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0728A - 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60728A CN115260728A CN202210800156.2A CN202210800156A CN115260728A CN 115260728 A CN115260728 A CN 115260728A CN 202210800156 A CN202210800156 A CN 202210800156A CN 115260728 A CN115260728 A CN 1152607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powder
- resin powder
- polycarbonate
- molecular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29920005668 polycarbonate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4431 polycarbonate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1852 carbon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29920013716 polyethylene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bisphenol A Chemical group C=1C=C(O)C=CC=1C(C)(C)C1=CC=C(O)C=C1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magnes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Mg]=O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395 magnes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magnesium;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Mg+2]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PQXKHYXIUOZZFA-UHFFFAOYSA-M lithium 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Li+].[F-] PQXKHYXIUOZZFA-UHFFFAOYSA-M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IOLCXVTUBQKXJR-UHFFFAOYSA-M potassium 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K+].[Br-] IOLCXVTUBQKXJR-UHFFFAOYSA-M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PFNQVRZLDWYSCW-UHFFFAOYSA-N (fluoren-9-ylideneamino) n-naphthalen-1-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C12=CC=CC=C2C2=CC=CC=C2C1=NOC(=O)NC1=CC=CC2=CC=CC=C12 PFNQVRZLDWYS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WUKWITHWXAAZEY-UHFFFAOYSA-L calcium di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F-].[F-].[Ca+2] WUKWITHWXAAZEY-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634 calcium flu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69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79 gran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977 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90 disso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6 w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11 α-olef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magnesium
- C08K2003/222—Magnesia, i.e. magnesium ox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包括原料组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本申请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通过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改性聚碳酸酯呈茶色,同时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一种通用工程塑料,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和耐热性能。特别以优异的冲击强度和耐蠕变著称,透光率高,吸水率低,制品尺寸稳定。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生产和应用量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由于PC材料的广泛应用,不同制品的具体要求各有不同,就需要在原有材料性能的基础上,改善性能来达到使用要求。传统的PC材料为透明原料,当需要其他颜色的PC材料时,就会在其中加入色粉进行调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混色不均匀、易混杂质的现象,并且影响其对红外光的透过性。这就要求增加PC材料的红外光透过率,但是单纯的增加PC材料的红外光透过率又会使PC材料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受到严重的影响,限制其应用范围。并且,经过抽粒工艺后的PC原料为再生料,其性能比原料会差很多,工序增加,不良品增多,成本增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非透明状态下能同时满足对红外光和可见光的透过率都达到使用要求的改性PC及其制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非透明状态下的聚碳酸酯难以同时满足对红外光和可见光的透过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聚碳酸酯,所述改性聚碳酸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所述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高于所述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聚碳酸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62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
所述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24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红外粉选自纳米无机红外粉。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红外粉的粒径为50nm~200n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无机红外粉包括氧化镁粉末、氟化钙晶体、氟化锂粉末、氧化镁粉末、溴化钾晶体、硒化锌结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粒子选自碳纳米管。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聚碳酸酯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24%,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大于81%。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混合后,依次进行聚合反应和密炼工序,得到聚合物浆料;
将所述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在温度为70~90℃,转速为100~200r/min的条件反应0.5~2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密炼工序的条件包括:在温度为170℃~190℃,转速为50~100r/min,装胶容量为密炼室容量的55%~75%,压力为0.6~0.8MPa的条件下处理10~30min。
进一步地,所述挤出造粒的条件包括:在挤出机一区温度为200~230℃,二区温度为230~235℃,三区温度为235~245℃,四区温度为245~255℃,五区温度为255~260℃,六区温度为260~270℃,螺杆转速为500~600r/min,真空度不高于0.2MPa的条件下将所述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中,由于聚碳酸酯树脂粉分子量越高,其对应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越高,发生脆韧转变的温度越低。分子量较低的时候,其对应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的速度很快。因此,采用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高于所述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通过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粉和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粉复配使用,有利于制备高冲击强度的聚碳酸酯树脂,使改性聚碳酸酯树脂满足低温冲击要求,减少聚碳酸酯树脂加工过程中的降解,防止聚碳酸酯树脂分子量下降,提高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稳定性。其中,8~12份的聚乙烯树脂为白色,吸水率低,耐冲击性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常温下可耐酸、碱、盐类水溶液腐蚀。因此,添加聚乙烯树脂粉进行改性,可提升聚碳酸酯的抗冲击性、增加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但是由于聚乙烯树脂的阻燃性、耐热性差,若添加份数过多,则会影响改性聚碳酸酯的阻燃性和耐热性能。另外,添加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对波长850-950nm的红外光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及较低的折射率,添加人体感应红外粉对聚碳酸酯进行改性,可有效改善聚碳酸酯的红外光透过率。但如果人体感应红外粉添加过多,则会导致改性聚碳酸酯的吸湿性增大,降低改性聚碳酸酯的抗张强度等性能。本申请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添加了8~12份的碳纳米粒子,使得改性聚碳酸酯呈茶色,通过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改性聚碳酸酯即使呈茶色,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再依次进行聚合反应和密炼工序,得到聚合物浆料。然后将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便得到改性聚碳酸酯。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且制备的改性聚碳酸酯呈茶色,通过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呈茶色的改性聚碳酸酯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4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和对比文件1提供的PC6557的光波透射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申请说明书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申请说明书实施例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申请说明书实施例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申请说明书实施例中的质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目的如物质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类似地,第二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改性聚碳酸酯,改性聚碳酸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高于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包括原料组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其中,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高于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的质均分子量。由于聚碳酸酯树脂粉分子量越高,其对应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越高,发生脆韧转变的温度越低。分子量较低的时候,其对应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的速度很快。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采用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粉和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粉复配使用,有利于制备高冲击强度的聚碳酸酯树脂,使改性聚碳酸酯树脂满足低温冲击要求,减少聚碳酸酯树脂加工过程中的降解,防止聚碳酸酯树脂分子量下降,提高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稳定性。其中,聚乙烯树脂为白色,吸水率低,耐冲击性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常温下可耐酸、碱、盐类水溶液腐蚀。因此,添加聚乙烯树脂粉进行改性,可提升聚碳酸酯的抗冲击性、增加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但是由于聚乙烯树脂的阻燃性、耐热性差,若添加份数过多,则会影响改性聚碳酸酯的阻燃性和耐热性能。另外,添加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对波长850-950nm的红外光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及较低的折射率,添加人体感应红外粉对聚碳酸酯进行改性,可有效改善聚碳酸酯的红外光透过率。但如果人体感应红外粉添加过多,则会导致改性聚碳酸酯的吸湿性增大,降低改性聚碳酸酯的抗张强度等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添加了碳纳米粒子,使其呈茶色,通过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改性聚碳酸酯即使呈茶色,也同时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聚碳酸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本申请实施例改性聚碳酸酯通过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份的聚乙烯树脂粉、10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10份的碳纳米粒子的协同配合作用,使得茶色的改性聚碳酸酯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具有更好的透过率,以更优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62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24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采用的质均分子量为62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分子量高,其对应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也较高,发生脆韧转变的温度较低。而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采用的质均分子量为24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分子量低,其对应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的速度很快。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采用70~80份质均分子量为62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粉)和10~20份均分子量为24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粉)复配使用,制作高冲击强度的改性聚碳酸酯,可满足对低温冲击的要求,同时可减少聚碳酸酯加工过程中的降解,防止聚碳酸酯分子量下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包括但不限于62000~63000、63000~64000、64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24000~25000、25000~26000、26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体感应红外粉选自纳米无机红外粉。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无机红外粉包括氧化镁粉末、氟化钙晶体、氟化锂粉末、氧化镁粉末、溴化钾晶体、硒化锌结晶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改性聚碳酸酯原料组分中添加的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选自氧化镁粉末、氟化钙晶体、氟化锂粉末、氧化镁粉末、溴化钾晶体、硒化锌结晶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无机红外粉,这些纳米无机红外粉在常温下,对于波长850-950nm的红外光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及较低的折射率。加入纳米无机红外粉对聚碳酸酯进行改性,能够有效解决聚碳酸酯对于红外光的折射,提高改性聚碳酸酯对红外光的透过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人体感应红外粉包括氧化镁粉末、氟化钙晶体、氟化锂粉末、氧化镁粉末、溴化钾晶体、硒化锌结晶中的若干化学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其添加量的高低会影响聚碳酸酯本身的物理性能。若人体感应红外粉添加量过多,则会导致改性聚碳酸酯的吸湿性增大,抗张强度等性能降低。另外,由于人体感应红外粉为白色,对于整体制备的聚碳酸酯颜色亦有影响,破坏改性聚碳酸酯的茶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体感应红外粉的粒径为50nm~200nm之间。材料粒径大小对光线反射与折射率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光线透过率,即粒径越小,透过率越强;并且,材料粒径大小会直接影响材料混合的均匀性,对材料的颜色一致性有直接的影响;从材料其它物理性能考虑,此范围粒径的人体感应红外粉更能满足产品对相关物理性能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碳纳米粒子选自碳纳米管。本申请实施例碳纳米粒子主要起到的作用是与聚乙烯树脂、人体红外感应粉一起调节改性聚碳酸酯的整体颜色,使改性聚碳酸酯呈茶色,满足茶色聚碳酸酯的应用需求。若碳纳米离子添加量过高,则会导致改性聚碳酸酯颜色偏深,光波透光率整体降低,无法同时满足对可见光和红外光的高透过率。本申请实施例碳纳米粒子优选碳纳米管,添加8~12份碳纳米管能够有效调节改性聚碳酸酯的颜色,使改性聚碳酸酯呈茶色。不可用石墨烯代替,石墨烯为透明材料,对白光的吸收率只有2.3%,完全无法起到调整颜色以及降低可见光透过率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聚碳酸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70~80份,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聚乙烯树脂粉8~12份,人体感应红外粉8~12份,碳纳米粒子8~12份;其中,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62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24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人体感应红外粉选自氧化镁粉末、氟化钙晶体、氟化锂粉末、氧化镁粉末、溴化钾晶体、硒化锌结晶中的至少一种人体感应红外粉。碳纳米粒子选自碳纳米管。本申请实施例改性聚碳酸酯呈茶色,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24%,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大于81%,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本申请实施例改性聚碳酸酯可通过以下实施例方法制得。
如附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混合后,依次进行聚合反应和密炼工序,得到聚合物浆料;
S20.将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再依次进行聚合反应和密炼工序,得到聚合物浆料。然后将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便得到改性聚碳酸酯。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且制备的改性聚碳酸酯呈茶色,通过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呈茶色的改性聚碳酸酯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24%,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大于81%;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中,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进行混合处理,使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有利于后续聚合反应均匀稳定的进行。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常温常压下,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添加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在温度为70~90℃,转速为100~200r/min的条件反应0.5~2小时。本申请实施例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70~90℃,转速为100~200r/min的条件反应0.5~2小时,使各原料组分充分接触发生聚合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炼工序的条件包括:在温度为170℃~190℃,转速为50~100r/min,装胶容量为密炼室容量的55%~75%,压力为0.6~0.8MPa的条件下处理10~30min。其中,处理时间根据塑胶的可塑性在密炼机中密炼时间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压力为上顶栓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密炼机密炼工艺的过程主要分为湿润、分散、捏炼三个步骤。经过密炼生产的塑胶原料,可使各种原料均匀充分的混合在一起,以便于下一工艺生产制造。可使原料的各种物理性能的一致性达到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中,将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其中挤出造粒的条件包括:在挤出机一区温度为200~230℃,二区温度为230~235℃,三区温度为235~245℃,四区温度为245~255℃,五区温度为255~260℃,六区温度为260~270℃,螺杆转速为500~600r/min,真空度不高于0.2MPa的条件下将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在该条件下对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效率高,制备的改性聚碳酸酯性能稳定。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挤出机的长径比为42。
为使本申请上述实施细节和操作能清楚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的进步性能显著的体现,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来举例说明上述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茶色改性聚碳酸酯,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高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70份,低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30份,聚乙烯树脂粉10份,人体感应红外粉10份,碳纳米粒子10份。其中,高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为质均分子量62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低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为质均分子量24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聚乙烯树脂粉为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人体感应红外粉氧化镁粉末。碳纳米粒子为碳纳米管。
其制备包括步骤:
1、按比例称取配方量的高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低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聚乙烯树脂粉、人体感应红外粉、碳纳米粒子;
2、将步骤1的原料在常温常压下加入反应釜中,设定反应釜温度为80℃,在150r/mi的转速中发生聚合反应,待反应完成后经过在温度为190℃,转速为50r/min,装胶容量为密炼室容量的75%,压力为0.8MPa的条件下密炼处理20min,得到复合型聚碳酸酯及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在密炼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各工艺参数,防止碳纳米粒子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导致混色不均等现象出现;
3、将上述过程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控制挤出机螺杆的各区温度为230-270℃,螺杆转速为550r/min,挤出冷却造粒即得成品。其中:挤出机一区温度为230℃。二区温度为235℃,三区温度为245℃,四区温度为255℃,五区温度为260℃,六区温度为270℃,螺杆转速为550r/min,挤出机的真空度为0.2MPa,挤出机的长径比为42。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茶色改性聚碳酸酯,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配方不同,具体如下表1所示。其他制备步骤和条件均相同。
对比例1
以现有PC6557作为对比例,其供应商为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前身为拜耳材料科技公司。
对比例2~3
对比例2~3提供了一种茶色改性聚碳酸酯,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配方不同,具体如下表1所示。其他制备步骤和条件均相同。
进一步的,为了验证本申请实施例的进步性,对实施例1~2制备的改性聚碳酸酯和对比例1~3分别进行了如下表1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其中,对比例1~3、实施例1~2制备的改性聚碳酸酯的光波透过率图如附图2所示。
表1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知,相对于对比例1现有PC6557,以及不同配比的对比例2和3,本申请实施例1~2制备的改性聚碳酸酯不但具有与现有PC6557相当的吸湿性、抗张强度、断裂延伸率、绕曲强度、弯曲模量、洛氏硬度、阻燃性能、溶解温度、热绕曲温度等物化性能;而且同时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红外光透过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62000~65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
所述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选自质均分子量为24000~27000的双酚A型树脂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红外粉选自纳米无机红外粉;
和/或,所述人体感应红外粉的粒径为50nm~20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无机红外粉包括氧化镁粉末、氟化钙晶体、氟化锂粉末、氧化镁粉末、溴化钾晶体、硒化锌结晶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粒子选自碳纳米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碳酸酯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24%,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大于81%。
8.一种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70~80份的第一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10~20份的第二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粉、8~12份的聚乙烯树脂粉、8~12份的人体感应红外粉和8~12份的碳纳米粒子混合后,依次进行聚合反应和密炼工序,得到聚合物浆料;
将所述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在温度为70~90℃,转速为100~200r/min的条件反应0.5~2小时;
和/或,所述密炼工序的条件包括:在温度为170℃~190℃,转速为50~100r/min,装胶容量为密炼室容量的55%~75%,压力为0.6~0.8MPa的条件下处理10~30min。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造粒的条件包括:在挤出机一区温度为200~230℃,二区温度为230~235℃,三区温度为235~245℃,四区温度为245~255℃,五区温度为255~260℃,六区温度为260~270℃,螺杆转速为500~600r/min,真空度不高于0.2MPa的条件下将所述聚合物浆料挤出造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00156.2A CN115260728B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00156.2A CN115260728B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60728A true CN115260728A (zh) | 2022-11-01 |
CN115260728B CN115260728B (zh) | 2024-06-18 |
Family
ID=8376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00156.2A Active CN115260728B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6072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22209A (zh) * | 2023-06-26 | 2023-08-22 | 广东兴盛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耐翘曲变形的阻燃p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32839A (zh) * | 2010-12-29 | 2012-07-04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导电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90508A (zh) * | 2012-03-26 | 2012-09-26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不透光透红外线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3665817A (zh) * | 2013-12-31 | 2014-03-26 | 东莞市奥能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抗冲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44917A (zh) * | 2015-04-14 | 2015-07-01 | 张家港大塚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导电性能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CN105473661A (zh) * | 2013-08-23 | 2016-04-06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导热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模制产品 |
WO2016197914A1 (zh) * | 2015-06-08 | 2016-12-15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442088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羧基的含磷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22
- 2022-07-08 CN CN202210800156.2A patent/CN1152607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32839A (zh) * | 2010-12-29 | 2012-07-04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导电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90508A (zh) * | 2012-03-26 | 2012-09-26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不透光透红外线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5473661A (zh) * | 2013-08-23 | 2016-04-06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导热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模制产品 |
CN103665817A (zh) * | 2013-12-31 | 2014-03-26 | 东莞市奥能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抗冲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44917A (zh) * | 2015-04-14 | 2015-07-01 | 张家港大塚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导电性能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WO2016197914A1 (zh) * | 2015-06-08 | 2016-12-15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442088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羧基的含磷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高暮琰;王宏雁;: "聚碳酸酯材料在轻质车身中的应用", 上海汽车, no. 02, 10 February 2010 (2010-02-10)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22209A (zh) * | 2023-06-26 | 2023-08-22 | 广东兴盛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耐翘曲变形的阻燃p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
CN116622209B (zh) * | 2023-06-26 | 2024-02-02 | 广东兴盛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耐翘曲变形的阻燃p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60728B (zh) | 202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35671A (zh) | 一种改性石墨烯抗紫外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06234A (zh)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08181B (zh) | 一种热塑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83030A (zh) | 一种低翘曲高强度玻纤增强pbt/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260728A (zh) | 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42790A (zh) |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聚苯硫醚基反应性增强增韧复合材料 | |
CN103183958A (zh) | 一种磨碎纤维增强尼龙6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11623B (zh) | 一种耐高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11642A (zh) | 一种硫酸钙晶须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
CN115141478A (zh) | 一种耐高温抗紫外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41853A (zh) | 一种钙晶须改性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940788B (zh) | 一种改性聚丙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51434A (zh) | 一种高遮光率pc/g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33135B (zh) | 一种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47118B (zh) | 一种生物可降解热塑性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与应用 | |
CN113185833A (zh) | 一种消光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33231A (zh) | 以硫酸钙晶须改性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法 | |
CN113354910A (zh) | 一种高韧性pv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95600A (zh) | 一种高反射低透光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686613A (zh) | 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
CN113214592A (zh) | 一种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200052A (zh) | 一种高性能改性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690205A (zh) | 一种新型阻燃改性塑料及其生产工艺 | |
DE69222205T2 (de) | Verstärkte Polyarylensulfid-Harzzusammensetzung und daraus geformte Produkte | |
CN106751652B (zh) | 一种高光聚碳酸酯加纤复合材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