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1432A -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1432A
CN115361432A CN202211057242.5A CN202211057242A CN115361432A CN 115361432 A CN115361432 A CN 115361432A CN 202211057242 A CN202211057242 A CN 202211057242A CN 115361432 A CN115361432 A CN 115361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slave
identifier
slave devic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72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1432B (zh
Inventor
冯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72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1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1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1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由主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本公开,主设备可以与多个同ID地址的从设备进行通信,能够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效果。

Description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车辆座舱内部功能开发时,中控屏作为主设备,可以为多个从设备提供电源并且跟座舱系统有交互,比如设备接入动效提醒、不同设备定制化动效、设备的基础状态(充电状态、当前电量等)。
相关技术中,当存在多个相同ID地址的从设备时,可能造成ID混乱,导致主从设备间无法正常进行通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主设备可以与多个同ID地址的从设备进行通信,能够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效果。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由主设备执行,包括: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根据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建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主设备可以与多个同ID地址的从设备进行通信,能够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效果。
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建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通过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主设备可以与多个同ID地址的从设备进行通信,能够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效果。
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一通信连接建立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另一通信连接建立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配置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服务器端等,如终端可为智能座舱、智能家居、手机、掌上电脑、车载设备等。
如图1所示,该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路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设备单元,以汽车为例,可能同时存在一个中控显示屏总成和多个外围设备,该中控显示屏总成需要作为一个载体/中转站,同时为多个外围设备提供电源并且满足座舱系统的交互需求。为满足上述多个设备同时进行信息通讯,可以使用通讯总线,基于通讯总线,可以使一台控制设备同时控制另外的多台设备。
其中,基于通讯总线被控制的多台设备,可以称为从设备,例如汽车系统中的多个外围设备。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从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其中,标识,可以被用于识别多台设备。而第一标识,可以是上述从设备的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时,可以是基于预先配置通讯信息表,该通讯信息表中可以预先记载多台从设备的执行顺序以及对应的标识信息,或者,还可以预先在从设备中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而后由从设备上传自己的第一标识,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时,该第一标识可以辅助本公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准确识别对应的从设备,从而为后续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S102: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
其中,指示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通信连接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可以称为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可以是切换开关对应建立电性相连的端口。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时,可以是根据第一标识输入至连接控制信息生成模型中,以得到对应的连接控制信息,或者,还可以采用第三方装置获取第一标识对应的连接控制信息,并传输至本公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可以有效提升所得连接控制信息与从设备之间的适配性。
S103: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主设备,可以是上述通讯总线接入的控制设备,例如汽车系统中的中控显示屏总成。
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接入通讯总线,连接控制信息用于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通讯总线,切换开关的另一端可与从设备的通讯接口电性相连,可以基于通讯总线和切换开关实现主从设备间的通讯功能,能够有效减少通讯控制过程中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其中,通讯总线,是一种电子元件,可以供一台主设备与多台从设备同时接入,并实现多个设备同时进行信息通讯。
本公开实施例中,该通讯总线可以是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IC),也可以是局域互联网络总线(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或者,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具备先识别从设备ID再进行数据通讯功能的总线,对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通讯总线可以满足主设备与多台不同ID的从设备同时进行通讯。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多台从设备可能具有相同的身份标识号ID,当直接建立主设备与多台同ID从设备的通讯链接时,可能会造成ID混乱而无法正常进行握手通讯。
其中,切换开关,可以是一对多的开关元件,其包括单接口端和多接口端,单接口端可以建立与主设备之间的电性相连,多接口端可以响应于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与从设备之间的电性相连。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主设备可以与多个同ID地址的从设备进行通信,能够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效果。
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S201:响应于确定从设备待接入通讯总线,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从设备待接入通讯总线时,可以是主设备基于接入探测功能对通讯总线进行轮巡通信,以确定是否有从设备待接入通讯总线。
也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确定从设备待接入通讯总线,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由此,可以为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提供可靠的触发依据,从而有效提升该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S202: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
S202的描述说明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3:基于连接控制信息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以将从设备的通讯接口接入通讯总线。
其中,通讯接口,是指从设备与其他设备(如主设备)建立通讯链接的接口。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基于连接控制信息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以将从设备的通讯接口接入通讯总线时,可以使主设备在同一时间点只与一台从设备保持电性相连,从而有效避免同ID从设备对主从设备间的通信过程造成影响。
S204: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链接之后,可以基于握手协议进行通讯,以实现多个功能,如从设备接入动效提醒、不同从设备定制化动效、从设备的基础状态(充电状态、当前电量等)。
也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在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之后,可以基于连接控制信息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以将从设备的通讯接口接入通讯总线,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由此,可以基于连接控制信息准确对切换开关进行控制,以保证主设备在同一时间点只与一台从设备保持电性相连,从而有效提升主从设备之间通讯功能的鲁棒性。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一通信连接建立过程示意图,该图以集成电路总线IIC总线为例,IIC总线可以包括串行数据线SCL和串行时钟线SDA供主从设备接入,SCL与SDA分别通过上拉电阻与高电位相连,以便于将电路中不确定的信号钳位在高电平,该上拉电阻还可以限流,以提升电路安全性。该图同时接入了两个相同ID(ID1)的从设备(标识分别为从设备0和从设备1),对应切换开关可以包括一个开关控制按钮Ctrl,该开关控制按钮可以控制切换开关与不同的端口电性相连,该切换开关一侧与主设备电性相连,另一侧包括两个端口,该两个端口可以基于开关控制按钮分别与设备0和从设备1电性相连。
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另一通信连接建立过程示意图,该图以局域互联网络总线LIN总线为例,主设备基于LIN总线与切换开关电性相连,该切换开关可以包括2个开关控制按钮Ctrl0和Ctrl1,该切换开关的另一侧包括4个端口,该4个端口可以分别建立与4个同ID(ID0)从设备(从设备0、从设备1、从设备2、从设备3)的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确定从设备待接入通讯总线,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由此,可以为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提供可靠的触发依据,从而有效提升该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及时性和可靠性。通过基于连接控制信息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以将从设备的通讯接口接入通讯总线,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由此,可以基于连接控制信息准确对切换开关进行控制,以保证主设备在同一时间点只与一台从设备保持电性相连,从而有效提升主从设备之间通讯功能的鲁棒性。
图5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S501: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S501的描述说明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502:从开关选择表中确定与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连接控制信息,其中,开关选择表包括:第一标识,以及与第一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其中,开关选择表,可以是预先基于应用场景所配置的映射关系表,该关系表中可以记载多个从设备的标识,以及该标识对应的连接控制信息。
举例而言,开关选择表中可以用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多或多个连接控制按钮的开关信息,并将其作为连接控制信息。
当存在两个从设备(从设备0和从设备1)时,对应连接控制信息可以分别是0和1,分别指示切换开关与从设备0和从设备1电性相连;当存在四个从设备(从设备0、从设备1、从设备2、从设备3)时,对应连接控制信息可以分别是00、01、10、11,分别指示切换开关与从设备0、从设备1、从设备2以及从设备3电性相连。当然,本公开实施例适用于任意数量的从设备,对此不做限制。
也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在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之后,可以从开关选择表中确定与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连接控制信息,其中,开关选择表包括:第一标识,以及与第一标识对应控制信息,由于开关选择表可以应用场景进行预先配置,当基于开关选择表确定与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连接控制信息时,可以有效提升连接控制信息的获取效率,能够保障所得连接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S503: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S503的描述说明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504:确定新接入从设备,其中,新接入从设备具有第二标识。
其中,新接入从设备,是指新接入通讯总线的从设备。
其中,第二标识,可以是新接入从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该新接入从设备的ID可能与上述从设备相同,也可能不同。
S505:配置与第二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其中,控制信息,可以是指第二标识对应的连接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以被用于指示新接入从设备与主设备之间通信连接的建立过程。
举例而言,本公开实施例在配置与第二标识对应控制信息时,可以是确定该第二标识对应与切换开关的控制端口,并将该控制端口的相关信息作为控制信息。
S506:将第二标识和与其对应控制信息关联写入开关选择表中。
也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在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可以确定新接入从设备,其中,新接入从设备具有第二标识,配置与第二标识对应控制信息,将第二标识和与其对应控制信息关联写入开关选择表中,由此,可以在应用场景中持续丰富开关选择表中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该开关选择表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开关选择表中确定与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连接控制信息,其中,开关选择表包括:第一标识,以及与第一标识对应控制信息,由于开关选择表可以应用场景进行预先配置,当基于开关选择表确定与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连接控制信息时,可以有效提升连接控制信息的获取效率,能够保障所得连接控制信息的可靠性,通过确定新接入从设备,其中,新接入从设备具有第二标识,配置与第二标识对应控制信息,将第二标识和与其对应控制信息关联写入开关选择表中,由此,可以在应用场景中持续丰富开关选择表中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该开关选择表的适用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当从设备接入后,主设备可以通过硬件通讯接口读取到该从设备的无线通讯相关的信息,同时该从设备可以基于无线的方式进行链接,当主设备与从设备的信息相匹配时,主设备允许从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同时主设备将该从设备与硬件接入的位置进行绑定;此后主设备将停止从硬件接口与设备进行通讯,其数据交流可以基于无线的方式;当主设备通过硬件接口识别到对应位置的从设备断开连接后,可以直接在无线连接系统中剔除该设备。通过本公开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未知无线设备与主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连接过程的安全性,还可以避免从设备在断开与主设备的有线连接时仍保留与主设备的无线连接而对从设备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60,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603,用于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设备接入通讯总线,连接控制信息用于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通讯总线,切换开关的另一端可与从设备的通讯接口电性相连。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03,包括:
控制子模块6031,用于基于连接控制信息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以将从设备的通讯接口接入通讯总线;
处理子模块6032,用于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接入通讯总线;其中,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
响应于确定从设备待接入通讯总线,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从开关选择表中确定与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连接控制信息,其中,开关选择表包括:第一标识,以及与第一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604,用于确定新接入从设备,其中,新接入从设备具有第二标识;
第二处理模块605,用于配置与第二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606,用于将第二标识和与其对应控制信息关联写入开关选择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主设备可以与多个同ID地址的从设备进行通信,能够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效果。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车辆80,包括:
处理器801;用于存储处理器80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802;其中,处理器801被配置为:实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与上述图1至图5实施例提供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上述图1至图5实施例提供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相对应,因此在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根据连接控制信息,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主设备可以与多个同ID地址的从设备进行通信,能够有效提升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效果。
图9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9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
尽管图9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他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他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人体能与该电子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他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他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主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建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接入通讯总线,所述连接控制信息用于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所述通讯总线,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可与所述从设备的通讯接口电性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建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对所述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以将所述从设备的通讯接口接入所述通讯总线;
建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接入通讯总线;其中,所述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从设备待接入所述通讯总线,获取所述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包括:
从开关选择表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开关选择表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新接入从设备,其中,所述新接入从设备具有第二标识;
配置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将所述第二标识和与其对应控制信息关联写入所述开关选择表中。
7.一种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设备执行,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连接控制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建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接入通讯总线,所述连接控制信息用于对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所述通讯总线,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可与所述从设备的通讯接口电性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控制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对所述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以将所述从设备的通讯接口接入所述通讯总线;
处理子模块,用于建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接入通讯总线;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确定所述从设备待接入所述通讯总线,获取所述从设备的第一标识。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从开关选择表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所对应控制信息作为所述连接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开关选择表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新接入从设备,其中,所述新接入从设备具有第二标识;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配置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控制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标识和与其对应控制信息关联写入所述开关选择表中。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57242.5A 2022-08-31 2022-08-31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361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242.5A CN115361432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242.5A CN115361432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432A true CN115361432A (zh) 2022-11-18
CN115361432B CN115361432B (zh) 2023-05-09

Family

ID=84004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7242.5A Active CN115361432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14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887A (zh) * 2022-11-22 2023-01-06 永联智慧能源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6055A (ja) * 2005-11-04 2007-05-24 Denso Corp Id情報書き込み方法
US20090119427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Ricoh Company,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Program
CN102147783A (zh) * 2010-02-08 2011-08-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主从设备通信电路
US20110197000A1 (en) * 2010-02-05 2011-08-1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aster-slave device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id address set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019039A1 (en) * 2011-06-10 2013-01-17 Intersil America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one-wire protocol slave in a two-wire protocol bus environment
US20150120975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mera control slave devices with multiple slave device identifiers
US20160072977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940661A (zh) * 2014-02-03 2016-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中的设备标识生成以允许对总线通信标识的设备标识的外部控制,以及相关的系统和方法
CN110176990A (zh) * 2019-05-15 2019-08-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组件更换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0428500U (zh) * 2019-09-02 2020-04-28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管理装置
CN112114524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集控网络的设备控制和接入方法及其设备
CN112769876A (zh) * 2019-10-21 2021-05-0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通道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961064A (zh) * 2021-09-13 2022-01-21 武汉灏存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站的设备交互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5963A (zh) * 2021-11-22 2022-03-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14143907A (zh) * 2021-11-26 2022-03-04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68658A (zh) * 2018-10-31 2022-04-0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6055A (ja) * 2005-11-04 2007-05-24 Denso Corp Id情報書き込み方法
US20090119427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Ricoh Company,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Program
US20110197000A1 (en) * 2010-02-05 2011-08-1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aster-slave device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id address set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147783A (zh) * 2010-02-08 2011-08-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主从设备通信电路
US20130019039A1 (en) * 2011-06-10 2013-01-17 Intersil America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one-wire protocol slave in a two-wire protocol bus environment
US20150120975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mera control slave devices with multiple slave device identifiers
CN105940661A (zh) * 2014-02-03 2016-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中的设备标识生成以允许对总线通信标识的设备标识的外部控制,以及相关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072977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4268658A (zh) * 2018-10-31 2022-04-0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176990A (zh) * 2019-05-15 2019-08-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组件更换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14524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集控网络的设备控制和接入方法及其设备
CN210428500U (zh) * 2019-09-02 2020-04-28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管理装置
CN112769876A (zh) * 2019-10-21 2021-05-0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通道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961064A (zh) * 2021-09-13 2022-01-21 武汉灏存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站的设备交互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5963A (zh) * 2021-11-22 2022-03-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14143907A (zh) * 2021-11-26 2022-03-04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斌,杨士强,潘杰,崔勃: "面向通信交换平台的实时高性能嵌入控制系统"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887A (zh) * 2022-11-22 2023-01-06 永联智慧能源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432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1643B2 (en) Flexible mobile device connectivity to automotive systems with USB hubs
US793046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612991B2 (en) Connector interface pin mapping
CN108199942A (zh) 汽车诊断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诊断连接设备
CN110297658B (zh) 功能组件共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WO2016082522A1 (zh) 管理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933199B (zh) 基于手势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452913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ol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5361432A (zh) 主从设备间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09473081B (zh) 一种接口电路、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09240964B (zh) 一种诊断设备通信方法、诊断终端及诊断盒
CN110990319B (zh)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92266B (zh) 通过存储器范围筛选器和可选择地址平坦化用于可配置存储器映射的SoC结构扩展
CN110099119B (zh) 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12231251A (zh) 板卡槽位识别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825009B2 (en) In-vehicle entertainment system having functionality of operation interface switchable
CN108055212B (zh) 一种兼容pse芯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1624385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11104361B (zh) 串口的端口号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3209591A (ja) 車両用故障診断装置
CN112866061A (zh) 一种板载网口的ncsi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446213A (zh) 主板、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9435A (zh) 端口虚拟化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38194A (zh) Usb组合设备和枚举方法
JPS63503029A (ja) デジタルイメージ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用いるため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