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5853A - 人员闸机和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员闸机和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5853A
CN115305853A CN202210331927.8A CN202210331927A CN115305853A CN 115305853 A CN115305853 A CN 115305853A CN 202210331927 A CN202210331927 A CN 202210331927A CN 115305853 A CN115305853 A CN 115305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esting
arresting element
release position
gat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19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特里夫诺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etic Autocontro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gnetic Autocontro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etic Autocontrol GmbH filed Critical Magnetic Autocontro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5305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5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11/00Means for allowing passage through fences, barriers or the like, e.g. stiles
    • E06B11/08Turnstiles; Gates for control of entry or exit of persons, e.g. in supermarkets
    • E06B11/085Turnstiles; Gates for control of entry or exit of persons, e.g. in supermarkets non-rotary or with a limited angle of rotation, e.g. 9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HINGES OR OTHE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AND 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AND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25Emergency conditions
    • E05Y2800/252Emergency conditions the elements functioning only in case of emergenc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11/00Means for allowing passage through fences, barriers or the like, e.g. stiles
    • E06B11/02Gates; Doors
    • E06B11/022Gates; Do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 E06B11/023Gates; Do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where the gate opens within the plane of the gate
    • E06B11/025Gates; Do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where the gate opens within the plane of the gate verticall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员闸机和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人员闸机(15)用于安全区域的入口检查,拦阻装置(14)具有:基架(1);拦阻元件(2),能在释放位置和拦阻位置之间运动,拦阻元件能绕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摆动轴线(6)摆动地支承在基架上;以及驱动装置(8),用于拦阻元件并固定在基架上,拦阻元件与复位装置连接,以便在驱动装置失效或功能故障时或者在触发紧急关闭功能时使拦阻元件移动到释放位置中和/或保持在释放位置。复位装置包括复位配重(11),复位配重的规格设计成以形锁合或力锁合的方式与拦阻元件机械地连接,使得在驱动装置关闭时复位配重由于该复位配重的重量使拦阻元件移动到释放位置中和/或保持在释放位置。

Description

人员闸机和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全区域的访问控制的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拦阻装置的人员闸机。
背景技术
具有拦阻装置的人员闸机广泛应用于以下情况:安全区域对于人员应是可进入的,但必须对这种进入进行检查。这里,人员闸机的功能在于将希望进入受保护的并且为此多数是封闭的或受管理的区域的人员相互分开。这个功能通常主要用在音乐会或体育赛事中,并也用在离开受特殊保护的区域(如机场的登机门区域)。人员闸机的另一个功能对于只能凭特殊权限允许进入的安全区域是重要的。这种特殊的权限可以是入场券、会员证、护照或用于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城铁、其它铁路列车或空中出租车)的票证。这种特殊权限也可以在于提供生物识别数据,利用所述数据可以唯一地识别有进入权限的人员。
对于应让大量人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经检查后通行的人员闸机,如在火车站、地铁车站或类似场所的闸机(特别是“自动检票系统”的区域内),已经得到验证的是,使用具有拦阻装置的人员闸机是有用的,所述拦阻装置的拦阻元件构造成能摆动的翼板。所述翼板可以绕水平定向的摆动轴摆动到拦阻装置旁边的通道或两个拦阻装置之间的过道中,以便占据拦阻位置,并且可以从通道中摆动出来,以便占据释放位置。在释放位置中,所述翼板通常容纳在闸机壳体中。
这种设计成翼板的拦阻元件可以特别快速地在拦阻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通常是以0.3秒至0.6秒的运行时间移动。由于在摆动运动中空气阻力是非常小的并且无法与例如作用在绕竖直轴线摆动的门上的空气阻力相比较;同时,通过使翼板摆动回缩到闸机壳体中并且将其基本上或完全容纳在闸机壳体中,使得由于翼板运动而导致事故的风险最小化。
通常,当前类型的两个人员闸机在它们之间形成过道,人员只能单人依次走过所述过道。两个人员闸机的拦阻元件都分别同时摆动到过道中,以便占据其拦阻位置,并且所述拦阻元件彼此相对置,以便形成拦阻用于人员的通道拦阻结构的两个半部。
在安全区域中发生由于火灾、恐怖袭击或也可能只是由于断电而出现的恐慌的情况下,出于安全原因,必须确保所有人员闸机的拦阻元件移动到释放位置,以便保持逃生通道畅通。出于安全原因,不允许的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特别是当供电失效时,拦阻元件例如必须手动地摆动到释放位置,因为存在由于拥挤的人群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风险。
当前类型的拦阻装置包括:基架;拦阻元件,所述拦阻元件能绕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在基架上并且能在释放位置和拦阻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及用于拦阻元件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基架上并与拦阻元件连接。
出于前面所述的安全原因,当前类型的拦阻装置的拦阻元件设有复位装置,以便在驱动装置失效或功能故障时或者在触发紧急关闭功能时使拦阻元件移动到释放位置中。最佳的方式是,只要驱动装置不能发挥功能,也通过复位装置将所述拦阻元件保持在释放位置中。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这样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借助于驱动装置使拦阻元件移动到释放位置中,其方式特别是,在断电时,由蓄电元件(例如电容器)仍向用于通常由电机以及可能还有传动装置组成的驱动装置的供电装置提供电能,直到拦阻元件摆动到释放位置。但如果拦阻元件由于挤入的人员而受到负载,驱动装置需要更长时间或者需要更多电能,才能将拦阻元件带入释放位置。此时,安全性设计没有涵盖这种情况,或者必须也对这种情况加以考虑,但这可能需要高成本的附加设备。
另一种用于复位装置的原理在于,所述拦阻元件与复位弹簧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了使拦阻元件摆动到拦阻位置中必须克服弹簧预紧力工作;这在相应地抵消所述力时不会出现问题。相反有问题的是,这种复位弹簧由于与拦阻元件的刚性的机械连接会跟随拦阻元件的每次摆动运动并且此时分别被张紧和放松。然而,当前类型的拦阻装置通常一天要实施数万次摆动运动,以便打开和闭锁入口以及分离人员。在拦阻装置的整个使用寿命上看,由此会发生数百万次开关循环,在这些开关循环中,复位弹簧也分别进行放松和张紧。
因此可能出现的是,这种复位弹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断裂。断裂的复位弹簧会构成很大的安全风险,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拦阻元件此时不再能自动摆动到释放位置,而是阻挡可能的逃生路径。特别是有问题的是,这种安全性风险在日常运行中甚至无法识别。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当前类型的拦阻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拦阻装置的人员闸机,所述拦阻装置的复位装置在拦阻装置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都能可靠地随时使用,但在结构上却不复杂。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安全区域的入口检查的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具有:基架;拦阻元件,所述拦阻元件能在释放位置和拦阻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拦阻元件能绕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在所述基架上;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所述拦阻元件并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所述拦阻元件与复位装置连接,以便在所述驱动装置失效或功能故障时或者在触发紧急关闭功能时使所述拦阻元件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和/或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根据本发明在复位装置方面改进所述拦阻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配重,所述复位配重的规格设计成以形锁合或力锁合的方式与所述拦阻元件机械地连接成,使得在驱动装置关闭时,所述复位配重由于该复位配重的重量使所述拦阻元件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和/或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安全区域的入口检查的人员闸机,所述人员闸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拦阻装置,所述拦阻装置安置在闸机壳体中,所述闸机壳体具有用于拦阻元件的开口。
所述复位配重不需要供能装置,因为所述复位配重通过地球引力起作用,这种复位配重也不存在疲劳断裂的风险。在驱动装置关闭后,与复位配重机械地连接的拦阻元件更多地是可靠且自动地被带入释放位置并保持在释放位置。在失效或功能故障时,驱动装置会自动关闭,特别是在供电装置本身失效时自行发生。在触发紧急关闭功能时,驱动装置同样关闭或者断开动力传递,因此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复位配重的重力都确保实现拦阻元件可靠地且完全地摆动到释放位置。同时,复位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构成在结构上可以非常简单地实现并且是经济的。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个优点与具有复位弹簧的现有技术的其他缺点相关联: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由于老化现象随时间降低,因此与复位功能实际所需的程度相比,复位弹簧的尺寸必须设计得较大。由于必须确保,在几百万次运动循环之后对复位功能也仍存在足够的弹簧力。结构相同的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通常为+/-5%的常见误差使得必须设置安全裕度并且由此在平均值上同样会导致过大尺寸。
与此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复位配重可以在其重力上更为精确地制造,并且也不必担忧重力会随时间下降。由此,复位配重的重力可以更为准确地与实际所需的用于使拦阻元件复位的力相适配,由此驱动电机受到的载荷较小并且用于运动循环和用于将拦阻元件保持在拦阻位置中的能量需求有利地降低。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有利地还避免了发出噪声,在具有复位弹簧的现有技术中已经能够观察到发出噪声的情况。这种弹簧噪声是由于弹簧悬挂部上的滑粘(stip-slick)效应导致的。这种效应将复位弹簧置于振动,这会导致出现噪声。对于复位弹簧还会在弹簧支座上出现尖锐噪声和磨损,所述噪声和磨损只能通过复杂和昂贵的球体支承结构避免;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复位配重也消除了这些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拦阻装置的驱动装置优选通过杠杆装置或连杆机构与拦阻元件连接,并且所述复位配重集成到所述杠杆装置或连杆机构中。这使得可以特别简单地将复位配重与拦阻元件机械地耦合,因为连杆机构或杠杆装置到拦阻元件上的连接结构已经存在并且驱动装置与所述杠杆装置或连杆机构的分离或脱离不会对复位装置产生不利影响。
这里特别优选的是,所述杠杆装置或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设计成复位配重,就是说,没有作为单独的构件添加所述复位配重。相反,特别是杠杆或连杆部件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在相应地设置所述杠杆装置或连杆机构时所述杠杆或连杆部件用作复位配重并且在驱动装置关闭时可靠地将所述拦阻元件拉入释放位置。
如本身已知的那样,所述拦阻元件优选设计成板状的翼板,所述翼板必要时具有附加的撑杆、加固结构、保持轨和类似结构。所述翼板优选具有基本上圆扇型、圆环扇型或梯型的形状,这种形状较宽的侧面优选构成板状的翼板的上部区域,而这种形状较窄的侧面优选构成板状的翼板的下部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此时适宜的是,拦阻元件在位于翼板的下部或在翼板的下方的区域中能摆动地支承在基架上并且翼板较宽的区域用于摆入拦阻位置中。
所述拦阻元件也可以是板状的伸缩翼板,所述伸缩翼板严格地讲是由至少两个翼板组成,这些翼板优选基本上具有圆扇型、圆环扇型或梯型的形状并且伸缩式地相互插接,以便在进入拦阻位置的摆动运动中展开并且相应地增大拦阻元件的面积,并且相反地,当拦阻元件摆动回到释放位置中时,减小所述面积。这使得可以以较大的宽度闭锁通道,而不必使用于容纳翼板的闸机壳体更宽地构成。
当根据本发明的拦阻装置的驱动装置基本上通过具有或没有传动装置的电动机构成时,有利的是,在所述基架上安装用于运行和控制所述电动机的电气部件和电子部件。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人员闸机优选包括两个闸机壳体,这两个闸机壳体在它们之间形成过道,在每个闸机壳体中分别安置一个拦阻装置。这两个拦阻装置的拦阻元件这里能够从两侧基本上同步地摆动到所述过道中并能够从所述过道中摆动离开,以便占据拦阻位置或释放位置。由此拦阻元件只需以这样的程度摆动,即,使得所述拦阻元件分别几乎闭锁过道的宽度的一半。这使得可以以特别短的运行时间闭锁和释放过道。如果拦阻元件是翼板,则在闸机壳体具有常见尺寸时,为了闭锁通常宽度为500mm至600mm的标准过道,对于伸缩式翼板为了闭锁通常达到990mm的宽度,翼板从闸机壳体中摆出20度至30度就足够了。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和解释根据本发明的拦阻装置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具有处于拦阻位置中的拦阻元件的拦阻装置的等轴视图;
图2示出两个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人员闸机的等轴视图,所述人员闸机形成一个过道。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架
2 拦阻元件
3 翼板
4 保持型材
5 旋转支承件
6 摆动轴线
7 电动机
8 驱动装置
9 电机轴
10 杠杆装置
11 复位配重
12 过道
13 人员闸机
14 拦阻装置
15 闸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拦阻装置14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拦阻装置具有基架1和拦阻元件2,所述拦阻元件这里构造成板状的翼板3,所述翼板基本上具有圆环扇区的形状,所述翼板具有底部的窄区域和顶部的宽区域。拦阻元件2还包括保持型材4和旋转支承件5,所述拦阻元件2能够绕基本上水平地延伸通过旋转支承件5的摆动轴线6在释放位置(未示出)和拦阻位置之间摆动,所述旋转支承件5安置在基架1中。
从图1可以看出,在基架1的背侧上将作为驱动装置8的主部件的电动机7安装在基架1上。电动机7的电机轴9穿过基架1并且与杠杆装置10连接,所述杠杆装置使驱动装置8的电机轴9与拦阻元件2的保持型材4机械地连接并且确保将电动机7的运动传递到拦阻元件2上,使得在电动机7转动例如180度时,拦阻元件2绕摆动轴线6摆动例如25度。
现在,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在于,杠杆装置10的一部分设计成复位配重,并且杠杆装置10以这样的方式延伸,即,使得复位配重11在电动机7关闭时或在力传递流断开时,将拦阻元件2拉入其释放位置。这意味着,仅由于复位配重11的重力自动地和强制地实现拦阻装置14的紧急开启,复位配重的质量相应地确定尺寸。
本示例的驱动装置8例如也可以是低能耗驱动器,对于这种低能耗驱动器,不是通过电动机7的通常180度的转动操作,而是仅为约40度的转动操作杠杆装置10。这是有利的,因为出于安全性原因对于人员闸机有这样的规范,即,在触碰到障碍物(例如处于拦阻元件2的运动区域中的人)时,拦阻元件2在其前边缘上不允许施加大于67N的力。由此,为了将拦阻元件2带入拦阻位置,杠杆装置10不必移动到过于靠近止点位置,并且相应地,由于杠杆装置10的增大的传动比,电动机7的电机转矩不必明显减小,以至于如果不以复杂的、位置相关的方式调节电机转矩,所述电机转矩不再足以完成拦阻装置的加速和正常运行。
用于给电动机7供电和用于对电动机进行电子控制的其他部件,如接线柱、控制器、电网部件、继电器等(未示出)可以直接安装在基架1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单独的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又可以固定在基架1上。
在图2中示出两个具有根据本发明构成的根据图1的拦阻装置14、14'的人员闸机13、13'。拦阻装置14、14'的拦阻元件2、2'朝过道12的方向起作用,以便在拦阻位置中对于人员闭锁所述过道和在释放位置(未示出)中对于人员打开所述过道。这两个人员闸机13、13'分别包括如图1所示的拦阻装置14、14'以及闸机壳体15、15',在所述闸机壳体中容纳拦阻装置14、14',在这两个人员闸机之间形成过道12,此时,两个闸机壳体15、15'形成过道12的侧壁并且这里特别是确保将走过过道12的人员分离成单人。
闸机壳体15、15'例如可以在其上边缘上设有鉴权模块(未示出),用于核查通过所述过道12的特殊权限,在图2中朝所述上边缘观察。
如参考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看出的那样,根据本发明构成复位装置可以在结构上非常简单地实现,尽管所述复位装置在任何时候且在拦阻装置14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都能可靠地确保拦阻装置14在紧急情况下将拦阻元件2带入其释放位置中,从而可以使逃生路径畅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像在复位弹簧发生断裂时出现的情况那样,在未被识别到的情况下失去复位功能。

Claims (9)

1.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所述人员闸机(15)用于安全区域的入口检查,所述拦阻装置(14)具有:
基架(1);
拦阻元件(2),所述拦阻元件(2)能在释放位置和拦阻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拦阻元件(2)能绕基本上水平定向的摆动轴线(6)摆动地支承在所述基架(1)上;以及
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用于所述拦阻元件(2)并固定在基架(1)上,
所述拦阻元件(2)与复位装置连接,以便在所述驱动装置(8)失效或功能故障时或者在触发紧急关闭功能时,使所述拦阻元件(2)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和/或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配重(11),所述复位配重的规格设计成以形锁合或者力锁合的方式与所述拦阻元件(2)机械地连接,使得在所述驱动装置(8)关闭时,所述复位配重由于该复位配重(11)的重量使所述拦阻元件(2)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和/或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8)通过杠杆装置(10)或连杆机构与所述拦阻元件(2)连接,并且所述复位配重(11)集成到所述杠杆装置(10)或连杆机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装置(10)或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设计成复位配重(1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阻元件(2)包括板状的翼板(3),所述翼板优选具有基本上圆扇型、圆环扇型或梯型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阻元件(2)在位于所述翼板(3)的下部或在所述翼板(3)的下方的区域中能摆动地支承在基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电动机(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上安装有用于运行和控制所述电动机(7)的电气部件和电子部件。
8.人员闸机,用于安全区域的入口检查,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闸机(13)具有闸机壳体(15)、安置在所述闸机壳体(15)中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拦阻装置(14)和用于所述拦阻元件(2)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员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闸机具有两个闸机壳体(15、15'),在两个所述闸机壳体之间形成过道(12),所述人员闸机还具有分别安装在每个闸机壳体(15、15')中的拦阻装置(14、14'),所述拦阻装置的拦阻元件能够从两侧基本上同步地摆动到所述过道(12)中并能够从所述过道中摆动离开,以便占据拦阻位置或释放位置。
CN202210331927.8A 2021-05-05 2022-03-30 人员闸机和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 Pending CN1153058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11684.8 2021-05-05
DE102021111684.8A DE102021111684A1 (de) 2021-05-05 2021-05-05 Personensperre und Sperrvorrichtung für eine solch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5853A true CN115305853A (zh) 2022-11-08

Family

ID=804375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6534.9U Active CN215948000U (zh) 2021-05-05 2021-07-15 行人阻挡设备和用于行人阻挡设备的阻挡装置
CN202210331927.8A Pending CN115305853A (zh) 2021-05-05 2022-03-30 人员闸机和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6534.9U Active CN215948000U (zh) 2021-05-05 2021-07-15 行人阻挡设备和用于行人阻挡设备的阻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86424A1 (zh)
CN (2) CN215948000U (zh)
BR (1) BR102022008688A2 (zh)
DE (1) DE10202111168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5015373U1 (de) 2005-09-29 2005-12-15 Magnetic Autocontrol Gmbh Sperr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eine Durchgangssperre
DE102008025757A1 (de) * 2008-04-28 2009-10-29 Kaba Gallenschütz GmbH Türantrieb
ITAR20080024A1 (it) 2008-06-13 2009-12-14 Saima Sicurezza Spa Barriera di controllo per l'accesso di un utilizzatore alla volta, prevalentemente per mezzi di trasporto pubblico quali autobus, tram e simili.
JP5988498B2 (ja) * 2013-03-01 2016-09-07 株式会社近計システム 自動扉
DE202014007265U1 (de) 2014-09-05 2014-10-20 Magnetic Autocontrol Gmbh Sperrelement für Personendurchgangssperren und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Sperrelement
WO2020065433A1 (en) 2018-09-24 2020-04-02 Gunnebo Entrance Control Ltd. Wing gate turnsti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6424A1 (de) 2022-11-09
CN215948000U (zh) 2022-03-04
BR102022008688A2 (pt) 2022-11-16
DE102021111684A1 (de) 2022-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2830B (zh) 具有浅井坑和/或低顶盖的电梯
US6446389B1 (en) Tandem sliding door operator
CN205314736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的隔离锁装置
ES2894692T3 (es) Sistema de desbloqueo de puerta de descansillo de elevador
JP2020509983A (ja) エレベータドアロック装置
RU2007120630A (ru) Замок двери кабины
US20190145169A1 (en) Passage control device for persons
KR20200121660A (ko) 지하철 게이트의 스윙도어 장치
US9701320B2 (en) Mechanical lift seat and installation equipped with this seat
US5732796A (en) Elevator car evacuation deterrent device
US5454447A (en) Elevator hoistway door bolt lock
US5651427A (en) Elevator door coupling and hold-close apparatus
CN115305853A (zh) 人员闸机和用于人员闸机的拦阻装置
US20040066047A1 (en) Device for securing a door leaf against unintentional deflection
US4049302A (en) Safety lock mechanism
AU2020317454A1 (en) Access control device and pedestrian gate for same
JP2000016280A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KR100998667B1 (ko) 플랩게이트 장치
CN109879143A (zh) 电梯门系统及其带开门限制装置的门刀
CN102044102B (zh) 一种安全扇门装置
CA2429297C (en) Lock mechanism for securing a door kinematics system
CN105645240A (zh) 一种轿门锁装置
KR20060078087A (ko) 지하철 게이트용 출입통제장치
KR200398549Y1 (ko) 승강장의 스크린 도어 수동 개방장치
EP2288516B1 (en) Control barrier for access of one user at a time, mainly for mean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such as buses, trams and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