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6821A -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6821A
CN115266821A CN202210959622.1A CN202210959622A CN115266821A CN 115266821 A CN115266821 A CN 115266821A CN 202210959622 A CN202210959622 A CN 202210959622A CN 115266821 A CN115266821 A CN 115266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heat dissipation
top surface
mot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96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zhonghua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zhonghua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zhonghua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zhonghua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96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68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6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68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08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ttachment of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涉及铝外壳散热性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检测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该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涉检测台、安装在所述检测台顶面后侧的检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检测台顶面前侧用于操作纵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动作的操作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固定在检测台顶面后侧的检测座和位于检测座机构两侧的马达机构;检测效果更加直观,两检测座和温度传感器对称方式的设置为两组两工位检测,马达对称设置,且可以同时对两片铝合金板模拟加热,两温度传感器对两片铝合金板分别检测温度,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以及散热一段时间后所检测出的数据可以进行对比。

Description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外壳散热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电子产品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也愈加复杂。与此同时,各类发热元件的散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限制之一,多数电子产品设备外部会加设铝外壳对其形成防护,铝外壳同时还具有散热性,由此可提它们的使用寿命。公开号为CN11067265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面水冷板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通过在水冷板两侧分别设置测温组件和配套的电热棒、热电阻等器件,根据测温组件测量热电阻的温度,申请号为CN202021715518.0的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盘,底盘上架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上悬空设置有能够改变高度的一体化热源,底盘上隔热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表面可拆卸的固定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一体化热源与散热组件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人发现,类似于上述专利中为检测散热性,所使用的加热原件要么是电源要么是电源带动下的电热棒,如果采用上述原理对铝外壳的散热性检测时,并不能模拟铝合金外壳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进行检测,也不能针对于同样的应用环境进行对比式检测,检测方式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采用双马达双工位检测的方式,可对两块铝合金外壳板样本的散热性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具有模拟性,检测方式更加丰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台、安装在所述检测台顶面后侧的检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检测台顶面前侧用于操作纵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动作的操作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固定在检测台顶面后侧的检测座和位于检测座机构两侧的马达机构;所述检测座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固定在检测台顶面后侧的滑座、沿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滑座上的第一滑轨以及通过第一滑轨滑动配合于滑座上的两处对称且顶部前端带有显示面板的推架,两推架的侧壁上各设有一处相互对称且分别与两马达机构在同一直线上的套座,两套座开设有插孔,通过所述插孔在两套座上各插放有一根同等尺寸的温度传感器,两推架上各固定有一处相互对称且朝向于操作机构方向伸展的借力板,两借力板的对立面上开设有朝向于操作机构倾斜的斜面,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开设在检测台中部且垂直在两推架之间的第二滑轨,以及通过第二滑轨滑动于检测台中部且对应在两斜面之间的压头机构;所述马达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开设在检测台顶面后侧且对称于滑座两侧的第三滑轨、以对称的方式滑动于两第三滑轨内的马达座以及固定在马达座顶部且与温度传感器在同一轴线上的马达,马达座背离于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设有楔形凸块,所述第三滑轨内通过转轴设有邻近于所述楔形凸块且旋转至与楔形凸块接触时以挤压楔形凸块推动马达座带动马达朝向于温度传感器的方向移动的触碰杆,马达与滑座之间留有用于夹紧铝外壳样本的夹紧空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检测台顶面且对应在所述压头机构前侧的立座,所述立座的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朝向于压头机构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压头机构上设有朝向于立座方向垂直伸展的借力杆,所述借力杆朝向于螺杆的一端开设有内凹部,所述球头对应在内凹部内,所述螺杆远离于球头的一端设有带动螺杆旋转时通过球头在内凹部内旋转并通过借力杆推动压头机构进入至两斜面内施压并迫使两借力板带动两推架互为反向移动的第一手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头机构包括顶端对应于两斜面之间的压头和固定在所述压头底部并垂直延伸至滑动于所述第二滑轨内的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立座之间连接有对应在第二滑轨内的拉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撑板的底部开设有距离于检测台上方的缺口,所述检测台的顶面上设有摆杆机构,所述摆杆机构包括滑动于第二滑轨内的推块和通过转轴共同铰接在推块顶端与缺口内的两根摆杆,两摆杆的长度一致,且以等角度倾斜的方式延伸至两第三滑轨附近,两摆杆的延伸端设有拐臂,所述拐臂的延伸端弯曲至第三滑轨内,并安装在垂直在楔形凸块附近的挤压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拐臂为L形连杆,其拐弯处设有使其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台上方的销轴,所述检测台的顶面两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弹簧杆,两摆杆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弧形槽内并且贯穿在弹簧杆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台的顶面焊接有两处分别对应在两摆杆与滑座之间的限位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两推架的顶端设有朝向于操作机构方向弯曲的折弯部,两显示面板安装在两折弯部上并且分别电性连接于温度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两套座上均还通过螺纹孔安装有锁紧螺栓,两锁紧螺栓的顶端均设有第二手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设置了检测台,检测台上带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上设有两个对称移动的推架,两个推架上均设置了一个由温度传感器和显示面板所构成的双工位检测结构,在两个推架的两侧对称的方式各设置了一个同功率的马达,检测工作进行时,把两块同等尺寸的铝合金外壳样板夹在马达和温度传感器之间,利用马达通电做功时所产生的热量当作外壳样板应用在实际做功环境中对铝合金板产生的影响,来代替采用电加热棒以及电源对铝合金板加热的方式,类似于模拟马达工作时其铝合金外壳的散热效果,采用这种模拟方式来检测铝合金外壳的散热性,检测效果更加直观,两检测座和温度传感器对称方式的设置为两组两工位检测,马达对称设置,且可以同时对两片铝合金板模拟加热,两温度传感器对两片铝合金板分别检测温度,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以及散热一段时间后所检测出的数据可以进行对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后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由图3引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由图5引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由图5引出的摆杆机构以及与操作机构的连接关系以及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检测台;2、检测机构;21、检测座机构;211、滑座;212、第一滑轨;213、推架;2131、套座;2132、插孔;2133、借力板;2134、斜面;2135、折弯部;22、马达机构;221、第三滑轨;2211、楔形凸块;2212、触碰杆;222、马达座;223、马达;3、操作机构;31、第二滑轨;32、压头机构;321、压头;322、撑板;323、拉簧;324、缺口;33、立座;34、螺杆;35、球头;36、内凹部;37、第一手轮;38、借力杆;4、温度传感器;5、显示面板;6、摆杆机构;61、推块;62、摆杆;63、拐臂;631、挤压杆;7、销轴;8、限位杆;9、锁紧螺栓;91、第二手轮;10、夹紧空间;11、弧形槽;12、弹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1-7,一种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台1、安装在检测台1顶面后侧的检测机构2和安装在检测台1顶面前侧用于操作纵检测机构2进行检测动作的操作机构3;检测机构2包括沿长度方向固定在检测台1顶面后侧的检测座21和位于检测座机构21两侧的马达机构22;检测座机构21包括沿长度方向固定在检测台1顶面后侧的滑座211、沿长度方向开设在滑座211上的第一滑轨212以及通过第一滑轨212滑动配合于滑座211上的两处对称且顶部前端带有显示面板5的推架213,两推架213的侧壁上各设有一处相互对称且分别与两马达机构22在同一直线上的套座2131,两套座2131开设有插孔2132,通过插孔2132在两套座2131上各插放有一根同等尺寸的温度传感器4,两推架213上各固定有一处相互对称且朝向于操作机构3方向伸展的借力板2133,两借力板2133的对立面上开设有朝向于操作机构3倾斜的斜面2134,操作机构3包括开设在检测台1中部且垂直在两推架213之间的第二滑轨31,以及通过第二滑轨31滑动于检测台1中部且对应在两斜面2134之间的压头机构32;马达机构22包括沿长度方向开设在检测台1顶面后侧且对称于滑座211两侧的第三滑轨221、以对称的方式滑动于两第三滑轨221内的马达座222以及固定在马达座222顶部且与温度传感器4在同一轴线上的马达223,马达座222背离于温度传感器4的一端设有楔形凸块2211,第三滑轨221内通过转轴设有邻近于楔形凸块2211且旋转至与楔形凸块2211接触时以挤压楔形凸块2211推动马达座222带动马达223朝向于温度传感器4的方向移动的触碰杆2212,马达223与滑座211之间留有用于夹紧铝外壳样本的夹紧空间10。
从上述实施中可以看出,检测台1的两侧各设有一处马达223,且这两处马达223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滑座211两侧,并且这两处马达223的功能率一致,由于这两处马达223通过马达座222滑动在两个对称的第三滑轨221中,因此可以看出,在实际使用时先从用于制作铝合金外壳的两批次铝合金材料上裁切出两块同等尺寸的铝合金板,然后把它们放在两马达223(尾部)和滑座211之间的夹紧空间10中,然后转动两触碰杆2212,使两触碰杆2212在旋转的过程中与马达座222上的楔形凸块2211产生挤压并驱动两滑座211在第三滑轨221内朝着滑座211的方向位移,以此令两马达223在滑座211带动下将两铝合金板装夹在夹紧空间10内,被装夹的两铝合金板的一面朝着温度传感器4,另一面挤压在马达223的尾部,然后令两马达223通电,两马达223通电时就会产生热量,且两马达223为同功率,令它们同速(可控现有技术)旋转时,它们产生的热量,就会同时传递于两铝合金板上,一定时间后,例如20分钟后,马达223停止旋转开始散热,与此同时使压头机构32顺着第二滑轨31朝着借力板2133的方向推移,并利用压头机构32对两借力板2133相对的斜面2134施压,以此迫使两借力板2133以互为相反的方式带动两推架213以同等速度朝向于两马达223的方向推移,并使得两套座2131内的两温度传感器4与铝合金板快速接触,再过20分钟后(即铝合金板散热时间)观看两温度传感器4对所检测铝合金板所检测出的温度变化,如果一处铝合金板的温度值大于另一处铝合金板的温度值,则可证明不同批次但同等尺寸的两块铝合金板的散热性有所区别,即经散热后检测出温度较大的那片铝合金板的散热性低于另一片铝合金板的散热性,以此种方法可检测出两批次铝合金板的散热性,不但可对两片不同批次的铝合金板的散热性进行检测,而且检测后可还可进行对比,以此使检测质量更具参考性,并适应于质检作业。
如图1、图2所示:操作机构3还包括固定在检测台1顶面且对应在压头机构32前侧的立座33,立座33的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螺杆34,螺杆34朝向于压头机构32的一端设有球头35,压头机构32上设有朝向于立座33方向垂直伸展的借力杆38,借力杆38朝向于螺杆34的一端开设有内凹部36,球头35对应在内凹部36内,螺杆34远离于球头35的一端设有带动螺杆34旋转时通过球头35在内凹部36内旋转并通过借力杆38推动压头机构32进入至两斜面2134内施压并迫使两借力板2133带动两推架213互为反向移动的第一手轮37,压头机构32包括顶端对应于两斜面2134之间的压头321和固定在压头321底部并垂直延伸至滑动于第二滑轨31内的撑板322,撑板322与立座33之间连接有对应在第二滑轨31内的拉簧323,对操作机构3操作时,手握第一手轮37使其带动螺杆34旋转,螺杆34在立座33上旋转的同时,还会带着其端部的球头35朝向于借力杆38的内凹部36推移,并利用球头35对内凹部36施压,以迫使压头321在撑板322沿着第二滑轨31位移下对两斜面2134同时施压,直至将两推架213在两借力板2133带动下,带着两温度传感器4以同等速的方式朝着两马达223的方向位移。在本发明中,由于两马达223通过两马达座222滑动在两第三滑轨221中,因此可以看出,这两个马达223如果发生损坏时便于更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通过触碰杆2212旋转挤压楔形凸块2211的方式对马达座222定位到将铝合金板通过马达223尾部定位,结构合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两推架213之间还会安弹簧或气缸等复位部件,也会在马达座222与滑座211之间安装弹簧或者气缸或复位部件,以使两推架213或两马达座222位移动作后还可复位,现有复位技术,不再赘述。
本发明人还公开了另一种实施方式,用于使两马达223位移动作时能够受操作机构3控制: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撑板322的底部开设有距离于检测台1上方的缺口324,检测台1的顶面上设有摆杆机构6,摆杆机构6包括滑动于第二滑轨31内的推块61和通过转轴共同铰接在推块61顶端与缺口324内的两根摆杆62,两摆杆62的长度一致,且以等角度倾斜的方式延伸至两第三滑轨221附近,两摆杆62的延伸端设有拐臂63,拐臂63的延伸端弯曲至第三滑轨221内,并安装在垂直在楔形凸块2211附近的挤压杆631,拐臂63为L形连杆,其拐弯处设有使其活动连接于检测台1上方的销轴7,检测台1的顶面两侧设有弧形槽11,弧形槽11内设有弹簧杆12,两摆杆62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弧形槽11内并且贯穿在弹簧杆12上,检测台1的顶面焊接有两处分别对应在两摆杆62与滑座211之间的限位杆8。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出,操作者转动第一手轮37最终通过压头321挤压斜面2134令两温度传感4接触到铝合金板上检测温度的同时,由于撑板322会随着压头321同步位移,因此撑板322底端的缺口324还会对两摆杆62同时施压(两摆杆62铰接在一起类似于一个圆规),由于两摆杆62在缺口324内通过铰轴连接在一起,并且两摆杆62在检测台1上又有限位杆8对其限位,因此两摆杆62在受到撑板322挤压时,就会像圆规一样向两侧旋转扩展,而且两摆杆62在进行上述扩展运动时还会在弧形槽11的导向下提高平稳性,与此同时两摆杆62还会带动两端的拐臂63以销轴7为旋转支点而旋转,以此就会拽着拐臂63末端的挤压杆631旋转至与楔形凸块2211接触,以此将两马达座222以同等速度以及同等位移距离的方式把两马达223朝着两滑座211的方向推移,以将放在两夹紧空间10中的两铝合金板实施定位,与此同时,两温度传感4的检测端也会接触到铝合金板的另一侧准备对其温度实施检测,便于操作。
如图2所示:两推架213的顶端设有朝向于操作机构3方向弯曲的折弯部2135,两显示面板5安装在两折弯部2135上并且分别电性连接于温度传感器4,两个折弯部2135随两推架213对称设置,并且朝前设置,以此使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对铝合金样板检测时便于肉眼观看数据,结构合理,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4能将温度信号反馈到显示面板5上的方式为现有温度检测技术,例如保温箱、烤箱的温度检测技术等,通用现有技术,本发明人在本发明中不再赘述,特此说明。
如图5所示:两套座2131上均还通过螺纹孔安装有锁紧螺栓9,两锁紧螺栓9的顶端均设有第二手轮91,转动第二手轮91时,可使锁紧螺栓9松弛,一是可便于温度传感器4更换,二是如果所检测的铝合金板的厚度有所变化时,则可将两根温度传感器4重新更换,以便于使两温度传感器4位移至可与铝合金板接触,套座2131使用更加灵活。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安装在所述检测台(1)顶面后侧的检测机构(2)和安装在所述检测台(1)顶面前侧用于操作纵检测机构(2)进行检测动作的操作机构(3);
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沿长度方向固定在检测台(1)顶面后侧的检测座(21)和位于检测座机构(21)两侧的马达机构(22);
所述检测座机构(21)包括沿长度方向固定在检测台(1)顶面后侧的滑座(211)、沿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滑座(211)上的第一滑轨(212)以及通过第一滑轨(212)滑动配合于滑座(211)上的两处对称且顶部前端带有显示面板(5)的推架(213),两推架(213)的侧壁上各设有一处相互对称且分别与两马达机构(22)在同一直线上的套座(2131),两套座(2131)开设有插孔(2132),通过所述插孔(2132)在两套座(2131)上各插放有一根同等尺寸的温度传感器(4),两推架(213)上各固定有一处相互对称且朝向于操作机构(3)方向伸展的借力板(2133),两借力板(2133)的对立面上开设有朝向于操作机构(3)倾斜的斜面(2134),所述操作机构(3)包括开设在检测台(1)中部且垂直在两推架(213)之间的第二滑轨(31),以及通过第二滑轨(31)滑动于检测台(1)中部且对应在两斜面(2134)之间的压头机构(32);
所述马达机构(22)包括沿长度方向开设在检测台(1)顶面后侧且对称于滑座(211)两侧的第三滑轨(221)、以对称的方式滑动于两第三滑轨(221)内的马达座(222)以及固定在马达座(222)顶部且与温度传感器(4)在同一轴线上的马达(223),马达座(222)背离于温度传感器(4)的一端设有楔形凸块(2211),所述第三滑轨(221)内通过转轴设有邻近于所述楔形凸块(2211)且旋转至与楔形凸块(2211)接触时以挤压楔形凸块(2211)推动马达座(222)带动马达(223)朝向于温度传感器(4)的方向移动的触碰杆(2212),马达(223)与滑座(211)之间留有用于夹紧铝外壳样本的夹紧空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检测台(1)顶面且对应在所述压头机构(32)前侧的立座(33),所述立座(33)的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螺杆(34),所述螺杆(34)朝向于压头机构(32)的一端设有球头(35),所述压头机构(32)上设有朝向于立座(33)方向垂直伸展的借力杆(38),所述借力杆(38)朝向于螺杆(34)的一端开设有内凹部(36),所述球头(35)对应在内凹部(36)内,所述螺杆(34)远离于球头(35)的一端设有带动螺杆(34)旋转时通过球头(35)在内凹部(36)内旋转并通过借力杆(38)推动压头机构(32)进入至两斜面(2134)内施压并迫使两借力板(2133)带动两推架(213)互为反向移动的第一手轮(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机构(32)包括顶端对应于两斜面(2134)之间的压头(321)和固定在所述压头(321)底部并垂直延伸至滑动于所述第二滑轨(31)内的撑板(322),所述撑板(322)与所述立座(33)之间连接有对应在第二滑轨(31)内的拉簧(3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322)的底部开设有距离于检测台(1)上方的缺口(324),所述检测台(1)的顶面上设有摆杆机构(6),所述摆杆机构(6)包括滑动于第二滑轨(31)内的推块(61)和通过转轴共同铰接在推块(61)顶端与缺口(324)内的两根摆杆(62),两摆杆(62)的长度一致,且以等角度倾斜的方式延伸至两第三滑轨(221)附近,两摆杆(62)的延伸端设有拐臂(63),所述拐臂(63)的延伸端弯曲至第三滑轨(221)内,并安装在垂直在楔形凸块(2211)附近的挤压杆(6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63)为L形连杆,其拐弯处设有使其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台(1)上方的销轴(7),所述检测台(1)的顶面两侧设有弧形槽(11),所述弧形槽(11)内设有弹簧杆(12),两摆杆(62)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弧形槽(11)内并且贯穿在弹簧杆(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顶面焊接有两处分别对应在两摆杆(62)与滑座(211)之间的限位杆(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推架(213)的顶端设有朝向于操作机构(3)方向弯曲的折弯部(2135),两显示面板(5)安装在两折弯部(2135)上并且分别电性连接于温度传感器(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套座(2131)上均还通过螺纹孔安装有锁紧螺栓(9),两锁紧螺栓(9)的顶端均设有第二手轮(91)。
CN202210959622.1A 2022-08-10 2022-08-10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Withdrawn CN1152668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9622.1A CN115266821A (zh) 2022-08-10 2022-08-10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9622.1A CN115266821A (zh) 2022-08-10 2022-08-10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6821A true CN115266821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1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9622.1A Withdrawn CN115266821A (zh) 2022-08-10 2022-08-10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68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8026A (zh) * 2023-10-31 2023-12-0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气自动化供电系统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8026A (zh) * 2023-10-31 2023-12-0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气自动化供电系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7148026B (zh) * 2023-10-31 2024-03-1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气自动化供电系统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4739B (zh) 一种往复式无损检测装置
CN110412054B (zh) 一种玻璃面板检测设备及检测图像拼接方法
CN115266821A (zh) 铝外壳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CN111947820A (zh) 流媒体后视镜扭矩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5166472A (zh) 一种路由器pcb老化检测装置
CN116499998B (zh) 一种逆反射系数相对测量法的辅助定位装置
CN114739550B (zh) 一种力矩电机的输出力矩自动测量装置
CN215728604U (zh) 一种触摸屏玻璃用检测台
CN212965015U (zh) 一种ict测试功能治具
CN111398056B (zh)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测试方法
CN114130861A (zh) 一种校直设备
CN212381324U (zh) 一种摄像头稳定性检测设备
CN211042670U (zh) 一种内后视镜耐久测试工装
CN213812113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的滑轨固定板用固定检具
CN220584087U (zh)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
CN116698390B (zh) 一种铰链产品测量设备
CN116774013B (zh) 一种控制器电路板测试设备
CN219245269U (zh) 一种变速箱外壳硬度检测器
CN220339845U (zh) 一种钳口耐压试验机
CN212621392U (zh) 一种加速踏板强度测试试验台
CN220104051U (zh) 一种齿轮径向误差测量设备
CN117268263A (zh) 一种汽车转向三销全尺寸检测装置
CN220040090U (zh) 一种线材力学测试用检测装置
CN215010261U (zh) 一种通信设备测试装置
CN215725787U (zh) 一种泵壳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