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8595A -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8595A
CN115358595A CN202211019616.4A CN202211019616A CN115358595A CN 115358595 A CN115358595 A CN 115358595A CN 202211019616 A CN202211019616 A CN 202211019616A CN 115358595 A CN115358595 A CN 115358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ersonnel
information
laboratory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96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家祥
钱斌
胡厚鹏
王吉
肖勇
肖艳红
罗奕
周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10196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8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8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8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可根据人员的权限、部门属性、设备的状态以及设备的质检数据、溯源数据及时为对应的人员分配任务,同时可以实时监控实验室的内部环境并在实验室的内部环境发生异常时及时发出告警信号、并记录设备运行的相关日志数据。有效地降低了人员的部分劳动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任务分配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还可以对科研实验室的内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减少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计量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Description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互联技术及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科研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仍有大量内容需要人工操作,比如很多数据的录入工作都是由科研人员来完成,这不仅增加了科研人员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也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很多计量实验室的环境比较复杂,有时候可能会存在计量管理人员无法实时掌握实验室内部环境的情况,造成计量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调整实验室内部的温度或适度,由此可能造成实验室内部环境状态不合格,实验室内部环境状态不合格,则有可能会降低实验室的计量器、检测仪等设备的实验精度,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任务的分配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计量实验室管理难的技术缺陷。
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
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控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特征,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得到第一监控记录,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包括设备状态信息;
在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操作后,依据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
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
若确定所述检测结果有异常,则发出告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包括: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确定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协作关系,确定人员设备关系矩阵;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部门人员权限衡量值以及部门人员对部门贡献度,确定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人员与设备的密切度以及任务的完成指数,确定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
依据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以及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优选地,所述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包括:
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交织编码,得到第一设备信息;
对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增加保护区间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
对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契合度最高的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包括:
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质检数据及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依据所述目标质检数据更新已存储的溯源信息;
依据所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更新已存储的设备状态信息。
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组织管理单元,用于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全景感知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设备管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
智能指挥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实时监控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特征,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得到第一监控记录,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包括设备状态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在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操作后,依据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
预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确定所述检测结果有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
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介绍中任一项所述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的步骤。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前述介绍中任一项所述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所述计量实验室中的设备数据可以反馈所述计量实验室内部的环境状态,因此,可以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可以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可以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可以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可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可以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人员的权限、部门属性、设备的状态以及设备的质检数据、溯源数据及时为对应的人员分配任务,有效地降低了人员的部分劳动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任务分配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还可以对科研实验室的内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减少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计量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依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鉴于目前大部分的计量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案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数据管理需求,为此,本申请人研究了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案,该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了人员的部分劳动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任务分配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还可以对科研实验室的内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减少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计量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装置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装置、包括以上任何装置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计量实验室的管理系统中,亦可以应用在各种计算机终端或是智能终端中,其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终端或是智能终端的处理器或服务器。
下面结合图1,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计量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1,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不同的人员来协助完成。不同的人员对实验室的不同的设备的管理权限不同,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计量实验室,可以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可以构建部门人员信息数据库来管理所采集的人员信息。将计量实验室所有部门及人员信息录入所创建的部门人员信息库,并根据角色以及权限进行编号分类存储。
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可以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以便可以根据人员来分配任务。
例如,可以利用所构建的部门人员信息数据库来存储所采集的人员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记集合B为部门集合,B={b1,b2,...,bX}。
其中,
bi可以表示表示第i个部门,X可以表示部门总数;
集合P可以表示人员集合,P={p1,p2,...,pY},其中,pj可以表示第j个员工,Y可以表示总人数。
步骤S102,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随着所述计量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一系列关于所述计量实验的日常运行数据,为了更好地管理所述计量实验室,需要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的日常运行数据来分析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并在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之后,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以便可以依据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及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
例如,可以利用Scoket通信方式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部的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设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为:
M0={M1,M2,...,Ms}
其中,
Ms可以表示第S类设备,S表示设备的分类号,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071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072
可以表示第S个设备的第L个数据,L表示该类设备的采集数据长度。其中,L的取值可以根据设备的特性来决定,且不同的设备的采集数据长度L取值不同。
步骤S103,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在采集到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之后,为了避免所采集到的数据被干扰或被篡改,在采集数据之后,可以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以便可以确保在将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保存过程中,不会被篡改和干扰。
步骤S104,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相关设备数据。为了更好地存储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相关设备数据,可以构建一个设备信息数据库,将计量实验室所有设备信息录入所创建的设备信息数据库中,依据设备的功能进行编号分类存储。
记集合M为设备集合:
M={m1,m2,…,mY}
其中,
mk可以表示第k个设备,Y表示设备总个数。
步骤S105,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采集所述质检数据、所述设备信息及所述人员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均可以反馈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为了提高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安全性,可以针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因此,可以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
其中,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的温度、所述计量实验室的湿度以及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各个设备的环境影响参数,所述设备的环境影响参数可以包括各个设备承受的光照参数、压力参数;
所述环境信息可以表征实验室的内部环境状况。通过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可以判断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内部环境是否存在异常。
步骤S106,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中的人员信息、可以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由此,可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以便可以根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来分配任务。
其中,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可以表征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所述部门人员设备可以了解到人员的权限以及对设备的操作权限。
步骤S107,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因此,可以对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根据人员的权限、部门属性、设备的状态以及设备的质检数据、溯源数据及时为对应的人员分配任务。有效地降低了人员的部分劳动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任务分配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计量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实验室内部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操作行为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实验室内部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并在确认检测结果存在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接下来,介绍该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201,实时监控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特征,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得到第一监控记录,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包括设备状态信息。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管理所述计量实验室的溯源信息,以便可以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工作过程进行溯源。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监控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特征,并及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由此可以得到第一监控记录,其中,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可以包括设备状态信息。
当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之后,设备会产生一些使用记录的数据,因此,及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以便在对实验室的工作过程进行溯源时可以基于监控记录来分析实验室的工作过程。
步骤S202,在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操作后,依据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计量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系统升级及运行的日志,所述计量实验室的温度、湿度以及系统升级及运行的日志也可以反馈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传感器记录与监控每个计量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可以记录系统升级及运行的日志。
在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操作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依据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由此可以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以便可以根据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来分析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是否存在异常。
步骤S203,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根据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来分析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是否存在异常。
由此,在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之后,可以判断对设备状态或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若确定对设备状态或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有异常,则可以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4,发出告警信号。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确认所述实验室内人员行为或设备状态发生异常时进行预警。
由上述步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判断对设备状态或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若确定对设备状态或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有异常,则可以发出告警信号。以便可以及时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异常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利用实时检测实验室内部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并在确认检测结果存在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以便可以及时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异常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接下来,介绍该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301,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确定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管理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
由此,可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确定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其中,根据工作人员与部门的所属关系,部门人员关系矩阵可以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21
其中,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22
可以表示第i个部门与第j个人员之间的关系元素,且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23
其中,
∈可以表示属于关系,即该人员属于此部门,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24
可以表示不属于关系,即该人员不属于此部门。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实验室的人员调动适当调整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步骤S302,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协作关系,确定人员设备关系矩阵。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利用所述设备管理模块管理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
由上述步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确定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因此,在确认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之后,可以进一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协作关系,确定人员设备关系矩阵。
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可以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32
可以表示第j个人员与第k个设备之间的关系元素,且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33
其中,
∈可以表示属于关系,即该设备由此人员负责,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35
可以表示不属于关系,即该设备不由此人员负责;
进一步可选的,可以对工作人员对此设备相关任务完成度进行监控评估,并根据评估质量适当对负责设备的人员进行调整。
步骤S303,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部门人员权限衡量值以及部门人员对部门贡献度,确定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
具体地,由上述步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确定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因此,在确认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之后,可以进一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部门人员权限衡量值以及部门人员对部门贡献度,确定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
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可以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34
其中,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41
可以表示第i个部门第j个员工关系的权重参数,且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42
可以定义部门人员权限衡值为α,特别地,α值越大表征部门人员的职位越高,其权限也就越大;
可以定义部门贡献度为β;
其中,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43
其中,
μ可以表示员工绩效参数;
ω可以表示该部门总绩效参数;
步骤S304,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人员与设备的密切度以及任务的完成指数,确定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
具体地,由上述步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管理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及设备信息。
因此,在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及设备信息之后,可以进一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人员与设备的密切度以及任务的完成指数,确定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
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可以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44
其中,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45
可以表示第j个人员与第k个设备之间的权重参数,且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51
所述工作人员设备密切度可以设置为γ,特别地,工作人员与设备合作越多,γ值越大;
任务完成指数可以设置为δ:
δ=a×θ+b×τ
其中,
a可以表示个人占比指数;
b可以表示部门占比指数;
θ可以表示个人任务完成度;
τ可以表示部门任务完成度;
则: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52
步骤S305,依据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以及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以及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
在确定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以及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可以进一步依据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以及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可以设置如下:
Mode1={B,P,M,CBP,CPM,QBP,QPM,Out1}
其中,
B可以表示部门集合;
P可以表示人员集合;
M表示设备集合;
CBP可以表示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CPM可以表示人员设备关系矩阵;
QBP表示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
QPM可以表示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
Out1可以表示模型输出,即可以表示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根据本申请定义的CBP,CPM,QBP,QPM矩阵,可以计算得到模型输出可以包括如下:
Out1=β×CBP T×CPM+δ×QBP T×QPM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利用部门与人员、人员与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利用历次协同合作得到的权重矩阵得到部门人员设备之间的相关多维矩阵,可以为寻找最优任务人员搭配提供依据,增加了任务完成度,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接下来,介绍该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401,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交织编码,得到第一设备信息。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在采集到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之后,可以进一步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因此,可以将所采集到的质检数据以及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交织编码,得到第一设备信息。以便可以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各台设备进行编码。
步骤S402,对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增加保护区间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并对所采集到设备数据进行交织编码。
在根据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交织编码之后,为了避免对数据的干扰,对数据进行保真传输和保存,可以对编码后的设备数据增加保护区间后再进行传输和保存,由此可以得到如下传输的设备数据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71
以此设备数据矩阵,可以实现对传输设备数据进行保护的同时避免了对设备数据间的干扰。
其中,
S可以为设备总数;
V可以为保护区间长度;
L可以为每个设备采集数据长度。
例如,
记在一次采集到的所有设备数据信息为Mo,对Mo进行交织编码后用矩阵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81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82
可以表示第s个设备的第l个数据,上述矩阵中所述每个设备中数据个数不同取最大值L,对应其他设备少的数据部分用0表示。
其中,
在本申请中增加长度为V的保护区间,其中,V的取值一般可以设置为数据长度的1/4,具体过程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183
其中,
针对每个设备的数据增加的保护区间长度为该设备采样数据长度的1/4,为了与其他设备数据相一致,对于采样数据较少的设备的保护区间除自身数据外用零进行补充。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将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增加保护区间后处理,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以便可以依据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及更新设备信息。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在传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提高了数据识别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计量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将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增加保护区间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之后,在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之前,还会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才进行分析。接下来介绍该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501,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增加保护处理,在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之后,由于前述介绍中,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做了增加保护区间的处理,所以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的数据长度是比原始的设备数据要长,如果直接分析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因此,可以对接收到的编码后数据进行去除保护区间,去除上述介绍的传输的设备数据矩阵V长度的数据。以便可以进一步分析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步骤S502,对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契合度最高的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以对所接收到的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去保护区间的处理,随后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便可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契合度最高的第二目标设备数据作为待分析的目标设备数据。
例如,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和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曲线插值得到近似曲线函数表达式{f1,f2},同时定义拟合因子,根据拟合因子的大小,选出契合度高的最佳匹配点,通过对匹配点进行拟合得到更接近数据的函数f。由此可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契合度最高的第二目标设备数据作为待分析的目标设备数据。
可以定义拟合因子如下:
Figure BDA0003813638530000201
其中,
i可以表示第i个值。
根据拟合因子的大小,选出契合度高的最佳匹配点,通过对匹配点进行拟合得到更接近数据的函数f。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之后,在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和降噪处理,以便可以得到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契合度最高的第二目标设备数据作为待分析的目标设备数据。提高对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利用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接下来,介绍该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601,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质检数据及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可以创建一个设备数据管理数据库存储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依据所接收到的所述质检数据及所述设备状态信息来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数据。
由于前述介绍中,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做了增加保护区间的处理,所以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的数据长度是比原始的设备数据要长,如果直接依据所接收到的目标设备数据来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数据,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因此,可以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质检数据及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例如,可以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去除保护区间处理,去除上述介绍的传输的设备数据矩阵V长度的数据。以便可以进一步分析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步骤S602,依据所述目标质检数据更新已存储的溯源信息。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对接收到的所述质检数据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质检数据。所述软件质检数据及所述硬件质检数据是存储在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各个设备的周期运行数据。通过所述软件质检数据及所述硬件质检数据可以反馈所述计量实验室的工作过程。
因此,在得到所述目标质检数据之后,可以利用所述设备管理模块依据所述目标质检数据更新已存储的溯源信息。
步骤S603,依据所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更新已存储的设备状态信息。
具体地,在对接收到的所述质检数据及所述设备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之后,可以依据所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更新已存储的设备状态信息。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接收所述感知模块发送的所述质检数据及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质检数据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质检数据及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以实时更新已存储的设备状态信息及溯源信息。以便可以对实验室的工作过程进行溯源。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可以包括:
组织管理单元101,用于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
全景感知单元102,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103,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设备管理单元104,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
智能指挥单元105,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
第一处理单元106,用于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第二处理单元107,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利用组织管理单元101,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可以利用全景感知单元102,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可以利用设备管理单元104,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可以利用智能指挥单元105,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可以利用第一处理单元106,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可以利用第二处理单元107,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根据人员的权限、部门属性、设备的状态以及设备的质检数据、溯源数据及时为对应的人员分配任务。有效地降低了人员的部分劳动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任务分配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计量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进一步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实时监控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特征,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得到第一监控记录,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包括设备状态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在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操作后,依据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
预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确定所述检测结果有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
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处理单元106,可以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确定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协作关系,确定人员设备关系矩阵;
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部门人员权限衡量值以及部门人员对部门贡献度,确定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
第四处理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人员与设备的密切度以及任务的完成指数,确定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
第五处理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以及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全景感知单元102中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的执行过程,可以包括:
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交织编码,得到第一设备信息;
对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增加保护区间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进一步可选的,该装置数据处理单元103可以包括:
第一数据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
第二数据处理子单元,用于对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契合度最高的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设备管理单元104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管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质检数据及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第二设备管理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质检数据更新已存储的溯源信息;
第三设备管理子单元,用于依据所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更新已存储的设备状态信息。
其中,上述计量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所包含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处理流程,可以参照前文计量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部分相关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可应用于实验室任务管理设备,如终端:手机、电脑等。可选的,图3示出了实验室任务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3,实验室任务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至少一个存储器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前述终端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案中的各个处理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前述终端在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案中的各个处理流程。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
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控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特征,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得到第一监控记录,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包括设备状态信息;
在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操作后,依据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
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
若确定所述检测结果有异常,则发出告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包括: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所属关系,确定部门人员关系矩阵;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协作关系,确定人员设备关系矩阵;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部门人员权限衡量值以及部门人员对部门贡献度,确定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
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人员与设备的密切度以及任务的完成指数,确定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
依据所述部门人员关系矩阵、所述人员设备关系矩阵、所述部门人员关系权重矩阵以及所述人员设备关系权重矩阵,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包括:
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交织编码,得到第一设备信息;
对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增加保护区间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
对进行去保护区间处理后得到的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契合度最高的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包括:
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质检数据及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
依据所述目标质检数据更新已存储的溯源信息;
依据所第二目标设备状态信息更新已存储的设备状态信息。
7.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组织管理单元,用于采集计量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出入所述计量实验室人员的岗位信息、人脸识别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音信息;
全景感知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计量实验室内设备的软件质检数据、硬件质检数据以及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识别并处理所采集到的所述软件质检数据、所述硬件质检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状态信息,得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
设备管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实时更新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状态信息、溯源信息及设备编码;
智能指挥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及所述人员信息,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并依据所述计量实验室的环境信息调控所述计量实验室内的设备的实时状态,并通过预设的身份认证策略对所述人员信息进行认证;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关系矩阵模型及所述人员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计量实验室的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部门人员设备相关多维矩阵,向相关人员下达对应任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实时监控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特征,并记录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得到第一监控记录,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包括设备状态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在人员依据任务针对设备进行操作后,依据所述第一监控记录,对所述计量实验室的设备状态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得到设备状态及人员的行为的检测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有异常;
预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确定所述检测结果有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
9.一种实验室任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19616.4A 2022-08-24 2022-08-24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58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616.4A CN115358595A (zh) 2022-08-24 2022-08-24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616.4A CN115358595A (zh) 2022-08-24 2022-08-24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8595A true CN115358595A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0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9616.4A Pending CN115358595A (zh) 2022-08-24 2022-08-24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85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1386A (zh) * 2020-07-08 2020-10-30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 一种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1386A (zh) * 2020-07-08 2020-10-30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 一种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750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tern-recognition bas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led processing of data objects based on conformity measurements
CN111340226B (zh) 一种量化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及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98513B (zh) 识别股东风险交易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50577A (zh) 一种点检方法及装置
CN113326991A (zh) 自动授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58595A (zh) 实验室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7918A (zh) 大气污染源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4003A (zh) 银行柜面工作量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876950A (zh) 一种门窗智能控制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43395A (zh) 一种业务系统的告警分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1500A (zh)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08728B (zh) 一种识别交通高峰期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57075A (zh) 任务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07898A (zh) 对再保客户进行金融产品推荐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557798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任务匹配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880116A (zh) 任务调度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5660468A (zh) 一种多元化产品检验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722025A (zh) 基于预测模型的数据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2578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valuate application data
CN106528983A (zh) 一种基于Petri网及层次分析的应用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CN113128876A (zh) 基于图像的对象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95604A (zh) 产品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0037A (zh) 工程造价数据处理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KR102532723B1 (ko) 건설현장의 시공별 업무 관리를 적용한 현장 관리 시스템
CN113393169B (zh)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行业交易系统性能指标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