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3064A -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3064A
CN115263064A CN202210962881.XA CN202210962881A CN115263064A CN 115263064 A CN115263064 A CN 115263064A CN 202210962881 A CN202210962881 A CN 202210962881A CN 115263064 A CN115263064 A CN 115263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ody
rod
bodies
groov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28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雯雯
朱洪柳
孙秀萍
张瑞
刘玲燕
苏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MONT INDUSTRIES (CHINA) Inc
Original Assignee
VALMONT INDUSTRIES (CHIN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MONT INDUSTRIES (CHINA) Inc filed Critical VALMONT INDUSTRIES (CHINA)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9628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3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3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3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撞击吸能杆体,包括杆体,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杆体上部、杆体中部以及杆体下部。杆体中部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列中部槽体。杆体下部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列下部槽体。杆体受撞击后,中部槽体和下部槽体能够吸收冲击力,且杆体能够向受力的一侧弯曲变形。其有益效果是,杆体中部的中部槽体和杆体下部的下部槽体作为应力集中点,能够吸收冲击力,并在杆体中部和杆体下部处发生弯曲变形,降低了杆体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力,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当杆体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杆体中部和杆体下部弯曲变形并向撞击车辆倾倒,杆体向车辆施加的冲击力较小,不会对车辆造成较大损伤,且其倾倒方向可控,不会撞击道路上其他车辆或行人。

Description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杆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背景技术
道路杆体主要包括路灯杆、监控杆、通信杆和电力杆等杆体,其主要设置在道路两侧。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多,撞击道路杆体的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为保证道路杆体的使用强度,道路杆体主要采用刚性较大的材质。当车辆撞击道路杆体时,道路杆体会向车辆施加较大的冲击力,导致车辆严重变形损毁并导致乘客死亡,甚至,道路杆体受撞后,道路杆体可能会发生倾倒,且其倾倒方向不可控,易撞击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和行人,发生二次伤害。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撞击吸能杆体,能够降低杆体对车辆的冲击力,并能使杆体受撞后定向倾倒。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撞击吸能杆体,解决了现有的道路杆体受车辆撞击后,易向车辆施加较大的冲击力的技术问题,以及杆体倾倒方向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撞击吸能杆体,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杆体上部、杆体中部以及杆体下部;
所述杆体中部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列中部槽体,所述中部槽体沿所述杆体中部的径向向内凹陷设置,且所述中部槽体沿所述杆体中部的轴向延伸设置;
所述杆体下部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列下部槽体,所述下部槽体沿所述杆体下部的径向向内凹陷设置,且所述下部槽体沿所述杆体中部的轴向延伸设置;
所述杆体受撞击后,所述中部槽体和所述下部槽体能够吸收冲击力,且所述杆体能够向受力的一侧弯曲变形。
根据本发明,所述杆体中部的侧壁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四列中部槽体;
所述杆体下部的侧壁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八列下部槽体。
根据本发明,沿所述杆体的轴向,每列所述中部槽体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长型槽体,每列所述下部槽体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长型槽体。
根据本发明,沿所述杆体的径向,相邻两列所述下部槽体中的所述第二长型槽体交错设置。
根据本发明,沿杆体的轴向,每个所述中部槽体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长型槽体的间距为8-10mm,每个所述下部槽体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长型槽体的间距为8-10mm。
根据本发明,所述中部槽体的长度为2.5-2.7m;
所述下部槽体的长度为1.23-1.25m。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长型槽体的长度为98-100;
所述第二长型槽体的长度为98-100。
根据本发明,所述下部槽体的底部与所述杆体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50-52mm。
根据本发明,沿杆体的轴向和周向,所述第一长型槽体和所述杆体上的通孔的间距为50-52mm,所述第二长型槽体和所述杆体上的通孔的间距为50-52mm。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撞击吸能杆体,当杆体受到中低速(小于或等于60Km/h)行驶的车辆撞击后,杆体中部的中部槽体和杆体下部的下部槽体作为应力集中点,能够吸收冲击力,并在杆体中部和杆体下部处发生弯曲变形,进而降低了杆体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力,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降低乘客伤亡的可能性。同时,杆体中部和杆体下部能够向受力的一侧弯曲变形,当杆体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杆体中部和杆体下部弯曲变形并向撞击车辆倾倒。由于杆体中部的中部槽体和杆体下部的下部槽体吸收了一定量的冲击力,当杆体倾倒并撞击在车辆上时,杆体向车辆施加的冲击力较小,不会对车辆造成较大损伤,且其倾倒方向可控,不会撞击道路上其他车辆或行人,避免杆体倾倒后发生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撞击吸能杆体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展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杆体;11:杆体上部;12:杆体中部;13:杆体下部;
2:中部槽体;21:第一长型槽体;
3:下部槽体;31:第二长型槽体;
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4的定向为参照。
参见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撞击吸能杆体,包括杆体1,杆体1可以为路灯杆、监控杆、通信杆和电力杆等道路杆体。杆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杆体上部11、杆体中部12以及杆体下部13。
杆体中部12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列中部槽体2,中部槽体2沿杆体中部12的径向向内凹陷设置,且中部槽体2沿杆体中部12的轴向延伸设置。杆体下部13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下部槽体3,下部槽体3沿杆体下部13的径向向内凹陷设置,且下部槽体3沿杆体下部13的轴向延伸设置。
本撞击吸能杆体适用于设置在市区,并适用于以中低速(小于或等于60Km/h)行驶的车辆。
当杆体1受到中低速(小于或等于60Km/h)行驶的车辆撞击后,杆体中部12的中部槽体2和杆体下部13的下部槽体3作为应力集中点,能够吸收冲击力,并在杆体中部12和杆体下部13处发生弯曲变形,进而降低了杆体1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力,减小车辆的受损程度,降低乘客伤亡的可能性。同时,杆体中部12和杆体下部13能够向受力的一侧弯曲变形,当杆体1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杆体中部12和杆体下部13弯曲变形并向撞击车辆倾倒,由于杆体中部12的中部槽体2和杆体下部13的下部槽体3吸收了一定量的冲击力,当杆体1倾倒并撞击在车辆上时,杆体1向车辆施加的冲击力较小,不会对车辆造成较大损伤,且其倾倒方向可控,不会撞击道路上其他车辆或行人,避免杆体1倾倒后发生的二次伤害。
具体地,中部槽体2和下部槽体3均为通槽。
优选地,中部槽体2的长度为2.5-2.7m,下部槽体3的长度为1.23-1.25m,中部槽体2和下部槽体3的设置范围能够满足车辆的碰撞范围,且该设置范围能够实现杆体1受撞弯曲变形后向车辆倾倒。
优选地,下部槽体3的底部与杆体1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50-52mm,以保证杆体1底部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杆体中部12的侧壁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四列中部槽体2。杆体下部13的侧壁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八列下部槽体3。由此,以使中部槽体2和下部槽体3均布于杆体中部12和杆体下部13的周向侧壁,进而使杆体1的周向侧壁均能吸收车辆撞击的冲击力。同时,由于车辆对杆体1的撞击力主要集中在杆体下部13,杆体下部13上的下部槽体3的设置数量大于杆体中部12的中部槽体2的设置数量,以使杆体下部13的下部槽体3能够吸收较多的冲击力。
进一步,沿杆体1的轴向,每列中部槽体2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长型槽体21,每列下部槽体3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长型槽体31,通过增加第一长型槽体21和第二长型槽体31的设置数量,能够相应增加中部槽体2和下部槽体3所吸收的冲击力。
优选地,沿杆体1的轴向,每列中部槽体2中相邻两个第一长型槽体21的间距为8-10mm,每列下部槽体3中相邻两个第二长型槽体31的间距为8-10mm,以在保证杆体1的使用强度的同时增加第一长型槽体21和第二长型槽体31的设置数量,进而增加所吸收的冲击力。
优选地,沿杆体1的轴向和周向,第一长型杆体和杆体1上的通孔4的间距为50-52mm,第二长型槽体31和杆体1上的通孔4的间距为50-52mm,避免中部槽体2和下部槽体3影响杆体1上的通孔4的使用强度。
具体地,第一长型槽体21的长度为98-100mm;
第二长型槽体31的长度为98-100mm。
进一步,沿杆体1的径向,相邻两列下部槽体3中的第二长型槽体31交错设置,避免影响杆体下部13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长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长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撞击吸能杆体,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杆体上部(11)、杆体中部(12)以及杆体下部(13);
所述杆体中部(12)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列中部槽体(2),所述中部槽体(2)沿所述杆体中部(12)的径向向内凹陷设置,且所述中部槽体(2)沿所述杆体中部(12)的轴向延伸设置;
所述杆体下部(13)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列下部槽体(3),所述下部槽体(3)沿所述杆体下部(13)的径向向内凹陷设置,且所述下部槽体(3)沿所述杆体中部(12)的轴向延伸设置;
所述杆体(1)受撞击后,所述中部槽体(2)和所述下部槽体(3)能够吸收冲击力,且所述杆体(1)能够向受力的一侧弯曲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体中部(12)的侧壁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四列中部槽体(2);
所述杆体下部(13)的侧壁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八列下部槽体(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杆体(1)的轴向,每列所述中部槽体(2)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长型槽体(21),每列所述下部槽体(3)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长型槽体(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杆体(1)的径向,相邻两列所述下部槽体(3)中的所述第二长型槽体(31)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沿杆体(1)的轴向,每个所述中部槽体(2)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长型槽体(21)的间距为8-10mm,每个所述下部槽体(3)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长型槽体(31)的间距为8-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槽体(2)的长度为2.5-2.7m;
所述下部槽体(3)的长度为1.23-1.25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型槽体(21)的长度为98-100mm;
所述第二长型槽体(31)的长度为98-1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槽体(3)的底部与所述杆体(1)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50-52mm。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击吸能杆体,其特征在于,
沿杆体(1)的轴向和周向,所述第一长型槽体(21)和所述杆体(1)上的通孔(4)的间距为50-52mm,所述第二长型槽体(31)和所述杆体(1)上的通孔(4)的间距为50-52mm。
CN202210962881.X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Pending CN115263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881.XA CN115263064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881.XA CN115263064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3064A true CN115263064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2881.XA Pending CN115263064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306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83A (zh) * 1992-07-17 1994-05-04 麦肯齐·理查德·道林 能量吸收杆
EP2177665A2 (en) * 2008-10-15 2010-04-21 Saferoads PTY Ltd. An impact absorbing pole
CN201694094U (zh) * 2010-01-28 2011-01-05 青岛娇阳灯具有限公司 棱槽式吸力灯杆结构
CN106760867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明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线杆
CN207906342U (zh) * 2018-02-05 2018-09-25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外壳及吸能装置
CN109322526A (zh) * 2018-11-23 2019-02-12 江苏铭远杆塔有限公司 耐撞击安全型电力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83A (zh) * 1992-07-17 1994-05-04 麦肯齐·理查德·道林 能量吸收杆
EP2177665A2 (en) * 2008-10-15 2010-04-21 Saferoads PTY Ltd. An impact absorbing pole
CN201694094U (zh) * 2010-01-28 2011-01-05 青岛娇阳灯具有限公司 棱槽式吸力灯杆结构
CN106760867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明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线杆
CN207906342U (zh) * 2018-02-05 2018-09-25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外壳及吸能装置
CN109322526A (zh) * 2018-11-23 2019-02-12 江苏铭远杆塔有限公司 耐撞击安全型电力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7815B1 (en) Rail vehicle with an impact absorbing device
CN108867476B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隔离及挡风方法
CN112158159B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CN203438965U (zh) 车架前部吸能结构以及车辆
CN106012913A (zh) 一种能够缓冲吸收撞击的道路交通护栏
CN212175612U (zh) 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
CN115263064A (zh) 一种撞击吸能杆体
CN109338947A (zh) 一种溃缩式高速公路隔离带护栏
CN110409349A (zh) 缓冲吸能可导向防撞垫
CN218990015U (zh) 一种新型道路护栏
CN102910139A (zh) 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
CN111549689B (zh) 缓冲吸能安全岛
CN210216245U (zh) 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JP3964558B2 (ja) 防護柵端部緩衝装置
CN103318265A (zh) 汽车后部传力结构
CN208949788U (zh) 弹性螺旋滚筒式防撞装置
CN210234898U (zh) 高安全汽车保险杠
CN102673501A (zh) 一种薄壁吸能装置
CN214573608U (zh) 一种水利施工桥墩防护结构
CN209323429U (zh) 一种v型道路交通安全护栏
CN220391179U (zh) 一种带溃缩结构的客车防撞梁
CN202413695U (zh) 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
CN218233270U (zh) 一种新型梯形活动护栏
CN112227264B (zh) 一种路政工程用道路中央分离缓冲装置
CN109338948A (zh) 一种溃缩式高速公路边部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