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8245A -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8245A
CN115338245A CN202210856507.1A CN202210856507A CN115338245A CN 115338245 A CN115338245 A CN 115338245A CN 202210856507 A CN202210856507 A CN 202210856507A CN 115338245 A CN115338245 A CN 115338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soil
sodium persulfate
biochar
organic mat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65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华
葛建华
刘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u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u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u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u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65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82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8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82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中有机物、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通过合成一种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的生物炭由于多孔特性能够吸附有机物,待吸附大量有机物后再加入过硫酸钠,利用复合材料中的单原子催化剂催化过硫酸钠,实现精准氧化,大大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该复合材料通过球磨活化之后催化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作物的存活率,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催化过硫酸钠,高效的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具体污染物为土壤中的TPH。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猛速发展,石油开采、交通运输、金属冶炼等行业生产都增加了有机物的排放。根据2014年4月17日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PAHs)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在一些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区、矿区还常常出现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有机污染物可以直接破坏土壤的正常功能,并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土壤有机污染物可直接被人体摄入,甚至可能在体内积累,影响人体生化和生理反应,从而影响新陈代谢、发育和生殖功能,还可能影响人的智力发育水平,破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机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因此解决土壤有机物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化学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热脱附法和化学淋洗法等若干种。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慢,修复条件受限制等缺点;其热脱附处理技术由于其修复效率相对较高、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被广泛应用,但能耗相对较大,以及往往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的发展;化学淋洗技术往往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修复是处理有机污染物最常见的方法,其中过硫酸盐由于其氧化性强,pH适应范围广,活化方式多,已经被广泛应用。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过渡金属以及其氧化物可以有效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这类催化剂可以被分为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FeSO4、FeCl3、Co(NO3)2等)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对反应体系的pH的要求较高,碱性条件下,过渡金属容易沉淀,酸性条件下容易生成水合物种,这极大的降低了催化效率,因此均相催化剂往往需要较大的投加量,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传统的非均相催化剂(Fe3O4、单质铁、纳米零价铁、磁铁矿等)的催化效率随催化剂的性质,特别是其表面形貌、结构等的差异而发生相当明显的改变,而且它们的反应活化能高,表面活性位点密度低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
现有技术中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处理采用过硫酸钠催化处理的手段也有见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109504393A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氧化修复试剂及其应用。有机污染土壤氧化修复试剂包括铁改性活性炭、柠檬酸和过硫酸盐;铁改性活性炭和柠檬酸作为共活化剂,以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能更高效地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可以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率,缩短修复周期,然而其效率有待提升。
CN113751492A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木质素水凝胶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环境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纳米零价铁镍双金属作为磁源,与木质素水凝胶混合制备出一种磁性木质素水凝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其同样存在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其针对的有机物主要是双酚A。
以及CN107470344A公开的纳米腐殖酸联合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其同样存在效率比较低以及反应时长较为长的问题。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方法的不足,秉持着环保的思想,本发明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将单原子负载在生物炭上。高能球磨已被证明是一种通过必要的能量输入切割和重建材料或分子化学键的有效方法。利用高能球磨在研磨和撞击过程的能量再生物炭上制造缺陷和空位,使得Fe活性中心嵌入进去,通过热解还原进一步获得碳基单原子Fe催化剂。这种方法的单原子负载量较低但是合成方法简单。单原子催化剂最大特点是,催化剂的所有活性位点均为分散在在载体上的互相孤立单原子,与各种活性位点组成的普通非均相催化剂相比,这不仅能使金属原子的催化效率最大化,而且还提供了更均匀、更明确的活性位点。该复合材料能够吸附有机物,同时具备催化过硫酸钠的能力,其催化过硫酸盐的主要机制是介导电子转移,将有机物吸附后再催化氧化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过硫酸钠的氧化效率,同时这种材料对土壤无害,还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持水能力)。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该复合材料由单原子催化剂和生物炭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子催化剂为Fe、Ni、Co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由有机碳热解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和单元子催化剂的质量比为80-120∶1,优选为100∶1。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碳为将花生壳或者松树木屑或者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是将花生壳或者松树木屑或者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在N2流速为300-800ml/min,温度400-700℃下热解1-5得到,优选地,所述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2h。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子催化剂为Fe、Ni、Co,所述Fe、Ni、Co来自于所述Fe、Ni、Co的卤盐、硝酸盐被还原,优选地可以为氯化盐、氟化盐、溴化盐、碘化盐或者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或者有机可溶性盐。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炭的制备:将花生壳或者松树木屑或者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在N2氛围下热解得到,热解得到的改性生物炭用盐酸处理;
2)混合溶液的制备:将Fe、Ni、Co的卤盐、硝酸盐、硫酸盐、有机可溶性盐的一种或者多种水溶液加入到生物炭中,将所得的溶液超声处理,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搅拌得到混合溶液;
3)单元子催化剂制备:将所述混合溶液烘干得到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用球磨机充分研磨,得到固体粉末A;
将所得固体粉末在氢氩混合气的气氛中加热处理,冷却到室温得到固体粉末B,将固体粉末B采用球磨机研磨一定时间得到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热解条件如下:N2流速为300-800ml/min,温度400-700℃下热解1-5h,热解得到的改性生物炭采用盐酸处理,盐酸的的浓度为0.5-4mol/L,处理时间为8-48h,优选地,所述N2流速为400-600ml/min,温度400-600℃下热解1-5h,更优选地,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500℃下热解2h。
进一步地,所述盐酸处理的步骤为用1-10mol/L的盐酸处理2-48h(w∶v=1;10),以去除生物炭中的多余的矿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金属Fe、Ni或Co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80-120,优选地为1∶100,将所述混合溶液在100-300kHz,优选地为100-200kHz的条件下超声20-60min,优选地为30min、40min、50min,使所述混合溶液分散均匀,再将所述混合溶液在200-600r/min,优选地还可以为200、300、400、500r/min搅拌6-8h,优选地还可以为6、7、8h。
进一步地,所述烘箱的烘干温度为80-200℃,优选地还可以为100-150℃、优选地100℃,固体物质用球磨机以50r/min的转速充分研磨0.5-1h,优选地0.5-0.8h,优选地0.5h,得到固体粉末A。
进一步地,所述氢氩混合气为3vt%的氢氩混合气,所述加热处理温度为400-600℃,优选地为500℃,所述加热处理时间为1-4h,优选地为2-3h,优选地为2h得到固体粉末B,将固体粉末B以50r/min的转速充分研磨10-30min,优选地10-20min,优选地20min。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在处理土壤污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风干过筛污染土壤,向污染土壤中加入前述的复合材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混合所述复合材料和土壤以及水的混合物;
2)加入一定量的过硫酸钠,放入摇床反应一定时间。
进一步地,污染土壤中添加的复合材料的浓度为0.8-1.2mmol/g,污染土壤和水的体积比为1∶3-5,所述过硫酸钠的添加浓度为1.2-2mmol/g。
进一步地,摇床反应的时间为1-3h,摇床转速为180rpm,以及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过筛污染土壤过2-4mm的筛网。
进一步地,对受污染的土壤的处理还包括:
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挖掘、筛分和破碎处理,将破碎后的受污染土壤转至搅拌罐;
进一步来讲,要先加上述材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使上述材料能够充分吸附有机物,吸附后再加入过硫酸钠,同时也要充分搅拌,使其完全反应。
本发明的原理为:在筛分好的土壤中加入一定量上述材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接触。由于该复合材料上的生物炭的吸附特性(例如多孔,比表面积较大,容易原位负载等特性),大部分有机物在上述复合材料上积累,同时复合材料上负载单原子铁能够催化过硫酸钠,产生自由基,能够氧化有机物,从而实现精准催化氧化,提高氧化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催化剂负载在生物炭上可以有增大催化剂与过硫酸钠的接触面积,提高催化效率。
(2)由于该复合材料上的生物炭的吸附特性(多孔),大部分有机物可以在上述复合材料上积累,同时复合材料上负载着单原子铁能够催化过硫酸钠,产生自由基,能够氧化有机物,从而实现精准催化氧化,提高氧化效率。
(3)上述复合材料的原料主要是农村废弃物、工业废弃物污泥以及低成本铁盐,合成成本较低,且上述复合材料对土壤基本无害。
(4)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过硫酸钠的使用量,和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处理时间。
(5)本发明的催化剂没有金属离子泄露,不会导致土壤的二次污染,采用高能球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量和过硫酸钠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过硫酸钠投加量对土壤中TPH去除效率的影响;
图2为复合材料的投加量对土壤中TPH去除效率的影响;
图3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图4实施例12相关复合材料对土壤中TPH的去除效果。
表1在催化剂添加量相同且过量的情况下,不同材料催化足量的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有机物污染的土壤选取:从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取土,经风干研磨过筛2mm后,按照相应方法测得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含量7568mg/kg。
实施例1
生物炭的制备:
将花生壳在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500℃下热解1h得到改性生物炭,热解得来的改性生物炭用1mol/L的盐酸处理24h(w/g:v/ml=1∶10:每一克改性生物炭添加盐酸10ml)去除多余的灰分;
复合材料的制备:
(1)将10g/L的氯化铁溶液与生物炭(碳载体)混合,其中过渡金属与碳载体的质量比为1∶100,将所得的溶液在100kHz的条件下超声30min,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在200r/min搅拌6h;
(2)将上述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在100℃烘箱中烘干,然后将所得的固体物质用球磨机(50r/min)充分研磨0.5h,得到固体粉末A1;
(3)将(2)所得固体粉末在3vt%(体积百分浓度)氢氩混合气气氛和5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处理2h,得到固体粉末B1,将固体粉末B1冷却到室温,放置于球磨机中于50r/min转速下研磨20min,得到复合材料C1。
实施例2
生物炭的制备:
将松树木屑在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520℃下热解1h得到改性生物炭,热解得来的改性生物炭用1mol/L的盐酸处理24h(w/g:v/ml=1∶10:每一克改性生物炭添加盐酸10ml)去除多余的灰分;
复合材料的制备:
(1)将10g/L的氯化铁溶液与生物炭(碳载体)混合,其中过渡金属与碳载体的质量比为1∶100,将所得的溶液在100kHz的条件下超声30min,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在200r/min搅拌6h;
(2)将上述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在100℃烘箱中烘干,然后将所得的固体物质用球磨机(50r/min)充分研磨0.5h,得到固体粉末A2;
(3)将(2)所得固体粉末在3vt%(体积百分浓度)氢氩混合气气氛和5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处理2h,得到固体粉末B2,将固体粉末B2冷却到室温,放置于球磨机中于50r/min转速下研磨20min,得到复合材料C2。
实施例3
和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将花生壳替换为污泥得到复合材料C3。
实施例4
生物炭的制备:
将花生壳在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500℃下热解1h得到改性生物炭,热解得来的改性生物炭用1mol/L的盐酸处理24h(w/g:v/ml=1∶10:每一克改性生物炭添加盐酸10ml)去除多余的灰分;
复合材料的制备:
(1)将10g/L的氯化铁溶液与生物炭(碳载体)混合,其中过渡金属与碳载体的质量比为1:100,将所得的溶液在100kHz的条件下超声30min,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在200r/min搅拌6h;
(2)将上述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在100℃烘箱中烘干,研钵磨碎得到固体粉末A4;
(3)将(2)所得固体粉末在3vt%(体积百分浓度)氢氩混合气气氛和5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处理2h,得到固体粉末B4,将固体粉末B4冷却到室温,放置于球磨机中于50r/min转速下研磨20min,得到复合材料C4。
实施例5
生物炭的制备:
将花生壳在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500℃下热解1h得到改性生物炭,热解得来的改性生物炭用1mol/L的盐酸处理24h(w/g:v/ml=1∶10:每一克改性生物炭添加盐酸10ml)去除多余的灰分;
复合材料的制备:
(1)将10g/L的氯化铁溶液与生物炭(碳载体)混合,其中过渡金属与碳载体的质量比为1∶100,将所得的溶液在100kHz的条件下超声30min,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在200r/min搅拌6h;
(2)将上述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在100℃烘箱中烘干,研钵磨碎得到固体粉末A5;
(3)将(2)所得固体粉末在3vt%(体积百分浓度)氢氩混合气气氛和5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处理2h,得到固体粉末B5,将固体粉末B5冷却到室温,研钵研磨,得到复合材料C5。
实施例6
生物炭的制备:
将花生壳在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500℃下热解1h得到改性生物炭,热解得来的改性生物炭用1mol/L的盐酸处理24h(w/g:v/ml=1∶10:每一克改性生物炭添加盐酸10ml)去除多余的灰分;
复合材料的制备:
(1)将10g/L的氯化铁溶液与生物炭(碳载体)混合,其中过渡金属与碳载体的质量比为1:100,将所得的溶液在100kHz的条件下超声30min,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在200r/min搅拌6h;
(2)将上述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在100℃烘箱中烘干,然后将所得的固体物质用球磨机(50r/min)充分研磨0.5h,得到固体粉末A6;
(3)将(2)所得固体粉末在3vt%(体积百分浓度)氢氩混合气气氛和5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处理2h,得到固体粉末B6,将固体粉末B5冷却到室温,研钵研磨,得到复合材料C6。
实施例7
和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将氯化铁溶液替换为硝酸铁溶液得到的复合材料为C7。
实施例8
和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将氯化铁溶液替换为醋酸铁溶液得到的复合材料为C8。
实施例9
生物炭的制备:
将花生壳在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500℃下热解1h得到改性生物炭,热解得来的改性生物炭用1mol/L的盐酸处理24h(w/g:v/ml=1∶10:每一克改性生物炭添加盐酸10ml)去除多余的灰分;
复合材料的制备:
(1)将10g/L的氯化铁溶液与生物炭(碳载体)混合,其中过渡金属与碳载体的质量比为1∶100,将所得的溶液在100kHz的条件下超声30min,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在200r/min搅拌6h;
(2)将上述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在100℃烘箱中烘干,然后将所得的固体物质用球磨机(50r/min)充分研磨0.5h,得到固体粉末A9;
实施例10
污染土壤的催化修复。
在室温条件下,取风干、过2mm筛的TPH污染土壤100g放入1L的烧杯中,在每个烧杯中加入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材料,使其浓度达到0.6%,然后每个烧杯中加入不同量的过硫酸钠(0.2%,0.5%,1.0%),控制土壤与水的比例为1∶4,在设置好的时间间隔取样分析(5,10,20,30,40,50,60,120min),绘制曲线。
实施例11
污染土壤的催化修复。
在室温条件下,取风干、过2mm筛的TPH污染土壤100g放入1L的烧杯中,在每个烧杯中加入上述复合材料,使其浓度分别达到(0.4%,0.6%,0.8%),然后每个烧杯中加入过硫酸钠0.5%,控制土壤与水的比例为1:4,放入摇床,在设置好的时间间隔取样分析(5,10,20,30,40,50,60,120min),绘制曲线。
实施例12
污染土壤的催化修复。
在室温条件下,取风干、过2mm筛的TPH污染土壤100g放入1L的烧杯中,在每个烧杯中加入上述实施例1-8制备的C1-C8、A9的复合材料,使其浓度分别达到0.6%,然后每个烧杯中加入过硫酸钠0.5%,控制土壤与水的比例为1∶4,放入摇床,120分钟后取样分析,绘制曲线。
实施例13
在室温条件下,取风干、过2mm筛的TPH污染土壤100g放入1L的烧杯中,在每个烧杯中加入空白、Fe粉、氯化铁粉末、三氧化二铁粉末、硫酸亚铁、复合材料催化剂,使其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然后每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过硫酸钠5%,控制土壤与水的比例为1:4,放入摇床,反应时间24h,绘制表1。
表1
Figure BDA0003754265640000141
从上述的具体实例来看,该复合材料Ci的催化降解土壤中的TPH效果比较明显,只需在土壤中投加约0.6%的复合材料和约0.5%的过硫酸钠,反应50min就可以达到85.7%的去除效果。
同类型的催化剂很难达到如此高的催化效果,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308036A的单原子催化剂需要投加1%的复合材料和1%的过硫酸钠,反应2h达到75%的去除效果。该复合材料的高催化效果极大的减少了过硫酸钠和材料的添加量,极大的减少了经济成本,以及对环境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是一种十分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修复材料。
简要描述实施例12的曲线的成因。高能球磨已被证明是一种通过必要的能量输入切割和重建材料或分子化学键的有效方法。利用高能球磨在研磨和撞击过程的能量再生物炭上制造缺陷和空位,使得Fe活性中心嵌入进去,通过热解还原进一步获得碳基单原子Fe催化剂。这种方法的单原子负载量较低但是合成方法简单。本发明总共涉及两次球磨,前一次球磨主要是在生物炭上制造缺陷和空位,使得Fe活性中心嵌入进去,是形成单原子催化剂的关键步骤;后一次球磨使复合材料获得更高的比表面积。
因此C4,C5,C6,A9的催化降解效率都较低。C1的第一次球磨时间比C2更长,输入的能量更多,造成的缺陷和空位更多,催化降解效果更好。C3的降解效果最好,主要是由于污泥生成的生物碳比花生壳的比表面积要大,而且污泥中有较多的有机物可能可以与铁盐形成一些前驱体物质,更有利于生成单原子铁。
不同的铁盐来源对上述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影响,硝酸铁和氯化铁的差别不大,醋酸铁作为铁源来源时,可能会引进一些含氧官能团,增加复合材料的电子传导性,提高降解效果,所以C1,C7,C8中C8的催化降解效果最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单原子催化剂和生物炭组成;
所述单元子催化剂的单元子为Fe、Ni、Co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生物炭由有机碳热解得到;
所述生物炭和单元子催化剂的质量比为80-1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碳为将花生壳或者松树木屑或者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是将花生壳或者松树木屑或者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赤泥混合后在N2流速为500ml/min,温度400-600℃下热解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子催化剂Fe、Ni、Co来自于所述Fe、Ni、Co的卤盐、硝酸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炭的制备:将花生壳或者松树木屑或者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在N2氛围下,热解得到,热解得到的改性生物炭用盐酸处理;
2)混合溶液的制备:将Fe、Ni或Co的一种或多种的卤盐、硝酸盐和或有机可溶盐的水溶液加入到生物炭中,将所得的溶液超声处理,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再将混合溶液搅拌得到混合溶液;
3)单元子催化剂制备:将所述混合溶液烘干得到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用球磨机充分研磨,得到固体粉末A;
将所得固体粉末在氢氩混合气气氛中加热处理,冷却到室温得到固体粉末B,将固体粉末B采用球磨机研磨一定时间得到复合材料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热解条件如下:N2流速为300-800ml/min,温度400-700℃下热解1-5h,热解得到的改性生物炭采用盐酸处理,盐酸的的浓度为0.5-4mol/L,处理时间为8-48h,盐酸的使用量为每克生物炭每毫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Fe、Ni或Co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80-120,将所述混合溶液在100kHz的条件下超声20-60min,使所述混合溶液分散均匀,再将所述混合溶液在200r/min搅拌6-8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的烘干温度为80-200℃,固体物质用球磨机以50r/min的转速充分研磨0.5-1h,得到固体粉末A;
所述氢氩混合气为3vt%的氢氩混合气,所述加热处理温度为400-600℃,所述加热处理时间为1-4h,固体粉末B以50r/min的转速充分研磨1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在处理土壤污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风干,过筛2-4mm污染土壤,向污染土壤中加入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材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混合所述复合材料和土壤以及水的混合物;
2)加入一定量的过硫酸钠,放入摇床反应一定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复合材料的在处理土壤污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污染土壤添加的复合材料的添加质量浓度为0.4-0.8%,污染土壤和水的体积比为1∶3-5,所述过硫酸钠的添加质量浓度为0.5-0.8%。
CN202210856507.1A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Pending CN1153382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6507.1A CN115338245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6507.1A CN115338245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8245A true CN115338245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0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6507.1A Pending CN115338245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82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3091A (zh) * 2023-03-16 2023-07-07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混合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639853A (zh) * 2023-07-27 2023-08-25 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废水零排放及盐硝回收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6070A (zh) * 2018-04-28 2018-08-03 东南大学 一种降解土壤中氟氯代硝基苯污染的方法
CN110918640A (zh) * 2019-09-20 2020-03-2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工业铁粉修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2007608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南开大学 球磨零价铁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77217A (zh) * 2021-07-26 2021-10-08 济南大学 杨树锯末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4749154A (zh) * 2022-04-22 2022-07-15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富氮多孔炭基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6070A (zh) * 2018-04-28 2018-08-03 东南大学 一种降解土壤中氟氯代硝基苯污染的方法
CN112007608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南开大学 球磨零价铁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18640A (zh) * 2019-09-20 2020-03-2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工业铁粉修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3477217A (zh) * 2021-07-26 2021-10-08 济南大学 杨树锯末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4749154A (zh) * 2022-04-22 2022-07-15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富氮多孔炭基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景联 等: "《环境修复工程》", 31 March 2020, 机械工程出版社, pages: 427 - 429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3091A (zh) * 2023-03-16 2023-07-07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混合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393091B (zh) * 2023-03-16 2024-05-2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混合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639853A (zh) * 2023-07-27 2023-08-25 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废水零排放及盐硝回收的系统及方法
CN116639853B (zh) * 2023-07-27 2023-10-13 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废水零排放及盐硝回收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e/biochar (Fe-BC) catalyst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 review
CN115338245A (zh) 一种高效催化过硫酸钠去除土壤有机物的方法
CN109292883B (zh) 一种石墨化生物炭及其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CN109364940B (zh) 生物炭负载铁锰双金属氧化物光芬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Xiao et al. A review on magnetic biochar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and microbial response
CN111744476B (zh) 一种赤泥碳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745396A (zh) 一种纳米限域零价铁@纺锤型多孔碳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
CN108993475B (zh) 一种三元复合材料非均相光Fenton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999752B (zh) 一种高效吸附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Gupta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n biochar-based catalysts for the abatement of toxic pollutants from water via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CN112939187A (zh) 氮掺杂污泥生物炭、过二硫酸盐联用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12439417B (zh) 一种铁铝碳复合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有机废水降解方法
CN111495958A (zh) 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11389364B (zh) 一种能高效氧化水中三价砷的骨炭及其应用
Gheju Decontamina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polluted waters: Significance of metallic iron technology
Yu et al. Rapid degradation of p-arsanilic acid and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the released arsenic species by Co–Fe@ C activated peroxydisulfate process
Liang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co-adsorption of Cr6+ and chlortetracycline by a new fruit peel based biochar composite from water: Behavior and mechanism
Mo et al. To enhance the Cd2+ adsorption capacity on coconut shell-derived biochar by chitosan modifying: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CN113332988B (zh) 一种多孔磁性导电自掺杂铜的铜锌铁氧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eng et al. KBH4 modification of Fe3O4 core shell carbon microspheres promoted persulfate activation for organic contaminants degradation: factors and mechanism
Wang et al. Removal of gatifloxacin by activated peroxymonosulfate using co-pyrolysis materials of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and biomass: Nonradical-dominated mechanisms enhanced by adsorption
Zhang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 of sludge biochar-based catalysts i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for removing wastewater contaminants: A review
CN109046338B (zh) 一种炭材料固载的钯催化剂、其制备和应用
Zhang et al.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of aqueous Cr (VI) by biochar derived from waste hazelnut shell
Yin et al.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ity enhanced by iron-oxalate chelates for Fenton-like oxidation of As (III) in oxalate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