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8302A -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8302A
CN115338302A CN202210984874.XA CN202210984874A CN115338302A CN 115338302 A CN115338302 A CN 115338302A CN 202210984874 A CN202210984874 A CN 202210984874A CN 115338302 A CN115338302 A CN 115338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riving
cage
hole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48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骐瑞
徐国栋
王远
黄兵
吕荣冠
施卫忠
姚远
刘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9848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8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8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83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4Particular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and holding in place complete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台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输入辊组,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输出辊组,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机体台面形成加工位,所述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安装有模具,当需要对电极端盖进行冲压加工时,通过启动输入辊组将放有端盖的模具移动至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对模具进行自动定位固定后,启动液压伸缩杆,让液压伸缩杆可以带动冲压头对模具内端盖件进行冲压加工,便于进行自动化定位,能够保障模具与冲压头之间的对接度,提高产品质量,最后再通过输出辊组可以将加工后的模具运输至下一工序,整个流程自动化运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端盖冲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和使用都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锂电池防爆电极端盖是锂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锂电池防爆电极端盖帽需要用到专门的冲压成型加工装置。
现有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对电极端盖冲压生产过程中,一般是利用冲压头的下压,让端盖在模具内成型,但现有的冲压成型加工过程中多是通过人工手动调整模具的位置,并进行定位固定,操作繁琐,容易使模具与冲压头存在误差,加剧冲压头的磨损,导致冲压件品质降低,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该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台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输入辊组,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输出辊组,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机体台面形成加工位,所述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安装有模具,所述机体上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上安装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安装有冲压头,当需要对电极端盖进行冲压加工时,通过启动输入辊组将放有端盖的模具移动至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对模具进行自动定位固定后,启动液压伸缩杆,让液压伸缩杆可以带动冲压头对模具内端盖件进行冲压加工,便于进行自动化定位,能够保障模具与冲压头之间的对接度,提高产品质量,最后再通过输出辊组可以将加工后的模具运输至下一工序,整个流程自动化运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支撑弹簧、固定销;
所述模具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加工位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内通过支撑弹簧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第二固定孔为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销的端部为锥形,且固定销的锥形部位穿插在第一固定孔内,所述固定销受到横向外力时,可以通过固定销的锥形部位进行下移压缩支撑弹簧,当输入辊组将模具输送至加工位时,模具可以在输入辊组的推动下在加工位上进行移动,并且,模具能够通过挤压固定销压缩支撑弹簧,当模具脱离输入辊组时,此时,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对齐,固定销能够在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穿插到第二固定孔内,从而能够完成对模具在加工位的定位固定,可以保障冲压的质量和精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一级利用组件、二级利用组件和三级利用组件,所述一级利用组件、二级利用组件和三级利用组件相互配合,且一级利用组件为二级利用组件和三级利用组件提供运行驱动力,利用液压伸缩杆带动冲压头冲压过程的往复移动可以为一级利用组件提供运行驱动力。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利用组件包括开孔、第一固定杆、第一滑板、连接杆、联动板、固定板、气囊、驱动盘、喷头、旋转接头、连接管;
所述立板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第一移动板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滑板上安装有联动板,所述立板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联动板与固定板通过气囊相连接,所述气囊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上安装有喷头和旋转接头,通过旋转接头可以保障驱动盘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对连接管造成负影响,所述旋转接头与气囊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每一个冲压周期可以驱动驱动盘旋转一周,当液压伸缩杆带动冲压头下移冲压时,第一移动板可以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滑板进行同步下移,此时,第一滑板可以通过联动板拉伸气囊,使气囊吸入外界气流,当液压伸缩杆带动冲压头上移复位时,此时,第一移动板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滑板进行同步上移,使得联动板对固定板上的气囊进压缩,气囊内的气流可以通过连接管进入到驱动盘内,再通过驱动盘上的喷头被喷射出去,利用喷射气流的作用力可以使得驱动盘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盘为空心盘,且驱动盘的圆周侧壁沿周向安装有喷头,通过所述喷头利用气流推动力实现驱动盘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便于提高对气流的利用效率,实现驱动盘的稳定旋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级利用组件包括第一转孔、单向轴承、转轴、转盘、驱动杆、第二转孔、第一连接轴承、传动杆、第一驱动笼、联动杆、第二驱动笼、工作腔;
所述机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靠近驱动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内通过单向轴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与驱动盘相连接,且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转轴的一侧安装有多个驱动杆,所述工作腔的腔底开设有第二转孔,所述第二转孔内通过第一连接轴承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安装有第一驱动笼,所述第一驱动笼通过联动杆与第二驱动笼相连接,当驱动盘进行旋转时,驱动盘通过转轴可以带动转盘进行同步转动,由于第一驱动笼、联动杆和第二驱动笼形成的整体能够通过传动杆在第二转孔内进行同步转动,当转盘在驱动盘的驱动下转动前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转盘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带动第一驱动笼进行逆时针旋转半个周期,从而可以通过联动杆带动第二驱动笼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当转盘转动后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驱动杆与第一驱动笼不接触,而转盘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带动第二驱动笼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驱动杆在转盘上呈四分之一圆弧排列,所述第一驱动笼和第二驱动笼均为圆柱笼,圆柱笼为圆柱状结构的笼体,当所述驱动杆到达转盘的最低点时,最低点的所述驱动杆与第一驱动笼的笼柱相接触,当所述驱动杆达到转盘的最高点时,最高点的所述驱动杆与第二驱动笼的笼柱相接触,笼柱为构成圆柱笼笼体的支柱,便于利用驱动杆根据转盘的旋转,有利于对第一驱动笼和第二驱动笼的旋转进行驱动,从而实现第二驱动笼的往复转动,进而实现对三级利用组件的驱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级利用组件包括卡柱、滑孔、第二固定杆、第二滑板、移动孔、卡块、第二移动板、第三转孔、第二连接轴承、连杆、U型板;
所述模具上对称安装有卡柱,所述机体的加工位与工作腔的腔顶开设有滑孔,通过所述滑孔使加工位于工作腔相接通,所述滑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上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移动孔,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板的顶部安装有卡块,所述第二滑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驱动笼的顶部开设有第三转孔,所述第三转孔内通过第二连接轴承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安装有U型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穿插在U型板的U型口内,当第二驱动笼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由于连杆通过第二连接轴承能够在第三转孔能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二驱动笼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杆带动U型板进行横向移动,让U型板带动第二移动板进行同步横移,进而让第二移动板带动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滑板进行同步移动,并且第二滑板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卡块对模具上的卡柱进行抵触,从而便于将加工后的模具移动至输出辊组上,当第二驱动笼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第二驱动笼能通过连杆和U型板带动第二移动板进行复位,从而使第二滑板可以带动卡块进行复位,便于对后一个待加工模具进行运输处理。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板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为倒置“L”型槽,所述收纳槽内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为四分之一圆状,所述卡块上开设有穿孔,所述固定轴贯穿穿孔,且为间隙配合,所述卡块的底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安装有抵球,所述抵球、支杆、固定轴和卡块形成杠杆,所述抵球在收纳槽内只能进行顺时针转动,当第二滑板带动卡块进行横向移动时,使卡块在第二滑板的带动下与卡柱相接触,由于抵球、支杆、固定轴和卡块形成杠杆,此时,通过收纳槽槽壁对抵球的支撑固定,能够使卡块通过卡柱带动模具进行同步横向移动,便于实现将加工后的模具移动到输出辊组上,当第二滑板带动卡块进行复位时,此时新的模具移动至加工位,当卡块在复位过程中与卡柱发生接触时,通过抵球、支杆、固定轴和卡块所形成杠杆,且抵球只能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卡块能够在卡柱的挤压下转动到收纳槽内,从而实现在复位过程中卡块不会对模具的定位造成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对电极端盖进行冲压加工时,通过启动输入辊组将放有端盖的模具移动至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对模具进行自动定位固定后,启动液压伸缩杆,让液压伸缩杆可以带动冲压头对模具内端盖件进行冲压加工,便于进行自动化定位,能够保障模具与冲压头之间的对接度,提高产品质量,最后再通过输出辊组可以将加工后的模具运输至下一工序,整个流程自动化运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输入辊组将模具输送至加工位时,模具可以在输入辊组的推动下在加工位上进行移动,并且,模具能够通过挤压固定销压缩支撑弹簧,当模具脱离输入辊组时,此时,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对齐,固定销能够在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穿插到第二固定孔内,从而能够完成对模具在加工位的定位固定,可以保障冲压的质量和精度。
当液压伸缩杆带动冲压头下移冲压时,第一移动板可以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滑板进行同步下移,此时,第一滑板可以通过联动板拉伸气囊,使气囊吸入外界气流,当液压伸缩杆带动冲压头上移复位时,此时,第一移动板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滑板进行同步上移,使得联动板对固定板上的气囊进压缩,气囊内的气流可以通过连接管进入到驱动盘内,再通过驱动盘上的喷头被喷射出去,利用喷射气流的作用力可以使得驱动盘进行旋转。
当驱动盘进行旋转时,驱动盘通过转轴可以带动转盘进行同步转动,由于第一驱动笼、联动杆和第二驱动笼形成的整体能够通过传动杆在第二转孔内进行同步转动,当转盘在驱动盘的驱动下转动前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转盘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带动第一驱动笼进行逆时针旋转半个周期,从而可以通过联动杆带动第二驱动笼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当转盘转动后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驱动杆与第一驱动笼不接触,而转盘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带动第二驱动笼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
当第二驱动笼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由于连杆通过第二连接轴承能够在第三转孔能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二驱动笼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杆带动U型板进行横向移动,让U型板带动第二移动板进行同步横移,进而让第二移动板带动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滑板进行同步移动,并且第二滑板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卡块对模具上的卡柱进行抵触,从而便于将加工后的模具移动至输出辊组上,当第二驱动笼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第二驱动笼能通过连杆和U型板带动第二移动板进行复位,从而使第二滑板可以带动卡块进行复位,便于对后一个待加工模具进行运输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第一凹槽;3、输入辊组;4、第二凹槽;5、输出辊组;6、模具;7、立板;8、顶板;9、液压伸缩杆;10、第一移动板;11、冲压头;
12、定位组件;1201、第一固定孔;1202、第二固定孔;1203、支撑弹簧;1204、固定销。
13、一级利用组件;1301、开孔;1302、第一固定杆;1303、第一滑板;1304、连接杆;1305、联动板;1306、固定板;1307、气囊;1308、驱动盘;1309、喷头;1310、旋转接头;1311、连接管;
14、二级利用组件;1401、第一转孔;1402、单向轴承;1403、转轴;1404、转盘;1405、驱动杆;1406、第二转孔;1407、第一连接轴承;1408、传动杆;1409、第一驱动笼;1410、联动杆;1411、第二驱动笼;1412、工作腔;
15、三级利用组件;1501、卡柱;1502、滑孔;1503、第二固定杆;1504、第二滑板;1505、移动孔;1506、卡块;1507、第二移动板;1508、第三转孔;1509、第二连接轴承;1510、连杆;1511、U型板;1512、收纳槽;1513、固定轴;1514、穿孔;1515、支杆;1516、抵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该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台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2内安装有输入辊组3,所述第二凹槽4内安装有输出辊组5,通过所述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4在机体1台面形成加工位,所述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12安装有模具6,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立板7,所述立板7上安装有顶板8,所述顶板8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9,所述液压伸缩杆9上安装有第一移动板10,所述第一移动板10上安装有冲压头11,当需要对电极端盖进行冲压加工时,通过启动输入辊组3将放有端盖的模具6移动至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12对模具6进行自动定位固定后,启动液压伸缩杆9,让液压伸缩杆9可以带动冲压头11对模具6内端盖件进行冲压加工,便于进行自动化定位,能够保障模具6与冲压头11之间的对接度,提高产品质量,最后再通过输出辊组5可以将加工后的模具6运输至下一工序,整个流程自动化运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组件12包括第一固定孔1201、第二固定孔1202、支撑弹簧1203、固定销1204;
所述模具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01,所述加工位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02,所述第二固定孔1202内通过支撑弹簧1203安装有固定销1204,所述固定销1204与第二固定孔1202为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销1204的端部为锥形,且固定销1204的锥形部位穿插在第一固定孔1201内,所述固定销1204受到横向外力时,可以通过固定销1204的锥形部位进行下移压缩支撑弹簧1203,当输入辊组3将模具6输送至加工位时,模具6可以在输入辊组3的推动下在加工位上进行移动,并且,模具6能够通过挤压固定销1204压缩支撑弹簧1203,当模具6脱离输入辊组3时,此时,第一固定孔1201与第二固定孔1202对齐,固定销1204能够在支撑弹簧1203的弹力作用下穿插到第二固定孔1202内,从而能够完成对模具6在加工位的定位固定,可以保障冲压的质量和精度。
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一级利用组件13、二级利用组件14和三级利用组件15,所述一级利用组件13、二级利用组件14和三级利用组件15相互配合,且一级利用组件13为二级利用组件14和三级利用组件15提供运行驱动力,利用液压伸缩杆9带动冲压头11冲压过程的往复移动可以为一级利用组件13提供运行驱动力。
如图1-图5所示,所述一级利用组件13包括开孔1301、第一固定杆1302、第一滑板1303、连接杆1304、联动板1305、固定板1306、气囊1307、驱动盘1308、喷头1309、旋转接头1310、连接管1311;
所述立板7上开设有开孔1301,所述开孔130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1302,所述第一固定杆1302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板1303,所述第一滑板1303与第一移动板10通过连接杆1304相连接,所述第一滑板1303上安装有联动板1305,所述立板7上安装有固定板1306,所述联动板1305与固定板1306通过气囊1307相连接,所述气囊1307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驱动盘1308,所述驱动盘1308上安装有喷头1309和旋转接头1310,通过旋转接头1310可以保障驱动盘1308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对连接管1311造成负影响,所述旋转接头1310与气囊1307通过连接管1311相连接,每一个冲压周期可以驱动驱动盘1308旋转一周,当液压伸缩杆9带动冲压头11下移冲压时,第一移动板10可以通过连接杆1304带动第一固定杆1302上的第一滑板1303进行同步下移,此时,第一滑板1303可以通过联动板1305拉伸气囊1307,使气囊1307吸入外界气流,当液压伸缩杆9带动冲压头11上移复位时,此时,第一移动板10通过连接杆1304带动第一滑板1303进行同步上移,使得联动板1305对固定板1306上的气囊1307进压缩,气囊1307内的气流可以通过连接管1311进入到驱动盘1308内,再通过驱动盘1308上的喷头1309被喷射出去,利用喷射气流的作用力可以使得驱动盘1308进行旋转。
所述驱动盘1308为空心盘,且驱动盘1308的圆周侧壁沿周向安装有喷头1309,通过所述喷头1309利用气流推动力实现驱动盘1308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便于提高对气流的利用效率,实现驱动盘1308的稳定旋转。
如图3-图5所示,所述二级利用组件14包括第一转孔1401、单向轴承1402、转轴1403、转盘1404、驱动杆1405、第二转孔1406、第一连接轴承1407、传动杆1408、第一驱动笼1409、联动杆1410、第二驱动笼1411、工作腔1412;
所述机体1内设有工作腔1412,所述工作腔1412靠近驱动盘130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孔1401,所述第一转孔1401内通过单向轴承1402安装有转轴1403,所述转轴1403与驱动盘1308相连接,且转轴1403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1404,所述转盘1404远离转轴140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驱动杆1405,所述工作腔1412的腔底开设有第二转孔1406,所述第二转孔1406内通过第一连接轴承1407安装有传动杆1408,所述传动杆1408安装有第一驱动笼1409,所述第一驱动笼1409通过联动杆1410与第二驱动笼1411相连接,当驱动盘1308进行旋转时,驱动盘1308通过转轴1403可以带动转盘1404进行同步转动,由于第一驱动笼1409、联动杆1410和第二驱动笼1411形成的整体能够通过传动杆1408在第二转孔1406内进行同步转动,当转盘1404在驱动盘1308的驱动下转动前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转盘140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1405带动第一驱动笼1409进行逆时针旋转半个周期,从而可以通过联动杆1410带动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当转盘1404转动后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驱动杆1405与第一驱动笼1409不接触,而转盘140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1405带动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
多个所述驱动杆1405在转盘1404上呈四分之一圆弧排列,所述第一驱动笼1409和第二驱动笼1411均为圆柱笼,圆柱笼为圆柱状结构的笼体,当所述驱动杆1405到达转盘1404的最低点时,最低点的所述驱动杆1405与第一驱动笼1409的笼柱相接触,笼柱为构成圆柱笼笼体的支柱,当所述驱动杆1405达到转盘1404的最高点时,最高点的所述驱动杆1405与第二驱动笼1411的笼柱相接触,便于利用驱动杆1405根据转盘1404的旋转,有利于对第一驱动笼1409和第二驱动笼1411的旋转进行驱动,从而实现第二驱动笼1411的往复转动,进而实现对三级利用组件15的驱动。
如图3-图5和图7-图9所示,所述三级利用组件15包括卡柱1501、滑孔1502、第二固定杆1503、第二滑板1504、移动孔1505、卡块1506、第二移动板1507、第三转孔1508、第二连接轴承1509、连杆1510、U型板1511;
所述模具6上对称安装有卡柱1501,所述机体1的加工位与工作腔1412的腔顶开设有滑孔1502,通过所述滑孔1502使加工位于工作腔1412相接通,所述滑孔150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503,所述第二固定杆1503上安装有第二滑板1504,所述第二滑板1504上开设有移动孔1505,所述第二固定杆1503贯穿移动孔1505,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板1504的顶部安装有卡块1506,所述第二滑板15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板1507,所述第二驱动笼14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转孔1508,所述第三转孔1508内通过第二连接轴承1509安装有连杆1510,所述连杆1510上安装有U型板1511,所述第二移动板1507穿插在U型板1511的U型口内,当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由于连杆1510通过第二连接轴承1509能够在第三转孔1508能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二驱动笼1411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杆1510带动U型板1511进行横向移动,让U型板1511带动第二移动板1507进行同步横移,进而让第二移动板1507带动第二固定杆1503上的第二滑板1504进行同步移动,并且第二滑板1504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卡块1506对模具6上的卡柱1501进行抵触,从而便于将加工后的模具6移动至输出辊组5上,当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第二驱动笼1411能通过连杆1510和U型板1511带动第二移动板1507进行复位,从而使第二滑板1504可以带动卡块1506进行复位,便于对后一个待加工模具6进行运输处理。
所述第二滑板1504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1512,所述收纳槽1512为倒置“L”型槽,所述收纳槽1512内安装有固定轴1513,所述固定轴1513上安装有卡块1506,所述卡块1506为四分之一圆状,所述卡块1506上开设有穿孔1514,所述固定轴1513贯穿穿孔1514,且为间隙配合,所述卡块1506的底部安装有支杆1515,所述支杆1515的底部安装有抵球1516,所述抵球1516、支杆1515、固定轴1513和卡块1506形成杠杆,所述抵球1516在收纳槽1512内只能进行顺时针转动,当第二滑板1504带动卡块1506进行横向移动时,使卡块1506在第二滑板1504的带动下与卡柱1501相接触,由于抵球1516、支杆1515、固定轴1513和卡块1506形成杠杆,此时,通过收纳槽1512槽壁对抵球1516的支撑固定,能够使卡块1506通过卡柱1501带动模具6进行同步横向移动,便于实现将加工后的模具6移动到输出辊组5上,当第二滑板1504带动卡块1506进行复位时,此时新的模具6移动至加工位,当卡块1506在复位过程中与卡柱1501发生接触时,通过抵球1516、支杆1515、固定轴1513和卡块1506所形成杠杆,且抵球1516只能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卡块1506能够在卡柱1501的挤压下转动到收纳槽1512内,从而实现在复位过程中卡块1506不会对模具6的定位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电极端盖进行冲压加工时,通过启动输入辊组3将放有端盖的模具6移动至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12对模具6进行自动定位固定后,启动液压伸缩杆9,让液压伸缩杆9可以带动冲压头11对模具6内端盖件进行冲压加工,便于进行自动化定位,能够保障模具6与冲压头11之间的对接度,提高产品质量,最后再通过输出辊组5可以将加工后的模具6运输至下一工序,整个流程自动化运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输入辊组3将模具6输送至加工位时,模具6可以在输入辊组3的推动下在加工位上进行移动,并且,模具6能够通过挤压固定销1204压缩支撑弹簧1203,当模具6脱离输入辊组3时,此时,第一固定孔1201与第二固定孔1202对齐,固定销1204能够在支撑弹簧1203的弹力作用下穿插到第二固定孔1202内,从而能够完成对模具6在加工位的定位固定,可以保障冲压的质量和精度。
当液压伸缩杆9带动冲压头11下移冲压时,第一移动板10可以通过连接杆1304带动第一固定杆1302上的第一滑板1303进行同步下移,此时,第一滑板1303可以通过联动板1305拉伸气囊1307,使气囊1307吸入外界气流,当液压伸缩杆9带动冲压头11上移复位时,此时,第一移动板10通过连接杆1304带动第一滑板1303进行同步上移,使得联动板1305对固定板1306上的气囊1307进压缩,气囊1307内的气流可以通过连接管1311进入到驱动盘1308内,再通过驱动盘1308上的喷头1309被喷射出去,利用喷射气流的作用力可以使得驱动盘1308进行旋转。
当驱动盘1308进行旋转时,驱动盘1308通过转轴1403可以带动转盘1404进行同步转动,由于第一驱动笼1409、联动杆1410和第二驱动笼1411形成的整体能够通过传动杆1408在第二转孔1406内进行同步转动,当转盘1404在驱动盘1308的驱动下转动前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转盘140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1405带动第一驱动笼1409进行逆时针旋转半个周期,从而可以通过联动杆1410带动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当转盘1404转动后二分之一个周期时,此时,驱动杆1405与第一驱动笼1409不接触,而转盘140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驱动杆1405带动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
当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逆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由于连杆1510通过第二连接轴承1509能够在第三转孔1508能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二驱动笼1411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杆1510带动U型板1511进行横向移动,让U型板1511带动第二移动板1507进行同步横移,进而让第二移动板1507带动第二固定杆1503上的第二滑板1504进行同步移动,并且第二滑板1504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卡块1506对模具6上的卡柱1501进行抵触,从而便于将加工后的模具6移动至输出辊组5上,当第二驱动笼1411进行顺时针转动半个周期时,此时,第二驱动笼1411能通过连杆1510和U型板1511带动第二移动板1507进行复位,从而使第二滑板1504可以带动卡块1506进行复位,便于对后一个待加工模具6进行运输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台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2)内安装有输入辊组(3),所述第二凹槽(4)内安装有输出辊组(5),通过所述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4)在机体(1)台面形成加工位,所述加工位通过定位组件(12)安装有模具(6),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立板(7),所述立板(7)上安装有顶板(8),所述顶板(8)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9),所述液压伸缩杆(9)上安装有第一移动板(10),所述第一移动板(10)上安装有冲压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2)包括第一固定孔(1201)、第二固定孔(1202)、支撑弹簧(1203)、固定销(1204);
所述模具(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01),所述加工位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02),所述第二固定孔(1202)内通过支撑弹簧(1203)安装有固定销(1204),所述固定销(1204)与第二固定孔(1202)为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销(1204)的端部为锥形,且固定销(1204)的锥形部位穿插在第一固定孔(12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一级利用组件(13)、二级利用组件(14)和三级利用组件(15),所述一级利用组件(13)、二级利用组件(14)和三级利用组件(15)相互配合,且一级利用组件(13)为二级利用组件(14)和三级利用组件(15)提供运行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利用组件(13)包括开孔(1301)、第一固定杆(1302)、第一滑板(1303)、连接杆(1304)、联动板(1305)、固定板(1306)、气囊(1307)、驱动盘(1308)、喷头(1309)、旋转接头(1310)、连接管(1311);
所述立板(7)上开设有开孔(1301),所述开孔(130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1302),所述第一固定杆(1302)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板(1303),所述第一滑板(1303)与第一移动板(10)通过连接杆(1304)相连接,所述第一滑板(1303)上安装有联动板(1305),所述立板(7)上安装有固定板(1306),所述联动板(1305)与固定板(1306)通过气囊(1307)相连接,所述气囊(1307)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驱动盘(1308),所述驱动盘(1308)上安装有喷头(1309)和旋转接头(1310),所述旋转接头(1310)与气囊(1307)通过连接管(131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1308)为空心盘,且驱动盘(1308)的圆周侧壁沿周向安装有喷头(1309),通过所述喷头(1309)利用气流推动力实现驱动盘(1308)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利用组件(14)包括第一转孔(1401)、单向轴承(1402)、转轴(1403)、转盘(1404)、驱动杆(1405)、第二转孔(1406)、第一连接轴承(1407)、传动杆(1408)、第一驱动笼(1409)、联动杆(1410)、第二驱动笼(1411)、工作腔(1412);
所述机体(1)内设有工作腔(1412),所述工作腔(1412)靠近驱动盘(130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孔(1401),所述第一转孔(1401)内通过单向轴承(1402)安装有转轴(1403),所述转轴(1403)与驱动盘(1308)相连接,且转轴(1403)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1404),所述转盘(1404)远离转轴(140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驱动杆(1405),所述工作腔(1412)的腔底开设有第二转孔(1406),所述第二转孔(1406)内通过第一连接轴承(1407)安装有传动杆(1408),所述传动杆(1408)安装有第一驱动笼(1409),所述第一驱动笼(1409)通过联动杆(1410)与第二驱动笼(141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杆(1405)在转盘(1404)上呈四分之一圆弧排列,所述第一驱动笼(1409)和第二驱动笼(1411)均为圆柱笼,当所述驱动杆(1405)到达转盘(1404)的最低点时,最低点的所述驱动杆(1405)与第一驱动笼(1409的笼柱相接触,当所述驱动杆(1405)达到转盘(1404)的最高点时,最高点的所述驱动杆(1405)与第二驱动笼(1411)的笼柱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利用组件(15)包括卡柱(1501)、滑孔(1502)、第二固定杆(1503)、第二滑板(1504)、移动孔(1505)、卡块(1506)、第二移动板(1507)、第三转孔(1508)、第二连接轴承(1509)、连杆(1510)、U型板(1511);
所述模具(6)上对称安装有卡柱(1501),所述机体(1)的加工位与工作腔(1412)的腔顶开设有滑孔(1502),通过所述滑孔(1502)使加工位于工作腔(1412)相接通,所述滑孔(150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503),所述第二固定杆(1503)上安装有第二滑板(1504),所述第二滑板(1504)上开设有移动孔(1505),所述第二固定杆(1503)贯穿移动孔(1505),且为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板(1504)的顶部安装有卡块(1506),所述第二滑板(15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板(1507),所述第二驱动笼(14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转孔(1508),所述第三转孔(1508)内通过第二连接轴承(1509)安装有连杆(1510),所述连杆(1510)上安装有U型板(1511),所述第二移动板(1507)穿插在U型板(1511)的U型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1504)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1512),所述收纳槽(1512)为倒置“L”型槽,所述收纳槽(1512)内安装有固定轴(1513),所述固定轴(1513)上安装有卡块(1506),所述卡块(1506)为四分之一圆状,所述卡块(1506)上开设有穿孔(1514),所述固定轴(1513)贯穿穿孔(1514),且为间隙配合,所述卡块(1506)的底部安装有支杆(1515),所述支杆(1515)的底部安装有抵球(1516),所述抵球(1516)、支杆(1515)、固定轴(1513)和卡块(1506)形成杠杆,所述抵球(1516)在收纳槽(1512)内只能进行顺时针转动。
CN202210984874.XA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Withdrawn CN115338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4874.XA CN115338302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4874.XA CN115338302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8302A true CN115338302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4874.XA Withdrawn CN115338302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83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2877A (zh) * 2023-03-14 2023-04-07 唐山市路南登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脱模式石墨容器炉面砖生产用成型设备
CN116175013A (zh) * 2022-12-28 2023-05-30 保定市佳奇整流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化检测功能的电源整流器外壳焊接装置
CN117139460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江苏振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生产用具有快速定位效果的板材冲压加工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5013A (zh) * 2022-12-28 2023-05-30 保定市佳奇整流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化检测功能的电源整流器外壳焊接装置
CN116175013B (zh) * 2022-12-28 2023-07-18 保定市佳奇整流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化检测功能的电源整流器外壳焊接装置
CN115922877A (zh) * 2023-03-14 2023-04-07 唐山市路南登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脱模式石墨容器炉面砖生产用成型设备
CN117139460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江苏振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生产用具有快速定位效果的板材冲压加工设备
CN117139460B (zh) * 2023-10-30 2024-01-30 江苏振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舱生产用具有快速定位效果的板材冲压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38302A (zh) 一种具有预冲压定位功能的电极端盖加工设备
CN210547414U (zh) 一种旋转式连续冲压模具
CN112296180B (zh) 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设备
CN207887739U (zh) 一种拖拉机消声器带孔罩盖成型模具
CN215657507U (zh) 一种用于金属冲压模具的脱料模板
CN112893590A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冲压装置
CN210023401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壳体成型模具
CN208067713U (zh) 一种皮带轮轴承压铆一体工装
CN205926824U (zh) 水泵电机罩壳成型模具
CN111974899B (zh) 电动车头管二次精密挤压成型工艺系统及成型工艺方法
CN211120128U (zh) 一种蒸发管生产装置
CN105798194A (zh) 灭火器罐体全自动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CN108543860B (zh) 一种锁扣热冲压工艺
CN108032639B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热元件自动冲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5945115A (zh) 一种基于马耳他转轮的自动换位冲压装置
CN209238888U (zh) 一种方便取料的冲压模具
CN110600640A (zh) 一种锂电池盖帽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CN111438494A (zh) 一种钣金件双工位连续冲压方法
CN116900140B (zh) 一种高强度谐振杆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5888518U (zh) 一种汽油机箱盖智能组装装置
CN21633000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箱体快速吹胀模具
CN212976393U (zh) 全自动智能控制半球成型生产的设备
CN218361556U (zh) 一种精密的旋转冲压模具
CN117245008B (zh) 一种机器人卡爪加工冲压设备
CN219817779U (zh) 一种挡圈冲压自动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