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241B -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7241B
CN115257241B CN202211033380.XA CN202211033380A CN115257241B CN 115257241 B CN115257241 B CN 115257241B CN 202211033380 A CN202211033380 A CN 202211033380A CN 115257241 B CN115257241 B CN 115257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electric signal
safety detection
abnorm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33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7241A (zh
Inventor
章善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i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33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7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7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7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24Wear-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B60C11/246Tread wear monito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08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 B60C23/042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means
    • B60C23/0433Radio sig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08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 B60C23/042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means
    • B60C23/0467Electric contact means, e.g. slip-rings, rollers, 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中控装置、安全检测装置和安装在轮胎和轮毂上的感应装置;安全检测装置,用于向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传输到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形成的第二电信号,以及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这样在车辆安全检测过程中,通过上述感应装置、安全检测装置与中控装置相结合,能够准确检测出车辆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异常时及时通知车辆驾驶人员,实现了对车辆准确及时且高效的安全检测。

Description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交通事故越来越频发,其中爆胎事故致死率极高。轮胎和轮毂存在缺陷是导致爆胎的主要原因,如何准确且高效地检测轮胎和轮毂的缺陷,是汽车安全检测行业的重点研究方向。
目前针对汽车的安全检测项目主要有胎压检测、轮胎磨损度检测和轮胎老化程度检测,其中,目前对汽车的轮胎磨损度检测和轮胎老化程度检测主要依赖于驾驶员良好的驾驶习惯和人为经验。
然而,依靠驾驶人员的良好习惯和人为经验去判断汽车的安全情况,不但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需要驾驶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存在门槛高、效率低、风险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准确及时、高效率的安全检测。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包括:中控装置、安全检测装置和安装在轮胎和轮毂上的感应装置;
所述安全检测装置,用于向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传输到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形成的第二电信号,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所述异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综上,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进行车辆安全检测时,首先通过安全检测装置向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该电信号在感应装置中传输,当该电信号传输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得到第二电信号,感应装置将该第二电信号发送给安全检测装置,安全检测装置检测该第一电信号与该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当该第一电信号与该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该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该车辆的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这样在车辆安全检测过程中,通过上述感应装置、安全检测装置与中控装置相结合,能够准确检测出车辆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异常时及时通知车辆驾驶人员,实现了对车辆准确及时且高效的安全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应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诊断通信装置与转子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诊断通信装置与转子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诊断通信装置与转子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诊断通信装置的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检测装置与感应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诊断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轮胎,2-轮毂,3-安全检测装置,4-紧固螺栓,5-第一接触端子,6-第二接触端子,7-转子连接器,8-轴承外圈,9-轴承内圈,10-绝缘套圈,11-滚珠,12-诊断通信装置,13-感应线,14-弹性接触端子,15-感应接触点,16-侧面接触点,17-底部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之前,下面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
A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ternet of Things,人工智能与物联网),AIOT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如果物联网是将所有可以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用网络连接万物,那么AIOT则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更智能化的特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随着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众多产业中的垂直产业落地应用,AI与IOT在实际项目中的融合落地变得越来越多。AIOT作为一种新的IOT应用形态存在,与传统的IOT区别在,传统的物联网是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相互连接,而AIOT不仅是实现设备和场景间的互联互通,还要实现物-物、人-物、物-人、人-物-服务之间的相互连接和数据的互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物联网的赋能进而实现万物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用户获得更加个性化的更好的使用体验、更好的操作感受。最终目的是让用户或使用方获得:“安全、简单、便捷、舒适的体验”。
轮毂:轮毂通常由轮圈和轮辐两部分组成,轮圈是与轮胎直接接触的部分,起到支撑轮胎和轮胎方向的作用,轮辐是连接轮辋与中心孔的部分,起到重要承载作用,它的强度决定了轮毂整体强度,另外轮毂通过幅数还可以分为多幅式轮毂与分叉式轮毂等,一般幅数大于十幅则称为多幅式轮毂,分叉式像常说的,5分二条幅,“5”就是代表5个方向辐射开,而“分二”就是同一个方向又分为两个条幅的爪柱,其余的就次类比下去。
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车轮胎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不仅承受着静态时车辆本身垂直方向的自重载荷,而且要经受车辆形式中来自各个方向因启动、会自动、转弯、石块冲击、路面凹凸不平等各种动态载荷所产生的不规则应力的考验,因此,如果汽车轮胎发生异常,很容易置车辆于危险状态中,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针对汽车的安全检测项目主要有:
胎压检测,汽车轮胎的胎压过大或者过低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目前的胎压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预防胎压异常;
轮胎磨损度检测,汽车轮胎的沟槽中设有磨损标志,可以通过检测实际胎面的磨损位置是否到达磨损标志的位置,以判断是否需要换新轮胎。现有的轮胎磨损度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驾驶人员对轮胎的磨损度进行检测,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轮胎。
轮胎老化程度检测,轮胎有一定使用期限,超过这个期限轮胎会出现很多微裂纹,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现有的轮胎老化程度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驾驶人员检查轮胎胎面,判断轮胎的老化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更换轮胎。
如上所述,目前针对汽车的安全检测,不能够主动检测汽车的轮胎磨损度、轮胎老化程度以及轮毂的异常情况,需要依靠驾驶人员,根据驾驶人员的个人经验去判断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因此,目前的汽车安全检测方法需要驾驶人员拥有良好的习惯和丰富的经验,门槛高,且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低效性,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进行车辆安全检测时,首先通过安全检测装置向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该电信号在感应装置中传输,当该电信号传输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得到第二电信号,感应装置将该第二电信号发送给安全检测装置,安全检测装置检测该第一电信号与该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当该第一电信号与该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该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该车辆的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这样在车辆安全检测过程中,通过上述感应装置、安全检测装置与中控装置相结合,能够准确检测出车辆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异常时及时通知车辆驾驶人员,实现了对车辆准确及时且高效的安全检测。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中控装置、安全检测装置和安装在轮胎和轮毂上的感应装置;
安全检测装置,用于向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并接收第一电信号传输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形成的第二电信号,以及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轮胎存在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对安全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一电信号的波形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电信号为方波。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一电信号为正弦波。
本申请实施例对安全检测装置发送第一电信号的频率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该安全检测装置每10秒向感应装置发送一次第一电信号。
在另一种示例中,该安全检测装置每20秒向感应装置发送一次第一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对安全检测装置检测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安全检测装置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判断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
具体地,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幅值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示例性地,假设该第一阈值为0.5V,当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幅值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的差值超过0.5V时,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在另一种示例中,安全检测装置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判断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
具体地,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的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时,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示例性地,假设该第一阈值为0.5HZ,当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幅值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的差值超过0.5HZ时,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应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条感应线13,至少一条感应线分布在轮胎的轮胎1表面和轮毂2上,当感应线分布在轮胎1表面和轮毂2上时,感应线13穿过轮胎1和轮毂2的分界面时,形成感应接触点15。
具体地,感应线13分布在轮胎1的安全线处,该安全线用于指示轮胎1的最大磨损度,当轮胎1的磨损度超过最大磨损度时,则第一电信号在感应线中传输时发生变化,使得感应线13传输的第二电信号与第一电信号产生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对感应装置所包括的感应线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感应装置包括4根感应线。
在另一种示例中,感应装置包括5根感应线。
本申请实施例对感应线在轮胎中的分布方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感应线沿轮胎的胎宽方向分布。
在另一种示例中,感应线沿轮胎的圆周方向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对感应线之间的角度不做具体限制。感应线与感应线之间可以是45度,还可以60度或其他角度。
示例性地,感应装置中包括5根感应线,感应线均匀地沿轮胎的胎宽方向分布,感应线之间呈72度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检测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用户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该预设第二阈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
以安全检测装置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判断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为例,示例性地,假设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大于0.5V时(第一阈值为0.5V),认为该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在0.5V到1V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A,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低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在1V到1.5V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B,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中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大于1.5V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假设第二阈值为1.5V,则当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幅值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的差值大于1.5V时,向用户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
以安全检测装置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判断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为例,示例性地,假设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大于0.5HZ时(第一阈值为0.5HZ),认为该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在0.5HZ到1HZ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A,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低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在1HZ到1.5HZ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B,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中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大于1.5HZ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假设第二阈值为1.5HZ,则当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的差值大于1.5HZ时,向用户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检测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中控装置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该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该中控装置用于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
以安全检测装置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判断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为例,示例性地,假设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大于0.5V时(第一阈值为0.5V),认为该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在0.5V到1V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A,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低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在1V到1.5V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B,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中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差值大于1.5V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假设第二阈值为1.5V,则当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幅值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的差值大于1.5V时,向中控装置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该中控装置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
以安全检测装置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判断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为例,示例性地,假设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大于0.5HZ时(第一阈值为0.5HZ),认为该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在0.5HZ到1HZ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A,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低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在1HZ到1.5HZ之间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B,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中风险状态;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大于1.5HZ时,认为该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假设第二阈值为1.5HZ,则当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的差值大于1.5HZ时,向中控装置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为C,车辆轮胎和轮毂处于高风险状态,该中控装置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
考虑到车辆的驾驶人员处于意外情况下,没有获知到安全检测模块通过中控装置向该驾驶人员发出的异常信号,或者该车辆轮胎和轮毂处在高风险状态时,驾驶人员无法解决车辆轮胎和轮毂面对的风险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安全检测装置检测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差值,设置第二阈值,当安全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向用户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这样在车辆安全检测过程中,当车辆轮胎和轮毂处在高风险状态时,安全检测装置不仅向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向驾驶人员指示车辆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还将车辆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信息发送给用户,以通知用户车辆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避免了驾驶人员未获知异常信号或者驾驶人员无法解决异常问题时,使车辆陷于危险状态中,引发安全事故。
本申请实施例对安全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做具体限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如图3所示,安全检测装置3安装在轮胎1的轮毂2中心位置处,轮毂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4,用于支撑以及驱动轮胎1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将该安全检测装置3安装在轮毂2中心位置处,可以使轮胎各部件的重量在轮胎或轮毂上分布均匀,避免了因为轮胎的重量分布不均,使汽车发生颠簸,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安全检测装置还可以安装在轮毂中心位置偏上方处。
当安全检测装置安装在轮毂中心位置偏上方处时,轮胎上各部件的重量分布不均,为了避免因轮胎重量分布不均,引发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添加重量块对该轮胎的重量进行平衡。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全检测装置包括与感应装置通信连接的诊断通信装置,以及与诊断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的转子连接器;
诊断通信装置用于向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并接收第一电信号传输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形成的第二电信号,以及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转子连接器发送异常信号;转子连接器用于将异常信号发送给中控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子连接器用于给诊断通信装置提供电源,诊断通信装置通过该转子连接器,将异常信号和/或第一信息发送给中控装置。
以诊断通信装置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差值,判断轮胎是否存在异常为例,示例性地,假设该第一阈值为0.5HZ,当诊断通信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的幅值与第二电信号的幅值的差值超过0.5HZ时,向转子连接器发送异常信号;转子连接器用于将异常信号发送给中控装置,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对诊断通信装置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该诊断通信装置为圆柱体。
在另一种示例中,该诊断通信装置为正方体。
本申请实施例对转子连接器与诊断通信装置连接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诊断通信装置与转子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诊断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5,转子连接器通过该第一接触端子5与诊断通信装置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接触端子5在诊断通信装置上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该第一接触端子5位于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部。
在另一种示例中,该第一接触端子5位于诊断通信装置的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接触端子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诊断通信装置与转子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子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接触端子6,诊断通信装置通过第二接触端子6与转子连接器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接触端子在转子连接器上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该第二接触端子6位于转子连接器的底部。
在另一种示例中,该第二接触端子6位于转子连接器的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接触端子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诊断通信装置与转子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诊断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5,转子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接触端子6,诊断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接触端子5和第二接触端子6与转子连接器通信连接。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连接器的剖面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转子连接器7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该转轴上的4个轴承,该轴承包括轴承外圈8、轴承内圈9和设置在轴承外圈8和轴承内圈9之间的滚珠11,轴承之间设置有绝缘套圈10,用于对转子连接器进行绝缘保护,第二接触端子设置在轴承外圈8上。
示例性地,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转子连接器轴承外圈上设置有第二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与转子连接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对转子连接器的转轴上所套设的轴承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转子连接器的转轴上套设有3个轴承。
具体地,3个轴承外圈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部设有6个第一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与转子连接器实现连接。其中,3个轴承分别用于连接电源信号线、时钟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
在另一种示例中,转子连接器的转轴上套设有4个轴承。
具体地,4个轴承外圈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部设有8个第一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与转子连接器实现连接。其中,4个轴承分别用于连接电源信号线、时钟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
本申请实施例对感应装置与诊断通信装置连接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诊断通信装置上设置至少一个接触点,感应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接触点与诊断通信装置连接。至少一个接触点位于诊断通信装置的侧壁。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接触点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该接触点的形状为半球形凹孔。
在另一种示例中,该接触点的形状为圆柱形凹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接触点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诊断通信装置上设置有8个接触点。
在另一种示例中,诊断通信装置上设置有10个接触点。
具体地,第三接触端子卡接在该接触点的凹孔中,感应装置通过该第三接触端子与诊断通信装置连接。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诊断通信装置接触点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诊断通信装置12的形状为圆柱体,如图9A所示,诊断通信装置的侧面设有10个接触点16,如图9B所示,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面设有8个接触点17,如图9C所示。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检测装置与感应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转子连接器和诊断通信装置,该诊断通信装置的形状为圆柱体,诊断通信装置的侧壁设置有接触点,该接触点的形状为半球形凹孔,第三接触端子的一端卡在该半球形凹孔中,第三接触端子的另一端与感应线连接,通过接触点和卡接在该接触点内的第三接触端子,实现诊断通信装置与感应装置的连接。
转子连接器的转轴上套设有4个轴承。4个轴承外圈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部设有8个第一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通过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与转子连接器实现连接。其中,4个轴承分别用于连接电源信号线、时钟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连接器的一端固定在车辆本体上,转子连接器的另一端嵌套于轮毂中心,且通过轴承外圈的第二接触端子与诊断通信装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接触端子、第二接触端子和第三接触端子均可为弹性接触端子14,如图2所示。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诊断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诊断通信装置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诊断单元,发射器用于向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电信号传输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形成的第二电信号;诊断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转子连接器发送异常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AIOT技术设计上述诊断通信装置。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诊断通信装置和蜂窝通信单元,该蜂窝通信单元用于提供4G或5G信号。诊断通信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蜂窝通信单元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预设第二阈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蜂窝通信单元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处理器,诊断通信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该处理器发送异常信号,处理器将该异常信号发送给通信及电源接口(转子连接器);诊断通信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第一信息,处理器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蜂窝通信单元,蜂窝通信单元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短距离通信单元,该短距离通信单元用于提供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网)信号,还用于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给用户。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单元,该GNSS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示例性地,如图15所示,当诊断通信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第一信息,处理器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蜂窝通信单元,蜂窝通信单元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同时,GNSS单元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还包括服务器,当蜂窝通信单元接收到诊断单元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轮胎的异常等级信息。
具体地,诊断通信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存储单元。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中控装置包括触控显示单元,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该触控显示单元发送异常信号,该触控显示单元对异常信息进行显示,提醒汽车驾驶人员。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中控装置还包括语音处理单元,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该语音处理单元发送异常信号,该语音处理单元对汽车驾驶人员进行语音提示,通知驾驶人员汽车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中控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该处理器发送异常信号,该处理器用于将异常信号发送给触控显示单元和/或语音处理单元,该触控显示单元和/或语音处理单元在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异常信号后,对异常信息进行显示和/或语音提示,提醒汽车驾驶人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控装置还包括蜂窝通信单元,该蜂窝通信单元用于提供4G或5G信号。安全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中控装置的处理器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轮胎的异常等级,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处理器接收到该第一信息后,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蜂窝通信单元,蜂窝通信单元将该第一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中控装置还包括短距离通信单元,该短距离通信单元用于提供WIFI信号,还用于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给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中控装置还包括GNSS单元,该GNSS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控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车辆的异常信息、运行日志和操作数据。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以系统包括感应装置、安全检测装置、中控装置和服务器为例。
如图20所示,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诊断通信装置、通信及电源接口(转子连接器)、处理器和存储单元。诊断通信装置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处理器。中控装置包括通信与电源接口、处理器、存储单元、触控显示单元、语音处理单元、蜂窝通信单元、短距离通信单元和GNSS单元。
其中,诊断通信装置的侧壁上设有10个半球形凹孔的接触点,如图9所示,10个弹性接触端子分别卡在10个半球形凹孔中。感应装置包括5根感应线,感应线之间呈72度夹角均匀地分布在轮胎表面和轮毂中。每根感应线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接触端子与发射器和接收器连接,如图2所示。
转子连接器的一端与诊断通信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车辆本体连接,其中转子连接器包括转轴和套设于该转轴上的4个轴承。4个轴承的外圈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弹性接触端子,如图6所示,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部设有8个弹性接触端子,通过该弹性接触端子,诊断通信装置与转子连接器实现通信连接。其中,4个轴承分别用于连接电源信号线、时钟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
发射器按一定的频率向感应线的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电信号在感应线中进行传输,当该电信号传输到感应线的另一端时,得到第二电信号,接收器会接收到该第二电信号,诊断单元会对发送的第一电信号和接收的第二电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诊断单元向处理器发送异常信号,处理器通过通信与电源接口将该异常信号发送给中控装置。
当诊断单元检测到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诊断单元向处理器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车辆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信息,处理器通过通信与电源接口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中控装置中的处理器,同时处理器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中控装置的处理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将该异常信号发送给触控显示单元和语音处理单元,该触控显示单元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异常信号后,对异常信息进行显示,提醒汽车驾驶人员;该语音处理单元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异常信号后,对汽车驾驶人员进行语音提示,通知驾驶人员汽车轮胎存在异常。
中控装置的处理器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蜂窝通信单元,蜂窝通信单元将第一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用户,同时,GNSS单元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
中控装置的处理器接收到第一信息后,还可以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短距离通信单元,该短距离通信单元将第一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用户,同时,GNSS单元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车辆的异常信息、运行日志和操作数据。
中控装置还包括其他车辆专用单元,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可通过其他车辆专用单元与其他车辆进行通信。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基于AIOT开发的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在进行车辆安全检测时,首先通过安全检测装置向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该电信号在感应装置中传输,当该电信号传输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得到第二电信号,感应装置将该第二电信号发送给安全检测装置,安全检测装置检测该第一电信号与该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当该第一电信号与该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该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该异常信号用于指示该车辆的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这样在车辆安全检测过程中,通过上述感应装置、安全检测装置与中控装置相结合,能够准确检测出车辆轮胎和轮毂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异常时及时通知车辆驾驶人员,实现了对车辆准确及时且高效的安全检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又例如,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例如,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装置、安全检测装置和安装在轮胎和轮毂上的感应装置;
所述安全检测装置,用于向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第一电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传输到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形成的第二电信号,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所述中控装置发送异常信号,所述异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轮胎和轮毂存在异常;
所述安全检测装置包括与所述感应装置通信连接的诊断通信装置,以及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的转子连接器;
所述诊断通信装置用于向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一端发送所述第一电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传输到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二端时形成的第二电信号,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所述转子连接器发送所述异常信号;
所述转子连接器用于将所述异常信号发送给所述中控装置;
所述转子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接触端子,所述诊断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与所述转子连接器连接;
所述转子连接器包括转轴和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轴承,所述第二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条感应线,所述至少一条感应线分布在所述轮胎的轮胎表面和所述轮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分布在所述轮胎的安全线处,所述安全线用于指示所述轮胎的最大磨损度,当所述轮胎的磨损度超过所述最大磨损度时,则所述第一电信号在所述感应线中传输时发生变化,使得所述感应线输出的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产生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检测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用户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轮胎和轮毂的异常等级,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和/或,所述安全检测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向所述中控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中控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轮毂的中心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所述转子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上还设置至少一个接触点,所述感应装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位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的底部,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位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连接器的一端固定在车辆本体上,所述转子连接器的另一端嵌套于轮毂中心,且通过所述轴承外圈上的第二接触端子与所述诊断通信装置连接。
CN202211033380.XA 2022-08-26 2022-08-26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Active CN115257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3380.XA CN115257241B (zh) 2022-08-26 2022-08-26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3380.XA CN115257241B (zh) 2022-08-26 2022-08-26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241A CN115257241A (zh) 2022-11-01
CN115257241B true CN115257241B (zh) 2023-07-21

Family

ID=8375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3380.XA Active CN115257241B (zh) 2022-08-26 2022-08-26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72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3184B1 (en) * 1997-03-18 2001-09-0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sipes
WO2009117933A1 (zh) * 2008-03-22 2009-10-01 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轮胎爆胎检测装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13322503U (zh) * 2020-09-16 2021-06-01 青岛兰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锁死的发电机车轮
CN114514533A (zh) * 2019-09-25 2022-05-1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8145A (en) * 1968-01-19 1971-03-02 Joseph K Dikoff Tire-warning apparatus
JP3875349B2 (ja) * 1997-05-02 2007-01-3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摩耗状態検出方法並びにトランスポンダ装着タイヤ及び車両のタイヤ摩耗状態モニター装置
DE102007057314A1 (de) * 2007-11-28 2008-07-24 Daimler Ag Radfelge mit Sensoreinrichtung zur Reifendruckkontrolle
JP2011189795A (ja) * 2010-03-12 2011-09-29 Pacific Ind Co Ltd タイヤ摩耗検出装置
TW201412573A (zh) * 2012-09-25 2014-04-01 Ya-Ting Hsu 可測知胎面磨損至安全極限的輪胎及其警示磨損裝置
CN205871636U (zh) * 2016-08-04 2017-01-11 刘冠茂 一种带磨损状态检测模块的轮胎
US10675925B1 (en) * 2016-09-14 2020-06-09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ire wear and defects
CN111923663A (zh) * 2020-08-20 2020-11-13 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磨损测量器和待测磨损件
WO2022058990A1 (en) * 2020-09-21 2022-03-24 Leonardo Terziani Device for checking the wear of a tyre
CN112431855B (zh) * 2020-11-20 2022-07-05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智能轴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3184B1 (en) * 1997-03-18 2001-09-0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sipes
WO2009117933A1 (zh) * 2008-03-22 2009-10-01 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轮胎爆胎检测装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4514533A (zh) * 2019-09-25 2022-05-1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CN213322503U (zh) * 2020-09-16 2021-06-01 青岛兰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锁死的发电机车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241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8123B (zh) 识别车轮模块位置的方法
CN101873943B (zh) 车轮监测模块
CN110806739B (zh) 诊断车辆健康状况的设备和方法
EP3178672B1 (en) Intelligent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257627A1 (en) Potential chassis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CN101883690A (zh) 识别车轮模块位置的方法
JP6297444B2 (ja) 自動車向け車輪周辺部品の状態監視装置
FR2943276A1 (fr) Procede de surveillance de l'etat d'un pneumatique
US8077025B2 (en) Intelligent tir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745079B (zh) 汽车驾驶员鞋子检测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168301A (zh) 一种基于远程平台监控的智能车载诊断系统
CN102514454B (zh) 汽车轮胎移动监控方法及系统
US977646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re measurement
CN109203877B (zh) 轮胎组网的信息分类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511380A (zh) 半挂车行车安全监控系统
CN104424798A (zh) 用于检测车辆发生碰撞事件的方法和控制中心设备
CN107031314A (zh) 一种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KR20140067431A (ko) 타이어 결함 경고 장치
CN105459740B (zh) 一种轮胎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
CN110203023B (zh) 一种自发电机动车车轮状态监测系统
CN115257241B (zh) 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JP2018026111A (ja) タイヤマウントセンサおよびチェーン規制管理システム
JP3217361U (ja) 車載情報提供装置
CN202507863U (zh)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CN212135641U (zh) 一种车载智能自动报警紧急救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