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5115A - 电子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电子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5115A
CN115335115A CN202180024767.6A CN202180024767A CN115335115A CN 115335115 A CN115335115 A CN 115335115A CN 202180024767 A CN202180024767 A CN 202180024767A CN 115335115 A CN115335115 A CN 115335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tude
pulse train
wave
burst
train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47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文伟
何思彧
高松升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ba University NUC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ba University NUC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ba University NUC,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ba University NUC
Publication of CN115335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5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128Control systems
    • A61N1/36146Control systems specified by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 A61N1/36167Timing, e.g. stimulation onset
    • A61N1/36178Burst or pulse train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06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treatment
    • A61N1/36071Pa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 A61N1/0551Spinal or peripheral nerve electrodes
    • A61N1/0558Anchoring or fixation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治疗仪(200),其具备:多个电极,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接触;以及控制设备(205),通过对多个电极施加由多个脉冲的连续波构成的脉冲串波,进行部位的治疗。控制设备(205)输出包含具有第一振幅的多个脉冲的第一脉冲串波,在输出了第一脉冲串波后,反复输出包含具有第二振幅的多个正脉冲的第二脉冲串波以及包含具有第三振幅的多个负脉冲的第三脉冲串波。第一振幅比第二振幅以及第三振幅大。

Description

电子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治疗仪。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缓和发僵、疼痛的电子治疗仪。这样的电子治疗仪使电极与患部接触,通过该电极对肌肉等输出电信号,由此施加刺激。
例如,日本专利公表公报特表2014-514043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刺激装置。该刺激装置向被选择的电极发送复杂的刺激模式,根据从传感器接口接收的信号,修正复杂的刺激模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表公报特表2014-514043号
但是,神经纤维中有被称为在轴索具有髓鞘的有髓神经以及不具有髓鞘的无髓神经的神经纤维。已知有通过使电流流过针来刺激该无髓神经由此引起镇痛效果的治疗法。但是,借助以往的电极的通常的电刺激会刺激粗的有髓神经并使其兴奋,难以有效地使细的无髓神经兴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某个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而更有效地使无髓神经兴奋的电子治疗仪。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提供一种电子治疗仪,其具备:多个电极,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接触;以及控制设备,通过对多个电极施加由多个脉冲的连续波构成的脉冲串波,进行部位的治疗。控制设备输出包含具有第一振幅的多个脉冲的第一脉冲串波,在输出了第一脉冲串波后,反复输出包含具有第二振幅的多个正脉冲的第二脉冲串波以及包含具有第三振幅的多个负脉冲的第三脉冲串波。第一振幅比第二振幅以及第三振幅大。
按照上述构成,能够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并且能够更有效地使无髓神经兴奋。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例子中,第一振幅是与29mA/cm2以上的电流密度对应的振幅。
按照上述构成,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例子中,第一脉冲串波中包含的脉冲的重复频率为100kHz以下。
按照上述构成,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例子中,第一脉冲串波的长度为20ms以上。
按照上述构成,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例子中,以使第二脉冲串波中包含的各正脉冲的总面积与第三脉冲串波中包含的各负脉冲的总面积成为相同的方式设定第二振幅、第二脉冲串波的长度、第三振幅以及第三脉冲串波的长度。
按照上述构成,能够使对使用者施加的总净电荷成为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仪的图。
图2是表示电子治疗仪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电子治疗仪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用于治疗的脉冲串波的图。
图5是表示与前脉冲串波的振幅对应的电流密度与兴奋阈值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前脉冲串波的载波频率与兴奋阈值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前脉冲串波的脉冲串长度与兴奋阈值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电子治疗仪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进行针对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应用例]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应用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仪200的图。
参照图1,电子治疗仪200包括:控制设备205,是主体部;以及一对的垫片270,用于贴到治疗部位(例如膝部)。控制设备205与垫片270通过电线电连接。护具40是覆盖使用者的膝部整体的膝用的护具。
电子治疗仪200是例如通过供给低频脉冲电流来进行缓和使用者的膝部的疼痛以及使肩部僵直松弛等治疗的低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流的频率例如为1Hz~1200Hz。
垫片270具有片状的形状,安装到使用者的身体上。在垫片270的一方的面(不与身体接触的面)上设置有与形成于另一方的面(与身体接触的面)的电极(未图示)对应的插头。电极例如由导电性的凝胶状材料等形成。
控制设备205控制对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例如膝部)接触的一对的垫片270的电极施加的脉冲电压。控制设备205通过向垫片270的电极施加由多个脉冲的连续波构成的脉冲串波,进行该部位的治疗。
具体地说,控制设备205输出包含振幅大的多个脉冲的前脉冲串波310,其后,输出包含振幅小的多个脉冲的主脉冲串波。主脉冲串波是包含用于部位的治疗的脉冲的脉冲串波,由包含多个正极性的脉冲(正脉冲)的正脉冲串波320以及包含多个负极性的脉冲(负脉冲)的负脉冲串波330构成。反复输出正脉冲串波320以及负脉冲串波330。这样,在输出振幅大的前脉冲串波后,输出振幅小的主脉冲串波,由此能够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而有效地刺激无髓神经。对于该理由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通过上述控制,在将一对的垫片贴到治疗部位进行治疗的电子治疗仪中,通过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能够有效地刺激无髓神经。
[构成例]
(外观)
图2是表示电子治疗仪20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2,电子治疗仪200包括控制设备205、一对的垫片270、以及用于将控制设备205与垫片270电连接的电线280。
将电线280的插头282与垫片270侧的插头连接,将电线280插入控制设备205的插座,由此将控制设备205与垫片270连接。另外,在形成于一方的垫片270的电极的极性为正的情况下,形成于另一方的垫片270的电极的极性成为负。
在控制设备205设置有由各种按钮构成的操作接口230、以及显示器260。操作接口230包括:电源按钮232,用于切换电源的开/关;模式选择按钮234,用于进行治疗模式的选择;治疗开始按钮236;以及调整按钮238,用于进行电刺激强度的调整。另外,操作接口230不限于上述构成,例如,也可以是还包括其它的按钮、刻度盘、开关等的构成。
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电刺激强度、治疗的剩余时间、治疗模式、垫片270的安装状态等,或者显示各种信息。
(硬件构成)
图3是表示电子治疗仪200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参照图3,电子治疗仪200的控制设备205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操作接口(I/F)230、电源部240、波形生成输出装置250以及显示器260。控制设备205与一对的垫片270连接。
处理器210典型而言是CPU(中央处理单元)、MPU(多处理单元)这样的计算处理部。处理器210通过读取存储于存储器220的程序并执行,作为控制电子治疗仪200的各部的动作的控制部发挥作用。处理器210通过执行该程序,实现后述的电子治疗仪200的各个处理(步骤)。
存储器220通过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闪存器等实现。存储器220存储由处理器210执行的程序、或由处理器210使用的数据等。
操作接口230接收针对电子治疗仪200的操作输入,由如上所述的各种按钮构成。如果由使用者操作各种按钮,则向处理器210输入基于该操作的信号。
电源部240向电子治疗仪200的各构成部件供给电力。作为电源,例如使用碱性干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使电池电压稳定,生成向各构成部件供给的驱动电压。
处理器210通过波形生成输出装置250控制对垫片270施加的电压,进行治疗部位的治疗。具体地说,波形生成输出装置250按照处理器210的指示,通过垫片270输出向使用者的身体的治疗部位流过的电流。波形生成输出装置250包括升压电路、电压调整电路、输出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等。
升压电路将电源电压升压到规定的电压。电压调整电路将通过升压电路升压后的电压调整成与电刺激强度对应的电压。具体地说,在电子治疗仪200中,通过调整按钮238能够以规定数量的等级(例如20等级)设定电刺激强度的调整。处理器210通过调整按钮238接收电刺激强度的设定输入,并指示波形生成输出装置250(电压调整电路)调整为与该接收到的电刺激强度对应的电压。
输出电路根据通过电压调整电路调整后的电压,生成与治疗模式对应的治疗波形(脉冲波形),通过电线280向垫片270(的电极)输出该治疗波形。具体地说,如果使用者通过操作接口230进行了治疗模式的切换、电刺激强度的变更等操作,则从处理器210向输出电路输入与该操作内容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按照该控制信号输出治疗波形。
在电子治疗仪200中预先准备有多个治疗模式。作为治疗模式,除了准备有通常的“揉”、“敲”、“按”模式等以外,还准备有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而更有效地刺激无髓神经并引起镇痛效果的治疗模式(以下也称为“治疗模式M”。)。
输出电路通过使脉冲的波形(包括脉冲宽度、脉冲间隔、频率、输出极性)等变化,由此能够生成与各模式对应的电刺激。输出电路通过使脉冲电压的振幅变化,调整电刺激强度。
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流过一对的垫片270间的电流的值,向处理器210输入表示该检测到的值的信号。处理器210利用从电流检测电路输入的电流值,能够检测是垫片270安装于使用者的状态、还是垫片270未安装于使用者的状态。例如,处理器210在该电流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多个电极接触(即,一对的垫片270安装于使用者),在该电流值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方未接触(即,一对的垫片270中的至少一方未安装于使用者)。
显示器260例如由LCD(液晶显示器)构成,按照来自处理器210的指示,显示各种信息。
(关于脉冲串波)
对在治疗模式M中使用的脉冲串波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用于治疗的脉冲串波的图。参照图4,前脉冲串波310由以脉冲重复周期Ta连续地生成的多个脉冲波形成。将前脉冲串波310中包含的脉冲的重复频率设为Fa(=1/Ta),将该脉冲的振幅(前脉冲串波310的振幅)设为Am1。另外,将前脉冲串波310的脉冲串长度(即脉冲串波的长度)设为L1。在以下也将脉冲串波中包含的脉冲的重复频率称为“载波频率”。
在前脉冲串波310的输出后,输出包含正脉冲串波320以及负脉冲串波330的主脉冲串波。在图4的例子中,在输出前脉冲串波310并经过了一定期间后输出主脉冲串波,但是也可以在输出前脉冲串波310后立即输出主脉冲串波。
正脉冲串波320由以脉冲重复周期Tb连续地生成的多个正脉冲波形成。将正脉冲串波320中包含的正脉冲的载波频率设为Fb(=1/Tb),将正脉冲的振幅(正脉冲串波320的振幅)设为Am2。另外,将正脉冲串波320的脉冲串长度设为L2。负脉冲串波330由以脉冲重复周期Tb连续地生成的多个负脉冲形成。即,负脉冲串波330中包含的负脉冲的载波频率为Fb,与正脉冲串波320的载波频率相同。另外,将负脉冲的振幅(负脉冲串波330的振幅)设为Am3,将负脉冲串波330的脉冲串长度设为L3。
各正脉冲的面积是“振幅Am2×正脉冲宽度”,各负脉冲的面积是“振幅Am3×负脉冲宽度”。正脉冲宽度以及负脉冲宽度相同。另外,设定成正脉冲串波320中包含的各正脉冲的总面积(即各正脉冲的面积的合计值)与负脉冲串波330中包含的各负脉冲的总面积(即各负脉冲的面积的合计值)成为相同。由此,能够使对使用者施加的总净电荷在实效上为零(即,使正电荷量与负电荷量平衡)。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正脉冲以及负脉冲的载波频率相同地设定为Fb(例如10kHz)。因此,以使各正脉冲的总面积与各负脉冲的总面积成为相同的方式设定振幅Am2、Am3以及脉冲串长度L2、L3。作为具体例,将振幅Am2以及振幅Am3设定成相同(例如与电流密度“1mA/cm2”相当的振幅),将脉冲串长度L2以及脉冲串长度L3也设定成相同(例如5ms)。主脉冲串波的重复周期(即与L2+L3相当)例如为10ms,重复频率为100Hz。另外,电子治疗仪200由于是低频治疗仪,所以重复频率包含于1Hz~1200Hz的范围。
在此,参照图5~图7,对前脉冲串波310中包含的脉冲的振幅Am1、载波频率Fa、以及脉冲串长度L1的设定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与前脉冲串波的振幅对应的电流密度与兴奋阈值的关系的图。在图5中,将前脉冲串波的载波频率设定成100kHz,将脉冲串长度设定成20ms(毫秒),使与电流密度对应的振幅变化。
参照图5,兴奋阈值是表示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度的指标。表示了兴奋阈值越高,有髓神经越难以兴奋(即,有髓神经的兴奋越受到抑制)。
确认在未施加前脉冲串波的状态下,当检测到有髓神经的活动电位(有髓神经兴奋了)时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以下也称为“基准振幅As”)。将与此时的振幅对应的兴奋阈值定义为“100%”。例如,确认在施加了具有与电流密度“10mA/cm2”对应的振幅的前脉冲串波后,有髓神经兴奋了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Ax1。电流密度“10mA/cm2”时的兴奋阈值用“(Ax1/As)×100%”表示。根据图形500,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的情况下,兴奋阈值为100%,因此显示了振幅Ax1与基准振幅As相同。因此,可知在该情况下有髓神经的兴奋未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例如,确认在施加了具有与29mA/cm2的电流密度对应的振幅的前脉冲串后,有髓神经兴奋时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Ax2。根据图形500,在电流密度为29mA/cm2的情况下,兴奋阈值为120%,因此振幅Ax2是基准振幅As的1.2倍。具体地说,在与前脉冲串波的振幅对应的电流密度为29mA/cm2的情况下,与未施加前脉冲串波的情况相比,如果不更增大主脉冲串波的振幅(具体地说,增大20%),则有髓神经不兴奋。因此,可知在该情况下有髓神经的兴奋受到了抑制。
根据图形500,在10mA/cm2以下,未确认到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但是如果变成比10mA/cm2大,则开始确认到该抑制效果。如果比33mA/cm2大,则兴奋阈值超过300%,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急剧增大,此后饱和。
在此,即使前脉冲串波的振幅变化,但检测到无髓神经的活动电位(即,无髓神经兴奋)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也大致相同。因此,如果适当地设定前脉冲串波的振幅,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则在结果上,能够使无髓神经兴奋而不会使有髓神经兴奋。另外,如果考虑设计误差等,则在实用上如果兴奋阈值为120%以上,则认为能够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并且有效地使无髓神经兴奋。因此优选的是,将前脉冲串波310的振幅Am1设定成与29mA/cm2以上的电流密度对应的振幅。
图6是表示前脉冲串波的载波频率与兴奋阈值的关系的图。在图6中,将与前脉冲串波的振幅对应的电流密度设定成29mA/cm2,将脉冲串长度设定成20ms,使载波频率变化。
参照图6,例如,确认在施加了具有载波频率“300kHz”的前脉冲串波后,有髓神经兴奋时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Ay1。此时的兴奋阈值用“(Ay1/As)×100%”表示。根据图形600,在载波频率为“300kHz”的情况下,兴奋阈值为100%,因此振幅Ay1与基准振幅As变成相同。因此,在该情况下,有髓神经的兴奋未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例如,确认在施加了具有载波频率“100kHz”的前脉冲串波后,有髓神经兴奋时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Ay2。根据图形600,在载波频率为“100kHz”的情况下,兴奋阈值为120%,因此振幅Ay2是基准振幅As的1.2倍。具体地说,在前脉冲串波的载波频率为“100kHz”的情况下,与未施加前脉冲串波的情况相比,如果不更增大主脉冲串波的振幅(具体地说,增大20%),则有髓神经不兴奋。因此,可知在该情况下有髓神经的兴奋受到了抑制。
根据图形600,在载波频率为200kHz以上时,未确认到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但是如果变成小于200kHz,则开始确认到该抑制效果。如果小于90kHz,则兴奋阈值超过300%,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急剧地增大,此后饱和。
在此,即使前脉冲串波的载波频率变化,但无髓神经兴奋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也大致相同。因此,如果适当地设定前脉冲串波的载波频率,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则在结果上,能够使无髓神经兴奋而不会使有髓神经兴奋。另外,优选的是,将前脉冲串波310的载波频率Fa设定成与兴奋阈值“120%”对应的100kHz以下。
图7是表示前脉冲串波的脉冲串长度与兴奋阈值的关系的图。在图7中,将与前脉冲串波的振幅对应的电流密度设定成29mA/cm2,将载波频率设定成100kHz,使脉冲串长度变化。
参照图7,例如,确认在施加了具有脉冲串长度“1ms”的前脉冲串波后,有髓神经兴奋时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Az1。此时的兴奋阈值用“(Az1/As)×100%”表示。根据图形700,在脉冲串长度为“1ms”的情况下,兴奋阈值为100%,因此振幅Az1与基准振幅As变成相同。因此,在该情况下,有髓神经的兴奋未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例如,确认在施加了具有脉冲串长度“20ms”的前脉冲串后,有髓神经兴奋时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Az2。根据图形700,在脉冲串长度为“20ms”的情况下,兴奋阈值为120%,因此振幅Ay2是基准振幅As的1.2倍。具体地说,在前脉冲串波的脉冲串长度为“20ms”的情况下,与未施加前脉冲串波的情况相比,如果不将主脉冲串波的振幅增大20%,则有髓神经不兴奋。因此,可知在该情况下有髓神经的兴奋受到了抑制。
根据图形700,随着脉冲串长度变得比1ms大,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变得显著。如果脉冲串长度变成40ms以上,则兴奋阈值增加到125%,其后饱和。在此,即使使前脉冲串波的脉冲串长度变化,无髓神经兴奋的主脉冲串波的振幅也大致相同。因此,如果适当地设定前脉冲串波的脉冲串长度,抑制有髓神经的兴奋,则在结果上,能够使无髓神经兴奋而不会使有髓神经兴奋。另外,优选的是,将前脉冲串波的脉冲串长度L1设定成与兴奋阈值“120%”对应的20ms以上。
对前脉冲串波以及主脉冲串波的振幅、载波频率以及脉冲串长度进行考察。如在上述中所例示的,设主脉冲串波的振幅、载波频率以及脉冲串长度分别为1mA/cm2、10kHz、10ms。如果参照图5~图7,则为了得到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对于前脉冲串波,需要使振幅比10mA/cm2大、使载波频率比200kHz小、使脉冲串长度比1ms大。
因此,为了得到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虽然前脉冲串波的载波频率以及脉冲串长度可以与主脉冲串波的这些值相同,但是需要使前脉冲串波的振幅比主脉冲串波的振幅大。因此,将前脉冲串波310的振幅Am1设定成比正脉冲串波320的振幅Am2以及负脉冲串波330的振幅Am3大。
(处理步骤)
图8是表示电子治疗仪200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8中的各步骤主要由电子治疗仪200的处理器210执行。在此,设进行治疗模式M下的治疗。
参照图8,电子治疗仪200通过操作接口230从使用者接收治疗模式M下的治疗开始指示(步骤S10)。电子治疗仪200生成前脉冲串波310并输出(步骤S12)。电子治疗仪200在输出前脉冲串波310后,以规定频率(例如100Hz)反复输出主脉冲串波(步骤S14)。
电子治疗仪200判断输出前脉冲串波310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期间(步骤S16)。将规定期间设定成能够维持利用前脉冲串波310的有髓神经的兴奋的抑制效果的期间。由于根据前脉冲串波310的振幅、载波频率以及脉冲串长度,能够维持该抑制效果的期间发生变动,所以预先设定适合前脉冲串波310的设定的规定期间。
在未经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为“否”),电子治疗仪200执行步骤S14的处理。即,电子治疗仪200反复输出主脉冲串波。在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为“是”),电子治疗仪200执行步骤S12的处理。具体地说,电子治疗仪200停止主脉冲串波的输出,输出前脉冲串波。
<其它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一对的垫片270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在一个垫片上形成正极性用的电极以及负极性用的电极。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用电子治疗仪单体进行使用者的治疗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是如下的构成:将终端装置与电子治疗仪无线连接,电子治疗仪按照来自终端装置的指示进行治疗。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主要承担作为电子治疗仪200的操作接口230以及显示器260的作用。
具体地说,电子治疗仪是无线类型的,具有在使用时成为一体的垫片、托架、主体部,组合这些各部件进行治疗。终端装置例如是具备触摸面板的智能手机。用于将终端装置与电子治疗仪连接的网络例如采用蓝牙(注册商标)、无线LAN(局域网)等其它无线通信方式。
终端装置利用安装的应用,对无线连接的电子治疗仪进行各种指示。另外,终端装置在显示器上显示各种信息,向使用者通知必要的信息。使用者通过触摸面板对终端装置赋予各种指示,该指示从终端装置向电子治疗仪发送,由此间接地对电子治疗仪赋予该各种指示。更具体地说,电子治疗仪接收从终端装置发送的来自使用者的指示输入。例如,终端装置接收治疗模式的选择操作、用于调整电刺激强度的操作,将表示该操作的信号向电子治疗仪发送。电子治疗仪按照与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操作,输出与被选择的治疗模式对应的脉冲波,或者调整电刺激强度的等级。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提供使计算机发挥功能并执行如在上述的流程图中说明的控制的程序。也可以用附属于计算机的软盘、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二次存储装置、主存储装置以及存储卡等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这样的程序,作为程序产品提供。或者,也可以用内置于计算机的硬盘等存储介质存储并提供程序。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来提供程序。
(4)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例示的构成是本发明的构成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与其它公知的技术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省略一部分等通过变更进行构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或构成并进行实施。
[附记]
如以上所示地,本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所述的公开。
[构成1]
一种电子治疗仪(200),其具备:多个电极,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接触;以及控制设备(205),通过对所述多个电极施加由多个脉冲的连续波构成的脉冲串波,进行所述部位的治疗,所述控制设备(205)输出包含具有第一振幅的多个脉冲的第一脉冲串波,在输出了所述第一脉冲串波后,反复输出包含具有第二振幅的多个正脉冲的第二脉冲串波以及包含具有第三振幅的多个负脉冲的第三脉冲串波,所述第一振幅比所述第二振幅以及所述第三振幅大。
[构成2]
根据构成1所述的电子治疗仪(200),所述第一振幅是与29mA/cm2以上的电流密度对应的振幅。
[构成3]
根据构成1或2所述的电子治疗仪(200),所述第一脉冲串波中包含的脉冲的重复频率为100kHz以下。
[构成4]
根据构成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治疗仪(200),所述第一脉冲串波的长度为20ms以上。
[构成5]
根据构成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治疗仪(200),以使所述第二脉冲串波中包含的各正脉冲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三脉冲串波中包含的各负脉冲的总面积成为相同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二振幅、所述第二脉冲串波的长度、所述第三振幅以及所述第三脉冲串波的长度。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表示,意图在于也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以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40护具,200电子治疗仪,205控制设备,210处理器,220存储器,230操作接口,232电源按钮,234模式选择按钮,236治疗开始按钮,238调整按钮,240电源部,250波形生成输出装置,260显示器,270垫片,280电线,282插头,310前脉冲串波,320正脉冲串波,330负脉冲串波,500、600、700图形。

Claims (5)

1.一种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治疗仪具备:
多个电极,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接触;以及
控制设备,通过对所述多个电极施加由多个脉冲的连续波构成的脉冲串波,进行所述部位的治疗,
所述控制设备输出包含具有第一振幅的多个脉冲的第一脉冲串波,在输出了所述第一脉冲串波后,反复输出包含具有第二振幅的多个正脉冲的第二脉冲串波以及包含具有第三振幅的多个负脉冲的第三脉冲串波,
所述第一振幅比所述第二振幅以及所述第三振幅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幅是与29mA/cm2以上的电流密度对应的振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脉冲串波中包含的脉冲的重复频率为100kHz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脉冲串波的长度为20ms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第二脉冲串波中包含的各正脉冲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三脉冲串波中包含的各负脉冲的总面积成为相同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二振幅、所述第二脉冲串波的长度、所述第三振幅以及所述第三脉冲串波的长度。
CN202180024767.6A 2020-04-03 2021-03-17 电子治疗仪 Pending CN1153351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7568A JP7462213B2 (ja) 2020-04-03 2020-04-03 電気治療器
JP2020-067568 2020-04-03
PCT/JP2021/010819 WO2021200155A1 (ja) 2020-04-03 2021-03-17 電気治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5115A true CN115335115A (zh) 2022-11-11

Family

ID=7792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4767.6A Pending CN115335115A (zh) 2020-04-03 2021-03-17 电子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5216A1 (zh)
JP (1) JP7462213B2 (zh)
CN (1) CN115335115A (zh)
DE (1) DE112021002158T5 (zh)
WO (1) WO20212001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1190B2 (en) 2000-10-10 2004-03-02 Meagan Medic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therapy
US20070025608A1 (en) 2005-07-29 2007-02-01 Cyberonics, Inc. Enhancing intrinsic neural activity using a medical device to treat a patient
US8457734B2 (en) * 2006-08-29 2013-06-04 Cardiac Pacemaker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ural stimulation
BR112013024491A2 (pt) 2011-03-24 2017-03-21 California Inst Of Techn neuroestimulador.
US9572984B2 (en) 2014-12-08 2017-02-21 Pacesett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burst and tonic stimulation
JP2017192545A (ja) 2016-04-20 2017-10-26 エレコム株式会社 低周波治療器
US11135436B2 (en) 2017-05-12 2021-10-05 Cirtec Medical Corpor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timulation waveform having a paresthesia-inducing low-frequency component and a spread-spectrum high-frequency component
AU2019260567B2 (en) * 2018-04-27 2021-09-23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Neurostimulation system for delivering selectivity m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62213B2 (ja) 2024-04-05
DE112021002158T5 (de) 2023-01-26
JP2021159698A (ja) 2021-10-11
US20230025216A1 (en) 2023-01-26
WO2021200155A1 (ja)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61008A1 (en) Potential therapy apparatus and combined electric therapy apparatus
KR20150028996A (ko) 전위 치료 장치
CN111372651A (zh) 电疗仪、控制方法以及治疗系统
KR102106964B1 (ko) 휴대용 저주파 전기자극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424402B2 (ja) 生体電気刺激装置
CN109475739B (zh) 电刺激治疗仪
JP2008035917A (ja) 低周波治療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RU2722812C1 (ru) Способ нейроподобной 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электростимуляц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5335115A (zh) 电子治疗仪
JP4018100B2 (ja) 電気刺激を利用した筋肉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KR102427506B1 (ko) 간섭전류형 저주파자극기
CN110809487A (zh) 电治疗仪、控制方法以及治疗系统
WO2018092450A1 (ja) 電気治療器、および治療システム
KR102238627B1 (ko) 말초신경전도 억제를 위한 경피성 전기 신경 자극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166631Y1 (ko) 미소전류를 이용한 피부관리기
KR20210064622A (ko) 요실금 치료용 저주파 치료기
WO2012006876A1 (zh) 获得持续而舒适的电针针感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电针仪
KR200277132Y1 (ko) 저주파 자극기
WO2022014241A1 (ja) 低周波治療器、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050081478A (ko) 저주파 자극기
JP2895279B2 (ja) 低周波電気治療器
JP2004113485A (ja) 生体刺激装置
WO1999006106A1 (en)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a body
US11911613B2 (e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device
JP2010172562A (ja) 電気筋肉刺激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