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4264B - 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94264B CN115394264B CN202211050746.4A CN202211050746A CN115394264B CN 115394264 B CN115394264 B CN 115394264B CN 202211050746 A CN202211050746 A CN 202211050746A CN 115394264 B CN115394264 B CN 1153942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rol
- switching tube
- level
- clock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102100029361 Arom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919395 Homo sapiens Arom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40862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40844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40856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9291 Homo sapiens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9304 Homo sapiens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40858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113690 Homo sapiens CLK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9294 Homo sapiens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9298 Homo sapiens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710179738 6,7-dimethyl-8-ribityllumazine synth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79734 6,7-dimethyl-8-ribityllumazine synthase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2895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lk-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13692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lk-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03180 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 AT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86608 Lipoyl synth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37584 Lipoyl synthase 1, chloroplastic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090391 Lipoyl synthase 1,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86609 Lipoyl synthase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22908 Lipoyl synthase 2, chloroplastic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01072 Lipoyl synthase 2,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该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模块、通信线组、控制线组、第一电平控制芯片、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时钟信号模块、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和液晶面板;驱动控制模块确定控制信号信息,第一/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根据控制信号信息确定时钟电平信息/扫描时钟电平信息,液晶面板根据前面的两个电平信息模式切换;驱动控制模块通过通信线组和控制线组连接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第一电平控制芯片通过时钟信号模块连接液晶面板,第二电平控制芯片通过扫描时钟信号线组连接液晶面板连接,时钟信号模块与扫描时钟信号线组连接。本发明降低了切换不同模式的显示面板的模式切换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的刷新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希望满足用户正常观影的同时可以支持娱乐模式的高刷新率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功能性,这也对显示面板的模式切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显示面板的模式切换方式是通过系统级芯片或时序控制芯片直接对一个特制的电平控制芯片进行控制,以对显示面板不同模式的驱动。这种显示面板的模式切换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存在必须使用特制的电平控制芯片才能实现显示面板的不同模式的问题。即,这种显示面板的模式切换方式会由于需要使用特制的电平控制芯片进而造成模式切换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旨在解决如何降低可切换不同模式的显示面板的模式切换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DLG模式切换电路,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模块、通信线组、控制线组、第一电平控制芯片、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时钟信号模块、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和液晶面板;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
所述通信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启动信息;
所述控制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扫描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液晶面板用于根据所述时钟电平信息和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进行模式切换;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线组的输入端和所述控制线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线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线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连接;
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还与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还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的输出端连接之后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信线组包括双向数据线和时钟线,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发送数据端和发送时钟端,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接收数据端和第一接收时钟端,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二接收数据端和第二接收时钟端,所述双向数据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发送数据端连接,所述双向数据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数据端和所述第二接收数据端连接,所述时钟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发送时钟端连接,所述时钟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时钟端和所述第二接收时钟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系统级芯片或时序控制芯片。
可选地,所述控制线组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和第四控制线,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一端和控制二端,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被控一端和第一被控二端,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二被控一端和第二被控二端,所述第一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被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被控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被控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被控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三端和控制四端,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三端连接且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四端连接或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时钟信号模块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信号线、第三时钟信号线、第四时钟信号线、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时钟端、第二时钟端、第三时钟端和第四时钟端,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时钟端连接,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依次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和所述液晶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控制接点连接。
可选地,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包括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和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扫描端、第二扫描端、第三扫描端、第四扫描端、第五扫描端、第六扫描端、第七扫描端和第八扫描端,所述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扫描端连接,所述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五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扫描端连接,所述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七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八扫描端连接,所述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第三接收端、第四接收端、第五接收端、第六接收端、第七接收端和第八接收端,所述第一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接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接收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接收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接收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接收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接收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DLG模式切换方法,所述DLG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所述DLG模式切换方法的步骤,包括:
若获取到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确定电平芯片工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平芯片工作信息确定启动电平芯片;
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启动电平芯片和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
可选的,根据所述启动电平芯片和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启动电平芯片为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则将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输入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以便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若所述启动电平芯片为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则确定所述控制信号信息对应的控制对象,根据所述控制对象将所述控制信号信息分别输入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以便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DLG模式。
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模块、通信线组、控制线组、第一电平控制芯片、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时钟信号模块、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和液晶面板;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所述通信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启动信息;所述控制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时钟电平信息;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扫描时钟电平信息;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时钟电平信息;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所述液晶面板用于根据所述时钟电平信息和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线组的一端和所述控制线组的一端连接,所述通信线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线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还与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还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的一端连接,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的另一端连接之后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通过两个电平控制芯片接收的控制信号信息对液晶面板的时钟电平信息和扫描时钟电平信息的控制实现了DLG模式切换,从而避免了现有方案中必须使用特制的电平控制芯片才能实现显示面板的不同模式的现象发生,这种DLG模式切换电路不仅可以实现DLG模式切换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功能性,而且还不需要使用特制的电平控制芯片进而降低了显示面板模式切换的切换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中驱动控制模块、通信线组以及控制线组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中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中液晶面板和开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的时序图示意图;
图6为常用模式切换电路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常用模式切换电路的控制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的第一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的第二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电路的控制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DLG模式切换电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为DLG模式切换电路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DLG模式切换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模块10、通信线组20、控制线组30、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时钟信号模块60、扫描时钟信号线组70和液晶面板80;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0用于根据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
所述通信线组20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启动信息;
所述控制线组30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扫描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时钟信号模块60用于发送所述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70用于发送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液晶面板80用于根据所述时钟电平信息和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进行模式切换;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0分别与所述通信线组20的输出端和所述控制线组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线组2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连接,所述控制线组3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连接;
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还与所述时钟信号模块6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还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7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时钟信号模块60的输出端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70的输出端连接之后与所述液晶面板8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两颗不同的电平控制芯片(全称LevelshifterIC,后续简称LS,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简写为LS1,第二电平控制芯片40简写为LS2)对DLG面板进行驱动,由系统级芯片SOC/实现时序控制芯片TCON 的I2C(通信线,也是指本文的通信线组20,包括了双向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分别连到两颗电平控制芯片的I2C上,当SOC/TCON 接收到DLG切换的指令的时候,SOC/TCON 向两颗电平控制芯片下不同的设备地址,通过该地址可以选取从设备即LS1还是LS2,通过SOC/TCON 给两颗电平控制芯片不同的控制线(CPV)下发控制信号,就可以使得电平控制芯片输出不同的GOA控制时序,这里的GOA可以是指起始扫描信号ST/扫描时钟信号CK1-CK8/单片机信号LC1- LC2/传感信号VSS等都是GOA信号,GOA信号将Gate电路做在玻璃上,区别于非GOA,即使用GateIC或者GateCOF直接驱动的。控制面板工作。比如,图8的LS1是2(CPV1和CPV2)进4(CLK1、CLK2、CLK3和CLK4)出的电平控制芯片,LS2是2(CPV3和CPV4)进8(CK1、CK2、CK3、CK4、CK5、CK6、CK7和CK8)出的电平控制芯片,当正常上电的时候(单个LS2工作),面板工作在normalmode,此时的SOC/TCON通过I2C向从设备下code10(这里指normal模式一种命令命名),选中2进8出的LS2,在正确的CPV3和CPV4的控制信号输入下,LS2输出符合屏时序要求的CK1-CK8,驱动面板工作在normal扫描方式下。当人员通过电视菜单将电视切换成DLG游戏模式的时候,此时SOC/TCON通过I2C向从设备下code01(这里指DLG模式一种命令命名),即选中LS1和LS2,为2进4出的LSIC。在正确的CPV1和CPV2 输入下,LSIC输出的CLK1-CLK4驱动面板工作在DLG模式下,但是面板需要CK1-CK8,因此需要将CLK1-CLK4进行转换成面板所需要的4CK。切换normalmode(比如4K2K60HZ)显示与DLGmode(4K1K120HZ)显示两种模式,这里的4K2K是指帧率,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实现了normal模式到DLG模式的模式切换。
进一步的,刷新率切换原理如图5所示,参照图5,图5为DLG模式切换的时序图示意图,DLG模式是指两行两行开启的模式,而normal显示模式是指单行开启的模式。参照(a)图,当起始扫描信号ST上升沿来时(VGH表示高电平,VGL表示低电平),扫描时钟信号CK1到扫描时钟信号CK8依次打出,表明GOA信号逐行扫描,以电视60HZ为例,如的8CK面板每个周期需要打2160个,则每个CK在一个周期(一帧)之内至少需要打2160/8=270个,这里8是指8个CK线,这样能将显示区域扫描完。对于DLG模式下,GOA两行两行开启,即CK1和CK2,CK3和CK4,CK5和CK6一组,每一帧显示区域只需要扫描扫描2160/2=1080行,这里2是指8CK分为2组,CK每一帧只需要打1080/8=135个,这里8是指8个CK线。由于每一行扫描时间不变,行数减半,那么扫完一帧的时间也就减半,频率增加1倍。即如果原本是4K2K60HZ 面板,其DLG模式下,变成4K1K120HZ显示,行数减半,频率倍增。根据转换远离,现有的一种方案是在电平控制芯片进行实现,参照图6,图6为常用模式切换电路的结构连接示意图,所示是目前DLG面板外围驱动电路,其中LevelshifterIC只使用一个独立的IC(一个电平控制芯片),故要求这颗电平控制芯片具有多种模式,而且能够在SOC/TCON控制下实现不同的模式下切换,这样的电平控制芯片目前资源很少,给DLG面板驱动带来一定的挑战。通过使用独立的一颗电平控制芯片,电平控制芯片的CK_out(输出)有8路,并且分别连接至Opencell液晶面板上S-PCBA(源极印刷电路板)或XB(X电路板)对应8路接收CK上。当人员通过菜单命令输入DLG模式切换的时候,SOC/TCON通过连接的I2C向这颗特定电平控制芯片(电平控制芯片具有多种模式)下特定的code规则,去改变LS的寄存器值,使得LS从onelinemode切换成twolinemode,即从normal的8CK模式,切换成DLG的4CK模式。在这种驱动方式下,LSIC的输出的CK1和CK2时序完全一样,CK3和CK4时序完全,CK5和CK6时序完全一样,CK7和CK8完全一样,每个LSICCKoutputpin均有输出。参照图7,图7为常用模式切换电路的控制流程图,如图所示是进行DLG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上电之后TV处于观影模式,即Normalmode显示模式,当人们需要切换成游戏模式等高刷新率的模式的时候,通过人工切换电视菜单,需求DLGmode的选择告知SOC/TCON,SOC/TCON通过I2C向LS下code(一种命令),即将新的寄存器设定写到LSIC对应的位置,LSIC写入新寄存器值后做模式的切换将8CKmode切换成4CKmode,变成DLG模式。LS极少要求相邻CK送一样的控制时序,因此能够实现多种模式切换的LSIC很少。比如,8路CK的面板采用具有8CK_OUT的LSIC,此面板不需要工作在其它模式下,LS不需要进行模式的切换,一直按照逐行输出的方式。正因为需求端没有模式切换的情况,目前市面上单颗LS 能进行模式切换以满足DLG面板驱动需求的芯片很少,或者从能同时兼容DLG模式下特定的CK个数的电平控制芯片很少。比如,normal 模式下CK为10个,DLG模式下为5CKmode,这样的LS极少。本方案通过驱动控制模块10根据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再分别通过通信线组20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启动信息和控制线组30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控制信息,其次,启动信息和控制信息可以确定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的时钟电平信息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扫描时钟电平信息,就会通过时钟信号模块60发送时钟电平信息和扫描时钟信号线组70发送扫描时钟电平信息,最后液晶面板80用于根据时钟电平信息和扫描时钟电平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其中,模式切换指令是指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信号信息是指根据用户输入指令确定的控制信息,主要有控制那个电平控制芯片进行工作的启动信息和该电平控制芯片如何输出电平的控制信息,扫描时钟信号线组是指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经由启动信息和控制信息输出的电平,时钟电平信息是指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经由启动信息和控制信息输出的电平。为了增加DLG驱动资源的多元性,引入两颗或者多颗LSIC(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方式实现模式切换,进而可以降低实现整个模式切换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如图2所示,图2为DLG模式切换电路中驱动控制模块、通信线组以及控制线组的内部连接示意图,所述通信线组20包括双向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0包括发送数据端11和发送时钟端12,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包括第一接收数据端43和第一接收时钟端44,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包括第二接收数据端53和第二接收时钟端54,所述双向数据线SDA的输入端与所述发送数据端11连接,所述双向数据线SD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数据端43和所述第二接收数据端53连接,所述时钟线SCL的输入端与所述发送时钟端12连接,所述时钟线SCL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时钟端44和所述第二接收时钟端54连接。
具体的,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0包括系统级芯片SOC或时序控制芯片TCON。
具体的,所述控制线组30包括第一控制线CPV1、第二控制线CPV2、第三控制线CPV3和第四控制线CPV4,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0包括控制一端13和控制二端14,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包括第一被控一端41和第一被控二端42,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包括第二被控一端51和第二被控二端52,所述第一控制线CPV1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一端13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CPV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被控一端41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CPV2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二端14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CPV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被控二端42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线CPV3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控制线CPV4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0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线CPV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被控一端51连接,所述第四控制线CPV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被控二端52连接。
具体的,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0还包括控制三端15和控制四端16,所述第三控制线CPV3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三端15连接且所述第四控制线CPV4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四端16连接或所述第三控制线CPV3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一端13连接且所述第四控制线CPV4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二端1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模块10通过发送数据端11连接双向数据线SDA(通信线组20中的)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的第一接收数据端43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第二接收数据端53和发送时钟端12连接时钟线SCL(通信线组20中的)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的第一接收时钟端44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第二接收时钟端54,通过将时钟线SCL和双向数据线SDA作为驱动控制模块10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I2C通信线,进而实现驱动控制模块10与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之间的数据通信。驱动控制模块10还会通过控制一端13连接第一控制线CPV1(控制线组30中的)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的第一被控一端41,控制二端14连接第二控制线CPV2(控制线组30中的)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的第一被控二端42,控制三端15连接第三控制线CPV3(控制线组30中的)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第二被控一端51,控制四端16连接第四控制线CPV4(控制线组30中的)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第二被控二端52,通过第一控制线CPV1和第二控制线CPV2可以实现对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的内部电平控制,第三控制线CPV3和第四控制线CPV4可以实现对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的内部电平控制,其中这里的控制原理与原有技术对电平控制芯片的控制原理类似。参照图8,图8为DLG模式切换电路的第一种结构连接示意图,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和与驱动控制模块10(这里指图中的系统级芯片SOC或时序控制芯片TCON)中的控制一端13连接第一控制线CPV1,控制二端14连接第二控制线CPV2,控制三端15连接第三控制线CPV3,控制四端16连接第四控制线CPV4,第一控制线CPV1和第二控制线CPV2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第三控制线CPV3和第四控制线CPV4连接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实现对两个电平控制芯片的单独控制线的控制。参照图9,图9为DLG模式切换电路的第二种结构连接示意图,与上述第一种结构的不同点在于,第二种结构只需要使用驱动控制模块10中的两个控制端即可实现对两个电平控制芯片的控制,这里的控制端是指控制一端13,控制二端14,控制三端15等。这里的控制端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而控制线的另一端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或者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用户选择可以是CPV2与CPV3接到同一个控制端,CPV1与CPV4接到同一个控制端,这样可以节省SOC/TCONIC的IO口(输入输出端口)资源。不过当切换成LS1输出的时候,需要将LS2的输出消除掉,当切换成LS2输出的时候,需要将LS1的输出消除停止掉,以免造成干扰。通过先进行从设备的地址选取和控制,再进行时序的控制实现模式切换,通过减少控制线进而可以节约整个DLG模式切换电路的成本,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而言需要满足只能双控制端控制也可以增加整个电路的功能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如图3所示,图3为DLG模式切换电路中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时钟信号模块60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CLK1、第二时钟信号线CLK2、第三时钟信号线CLK3、第四时钟信号线CLK4、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第七开关管T7和第八开关管T8,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包括第一时钟端45、第二时钟端46、第三时钟端47和第四时钟端48,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CLK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端45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CLK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一端T1_1和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端T2_1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CLK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端46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CLK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一端T3_1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一端T4_1连接,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线CLK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时钟端47连接,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线CLK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第一端T5_1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第一端T6_1连接,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线CLK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时钟端48连接,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线CLK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T7的第一端T7_1和所述第八开关管T8的第一端T8_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T1_2、所述第二开关T2的管第二端T2_2、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端T3_2、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端T4_2、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第二端T5_2、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第二端T6_2、所述第七开关管T7的第二端T7_2和所述第八开关管T8的第二端T8_2依次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70和所述液晶面板80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三端T1_3、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三端T2_3、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三端T3_3、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三端T4_3、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第三端T5_3、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第三端T6_3、所述第七开关管T7的第三端T7_3和所述第八开关管T8的第三端T8_3与控制接点T连接。
具体的,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70包括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CK1、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CK2、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CK3、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CK4、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CK5、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CK6、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CK7和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CK8,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包括第一扫描端55、第二扫描端56、第三扫描端57、第四扫描端58、第五扫描端59、第六扫描端510、第七扫描端511和第八扫描端512,所述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CK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扫描端55连接,所述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CK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T1_2连接,所述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CK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扫描端56连接,所述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CK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端T2_2连接,所述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CK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扫描端57连接,所述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CK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端T3_2连接,所述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CK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扫描端58连接,所述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CK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端T4_2连接,所述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CK5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五扫描端59连接,所述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CK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第二端T5_2连接,所述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CK6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扫描端510连接,所述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CK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第二端T6_2连接,所述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CK7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七扫描端511连接,所述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CK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T7的第二端T7_2连接,所述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CK8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八扫描端512连接,所述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CK8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T8的第二端T8_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主要控制四个时钟信号,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主要控制八个扫描时钟信号。参照图10,图10为DLG模式切换电路的控制流程图,这里以正常模式(Normalmode)到DLG模式切换,正常模式输出8CK,也就是DLG模式输出4CK,驱动控制模块10为系统级芯片SOC为例,当液晶面板为Normalmode显示时,SOC控制LS2(全称LevelshifterIC,电平控制芯片,这里简称LS,而LS2是指第二个LS,也就是上文的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而LS2输出8CKmode(这里指正常模式),当人工切换电视菜单,需求DLGmode(DLG模式)显示,也就是用户输入切换模式指令,需要由观看电视切换至游戏观看,就会使SOC通过I2C下code,选择LS1(LS1是指第一个LS,也就是上文的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LS2地址,SOC控制LS1、LS2,LS1、LS2做模式切换,最终使LS1、LS2输出4CKmode(DLGmode)。这里可以改变图8中CLK线和CK线的条数实现不同刷新率的转换,例如当CK线为10根,CLK线为5根时,就可以实现Normalmode(10CKmode)到DLGmode(5CKmode)的转换,故刷新率的要求可以根据线的条数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确定。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所有开关管实现导通与关闭功能,这里以图4中的开关管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第n开关管Tn的第三端Tn_3和第n+1开关管Tn+1的第三端Tn+1_3都连接到控制接点T,以控制接点T来控制开关管导通与关闭。例如,当开关管为MOS管时,当控制接点T接到高电平时,第n开关管Tn和第n+1开关管Tn+1导通,第n开关管Tn的第二端Tn_2和第三端Tn_3连接,第n+1开关管Tn+1的第二端Tn+1_2和第三端Tn+1_3连接,也就是图8中,当SOC/TCONIC接收到模式切换的指令的时候,向LS1和LS2下code改变其模式的同时,将T1-T8这些管子的栅极都拉H(即信号线T处于高电平),管子都处于导通状态,则CLK1=CK1=CK2,CLK2=CK3=CK4,CLK3=CK5=CK6,CLK4=CK7=CK8,实现4根CK线输出,也就是有8CKmode到4CKmode的转换,实际LS2单独工作实现8CKmode,LS1和LS2一起工作并使开关管导通就会实现4CKmode,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管导通实现8CKmode到4CKmode的转换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如图4所示,图4为DLG模式切换电路中液晶面板和开关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液晶面板80包括第一接收端81、第二接收端82、第三接收端83、第四接收端84、第五接收端85、第六接收端86、第七接收端87和第八接收端88,所述第一接收端81与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T1_2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端82与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端T2_2连接,所述第三接收端83与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端T3_2连接,所述第四接收端84与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端T4_2连接,所述第五接收端85与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第二端T5_2连接,所述第六接收端86与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第二端T6_2连接,所述第七接收端87与所述第七开关管T7的第二端T7_2连接,所述第八接收端88与所述第八开关管T8的第二端T8_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80一共有8个接收端,主要是用于接收来至两个电平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进而通过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对8个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来保证可以输出不同的液晶面板80的刷新率。
进一步地,参照如图11所示,基于上述DLG模式切换电路的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DLG模式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DLG模式切换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若获取到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确定电平芯片工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平芯片工作信息确定启动电平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进行模式切换时就会对切换中心输入切换指令,这里指的切换中心是指系统级芯片SOS或者时序控制芯片TCON构成的驱动控制模块10。当获取到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时,就会根据模式切换指令确定电平芯片工作信息,这里的模式切换指令是指切换正常模式到DLG模式或者DLG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电平芯片工作信息是指根据模式切换指令对应的需要的电平工作的相关信息,最后还会根据电平芯片工作信息确定启动电平芯片,也就是根据电平工作信息确定需要启动的电平芯片,这里的启动电平芯片是指需要启动的电平芯片。这里除了会根据电平芯片工作信息确定启动电平芯片之外,之后根据模式切换指令触发轮询指令,并会根据轮询指令查询所有电平控制芯片的实时状态,并将实时状态作为电平芯片实际工作信息,同时会确定模式切换指令对应的电平芯片理论工作信息,最后将电平芯片理论工作信息和电平芯片实际工作信息汇总得到电平芯片工作信息,并根据电平芯片工作信息中的电平芯片理论工作信息和电平芯片实际工作信息之间处理关系得到启动电平芯片,这里的处理关系是指电平芯片实际工作信息到电平芯片理论工作信息的处理操作。例如,当前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LS2开启,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是将正常模式切换为DLG模式,可以知道电平芯片实际工作信息是LS2工作,而DLG模式则是需要LS2和LS1一起工作,就会得到处理关系为开启LS1,故对应的启动电平芯片为LS1。而这里的电平芯片可以为多个,通过对模式切换指令的判断,可以保证模式切换的准确率。
步骤S20,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启动电平芯片和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启动电平芯片之后就会将启动电平芯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组20发送至对应的启动电平芯片,其次还会根据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并将控制信号信息通过控制线组30发送至对应的启动电平芯片,也就是说通信线组20控制电平控制芯片的通信信息传输,这里就包括了启动指令等,控制线组30是传输控制的电平信息,实现电平的输出不同,电平信息是指电平的高低变化以及持续时间等信息。其中,根据所述启动电平芯片和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的步骤包括:
步骤B21,若所述启动电平芯片为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则将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输入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以便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启动电平芯片为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时(这里是需要由DLG模式转换到正常模式),就会将控制信号信息输入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最终就会根据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单独工作输出8CK信号,使液晶面板80处于正常模式。
步骤B22,若所述启动电平芯片为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则确定所述控制信号信息对应的控制对象,根据所述控制对象将所述控制信号信息分别输入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以便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DLG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启动电平芯片为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时(这里是需要由正常模式转换到DLG模式),就会将控制信号信息输入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最终就会根据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DLG模式。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第一电平控制芯片40和第二电平控制芯片50单独工作输出4CK信号,使液晶面板80处于DLG模式,主要是使开关管T1-T8导通,最终实现电平信息为:CLK1=CK1=CK2,CLK2=CK3=CK4,CLK3=CK5=CK6,CLK4=CK7=CK8,就有原来的8CK变为两两同时输出的4CK,就完成了正常模式转换到DLG模式,不需要特制的电平控制芯片就可以完成模式转换,不仅提升了电视功能性,还节约了电视实现模式转换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模块、通信线组、控制线组、第一电平控制芯片、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时钟信号模块、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和液晶面板;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
所述通信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启动信息;
所述控制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信息中的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扫描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用于发送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
所述液晶面板用于根据所述时钟电平信息和所述扫描时钟电平信息进行模式切换;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线组的输入端和所述控制线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线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线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连接;
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还与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还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时钟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的输出端连接之后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组包括双向数据线和时钟线,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发送数据端和发送时钟端,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接收数据端和第一接收时钟端,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二接收数据端和第二接收时钟端,所述双向数据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发送数据端连接,所述双向数据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数据端和所述第二接收数据端连接,所述时钟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发送时钟端连接,所述时钟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时钟端和所述第二接收时钟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系统级芯片或时序控制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组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和第四控制线,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一端和控制二端,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被控一端和第一被控二端,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二被控一端和第二被控二端,所述第一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被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被控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被控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被控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三端和控制四端,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三端连接且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四端连接或所述第三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四控制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二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信号模块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信号线、第三时钟信号线、第四时钟信号线、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时钟端、第二时钟端、第三时钟端和第四时钟端,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时钟端连接,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依次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和所述液晶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控制接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时钟信号线组包括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和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扫描端、第二扫描端、第三扫描端、第四扫描端、第五扫描端、第六扫描端、第七扫描端和第八扫描端,所述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三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扫描端连接,所述第四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五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五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扫描端连接,所述第六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七扫描端连接,所述第七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八扫描端连接,所述第八扫描时钟信号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第三接收端、第四接收端、第五接收端、第六接收端、第七接收端和第八接收端,所述第一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接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接收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接收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接收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接收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接收端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9.一种DLG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LG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所述DLG模式切换电路,所述DLG模式切换方法的步骤,包括:
若获取到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确定电平芯片工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平芯片工作信息确定启动电平芯片;
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指令确定控制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启动电平芯片和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DLG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启动电平芯片和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启动电平芯片为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则将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输入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以便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若所述启动电平芯片为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则确定所述控制信号信息对应的控制对象,根据所述控制对象将所述控制信号信息分别输入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以便所述第一电平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平控制芯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信息进行模式切换到DLG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0746.4A CN115394264B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0746.4A CN115394264B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94264A CN115394264A (zh) | 2022-11-25 |
CN115394264B true CN115394264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8412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50746.4A Active CN115394264B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94264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60133710A (ko) * | 2005-06-21 | 2006-12-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클록 레벨 시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
CN105830143A (zh) * | 2013-12-19 | 2016-08-03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170417A (zh) * | 2017-06-15 | 2017-09-15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中用于从第一芯片切换至第二芯片的装置 |
CN107464519A (zh) * | 2017-09-01 | 2017-12-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装置 |
CN107493444A (zh) * | 2017-08-21 | 2017-12-19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双通道信号的8k电视及其实现方法 |
CN110890049A (zh) * | 2019-11-21 | 2020-03-1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的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
CN113421509A (zh) * | 2021-06-04 | 2021-09-21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N113593463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系统、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216435440U (zh) * | 2021-09-18 | 2022-05-0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可切换时钟信号模式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4765698A (zh) * | 2021-01-11 | 2022-07-19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
CN114842812A (zh) * | 2022-05-20 | 2022-08-02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08-29 CN CN202211050746.4A patent/CN1153942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60133710A (ko) * | 2005-06-21 | 2006-12-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클록 레벨 시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
CN105830143A (zh) * | 2013-12-19 | 2016-08-03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170417A (zh) * | 2017-06-15 | 2017-09-15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中用于从第一芯片切换至第二芯片的装置 |
CN107493444A (zh) * | 2017-08-21 | 2017-12-19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双通道信号的8k电视及其实现方法 |
CN107464519A (zh) * | 2017-09-01 | 2017-12-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装置 |
CN110890049A (zh) * | 2019-11-21 | 2020-03-1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的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
CN114765698A (zh) * | 2021-01-11 | 2022-07-19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
CN113421509A (zh) * | 2021-06-04 | 2021-09-21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N113593463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系统、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216435440U (zh) * | 2021-09-18 | 2022-05-0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可切换时钟信号模式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4842812A (zh) * | 2022-05-20 | 2022-08-02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94264A (zh)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91886B2 (en) | Shift register, gate line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for high and low resolution areas | |
US7145541B2 (en) | Display driver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display device | |
EP3591644B1 (en) | Shift register,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gate drive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EP2264694B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8330688B2 (en) | Display control drive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 |
US842179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1937718B (zh) | 双向移位寄存器 | |
CN108766340A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WO2022116371A1 (zh) |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 |
WO201114884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KR20040057805A (ko) | 커넥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 |
CN108320692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 | |
CN115394264B (zh) | Dlg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 |
US20220058368A1 (en)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by Us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KR102004839B1 (ko) |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이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들 | |
CN113450861B (zh) | 移位寄存单元、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2562570A (zh)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12634824A (zh) | 一种Mini-LED显示屏拼接显示驱动系统及驱动显示方法 | |
US7782287B2 (en) | Data accessing interface having multiplex output module and sequential input module between memory and source to save routing space and power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 |
TWI771716B (zh) | 源極驅動電路、平面顯示器及資訊處理裝置 | |
CN213277409U (zh) |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状态切换电路 | |
CN220691685U (zh) |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 |
JPH0654416B2 (ja) | 液晶駆動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5578979B (zh) |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299111B (zh) |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