图5的第一级至第三级中的至少一者的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基于图7的接收器的初始操作的定时图。
图9A至图9C是示出图7的操作S150至操作S160的实施例的图。
图10是详细示出图7的操作S170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图10的操作S172中执行自动均衡的示例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眼图(eye diagram)的变化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初始操作的时序图。
图14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示出了示例实施例的附图更全面地描述各种示例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收发器系统的框图。参照图1,收发器系统1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20。第一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信道CH与第二电子设备20通信。为此,第一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接收器100,第二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发送器21。
在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20中的每一者可以以便携式通信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的形式来实现,或者以诸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或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设备的形式来实现。或者,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20中的每一者可以是一个用户设备中包括的各种硬件组件之一,诸如,处理器、存储器件、存储设备和控制设备。
信道CH可以是数据从发送器21传送到接收器100所通过的通信信道。在实施例中,信道CH可以是电连接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20的信号线(即,有线通信信道)或无线通信信道。发送器21可以是生成数据和/或通过信道CH发送数据的电子设备。例如,发送器21可以发送诸如电信号、光信号和无线信号的各种类型的信号。接收器100可以是接收由发送器21发送的数据的电子设备。例如,接收器100可以接收诸如电信号、光信号和无线信号的各种类型的信号。下面,为了描述方便,假设发送器21和接收器100中的每一者基于电信号进行操作。
发送器21可以接收要发送的发送数据tDAT,并且可以输出与发送数据tDAT对应的发送信号tSIG。发送数据tDAT可以包括在第二电子设备20内生成并且要被发送到第一电子设备10的信息。发送器21可以经由信道CH向接收器100传送发送信号tSIG。在接收器100处接收到的与经由信道CH传送到接收器100的发送信号tSIG对应的信号在本文中被称为接收信号rSIG。
接收器100可以经由信道CH接收接收信号rSIG。接收器100可以基于接收信号rSIG输出接收数据rDAT。接收数据rDAT可以包括与发送数据tDAT中包括的信息对应的信息。
根据实施例,发送器21发送的信息可以不同于接收器100接收的信息。例如,当发送信号tSIG经过信道CH时,信号可能由于例如噪声、信道的容抗行为而失真和/或衰减。容抗行为取决于频率,因此随着信号频率增加,信号的增益减小(即,信道具有低通滤波器行为)。这样的失真和/或衰减导致发送信号tSIG中的信息变化,从而在发送信号tSIG与接收信号rSIG之间出现差异。发送信号tSIG与接收信号rSIG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被称为数据错误。数据错误可能导致在第一电子设备10出现错误或异常操作。接收器100可以包括各种硬件电路(例如,均衡器和放大器),以用于从接收信号rSIG去除噪声,放大接收信号,以及适当地输出接收数据rDAT,以使数据错误最小化并提高信号质量。
均衡器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滤波器,来补偿发送信号tSIG在经过信道CH时的高频分量损失。接收器100可以设置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以使数据错误最小化。由于信道的特性彼此不同,信道改变可能需要改变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接收器100可以通过设置取决于信道的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来减少数据错误。
然而,当在数据通信操作期间改变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时,由于设备失配导致电压偏移。例如,接收器100可以在与第二电子设备20通信的同时与第三电子设备(未示出)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依据信道改变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这会伴随电压偏移。电压偏移可能导致抖动。抖动指示理想接收数据的数据值的转变点与实际接收数据的数据值的转变点之间的相位差。抖动的出现会降低时序余量(timing margin),并且会导致数据错误。
根据实施例,接收器100可以包括偏移消除电路150。偏移消除电路150可以消除由于设备失配引起的电压偏移。接收器100可以在正常操作之前存储依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而定的偏移码,并且偏移消除电路150可以基于预先存储的偏移码根据信道改变去除电压偏移。将参照图2详细描述去除电压偏移的过程。
将参照以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上述接收器100的配置和操作。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框图。参照图1和图2,接收器100可以包括模拟前端(AFE)110、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CDR)120、逻辑电路130、寄存器140和偏移消除电路150。
模拟前端110可以调整和放大接收信号rSIG的波形。接收信号rSIG可以包括一对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为了描述方便,下文称为“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模拟前端110可以校正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的信号失真并且可以以可变增益放大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模拟前端110可以从逻辑电路130接收控制信号CTRL。模拟前端110可以基于控制信号CTRL校正和放大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
模拟前端110还可以从偏移消除电路150接收补偿信号SIG_C。补偿信号SIG_C可以包括偏移补偿电压。模拟前端110可以基于补偿信号SIG_C来补偿电压偏移。
模拟前端110可以基于控制信号CTRL和补偿信号SIG_C来校正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从而可以输出输出信号SIG_O。输出信号SIG_O与图1的接收信号rSIG不同之处可以为:降低了噪声,放大了大小,并且进行了偏移补偿。输出信号SIG_O可以包括接收数据rDAT。
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可以从模拟前端110接收输出信号SIG_O。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可以从输出信号SIG_O恢复时钟信号和数据。例如,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可以从输出信号SIG_O检测接收数据rDAT的转变定时,并且可以生成在转变定时处具有上升沿或下降沿的参考时钟信号。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可以输出与参考时钟信号同步的恢复数据sDAT。
逻辑电路130可以从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接收恢复数据sDAT。逻辑电路130可以基于恢复数据sDAT输出接收数据rDAT。接收数据rDAT可以对应于从图1的第一电子设备10向第二电子设备20发送的发送数据tDAT。例如,接收数据rDAT可以与发送数据tDAT基本相同。逻辑电路13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像信号处理单元(ISP)、数字信号处理单元(DSP)、图形处理单元(GPU)、视觉处理单元(VPU)和神经处理单元(NPU)中的至少一种。
逻辑电路130可以输出用于控制模拟前端110的控制信号CTRL。控制信号CTRL可以改变模拟前端110的系数。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模拟前端110的系数可以是用于调整模拟前端110中包括的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例如,控制信号CTRL可以设置或改变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均衡器和放大器可以基于控制信号CTRL改变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的增益或截止频率。
逻辑电路130可以从恢复数据sDAT检测电压偏移。例如,逻辑电路130可以将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的输入信号(即,如图2所示的输出信号SIG_O)和输出信号(即,如图2所示的恢复数据sDAT)进行比较,同时将均衡器系数和放大器系数从最小值顺序地改变为最大值。例如,当输入信号为“0”时,逻辑电路130可以检测输出信号的偏移值作为电压偏移。
逻辑电路130可以生成对应于电压偏移的偏移码Code_O。由于电压偏移依据模拟前端110的系数而变化,因此偏移码Code_O也可以依据模拟前端110的系数而变化。逻辑电路130可以将根据模拟前端110的系数的偏移码Code_O存储在寄存器140中。
根据实施例,偏移码Code_O可以以查找表LUT的形式存储在寄存器140中。参照图3,模拟前端110可以包括均衡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均衡器可以设置为四个系数之一,可变增益放大器可以设置为两个系数之一。均衡器的四个系数可以分别对应于作为数字信号的第一码EQ0、EQ1、EQ2和EQ3,可变增益放大器的两个系数可以分别对应于作为数字信号的第二码VGA0和VGA1。在以下说明书中,均衡器的系数和第一码可以互换使用,可变增益放大器或放大器的系数和第二码可以互换使用。
如图3所示,查找表LUT1可以包括由第一码EQ0、EQ1、EQ2和EQ3以及第二码VGA0和VGA1确定的偏移码Code1、Code2、Code3、Code4、Code5、Code6、Code7和Code8。例如,偏移码Code1、Code2、Code3、Code4、Code5、Code6、Code7和Code8中的每一者可以由位“0”或位“1”来表示。
逻辑电路130可以在偏移校准操作中在改变第一码EQ0、EQ1、EQ2和EQ3以及第二码VGA0和VGA1的同时生成偏移码Codel、Code2、Code3、Code4、Code5、Code6、Code7和Code8,并且可以在查找表LUT1中存储偏移码Code1至Code8。
返回图2,在偏移校准操作中,逻辑电路130可以从寄存器140加载偏移码Code_O并且可以向偏移消除电路150提供偏移码Code_O。将参照图7描述在正常操作之前执行的偏移校准操作。
偏移消除电路150可以从逻辑电路130接收偏移码Code_O并且可以输出补偿信号SIG_C。补偿信号SIG_C是用于去除电压偏移的信号并且可以包括偏移补偿电压。偏移消除电路150可以通过向模拟前端110提供补偿信号SIG_C来补偿电压偏移。
如上所述,为了最小化根据信道改变(或切换)的数据错误,接收器100可以依据信道来改变模拟前端110的系数。模拟前端110的系数可以是依据信道特性确定的参数;当信道CH改变时,模拟前端110的系数可以改变以减少错误。
此外,接收器100可以在正常操作之前通过偏移校准操作预先存储与模拟前端110的改变后的系数对应的偏移码Code_O。在正常操作之前或在正常操作期间,接收器100可以基于偏移码Code_O来补偿电压偏移。也就是说,接收器100可以基于偏移码Code_O来补偿由于模拟前端110的系数的改变而引起的电压偏移。
图4是详细示出图2的接收器的实施例的框图。参照图2和图4,接收器200可以包括模拟前端210、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220、逻辑电路230、寄存器240和偏移消除电路250。模拟前端210、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220、逻辑电路230、寄存器240和偏移消除电路250分别类似于图2的模拟前端110、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逻辑电路130、寄存器140和偏移消除电路150,因此将省略额外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模拟前端210可以通过多个步骤来调整或放大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的波形。例如,模拟前端210可以包括第一级(Stage_1)211、第二级(Stage_2)212和第三级(Stage_3)213。第一级211可以调整或放大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的波形。第二级212和第三级213可以顺序地调整或放大第一级211的输出信号。
根据实施例,第一级211、第二级212和第三级213中的每一者可以作为均衡器、放大器或比较器进行操作。例如,均衡器可以包括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下文称为“CTLE”)。CTLE可以被配置为校正由于信号的高频被信道衰减导致的信号失真。例如,放大器可以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下文称为“VGA”)。VGA可以被配置为以可变增益放大输入信号。
第一级211可以作为CTLE操作。第一级211可以从逻辑电路230接收第一控制信号CTRL_1并且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号CTRL_1改变CTLE的系数。例如,第一控制信号CTRL_1可以改变第一级211的增益。
第二级212可以作为VGA操作。第二级212可以从逻辑电路230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TRL_2并且可以基于第二控制信号CTRL_2改变VGA的系数。例如,第二控制信号CTRL_2可以改变第二级212的增益。
第三级213可以作为CTLE或VGA操作。第三级213可以从逻辑电路230接收第三控制信号CTRL_3并且可以基于第三控制信号CTRL_3改变CTLE或VGA的系数。例如,第三控制信号CTRL_3可以改变第三级213的增益。
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220可以从第三级213接收输出信号SIG_O。在正常操作中,逻辑电路230可以处理恢复数据sDAT以输出接收数据rDAT。
逻辑电路230还可以包括偏移控制电路235。偏移控制电路235可以在偏移校准操作中生成偏移码Code_O。在实施例中,偏移码Code_O可以由第一级211的增益、第二级212的增益和第三级213的增益中的至少两者决定。偏移控制电路235可以从恢复数据sDAT检测电压偏移,并且可以生成与检测到的电压偏移对应的偏移码Code_O。偏移控制电路235可以以查找表的形式将偏移码Code_O存储在寄存器240中。或者,第一级211的增益、第二级212的增益和第三级213的增益中的至少两者可以与偏移码Code_O一起以查找表的形式存储在寄存器240中。
偏移控制电路235可以向偏移消除电路250提供偏移码Code_O。当CTLE或VGA的系数在正常操作期间改变时,偏移控制电路235可以从寄存器240加载相应的偏移码Code_O,并且可以向偏移消除电路250提供相应的偏移码Code_O。
偏移消除电路250可以生成与从偏移控制电路235提供的偏移码Code_O对应的差分补偿信号,该差分补偿信号可以包括一对差分信号SIG_C1和SIG_C2,并且在下文可以称为“差分补偿信号SIG_C1和SIG_C2”。偏移消除电路250可以连接在第一级211与第二级212之间。偏移消除电路250可以提供差分补偿信号SIG_C1和SIG_C2作为第二级212的输入。
图5是用于以公式的形式根据图4的模拟前端的设备失配导出电压偏移的概念图。参照图2、图4和图5,模拟前端210a可以包括第一级211a、第二级212a和第三级213a。第一级211a、第二级212a和第三级213a分别类似于图4的第一级211、第二级212和第三级213,因此将省略额外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第一级211a、第二级212a和第三级213a中的每一者可以依据信道改变来改变增益。例如,第一级211a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号CTRL_1具有第一增益A1。第一增益A1可以由第一级211a的CTLE系数确定。第二级212a可以基于第二控制信号CTRL_2具有第二增益A2。第二增益A2可以由第二级212a的VGA系数确定。第三级213a可以基于第三控制信号CTRL_3具有第三增益A3。第三增益A3可以由第三级213a的CTLE系数或VGA系数确定。
电压偏移不能仅通过改变第一级211a、第二级212a和第三级213a的增益被抵消。在这种情况下,图4的偏移消除电路250可以通过向第二级212a的输入提供偏移补偿电压Vioc来补偿电压偏移。
根据电压偏移Voff1、Voff2和Voff3以及偏移补偿电压Vioc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由下面的公式1表示。
[公式1]
Vout=A1A2A3*(Vin+Voff1)+A2A3*(Voff2+Vioc)+A3*Voff3
参照公式1,Vout是模拟前端210a的输出电压,Vin是模拟前端210a的输入电压。A1、A2和A3分别是第一级至第三级211a、212a和213a的增益,Voff1、Voff2和Voff3分别是发生在第一级至第三级211a、212a和213a的电压偏移,Vioc是偏移补偿电压。
随着VGA系数或CTLE系数改变,模拟前端210a可以具有第一偏移电压至第三偏移电压Voffl、Voff2和Voff3,并且第一偏移电压至第三偏移电压Voffl、Voff2和Voff3可以分别输入到第一级至第三级211a、212a和213a。根据未示出的实施例,第一偏移电压至第三偏移电压Voff1、Voff2和Voff3可以分别出现在第一级至第三级211a、212a和213a的输出处。下面,为了描述方便,假设第一偏移电压至第三偏移电压Voff1、Voff2和Voff3分别出现在第一级至第三级211a、212a和213a的输入处。
上面的公式1可以被下面的公式2替换。
[公式2]
Figure BDA0003520440480000101
参照公式2,在偏移校准操作中输入电压Vin可以为“0”,接收器200可以调整偏移补偿电压Vioc使得输出电压Vout为“0”。
也就是说,接收器200可以在调整第一级至第三级211a、212a和213a的第一增益至第三增益A1、A2和A3的同时输出偏移补偿电压Vioc。偏移校准操作可以指依据第一增益至第三增益A1、A2和A3寻找(或选择)允许输出电压Vout为“0”的偏移补偿电压Vioc的操作。
然而,如图5所示,在假设第一偏移电压至第三偏移电压Voff1、Voff2和Voff3分别出现在第一级至第三级211a、212a和213a的输入处的情况下,在偏移校准操作中可以不存在第三增益A3的影响。因此,接收器200可以通过存储根据第一级211a的CTLE系数和第二级212a的VGA系数的偏移码Code_O,来完成偏移校准操作。
在说明书中,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将在第一级211a为均衡器(例如,CTLE)、第二级212a为放大器(例如,VGA)并且偏移补偿电压Vioc根据第一增益A1和第二增益A2确定的条件下进行描述。
图6A和图6B是详细示出图5的第一级至第三级中的至少一者的实施例的电路图。例如,图6A可以是图5的第一级211a的电路图,图6B可以是图5的第二级212a的电路图。根据实施例,图5的第三级213a可以利用图6A或图6B的电路来实现。以下,第一级211a和第二级212a不限于图6A和图6B的电路图。
参照图5和图6A,第一级211a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一电流源CS1和第二电流源CS2。
第一级211a可以接收第一电压Vl并且可以输出第二电压V2。第一电压V1可以是与图5的输入电压Vin和第一电压偏移Voff1之和对应的信号。第二电压V2可以是通过调整第一电压V1的波形或通过放大第一电压V1的大小生成的信号。根据实施例,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中的每一者可以由一对差分信号组成。例如,第一电压V1可以包括第一差分信号V1P和第二差分信号V1N。
第一差分信号V1P可以施加到第一晶体管Ml的栅极端。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端可以与第一电阻器R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端可以与第一电流源CS1、第三电阻器R3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器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M1可以依据第一差分信号V1P控制在漏极端与源极端之间流动的电流量,或者可以作为开关操作。
第二差分信号V1N可以施加到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端。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端可以与第二电阻器R2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端可以与第二电流源CS2、第三电阻器R3的第二端和第三电容器C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晶体管M2可以依据第二差分信号V1N控制在漏极端与源极端之间流动的电流量,或者可以作为开关操作。
第一电阻器Rl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器R2的第二端可以与电源电压Vdd连接。第一电容器C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端可以与地电压连接。第一电阻器R1和第一电容器C1可以构成低通滤波器。第二电阻器R2和第二电容器C2可以构成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R1,C1)和(R2,C2)可以过滤高频分量。
第一电流源CSl可以生成流经第一晶体管Ml的偏置电流。第二电流源CS2可以生成流经第二晶体管M2的偏置电流。电流源CS1和CS2中的每一者可以利用如下晶体管来实现:该晶体管具有被配置为接收偏置电压的栅极端、与晶体管M1和M2中的相应一者连接的漏极端、以及与地电压连接的源极端。
第三电阻器R3和第三电容器C3可以并联连接在晶体管Ml和M2的源极端之间。第三电阻器R3和第三电容器C3可以放大、补偿或恢复发送信号的由于信道损耗而减弱的高频分量。就此而言,第一级211a可以是CTLE。此外,第一级211a可以是增强发送信号的高频分量的高通滤波器。
根据实施例,第一级211a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号CTRL_1来调整第三电阻器R3的电阻值。第三电阻器R3的电阻值可以确定升压(boosting)增益,第一级211a可以通过调整第三电阻器R3的电阻值来确定第一增益A1。
根据实施例,第一级211a可以通过比较第一差分信号V1P和第二差分信号V1N并且放大第一差分信号V1P与第二差分信号V1N之间的电压差,来生成第二电压V2。就此而言,第一级211a可以是VGA。
参照图5、图6A和图6B,第二级212a可以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四电阻器R4、第五电阻器R5和第三电流源CS3。
第二级212a可以接收第三电压V3并且可以输出第四电压V4。第三电压V3可以是与图5的第二电压V2、偏移补偿电压Vioc和第二电压偏移Voff2之和对应的信号。第四电压V4可以是通过调整第三电压V3的波形或者通过放大第三电压V3的大小生成的信号。根据实施例,第三电压V3和第四电压V4中的每一者可以由一对差分信号组成。例如,第三电压V3可以包括第三差分信号V3P和第四差分信号V3N。
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类似于图6A的第一晶体管Ml和第二晶体管M2,因此将省略额外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第三差分信号V3P可以施加到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端。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端可以与第三电流源CS3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端可以与第四电阻器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差分信号V3N可以施加到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端。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端可以与第三电流源CS3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端可以与第五电阻器R5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电流源CS3可以生成流经晶体管M3和M4的偏置电流。第二级212a的增益可以依据偏置电流的大小而变化。就此而言,第二级212a可以是VGA。第三电流源CS3可以利用如下晶体管来实现:该晶体管具有被配置为接收偏置电压的栅极端、与晶体管M3和M4连接的漏极端、以及与地电压连接的源极端。
第四电阻器R4可以连接在电源电压Vdd与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端之间。第五电阻器R5可以连接在电源电压Vdd与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端之间。第二级212a可以是对称差分放大器。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2和图7,接收器100可以通过在正常操作之前执行校准操作,来存储依均衡器(下文称为“EQ”)或VGA的系数而定的偏移码Code_O。
在操作S110中,接收器100可以被上电。例如,接收器100可以被上电并且然后可以被复位。之后,接收器100可执行偏移校准操作。
在操作S120中,接收器100可以设置EQ的系数和VGA的系数。例如,可以将EQ的系数和VGA的系数设置为最小值。EQ的系数和VGA的系数可以驱动EQ和VGA的操作。EQ的系数和VGA的系数可以依据信道而变化。例如,针对第一信道优化的EQ的系数可以是EQ0,针对第一信道优化的VGA的系数可以是VGA0。也就是说,当基于第一信道的特性将EQ的系数和VGA的系数分别设置为EQ0和VGA0时,可以最小化电压偏移。根据实施例,用户可以在操作S120中设置EQ的系数和VGA的系数。
在操作S130中,接收器100可以执行偏移校准。接收器100可以施加与差分输入信号相同的电压从而驱动EQ和VGA,并且可以根据在操作S120中设置的EQ和VGA系数来检测电压偏移。例如,接收器100可以根据EQ0和VGA0检测电压偏移并且可以生成第一偏移码。第一偏移码可以对应于用于根据EQ0和VGA0去除电压偏移的偏移补偿电压。
在操作S140中,接收器100可以存储偏移码。接收器100可以以查找表的形式将偏移码存储在寄存器140中。例如,接收器100可以以查找表的形式将第一偏移码与EQ0和VGA0一起存储。根据实施例,寄存器140可以是存在于接收器100外部的存储设备。
在操作S150中,接收器100可以判定偏移校准是否完成。可以针对EQ和VGA的所有系数中的每一者来执行偏移校准,或者可以针对EQ和VGA的一些系数中的每一者来执行偏移校准。执行偏移校准的上述方式依据用户设置是可变的,这将参照图9A至图9C进行描述。当判定出偏移校准未完成时,执行操作S160;当判定出偏移校准完成时,执行操作S170。
在操作S160中,接收器100可以改变EQ的系数或VGA的系数。接收器100可以基于改变后的EQ系数或改变后的VGA系数再次执行操作S130至操作S150。
在操作S170中,接收器100可以判定出偏移校准完成并且可以执行正常操作。将参照图10更详细地描述正常操作。
图8是示出基于图7的接收器的初始操作的定时图。参照图2、图7和图8,接收器100可以上电并且可以在初始操作中执行偏移校准操作。根据实施例,初始操作也可以被称为“加电操作”或“上电复位(POR)操作”。
接收器100可以在第一时间tl上电。在第二时间t2,复位信号Reset可以从逻辑低转变为逻辑高。接收器100可以从第二时间t2起开始偏移校准。换言之,在初始操作或加电操作中,接收器100可以自动执行偏移校准。
接收器200可以从第三时间t3起通过数据信号Data接收数据。从第三时间t3至第四时间t4接收的数据可以是用于稳定接收器100的数据。例如,从第三时间t3至第四时间t4接收的数据可以是无意义的数据。因此,从第三时间t3至第四时间t4的间隔可以称为“无关间隔”。
在“无关”间隔结束之后,从第四时间t4起,接收器100可以接收有意义的数据,该数据包括外部设备(例如,发送器)意图发送的信息。例如,接收器100可以从第四时间t4起开始正常操作。第四时间t4可以指偏移校准完成的时间。偏移校准可以从第二时间t2至第四时间t4执行。
这里,偏移校准可以包括:根据EQ和VGA的系数检测电压偏移,以及生成并存储用于产生去除电压偏移的偏移补偿电压的偏移码。因此,从第二时间t2至第四时间t4,接收器100可以在改变EQ和VGA的系数的同时执行生成并存储偏移码的一系列操作。
如上所述,图8的定时图可以指示接收器100通过利用从加电到正常操作的时间来存储偏移码的操作。接收器100的上述操作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的配置完成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寄存器14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且每当接通电源时接收器100可以执行偏移校准。
图9A至图9C是示出图7的操作S150至操作S160的实施例的图。图9A描绘了针对全部EQ系数和全部VGA系数生成偏移码的查找表LUTa,图9B描绘了针对一些EQ系数和全部VGA系数生成偏移码的查找表LUTb,图9C描绘了针对全部EQ系数和一些VGA系数生成偏移码的查找表LUTc。图7的操作S150可以被理解为图9A至图9C的查找表之一被完成的操作,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7和图9A,EQ系数可以对应于第一码EQ0至EQ9,VGA系数可以对应于第二码VGA0至VGA3。接收器100可以根据第一码EQ0至EQ9和第二码VGA0至VGA3生成40个偏移码C00至C39,并且可以将偏移码C00至C39存储在查找表LUTa中。在图7的操作S150中,当接收器100生成全部40个偏移码C00至C39时,接收器100可以判定出偏移校准完成。
参照图7和图9B,EQ系数可以对应于第一码EQ0至EQ9,VGA系数可以对应于第二码VGA0至VGA3。接收器100可以根据与一些EQ系数对应的第三码EQ0、EQ2、EQ4、EQ6和EQ8以及第二码VGA0至VGA3生成20个偏移码,并且可以将偏移码存储在查找表LUTb中。在图7的操作S150中,当接收器100生成全部20个偏移码时,接收器100可以判定出偏移校准完成。
根据实施例,可能需要未生成的偏移码的EQ和VGA设置。例如,特定的通信环境可能需要设置特定EQ码EQ3和特定VGA码VGA1,但是查找表LUTb中可能缺少与特定EQ码EQ3和特定VGA码VGA1对应的偏移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偏移码替换为被设置为与根据特定EQ码EQ3和特定VGA码VGA1的偏移码相似的偏移码。
例如,在查找表LUTb中,特定EQ码EQ3的偏移码可以被替换为与特定EQ码EQ3相似的EQ码EQ2的偏移码。即,当依据通信环境需要特定EQ码EQ3的偏移码时,EQ码EQ2的第一设置Set_1可以代替特定EQ码EQ3的第一设置Set_1’。在这种情况下,特定EQ码EQ3和特定VGA码VGA1的偏移码可以是与EQ码EQ2和特定VGA码VGA1对应的偏移码C12。
参照图7和图9C,EQ系数可以对应于第一码EQ0至EQ9,VGA系数可以对应于第二码VGA0至VGA3。接收器100可以根据第一码EQ0至EQ9以及与一些VGA系数对应的第四码VGA0和VGA2生成20个偏移码,并且可以将偏移码存储在查找表LUTc中。在图7的操作S150中,当接收器100生成全部20个偏移码时,接收器100可以判定出偏移校准完成。
根据实施例,未生成的偏移码可以替换为相似设置的偏移码。例如,在查找表LUTc中,特定VGA码VGA1的偏移码可以替换为与特定VGA码VGA1相似的VGA码VGA0的偏移码C00、C01、C02、C03、C04、C05、C06、C07、C08和C09。即,当依据通信环境需要特定VGA码VGA1的偏移码时,VGA码VGA0的第二设置Set_2可以代替特定VGA码VGA1的第二设置Set_2’。在这种情况下,特定EQ码EQ3和特定VGA码VGA1的偏移码可以是与特定EQ码EQ3和VGA码VGA0对应的偏移码C03。
如上所述,与图9A的查找表LUTa相比,图9B的查找表LUTb和图9C的查找表LUTc可以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基于图9B的查找表LUTb和图9C的查找表LUTc去除电压偏移时的数据错误率会高于基于图9A的查找表LUTa去除电压偏移时的数据错误率。相比之下,当使用图9B的查找表LUTb和图9C的查找表LUTc时,可以缩短偏移校准时间。因此,在通信速度比数据准确度重要的通信环境中,可以使用图9B的查找表LUTb和图9C的查找表LUTc。
图10是详细示出图7的操作S170的流程图。参照图2、图7和图10,接收器100可以在正常操作期间依据偏移码Code_O去除电压偏移。
在操作S171中,接收器100可以接收输入信号。输入信号可以是图2的差分输入信号INP和INN。输入信号可以是与由于信道而修改的包括要被发送的信息的发送信号对应的信号。也就是说,输入信号可以包括有意义的数据。
在操作S172中,接收器100可以对输入信号执行均衡操作。例如,接收器100可以校正由于在输入信号经过信道时衰减的高频分量引起的信号失真。例如,接收器100可以以可变增益放大输入信号。也就是说,包括均衡器和放大器的接收器100可以调整输入信号的波形并且可以放大输入信号的大小。
根据实施例,均衡操作可以包括自动均衡操作、手动均衡操作和分组(packet)均衡操作中的至少一种。例如,自动均衡操作可以包括在改变EQ系数的同时搜索(选择)数据错误最小的均衡器(EQ)系数的操作。即,操作S172可以引起EQ系数的改变。
电压偏移可以由于以下原因生成:均衡器或放大器的系数由于信道改变或均衡操作而改变。在操作S173中,接收器100可以根据均衡器的系数和放大器的系数加载偏移码。例如,接收器100可以基于存储在寄存器140中的查找表加载与均衡器的系数和放大器的系数对应的偏移码。
根据实施例,接收器100可能无法搜索到与均衡器的设置系数和放大器的设置系数对应的偏移码。这可能是在为了通信速度而将一些偏移码存储在寄存器140中时发生的,如参照图9B和图9C所描述的。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100可以搜索与所设置的均衡器系数和所设置的放大器系数最相似的均衡器系数和放大器系数,并且可以加载与找到的均衡器系数和找到的放大器系数对应的偏移码。例如,最相似的均衡器系数和最相似的放大器系数可以是查找表中的与所设置的均衡器系数相邻的均衡器系数和与所设置的放大器系数相邻的放大器系数。
在操作S174中,接收器100可以基于加载的偏移码去除电压偏移。例如,偏移消除电路150可以接收偏移码并且可以输出与接收到的偏移码对应的偏移补偿电压。偏移补偿电压可以抵消电压偏移。
在操作S175中,接收器100可以输出去除了电压偏移的输出信号SIG_O,并且可以从输出信号SIG_O恢复时钟信号和数据。例如,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120可以从去除了电压偏移的输出信号SIG_O恢复参考时钟信号,并且可以输出与参考时钟信号同步的恢复数据sDAT。执行操作S172至操作S175的顺序不限于图10的示例。例如,时钟和数据恢复操作可以与均衡操作并行执行。具体地,自动均衡操作可以在正常操作开始时执行一次,或者可以在接收数据的同时以不同的定时执行多次。
在操作S176中,接收器100可以输出接收数据rDAT。可以通过处理恢复数据sDAT来生成接收数据rDAT。接收数据rDAT可以包括与发送数据对应的信息。
图11是示出在图10的操作S172中执行自动均衡Auto EQ的示例的图。参照图10和图11,接收器100可以在正常操作期间执行自动均衡。
根据实施例,自动均衡可以包括在将EQ系数从EQ0变至EQ9的同时搜索数据错误最小的均衡器(EQ)系数或EQ码。图11示出了由于在数据错误的数目为参考值或更多的EQ0、EQ1和EQ2的情况下,数据恢复是不可能的,因此从EQ3起执行自动均衡的情况。
在随时间将EQ系数从EQ3变至EQ9的同时进行均衡之后,接收器100可以改变EQ系数以收敛到EQ5。例如,EQ5可以是数据错误最小的最佳EQ系数。
如上所述,在执行自动均衡时,接收器100可以实时改变EQ系数。由于接收器100在正常操作之前预先存储根据EQ系数的偏移码,因此接收器100可以实时补偿由于EQ系数的改变引起的电压偏移。因此,当接收器100根据EQ系数实时补偿电压偏移时,接收器100可以在收敛的EQ值(例如,EQ5)处表现出最佳性能。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眼图的变化的图。图12A是与以特定EQ系数执行偏移校准并且在正常操作期间改变EQ系数的情况对应的眼图,图12B是与预先存储了对应于EQ系数的偏移码并且在正常操作期间改变EQ系数的同时实时应用偏移码的情况对应的眼图。
参照图12A,当在正常操作期间改变EQ系数时,可能难以执行偏移校准以应对EQ系数的改变。数据发送应被阻止以执行偏移校准。由于这个原因,这种方式可能不适用于以连续数据发送为目的的图像数据通信。因此,在正常操作期间进行的EQ系数的改变会表现为电压偏移。因此,第一定时余量TM1可以是140ps,并且高间隔内的第一幅值Amp1可以是63mV。
参照图12B,接收器100可以在正常操作期间改变EQ系数的同时实时应用偏移码。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12B的眼图,第二定时余量TM2可以是93ps,并且高间隔内的第二幅值Amp2可以是109mV。与图12A相比,可以改善定时余量,并且高间隔内的幅值可以增加。因此,接收器100的操作方法对于设计高速和高性能接收器是必要的。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初始操作的定时图。参照图2、图7和图13,接收器100可以上电并且可以在初始操作中执行偏移校准操作。图13可以是与测试接收器100的操作的过程相关联的定时图。根据实施例,接收器100可以在没有输入数据的情况下执行偏移校准。
接收器100可以在第一时间tl上电。在第二时间t2,复位信号Reset可以从逻辑低转变为逻辑高。接收器100可以从第二时间t2起开始偏移校准。也就是说,接收器100可以在从第二时间t2起改变EQ和VGA的系数的同时执行生成和存储相应偏移码的一系列操作。
如上所述,图13的定时图可以指示在测试接收器100的操作的过程中接收器100存储偏移码的操作。当从加电到正常操作的时间很短时可以利用接收器100的上述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寄存器140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根据实施例,寄存器140可以包括一次性可编程(OTP)存储器。OTP存储器统称为在一次编程操作之后不能进行写入操作而只能进行读取操作的“存储器”。
在测试通过之后,在正常操作中,接收器100可以基于存储在寄存器140中的偏移码来补偿电压偏移。接收器100不需要在正常操作中执行单独的偏移校准(参考图8)。
图14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器的通信系统的框图。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第一片上系统(SoC)1100、第二SoC 1300和信道1200。
根据实施例,第一SoC 1100和第二SoC 1300可以基于国际标准组织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7层结构彼此通信。例如,第一SoC 1100和第二SoC 1300均可以包括应用层AL、表示层PL、会话层SL、传输层TL、网络层NL、数据链路层DL和物理层PHY。
第一SoC 1100的层可以与第二SoC 1300的相应层进行物理或逻辑通信。第一SoC1100的应用层AL、表示层PL、会话层SL、传输层TL、网络层NL、数据链路层DL和物理层PHY可以分别与第二SoC 1300的应用层AL、表示层PL、会话层SL、传输层TL、网络层NL、数据链路层DL和物理层PHY进行逻辑或物理通信。
第一SoC 1100的物理层PHY可以包括发送器1110。发送器1110可以在第一SoC1100的物理层PHY内实现。第二SoC 1300的物理层PHY可以包括接收器1310。接收器1310可以在第二SoC 1300的物理层PHY内实现。
第一SoC 1100的发送器1110可以经由信道1200向第二SoC 1300的接收器1310发送数据。信道1200可以是图1的信道CH。接收器1310可以是图2的接收器100或图4的接收器200。也就是说,接收器1310可以在正常操作之前预先存储根据EQ和VGA的系数的偏移码,并且可以基于所存储的偏移码实时补偿由在正常操作期间改变EQ和VGA的系数导致的电压偏移。
根据本公开,接收器可以在正常操作之前根据均衡器和放大器的系数改变来执行偏移校准,从而使得即使在正常操作期间均衡器或放大器的系数被改变也可以实时去除电压偏移而不会中断输入信号。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20)

1.一种接收器的操作方法,包括:
基于多个第一码之一设置均衡器的系数;
基于多个第二码之一设置放大器的系数;
通过基于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的系数驱动所述均衡器和所述放大器,来执行偏移校准;
存储与所述均衡器和所述放大器被驱动时生成的电压偏移对应的偏移码;
判定所述偏移校准是否完成;
响应于判定出所述偏移校准完成,执行从输入信号获取接收数据的正常操作;以及
在所述正常操作中,基于所述偏移码去除所述电压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的系数依据通信信道的特性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存储偏移码包括:
生成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一码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码对应的偏移码;以及
以查找表的形式将所述偏移码存储在寄存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寄存器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一码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码对应的全部所述偏移码被存储在所述寄存器中时,判定出所述偏移校准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一码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码对应的全部所述偏移码中的至少一个偏移码未被存储在所述寄存器中时,判定出所述偏移校准未完成;以及
响应于判定出所述偏移校准未完成,改变所述多个第一码和所述多个第二码中的至少一个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改变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码使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的系数复位;以及
基于复位后的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复位后的所述放大器的系数执行所述偏移校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判定出所述偏移校准完成,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正常操作中接收所述输入信号;
在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波形或放大所述输入信号的大小的同时,对所述输入信号执行均衡;
从所述寄存器加载相应的偏移码;
基于所述相应的偏移码去除所述电压偏移;
从去除了所述电压偏移的所述输入信号恢复数据;以及
输出所恢复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执行均衡包括:
执行自动均衡、手动均衡和分组均衡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加载相应的偏移码包括:
在所述寄存器中搜索与正被驱动的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正被驱动的所述放大器的系数相关联的所述相应的偏移码;以及
当未找到所述相应的偏移码时,从所述查找表加载另一偏移码。
11.一种接收器,包括:
模拟前端,所述模拟前端被配置为:接收包括发送数据的输入信号,并且通过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波形和放大所述输入信号的大小来输出输出信号;
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所述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输出信号恢复时钟信号,并且基于所述时钟信号恢复数据,从而输出与所述发送数据对应的恢复的数据;
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恢复的数据检测电压偏移,并且生成用于去除所述电压偏移的偏移码;
寄存器,所述寄存器被配置为以查找表的形式存储所述偏移码;以及
偏移消除电路,所述偏移消除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用于去除所述电压偏移的所述偏移码生成偏移补偿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模拟前端包括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
其中,所述偏移消除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级与所述第二级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第一级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输入信号并且以第一增益放大所述输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级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级的第一输出信号和所述偏移补偿信号,并且以第二增益放大所述第一输出信号与所述偏移补偿信号之和,
其中,所述第三级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级的第二输出信号并且以第三增益放大所述第二输出信号以输出为所述输出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第一增益依据所述第一级中包括的均衡器或放大器的系数而变化,所述第二增益依据所述第二级中包括的均衡器或放大器的系数而变化,所述第三增益依据所述第三级中包括的均衡器或放大器的系数而变化,
其中,所述逻辑电路基于控制信号调整所述第一级至所述第三级中的每一者中包括的均衡器或放大器的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偏移码由所述第一增益、所述第二增益和所述第三增益之中的至少两者决定,
其中,所述寄存器进一步被配置为:以所述查找表的形式将所述偏移码与所述第一增益、所述第二增益和所述第三增益中的所述至少两者一起存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在偏移校准操作中,生成所述偏移码并且将所述偏移码存储在所述寄存器中,
其中,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在正常操作中,从所述寄存器加载所述偏移码并且向所述偏移消除电路提供所述偏移码,
其中,所述偏移校准操作在所述正常操作之前执行。
17.一种接收器,包括:
均衡器,所述均衡器被配置为:基于多个第一码之一设置均衡器系数;
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被配置为:基于多个第二码之一设置放大器系数;
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生成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的所述多个第一码和所述多个第二码;
偏移消除电路,所述偏移消除电路被配置为:基于偏移码去除依据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生成的电压偏移;以及
寄存器,所述寄存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偏移码,
其中,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在偏移校准操作中,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一码和所述多个第二码改变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并且生成对应于所述电压偏移的所述偏移码,
其中,所述逻辑电路被配置为:在正常操作中,加载与所述均衡器系数和所述放大器系数相关联的相应的偏移码,并且向所述偏移消除电路提供所述相应的偏移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逻辑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偏移校准操作中,生成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一码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码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码对应的多个偏移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寄存器进一步被配置为以查找表的形式存储所述多个偏移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逻辑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正常操作中,在所述寄存器中搜索与正被驱动的所述均衡器的系数和正被驱动的所述放大器的系数相关联的所述相应的偏移码,以及当未找到所述相应的偏移码时,从所述查找表加载另一偏移码。
CN202210176385.1A 2021-05-24 2022-02-25 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5396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66445 2021-05-24
KR1020210066445A KR20220158917A (ko) 2021-05-24 2021-05-24 실시간으로 전압 오프셋을 제거하는 수신기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6267A true CN115396267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3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6385.1A Pending CN115396267A (zh) 2021-05-24 2022-02-25 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8853B2 (zh)
KR (1) KR20220158917A (zh)
CN (1) CN11539626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48090A (ja) * 2021-03-24 2022-10-06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受信装置
KR20220158917A (ko) * 2021-05-24 2022-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실시간으로 전압 오프셋을 제거하는 수신기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7241B1 (en) 2000-10-03 2003-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automatically correcting offset voltage
US6724329B2 (en) 2002-04-24 2004-04-20 Intel Corporation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 employing a lookup table
US8126093B2 (en) * 2004-10-29 2012-02-2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PVT) correction
EP2498463A3 (en) * 2007-01-08 2013-09-11 Rambus Inc. Adaptive continuous-time line equalizer for correcting the first post-cursor ISI
US20090146722A1 (en) * 2007-12-10 2009-06-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Arrangements to Provide Input Offset Voltage Compensation
US20120269305A1 (en) * 2011-04-21 2012-10-25 Stmicroelectronics (Canada) Inc. Bang-bang offset cancellation (autozero)
CN103248423B (zh) * 2013-04-09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时域反射仪的调零方法及调零装置
US9100229B2 (en) 2013-09-25 2015-08-04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of calibrating a slicer in a receiver or the like
US9385695B2 (en) * 2014-06-06 2016-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fset calibration for low power and high performance receiver
US9450788B1 (en) * 2015-05-07 2016-09-20 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 Holdings, Inc. Equalizer for high speed serial data links and method of initialization
US10135642B2 (en) 2016-02-29 2018-11-20 Rambus Inc. Serial link receiver with improved bandwidth and accurate eye monitor
US10742458B2 (en) * 2017-08-09 2020-08-11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Equalizer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of equalizer circuit
US10341147B1 (en) 2018-02-06 2019-07-02 Megachips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equalizer achieving low deterministic jitter across PVT for various channel lengths and data rates
JP2021150675A (ja) * 2020-03-16 2021-09-27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受信装置
KR20220022398A (ko) * 2020-08-18 2022-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 등화를 수행하는 수신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JP2022148090A (ja) * 2021-03-24 2022-10-06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受信装置
US11757613B2 (en) * 2021-05-20 2023-09-12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M-4 receiver with jitter compensation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KR20220158917A (ko) * 2021-05-24 2022-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실시간으로 전압 오프셋을 제거하는 수신기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58853B2 (en) 2023-05-23
US20220376960A1 (en) 2022-11-24
KR20220158917A (ko)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4879B1 (en) Reference voltage generation and calibration for single-ended signaling
CN115396267A (zh) 实时补偿电压偏移的接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US7724079B1 (en) Programmable logic enabled dynamic offset cancellation
US9794088B2 (en) On-chip AC coupled receiver with real-time linear baseline-wander compensation
US7486114B2 (en) Signal detector with calibration circuit arrangement
WO2012012291A2 (en) Adaptive signal equalizer with segmented coarse and fine controls
US7969218B2 (en) Receiver for reduc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f a channel and compensating for signal gain loss, and method thereof
US7471148B2 (en) Differential low noise amplifier (LNA) with common mode feedback and gain control
US11870399B2 (en) Receiver for cancelling common mode offset and crosstalk
US20210175875A1 (en) Calibrating Resistance for Data Drivers
US6531931B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equalization of signals received ove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line
US11381222B2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aseline wander correction with aid of differential wander current sensing
US9300331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re-emphasis in a signal
US11522505B2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receiver device
US896363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778478B2 (en) Fast-settling voltage reference generator for SERDES applications
US11901967B2 (en) Analog front-end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606113B2 (en) Transceiver performing internal loopback tes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522736B2 (en) Analog front-end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receiver
KR101811614B1 (ko) 차동 신호 보상 회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US9754638B1 (en) Sense amplifier
US20230258697A1 (en) Signal detector circuit and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CN116938196A (zh) 接收器及其自动偏移消除方法
KR20090077155A (ko)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인터페이스 시스템 및 그를구비하는 반도체 장치
CN116647246A (zh) 模拟前端电路和包括其的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