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0765A -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0765A
CN115250765A CN202211012705.6A CN202211012705A CN115250765A CN 115250765 A CN115250765 A CN 115250765A CN 202211012705 A CN202211012705 A CN 202211012705A CN 115250765 A CN115250765 A CN 115250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nary
layer
bin
storehous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27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善年
张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Baoniu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Baoni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Baoni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Baoni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27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07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0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07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5/00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Hanging-up harvested fruit
    • A01F25/14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5/00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Hanging-up harvested fruit
    • A01F25/16Arrangements in forage silos
    • A01F25/22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7/00Construction or assembling of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employing civil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 situ or off the site
    • E04H7/22Containers for fluent solids, e.g. silos, bunkers; Support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7/00Construction or assembling of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employing civil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 situ or off the site
    • E04H7/22Containers for fluent solids, e.g. silos, bunkers; Supports therefor
    • E04H2007/225Silos with retaining wall type wall elements, e.g. trench silo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51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涉及粮仓设计技术领域。该粮仓包括贯通设置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上粮仓组包括若干上粮仓单元,上粮仓单元包括由上层岩体围合形成的上层仓仓体,上层仓仓体包括上层仓仓顶盖和上层仓仓下锥斗,上层仓仓顶盖和地面层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上层。下粮仓组包括若干下粮仓单元,下粮仓单元包括由下层岩体围合形成的下层仓仓体和仓下输粮廊道,下层仓仓体包括下层仓仓顶盖和下层仓仓下锥斗,上层仓仓下锥斗和下层仓仓顶盖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下层。该粮仓通过采用贯通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使得该粮仓承重受力合理,施工简便,可以大幅度减少钢筋混凝土施工量,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消费国,也是粮食储备大国。我国对粮食的储存十分重视,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各样的储备仓储存粮食,地下粮仓是其中之一,随着地下空间概念的兴起,在地下建设粮仓也成为一个关注角度。现有的地下粮仓设计多以实现地下空间的储藏功能为目的,进行地下粮仓工程结构设计,但其在对于粮仓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复杂的问题,无法大幅度减少钢筋混凝土施工量,其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施工复杂、建设成本高和建设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通过采用贯通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使得该粮仓承重受力合理,施工简便,可以大幅度减少钢筋混凝土施工量,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包括粮仓组,上述粮仓组包括贯通设置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上述上粮仓组包括若干上粮仓单元,上述上粮仓单元包括由上层岩体围合形成的上层仓仓体,上述上层仓仓体包括上层仓仓顶盖和上层仓仓下锥斗,上述上层仓仓顶盖和地面层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上层;上述下粮仓组包括若干下粮仓单元,上述下粮仓单元包括由下层岩体围合形成的下层仓仓体,上述下层仓仓体包括下层仓仓顶盖和下层仓仓下锥斗,上述上层仓仓下锥斗和上述下层仓仓顶盖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下层,上述上层仓仓体和上述下层仓仓体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设置。
该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通过采用贯通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使得该粮仓承重受力合理,施工简便,可以大幅度减少钢筋混凝土施工量,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层仓仓顶盖上设置有上层仓进料孔、上层仓出风孔、上层仓进人孔和上层仓测温电缆;上述下层仓仓顶盖上设置有下层仓进料孔、下层仓出风孔、下层仓进人孔和下层仓测温电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层仓仓上层中设置有上层仓仓上输送机;上述上层仓仓下层中设置有下层仓仓上输送机和上层仓仓下输送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层仓仓下锥斗具有第一出料孔,且在上述第一出料孔处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一风量分配器和第一通风机,上述上层仓仓下输送机通过管道连接于上述第一出料孔;上述下层仓仓下锥斗具有第二出料孔,且在上述第二出料孔处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二风量分配器和第二通风机,上述第二出料孔下方还设置下层仓仓下层,上述下层仓仓下层设置有下层仓仓下输送机,上述下层仓仓下输送机通过管道连接于上述第二出料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层仓仓下锥斗中设置有上层仓纵向通风道和上层仓环形通风道,上述上层仓纵向通风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密闭的钢板,上述上层仓环形通风道上表面覆盖有钢制上层仓出风格栅,上述上层仓环形通风道通过上述上层仓纵向通风道与第一风量分配器相连接;上述下层仓仓下锥斗中设置有下层仓纵向通风道和下层仓环形通风道,上述下层仓纵向通风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密闭的钢板,上述下层仓环形通风道上表面覆盖有钢制下层仓出风格栅,上述下层仓环形通风道通过上述下层仓纵向通风道与第二风量分配器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还包括工作塔,上述工作塔设置于上述粮仓组的一侧,且上述工作塔中安装有垂直输送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粮仓单元和上述下粮仓单元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上述下粮仓单元通过下层仓仓下输粮廊道相互串联,且多个上述下粮仓单元的底层之间还设置有横向下输运通道、纵向左下输运通道和纵向右下输运通道;在上层仓仓下层中还设置有上层仓仓下输粮廊道、横向上输运通道、纵向左上输运通道和纵向右上输运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层仓仓上层、上述上层仓仓下层和上述底层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和上述垂直输送机相互配合的水平输送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层仓仓下锥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上述上层仓仓下锥斗上绕设有钢筋混凝土上环梁和钢筋混凝土下环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层仓仓体和上述上层岩体之间设置有依次设置有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上述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磨防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拉锚保护层;上述下层仓仓体和上述下层岩体之间设置有依次设置有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上述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磨防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拉锚保护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该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充分利用地下避光环境和地下岩层、土层的低温环境储粮,有利于粮食的安全储存,避免粮食霉变、生虫的风险,低温环境储粮不仅不用毒气熏蒸杀虫,而且可以大幅度延长粮食储备时间,实现绿色生态储粮;
2)该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通过采用贯通的、变截面(上大下小)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模式,便于实现上下双层地下粮仓的整体连贯式开挖成形,使得该粮仓承重受力合理,施工简便,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
2)该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由多个单体粮仓组合而成,群仓的设计布局紧凑,工艺组织合理,同时采用先进仓型和储粮技术,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实现“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作业,有效地降低粮食损失损耗,降低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
3)该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的下粮仓组完全利用自然岩体或土体承重,无须额外增设其他混凝土或钢板结构作为粮仓和仓内粮食的垂直和水平承重结构体,大幅度减少常规粮仓建设所需的钢筋混凝土施工量,节省建设成本;
4)该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的群仓仓体布局紧凑,结构受力合理,平地、山地都可以建设,具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占用土地少的特点,土地利用率是普通地下粮仓的2倍以上,是地上粮仓的3倍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单仓仓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圆形仓群仓仓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方形仓群仓仓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层仓仓下锥斗及通风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A向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层仓仓下锥斗及通风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A向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工作塔车道垂直运输示意图。
图标:101-上层仓仓体;102-上层仓仓上层;103-上层仓仓顶盖;104-上层岩体;105-上层仓仓下锥斗;106-上层仓仓下层;107-上层仓仓下输粮廊道;108-上层仓仓上输送机;109-上层仓进料孔;110-上层仓出风孔;111-上层仓进人孔;112-上层仓测温电缆;113-上层仓纵向通风道;114-第一风量分配器;115-第一出料孔;116-第一通风机;117-上层仓仓下输送机;118-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119-上层仓环形通风道;120-钢筋混凝土上环梁;121-钢筋混凝土下环梁;122-上层仓出风格栅;201-下层仓仓体;202-下层仓仓顶盖;203-下层仓仓下锥斗;204-下层仓仓下输粮廊道;205-下层仓仓上输送机;206-下层仓进料孔;207-下层仓出风孔;208-下层岩体;209-下层仓进人孔;210-下层仓测温电缆;211-下层仓纵向通风道;212-第二风量分配器;213-第二通风机;214-下层仓仓下输送机;215-第二出料孔;216-下层仓环形通风道;217-下层仓出风格栅;218-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301-工作塔;302-垂直输送机;303-水平输送机;304-横向上输运通道;305-横向下输运通道;306纵向左上输运通道;307-纵向左下输运通道;308-纵向右上输运通道;309-纵向右下输运通道;310-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左”、“右”、“纵”、“横”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的平面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单仓仓体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粮仓水平截面为圆形,而且上层仓仓内径D大于下层仓仓内径D,进一步地包括粮仓组,粮仓组包括贯通设置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上粮仓组包括若干上粮仓单元,上粮仓单元包括由上层岩体104围合形成的上层仓仓体101,上层仓仓体101包括上层仓仓顶盖103和上层仓仓下锥斗105,上层仓仓顶盖103和地面层310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上层102。下粮仓组包括若干下粮仓单元,下粮仓单元包括由下层岩体208围合形成的下层仓仓体201,下层仓仓体201包括下层仓仓顶盖202和下层仓仓下锥斗203,上层仓仓下锥斗105和下层仓仓顶盖202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下层106,上层仓仓体101和下层仓仓体201按照变截面(上大下小)模式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该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通过采用贯通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使得该粮仓承重受力合理,施工简便,可以大幅度减少钢筋混凝土施工量,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
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2,钢筋混凝土上层仓仓顶盖103由钢制绗架、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拱形结构组成,支撑在自然岩体上;上层仓仓顶盖103上部设计有上层仓进料孔109、上层仓出风孔110(多个)、上层仓进人孔111和上层仓测温电缆112。此外,钢筋混凝土下层仓仓顶盖202由钢制绗架、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拱形结构组成,支撑在自然岩体上;下层仓仓顶盖202上部设计有下层仓进料孔206、下层仓出风孔207(多个)、下层仓进人孔209和下层仓测温电缆210。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仓仓上层102中设置有上层仓仓上输送机108;上层仓仓下层106中设置有下层仓仓上输送机205和上层仓仓下输送机117。
可选的,上层仓仓下锥斗105具有第一出料孔115,且在第一出料孔115处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一风量分配器114和第一通风机116,上层仓仓下输送机117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出料孔115;下层仓仓下锥斗203具有第二出料孔215,且在第二出料孔215处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二风量分配器212和第二通风机213,第二出料孔215下方还设置下层仓仓下层,下层仓仓下层设置有下层仓仓下输送机214,下层仓仓下输送机214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二出料孔2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钢筋混凝土上层仓仓下锥斗内部的上表面设计有上层仓纵向通风道113和上层仓环形通风道119,上层仓纵向通风道113上表面用钢板密闭,上层仓环形通风道119上表面覆盖钢制上层仓出风格栅122;通风道的宽度、深度、长度及其上层仓出风格栅122孔隙率的设计满足粮仓内粮食通风工艺的需要;上层仓环形通风道119通过上层仓纵向通风道113与第一风量分配器114相连接;钢筋混凝土上层仓仓下锥斗的第一出料孔115设计有第一风量分配器114,第一风量分配器114与第一通风机116相连接,第一风量分配器114的作用可以将第一通风机116提供的风量均匀地分配到各个上层仓纵向通风道113。
如图11和图12所示,钢筋混凝土下层仓仓下锥斗内部的上表面设计有下层仓纵向通风道211和下层仓环形通风道216,下层仓纵向通风道211上表面用钢板密闭,下层仓环形通风道216上表面覆盖钢制下层仓出风格栅217;通风道的数量、宽度、深度、长度及其下层仓出风格栅217孔隙率的设计满足粮仓内粮食通风工艺的需要;下层仓环形通风道216通过下层仓纵向通风道211与第二风量分配器212相连接;钢筋混凝土下层仓仓下锥斗的第二出料孔215设计有第二风量分配器212,第二风量分配器212与第二通风机213相连接,第二风量分配器212的作用可以将第二通风机213提供的风量均匀地分配到各个下层仓纵向通风道211。
请参照图3和图4,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还包括工作塔301,工作塔301设置于粮仓组的一侧,且工作塔301中安装有垂直输送机302。
可选的,上粮仓单元和下粮仓单元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下粮仓单元通过下层仓仓下输粮廊道204相互串联,且多个下粮仓单元的底层之间还设置有横向下输运通道305、纵向左下输运通道307和纵向右下输运通道309;在上层仓仓下层106中还设置有上层仓仓下输粮廊道107、横向上输运通道304、纵向左上输运通道306和纵向右上输运通道308。
请再次参照图3和图4,上层仓仓上层102、上层仓仓下层106和底层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和垂直输送机302相互配合的水平输送机303。可以理解的是,对每一组群仓仓体配置一个工作塔301,工作塔301内设置垂直输送机302、电梯和楼梯,实现粮食、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工作塔301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作塔301内设置有垂直输送设备和构筑物,保证进出地下粮仓的垂直通道畅通。
还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借助山体,修筑上下车道,解决垂直运输问题,不用建设工作塔301,运输车辆可以直达上层仓仓上层102、上层仓仓下层106和下层仓仓下层。
可选的,上粮仓单元和下粮仓单元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下粮仓单元通过下层仓仓下输粮廊道204相互串联,且多个下粮仓单元的底层之间还设置有横向下输运通道305、纵向左下输运通道307和纵向右下输运通道309;在上层仓仓下层106中还设置有上层仓仓下输粮廊道107、横向上输运通道304、纵向左上输运通道306和纵向右上输运通道308。
可选的,上层仓仓下锥斗10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上层仓仓下锥斗105上绕设有钢筋混凝土上环梁120和钢筋混凝土下环梁121。
具体的,仓体开挖施工过程中在槽沟下方的岩体仓壁上预留自然岩体环梁,形成自然岩体环形支座,环形支座的外径等于仓体内径,环形支座的内径小于仓体内径,钢筋混凝土上层仓仓下锥斗105的钢筋混凝土下环梁121浇注在自然岩体环形支座上部,环形支座对钢筋混凝土上层仓仓下锥斗105起支撑作用。关仓体开挖施工过程中在仓壁内部适当高度处的自然岩体中预留环状槽沟,钢筋混凝土上层仓仓下锥斗105顶部的钢筋混凝土嵌入槽沟内部,形成钢筋混凝土上环梁120,并固定在自然岩体内部。
请参照图7和图8,上层仓仓体101和上层岩体104之间设置有依次设置有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118,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118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磨防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拉锚保护层;
下层仓仓体201和下层岩体208之间设置有依次设置有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218,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218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磨防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拉锚保护层
值得说明的是,壁防水加固层处理的方法:先进行局部或者一定范围的岩体拉錨或者灌浆加固(视具体情况确定),提高岩体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再进行第一道防水层和第二道防水层处理,两道防水层的材料和处理的方法不同、效果互补,保证储粮安全;最后进行食品级耐磨防护层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圆形仓群仓仓体组合方案一的说明如下:
多个单体粮仓在纵向L和横向W组合形成一个群仓仓体,群仓仓体组合中单体粮仓的数量根据储粮规模和场地情况决定;单体粮仓在纵向的间隔L2、在横向的间隔W2和W3由场地情况决定;在纵向有n个单体粮仓的情况下,群仓仓体纵向L的长度为:L=(n×L1)+(n-1)L2;在横向有n个单体粮仓的情况下,群仓仓体横向W的长度为:W=(n×W1)+(n-1)W3;群仓仓体的高度H为:H=h上+H上+h上下+H下+h下;在储粮规模大、单体粮仓数量多的情况下,储粮区可以由多个群仓仓体组成,群仓仓体之间在横向的分隔距离为W2,此时群仓仓体横向W的长度为:W=(n×W1)+(n-1)W3+W2;群仓仓体结构体与周边自然岩体联结在一起,增加其稳定性。
实施例2
请参照图5和图6,其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方形仓群仓仓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的剖视图。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粮仓的水平截面为矩形,而且上层仓水平截面的边长a和b分别大于下层仓水平截面的边长a和b
在实施例2中,上粮仓单元和下粮仓单元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便不再赘述。
实施例2中,多个单体粮仓在纵向L和横向W组合形成一个群仓仓体,群仓仓体组合中单体粮仓的数量根据储粮规模和场地情况决定;单体粮仓在纵向的间隔L2、在横向的间隔W2和W3由自然岩体的特性和场地情况决定;在纵向有n个单体粮仓的情况下,群仓仓体纵向L的长度为:L=(n×L1)+(n-1)L2;在横向有n个单体粮仓的情况下,群仓仓体横向W的长度为:W=(n×W1)+(n-1)W3;群仓仓体的高度H为:H=h上+H上+h上下+H下+h下;在储粮规模大、单体粮仓数量多、一个群仓仓体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储粮区可以由多个群仓仓体组成,群仓仓体在横向的分隔距离为W2,此时群仓仓体横向W的长度为:W=(n×W1)+(n-1)W3+W2;群仓仓体结构体与周边自然岩体联结在一起,增加其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包括粮仓组,所述粮仓组包括贯通设置的上粮仓组和下粮仓组;
所述上粮仓组包括若干上粮仓单元,所述上粮仓单元包括由上层岩体围合形成的上层仓仓体,所述上层仓仓体包括上层仓仓顶盖和上层仓仓下锥斗,所述上层仓仓顶盖和地面层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上层;
所述下粮仓组包括若干下粮仓单元,所述下粮仓单元包括由下层岩体围合形成的下层仓仓体和下层仓仓下输粮廊道,所述下层仓仓体包括下层仓仓顶盖和下层仓仓下锥斗,所述上层仓仓下锥斗和所述下层仓仓顶盖相互配合形成上层仓仓下层,所述上层仓仓体和所述下层仓仓体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仓顶盖上设置有上层仓进料孔、上层仓出风孔、上层仓进人孔和上层仓测温电缆;
所述下层仓仓顶盖上设置有下层仓进料孔、下层仓出风孔、下层仓进人孔和下层仓测温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仓上层中设置有上层仓仓上输送机;所述上层仓仓下层中设置有下层仓仓上输送机和上层仓仓下输送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仓下锥斗具有第一出料孔,且在所述第一出料孔处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一风量分配器和第一通风机,所述上层仓仓下输送机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料孔;
所述下层仓仓下锥斗具有第二出料孔,且在所述第二出料孔处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二风量分配器和第二通风机,所述第二出料孔下方还设置下层仓仓下层,所述下层仓仓下层设置有下层仓仓下输送机,所述下层仓仓下输送机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料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仓下锥斗中设置有上层仓纵向通风道和上层仓环形通风道,所述上层仓纵向通风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密闭的钢板,所述上层仓环形通风道上表面覆盖有钢制上层仓出风格栅,所述上层仓环形通风道通过所述上层仓纵向通风道与第一风量分配器相连接;
所述下层仓仓下锥斗中设置有下层仓纵向通风道和下层仓环形通风道,所述下层仓纵向通风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密闭的钢板,所述下层仓环形通风道上表面覆盖有钢制下层仓出风格栅,所述下层仓环形通风道通过所述下层仓纵向通风道与第二风量分配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还包括工作塔,所述工作塔设置于所述粮仓组的一侧,且所述工作塔中安装有垂直输送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粮仓单元和所述下粮仓单元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下粮仓单元通过下层仓仓下输粮廊道相互串联,且多个所述下粮仓单元的底层之间还设置有横向下输运通道、纵向左下输运通道和纵向右下输运通道;在上层仓仓下层中还设置有上层仓仓下输粮廊道、横向上输运通道、纵向左上输运通道和纵向右上输运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仓上层、所述上层仓仓下层和所述底层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和所述垂直输送机相互配合的水平输送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仓下锥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所述上层仓仓下锥斗上绕设有钢筋混凝土上环梁和钢筋混凝土下环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仓体和所述上层岩体之间设置有依次设置有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所述上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磨防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拉锚保护层;
所述下层仓仓体和所述下层岩体之间设置有依次设置有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所述下层仓仓壁防水加固层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磨防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拉锚保护层。
CN202211012705.6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Pending CN1152507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2705.6A CN115250765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2705.6A CN115250765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0765A true CN115250765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2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2705.6A Pending CN115250765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07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545B2 (en) Bulk material storage facilities with access chases and/or internal filling structures
CN101528572A (zh) 气垫输送堆料取料设备及其方法
CN105009836A (zh) 一种恒温防潮粮仓
CN106628683A (zh) 一种方形钢结构储料群仓及储料单仓
CN103010768A (zh) 封闭散料库
CN217826025U (zh)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CN115250765A (zh) 一种贯通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AU547884B2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in rock storage locations for liquid products, for example oil products
CN101705755A (zh) 一种防水防潮的地下粮仓
CA1174424A (en) Grain elevator
CN107960216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式储粮仓
CN217826026U (zh) 一种叠置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CN110400649B (zh) 一种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的方法及结构
CN202170662U (zh) 筒仓的仓顶
CN108617283A (zh) 一种基于地铁的地下空间绿色储粮系统设计方案
CN202935956U (zh) 封闭散料库
CN115462246A (zh) 一种叠置式上下双层地下粮仓
CN102359299A (zh) 筒仓
CN107298275A (zh) 一种圆形料场
CN102364015B (zh) 筒仓
CN210900454U (zh) 一种半架空粮仓
CN207158097U (zh) 一种圆形料场
CN107558784B (zh) 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
CN207194588U (zh) 一种新型半地下粮仓
CN105775445A (zh) 一种矩形储煤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