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4446A -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4446A
CN115274446A CN202110483852.0A CN202110483852A CN115274446A CN 115274446 A CN115274446 A CN 115274446A CN 202110483852 A CN202110483852 A CN 202110483852A CN 115274446 A CN115274446 A CN 115274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hannel layer
electrode
forming
drai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38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晖
许文涛
沈宇桐
朴仁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4838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4446A/zh
Priority to EP21938807.1A priority patent/EP417070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3004 priority patent/WO2022227343A1/zh
Priority to US17/844,061 priority patent/US2022035236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274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4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1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not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01L29/1025Channel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 H01L29/1029Channel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1033Channel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gth, the width, the geometric contour or the dop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657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1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not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1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24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9/16, H01L29/18, H01L29/20, H01L29/2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96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not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衬底;于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沟道层,沟道层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于沟道层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源极及漏极;于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栅极介质层覆盖沟道层、源极及漏极;于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栅极至少位于沟道层的正上方。本申请中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作为沟道层,无需额外掺杂即可抑制短沟道效应,可降低阈值电压,提高饱和电流及器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省去了离子注入的步骤,可以减少光罩使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制造领域中,随着尺寸不断缩小(譬如,10nm节点及以下)并追求更快的开关速度和低能耗的需求下,如何控制短沟道效应(short channeleffect)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制造工艺一般采用掺杂技术,如通过掺杂形成halo区域或LDD(轻掺杂漏区)来减少短沟道效应;此外,源极及漏极也需要通过离子注入来形成。然而,传统掺杂手段除了需要高的制造成本外,往往也会在掺杂的同时造成器件可靠性的问题,如硼的瞬间增强扩散,pn结漏电和负偏置温度不稳定(NBTI)等。此外,当器件尺寸进一步缩小时,进行均匀有效的掺杂也变得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沟道层,所述沟道层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于所述沟道层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源极及漏极;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所述栅极介质层覆盖所述沟道层、所述源极及所述漏极;
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所述栅极至少位于所述沟道层的正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包括硒化钨层;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的厚度小于1nm。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或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之后还包括:于所述栅极的上表面形成栅极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高k介质层作为所述栅极介质层;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石墨烯层作为所述栅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两个所述晶体管结构,分别记为第一晶体管结构及第二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两个所述晶体管结构包括:
提供衬底;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间隔排布的第一沟道层及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沟道层的材质及所述第二沟道层均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于所述第一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源极,并于所述第一沟道层邻近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均与所述第一沟道层相接触;所述第一源极的材质及所述第一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
于所述第二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一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源极,并于所述第二沟道层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形成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均与所述第二沟道层相接触,且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一漏极相接触;所述第二源极的材质及所述第二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所述栅极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
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所述栅极自所述第一沟道层的正上方延伸至所述第二沟道层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及所述栅极共同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二源极、所述第二漏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及所述栅极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间隔排布的第一沟道层及第二沟道层包括:
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
对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进行图形化,以得到所述第一沟道层及所述第二沟道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于所述第一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源极,并于所述第一沟道层邻近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漏极包括:
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第一图形化掩膜层,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沟道层;
基于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
去除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于所述第二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一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源极,并于所述第二沟道层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形成第二漏极包括:
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第二图形化掩膜层,所述第二图形化掩膜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
基于所述第二图形化掩膜层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
去除所述第二图形化掩膜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晶体管结构,包括:栅极、栅极介质层、源极、漏极及沟道层;其中,
所述栅极介质层位于所述栅极下方;所述源极及所述漏极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下方;所述沟道层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下方,且位于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之间,所述沟道层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极包括石墨烯栅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包括高k介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包括硒化钨层,所述沟道层的厚度小于1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或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栅极电极,所述栅极电极位于所述栅极的上表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
衬底;
两个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晶体管结构,分别记为第一晶体管结构及第二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位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层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层之间,且相邻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共用所述栅极。
本申请中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作为沟道层,无需额外掺杂即可抑制短沟道效应,可降低阈值电压,提高饱和电流及器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省去了离子注入的步骤,可以减少光罩使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本申请中的晶体管结构通过将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作为沟道层,无需额外掺杂即可抑制短沟道效应,可降低阈值电压,提高饱和电流及器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省去了离子注入的步骤,可以减少光罩使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晶体管结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至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中各步骤得到的版图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及图11亦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晶体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3至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各步骤得到的版图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3及图24亦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半导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衬底;101、基底;102、介质层;11、沟道层;111、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2、第一沟道层;113、第二沟道层;12、源极;121、第一源极;122、第二源极;13、漏极;131、第一漏极;132、第二漏极;14、栅极介质层;15、栅极;16、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7、第二图形化掩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提供衬底;
S12:于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沟道层,沟道层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S13:于沟道层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源极及漏极;
S14:于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栅极介质层覆盖沟道层、源极及漏极;
S15:于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栅极至少位于沟道层的正上方。
本申请中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作为沟道层,无需额外掺杂即可抑制短沟道效应,可降低阈值电压,提高饱和电流及器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省去了离子注入的步骤,可以减少光罩使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在步骤S11中,请参阅图1中的S11及图2至图3,提供衬底10。
在一个示例中,衬底10可以包括基底101及位于基底101上表面的介质层102;具体的,衬底1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硅衬底,介质层102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氧化层,譬如氧化硅层。
在步骤S12中,请参阅图1中的S12步骤及图2至图5,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沟道层11,沟道层11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1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21: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2为步骤S121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可以采用但不仅限于湿法转移工艺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
S122:对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进行图形化,以得到沟道层11,如图4及图5所示,其中,图4为步骤S122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可以采用但不仅限于光刻刻蚀工艺对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进行图形化。
在一个示例中,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可以包括硒化钨层,即沟道层11可以包括硒化钨层。
在一个示例中,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的厚度小于1nm,即沟道层11可以的厚度可以小于1nm,譬如,可以为0.9nm、0.5nm或0.1nm等等。
在步骤S13中,请参阅图1中的S13步骤及图6至图7,其中,图6为步骤S13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于沟道层11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源极12及漏极13。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沟道层11相对的两侧形成钯层作为源极12及漏极13,即源极12的材质及漏极13的材质均包括钯;此时,在后续形成栅极介质层及栅极后,可以形成PMOS晶体管结构。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在沟道层11相对的两侧形成钛层作为源极12及漏极13,即源极12的材质及漏极13的材质均包括钛;此时,在后续形成栅极介质层及栅极后,可以形成NMOS晶体管结构。
由于沟道层11为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无需进行离子注入,通过与不同功函数的金属(譬如上述的钯或钛)接触即可形成PMOS晶体管结构或NMOS晶体管结构。
在步骤S14中,请参阅图1中的S14步骤及图8至图9,其中,图8为步骤S14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沿图8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14,栅极介质层14覆盖沟道层11、源极12及漏极13。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但不仅限于沉积工艺形成栅极介质层14。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高k介质层作为栅极介质层14,栅极介质层14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氧化铪层。
具体的,栅极介质层14的厚度可以为5nm~10nm,具体的,栅极介质层14的厚度可以为5nm、6nm、7nm、8nm、9nm或10nm。
在步骤S15中,请参阅图1中的S15步骤及图10至图11,其中,图10为步骤S15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沿图10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于栅极介质层14的上表面形成栅极15,栅极14至少位于沟道层11的正上方。
在一个示例中,栅极15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石墨烯栅极;具体的,可以通过湿法转移单层石墨烯作为栅极15。采用石墨烯作为栅极15,可以避免金属栅极的使用,从而避免由于金属栅极造成的电介质层污染及高温退火时造成的器件电性影响。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15之后还可以包括:
S16:于栅极15的上表面形成栅极电极(未示出)。具体的,栅极电极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金属电极,可以采用沉积工艺形成金属材料层后,再通过光刻刻蚀工艺对金属材料层进行图形化以得到金属电极;也可以先形成定义出金属电极的图形化掩膜层,然后再基于图形化掩膜层沉积形成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铝电极、铜电极、镍电极或锡电极等等。
请继续参阅图10至图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晶体管结构,晶体管结构包括:栅极15、栅极介质层14、源极12、漏极13及沟道层11;其中,栅极介质层14位于栅极15下方;源极12及漏极13位于栅极介质层14下方;沟道层11位于栅极介质层14下方,且位于源极12与漏极13之间,沟道层11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本申请中的晶体管结构通过将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作为沟道层11,无需额外掺杂即可抑制短沟道效应,可降低阈值电压,提高饱和电流及器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省去了离子注入的步骤,可以减少光罩使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晶体管结构可以采用图1至图12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到。
在一个示例中,晶体管结构形成于衬底10上,衬底10可以包括基底101及位于基底101上表面的介质层102;具体的,衬底1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硅衬底,介质层102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氧化层,譬如氧化硅层。
在一个示例中,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可以包括硒化钨层,即沟道层11可以包括硒化钨层。
在一个示例中,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的厚度小于1nm,即沟道层11可以的厚度可以小于1nm,譬如,可以为0.9nm、0.5nm或0.1nm等等。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晶体管结构可以包括PMOS晶体管结构,源极12的材质及漏极13的材质均包括钯。
在另一个示例中,晶体管结构可以包括NMOS晶体管结构,源极12的材质及漏极13的材质均包括钛。
由于沟道层11为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无需进行离子注入,通过与不同功函数的金属(譬如上述的钯或钛)接触即可形成PMOS晶体管结构或NMOS晶体管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栅极介质层14可以包括高k介质层,譬如氧化铪层。
具体的,栅极介质层14的厚度可以为5nm~10nm,具体的,栅极介质层14的厚度可以为5nm、6nm、7nm、8nm、9nm或10nm。
在一个示例中,栅极15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石墨烯栅极;具体的,可以通过湿法转移单层石墨烯作为栅极15。采用石墨烯作为栅极15,可以避免金属栅极的使用,从而避免由于金属栅极造成的电介质层污染及高温退火时造成的器件电性影响。
在一个示例中,晶体管结构还可以包括栅极电极(未示出),栅极电极位于栅极15的上表面。
具体的,金属电极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铝电极、铜电极、镍电极或锡电极等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两个所述晶体管结构,分别记为第一晶体管结构及第二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在一个示例中,请参阅图12,制备两个所述晶体管结构包括:
S21:提供衬底;
S22: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间隔排布的第一沟道层及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沟道层及所述第二沟道层均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S23:于所述第一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源极,并于所述第一沟道层邻近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均与所述第一沟道层相接触;所述第一源极的材质及所述第一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
S24:于所述第二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一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源极,并于所述第二沟道层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形成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均与所述第二沟道层相接触,且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一漏极相接触;所述第二源极的材质及所述第二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S25: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所述栅极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
S26: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所述栅极自所述第一沟道层的正上方延伸至所述第二沟道层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及所述栅极共同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二源极、所述第二漏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及所述栅极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
本申请中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作为沟道层,无需额外掺杂即可抑制短沟道效应,可降低阈值电压,提高饱和电流及器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省去了离子注入的步骤,可以减少光罩使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在步骤S21中,请参阅图12中的S21及图13至图14,提供衬底10。
在一个示例中,衬底10可以包括基底101及位于基底101上表面的介质层102;具体的,衬底1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硅衬底,介质层102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氧化层,譬如氧化硅层。
在步骤S22中,请参阅图12中的S22步骤及图13至图16,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间隔排布的第一沟道层112及第二沟道层113,第一沟道层112及所述第二沟道层113均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22可以包括:
S221: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如图13及图14所示,其中,图13为步骤S221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沿图13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可以采用但不仅限于湿法转移工艺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
S222:对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进行图形化,以得到第一沟道层112及第二沟道层113,如图15及图16所示,其中,图15为步骤S222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沿图15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可以采用但不仅限于光刻刻蚀工艺对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111进行图形化。
在一个示例中,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可以包括硒化钨层,即第一沟道层112及第二沟道层113均可以包括硒化钨层。
在一个示例中,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的厚度小于1nm,即第一沟道层112及第二沟道层113的厚度均可以小于1nm,譬如,可以为0.9nm、0.5nm或0.1nm等等。
在步骤S23中,请参阅图12中的S23步骤及图17至图18,其中,图17为步骤S23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沿图17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于第一沟道层112远离第二沟道层113的一侧形成第一源极121,并于第一沟道层112邻近第二沟道层113的一侧形成第一漏极131,第一源极121及第一漏极131均与第一沟道层112相接触;第一源极112的材质及第一漏极113的材质均包括钯。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23可以包括:
S231:于衬底10的表面形成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6,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6至少覆盖第二沟道层113;具体的,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6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图形化光刻胶层;
S232:基于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6于衬底10的表面形成第一源极121及第一漏极131;
S233:去除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6;具体的,当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6为图形化光刻胶层时,可以采用灰化工艺去除第一图形化掩膜层16。
在步骤S24中,请参阅图12中的S24步骤及图19至图20,其中,图19为步骤S24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0为沿图19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于第二沟道层113远离第一沟道层112的一侧形成第二源极122,并于第二沟道层113与第一漏极131之间形成第二漏极132,第二源极122及第二漏极132均与第二沟道层122相接触,且第二漏极132与第一漏极131相接触;第二源极122的材质及第二漏极132的材质均包括钛。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24可以包括:
S241:于衬底10的表面形成第二图形化掩膜层17,第二图形化掩膜层17至少覆盖第一沟道层112、第一源极121及第一漏极131;具体的,第二图形化掩膜层17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图形化光刻胶层;
S242:基于第二图形化掩膜层17于衬底10的表面形成第二源极122及第二漏极132;
S243:去除第二图形化掩膜层17;具体的,当第二图形化掩膜层17为图形化光刻胶层时,可以采用灰化工艺去除第二图形化掩膜层17。
在步骤S25中,请参阅图12中的S25步骤及图21至图22,其中,图21为步骤S25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沿图21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14,栅极介质层14覆盖第一沟道层112、第二沟道层113、第一源极121、第一漏极131、第二源极122及第二漏极132。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但不仅限于沉积工艺形成栅极介质层14。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于衬底10的上表面形成高k介质层作为栅极介质层14,栅极介质层14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氧化铪层。
具体的,栅极介质层14的厚度可以为5nm~10nm,具体的,栅极介质层14的厚度可以为5nm、6nm、7nm、8nm、9nm或10nm。
在步骤S26中,请参阅图12中的S26步骤及图23至图24,其中,图23为步骤S25所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4为沿图23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于栅极介质层14的上表面形成栅极15,栅极15自第一沟道层112的正上方延伸至第二沟道层113的正上方。
在一个示例中,栅极15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石墨烯栅极;具体的,可以通过湿法转移单层石墨烯作为栅极15。采用石墨烯作为栅极15,可以避免金属栅极的使用,从而避免由于金属栅极造成的电介质层污染及高温退火时造成的器件电性影响。
在一个示例中,栅极15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沟道层112的宽度及第二沟道层113的宽度。栅极15可以与第一沟道层112与第一源极121相邻接的边界延伸至第二沟道层113与第二源极131相邻接的边界。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26之后还可以包括:
S27:于栅极15的上表面形成栅极电极(未示出)。具体的,栅极电极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金属电极,可以采用沉积工艺形成金属材料层后,再通过光刻刻蚀工艺对金属材料层进行图形化以得到金属电极;也可以先形成定义出金属电极的图形化掩膜层,然后再基于图形化掩膜层沉积形成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铝电极、铜电极、镍电极或锡电极等等。
请继续参阅图23至图2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10;两个位于衬底10上的如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晶体管结构,分别记为第一晶体管结构及第二晶体管结构;第一晶体管结构的源极12的材质及漏极13的材质均包括钯,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的源极12的材质及漏极13的材质均包括钛。
本申请中的晶体管结构通过将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作为沟道层,无需额外掺杂即可抑制短沟道效应,可降低阈值电压,提高饱和电流及器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省去了离子注入的步骤,可以减少光罩使用,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半导体结构可以采用如图12至图24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到。
更具体的,第一晶体管结构包括:第一沟道层112、第一源极121、第一漏极131、栅极介质层14及栅极15;第二晶体管结构包括:第二沟道层113、第二源极122、第二漏极132、栅极介质层14及栅极15。第一晶体管结构与第二晶体管结构共用同一层栅极介质层14且共用栅极15。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极122及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漏极132位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沟道层112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沟道层113之间,且第一漏极122与第二漏极132相邻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沟道层,所述沟道层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于所述沟道层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源极及漏极;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所述栅极介质层覆盖所述沟道层、所述源极及所述漏极;
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所述栅极至少位于所述沟道层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包括硒化钨层;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的厚度小于1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或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之后还包括:于所述栅极的上表面形成栅极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高k介质层作为所述栅极介质层;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石墨烯层作为所述栅极。
6.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两个所述晶体管结构,分别记为第一晶体管结构及第二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两个所述晶体管结构包括:
提供衬底;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间隔排布的第一沟道层及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沟道层及所述第二沟道层均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于所述第一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源极,并于所述第一沟道层邻近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均与所述第一沟道层相接触;所述第一源极的材质及所述第一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
于所述第二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一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源极,并于所述第二沟道层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形成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均与所述第二沟道层相接触,且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一漏极相接触;所述第二源极的材质及所述第二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介质层,所述栅极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
于所述栅极介质层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所述栅极自所述第一沟道层的正上方延伸至所述第二沟道层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及所述栅极共同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二源极、所述第二漏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及所述栅极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形成间隔排布的第一沟道层及第二沟道层包括:
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
对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膜层进行图形化,以得到所述第一沟道层及所述第二沟道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所述第一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源极,并于所述第一沟道层邻近所述第二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一漏极包括:
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第一图形化掩膜层,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沟道层;
基于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
去除所述第一图形化掩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所述第二沟道层远离所述第一沟道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源极,并于所述第二沟道层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形成第二漏极包括:
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第二图形化掩膜层,所述第二图形化掩膜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
基于所述第二图形化掩膜层于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第二源极及所述第二漏极;
去除所述第二图形化掩膜层。
11.一种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栅极介质层、源极、漏极及沟道层;其中,
所述栅极介质层位于所述栅极下方;所述源极及所述漏极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下方;所述沟道层位于所述栅极介质层下方,且位于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之间,所述沟道层包括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包括石墨烯栅极;所述栅极介质层包括高k介质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材料层包括硒化钨层,所述沟道层的厚度小于1n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或所述源极的材质及所述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栅极电极,所述栅极电极位于所述栅极的上表面。
16.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两个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晶体管结构,分别记为第一晶体管结构及第二晶体管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钯,所述第二晶体管结构的源极的材质及漏极的材质均包括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位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层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层之间,且相邻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共用所述栅极。
CN202110483852.0A 2021-04-30 2021-04-30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274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852.0A CN11527444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EP21938807.1A EP4170701A4 (en) 2021-04-30 2021-08-17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PCT/CN2021/113004 WO2022227343A1 (zh) 2021-04-30 2021-08-17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17/844,061 US20220352361A1 (en) 2021-04-30 2022-06-20 Transistor structur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852.0A CN11527444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4446A true CN115274446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4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3852.0A Pending CN11527444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4446A (zh)
WO (1) WO202222734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2266A1 (en) * 2005-03-14 2006-09-14 Marko Radosavljev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with metal source/drain regions
CN103972296B (zh) * 2013-01-31 2017-10-24 清华大学 薄膜晶体管
CN107275218B (zh) * 2017-05-27 2020-12-1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避免光刻胶沾污的二维材料器件制造方法
CN107919388A (zh) * 2017-11-15 2018-04-17 苏州大学 降低二维材料场效应晶体管接触电阻的方法
CN109560125B (zh) * 2018-11-27 2022-03-11 湖南工业大学 金属堆叠源漏电极场效应管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7343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6505B2 (en) Methods of patterning features having differing widths
US8258577B2 (en) CMOS inverter device with fin structures
TWI653710B (zh) 可減少漏電流的半導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US10629495B2 (en) Low undercut N-P work function metal patterning in nanosheet replacement metal gate process
WO2011023518A1 (en) Recessed contact for multi-gate fet optimizing series resistance
US10217640B2 (en)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10571192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US9455350B2 (en) Transistor device structure that includes poly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that has large grain size
WO2002061801A2 (en) Dual gate process using self-assembled molecular layer
US8138052B2 (en) Metal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transistor with reverse-T gate
WO2012146019A1 (zh) 纳米mos器件制备方法及纳米mos器件
US9129856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ly fabricating memory cells with logic FETs and related structure
US8729641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5274446A (zh) 晶体管结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EP4170701A1 (en)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4616654A (zh) 水平gaa纳米线及纳米平板晶体管
US20140034955A1 (en) Nano-MOS Device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20230238235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23137831A1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014703A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CN108807398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060124908A (ko) 모스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502301B2 (en)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multi-layer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CN115377180A (zh) 异质结结构、晶体管结构及制备方法
JP2013191818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