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5817B -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5817B
CN115385817B CN202210801194.XA CN202210801194A CN115385817B CN 115385817 B CN115385817 B CN 115385817B CN 202210801194 A CN202210801194 A CN 202210801194A CN 115385817 B CN115385817 B CN 115385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shool
polyphenol
borated
mas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11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5817A (zh
Inventor
李乙文
王天佑
蒋献
郭玲宏
顾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8011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58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5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5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5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5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2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6Heter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more than one sugar residue in the main chain in either alternating or less regular sequence; Gellans; Succinoglycans; Arabinogalactans; Tragacanth or gum tragacanth or traganth from Astragalus; Gum Karaya from Sterculia urens; Gum Ghatti from Anogeissus latifolia;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63Glycosaminoglycans or mucopolysaccharides, e.g. keratan sulfate; Derivatives thereof, e.g. fucoidan
    • C08B37/0072Hyaluronic acid, i.e. HA or hyaluronan; Derivatives thereof, e.g. crosslinked hyaluronic acid (hylan) or hyalur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5/00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 C09K15/04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15/20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oxygen
    • C09K15/22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inhibiting chemical chang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an amide or imide moie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步骤:一、使透明质酸和多巴胺盐酸盐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获得聚多酚材料;二、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催化下,使山椒素与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进行酯化反应,获得硼酸化山椒素;三、按1:0.1~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配制聚多酚水溶液和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将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滴加入聚多酚水溶液中反应,得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本发明成功实现山椒素天然功能特性的传递和放大,同时可提升山椒素本身的紫外线防护与抗氧化的稳定性,扩宽了山椒素材料的应用潜力与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分子稳定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椒素是提取于花椒的酰胺类物质中具有重要功能的一种成分,其除了能为花椒提供较为适度的麻味口感以外,其特征的长共轭碳链结构也赋予了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表现在其紫外吸收能力与自由基清除能力上。基于上述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山椒素已经被应用于制备修复皮肤光损伤、抵御紫外线侵袭等众多应用之中,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因此山椒素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分子内双键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在紫外光照射下极易发生异构化甚至断裂分解,这就造成了由于此特征结构所赋予性能的丧失,其紫外吸收能力与抗氧化能力均会迅速地降低,此外由于断裂分解产生的小分子副产物可能会带来进一步的毒性。由于其功能特性,山椒素的应用场景也多与紫外线相关,在紫外线下的不稳定性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山椒素的应用与拓展。因此采用合理的物理化学手段,保留其紫外线防护与自由基清除特性的同时提升其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多酚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特性,目前已经发展为多功能、集成化的材料平台,并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一方面,多酚材料中有丰富的酚羟基结构,可以便利地与多种材料结合构筑新的功能材料,赋予材料新的奇特地性质;另一方面,多酚材料中存在许多的苯环共轭结构,在受到能量冲击的时候可以实现一部分转化,因此具有比较良好的稳定性。此外,多酚源于自然,具备十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毒性极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山椒素不稳定的问题,提供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可显著改善山椒素的光防护稳定性,且工艺高效可控。
本发明首先合成富含酚羟基的聚多酚材料,其具有多酚性质的同时还具有大分子的特性,生物安全性更高。将山椒素与聚多酚材料相结合,利用多种相互作用力构筑山椒素与聚多酚复合的功能材料,其可以成功实现山椒素天然功能特性的传递和放大,同时可提升山椒素本身的紫外线防护与抗氧化的稳定性,扩宽了山椒素材料的应用潜力与应用场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包括:
一、制备聚多酚材料: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催化下,使透明质酸和多巴胺盐酸盐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获得聚多酚材料;
二、制备硼酸化山椒素: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催化下,使山椒素与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进行酯化反应,获得硼酸化山椒素;
三、在聚多酚材料上负载山椒素分子:按1:0.1~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配制聚多酚水溶液和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将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滴加入聚多酚水溶液中于室温下反应12~36h,得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一进一步包括:
1.1取1质量份透明质酸配制透明质酸水溶液,向透明质酸水溶液中施加氮气氛围,在氮气氛围下完成步骤1.2~1.3;
1.2加入0.4~0.8质量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0.2~0.6质量份N-羟基丁二酰亚胺,保持搅拌20~40min;
1.3再加入0.2~1.0质量份多巴胺盐酸盐,监测并调节反应溶液的pH为5~6,于室温下保持搅拌12~36h,以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
1.4对反应溶液进行透析提纯,得白色固态的聚多酚材料。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1.3中多巴胺盐酸盐的加入量为0.2~0.6质量份。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二具体为:
取1质量份的山椒素和0.2~0.6质量份的4-二甲氨基吡啶溶解于二氯甲烷,再加入1.0~1.5质量份的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完全溶解,再加入2~4质量份的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于室温下密闭反应16h~30h;反应结束后进行脱保护和减压旋蒸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即硼酸化山椒素。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三进一步包括:
3.1按1:0.1~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
3.2配制浓度10~30mg/mL的聚多酚水溶液;
3.3配制浓度40~60mg/mL的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
3.4将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滴加入聚多酚水溶液中,于室温下反应12~36h;
3.5对反应溶液进行透析提纯,得淡黄色固体,即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子步骤3.1中按1:0.3~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从化学角度对分子结构进行合理分析,通过高效的硼酯键作用构筑了负载率高、稳定性强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具备优异的应用价值。
(2)可以通过简单地控制投料比调节最终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的负载率,具备良好的可控性。
(3)所制备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地提供紫外光保护效果。
(4)所制备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为长期光防护提供了基础。
(5)所制备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均展现了良好的光稳定性,可以适应于多种环境条件。
(6)所制备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用于抗氧化相关应用。
(7)所制备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为长期抗氧化应用提供了基础。
(8)所制备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均展现了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可以适应于多种氧化应激环境条件。
(9)所制备的聚多酚-山椒素材料具有优异的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为其生物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5中投入不同量多巴胺盐酸盐时的多酚接枝率;
图2为实施例6所制备硼酸化山椒素的核磁氢谱图,该图中横坐标表示化学位移;
图3为实施例7中投入不同量山椒素时的山椒素负载量;
图4为HA,HA-DA,HA-DA-S样品的紫外吸收谱图;
图5为硼酸化山椒素、直接混合物、HA-DA、HA-DA-S样品的光稳定性对比图;
图6为HA-DA-S样品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稳定性;
图7为HA-DA-S样品的ABTS自由基清除曲线;
图8为硼酸化山椒素、直接混合物、HA-DA、HA-DA-S样品的抗氧化稳定性对比图;
图9为HA-DA-S样品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抗氧化稳定性;
图10为HA-DA-S样品在同浓度下的细胞相容性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制备聚多酚材料:
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催化下,使透明质酸和多巴胺盐酸盐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获得含丰富酚羟基结构的聚多酚材料。
具体地,制备聚多酚材料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1取1质量份透明质酸配制浓度30~50mg/mL的透明质酸水溶液,向透明质酸水溶液中施加氮气氛围,在氮气氛围下完成步骤1.2~1.3;
1.2加入0.4~0.8质量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0.2~0.6质量份N-羟基丁二酰亚胺,保持搅拌20~40min;
1.3再加入0.2~1.0质量份多巴胺盐酸盐,监测并调节反应溶液的pH为5~6,于室温下保持搅拌12~36h,以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
1.4对反应溶液进行透析提纯,得白色固态的聚多酚材料。
二、制备硼酸化山椒素:
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催化下,使山椒素与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进行酯化反应,获得硼酸化山椒素。
具体地,取1质量份的山椒素和0.2~0.6质量份的4-二甲氨基吡啶溶解于二氯甲烷,再加入1.0~1.5质量份的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完全溶解,再加入2~4质量份的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于室温下密闭反应16h~30h;反应结束后进行脱保护和减压旋蒸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即硼酸化山椒素。其中4-二甲氨基吡啶和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用作催化剂,使山椒素与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进行酯化反应,从而获得硼酸化山椒素。
三、在聚多酚材料上负载山椒素分子:
按1:0.1~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配制聚多酚水溶液和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二甲亚砜可采用其他与山椒素极性相近且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替换,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丙酮,二氧六环。将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滴加入聚多酚水溶液中于室温下反应12~36h,得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
具体地,在聚多酚材料上负载山椒素分子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3.1按1:0.1~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优选按1:0.3~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
3.2配制浓度10~30mg/mL的聚多酚水溶液;
3.3配制浓度40~60mg/mL的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
3.4将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滴加入聚多酚水溶液中,于室温下反应12~36h;
3.5对反应溶液进行透析提纯,得淡黄色固体,即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
下面将提供若干实施例和对比例。在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市购,多巴胺盐酸盐购于上海市安耐吉化学有限公司,其纯度98.0%;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购于上海市安耐吉化学有限公司,纯度98.0%;N-羟基丁二酰亚胺购于上海市安耐吉化学有限公司,纯度98.0%);透明质酸购于上海市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山椒素购于南京市道斯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纯度98%,CAS号:83883-10-7;4-二甲氨基吡啶购于上海市安耐吉化学有限公司,纯度98.0%;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购于上海市安耐吉化学有限公司,纯度98.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制备聚多酚材料的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1)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取1质量份的透明质酸(HA)充分溶解,配制浓度40mg/mL的透明质酸水溶液,向透明质酸水溶液中保持施加氮气氛围30min,之后在氮气氛围下完成步骤(2)~(3);
(2)取0.6质量份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0.4质量份的N-羟基丁二酰亚胺缓慢加入透明质酸溶液,保持搅拌30min;
(3)再加入0.2质量份多巴胺盐酸盐,监测并调节反应溶液的pH至5~6,维持室温搅拌24h。本实施例中通过向反应溶液滴加浓度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浓度0.1mol/L的盐酸溶液来调节pH值。
(4)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通过透析进行纯化处理,透析的截流分子量MWCO=10,000Da,透析液为去离子水,透析时间3天。将透析后溶液进行冻干处理,获得白色固体,即聚多酚材料。
实施例2~5
实施例2~5均为制备聚多酚材料的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分别在于:步骤(3)中所加入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分别为0.4质量份、0.6质量份、0.8质量份、1质量份。
对实施例1~5所制备聚多酚材料进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通过280nm处的特征吸收,表征酚羟基结构成功接枝,并以此为标准计算多巴胺盐酸盐的接枝率,接枝率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多巴胺盐酸盐质量份的增加,接枝率呈现先上升后维持不变的趋势。这是因为多巴胺盐酸盐含有的活泼羧基有限,在到达接枝极限后,多巴胺盐酸盐用量的增加不能继续增加接枝率,因此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采用0.6质量份为宜,将投入0.6质量份多巴胺盐酸盐所制备的聚多酚材料命名为HA-DA。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制备硼酸化山椒素的实施例,硼酸化山椒素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具体步骤如下:
(1)将山椒素与4-二甲氨基吡啶(DMAP)共同溶解于二氯甲烷,其中山椒素用量为1质量份,DMAP的用量为0.4质量份。随后加入1.2质量份的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温和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加入3质量份的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PC),于室温下密闭反应24h;
(2)反应结束后对溶液进行减压旋蒸,除去多余溶剂。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将旋干产物完全溶解,通过抽滤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再用1mol/L盐酸脱除滤液中的频那醇保护基团;
(3)将上述溶液减压旋蒸去除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经冰乙醚沉淀3次除去未反应原料及副产物,并收集沉淀产物,将其减压旋蒸除去残留溶剂,再次旋干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即硼酸化山椒素。
所合成的硼酸修饰的山椒素化学式为将硼酸化山椒素溶于氘代二甲亚砜中进行核磁氢谱测试,通过苯环峰的出现表征山椒素硼酸化修饰成功,核磁氢谱测试结果见图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聚多酚材料上负载山椒素分子,具体步骤如下:
配制浓度20mg/mL的HA-DA样品的水溶液(后文简记为“样品溶液“),配制浓度50mg/mL的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后文简记为“山椒素二甲亚砜溶液“)。取5份5mL的样品溶液,分别加入200μL、400μL、600μL、800μL、1000μL的山椒素二甲亚砜溶液,其中山椒素与HA-DA的质量比分别为0.1:1,0.2:1,0.3:1,0.4:1,0.5:1。将反应溶液于25℃恒温摇床匀速振荡24h,通过丰富的共轭相互作用、氢键作用、硼酯键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等,使山椒素负载于HA-DA表面。之后对反应溶液进行透析处理以实现纯化,截流分子量MWCO=10,000Da,透析液为二甲亚砜,透析时间为3天。将透析后溶液冻干处理,所得淡黄色固体即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
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计算山椒素的负载率,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山椒素用量增多,负载量呈现先增长后基本不变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HA-DA所接枝的酚羟基数量有所限制,不能无限负载。对山椒素与HA-DA的质量比为0.3时的复合材料命名为HA-DA-S,对其进行后续表征。
对HA、HA-DA 、HA-DA-S进行如下性能检测:
(1)分别测定HA、HA-DA、HA-DA-S在紫外区域光谱吸收的能力。
将HA、HA-DA、HA-DA-S样品材料分别配制为浓度2mg/mL的水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25~800nm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吸收,狭缝宽度为2nm,结果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单纯的HA几乎无吸收能力,在对其进行酚羟基修饰成为聚多酚材料HA-DA后,在紫外区有了一个明显的吸收,这是由于接枝的DA分子的苯环及羟基结构所带来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山椒素负载后合成的HA-DA-S在280nm处的吸收峰有所减弱,但在UVA区吸收有所提升,这是因为山椒素与聚多酚通过硼酯键相结合,消耗了聚多酚的酚羟基,使其吸收减弱。然而山椒素本征吸收以及其与聚多酚的共轭相互作用等使其有所红移,在UVA区光谱吸收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其光谱吸收范围,从而拓宽了聚多酚-山椒素材料的应用前景。
(2)分别测定硼酸化山椒素、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HA-DA、HA-DA-S在紫外区域光谱吸收的稳定性。
将硼酸化山椒素、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HA-DA、HA-DA-S样品材料分别配制为浓度2mg/mL的水溶液,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作为对照样品,将实施例6所制备的硼酸化山椒素与HA-DA按0.3:1的质量比直接混合,配制为浓度2mg/mL的水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71nm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值,狭缝宽度为2nm。之后将硼酸化山椒素、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HA-DA、HA-DA-S样品溶液在功率2W的模拟太阳光下照射2h,再次分别测定在271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照射后样品的光稳定性:光稳定性(%)=照射后紫外吸光值/照射前紫外吸光值×100%,结果见图5。从图可以看出,硼酸化山椒素具有较低的光稳定性,聚多酚材料本身光稳定性较高,用聚多酚材料修饰后的HA-DA-S样品同样也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因此聚多酚材料可有效提升山椒素的光稳定性。但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的光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测定HA-DA-S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紫外区域光谱吸收的稳定性。
将HA-DA-S样品配制为浓度2mg/mL的水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71nm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值,狭缝宽度为2nm。之后,将HA-DA-S样品溶液分别在不同功率的模拟太阳光下照射2h,模拟太阳光功率分别为0.5W,1.0W,2.0W,2.5W,3.0W,再次测定在271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照射后样品的光稳定性,结果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太阳光功率增加,其光稳定性逐渐下降,但在2W功率时仍保持80%以上的紫外吸收值,在3W下仍保持50%以上的紫外吸收值。图6表明,聚多酚有效提升了山椒素的稳定性。
(4)使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评定HA-DA-S样品的水相自由基清除能力。
分别制备浓度7mmol/L的ABTS水溶液与浓度2.45mmol/L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将ABTS水溶液与过硫酸钾水溶液以1:2的摩尔比混合,并在室温下静置过夜,使其处于黑暗状态得到ABTS检测试剂。
制作样品溶液:配制浓度30mg/mL的HA-DA-S样品水溶液。取100μL的ABTS检测试剂溶液用适当量去离子水稀释,而后加入100μL的样品水溶液,使溶液最终体积保持为3mL,得到浓度为1mg/mL的样品溶液。采用734nm处的吸光度来评价自由基清除效果,30分钟内选不同时间点测定吸光度,得到自由基清除曲线,以评估其水相抗氧化能力,结果见图7。从图7可以看出,HA-DA-S具备良好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时间延长,自由基清除率稳定提升,最终可达到超过90%。
(5)使用ABTS法测定硼酸化山椒素、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HA-DA、HA-DA-S样品的抗氧化稳定性。
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作为对照颜工,将实施例6所制备的硼酸化山椒素与HA-DA按0.3:1的质量比直接混合,配制为浓度30mg/mL的水溶液。样品溶液配制方法同前文所记载的ABTS法。采用734nm处的吸光度来评价样品溶液的自由基清除率,室温下保持避光搅拌30min后测定样品溶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之后,将硼酸化山椒素、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HA-DA、HA-DA-S样品溶液在功率2W的模拟太阳光下照射2h,再次分别测定各样品溶液在734nm处的吸光度,计算抗氧化稳定性:抗氧化稳定性(%)=照射后自由基清除率/照射前自由基清除率×100%,结果见图8。从图8可以看出,硼酸化山椒素本身的抗氧化稳定性较差,聚多酚材料本身抗氧化稳定性较高,用聚多酚材料修饰后的HA-DA-S也同样具有优异的抗氧化稳定性,因此聚多酚材料可有效提升山椒素的抗氧化稳定性。但硼酸化山椒素与聚多酚直接混合物的抗氧化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6)使用ABTS方法测定HA-DA-S样品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抗氧化稳定性。
样品溶液配制方法同前文所记载的ABTS法。采用734nm处的吸光度来评价其自由基清除率,室温下保持避光搅拌30min后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之后,将HA-DA-S样品溶液分别在不同功率的模拟太阳光照射2h,模拟太阳光功率分别为0.5W,1.0W,2.0W,2.5W,3.0W,再次测定其在734nm处的吸光度,计算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见图9。从图9可以看出,随着太阳光功率的增加,HA-DA-S样品的抗氧化稳定性逐渐下降,但在2W功率时仍保持85%以上的抗氧化稳定性,在3W功率时仍然保持55%以上的抗氧化稳定性,图9表明,聚多酚有效地提升了山椒素的抗氧化稳定性。
(7)对HA-DA-S材料样品测试生物相容性。
以NIH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细胞为细胞株,采用阿尔玛蓝测试方法验证样品的细胞毒性。细胞的培养方式为将10%的胎牛血清(FBS)加入到DMEM培养基中共同孵育,培养的氛围为含有5%CO2的潮湿气氛,温度维持在37℃。将培养好的NIH 3T3细胞以每孔2000个细胞的密度在96孔板中孵育24h,以0.1,0.2,0.5,0.8,1.0,1.5,2.0,2.5mg/mL浓度的样品再处理24h,然后按照阿尔玛蓝测试说明书检测相应细胞存活率,检测结果见图10。从图10可以看出,HA-DA-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1.5mg/mL的情况下能够保持80%以上的细胞存活率,在2.5mg/mL的情况下仍能保持50%以上的细胞存活率,这为其进一步地生物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地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聚多酚材料-山椒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一、制备聚多酚材料: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催化下,使透明质酸和多巴胺盐酸盐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获得聚多酚材料;
二、制备硼酸化山椒素: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催化下,使山椒素与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进行酯化反应,获得硼酸化山椒素;
三、在聚多酚材料上负载山椒素分子:按1:0.1~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配制聚多酚水溶液和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将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滴加入聚多酚水溶液中于室温下反应12~36h,得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一进一步包括:
1.1取1质量份透明质酸配制透明质酸水溶液,向透明质酸水溶液中施加氮气氛围,在氮气氛围下完成步骤1.2~1.3;
1.2加入0.4~0.8质量份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0.2~0.6质量份N-羟基丁二酰亚胺,保持搅拌20~40min;
1.3再加入0.2~1.0质量份多巴胺盐酸盐,监测并调节反应溶液的pH为5~6,于室温下保持搅拌12~36h,以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
1.4对反应溶液进行透析提纯,得白色固态的聚多酚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1.3中多巴胺盐酸盐的加入量为0.2~0.6质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二具体为:
取1质量份的山椒素和0.2~0.6质量份的4-二甲氨基吡啶溶解于二氯甲烷,再加入1.0~1.5质量份的4-羧基苯硼酸频那醇酯完全溶解,再加入2~4质量份的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于室温下密闭反应16h~30h;反应结束后进行脱保护和减压旋蒸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即硼酸化山椒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三进一步包括:
3.1按1:0.1~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
3.2配制浓度10~30mg/mL的聚多酚水溶液;
3.3配制浓度40~60mg/mL的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
3.4将硼酸化山椒素的二甲亚砜溶液滴加入聚多酚水溶液中,于室温下反应12~36h;
3.5对反应溶液进行透析提纯,得淡黄色固体,即负载山椒素的聚多酚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子步骤3.1中按1:0.3~0.5的质量比取聚多酚材料和硼酸化山椒素。
CN202210801194.XA 2022-07-08 2022-07-08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Active CN115385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1194.XA CN115385817B (zh) 2022-07-08 2022-07-08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1194.XA CN115385817B (zh) 2022-07-08 2022-07-08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5817A CN115385817A (zh) 2022-11-25
CN115385817B true CN115385817B (zh) 2023-10-20

Family

ID=8411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1194.XA Active CN115385817B (zh) 2022-07-08 2022-07-08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58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0448B (zh) * 2022-07-07 2023-08-25 广州梵之容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分级多糖及美白、制备美白化妆品的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411A (zh) * 2019-06-03 2019-09-10 江南大学 一种广谱防晒的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0652A (zh) * 2020-01-06 2020-05-08 重庆医科大学 一种载药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包覆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204A (zh) * 2020-11-13 2021-02-05 四川大学 一种金属多酚胶原蛋白膜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321450A (zh) * 2020-10-23 2021-02-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羟基-α-山椒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5212175A (zh) * 2022-07-08 2022-10-21 四川大学 光损修复天然多酚-山椒素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32233A1 (en) * 2013-07-30 2015-02-04 IMAX Discovery GmbH 1H-pyrrole-2,4-dicarbonyl-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lavoring ag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411A (zh) * 2019-06-03 2019-09-10 江南大学 一种广谱防晒的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0652A (zh) * 2020-01-06 2020-05-08 重庆医科大学 一种载药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包覆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450A (zh) * 2020-10-23 2021-02-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羟基-α-山椒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2316204A (zh) * 2020-11-13 2021-02-05 四川大学 一种金属多酚胶原蛋白膜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12175A (zh) * 2022-07-08 2022-10-21 四川大学 光损修复天然多酚-山椒素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花椒的主要品种及其开发利用;肖正春,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第35卷(第01期);第64-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5817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tínez-Mejía et al. Synthesis of new chitosan-glutaraldehyde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Schiff reactions
Palumbo et al. Perfluorocarbon functionalized hyaluronic acid derivatives as oxygenating systems for cell culture
CN115385817B (zh) 利用聚多酚材料提升山椒素光防护稳定性的方法
CA2817176C (fr) Derives de polysaccharides comprenant un motif alcene et reaction de couplage par chimie thio-clic
Selvakumar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llagen-oxidized pullulan scaffold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Zhang et al. Oxygen and sulfur-based pure n-electron dendrimeric systems: generation-dependent clusteroluminescence towards multicolor cell imaging and molecular ruler
CN113061256B (zh) 一种芥子酸-聚多巴胺复合广谱光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Yang et al. A hyaluronic acid–camptothecin nanoprodrug with cytosolic mode of activation for targeting cancer
Wang et al. Kinetically stable metal ligand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as crosslinks in nanogels/hydrogel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ytotoxicity
Men et al. Photo cleavable thioacetal block copolymer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Ferreira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caffolds produc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based on oxidized cashew gums and carboxyethyl chitosan
Potorac et al. New semi-IPN scaffolds based on HEMA and collagen modified with itaconic anhydride
Zhang et al. Biocompatible fluorescent organic nanoparticles derived from glucose and polyethylenimine
CN115212175B (zh) 光损修复天然多酚-山椒素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713104B (zh) 一种硒化葫芦巴多糖的合成及其应用
Han et al. Biomass-based polymer nanoparticle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fluorescence emission for cell imaging and detection of Fe3+ ions
ES2728514T3 (es) Polímero fenólico con enlaces biarilo 5-5, procedimiento para su preparación y usos
CN108912327B (zh) 一种水溶性非共轭结构的可降解活细胞荧光成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40612B (zh) 一种光动力增强型聚合物纳米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56605B (zh) 一种高抗氧化的酚基壳聚糖希夫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16084A (zh) Aie功能化可荧光示踪的改性甲壳素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9274A (zh) 一种天然多糖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54384B (zh) 光防护的花椒果提取物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076127A (zh) 抗氧化剂及其原料制备方法、保湿剂及其原料制备方法
CN110003355B (zh) 一种具有aie特征的葡聚糖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