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73C - 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的数据压缩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的数据压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73C
CN1153473C CNB99801561XA CN99801561A CN1153473C CN 1153473 C CN1153473 C CN 1153473C CN B99801561X A CNB99801561X A CN B99801561XA CN 99801561 A CN99801561 A CN 99801561A CN 1153473 C CN1153473 C CN 11534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pression
coding
bit rat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8015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6874A (zh
Inventor
N・贝利厄
N·贝利厄
E·费尔
嫉-查普
P·戈蒂尔
M·格兰德-查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286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6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4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4Syste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us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 H04N7/5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a pulse code modulated video signal with one or more other pulse code modulated signals, e.g. an audio signal or a synchroniz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5Selection of the code volume for a coding unit prior to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4Quan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49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by estimating the code amount by means of a model, e.g. mathematical model or statistical mod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52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by measuring the fullness of the transmission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4Measured or subjectively estimated visual quality after decoding, e.g. measurement of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picture, frame or fie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ic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06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management of server-side video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5Multiplexing of several video str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一个数据压缩组件具有几个可以是根据MPEG标准编码不同节目的编码器的数据压缩信道。一个数据压缩信道包括一个压缩器和一个缓冲器。数据压缩器压缩输入的数据。缓冲器暂时存储压缩的数据并且以输出数据流的形式提供压缩的数据。每个数据压缩信道均建立了压缩数据质量对压缩量的指示。在各个数据压缩信道之间根据这些指示来分配总输出比特率。各个数据压缩信道的压缩量根据输出数据流比特率和存储在缓冲器中的压缩数据量单独控制。这样可以使各个数据压缩信道的压缩数据之间的质量比保持基本稳定并且各个数据压缩信道的压缩数据的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Description

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的数据压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的数据压缩组件。数据压缩信道可以是根据运动图象专家组(MPEG)的标准编码不同节目的编码器。可多路复用的编码节目来形成所谓的组(bouquet)。该组(bouquet)随即被发送到接收机中,该接收机从该组(bouquet)中选择某一个节目并且解码所选节目。
背景技术
已公开的编号为WO96/20568的国际申请(代理编号PHB 33,945)描述了一种用于编码两个或多个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编码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每个视频信号的编码级(encoder stage)。编码级把视频信号编码成每一个编码视频帧为一个规定的数据比特数。编码级以规定的数据比特数所确定的比特率输出编码的视频信号。目标调整各个编码级规定的数据比特数,这样实际上各个编码级的输出比特率之和保持稳定。各个编码视频信号写入缓冲存储器并且随后以各自规定的输出速率从缓冲存储器读出。
因而目标调整提供一个总比特率控制:尽管单个信道的比特率会变化,但仍能保持稳定的总输出比特率。目标调整得到一个关于各个编码级所接收的相应视频图象帧的信息量的比率。通过在信道之间根据这个比率分配可用的总比特数,可以调节信道的规定比特数。
发明内容
假定一个数据压缩组件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另外假定一个数据压缩信道包括一个数据压缩器和一个缓冲存储空间。数据压缩器压缩输入数据以获得压缩数据。缓冲存储空间暂时存储压缩的数据,并且以输出数据流的形式提供压缩数据。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编码装置就是这种数据压缩组件的一个实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数据压缩组件提供质量较好的压缩数据。为此,本发明考虑下面的方案。
压缩数据质量在数据被压缩的内容量增加时通常会降低,反之亦然。例如,在MPEG视频编码中,图象被压缩的内容根据量化参数确定。如果量化参数值高,则编码图象包括较少量的比特。但是编码图象因此具有较差的分辩率。反之,如果量化参数值低,则编码图象会具有较好的分辨率。但编码图象因此将包括较多的比特。
压缩量可通过使用一个目标来控制。这在所述背景技术中得到了应用。目标是一个编码图象希望的比特数。控制量化参数,使得基本上可以实现目标。在编码一个图象时,为了实现它的目标,量化参数可能需要一个较高的值。此时人们可能会说图象难以压缩。相反地,目标也可以通过使用较低的量化参数值实现。那么人们可能会说图象易于压缩。因此,假定有一个固定目标,那么易于压缩的图象一旦被编码则将具有较好的质量,而难以压缩的图象将具有较差的质量。
看来背景技术应用了下面的原理。在不同编码信道中编码的每一组连续并行(concurrent)图象具有一个总目标。总目标就是:各个编码级的输出比特率之和保持基本稳定。因此,每一组并行图象的总目标应当相同。对于每一组图象来说,要确定哪些图象较易压缩而哪些图象较难压缩。总目标以下面的方式在图象间分配。向相当难压缩的图象提供较高的单个目标。反之,向较易压缩的图象提供较低的单个目标。因此可以说在编码一组并行图象时具有一个所使用比特数的固定预算(budget)。分配这个预算可以使同时压缩的图象具有基本上均匀的质量。
在所述背景技术中应用的原理不适于下述的情况。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在某一时刻难以压缩的图象较多,而在另一时刻这种图象却较少。由于总目标一定,所以难以压缩的图象在前个时刻将具有较低的单个目标,而在后一时刻这些图象将具有较高的单个目标。因而压缩图象的质量将随时间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为各个数据压缩信道建立了压缩数据质量对压缩量的指示(indication)。根据这些指示把总输出比特率分配给各个输出数据流。各个数据压缩信道中的压缩量是根据输出数据流比特率和存储在缓冲存储空间中的压缩数据量来单独控制的。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各个数据压缩信道的压缩量单独控制,所以数据压缩信道具有自己可在未来某个时间周期内用来压缩数据的比特数的预算。该预算由输出数据流比特率和存储在缓冲存储空间的编码数据量决定。当一个数据压缩信道接收难以压缩的数据时,可提高这个数据压缩信道的输出数据流比特率。因此其预算将增加。编码一个特定数据部分所使用的比特数是由该数据压缩信道单独决定的。
因而在本发明中,各个编码信道具有灵活的预算并且局部决定如何使用预算。相反地,在背景技术中却有一个固定的预算并且集中决定如何使用预算。因此本发明的数据压缩控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所以,本发明允许各个数据压缩信道更好地把压缩数据的质量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上。
本发明以及可选择性地用于使本发明体现优点的其它特征通过参照下述的附图将变得显而易见并将被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本发明基本特征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其它特征的概念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视频编码组件的实例框图。
图4是表示形成图3所示视频编码组件一部分的编码器的框图。
图5是表示一种用于图3所示视频编码组件的总比特率控制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3示出的视频编码组件中的编码器的编码数据经编码器的输出缓冲器并经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传送的图。
图7是表示计算图3的视频编码组件中的编码器的新的最小比特率和新的最大比特率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图4示出的编码器的量化参数控制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陈述涉及参考符号。在所有的图中,相似的实体以相同的参考字母指定。几个相似的实体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张图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识别相似的实体,可给参考字母添加数字或下标。为了方便起见,数字或下标可以忽略,或者在其数值不重要时(不考虑数值)以星号来代替。这种情况应用到了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
图1用实线示出了本发明的基本特征。一个数据压缩组件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DCC。一个数据压缩信道包括一个数据压缩器CMP和一个缓冲存储空间BUF。数据压缩器压缩输入的数据D以获得压缩数据Dc。缓冲存储空间暂时存储压缩的数据并且以输出数据流DS的形式提供压缩数据。
各个数据压缩信道均建立了压缩数据质量Q[Dc]对压缩量E[CMP]的指示IND。总比特率控制器JBRC根据这些指示把总输出比特率Rtot分配到各个输出数据流DS。各个数据压缩信道中的压缩量根据输出数据流比特率R和存储在缓冲存储空间中的压缩数据量F单独控制。
已经考虑了下面的方案以优化执行图1示出的特征。一般认为,如果对于一个给定的压缩数据质量来说数据部分只可压缩较小的量,或者对于一个给定的压缩量来说压缩数据质量较差,那么这个数据部分难以压缩。建立压缩数据质量对压缩量的指示有各种方式。例如,这些指示可根据最近的压缩经验建立。如果前一个数据部分难以或易于压缩,则假定这个数据部分难以或易于压缩。如果压缩难度是渐变的话,那么此方法将给出满意的结果。
图2示出了除图1示出的特征之外的可选择性应用的下述特征。数据压缩信道DCC一个接一个地执行两种类型的数据压缩。第一种数据压缩DC1用于建立压缩数据质量Q[Dc]对压缩量E[CMP]的指示IND。第二种数据压缩DC2用于提供将要形成输出数据流DS的一部分的压缩数据Dc。
图2示出的特征提供了下面的优点。该指示包括已经被压缩以形成部分数据流的数据的压缩经验。因此,这个指示将不断更新,这样它就比只根据以前的数据压缩得出的指示更精确。由于该指示更精确,所以可在数据流之间更精确地分配总比特率。也就是说,总比特率的分配可以更好地与数据压缩信道的比特数需要相匹配。因而,图2的特征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质量。
图3表示结合了参照图1和2所述特征的一种视频编码组件的实例。该视频编码组件接收几个视频节目VP,并且通过响应提供一个多路复用的MPEG数据流MMDS。多路复用的MPEG数据流MMDS包括每个视频节目VP的MPEG编码类型。该视频编码组件包括几个编码器ENC,一个多路复用器MUX和一个总比特率控制器JBRC。
该视频编码组件基本上进行如下操作。每个编码器ENC编码一个不同的视频节目并且把一个MPEG数据流MDS提供到多路复用器。多路复用器组合MPEG数据流以获得多路复用的MPEG数据流MMDS。每个编码器还建立它所编码的视频节目中的每个图象的比特率控制指示。该比特率控制指示是一个对当前和随后若干图象编码的难易程度的评估。对于给定的质量来说,如果图象编码分别产生较多或较少的比特率,则图象难以或易于编码。
总比特率控制器根据它接收的比特率控制指示而在视频编码器之间分配总比特率Rtot。也就是说,总比特率控制器给每个编码器分配一个特定的比特率R,这些比特率之和就是总比特率。编码器把它的MPEG数据流以它所分配到的比特率提供给多路复用器。总比特率控制器分配给接收难编码图象的编码器的比特率高于分配给接收易编码图象的编码器的比特率。这样,总比特率控制器保持各个编码器所提供编码图象之间的基本稳定的质量比。而且总比特率控制器帮助各个编码器以基本稳定的质量来提供连续的编码图象。
图4所示为形成图3示出的视频编码组件的一部分的编码器ENC。该编码器包括编码电路EC、一个输出缓冲器OBUF和一个控制器CON。它基本上进行如下操作。编码电路根据量化参数QP编码连续图象P。编码电路将编码图象Pe提供给输出缓冲器OBUF。输出缓冲器以比特率为R的MPEG数据流形式输出编码图象。
编码类型有三种:I-型、P-型和B-型编码,根据这三种编码类型可编码图象。I-型、P-型或B-型编码的图象随后将分别称作I-、P-和B-图象。而且在所应用的编码类型中存在一个循环模式。每个循环开始于I-型编码并且接着是一个或多个P-和B-型编码。一个循环涉及N个图象,N是一个整数。例如,对于N=6来说,循环编码模式可以是I-B-B-P-B-B。
控制器根据它从总比特率控制器接收到的总比特率控制信息JBRCM控制比特率。总比特率控制信息定义编码器的比特率并且还定义何时应用这个比特率。因此实际上总比特率控制信息定义编码器的比特率分布(profile)。控制器根据比特率分布(profile)控制比特率。还可使用比特率控制信号RC来完成这个工作,该比特率控制信号RC确定编码图象数据从输出缓冲器读出的速率。
量化参数实际上决定编码图象的质量。在编码图象时它的值越低,编码图象的质量越高,但是编码图象将包括更多的比特。量化参数最好具有一个稳定且不至于在接收MPEG数据流的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引起下溢或上溢的尽可能低的值。
该控制器根据几个参数控制量化参数。一个参数是由总比特率控制信息定义的比特率分布(profile)。另一个参数是包含在输出缓冲器中的编码数据量F。这两个参数定义编码一组图象时可使用的比特数空间。另一个用于量化参数控制的参数是编码结果ER。该编码结果提供有关如何在图象间分配可用空间以使量化参数具有一个基本稳定的数值的信息。图象的编码结果或是其一部分可做如下表示:由图象编码产生的比特数或其一部分乘以已经应用的量化值。这个乘积随后将称作复杂度。
编码器能够以单通(single-pass)模式或双通(double-pass)模式操作。在单通模式中,编码电路只编码图象一次。也就是说,图象实际上只经过编码电路一次。在这个单通期间,控制器只使用与以前图象相关的编码结果来控制量化参数。在双通模式中,编码电路编码图象两次。也就是说,图象实际上经过编码电路两次。在第一次通过时,图象在控制器应用一个固定量化参数时编码。第一次通过用于获得与此图象相关的编码结果。在第二次通过时,控制器使用第一次通过时获得的编码结果控制上述的量化参数。这样,在双通模式中的量化参数控制通常好于单通模式中的量化参数控制。
控制器还建立每个要编码图象的比特率控制指示IND。在单通模式中,编码器只根据与前面图象相关的编码结果建立比特率控制指示。在双通模式中,编码器根据包括当前图象编码结果的编码结果建立比特率控制指示。
图5示出了一种用于图3所示的视频编码组件的总比特率控制法。在起始步骤GS1,总比特率控制器为每个编码器ENC分配一个目标比特率Rtarget。该目标比特率Rtarget决定由相关编码器提供的编码图象的平均质量。
下列的步骤被重复执行。例如,它们可在每个图象周期中执行。
在指示-计算步骤GS2中,每个编码器计算比特率控制指示IND并且把这个比特率控制指示发送到总比特率控制器。可如下计算这个比特率控制指示。比特率控制指示由平均图象复杂度AVX乘以编码器的目标比特率,再除以亮度熵的值ACT得出。可如下计算平均图象复杂度。假定对于N-1个随后的图象来说,每个I-、P和B-图象分别具有一个最近编码的I-、P-和B-图象的复杂度。这样,平均图象复杂度就是当前图象和N-1个随后图象的平均复杂度。亮度熵就是在单通模式中的前个图象或是在双通模式中的当前图象的最新编码图象中的宏块活动性的平均值。宏块活动性在文件ISO/IECJTC1/SC29/WG11/N0400,April 1993的“测试模型5,草案修订”的5.2.2部分,页60中定义。
在比特率计算步骤GS3中,总比特率控制器为每个编码器计算理论上应当分配给该编码器的最佳比特率Ropt。每个编码器的最佳比特率由该编码器的比特率控制指示除以所有比特率控制指示之和,再乘以总比特率得出。因而实际上最佳比特率是总比特率的一部分。该部分的大小对应于该比特率控制指示所占全部比特率控制指示之和的比例。
在转换时刻检测步骤GS4中,检测若干不同的转换时刻Tsw。转换时刻是一个可以修改各个MPEG数据流的比特率的时刻。某些转换时刻,或者甚至是所有的转换时刻可比当前时刻加上恒定的端到端间延迟要早。恒定的端到端间延迟是编码图象写入一个编码器输出缓冲器的时刻与编码图象从直接连接到编码器的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读出的时刻之间的差值。也就是说,在编码器和理想解码器之间没有传输延迟。
转换时刻检查步骤GS4包括每个转换时刻单独执行的两个子步骤。
在比特率限制(clipping)子步骤GS4a中,总比特率控制器以下述的方式建立每个编码器的受限最佳比特率Roptc。总比特率控制器首先为符合MPEG-2标准的编码器计算新的最大比特率Rmax和新的最小比特率Rmin。如果编码器提供的MPEG数据流在解码器输入缓冲器中既不引起下溢又不引起溢出,那么它符合MPEG-2。如果新比特率超过新的最大比特率将发生溢出,并且如果新比特率低于新的最小比特率将发生下溢。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总比特率控制器计算新的最小比特率和最大新比特率的方式。受限制的最佳比特率是上面所定义的最佳比特率,除非该最佳比特率引起下溢或溢出。如果那样的话,限制的最佳比特率分别是最小比特率或最大比特率。
在Δ比(delta-rate)计算子步骤GS4b中,总比特率控制器计算每个编码器的Δ比ΔR。在研究中假定比特率在转换时刻转换成受限制的最佳比特率。总比特率控制器计算随后将要在涉及当前图象和N-1个随后图象的时间间隔内获得的平均比特率。Δ比是最佳比特率和如此计算的平均比特率之间的差。理想的情况是,每个编码器的Δ比应当为零。
在转换时刻选择步骤GS5中,所研究的转换时刻中的一个以下面的方式选择。对于每个转换时刻来说,确定哪一个的Δ比具有最大值。这个Δ比称作最大Δ比。Δ比越大,偏离最佳比特率的相应比特数越大,并且因此越偏离MPEG数据流之间的希望质量比。选择最大Δ比具有最小值的转换时刻:Tswsel=Tsw=MIN(MAX(ΔR))。
在比特率控制步骤GS6中,总比特率控制器向每个编码器发送总比特率控制信息JBRCM。总比特率控制信息规定所选的转换时刻。它还规定每个编码器应用到所选转换时刻的受限制最佳比特率。这样,一旦到达所选的转换时刻,总比特率控制器规划每个编码器以受限制的最佳比特率提供其MPEG数据流。直到那个时刻,各个编码器才输出在以前的比特率控制信息中定义的它们的MPEG数据流。
图6表示图3示出的视频编码组件中的编码器的编码数据经编码器的输出缓冲器并且经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的传送。图6是一个水平轴表示时间T且垂直轴表示编码器产生的有关比特数的编码数据量NB的图。垂直轴还指出编码数据属于哪一种图象P。编码数据量随着已经编码的每个连续图象P增加。
图6示出的图包括三条曲线:A、B和C。曲线A表示写入编码器输出缓冲器的编码数据。例如,曲线A显示出属于图象P[i]的编码数据在时刻T[i]写入输出缓冲器。在每个图象周期Tpp,一个新图象写入输出缓冲器。
曲线B表示从输出缓冲器读出以形成MPEG数据流的编码数据。曲线B的斜率由MPEG数据流的比特率定义。例如,曲线B出显示属于图象P[i]的编码数据在相对于时刻T[i]的一个延迟ΔTob之后从输出缓冲器中读出。假定理想解码器没有任何传输延迟地接收MPEG数据流。那么,曲线B也表示写入到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的编码数据。也就是说,图象P[i]在时刻T[i]+ΔTob写入到输入缓冲器。
曲线C表示从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读出的编码数据。假定图象立即从输入缓冲器中读出。也就是说,读出图象不需要花任何时间。例如,曲线C显示出属于图象P[i]的编码数据在时刻T[i]+ΔTeed立即从输入缓冲器中读出。ΔTeed表示恒定的终端间延迟。这个恒定的终端间延迟就是图象已经写入到编码器输出缓冲器的时刻和图象已经从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读出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它具有ΔTeed=ΔTob+ΔTib,其中ΔTib表示输入缓冲器延迟。输入缓冲器延迟定义图象何时从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读出。
在任意的一个时刻,包含在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的数据量是在那个时刻的曲线B和曲线C之间的差值。对于符合MPEG的情况来说,这个数据量应当保持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如果这样的话,则可以确保任何接收MPEG数据流的与MPEG兼容的解码器将不会下溢也不会溢出。在这点上,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任何传输延迟都不起作用。这是因为MPEG数据流包括定义每个图象何时必须从输入缓冲器读出的控制字。这些控制字定义每个图象的ΔTib,这样ΔTob+ΔTib=ΔTeed。因此,它总是使得包含在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的数据量也将包含在一个延迟ΔTtrans之后的真实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之中,其中ΔTtrans是传输延迟。因此,如果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从来不下溢或溢出,那么真实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也不下溢或溢出。
假定当前时间是时刻T[i]:图象P[i]即将被编码并因此将要写入到编码器的输出缓冲器。这意味着任何迟于T[i]的时刻都是将来。前面已经提到,任何写入输出缓冲器的编码图象都将在一个延迟ΔTeed之后从输入缓冲器中读出。因此,可以精确地推断在一个从当前时刻延长ΔTeed的时间间隔内的曲线C的未来。它只根据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曲线B的未来是否将下溢或溢出或者两者都不是来确定。曲线B的未来由MPEG数据流的比特率分布(profile)定义。该比特率分布(profile)由参照图5所述的总比特率控制器确定。
图7示出了一种为图3的视频编码组件中的编码器计算新的最小比特率和新的最大比特率的方法。该计算要求在一个未来时刻T[i]+ΔTsw有一个比特率转换,其中ΔTsw包括在0和ΔTeed之间。图7是重复图6所示特征的图。为了简便起见,假定比特率实际上为常数并且等于R1,直到T[i]+ΔTsw为止。把如果低于它则输入缓冲器将发生下溢的数据量假定为零。把如果高于它则输入缓冲器将发生溢出的数据量假定为OVR。图7所示的图包括曲线C+,它是被提升了OVR量的曲线C。
曲线B延伸出两条斜线:Rmin和Rmax。斜线Rmin表示低于它将发生下溢的新的最小比特率。斜线Rmin只与曲线C的一点接触。如果斜线Rmin较为不陡的话将发生下溢。斜线Rmax表示超过它将发生溢出的新的最大比特率。斜线Rmax只与曲线C+的一点接触。如果斜率Rmax比较陡的话将发生溢出。
总比特率控制器可根据每个编码器提供的信息计算该编码器的曲线C和C+。例如,一条信息可指示包含在编码图象中的编码数据量以及编码图象将从理想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器中读出的时刻。总比特率控制器还可根据编码器的比特率分布(profile)计算直到时刻T[i]+ΔTsw的曲线B。该比特率分布(profile)由总比特率控制器自己控制。因而对于曲线B的计算来说,总比特率控制器存储它新近提供到编码器的比特率控制信息是足够的。一旦计算了T[i]+和T[i]+ΔTeed间的时间间隔的曲线C和C+,并且计算了T[i]+和T[i]+ΔTsw间的时间间隔的曲线B,那么总比特率控制器可计算在转换时刻T[i]+ΔTsw应用的新的最小和最大比特率。
图8表示在图4所示的编码器中的一种量化参数控制法的实例。该方法包括S1-S9的多个步骤,每个图象P均执行这些步骤。图象P中的每个部分也可执行步骤S1-S9。假定编码器以上述的单通模式操作。应当注意的是,在MPEG中有三种不同的编码图象类型:I-型编码、P-型编码和B-型编码。执行I-型、P-型或B-型编码的图象将分别称作I、P或B型图象。
在步骤S1中计算每种类型的图象I、P和B的图象复杂度PCX。每种图象的复杂度PCX是最近编码产生的比特数NOB和在最近编码中使用的量化参数值QPAR的乘积。每种图象的复杂度PCX实际上是相关编码类型过去的编码经验。对于某一个量化参数值QPAR来说,如果要编码随后的一个图象的话,则它可用来预测将要获得的输出比特数。对于要使用的编码类型来说,图象复杂度PCX可除以量化参数值QPAR。这个相除结果是一个根据过去编码经验而要获得的输出比特数的预测。
在步骤S2中计算一个图象组的复杂度GCX。该图象组的复杂度GCX是三项之和。每一项涉及不同的图象类型并且由相关类型的图象复杂度PCX乘以一组图象内的相关类型的图象数M,再除以相关类型的加权系数K得出。该图象组的复杂度GCX实际上还是一个过去的编码经验,比可用于计算量化参数值QPAR的图象复杂度PCX更广泛。例如,该图象组的复杂度GCX可除以随后的N个图象要获得的希望输出比特数。相应地可得到量化参数QPAR的值,使用它并根据过去的编码经验,随后的N个图象的编码将产生希望的比特数。然而,后者不需要这样。
在步骤S3中计算每种类型的图象I、P和B的图象编码估计PCE。图象编码估计PCE是第一和第二项的乘积。第一项是由有关类型的图象复杂度PCX除以有关类型的加权系数K。第二项是一组编码目标GCT的初始值VALint除以步骤S2中计算的图象组的复杂度GCX。该组编码目标GCT是一个通过编码当前图象和随后的N-1个图象而获得的比特数。该组编码目标GCT的初始值VALint是将在涉及当前图象和随后的N-1个图象的周期中从输出缓冲器输出的比特数。这样,图象编码估计PCE根据下面的目标而定:进入输出缓冲器OBUF的数据量应当等于在相关周期从缓冲器OBUF取出的数据量。图象编码估计PCE的第二项表示用于量化参数QPAR的值,使用它且根据过去的经验可实现这个目标。
应当注意的是,组编码目标GCT的初始值VALint根据编码器接收的总比特率控制信息来确定。正如参照图3所解释的,这些总比特率控制信息定义编码器的比特率分布(profile)。该比特率分布(profile)定义将在涉及当前图象和N-1个随后图象的周期中从输出缓冲器OBUT中输出的比特数。由于这个比特数是一个组编码目标GCT,因而总比特率控制信息这样定义这个目标。所以,图象编码估计PCE根据总比特率控制信息而定。
在步骤S4中计算下一个I-图象的预计缓冲器满度(fullness)BF[下一个I]。预计的缓冲器满度BF[下一个I]根据组编码目标GCT的初始值VALint和由其产生的图象编码估计PCE而定。预计的缓冲器满度BF[下一个I]是由输出缓冲器的当前满度BF[当前]加上包括直到下一个I-图象为止的每个图象的图象编码估计PCE的图象编码估计之和∑,再减去将要从输出缓冲器中输出的直到下一个I图象为止的比特数OUT[下一个I]。
在步骤S5中计算缓冲器满度剩余量ΔBF。该缓冲器满度余量ΔBF是预计的缓冲器满度BF[下一个I]和下一个I图象的希望的缓冲器满度BF[des]之间的差。希望的缓冲器满度BF[des]最好以它对应于解码器端的输入缓冲器基本上使用就在解码I图象之前的数据填充的形式来定义。
在步骤S6中计算组编码目标GCT的自适应值VALadp。组编码目标GCT的自适应值VALadp是由将在包括当前图象和随后的N-1个图象的周期中从输出缓冲器输出的比特数的组编码目标GCT的初始值VALint减去缓冲器满度余量ΔBF得到。
在步骤S7中,计算用于编码当前图象的图象编码目标PCT。图象编码目标PCT以与图象编码预计PCE根据组编码目标GCT的初始值确定的相同方式而根据组编码目标GCT的自适应值VALadp来确定。图象编码目标PCT是第一项和第二项的乘积。第一项是属于要编码的I、B或P的图象类型的图象复杂度PCX除以用于该类型的加权系数K。第二项是组编码目标GCT的自适应值VALadp除以图象组的复杂度GCX。
在步骤8中,检验图象编码目标PCT以获得检验的图象编码目标PCTver。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当前图象编码所产生的比特数等于图象编码目标PCT,则检查在解码端是否将发生下溢或溢出。如果既不发生下溢也不发生溢出,那么检验的图象编码目标PCTver将等于图象编码目标PCT,也就是说,图象编码目标PCT不变。但是,如果图象编码目标PCT将导致下溢或溢出,则图象编码目标PCT通过使用一个即不发生下溢又不发生溢出的数值来代替它而被有效地限制。
在步骤S9中,量化参数值QPAR在当前图象编码期间以下面的方式控制。量化参数值QPAR是第一项和第二项的和。第一项由相关类型的图象复杂度PCT除以检验的图象编码目标PCTver得到。第二项是与目标的偏移量ΔTGT和反应参数RP的乘积。与目标的偏移量ΔTGT由编码当前图象所产生的比特数NOBP减去检验的图象编码目标PCTver乘以编码当前图象期间所经过的时间t-t0和图象周期Tp的比值。反应参数RP是512除以MPEG数据流DS的比特率R。
下面将关注有关量化参数控制QPAR的问题。第一项是一个用于控制量化参数值QPAR的全局或常期的方案。假定图象编码目标没有受限制,则意味着检验的图象编码目标PCTver等于图象编码目标PCT。那么,第一项相当于有关图象的加权系数K乘以图象组的复杂度GCX,再除以组编码目标GCT的自适应值VALadp。图象组的复杂度GCX由“新近实际产生的比特数”和“所应用的量化参数”的乘积之和组成。这样,第一项实际上表示量化参数QPAR的值,它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将产生希望的比特数。第二项是一个用于调整量化参数QPAR的局部的或短期的方案。它是一种防止编码产生偏离作为检验的图象编码目标PCTver的目标比特数较大量的比特数的安全措施。
上面的附图和它们的描述显示其并不限制本发明。显然还有很多满足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其它选择方案。出于这种考虑才产生了下面的结束语。
各个单元具有多种物理扩展功能或功能元件的方式。在这一点上,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每个附图只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因此,尽管一张图示出了作为不同块的不同的功能元件,但这不排除作为一个单个物理单元的某些功能元件或所有功能元件的实施。例如,图3示出的编码器的输出缓冲器可以作为诸如编号为WO(96/20568)(代理编号PHB 33,945)公开的国际申请中描述的单个存储电路来实施。
尽管图8示出了一种根据输出比特率的量化参数控制方法的实例,但这不排除使用其它的量化参数控制法。我们最关心的是图8示出的使用目标控制压缩量的方法,它根据输出比特率计算。
在一个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符号不应认为是限制该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控制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DCC)的数据压缩组件的方法,一个数据压缩信道(DCC)包括:
一个数据压缩器(CMP),用于压缩输入的数据(D)以获得压缩的数据(Dc);
一个缓冲存储空间(BUF),用于暂时存储压缩的数据(Dc)并且用于以输出数据流(DS)的形式提供压缩的数据(Dc);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为各个数据压缩信道(DCC)建立压缩数据质量(Q[Dc])对压缩量(E[CMP])的指示(IND);
根据这些指示(IND)在各个输出数据流(DS)之间分配总的输出比特率(Rtot);
根据输出数据流比特率(R)和存储在缓冲存储空间(BUF)中的压缩数据量(F)来单独控制各个数据压缩信道(DCC)中的压缩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控制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DCC)的数据压缩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数据压缩信道(DCC)来说,它包括的步骤是:
第一数据压缩(DC1),用于建立压缩数据质量(Q[Dc]对压缩量(E[CMP])的指示(IND),以及
第二数据压缩(DC2),用于提供将要形成输出数据流(DS)的一部分的压缩数据(Dc)。
3.一种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DCC)的数据压缩组件,一个数据压缩信道(DCC)包括:
一个数据压缩器(CMP),用于压缩输入的数据(D)以获得压缩的数据(Dc);
一个缓冲存储空间(BUF),用于暂时存储压缩的数据(Dc)并且用于以输出数据流(DS)的形式提供压缩的数据(Dc);
其特征在于,各个数据压缩信道(DCC)用于:
根据输出数据流比特率(R)和存储在缓冲存储空间(BUF)中的压缩数据量(F)来单独控制压缩量;
建立压缩数据质量对压缩量的指示(IND);
并且其中,数据压缩组件包括一个用于根据这些指示(IND)而在各个输出数据流(DS)之间分配总输出比特率(Rtot)的总比特率控制器(JBRC)。
4.一种控制具有几个视频编码信道的视频编码组件的方法,一个视频编码信道包括:
视频编码电路(EC),用于编码视频数据以获得编码的视频数据;
一个缓冲存储空间(OBUF),用于暂时存储编码的视频数据并且用于以输出数据流(MDS)的形式提供编码的视频数据;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为各个视频编码信道建立图象复杂度指示(IND),一个视频编码信道的图象复杂度指示(IND)与将要由该视频编码信道进行编码的图象的平均复杂度AVX有关;
在各个输出数据流(MDS)之间根据图象复杂度指示(IND)分配总输出比特率(Rtot);以及
在一个视频编码信道(ENC)内,
根据该视频编码信道的输出数据流比特率和存储在缓冲存储空间中的编码视频数据量来决定一组要编码的图象的一个组编码目标GCT;
由组编码目标GCT产生要编码的一个当前图象的图象编码目标PCT;以及
根据图象编码目标PCT控制视频编码电路(EC),这样对当前图象的编码就产生一个基本上等于所述图象编码目标的编码视频数据量。
CNB99801561XA 1998-07-10 1999-07-09 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的数据压缩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34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8401765 1998-07-10
EP98401765.7 1998-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6874A CN1286874A (zh) 2001-03-07
CN1153473C true CN1153473C (zh) 2004-06-09

Family

ID=823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15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3473C (zh) 1998-07-10 1999-07-09 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的数据压缩组件
CNB9980156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765C (zh) 1998-07-10 1999-07-09 比特率改变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156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765C (zh) 1998-07-10 1999-07-09 比特率改变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6570921B1 (zh)
EP (2) EP1034662A1 (zh)
JP (2) JP2002520957A (zh)
KR (2) KR100639056B1 (zh)
CN (2) CN1153473C (zh)
DE (1) DE69933848T2 (zh)
WO (2) WO20000035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6524B1 (ko) * 2002-07-04 2005-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코덱의 지연시간 단축 장치
EP1593107A4 (en) * 2003-02-13 2010-08-18 Nokia Corp METHOD OF SIGNALING CLIENT RATING CAPACITY IN MULTIMEDIA STREAMING
WO2006096612A2 (en) * 2005-03-04 2006-09-1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tion estimation and mode decision for low-complexity h.264 decoder
JP4584871B2 (ja) * 2006-06-09 2010-11-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符号化記録方法
US7885189B2 (en) * 2006-09-20 2011-02-08 Rgb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te estimation and predictive rate control
US20100333149A1 (en) * 2009-06-24 2010-12-30 Rgb Networks, Inc. Delivery of pre-statistically multiplexed streams in a vod system
US8483272B2 (en) * 2010-09-24 2013-07-09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ame level bit rate control without pre-analysis
KR101732995B1 (ko) * 2015-02-10 2017-05-25 엔에이치엔엔터테인먼트 주식회사 스트리밍 레이턴시 최소화 시스템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방법
US10547856B2 (en) * 2016-10-18 2020-01-28 Netflix, Inc. Constant-slope bitrate allocation for distributed encoding
EP3396961A1 (en) * 2017-04-24 2018-10-31 Axis AB Method and rate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output bitrate of a video encoder
EP4274225A1 (en) * 2022-05-04 2023-11-08 MK Systems US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channel video encoding in a shared resource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5971C (de) * 1933-06-14 1939-12-29 Aeg Anordnung zur Gittersteuerung bei der unmittelbaren Umformung von Wechselstrom einerFrequenz in Wechselstrom anderer Frequenz mittels gittergesteuerter Entladungsstrecken
DE643971C (de) * 1934-03-16 1937-04-21 Ekof Erz U Kohle Flotation G M Verfahren zur Beeinflussung der Viscositaet von fluessigen Medien, wie Loesungen, Feststoffsuspensionen o. dgl., zum Zwecke der nassmechanischen Aufbereitung
US5216503A (en) * 1991-12-24 1993-06-01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Statistical multiplexer for a multichannel image compression system
JP3614448B2 (ja) * 1993-07-22 2005-01-26 日本放送協会 画像信号符号化多重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BE1007490A3 (nl) * 1993-09-10 1995-07-11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richting voor het overdragen van een pluraliteit van televisie signalen over een transmissie kanaal.
US6055270A (en) * 1994-04-20 2000-04-25 Thomson Cosumer Electronics, Inc. Multiplexer system using constant bit rate encoders
US5838686A (en) * 1994-04-22 1998-11-17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a scarce resource
TW374283B (en) * 1994-05-25 1999-11-11 Sony Corp A multiple coding device
US5835149A (en) * 1995-06-06 1998-11-10 Intel Corporation Bit allocation in a coded video sequence
US6160846A (en) * 1995-10-25 2000-12-12 Sarnoff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rate control in a coding system
GB2307151A (en) * 1995-11-10 1997-05-14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 Digital coding of video signals
US5686963A (en) * 1995-12-26 1997-11-11 C-Cube Microsystems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te control in a video encoder which provides a bit budget for each frame while employing virtual buffers and virtual buffer verifiers
GB9607162D0 (en) * 1996-04-04 1996-06-12 Digi Media Visio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JP2000508855A (ja) * 1996-04-12 2000-07-11 イメディ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ビデオ・トランスコーダ
US6188700B1 (en) * 1996-11-07 2001-02-13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MPEG signals using variable rate encoding and dynamically varying transmission buffers
EP0905935A1 (en) * 1997-01-21 1999-03-31 Sony Corporation Code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6052384A (en) * 1997-03-21 2000-04-18 Scientific-Atlanta, Inc. Using a receiver model to multiplex variable-rate bit streams having timing constraints
JPH10285548A (ja) * 1997-04-03 1998-10-23 Sony Corp 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復号装置及び方法、編集方法
US5986712A (en) * 1998-01-08 1999-11-16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Hybrid global/local bit rate contr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7784A (zh) 2000-12-20
KR100639056B1 (ko) 2006-10-27
KR20010040241A (ko) 2001-05-15
KR20010023896A (ko) 2001-03-26
WO2000003548A8 (en) 2000-04-13
JP2002520960A (ja) 2002-07-09
JP4270754B2 (ja) 2009-06-03
CN1150765C (zh) 2004-05-19
US6688714B1 (en) 2004-02-10
EP1034659B1 (en) 2006-11-02
EP1034662A1 (en) 2000-09-13
DE69933848D1 (de) 2006-12-14
WO2000003548A1 (en) 2000-01-20
CN1286874A (zh) 2001-03-07
WO2000003548A9 (en) 2000-07-20
KR100728509B1 (ko) 2007-06-15
JP2002520957A (ja) 2002-07-09
EP1034659A1 (en) 2000-09-13
US6570921B1 (en) 2003-05-27
DE69933848T2 (de) 2007-06-21
WO2000003544A1 (en) 2000-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5337B (zh) 具有预见的准恒定质量速率控制
CN1726709B (zh) 用于对未压缩数字视频序列的图像进行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46531B (zh) 复用视频流传输
JP4388598B2 (ja) 伝送チャネルを介して複数のビデオプログラムを同時に送信するシステム
CN106537923B (zh) 自适应视频流的技术
CN1251511C (zh) 用于生成具有恒定质量的可缩放编码视频比特流的方法
JP3756346B2 (ja) ビデオ・フレームの多重ストリーム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0481956C (zh) 视频传输
CN1153473C (zh) 具有几个数据压缩信道的数据压缩组件
CN1223197C (zh) 用于数字视频记录的视频比特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46264A (zh) 防止视频压缩系统解码器缓存器上下溢的方法、速率控制器和系统
CN102355584B (zh) 基于帧内预测编码模式的码率控制方法
CN1146265A (zh) 防止编码器缓冲器在视频压缩中上溢和下溢的方法及设备
CN102318311A (zh) 多视频流传输中的带宽分配控制
US20060159166A1 (en) Use of out of order encoding to improve video quality
CN103339934B (zh) 视频编码
US8780977B2 (en) Transcoder
CN105323578A (zh) 统计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01360229B (zh) 一种图像码流的平滑方法和装置
JP200631404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Hoang Real-time VBR rate control of MPEG video based upon lexicographic bit allocation
CN1078782C (zh) 异步控制信号发生装置
JP5246408B2 (ja) 統計多重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TH23052B (th) ตัวเข้ารหัสชนิดอัตราบิตแปรเปลี่ยนไ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