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7871A -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7871A
CN115247871A CN202110457832.6A CN202110457832A CN115247871A CN 115247871 A CN115247871 A CN 115247871A CN 202110457832 A CN202110457832 A CN 202110457832A CN 115247871 A CN115247871 A CN 115247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er
electronic expansion
expansion valv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78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7871B (zh
Inventor
邹大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78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78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3143 priority patent/WO20222272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7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7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7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7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并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制冷电磁阀开启,启动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从而能够在检测到室内侧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通过制冷电磁阀进行旁通,克服了在连通制冷节流部件在内侧的产品时,会形成双节流阀,以致室内侧产生噪音的缺陷,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不同厂商的空调器节流方式不同,一种是将制冷节流部件安装在室外侧进行节流,另一种是将制冷节流部件安装在室内侧进行节流。因此,将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进行通配时,可能出现将制冷节流部件在外侧的产品通配到制冷节流部件在内侧的产品上产生双节流阀的情况,从而导致室内侧产生噪音,影响舒适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将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进行通配时,可能出现将制冷节流部件在外侧的产品通配到制冷节流在内侧的产品上产生双节流阀的情况,从而导致室内侧产生噪音,影响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有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
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以及
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可选地,所述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以及
根据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调整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可选地,所述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获取所述室外机的冷凝器出口温度;以及
根据所述冷凝器出口温度调整所述制冷电磁阀的开度,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
可选地,所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不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关闭;以及
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可选地,所述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节流阀的过热度;以及
根据所述制冷节流阀的过热度调整所述制冷节流阀的开度,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可选地,所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获取室内机信息;以及
从所述室内机信息中提取室内机设备标识,并根据所述室内机设备标识检测所述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制热电子膨胀阀;所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的步骤之前,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调整至预设开度,并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以及
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关闭,并开启所述制热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本发明通过在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并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制冷电磁阀开启,启动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从而能够在检测到室内侧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通过制冷电磁阀进行旁通,克服了在连通制冷节流部件在内侧的产品时,会形成双节流阀,以致室内侧产生噪音的缺陷,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不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压缩机 6 制冷节流阀
2 四通阀 61 制冷电磁阀
3 冷凝器 7 过滤器
31 上风机 8 蒸发器
32 下风机 81 内风机
33 管路温度传感器 82 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
34 外环境温度传感器 83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
4 过滤器 84 制冷电子膨胀阀
5 制热电子膨胀阀 9 汽液分离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可以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有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该空调器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对于用户接口1003的有线接口在本发明中可为USB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空调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认定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空调器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空调器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所述空调器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有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
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3进行举例说明,图3为空调器的系统示意图,图中,空调器由压缩机1、四通阀2、冷凝器3、上风机31、下风机32、管路温度传感器33、外环境温度传感器34、过滤器4、制热电子膨胀阀5、制冷节流阀6、制冷电磁阀61、过滤器7、蒸发器8、内风机81、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82、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83、制冷电子膨胀阀84以及汽液分离器9组成。其中,压缩机1用于压缩和输送冷媒。四通阀2用于实现制冷和制热切换。冷凝器3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作为冷凝端,对冷媒起到散热作用;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作为蒸发端,对冷媒起到吸热作用。上风机31和下风机32用于带动室外空气经过换热器,使得空气与管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管路温度传感器33用于检测铜管表面的温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34用于检测室外侧空气的温度。过滤器4和7用于过滤系统中的杂质,避免其进入节流部件,导致节流效果变差或者脏堵。制热电子膨胀阀5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制热电子膨胀阀5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即单向节流,反向全开,不节流。制冷节流阀6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制冷电磁阀61未打开,且制冷电子阀膨胀阀84打到最大480步时,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如果制冷电磁阀61打开,制冷节流阀6不起节流作用,制冷电子阀膨胀阀84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其通过过热度进行控制;制冷节流阀6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不起节流作用,即单向节流,反向不节流。制冷电磁阀61为常闭状态,其通电后,起到旁通制冷电磁阀的作用,使得冷媒的压降减少,并且使得制冷电子膨胀阀84节流前的冷媒时呈液态,避免气液两相产生冷媒音。蒸发器8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作为蒸发端,对冷媒起到吸热作用;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作为冷凝端,对冷媒起到散热作用。内风机81用于带动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使得空气与管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82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铜管表面的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83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制冷电子膨胀阀84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按照过热度进行控制;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汽液分离器9用于将系统中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汽态冷媒回到压缩机中继续压缩循环,液态冷媒留在汽液分离器中,避免压缩机液击。本发明中的室外机可以由冷凝器3、上风机31、下风机32、管路温度传感器33以及外环境温度传感器34,室内机可以由蒸发器8、内风机81、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82以及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83组成,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所述空调器;制冷电子膨胀阀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按照过热度进行控制;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打到最大开度,不起节流作用。其中,最大开度以480步为例进行说明。
将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进行通配时,可能出现将制冷节流部件在外侧的产品通配到制冷节流在内侧的产品上产生双节流阀的情况,从而导致室内侧产生噪音,影响舒适性。因此,需要先检测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步骤S20: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
应当理解的是,制冷节流阀关闭就是制冷节流阀中无冷媒流通;开启制冷电磁阀就是启动制冷电磁阀,使制冷电磁阀所在的旁通支路为开启状态,以流通冷媒,并降低冷媒的压力,使得冷媒进入制冷电子膨胀阀时呈液态。
步骤S30: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在制冷节流阀关闭后,只剩下制冷电子膨胀阀可以对冷媒进行节流,因此,此时需要启动制冷电子膨胀阀对空间器,以使冷媒在制冷电子膨胀阀中进行节流,进而形成低温低压冷媒。
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4进行举例说明,图4为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媒流经四通阀2,进入到冷凝器3侧进行散热后,经过过滤器4和制热电子膨胀阀5(此时电子膨胀阀5开度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进入制冷电磁阀61进行旁通,使得冷媒的压降减少,并且使得冷媒进入制冷电子膨胀阀84时呈液态,避免气液两相产生冷媒音,冷媒在制冷电子膨胀阀84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冷媒,冷媒再进入到室内侧蒸发器8进行吸热蒸发,再流入汽液分离器9中进行汽液分离,气态冷媒回到压缩机1中进行循环,液体冷媒储存在气液分离器9中。
本实施例通过在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并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制冷电磁阀开启,启动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从而能够在检测到室内侧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通过制冷电磁阀进行旁通,克服了在连通制冷节流部件在内侧的产品时,会形成双节流阀,以致室内侧产生噪音的缺陷,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获取室内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机信息可以是室内机生产厂商信息以及室内机型号信息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室内机中可以预先设置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室内机信息。因此,获取室内机信息可以是从预设设置的存储空间中查找室内机信息。其中,室内机信息可以由空调器的生产厂商预先录入,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步骤S102:从所述室内机信息中提取室内机设备标识,并根据所述室内机设备标识检测所述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机设备标识可以是用于表示室内机身份的标识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室内机设备标识检测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可以是在预设信息表中查找室内机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信息,并根据设备信息判断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其中,预设信息表中包含室内机标识与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室内机标识与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室内机的生产厂商在生产室内机时,预先录入。设备信息是指室内机由哪些设备组成。
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室内机信息,从室内机信息中提取室内机设备标识,并根据室内机设备标识检测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从而能够提高制冷电子膨胀阀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获取所述室外机的冷凝器出口温度。
应当理解的是,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需要通过制冷电磁阀对冷媒进行旁通,使得冷媒的压降减少。其中,对冷媒进行压降时,需要根据冷凝器出口温度来确定制冷电磁阀的开度。
步骤S202:根据所述冷凝器出口温度调整所述制冷电磁阀的开度,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
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室外机的冷凝器出口温度,根据冷凝器出口温度调整制冷电磁阀的开度,并控制制冷节流阀关闭,从而能够自适应调整制冷电磁阀的开度,以降低冷媒的压力。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获取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
需要说明的是,过热度用于膨胀阀,是指低压侧和感温包内蒸气之间的温度差。
步骤S302:根据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调整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调整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可以是在预设制冷膨胀阀开度表中查找过热度对应的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预设制冷膨胀阀开度表中包含过热度与开度的对应关系,过热度与开度的对应关系可以由试验获得,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根据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调整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制冷电子膨胀阀控制的准确性。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310:当不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关闭。
应当理解的是,当不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需要通过制冷节流阀对冷媒进行节流。为了能够使制冷节流阀对冷媒进行节流,需要关闭制冷电磁阀,以使制冷电磁阀所在的旁通支路为关闭状态,无冷媒流通,冷媒从制冷节流阀所在的支路流过。
步骤S320: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对冷媒进行节流,需要启动制冷节流阀,以对流入制冷节流阀所在的支路的冷媒进行节流,形成低温低压冷媒。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提高制冷节流阀控制的准确性,所述步骤S310,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节流阀的过热度;
根据所述制冷节流阀的过热度调整所述制冷节流阀的开度,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过热度用于膨胀阀,是指低压侧和感温包内蒸气之间的温度差。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制冷节流阀的过热度调整制冷节流阀的开度,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可以是在预设制冷节流阀开度表中查找过热度对应的制冷节流阀的开度。其中,预设制冷节流阀开度表中包含过热度与开度的对应关系,过热度与开度的对应关系可以由试验获得,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7进行举例说明,图7为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不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媒流经四通阀2,进入到冷凝器3侧进行散热后,经过过滤器4和制热电子膨胀阀5(此时电子膨胀阀5开度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进入制冷节流阀6,冷媒在制冷节流阀6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冷媒,冷媒再进入到室内侧蒸发器8进行吸热蒸发,再流入汽液分离器9中进行汽液分离,气态冷媒回到压缩机1中进行循环,液体冷媒储存在气液分离器9中。其中,制冷电磁阀61为常闭状态,即其所在的旁通支路为关闭状态,无冷媒流通,冷媒从制冷节流阀6所在的支路流过。
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当不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制冷电磁阀关闭,启动制冷节流阀,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从而能够在将制冷节流部件在外侧的产品通配到无制冷节流的产品上时,通过制冷节流阀支路的连通以及制冷电磁阀支路的闭合,从而能够有效对冷媒进行节流。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制热电子膨胀阀;
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检测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工作模式可以是制冷模式以及制热模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接收空调器上传的工作模式标识来确定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标识可以是用于表示工作模式的标识信息。
步骤S10':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调整至预设开度,并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开度可以是制冷电子膨胀阀的最大开度,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中,以480步为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在制冷电子膨胀阀调整至最大开度时,制冷电子膨胀阀不起节流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制冷节流阀不起节流作用,即单向制冷节流,反向制热不节流,即供冷媒流过。
步骤S20':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关闭,并开启所述制热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制冷电磁阀不常闭状态,即其所在的旁通支路为关闭状态,无冷媒流通。
可以理解的是,开启制热电子膨胀阀以对冷媒节流,形成低温低压冷媒。
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9进行举例说明,图9为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媒流经四通阀2,进入到蒸发器8侧进行散热后,依次流经制冷电子膨胀阀84(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过滤器7、制冷节流阀6(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不起节流作用,即单向制冷节流,反向制热不节流)、制热电子膨胀阀5(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冷媒在制热电子膨胀阀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冷媒,冷媒再进入到室外侧冷凝器3进行吸热蒸发,再流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汽液分离后,气态冷媒回到压缩机1中进行循环,液体冷媒储存在气液分离器9中。其中,制冷电磁阀61为常闭状态,即其所在的旁通支路为关闭状态,无冷媒流通,冷媒从制冷节流阀6所在的支路流过。
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额外设置制热电子膨胀阀,并检测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将制冷电子膨胀阀调整至预设开度;控制制冷节流阀开启,并控制制冷电磁阀关闭,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从而能够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对冷媒进行节流,形成低温低压冷媒。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和控制模块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有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
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3进行举例说明,图3为空调器的系统示意图,图中,空调器由压缩机1、四通阀2、冷凝器3、上风机31、下风机32、管路温度传感器33、外环境温度传感器34、过滤器4、制热电子膨胀阀5、制冷节流阀6、制冷电磁阀61、过滤器7、蒸发器8、内风机81、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82、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83、制冷电子膨胀阀84以及汽液分离器9组成。其中,压缩机1用于压缩和输送冷媒。四通阀2用于实现制冷和制热切换。冷凝器3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作为冷凝端,对冷媒起到散热作用;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作为蒸发端,对冷媒起到吸热作用。上风机31和下风机32用于带动室外空气经过换热器,使得空气与管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管路温度传感器33用于检测铜管表面的温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34用于检测室外侧空气的温度。过滤器4和7用于过滤系统中的杂质,避免其进入节流部件,导致节流效果变差或者脏堵。制热电子膨胀阀5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制热电子膨胀阀5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即单向节流,反向全开,不节流。制冷节流阀6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制冷电磁阀61未打开,且制冷电子阀膨胀阀84打到最大480步时,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如果制冷电磁阀61打开,制冷节流阀6不起节流作用,制冷电子阀膨胀阀84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其通过过热度进行控制;制冷节流阀6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不起节流作用,即单向节流,反向不节流。制冷电磁阀61为常闭状态,其通电后,起到旁通制冷电磁阀的作用,使得冷媒的压降减少,并且使得制冷电子膨胀阀84节流前的冷媒时呈液态,避免气液两相产生冷媒音。蒸发器8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作为蒸发端,对冷媒起到吸热作用;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作为冷凝端,对冷媒起到散热作用。内风机81用于带动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使得空气与管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82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铜管表面的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83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制冷电子膨胀阀84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按照过热度进行控制;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汽液分离器9用于将系统中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汽态冷媒回到压缩机中继续压缩循环,液态冷媒留在汽液分离器中,避免压缩机液击。本发明中的室外机可以由冷凝器3、上风机31、下风机32、管路温度传感器33以及外环境温度传感器34,室内机可以由蒸发器8、内风机81、室内管路温度传感器82以及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83组成,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10,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应当理解的是,制冷电子膨胀阀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按照过热度进行控制;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打到最大开度,不起节流作用。其中,最大开度以480步为例进行说明。
将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进行通配时,可能出现将制冷节流部件在外侧的产品通配到制冷节流在内侧的产品上产生双节流阀的情况,从而导致室内侧产生噪音,影响舒适性。因此,需要先检测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模块20,用于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
应当理解的是,制冷节流阀关闭就是制冷节流阀中无冷媒流通;开启制冷电磁阀就是启动制冷电磁阀,使制冷电磁阀所在的旁通支路为开启状态,以流通冷媒,并降低冷媒的压力,使得冷媒进入制冷电子膨胀阀时呈液态。
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在制冷节流阀关闭后,只剩下制冷电子膨胀阀可以对冷媒进行节流,因此,此时需要启动制冷电子膨胀阀对空间器,以使冷媒在制冷电子膨胀阀中进行节流,进而形成低温低压冷媒。
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4进行举例说明,图4为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媒流经四通阀2,进入到冷凝器3侧进行散热后,经过过滤器4和制热电子膨胀阀5(此时电子膨胀阀5开度打到最大480步,不起节流作用),进入制冷电磁阀61进行旁通,使得冷媒的压降减少,并且使得冷媒进入制冷电子膨胀阀84时呈液态,避免气液两相产生冷媒音,冷媒在制冷电子膨胀阀84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冷媒,冷媒再进入到室内侧蒸发器8进行吸热蒸发,再流入汽液分离器9中进行汽液分离,气态冷媒回到压缩机1中进行循环,液体冷媒储存在气液分离器9中。
本实施例通过在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并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制冷电磁阀开启,启动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从而能够在检测到室内侧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通过制冷电磁阀进行旁通,克服了在连通制冷节流部件在内侧的产品时,会形成双节流阀,以致室内侧产生噪音的缺陷,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发明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词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镜像(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有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
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以及
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以及
根据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调整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获取所述室外机的冷凝器出口温度;以及
根据所述冷凝器出口温度调整所述制冷电磁阀的开度,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不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关闭;以及
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节流阀的过热度;以及
根据所述制冷节流阀的过热度调整所述制冷节流阀的开度,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获取室内机信息;以及
从所述室内机信息中提取室内机设备标识,并根据所述室内机设备标识检测所述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制热电子膨胀阀;所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通路上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的步骤之前,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调整至预设开度,并启动所述制冷节流阀;以及
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关闭,并开启所述制热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通路上并联设置有制冷节流阀以及制冷电磁阀;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机中是否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存在制冷电子膨胀阀时,控制所述制冷节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制冷电磁阀开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启动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对所述空调器进行节流控制。
CN202110457832.6A 2021-04-26 2021-04-26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Active CN115247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832.6A CN115247871B (zh) 2021-04-26 2021-04-26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PCT/CN2021/103143 WO2022227261A1 (zh) 2021-04-26 2021-06-29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832.6A CN115247871B (zh) 2021-04-26 2021-04-26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7871A true CN115247871A (zh) 2022-10-28
CN115247871B CN115247871B (zh) 2024-04-26

Family

ID=8369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7832.6A Active CN115247871B (zh) 2021-04-26 2021-04-26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7871B (zh)
WO (1) WO202222726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5689A (zh) * 2008-03-27 2009-09-30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KR20130065170A (ko) * 2011-12-09 2013-06-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 시스템의 소음 저감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03731756U (zh) * 2013-12-26 2014-07-2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
CN107144057A (zh) * 2017-05-26 2017-09-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装置、方法
CN110044096A (zh) * 2019-04-28 2019-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7428B2 (ja) * 2003-03-04 2008-03-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670329B2 (ja) * 2004-11-29 2011-04-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冷凍空調装置の運転制御方法、冷凍空調装置の冷媒量制御方法
CN101639298A (zh) * 2009-08-28 2010-02-03 苏州恒兆空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双节流空调器
CN105928094A (zh) * 2016-05-27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块换热部件的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30046B (zh) * 2019-07-09 2020-08-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跨临界co2系统温湿自适应除湿除雾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795474B (zh) * 2020-07-17 2021-11-23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5689A (zh) * 2008-03-27 2009-09-30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KR20130065170A (ko) * 2011-12-09 2013-06-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 시스템의 소음 저감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03731756U (zh) * 2013-12-26 2014-07-2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
CN107144057A (zh) * 2017-05-26 2017-09-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装置、方法
CN110044096A (zh) * 2019-04-28 2019-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7871B (zh) 2024-04-26
WO2022227261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5519B1 (en) Air Conditoning system
JP5332093B2 (ja) 冷凍装置
EP2631563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60123834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2212467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JP2008064437A5 (zh)
US11143421B2 (en) Sequential hot gas reheat system in an air conditioning unit
JP2008064438A (ja) 冷凍装置
JP394181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682035B (zh) 回油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503854B (zh) 空调系统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KR101635703B1 (ko) 냉매 회수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79661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757945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47871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JP2016205729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1329753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KR101527214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201013912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2432340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和空调系统
US20240183560A1 (e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air conditioner, storage medium and device
JPWO2018193498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404539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416934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KR102313304B1 (ko) 이산화탄소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