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3214A -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3214A
CN115303214A CN202210942550.XA CN202210942550A CN115303214A CN 115303214 A CN115303214 A CN 115303214A CN 202210942550 A CN202210942550 A CN 202210942550A CN 115303214 A CN115303214 A CN 115303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ual field
vehicle
adjusting
eyeball
bou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25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Xiaope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Xiaope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Xiaope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Xiaope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25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3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3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3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本申请能够根据驾驶员的眼球位置进行前端视野的准确调节,提高车辆前端视野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行驶安全来说,汽车人机工程学中的驾驶员视野非常重要,对于视野盲区大、刹车困难的商用汽车来说驾驶员前端视野又是重中之重。对于驾驶员而言,上车后的必要动作是调节座椅到舒服的位置,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维度包括脚部有足够的空间实施踏板踩踏动作,膝部不会顶到前端,坐姿舒服以及前端视野调节到自己熟悉的状态。
但是,由于前端视野好坏只能通过眼睛去找周边参照物,或者,驾驶员对于车辆的参数性能不熟悉等情况,导致前端视野的调节不准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车辆前端视野调节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所述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基于所述视野调节范围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并在所述车辆的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以及预设斜率确定所述眼球调节线的第一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预设斜率,确定所述眼球调节线;
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座椅高度与预设视野调节范围的线性关系,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视野调节范围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视野调节范围对应的范围边界;
基于所述范围边界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预设视野边界;
若所述车辆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将所述预设视野边界作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若所述车辆未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车辆未处于P档状态且当前已启用视野调节,则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二眼球坐标;
基于已启用视野调节的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
若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则基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眼球对应的目标眼球坐标;
基于所述目标眼球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座椅对应的第二调节参数,并在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调节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已启用视野调节的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第一起始线,并获取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初始的第二起始线;
基于所述第一起始线以及所述第二起始线,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达到预设阈值,且所述偏移达到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第一起始线以及所述第二起始线,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起始线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一交点,以及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二交点;
基于所述第一交点以及所述第二交点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并确定所述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摄像头、显示屏、座椅控制电机以及控制器;其中,
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
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以及所述座椅控制电机调节所述座椅。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所述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通过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接着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而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然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能够根据驾驶员的眼球位置进行前端视野的准确调节,实现座椅座椅调节并保证视野不变的技术问题,使座椅的调节更加智能化,提高车辆前端视野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中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中车辆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车辆可以是车辆,如图1所示,该车辆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车辆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车辆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
在图1所示的车辆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包括:存储器1005、处理器1001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05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其中,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时,执行以下各个实施例中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该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应用于车辆中,该车辆包括摄像头、显示屏、座椅控制电机以及控制器,还可以包括语音系统、座椅传感器以及仪表等,摄像头、显示屏、座椅控制电机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同时分别与语音系统、座椅传感器以及仪表通信连接。座椅控制电机用于确定座椅移动。
其中,摄像头可以为具备定位功能摄像头,例如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类型摄像头,该摄像头用于拍摄处于驾驶位的驾驶员的图像信息,并根据该图像信息确定该驾驶员当前的眼球坐标,该眼球坐标可以为驾驶员左眼眼球的坐标、右眼眼球的坐标或者左右眼的中心点的坐标。参照图3,可以将车辆的前端的底部作为坐标原点,以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三个方向确定空间坐标系的三轴。座椅传感器设置多个,通过多个座椅传感器确定座椅在空间坐标系的位置。
该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
在需要进行前端视野调节时,获取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具体地,控制器可直接通过摄像头获取到该第一眼球坐标。
具体地,在车辆处于P档状态时,若车辆已启动视野调节功能时,则获取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其中,若车辆已启动视野调节功能,则在座椅的状态为驾驶状态时,获取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在座椅的状态为非驾驶状态时,通过语音系统输出座椅调节的语音提示信息,在座椅调节完成其根据座椅传感器确定座椅的状态为驾驶状态时,再获取第一眼球坐标。
步骤S102,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
在获取到第一眼球坐标时,根据该第一眼球坐标确定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具体地,控制器先确定该车辆是否存储有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预设视野边界,即当前时刻之前是否通过该第一眼球坐标进行过前端视野的调节,若车辆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将预设视野边界作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若所述车辆未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即当前未通过该第一眼球坐标进行过前端视野的调节,则基于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参照图3,该视野调节范围即为图3中的起始点调节区。
接着,并在车辆的显示屏显示第一视野边界,该第一视野边界设有起始点调节按钮,驾驶员可以通过该起始点调节按钮调整前端视野的起始点,绝对盲区即为该车辆前端的盲区。
步骤S103,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
在显示屏显示第一视野边界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该起始点调节按钮调整前端视野的起始点,进而触发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控制器在检测到该调节操作,基于调节操作以及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具体地通过该调节操作所对应的起始点确定目标视野线,该确定目标视野线与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眼球调节线的交点为目标眼球点,通过该目标眼球点确定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以通过该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将驾驶员的眼球调节至该目标眼球点。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显示屏显示第一调节参数,此时显示屏设有确认调节按键及/或拒绝调节按键,驾驶员可根据确认调节按键或拒绝调节按键触发确认指令或者拒绝指令,以使驾驶员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座椅的调节。
步骤S104,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在检测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第一调节参数调节座椅,具体地,控制器通过控制座椅控制电机调节座椅的上下位置或者前后位置等。
本申请通过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接着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而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然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能够根据驾驶员的眼球位置进行前端视野的准确调节,提高车辆前端视野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全部内容,其中,步骤S102包括:
步骤S201,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步骤S202,基于所述视野调节范围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并在所述车辆的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其中,步骤S201包括:
步骤S2011,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以及预设斜率确定所述眼球调节线的第一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预设斜率,确定所述眼球调节线;
步骤S2012,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座椅高度与预设视野调节范围的线性关系,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在获取到第一眼球坐标时,获取该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眼球调节线,具体地,获取该眼球调节线对应的预设斜率a,a的值由车辆的参数进行预先设置,进而可得到眼球调节线的直线方程z=ax+b,然后将第一眼球坐标(x0,y0,z0)的(x0,z0)代入公式获得b,进而得到该眼球调节线的直线方程。
接着,基于车辆的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也就是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座椅高度与预设视野调节范围的线性关系,得到视野调节范围,其中,座椅高度与预设视野调节范围的线性关系可预先存储于车辆中。进而可以根据眼球坐标以及预设斜率准确得到眼球调节线,接着根据座椅高度与预设视野调节范围的线性关系准确确定视野调节范围,以提高前端视野调节的准确性以及效率。
接着,基于所述视野调节范围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第一视野边界,具体地,根据视野调节范围对应的范围边界以及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其中,步骤S202包括:
步骤S2021,获取所述视野调节范围对应的范围边界;
步骤S2022,基于所述范围边界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具体地,先获取视野调节范围对应的范围边界,该范围边界为视野调节范围对应的对应的两个边界点的坐标,参照图3,范围边界可以为图3中眼球调节线所对应的两个端点的端点坐标。
接着,基于范围边界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第一视野边界,具体地,确定两个范围边界与车辆的前舱轮廓相切时的第一切线以及第二切线,并获取第一切线以及第二切线与前端车辆盲区(绝对盲区)所对应的地平线的两个交点,两个交点之间的区域即为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前端视野。进而可根据范围边界以及前舱轮廓准确得到第一视野边界,进一步提高车辆前端视野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步骤S201还包括:
步骤a,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预设视野边界;
步骤b,若所述车辆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将所述预设视野边界作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步骤c,若所述车辆未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具体地,控制器先确定该车辆是否存储有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预设视野边界,即当前时刻之前是否通过该第一眼球坐标进行过前端视野的调节,若车辆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将预设视野边界作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若所述车辆未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即当前未通过该第一眼球坐标进行过前端视野的调节,则基于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参照图3,该视野调节范围即为图3中的起始点调节区,能够在当前已通过该第一眼球坐标进行过前端视野的调节时,基于前一次的结果进度前端视野的调节,进一步提高车辆前端视野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本申请通过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接着基于所述视野调节范围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能够根据眼球坐标准确得到车辆前端的视野边界,以根据驾驶员的野边界进行前端视野的准确调节,提高车辆前端视野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出本申请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全部内容,其中,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若所述车辆未处于P档状态且当前已启用视野调节,则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二眼球坐标;
在车辆未处于P档状态时,若车辆已启动视野调节功能时,则获取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二眼球坐标,其中,由于车辆未处于P档状态,进而在座椅的状态为驾驶状态,在车辆已启动视野调节功能时,直接获取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二眼球坐标,其中,第二眼球坐标与第一眼球坐标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在赘述,参照图4,图4中静态引导锁定眼球点为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眼球点,动态眼球变化为眼球位置变化后第二眼球坐标的眼球点。
步骤S302,基于已启用视野调节的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
步骤S303,若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则基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眼球对应的目标眼球坐标;
步骤S304,基于所述目标眼球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座椅对应的第二调节参数,并在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调节参数;
步骤S304,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在获取到第二眼球坐标时,获取已启用视野调节的第二视野边界,即车辆当前的第二视野边界,然后基于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
具体地,该步骤S302包括:
步骤d,基于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第一起始线,并获取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初始的第二起始线;
步骤e,基于所述第一起始线以及所述第二起始线,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步骤f,若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达到预设阈值,且所述偏移达到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
其中,第二起始线为前一次进行前端视野调节时,调节操作所对应的起始点与前舱轮廓的切线,第一起始线第二眼球坐标与前舱轮廓的切线,接着基于第一起始线以及第二起始线,确定第二起始线的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步骤e包括:
步骤g,确定所述第一起始线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一交点,以及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二交点;
步骤h,基于所述第一交点以及所述第二交点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并确定所述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其中,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可以为图3中的起始点调节区以及者图4中的起始点调节区,或者,调节起始点之后,起始点调节区的剩余部分,确定第一起始线与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一交点,以及确定第二起始线与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二交点,接着基于第一交点以及所述第二交点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并确定所述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具体地,该偏移为第一交点与第二交点之间的距离,第一交点与第二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偏移达到预设阈值,进而可准确确定偏移达到预设阈值,进而提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调节前端视野的准确性,该预设阈值可以为0.3m,参照图4,图4中的设置起始线为第二起始线,实际起始线为第一起始线,偏差值为第一交点与第二交点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达到预设阈值,且所述偏移达到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即该预设时长可以为1分钟,进而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准确判断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以在满足时调节前端视野,进而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接着,若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则基于第二视野边界以及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眼球对应的目标眼球坐标;具体地,先采用与第一眼球调节线相同的方式根据第二眼球坐标确定第二眼球调节线,然后根据第二视野边界的第一起始线对应的起始点与前舱轮廓的切线,与第二眼球调节线的交点作为目标眼球坐标的坐标点,参照图4,图4中新的眼球点调节目标为目标眼球坐标,眼球调节线变化为第一眼球调节线与第二眼球调节线之间的变化,其中,新的眼球点调节目标位于第二眼球调节线上,静态引导锁定眼球点位于第一眼球调节线上。
接着,基于目标眼球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座椅对应的第二调节参数,并在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而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本申请通过若所述车辆未处于P档状态且当前已启用视野调节,则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二眼球坐标;接着基于已启用视野调节的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而后若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则基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眼球对应的目标眼球坐标;然后基于所述目标眼球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座椅对应的第二调节参数,并在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调节参数;最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车辆座椅的调节,以维持相同的前端视野,进而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摄像头、显示屏、座椅控制电机以及控制器;其中,
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
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以及所述座椅控制电机调节所述座椅。
上述各程序单元所执行的方法可参照本申请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所述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基于所述视野调节范围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并在所述车辆的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以及预设斜率确定所述眼球调节线的第一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预设斜率,确定所述眼球调节线;
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座椅高度与预设视野调节范围的线性关系,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视野调节范围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视野调节范围对应的范围边界;
基于所述范围边界以及所述车辆的前舱轮廓,确定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眼球坐标对应的预设视野边界;
若所述车辆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将所述预设视野边界作为所述第一视野边界;
若所述车辆未存储有所述预设视野边界,则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获取眼球调节线,并基于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在所述眼球调节线中确定视野调节范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车辆未处于P档状态且当前已启用视野调节,则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二眼球坐标;
基于已启用视野调节的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
若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则基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眼球对应的目标眼球坐标;
基于所述目标眼球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座椅对应的第二调节参数,并在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调节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已启用视野调节的第二视野边界以及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是否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眼球坐标确定第一起始线,并获取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初始的第二起始线;
基于所述第一起始线以及所述第二起始线,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达到预设阈值,且所述偏移达到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满足预设视野调节条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起始线以及所述第二起始线,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起始线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一交点,以及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与所述第二视野边界对应的视野范围对应的第二交点;
基于所述第一交点以及所述第二交点确定所述第二起始线的偏移,并确定所述偏移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摄像头、显示屏、座椅控制电机以及控制器;其中,
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车辆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眼球坐标;
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眼球坐标,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应的前端视野的第一视野边界;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野边界对应的调节操作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节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视野边界,确定所述车辆的座椅对应的第一调节参数;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调节参数对应的确认指令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以及所述座椅控制电机调节所述座椅。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所述车辆前端视野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42550.XA 2022-08-08 2022-08-08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03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2550.XA CN115303214A (zh) 2022-08-08 2022-08-08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2550.XA CN115303214A (zh) 2022-08-08 2022-08-08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3214A true CN115303214A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6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2550.XA Pending CN115303214A (zh) 2022-08-08 2022-08-08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32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2794A (zh) * 2022-11-29 2023-03-1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2794A (zh) * 2022-11-29 2023-03-1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7900B2 (en) Controlling autonomous-vehicle functions and output based on occupant position and attention
CN107901792B (zh) 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53006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at a vehicle including an eye tracking device
US20170217445A1 (e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passenger-vehicle interactions
WO2015125243A1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視線方向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視線方向検出システム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制御方法
US201601169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at a vehicle including an eye tracking device
JP5047650B2 (ja) 車載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11252074B (zh) 多模态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辆
EP3514031A1 (en) Parking assist method and device
CN115303214A (zh) 车辆前端视野调节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02198B (zh) 车辆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US9983781B2 (en) Seat state correction system, seat state correction method, and seat state correction program
JP4244826B2 (ja) 車両機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センタ
JP2018120267A (ja) 車載用表示方法及び車載用表示装置
JP5161685B2 (ja) 視線計測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049787A1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9020312A (ja)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6669017B2 (ja) 車両用操作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3665513A (zh) 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8087635A (ja) 運転支援装置
JP5664202B2 (ja) 運転支援装置
CN113492855B (zh) 跟车场景下的加速度补偿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1677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operator-selectable settings on-vehicle
CN113022254B (zh) 车载空调的出风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86731A1 (e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