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0160A - 流路器件 - Google Patents

流路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0160A
CN115280160A CN202180019878.8A CN202180019878A CN115280160A CN 115280160 A CN115280160 A CN 115280160A CN 202180019878 A CN202180019878 A CN 202180019878A CN 115280160 A CN115280160 A CN 115280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low path
hole
groov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98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原匡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8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0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61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uspended solids or molecules independently from the bulk fluid flow, e.g. for trapping or sorting beads, for physically stretching molec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77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other techniques involving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15/0255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with mechanical, e.g. inertial, class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sorted colle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56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 G01N15/1459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the analysis being performed on a sample st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21Control of the sequence of chambers filled or empt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47Handling flowable solids, e.g. microscopic beads, cells, particles
    • B01L2200/0652Sorting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icles or molec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61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 B01L2300/0867Multiple inlets and one sample wells, e.g. mixing, dil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61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 B01L2300/0874Three dimensional net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75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mechanical means and fluid pressure
    • B01L2400/0487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mechanical means and fluid pressure fluid pressure, pneumat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1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logical cells, e.g. blood cells
    • G01N2015/012Red blood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1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logical cells, e.g. blood cells
    • G01N2015/016White blood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2015/0288Sorting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2015/1006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for cytolog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86Counting the part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设置有:第1槽,与第1孔连接并与第1孔连通;第2槽,与第1槽连接并与第1槽连通;和第3槽,在与第1槽分离的第2槽的中途的位置与第2槽连接并与第2槽连通。第1槽关于第1孔还向与第2槽相反的一侧延伸。在第1孔侧第2槽与第3槽所成的第1劣角比在与第1孔相反的一侧第2槽与第3槽所成的第2劣角大。

Description

流路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流路器件。
背景技术
如下技术是公知的:导入包含多种粒子的流体,将特定种类的粒子(以下称作“分离对象粒子”)与其他种类粒子进行分离的技术;和对分离对象粒子进行给定的处理的技术(例如国际公开第2019/151150号)。
发明内容
流路器件具备:第1面,开有向第1方向开口的第1孔;第2面,与所述第1面在所述第1方向上对置;第1槽,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均不开口,与所述第1孔连接并与所述第1孔连通;第2槽,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均不开口,与所述第1槽连接并与所述第1槽连通;和第3槽,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均不开口,在与所述第1槽分离的所述第2槽的中途的位置与所述第2槽连接并与所述第2槽连通。所述第1槽关于所述第1孔还向与所述第2槽相反的一侧延伸。
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在所述第1孔侧所述第2槽与所述第3槽所成的第1劣角比在与所述第1孔相反的一侧所述第2槽与所述第3槽所成的第2劣角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铅垂向下(-Z方向)地观察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流路器件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表示铅垂向下(-Z方向)地观察处理用器件的俯视图。
图3的(a)是示意表示在位置A-A沿着Y方向观察流路器件的假想的截面、通过破断省略了一部分的截面图。图3的(b)是示意表示在位置B-B沿着Y方向观察流路器件的假想的截面、通过破断省略了一部分的截面图。图3的(c)是示意表示在位置E-E沿着Y方向观察流路器件的假想的截面、通过破断省略了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表示铅垂向下地观察连接器件的俯视图。
图5的(a)是示意表示在位置C-C沿着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流路器件的假想的截面、通过破断省略了一部分的截面图。图5的(b)是示意表示在位置D-D沿着(-X)方向观察流路器件的假想的截面、通过破断省略了一部分的截面图。图5的(c)是示意表示在位置F-F沿着(-X)方向观察流路器件的假想的截面、通过破断省略了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表示铅垂向下(-Z方向)地观察分离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范围M的俯视图。
图8是例示测量分离对象粒子的个数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1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6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3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7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范围G1的俯视图。
图15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6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7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8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6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9是示意表示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7的处理刚结束后的处理用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0的(a)是表示图19的范围G2的俯视图。图20的(b)是部分地表示处理用器件的变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中参考附图来说明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各种变形例。在附图中,对具有同样的结构以及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具有同样的结构以及功能的部分在下述说明中省略重复的说明。附图是示意性示出的。
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而包含附记有右手系的XYZ坐标系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方向采用为铅垂向上。作为第1方向,可以采用铅垂向下。铅垂向下也表现为(-Z)方向。作为第2方向,可以采用X方向。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也表现为(-X)方向。作为第3方向,可以采用Y方向。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也表现为(-Y)方向。
在以下的说明中,“流路”具有流过流体的构造。与流路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该流路的长度被称作该流路的宽度。
<1.结构例>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流路器件100的俯视图。流路器件100具备处理用器件1、连接器件2和分离器件3。处理用器件1、连接器件2、分离器件3按该顺序朝向Z方向相互层叠。
处理用器件1是具有面1a、1b的器件。面1a位于比面1b更靠Z方向侧的位置。连接器件2是具有面2a、2b的器件。面2a位于比面2b更靠Z方向侧的位置。面2b与面1a接触。面2b和面1a例如通过等离子接合或光接合来接合。
分离器件3是具备面3a、3b的器件。面3a位于比面3b更靠Z方向侧的位置。面3b与面2a接触。面3b和面2a例如通过等离子接合或光接合来接合。
在上述的等离子接合中例如运用氧等离子。在上述的光接合中例如运用基于准分子灯的紫外光。
处理用器件1、连接器件2、分离器件3均在俯视观察(以下若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沿着(-Z)方向观察的俯视观察)下具有矩形状的板状的外形。面1a、1b、2a、2b、3a、3b与Z方向垂直。
图2是表示处理用器件1的俯视图。以一点划线显示的区域R2表示接合连接器件2的面2b的位置。处理用器件1的厚度(沿着Z方向的长度)例如是0.5毫米(mm)到5mm左右。面1a、1b的宽度(沿着X方向的长度)例如是10mm到30mm左右。面1a、1b的高度(沿着Y方向的长度)例如是20mm到50mm左右。
处理用器件1具有导入孔121、122、124、126、128、129、排出孔125、127、搅拌孔123。导入孔126、128、129、排出孔125、127均是在区域R2中在面1a开口的孔。导入孔121、122、124、搅拌孔123均是在区域R2以外的位置在面1a开口的孔。导入孔121、122、124、126、128、129、排出孔125、127、搅拌孔123均在面1b不开口。
处理用器件1具有排出孔141、142、143。排出孔141、142、143均是在俯视观察上未含在区域R2中的位置在面1b开口的孔。排出孔141、142、143均不在面1a开口。
处理用器件1具有搅拌流路115、流路111、112、113、114、116、117、118、119、测量流路151、参考流路152。搅拌流路115、流路111、112、113、114、116、117、118、119、测量流路151、参考流路152均是在面1a、1b都不开口的槽。
所谓“连通”,是指能流通流体地相连的状态。流路111与导入孔121以及排出孔127连通。流路112与导入孔128以及排出孔141连通。流路113与导入孔122以及排出孔125连通。流路114与导入孔126以及排出孔142连通。
搅拌流路115与搅拌孔123连通,介于搅拌孔123与流路117之间而存在。流路116介于流路117与参考流路152之间而存在。流路117介于测量流路151与流路116之间而存在,在测量流路151与流路116之间与搅拌流路115连通。流路118与导入孔124连通,介于导入孔124与参考流路152之间而存在。流路119与排出孔143连通,介于排出孔143与测量流路151之间而存在。
测量流路151介于流路117与流路119之间而存在。测量流路151向Y方向延伸,在该Y方向侧与流路117连通,在与Y方向相反的一侧与流路119连通。测量流路151与流路117连通的部位在俯视观察上位于区域R2,测量流路151与导入孔129连通。
参考流路152介于流路116与流路118之间而存在。参考流路152向Y方向延伸,在该Y方向侧与流路116连通,在与Y方向相反的一侧与流路118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例示测量流路151和参考流路152均向Y方向延伸的情况。但测量流路151和参考流路152也可以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
图3的(a)表示流路器件100的假想的截面。搅拌流路115随着从搅拌孔123朝向搅拌流路115,在大致向Y方向延伸后大致向(-Y)方向延伸,进而在大致向Y方向后向(-X)方向延伸,并与流路117连通。
图3的(b)、图3的(c)表示流路器件100的假想的截面。处理用器件1均在面1a具有向Z方向突出的筒101、102、103、104。筒101绕着Z轴包围导入孔121。筒102绕着Z轴包围导入孔122。筒103绕着Z轴包围搅拌孔123。筒104绕着Z轴包围导入孔124。
处理用器件1均在面1b具有向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筒131、132、133。筒131绕着Z轴包围排出孔141。筒132绕着Z轴包围排出孔142。筒133绕着Z轴包围排出孔143。
图4是表示连接器件2的俯视图。区域R3表示接合面3b的位置。连接器件2具有贯通孔225、226、227、228、229。贯通孔225、226、227、228、229均是在区域R3中在面2a与面2b之间贯通的孔。
图5的(a)、图5的(b)、图5的(c)表示流路器件100的假想的截面。贯通孔225与排出孔125连通。贯通孔225按照排出孔125、流路113的顺序经由它们与导入孔122连通。贯通孔226与导入孔126连通。贯通孔226按照导入孔126、流路114的顺序经由它们与排出孔142连通。贯通孔227与排出孔127连通。贯通孔227按照排出孔127、流路111的顺序经由它们与导入孔121连通。贯通孔228与导入孔128连通。贯通孔228按照导入孔128、流路112的顺序经由它们与排出孔141连通。贯通孔229与导入孔129连通。贯通孔229经由导入孔129与测量流路151连迪。
图6是表示分离器件3的俯视图。分离器件3的厚度(沿着Z方向的长度)例如是1mm到5mm左右。面3a、3b的宽度(沿着X方向的长度)例如是10mm到50mm左右。面3a、3b的高度(沿着Y方向的长度)例如是10mm到30mm左右。
分离器件3具有导入孔325、327、排出孔326、328、329、分离流路30、流路35、37、38、39。导入孔325、327、排出孔326、328、329均是不在面3a开口而在面3b开口的孔。分离流路30、流路35、37、38、39均是在面3a不开口而在面3b开口的槽。
在导入孔325、327、排出孔326、328、329、分离流路30、流路35、37、38、39所位于的场所以外,面3b与面2a接触。在面3b与面2a接触的位置,流体不向面3b与面2a之间移动。分离流路30、流路35、37、38、39均与面2a共同工作以供流体的移动。
分离流路30具有主流路34、输出口303。主流路34具有输入口341、输出口342。主流路34从输入口341向输出口342向(-Y)方向延伸。
图7表示分离器件3的一部分。但为了图示的方便,分离流路30、流路35、37以实线描绘。分离流路30具有多个分岔流路301。分岔流路301各自在Y方向的相互不同的位置从主流路34分岔。分岔流路301各自沿着X方向延伸。分岔流路301均在与主流路34相反的一侧与输出口303连通。
导入孔325与贯通孔225连通。导入孔325按照贯通孔225、排出孔125、流路113的顺序经由它们与导入孔122连通。导入孔327与贯通孔227连通。导入孔327按照贯通孔227、排出孔127、流路111的顺序经由它们与导入孔121连通。排出孔326与贯通孔226连通。排出孔326按照贯通孔226、导入孔126、流路114的顺序经由它们与排出孔142连通。排出孔328与贯通孔228连通。排出孔328按照贯通孔228、导入孔128、流路112的顺序经由它们与排出孔141连通。排出孔329与贯通孔229连通。排出孔329经由贯通孔229、导入孔129与测量流路151连通。
流路35将导入孔325和输入口341连结。流路35在输入口341与主流路34连通。流路35对输入口341向(-Y)方向连结。流路35在输入口341的近旁向Y方向延伸。
流路37对在输入口341的近旁向Y方向延伸的部分中的流路35,向X方向连结。导入孔327经由流路37与主流路34连通。
流路36将排出孔326和输出口303连结。流路36向X方向延伸。
流路38将排出孔328和输出口342连结。流路38对输出口342向Y方向连结。流路38随着从输出口342朝向排出孔328,按照(-Y)方向、(-X)方向、(-Y)方向、X方向的顺序延伸。
流路39对在输出口342的近旁向Y方向延伸的部分中的流路38,向(-X)方向连结。排出孔329经由流路39与输出口342连通。流路39随着从流路38朝向排出孔329,按照X方向、(-Y)方向、(-X)方向的顺序延伸。
<2.功能例>
粗略地如下述那样说明流路器件100的功能。
在分离器件3导入包含多种粒子P100、P200(参考图7)的流体(以下也称作“被处理流体”)。分离器件3将作为特定的种类的粒子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与其他种类粒子(以下也称作“其他种类粒子”)P200分离并排出。多种粒子可以是3种以上。以下例示分离对象粒子P100、其他种类粒子P200分别是1种粒子的情况。
处理用器件1用在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处理中。该处理的示例是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计数(个数的检测)。出于该处理的观点,分离对象粒子P100其自身、以及包含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流体均在以下也称作“检体”。
连接器件2将从分离器件3排出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更具体是检体)向处理用器件1引导。
从导入孔121对流路器件100导入按压用流体。从导入孔122对流路器件100导入被处理流体。经由搅拌孔123对流路器件100流入搅拌用流体。从流路器件100经由搅拌孔123流出搅拌用流体。从导入孔124对流路器件100导入分散用流体。按压用流体、搅拌用流体、分散用流体均是流体,其具体例以及功能后述。
在从导入孔121向流路器件100导入按压用流体时,能将流过按压用流体的管从流路器件100的外部向流路器件100连接。能将筒101用在该管的连接中。
在从导入孔122向流路器件100导入被处理流体时,能将流过被处理流体的管从流路器件100的外部向流路器件100连接。能将筒102用在该管的连接中。
能将经由搅拌孔123使搅拌用流体相对于流路器件100流入流出的管从流路器件100的外部向流路器件100连接。能将筒103用在该管的连接中。
在从导入孔124向流路器件100导入分散用流体时,能将流过分散用流体的管从流路器件100的外部向流路器件100连接。能将筒104用在该管的连接中。
从导入孔122向流路器件100导入的被处理流体按照流路113、排出孔125、贯通孔225、导入孔325、流路35、输入口341的顺序经由它们流入主流路34。
从导入孔121向流路器件100导入的按压用流体按照流路111、排出孔127、贯通孔227、导入孔327、流路37的顺序经由它们流入主流路34。
在图7中,以2点划线描绘的箭头Fp1表示按压用流体所朝向的方向。该方向朝向X方向。在图7中,以比箭头Fp1粗的2点划线描绘的箭头Fm1表示流过主流路34的被处理流体的主要的流(也称作主流)所朝向的方向。该方向朝向-Y方向。
在图7中示意示出在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直径比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直径大的情况下将两者相互分离的样子。具体地,例示将分岔流路301的宽度(这里是沿着Y方向的分岔流路301的长度)设定得比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直径大、比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直径小的情况。
至少主流路34的宽度以及流路35的宽度的任一者比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直径以及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直径的任一者大。在此,主流路34的宽度是沿着X方向的主流路34的长度。在此,流路35的宽度是在主流路34的近旁沿着X方向的流路35的长度。在此,流路35的宽度是在流路35沿着-X方向延伸的位置沿着Y方向的流路35的长度。
其他种类粒子P200在主流路34向(-Y)方向移动,并且其大部分向分岔流路301导入。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大部分经由分岔流路301,进而经由输出口303、流路36、排出孔326、贯通孔226、导入孔126、流路114从排出孔142排出。
通过调整与主流路34连接的分岔流路301的截面积和长度,来将其他种类粒子P200从主流路34向分岔流路301导入,从而与分离对象粒子P100分离。本实施方式并不确定对所排出的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处理。
分离对象粒子P100几乎不向分岔流路301导入而在主流路34中向-Y方向移动。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大部分经由主流路34,进而经由输出口342、流路39、排出孔329、贯通孔229、导入孔129向测量流路151导入。
流路38从流向流路39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将分离对象粒子P100以外的被处理流体的组成物排出。该组成物的示例后述。流路39的宽度比分离对象粒子P100大,通过与在主流路34中将其他种类粒子P200向分岔流路301导入同样的作用,从输出口342流出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不是向流路38而是向流路39流入。
该组成物流入流路38,进而经由排出孔328、贯通孔228、导入孔128、流路112从排出孔141排出。本实施方式并不确定对所排出的该组成物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将被处理流体向分岔流路301导入的流(以下称作“导入流”)。导入流能贡献于主流路34以及分岔流路301所进行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与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分离。导入流在图7中由附带砂质的阴影的区域Ar1表示。另外,由该区域Ar1表示的导入流的样子在图7中只是例示,能根据所导入的被处理流体(主流)以及按压用流体的流速以及流量的关系而变化。因此,适宜调整区域Ar1,来效率良好地将分离对象粒子P100和其他种类粒子P200分离。
按压用流体从与分岔流路301相反的一侧向X方向将被处理流体向分岔流路301按压。按压用流体能贡献于导入流的产生。
在图7中,主流路34中的导入流的宽度(这里是沿着X方向的导入流的长度)在从主流路34向分岔流路301分岔的区域的附近示出为宽度W1。例如能通过调整主流路34以及分岔流路301各自的截面积以及长度,并调整被处理流体以及按压用流体的流量,来设定宽度W1。
在图7中,宽度W1以在导入流的区域Ar1中不能包含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重心位置、能包含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重心位置这样的宽度来进行例示。
被处理流体的示例是血液。在该情况下,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示例是白血球。其他种类粒子P200的示例是红血球。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处理的示例是白血球的个数的测量。流过流路38并经过排出孔328从分离器件3排出的组成物的示例是血浆。在该情况下,作为按压用流体,例如采用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hosphate-buffered saline:以下“PBS”)。
红血球的重心位置例如是距红血球的外缘部2微米(μm)到2.5μm左右的位置。红血球的最大径例如是6μm到8μm左右。白血球的重心位置例如是距白血球的外缘部5μm到10μm左右的位置。白血球的最大径例如是10μm到30μm左右。出于将血液中的红血球和白血球分离的观点,导入流的宽度W采用2μm到15μm左右的值。
主流路34的沿着XZ平面的假想的截面的截面积例如是300平方微米(μm2)到1000μm2左右。主流路34的沿着Y方向的长度例如是0.5mm到20mm左右。分岔流路301的沿着YZ平面的假想的截面的截面积例如是100μm2到500μm2左右。分岔流路301的沿着X方向的长度例如是3mm到25mm左右。主流路34中的流速例如是0.2米每秒(m/s)到5m/s左右。此外,主流路34中的流量例如是0.1微升每秒(μl/s)到5μl/s左右。
分离器件3的素材(形成分离器件3的材料)的示例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以下“PDMS”)。PDMS具有进行利用了铸模的树脂成型时的卓越的转印性。转印性是在树脂成型品中形成与铸模的微细的图案相应的微细的凹凸的性质。使用PDMS通过树脂成型制作分离器件3会使流路器件100的制造容易。连接器件2的素材(形成连接器件2的材料)的示例是硅酮(silicone)树脂。
从导入孔124向流路器件100导入的分散用流体按照流路118、参考流路152、流路116、117的顺序经由它们流入测量流路151。
分散用流体在测量流路151中使从导入孔129导入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分散。这里说的“分散”是分离对象粒子P100彼此附着并凝聚的对义。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分散能在本实施方式中贡献于简易、或正确、或简易且正确地进行作为计数而例示的给定的处理。被处理流体为血液的情况的分散用流体的示例是PBS。
从搅拌孔123向流路器件100导入的搅拌用流体流入搅拌流路115。搅拌用流体通过来自外部的操作而在搅拌流路115的内部往复。例如,搅拌用流体是空气,通过控制搅拌孔123中的空气压力来在搅拌流路115中往复。例如搅拌用流体是PBS,通过搅拌孔123中的PBS的流入流出而在搅拌流路115中往复。
搅拌用流体在搅拌流路115的内部往复贡献于进行分散用流体与检体的搅拌。分散用流体与检体的搅拌贡献于利用了分散用流体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分散。
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或除了它们以外搅拌用流体也在测量流路151的内部向流路119前进。测量流路151用在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给定的处理中。
在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进行给定的处理后,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或除了它们以外搅拌用流体也经由流路119从排出孔143排出。本实施方式并不确定对所排出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处理。
处理用器件1的素材(形成处理用器件1的材料)的示例是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以下“COP”)。这是因为,通过使用COP,能制造挠性低的器件。
考虑到分离流路30、流路35、37、38、39均与面2a共同工作以供流体的移动,连接器件2以及分离器件3难以挠曲。以PDMS为素材的情况的分离器件3、以硅酮树脂为素材的情况的连接器件2均富有挠性。在处理用器件1的素材中采用COP能贡献于使得难以损耗分离器件3的功能的技术。
作为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给定的处理,例示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计数来说明。在图8中,将测量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个数的处理略记为“粒子数的测量”来示出。
在步骤S1,作为向流路器件100导入被处理流体前的处理,从导入孔121导入流体。相关的流体(以下称作“前处理流体”)的导入能对流路器件100的清洗、分离器件3中的被处理流体、检体的顺畅的移动做出贡献。也可以省略步骤S1。
在相关的导入中,从导入孔327导入前处理流体。例如,前处理流体兼用作按压用流体,从导入孔121按照流路111、排出孔127、贯通孔227、导入孔327的顺序经由它们抵达流路37。
前处理流体从流路37经由流路35至少抵达导入孔325,或者进一步按照贯通孔225、排出孔125、流路113是顺序经由它们从导入孔122排出。前处理流体的流路35以及导入孔325中的流、或进一步贯通孔225、排出孔125、流路113、导入孔122中的流是与被处理流体的流相反的方向。
前处理流体从流路37经由主流路34、流路38至少抵达排出孔328,或者进一步按照贯通孔228、导入孔128、流路112的顺序经由它们从排出孔141排出。
前处理流体从流路37按照主流路34、分岔流路301、流路36的顺序经由它们至少抵达排出孔326,或者进一步按照贯通孔226、导入孔126、流路114的顺序经由它们从排出孔142排出。
前处理流体从流路37经由主流路34、流路39至少抵达排出孔329,或者进一步经由贯通孔229、导入孔129抵达测量流路151。抵达测量流路151的前处理流体能进一步经由流路119从排出孔143排出。
在执行步骤S1后,将分散用流体从导入孔124按照流路118、参考流路152、流路116的顺序经由它们导入至导入孔129的跟前(步骤S2)。在此,所谓“跟前”,是指如下部位:是测量流路151当中比导入孔129更靠流路117侧,且是流路117当中比搅拌流路115更靠测量流路151侧。
将分散用流体导入至导入孔129的跟前,并结束步骤S2的处理。由于之后再度导入分散用流体,因此将步骤S2的处理暂称作“第1次导入”。
在图9以后的说明中,为了避免图的繁杂,即使是被面1a挡住的形状,也用实现表示位于比面1b更靠Z方向侧的形状。在使用图9以后的图的说明中,“检体”是指包含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流体。
在图9中,例示分散用流体在导入孔124、流路118、参考流路152、流路116中填充、在流路117中填充至流路117与测量流路151连接的位置的情况。通过步骤S2的执行,经由流路117的分散用流体还流入搅拌流路115。在图9中,该分散用流体所存在的区域通过利用了向右上方的斜线的阴影表示。
在执行步骤S2之前前处理流体留置于导入孔129以及测量流路151的情况下,位于测量流路151的前处理流体通过步骤S2的处理被分散用流体按压,经由流路119从排出孔143排出。以下省略图示前处理流体所存在的区域。
在步骤S2的处理结束后,从导入孔122导入被处理流体,从导入孔121导入按压用流体(步骤S3)。
通过步骤S3的处理的执行,如图7所示那样得到检体,检体按照流路39、排出孔329、贯通孔229、导入孔129的顺序经由它们抵达测量流路151。
在图8中,在步骤S4中示出将检体从导入孔129向测量流路151导入的处理。但该处理能通过执行步骤S3的处理来附随地进行。步骤S4的这样的附随性通过用虚线描绘步骤S4的块来示出。从导入孔129的检体的导入结束,从而步骤S4结束。
通过步骤S4的处理将该流体向测量流路151导入。在图10中,不区别该分散用流体所存在的区域和检体地通过利用了向右上方的斜线的阴影示出。在以下的图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同样地采用阴影。若在图10的例示中说明,测量流路151中流体几乎都是步骤S4中导入的检体。
在步骤S4的处理刚结束后,分离对象粒子P100(图9以后的图中图示省略)的测量流路151中的扩散小。分离对象粒子P100在与导入孔129连通的位置处的测量流路151凝聚,或进一步在导入孔129凝聚。
在步骤S4的处理结束后,在步骤S5,追加地导入分散用流体。将该导入暂称作“第2次导入”。将分散用流体从导入孔124按照流路118、参考流路152、流路116的顺序经由它们向流路117导入。在第1次导入中导入的分散用流体被在第2次导入中导入的分散用流体向测量流路151按出。分散用流体的导入结束,从而步骤S5结束。
通过第2次导入,与图10所示的状态相比,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在测量流路151中,检体和分散用流体所占的区域更大。
在步骤S5的处理刚结束后,与步骤S4的处理刚结束后比较,分离对象粒子P100在测量流路151中更加扩散。但分离对象粒子P100在与导入孔129连通的位置处的测量流路151凝聚,或进一步在导入孔129凝聚。
在步骤S5的处理结束后,重复执行步骤S6、S7。例如步骤S6、S7的处理成为对,执行5次到10次。
步骤S6的处理使中,在搅拌流路115中使搅拌用流体向搅拌孔123移动。例如在搅拌用流体采用空气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搅拌孔123中的空气压来将搅拌流路115排气。相关的空气压的控制能采用周知的泵实现。
若搅拌流路115被排气,就将存在于测量流路151的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向搅拌流路115引入。出于相关的观点,将步骤S6的处理暂称作“引入”。
其中步骤S6的处理如图12所示那样,在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均未被引入至搅拌孔123的状态下结束。通过步骤S6的执行,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均大致被从测量流路151向搅拌流路115引入。通过这样的引入,分离对象粒子P100向区域R1移动。区域R1位于检体或分散用流体所存在的区域当中比较靠近搅拌孔123的位置。
步骤S7的处理中,在搅拌流路115中使搅拌用流体向流路119移动。或者,步骤S7的处理中,在搅拌流路115中使搅拌用流体向测量流路151移动。
若搅拌用流体在搅拌流路115中向流路119移动,存在于搅拌流路115的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的大部分经由流路117被向测量流路151按出。出于相关的观点,将步骤S7的处理暂称作“按出”。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的大部分在测量流路151的内部向流路119前进。测量流路151用在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给定的处理中(后述的步骤S9)。
其中,步骤S7的处理如图13所示那样,在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均未被按出至流路119的状态下结束。通过步骤S7的执行,检体以及分散用流体均大致被从搅拌流路115向测量流路151按出。
在步骤S7的处理结束后,判断是否通过步骤S8以给定次数重复了步骤S6、S7。若该判断的结果为否定(图8中的“否”的路径),就再度进行步骤S6、S7的处理。
通过重复执行步骤S6、S7,搅拌用流体在搅拌流路115的内部往复地移动。相关的移动贡献于进行分散用流体与检体的搅拌。相关的搅拌能贡献于利用了分散用流体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分散。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分散能贡献于正确或简易地进行对其的给定的处理。
若步骤S8中的判断的结果为肯定(图8中的“是”的路径),就执行步骤S9的处理。步骤S9相当于上述的给定的处理。在此,将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光学的测定作为给定的处理例示。例如,测量流路151以及参考流路152的哪一者都使用来执行光学的测定。
例如通过周知的光学的测定方法来测量测量流路151中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个数。也可以考虑到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计数,处理用器件1至少使测量流路151具有透光性。
例如光从面1b向面1a入射,在测量流路151中测定透过处理用器件1的光,来测量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个数。处理用器件1的素材使用COP能贡献于得到处理用器件1的透光性的技术。图1、图3的(a)、图3的(b)、图3的(c)、图5的(a)、图5的(b)、图5的(c)中的处理用器件1的阴影表示透光性。
例如在参考流路152中也进行同样的光学的测定。可以采用该测定的结果作为测量流路151中的计数的参考值。这是因为,相关的参考值的采用能贡献于计数的误差的减少。
<3.引入中的改善>
图14与图13同样地表示步骤S7的处理刚结束后的状况。但在图14以及图20中,区域S、T使用相互不同的阴影来表示。区域S中的流体比区域T中的流体更多地包含分离对象粒子P100。在图14中示出流路117与测量流路151连接的位置71。例示位置71与导入孔129分离的情况。
在执行步骤S6的处理时,向搅拌流路115引入的流体的多半是在刚执行步骤S5的处理后存在于测量流路151的流体。通过执行步骤S7的处理,向搅拌流路115引入的流体的大部分经由流路117被向测量流路151按出。
但向搅拌流路115引入流体的一部分还经由流路117被按出到流路116。区域S不仅超越搅拌流路115与流路117的边界57存在于搅拌流路115,还超越流路116与流路117的边界67存在于流路116。这缘于搅拌流路115与流路117垂直地连接。这是因为,从搅拌流路115向流路117移动的流体在边界57不管向Y方向还是向(-Y)方向都是同样地分岔。
由于能得到图14所示的状况,因此,即使在步骤S7中将搅拌流路115中的流体更多地向流路117按出,边界67以及其近旁处的流体也难以向测量流路151移动。考虑到在边界67以及其近旁存在区域S,分离对象粒子P100在区域S中较多地包含,边界67以及其近旁处的分离对象粒子P100贡献于测量流路151中的给定的处理的左右小。相关的事态提高了使给定的处理的精度变差的可能性,例如提高了将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个数检测得低的可能性。
使用图15到图20的(a)说明的处理用器件1具有将图14以前说明的处理用器件1中的搅拌流路115置换为搅拌流路115A的结构。搅拌流路115A是在面1a、1b均不开口的槽。搅拌流路115与流路117连接,与此相对,搅拌流路115A与流路116连接。
搅拌流路115A与搅拌流路115相异的点实质上仅在于相对于流路116、117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因而,具有搅拌流路115A的处理用器件1能和连接器件2以及分离器件3一起也在流路器件100中具备。
图15与图9同样地表示步骤S2的处理结束的状况。图16与图10同样地表示步骤S4的处理结束的状况。图17与图11同样地表示步骤S5的处理结束的状况。图18与图12同样地表示步骤S6的处理结束的状况。图19与图13同样地表示步骤S7的处理结束的状况。
在图20的(a)中,表示在俯视观察上(这里是沿着(-Z)方向观察)搅拌流路115与流路116连接的位置56、流路116与流路117的边界67。
在俯视观察上(这里是沿着(-Z)方向观察),示出在导入孔129一侧流路116与搅拌流路115A所成的劣角θ1(也称作第1劣角)、和在与导入孔129相反的一侧流路116与搅拌流路115A所成的劣角θ2(也称作第2劣角)。劣角θ1比劣角θ2大。如图14所示那样,使用搅拌流路115的情况相当于θ1=θ2的情况。
通过劣角θ1比劣角θ2大,从搅拌流路115A向流路116按出的检体易于经由流路117朝向测量流路151。这是因为,该流路的屈曲越小,流体越容易在该流路中移动。如图20的(a)中所示那样,区域S难以流向比位置56更靠参考流路152侧(范围G2中向X方向)。
区域S难以流向比位置56更靠参考流路152侧这一情况,贡献于即使重复执行步骤S6、S7的处理,分离对象粒子P100也较多地移动到测量流路151。搅拌流路115A与搅拌流路115相比,在贡献于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给定的处理的精度的提升的观点上更加有利。
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流路116和流路117经由边界67而连接的情况。例示了流路116、117构成角部K的情况。角部K的存在与否并不会损害搅拌流路115A对搅拌流路115的有利性。
角部K能贡献于测量流路151、参考流路152沿着X方向并排配置。测量流路151、参考流路152沿着X方向并排配置这一情况,在使用测量流路151和参考流路152进行相同光学的测定时,能贡献于将进行该光学的测定的测定装置的移动单纯化。
流路116、117如上述那样均是槽,可以作为一体掌握。不管测量流路151还是搅拌流路115A都是槽。因而,流路116、117、测量流路151、搅拌流路115A能如下述那样表现:
测量流路151是在面1a、1b均不开口、与第1孔即导入孔129连接并与导入孔129连通的第1槽;
流路116、117是集合起来均不在面1a、1b开口、与(作为第1槽的)测量流路151连接并与第1槽(测量流路151)连通的第2槽;
搅拌流路115A是在面1a、1b均不开口、在与(作为第1槽的)测量流路151分离的(作为第2槽的)流路116、117的集合的中途的位置56与第2槽连接并而与第2槽(流路116、117的集合)连通的第3槽;
第1槽(测量流路151)关于第1孔(129)还向与第2槽(流路116、117的集合)相反的一侧(这里是(-Y)方向侧)延伸;
在俯视观察上,在第1孔侧第2槽与第3槽所成的劣角θ1(也称作第1劣角)比在与第1孔相反的一侧第2槽与第3槽所成的劣角θ2(也称作第2劣角)大。
在图20的(a)的例示中,第2槽随着从参考流路152起前进,在向Y方向延伸后向(-X)延伸,在角部K向(-Y)方向弯曲,在位置71与测量流路151连接。
在图20的(a)的例示中,在流路116直线状延伸的位置56,搅拌流路115A与第2槽连接。在该情况下,劣角θ1是钝角。
比较图14和图20的(a)来进行说明。流路117与测量流路151同样地与Y方向平行而设。搅拌流路115与X方向平行延伸并与流路117连接。搅拌流路115A和与X方向平行延伸而设的流路116连接。通过这样的连接关系的相异,搅拌流路115A与搅拌流路115相比更加贡献于流路117的缩短化。具体地,边界67与位置71之间的距离D是采用搅拌流路115A的情况比采用搅拌流路115的情况更短。
<4.变形>
图20的(b)表示将处理用器件1中的搅拌流路115A置换成搅拌流路115B的结构。但省略流体的图示。搅拌流路115B是在面1a、1b均不开口的槽。搅拌流路115B也能称作是上述的第3槽。
搅拌流路115B也对流路116在位置56连接。边界67的X方向侧的端与位置56处的搅拌流路115B的(-X)方向侧的端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流路116、117集合起来作为第2槽掌握,能得到劣角θ1。在此,劣角θ1是流路117与搅拌流路115B所成的劣角。在这样的变形中,也是若劣角θ1比劣角θ2大,就易于提升对分离对象粒子P100的给定的处理的精度。
处理用器件1的素材可以采用丙烯酸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也可以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还可以采用COP。
处理用器件1通过多个构件例如板状的构件的层叠来制作。例如,可以通过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层叠来制作处理用器件1。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第1构件具有设置了与搅拌流路115、流路111、112、113、114、116、117、118、119、测量流路151、参考流路152分别对应的凹部的接合用的面,第2构件具有平坦的面。也可以凹部以外中的接合用的面和第2构件的面接合。
在该凹部的周围,也可以在第1构件的接合用的面设有凹凸,在第2构件的面设置与该凹凸嵌合的凹凸。
分别构成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种变形例的全部或一部分能适宜在不矛盾的范围内组合。
符号说明
1 处理用器件
2 连接器件
1a、1b、2a、2b、3b 面
3 分离器件
39 流路
100 流路器件
115A、115B 搅拌流路
116、117 流路
151 测量流路
129 导入孔
229 贯通孔
329 排出孔
θ1、θ2 劣角。

Claims (5)

1.一种流路器件,具备第1器件,
所述第1器件具有:
第1面,开有向第1方向开口的第1孔;
第2面,与所述第1面在所述第1方向上对置;
第1槽,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均不开口,与所述第1孔连接并与所述第1孔连通;
第2槽,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均不开口,与所述第1槽连接并与所述第1槽连通;和
第3槽,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均不开口,在与所述第1槽分离的所述第2槽的中途的位置,与所述第2槽连接并与所述第2槽连通,
所述第1槽关于所述第1孔还向与所述第2槽相反的一侧延伸,
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在所述第1孔侧所述第2槽与所述第3槽所成的第1劣角比在与所述第1孔相反的一侧所述第2槽与所述第3槽所成的第2劣角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器件,其中,
在所述第2槽直线状延伸的位置,所述第3槽与所述第2槽连接,
所述第1劣角是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路器件,其中,
至少在所述第1槽具有透光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路器件,其中,
所述流路器件还具备第2器件,所述第2器件具有:
第3面;
第4面,位于与所述第3面对置的位置,并与所述第1器件接触;和
第2孔,在所述第3面与所述第4面之间贯通,并与所述第1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路器件,其中,
所述流路器件还具备第3器件,所述第3器件具有:
第5面,与所述第3面接触;
第3孔,在所述第5面开口,与所述第2孔连通;和
流路,与所述第3孔连通,在所述第5面开口。
CN202180019878.8A 2020-03-24 2021-03-17 流路器件 Pending CN1152801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2386 2020-03-24
JP2020-052386 2020-03-24
PCT/JP2021/010800 WO2021193281A1 (ja) 2020-03-24 2021-03-17 流路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0160A true CN115280160A (zh) 2022-11-01

Family

ID=77890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9878.8A Pending CN115280160A (zh) 2020-03-24 2021-03-17 流路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4961A1 (zh)
EP (1) EP4130753A4 (zh)
JP (1) JP6991408B1 (zh)
CN (1) CN115280160A (zh)
WO (1) WO20211932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5292A (ja) * 2002-12-24 2004-07-22 Sysmex Corp 試料分析装置
JP2005010031A (ja) * 2003-06-19 2005-01-13 Asahi Kasei Corp 混合機構
CN1784605B (zh) * 2003-10-15 2011-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毛细管芯片中流体的流通方法、使用该方法的流通控制装置
JP4528664B2 (ja) * 2004-04-22 2010-08-18 興和株式会社 蛍光粒子計数装置
JP5184939B2 (ja) * 2008-03-31 2013-04-17 公益財団法人かずさDna研究所 マイクロ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流体の制御方法
JP2011013208A (ja) * 2009-06-05 2011-01-20 Advance Co Ltd 生物学的操作システム及び工業的操作システム
JP5304501B2 (ja) * 2009-07-14 2013-10-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級装置及び分級方法
EP2995961A4 (en) * 2013-05-08 2017-01-04 Sony Corporation Flow channel device, analytical apparatus, and fluid apparatus
US11351542B2 (en) * 2018-01-30 2022-06-07 Kyocera Corporation Inspection flow path devi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4961A1 (en) 2023-05-11
EP4130753A1 (en) 2023-02-08
EP4130753A4 (en) 2024-04-24
WO2021193281A1 (ja) 2021-09-30
JPWO2021193281A1 (zh) 2021-09-30
JP6991408B1 (ja)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5664B (zh) 微流体芯片、用于富集细胞的装置及方法
WO2019151150A1 (ja) 検査用流路デバイスおよび検査装置
US20190099752A1 (en) Fluidic device
CN102128777A (zh) 一种用于细胞检测的3d微流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0160A (zh) 流路器件
CN108435265A (zh) 微流体盒及其堆叠测试组件
JP7455827B2 (ja) 高い再現性を提供するマイクロ流体サンプル調製デバイス
CN115210580A (zh) 流路器件
JP2018112516A (ja) フローセル及び測定装置
US20210283602A1 (en) Liquid handling device and liquid handling method
CN113454437B (zh) 粒子分离器件以及粒子分离计测装置
US20170203296A1 (en) Microchip manufactured with thermocompression
CN115280161A (zh) 流路器件
EP3677337A1 (en) Particle separation device and particle separation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10732355B (zh) 一种微混合微流控芯片
KR20120080842A (ko) 마이크로 유체 디바이스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과 버블 제어 방법
JP7374392B1 (ja) 流路デバイスへの液体導入方法
WO2023153331A1 (ja) 流路デバイスの準備方法
CN117980747A (zh) 流路器件以及分离处理用器件
US20190283022A1 (en) Highly parallel microfluidic blood separation device
CN217663402U (zh) 微流控检测芯片及其反应腔室
KR20230030698A (ko) 순차적 유동 개시가 가능한 미세유로소자
KR102346313B1 (ko) 모듈형 유체 칩
CN211339448U (zh) 微流体装置及基因测序仪
CN112251319A (zh) 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分离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