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3751A - 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3751A
CN115243751A CN202180017774.3A CN202180017774A CN115243751A CN 115243751 A CN115243751 A CN 115243751A CN 202180017774 A CN202180017774 A CN 202180017774A CN 115243751 A CN115243751 A CN 115243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alloon
tubular member
chamber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77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都俊彦
大角真太郎
高田弘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43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Photodynamic therapy, i.e. excitation of an ag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01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5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a balloon suitable for drug delivery, e.g. by using holes for delivery, drug coating or membr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01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 A61N2005/0602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01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 A61N5/0603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body cavities
    • A61N2005/0609Stomach and/or esophag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omprising light transmitting means, e.g. optical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2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3Applicators, probes irradiating specific body areas in close proximity

Abstract

本发明的球囊导管(1)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轴(10)、第二轴(20)、球囊(30)以及管状部件(40),上述第一轴(10)具备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上述第二轴(20)配置于第一轴(10)的远位侧,上述球囊(30)配置于第二轴(20)的远位侧,管状部件(40)配置于球囊(30)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为树脂,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与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接合,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接合,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接合。

Description

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当在血管、消化管等体内管腔中向癌细胞等组织照射光时等使用的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通过静脉注射、腹腔内给药来向体内投放光敏剂,使光敏剂聚集于癌细胞等对象组织,向对象组织照射特定的波长的光,由此使光敏剂激发。在所激发的光敏剂向基态返回时发生能量转换,产生活性氧类。通过该活性氧类攻击对象组织,从而能够去除对象组织。另外,在使用了激光的消融(组织烧灼)中,进行向对象组织照射激光来进行烧灼。
在PDT、使用了激光的消融中,为了在血管、消化管等体内管腔中对作为癌细胞等对象组织的处置部照射特定的波长的光而使用光照射医疗装置。在光照射医疗装置中,为了向对象组织照射光而在导管的管内配置光纤。
对于光照射医疗装置而言,存在被单独送达至处置部的光照射医疗装置,但一般而言,与送达用的导管、内窥镜一起使用。在使用了内窥镜的治疗中,光照射医疗装置通过内窥镜的钳子口从内窥镜的钳子口的远位侧配置于体内,并被送达到处置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由管状基体和球囊构件组成的球囊导管,上述管状基体具有末梢端部和近前端部,上述球囊构件配置于该末梢端部并围绕管状基体的末梢端部的一部分,光导装置从近前端部向末梢端部延伸,该光导装置在接近该末梢端部的位置具备以固定于管状基体的状态布置于球囊构件内的发光端部,在具有光导装置的球囊导管中,光导装置在管状基体的管路内延伸,另外,管状基体的端部外壁在球囊构件内延伸突出并且对管路进行划分,并至少部分地预先除去,由此在球囊构件内露出光导装置的发光端部,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光纤用于发光端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激光纤维的引导导管,其特征在于,轴具有内侧管和外侧管,在外侧管的前端配置球囊,将内侧管配置为从外侧管的后方经过球囊的内部到达至球囊的前端,至少在内侧管的内部具有能够插入激光纤维的腔室,在外侧管的后端形成激光纤维的插入口,在球囊的外周固定光敏性物质,在球囊中央的内侧管的外周设置一处定位用的标记或者距球囊中央等间隔地在球囊两侧的内侧管的外周设置两处,在球囊中央的内侧管内设置激光纤维的限位器,以使激光纤维的前端在球囊的中央停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17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6044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2的球囊导管中,在为了从内窥镜等拔出球囊导管而向近前侧牵拉了球囊导管时,向近前侧牵拉球囊导管的力不易传递至球囊的远位端部。因此,存在难以从内窥镜拔出球囊导管的问题。
并且,在专利文献1和2的球囊导管中,在将球囊导管配置至屈曲的体内管腔后,光纤也屈曲。另外,在将专利文献1和2的球囊导管配置至体内管腔后,球囊被体内管腔约束,在球囊被压缩而轴向的长度变短的情况下,光纤也屈曲。因此,也存在如下问题,即,球囊的内部中的光纤的位置从球囊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偏离,存在不能向对象组织照射充分的光而不能充分地进行光动力疗法、向对象组织照射比设想强的光而体内组织穿孔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内窥镜等的拔出性良好、并且即使是轴屈曲的状态、球囊被压缩的状态光纤的位置也为球囊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的球囊导管。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球囊导管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轴、第二轴、球囊以及管状部件,上述第一轴具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述第二轴配置于第一轴的远位侧,上述球囊配置于第二轴的远位侧,上述管状部件配置于球囊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构成第一轴的材料为树脂,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球囊导管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轴、第二轴、球囊以及管状部件,上述第一轴具备具有第一腔室的内筒部、和第二腔室,上述第二轴配置于第一轴的远位侧,上述球囊配置于第二轴的远位侧,上述管状部件配置于球囊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内筒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第一轴的内表面,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内筒部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球囊导管中,优选:长度方向上的第二轴的长度为第二轴的最小外径的10倍以上。
本发明的球囊导管优选:在第二轴的近位端处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二轴的外形的中心轴的位置与管状部件的外形的中心轴的位置不同。
本发明的球囊导管优选:在第二轴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由第二轴的内表面和管状部件的外表面形成的间隙部分的截面积为第二轴的内腔的截面积的40%以上。
在本发明的球囊导管中,优选:在管状部件的内腔配置有光纤。
在本发明的球囊导管中,优选:管状部件的远位端封闭。
在本发明的球囊导管中,优选:在第二轴的内表面具有与管状部件的外表面接触的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球囊导管,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由此施加于球囊导管的力容易向球囊的近位端和远位端这两者传递。因此,能够使球囊导管的从内窥镜等的拔出性提升。另外,在内腔配置光纤的管状部件不与球囊的近位端而与处于比球囊的近位端靠近位侧的位置的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因此在长度方向上,在从球囊的远位端到第一腔室的远位端之间,管状部件不固定于其他物体,而能够自由地运动。其结果是,即使是球囊导管的轴屈曲的状态、球囊被压缩的状态,光纤也能够位于球囊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球囊导管,第一轴具备具有第一腔室的内筒部、和第二腔室,内筒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第一轴的内表面,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内筒部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由此在从内窥镜等拔出球囊导管时牵拉球囊导管的力容易向球囊的近位端和远位端传递,容易从内窥镜等拔出球囊导管。另外,管状部件与内筒部的远位端接合,由此在长度方向上的从球囊的远位端到第一腔室的远位端之间,管状部件不固定于其他物体,而能够自由地运动。因此,通过在管状部件的内腔配置光纤,即使是球囊导管的轴屈曲的状态、球囊被压缩的状态,光纤也能够位于球囊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球囊导管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球囊导管的II-II剖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球囊导管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4表示图3所示的球囊导管的IV-IV剖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的第二轴处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下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因下述实施方式而受到限制,当然也可以在能够符合前述·后述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施加变更来实施,它们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此外,在各附图中,为了方便,也存在省略阴影线、部件标记等的情况,该情况下,请参照说明书、其他附图。另外,附图中的各种部件的尺寸使有助于本发明的特征的理解优先,因此存在与实际的尺寸不同的情况。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球囊导管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球囊导管1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球囊导管1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II-II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球囊导管1具有第一轴10、第二轴20、球囊30以及管状部件40,上述第一轴10具备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上述第二轴20配置于第一轴10的远位侧,上述球囊30配置于第二轴20的远位侧,上述管状部件40配置于球囊30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与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接合,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接合,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接合。另外,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为树脂,如图2所示,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即,与第一腔室11的截面积与第二腔室12的截面积中的较大的一方的截面积相比,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大。换言之,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任一截面积。
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一方的截面积,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与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接合,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接合,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接合,由此球囊30的近位端30p经由第二轴20而与第一轴10连接,并且球囊30的远位端30d经由管状部件40而与第一轴10连接,由于是以上构造,因此牵拉第一轴10的力容易向球囊30的近位端30p和远位端30d这两者传递。因此,能够使从内窥镜等拔出球囊导管1时的拔出性提升。
另外,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与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接合,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接合,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接合,由此管状部件40与处于比球囊30的近位端30p靠近位侧的位置的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接合。因此,在球囊导管1的长度方向上,在从球囊30的远位端30d到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之间,管状部件40不固定于其他物体,管状部件40能够根据球囊导管1的屈曲状态而自由地改变位置、弯曲。其结果是,在向对象组织照射光来进行光动力疗法时,在将光纤插通至管状部件40的状态下,能够将光纤布置于球囊3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从而容易进行光动力疗法。
优选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的远位端20d接合,优选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接合。
管状部件40与第一腔室11的接合、球囊30与第二轴20的接合以及球囊30与管状部件40的接合可以分别相互直接接合,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接合。对于管状部件40与第一腔室11的接合、球囊30与第二轴20的接合以及球囊30与管状部件40的接合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熔敷、粘合等方法。
在本发明中,近位侧是指相对于第一轴10的长度方向的使用者、即实施手术者的近前侧,远位侧是指近位侧的相反方向、即处置对象侧。另外,将从第一轴10的近位侧向远位侧的方向或者从远位侧向近位侧的方向称为长度方向。长度方向能够换称为第一轴10的远近方向。
如图1所示,第一轴10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是具备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筒状的构造。对于第一腔室11而言,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与管状部件40接合,能够在第一腔室11和管状部件40的内部配置光纤、管芯(stylet)等。第二腔室12与球囊30的内腔连通,能够成为用于向球囊30的内部供给流体的路径。
第一轴10只要至少具备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即可,也可以还具有与第一腔室11及第二腔室12不同的腔室。
优选第一轴10具有挠性。通过第一轴10具有挠性,从而第一轴10成为柔软的轴,容易弯曲。因此,容易向体内插入球囊导管1。
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为树脂,如图2所示,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一方的截面积。具体而言,例如在图2所示的球囊导管1中,第二腔室12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1的截面积,因此对第二腔室12的截面积和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进行比较。此外,在第一腔室11的截面积与第二腔室12的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一腔室11的截面积与第二腔室12的截面积中的任意一个用于与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的比较。通过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第一轴10的刚性。其结果是,在向第一轴10施加了在球囊导管1的插通时挤压球囊导管1的力、在球囊导管1的拔出时牵拉球囊导管1的力时,容易通过第一轴10向球囊30的远位端30d和近位端30p传递该力,能够使球囊导管1的拔出性提升。
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优选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为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的1.1倍以上,更优选为1.2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倍以上。通过将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的比率的下限值设定于上述范围,从而能够充分地提高第一轴10的刚性。另外,优选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为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的5倍以下,更优选为4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倍以下。通过将形成第一轴10的树脂的截面积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的比率的上限值设定于上述范围,从而能够确保第一轴10所具有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面积,能够顺利地进行光纤、管芯等向第一腔室11的插通、球囊30扩张用的流体向第二腔室12的供给和去除。
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类树脂、PET等聚酯类树脂、PEEK等芳香族聚醚酮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醚聚酰胺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PTFE、PFA、ETFE等氟类树脂等合成树脂等。这些可以仅单独地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包含聚烯烃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氟类树脂。通过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包含聚烯烃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氟类树脂,从而第一轴10具有挠性,另外,第一轴10的表面的滑动性也提升,因此能够成为插通性良好的球囊导管1。
如图1所示,第二轴20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是具有内腔的筒状的构造。第二轴20配置于第一轴10的远位侧。即、第二轴20配置于比第一轴10的远位端10d靠远位侧的位置。在第二轴20的内腔配置管状部件40。优选第二轴20具有挠性。通过第二轴20具有挠性,从而第二轴20变得柔软,能够提高球囊导管1的插入性。
第二轴20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但优选由一个筒部件构成。通过第二轴20由一个筒部件构成,从而第二轴20成为柔软的轴。其结果是,在将球囊导管1插入至屈曲的体内管腔后,第二轴20容易弯曲,能够提高球囊导管1的插入性。
构成第二轴20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类树脂、PET等聚酯类树脂、PEEK等芳香族聚醚酮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醚聚酰胺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PTFE、PFA、ETFE等氟类树脂等合成树脂、不锈钢、碳素钢、镍钛合金等金属等。这些可以仅单独地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构成第二轴20的材料包含与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通过构成第二轴20的材料包含与构成第一轴1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从而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的硬度、表面的滑动性等物理特性成为相近的物理特性,能够成为向体内的插入性良好的球囊导管1。另外,在将第一轴10与第二轴20直接接合时,能够提高第一轴10与第二轴20的接合强度。
球囊30配置于第二轴20的远位侧。即、球囊30配置于比第二轴20的远位端20d靠远位侧的位置。另外,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接合,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接合。优选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的远位端20d接合。
球囊30构成为从流体供给器通过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向球囊30的内部供给流体。通过向球囊30的内部供给流体,从而能够扩张球囊30。另外,通过从球囊30去除处于球囊30的内部的流体,从而能够收缩球囊30。通过使球囊30扩张,从而球囊30的外表面与血管、消化管等体内管腔的管壁接触,因此能够将球囊30固定于体内。向球囊30的内部供给的流体也可以是由泵等加压的压力流体。
向球囊30内供给的流体的种类例如能够使用生理盐水、造影剂、或者它们的混合液等液体、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优选向球囊30内供给的流体为气体。通过向球囊30内供给的流体为气体,从而在进行光动力疗法时存在于球囊30内的流体不易妨碍配置于球囊30的内侧的光纤的射出光。
如图1所示,优选球囊30具有直管部31。通过球囊30具有直管部31,从而能够增大球囊30与体内的管腔壁相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够将球囊30固定于体内管腔,容易进行光动力疗法。
更优选:球囊30具有在比直管部31的近位端31p靠近位侧的位置与直管部31连接的近位侧锥形部、和在比直管部31的远位端31d靠远位侧的位置与直管部31连接的远位侧锥形部,近位侧锥形部和远位侧锥形部形成为随着远离直管部31而缩径。通过球囊30具有形成为随着远离直管部31而缩径的近位侧锥形部和远位侧锥形部,从而能够提高球囊30的强度,能够在向球囊30施加力后使球囊30不易破损。另外,能够减小在将球囊30卷绕至轴时产生的阶梯差,因此容易使球囊30插通于体内的管腔内。球囊30能够构成为通过被供给流体而远位侧锥形部从近位侧锥形部经由直管部31膨胀。此外,在本发明中,将能够膨胀的部分视为球囊30。
构成球囊30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弹性体等聚酯类树脂、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等聚氨酯类树脂、聚苯硫醚类树脂、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等聚酰胺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氟类树脂、硅类树脂、乳胶橡胶等天然橡胶等。这些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构成球囊30的材料为聚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通过构成球囊30的材料为聚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从而能够实现球囊30的薄膜化、柔软性的提升。
如图1所示,管状部件40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具有内腔。另外,管状部件40配置于球囊30的内侧,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与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接合。管状部件40能够在内部配置光纤、管芯等。
通过球囊导管1具有管状部件40,从而在使用向管状部件40内配置了光纤的球囊导管1来进行光动力疗法时,能够使供用于使球囊30扩张的流体通过的路径、与供光纤插入的路径成为不同的路径。因此,使球囊30扩张的流体与光纤不会接触,不易产生使球囊30扩张的流体使光纤劣化等负面影响。另外,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向管状部件40内插入管芯并将球囊导管1送达到处置部、之后从管状部件40拔出管芯并插入光纤等光动力疗法的手术来缩短手术所花费的时间。
管状部件40的透光率只要为90%以上即可,优选为91%以上,更优选为9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通过将管状部件40的透光率的下限值设定于上述范围,从而在将光纤配置至管状部件40的内部后,从光纤发出的光容易通过管状部件40,能够高效地进行光动力疗法。此外,管状部件40的透光率的上限值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设为100%以下。
构成管状部件40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弹性体等聚酯类树脂、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等聚氨酯类树脂、聚苯硫醚类树脂、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等聚酰胺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氟类树脂、硅类树脂、乳胶橡胶等天然橡胶等。这些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构成管状部件40的材料包含聚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氟类树脂。通过构成管状部件40的材料包含聚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氟类树脂,从而能够提高管状部件40的表面的滑动性,容易进行向管状部件40内插入、去除光纤、管芯等。
优选管状部件40具有挠性。通过管状部件40具有挠性,从而管状部件40成为柔软的部件,在向屈曲的体内管腔插入球囊导管1时管状部件40也容易屈曲。因此,能够使球囊导管1向体内的插入性提升。
如图1所示,优选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处于比球囊30的远位端30d靠远位侧的位置。通过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处于比球囊30的远位端30d靠远位侧的位置,从而球囊导管1的远位端部的刚性增加。因此,容易向体内插通球囊导管1。另外,通过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处于比球囊30的远位端30d靠远位侧的位置,从而遍及球囊30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存在管状部件40。其结果是,在将光纤配置至管状部件40内后,能够使光纤存在于长度方向上的球囊30的直管部31的整体,容易进行光动力疗法。
虽未图示,但优选球囊导管1在近位侧具有手柄部。优选手柄部具有与第一腔室11连通的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内腔。手柄部所具有且与第一腔室11连通的内腔能够作为向管状部件40的内腔插入的光纤、管芯等的插通路来使用。另外,优选手柄部具有具备流体的注入部并与第二腔室12连通的内腔。手柄部所具有且与第二腔室12连通的内腔能够作为用于扩张球囊30的流体的供给和去除的路径来使用。
优选第二轴20的近位端20p与第一轴10的远位端10d接合。即、优选第一轴10与第二轴20直接接合。通过第二轴20的近位端20p与第一轴10的远位端10d接合,从而容易将第二轴20与第一轴10接合。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球囊导管1的制造的效率。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球囊导管进行说明。此外,在第二球囊导管的说明中,与上述说明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球囊导管1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球囊导管1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IV-IV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球囊导管1的第一轴10具备内筒部50和第二腔室12,上述内筒部50具有第一腔室11,内筒部5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第一轴10的内表面。
第二球囊导管1为如下构造,即,第一轴10具备具有第一腔室11的内筒部50和第二腔室12,内筒部5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第一轴10的内表面,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与内筒部50的远位端50d接合,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接合,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接合,由此球囊30的近位端30p经由第二轴20而与第一轴10连接,并且球囊30的远位端30d经由管状部件40而与第一轴10连接。因此,在从内窥镜等拔出球囊导管1时向近前侧牵拉第一轴10的力容易向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近位端30p这两者传递,能够使球囊导管1的拔出性提升。此外,优选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的远位端20d接合,优选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接合。
另外,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与内筒部50的远位端50d接合,球囊30的近位端30p与第二轴20接合,球囊30的远位端30d与管状部件40接合,由此在球囊导管1的长度方向上,在从球囊30的远位端30d到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之间,管状部件40不固定于其他物体,管状部件40能够根据球囊导管1的屈曲状态而自由地改变位置、弯曲。因此,在进行向对象组织照射光的光动力疗法时,在将光纤插通至管状部件40的状态下,能够将光纤布置于球囊3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容易进行光动力疗法。
如图3所示,内筒部50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内筒部50与管状部件40接合,能够通过内筒部50向管状部件40的内腔配置光纤、管芯等。
作为将内筒部5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第一轴10的内表面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熔敷、粘合、经由其他部件的固定等。
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长度方向上的第二轴20的长度L1为第二轴20的最小外径的10倍以上。长度方向上的第二轴20的长度L1表示第二轴20的远位端20d与第二轴20的近位端20p的长度方向的距离。通过第二轴20的长度L1为第二轴20的最小外径的10倍以上,从而能够使第二轴20的长度L1成为充分的长度,能够拉开从与管状部件40接合的球囊30的远位端30d到与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接合的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的距离。即,能够拉开管状部件40与其他物体接合的两个部位的距离,在该管状部件40未与其他物体接合的部分,管状部件40能够根据球囊导管1的屈曲状态而自由地改变位置、弯曲。其结果是,在管状部件40位于球囊3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并将光纤插入至管状部件40的内腔时,光纤容易位于球囊30的中心部,能够高效地进行光动力疗法。
优选长度方向上的第二轴20的长度L1为第二轴20的最小外径的10倍以上,更优选为第二轴20的最小外径的11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第二轴20的最小外径的12倍以上。通过将第二轴20的长度L1与第二轴20的最小外径的比率的下限值设定于上述范围,从而能够充分地拉开从与管状部件40接合的球囊30的远位端30d到与管状部件40的近位端40p接合的第一腔室11的远位端11d的距离。另外,第二轴20的长度L1与第二轴20的最小外径的比率的上限值例如能够设为600倍以下、400倍以下、200倍以下。
如图4所示,优选在第二轴20的近位端20p处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二轴20的外形的中心轴C20的位置与管状部件40的外形的中心轴C40的位置不同。通过第二轴20的外形的中心轴C20的位置与管状部件40的外形的中心轴C40的位置不同,从而在第二轴20和球囊30的各自的内腔中管状部件40容易自由地改变位置、弯曲。因此,在将球囊导管1插入至屈曲的体内管腔的情况下,管状部件40容易根据球囊导管1的屈曲状态而运动,管状部件40容易位于球囊3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其结果是,在将光纤插通至管状部件40时光纤位于球囊30的中心部,容易进行光动力疗法。
如图4所示,在第二轴2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优选由第二轴20的内表面和管状部件40的外表面形成的间隙部分的截面积为第二轴20的内腔的截面积的40%以上。通过由第二轴20的内表面和管状部件40的外表面形成的间隙部分的截面积为第二轴20的内腔的截面积的40%以上,从而管状部件40能够在第二轴20内自由地运动。因此,即使是第二轴20屈曲的状态,配置于管状部件40的内腔的光纤也容易位于球囊3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中心部,容易进行光动力疗法。
在第二轴2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优选由第二轴20的内表面和管状部件40的外表面形成的间隙部分的截面积为第二轴20的内腔的截面积的40%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通过将由第二轴20的内表面和管状部件40的外表面形成的间隙部分的截面积与第二轴20的内腔的截面积的比率的下限值设定于上述的范围,从而管状部件40容易在第二轴20的内腔内自由地运动。另外,由第二轴20的内表面和管状部件40的外表面形成的间隙部分的截面积与第二轴20的内腔的截面积的比率的上限值例如能够设为99%以下、97%以下、95%以下。
虽未图示,但优选在管状部件40的内腔配置有光纤。通过在管状部件40的内腔配置有光纤,从而能够将球囊导管1用于光动力疗法,另外,使球囊30扩张的流体和光纤不接触,不易产生使球囊30扩张的流体使光纤劣化等负面影响。
优选:在管状部件40的内腔具备光纤,并且光纤在比球囊30的直管部31靠远位侧的位置固定于管状部件40。光纤的最前端的光量较弱,在进行光动力疗法时,存在光量不充分的情况。为了向球囊30供给充分的光量,优选光纤的固定位置是比球囊30的直管部31靠远位侧的位置或者比球囊30的远位侧锥形部靠远位侧的位置。通过光纤的固定位置是比球囊30的直管部31靠远位侧的位置或者比远位侧锥形部靠远位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光动力疗法中的光量。另外,在从光纤向球囊30的直管部31供给光而不想向球囊30的锥形部供给光的情况下,通过在光纤上适当地配置被覆材料等而能够向所希望的部位照射光。
优选光纤在比球囊30的远位侧锥形部靠远位侧的位置固定于管状部件40。通过光纤在比球囊30的远位侧锥形部靠远位侧的位置固定于管状部件40,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光动力疗法中的光的量。另外,通过光纤的远位端处于比球囊30的远位端30d靠远位侧的位置,从而球囊导管1的远位端部的刚性增加。因此,容易向体内插通球囊导管1。
另外,优选光纤在比后述的前端头60的远位端60d靠近位侧的位置固定于管状部件40。通过光纤在比前端头60的远位端60d靠近位侧的位置固定于管状部件40,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光动力疗法中的光量。并且,前端头60的远位端60d的硬度不易变高,也能够防止球囊导管1将体内管腔穿孔。
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封闭。通过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封闭,从而在将球囊导管1配置至体内管腔时,例如能够防止消化管粘液、血液等从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向管状部件40内进入。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消化管粘液、血液等与配置于管状部件40的内腔的光纤、管芯接触而光纤劣化等负面影响。
作为使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封闭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在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设置前端头60等其他部件、使粘合剂等向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流入、压溃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等。其中,如图1所示,优选通过在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设置前端头60来使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封闭。通过在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设置前端头60,从而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的刚性提高。其结果是,球囊导管1的远位端部的刚性也提高,因此能够提高球囊导管1的插入性。
当在管状部件40的远位端40d设置有前端头60的情况下,优选前端头60的颜色与管状部件40的颜色不同。前端头60的颜色与管状部件40的颜色不同是指在JIS Z8721中规定的色相、亮度以及彩度中的至少一个不同。通过前端头60的颜色与管状部件40的颜色不同,从而容易在内窥镜下视觉辨认前端头60。其结果是,容易在体内管腔确认前端头60、球囊30的位置。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球囊导管1的第二轴20处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优选在第二轴20的内表面具有与管状部件40的外表面接触的突起70。通过在第二轴20的内表面具有突起70,从而突起70能够规定第二轴20内的管状部件40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限制为管状部件40的位置不从球囊30的中心轴大幅度地偏移。此外,突起70未与管状部件40接合。
优选突起70配置于第二轴20的远位端部的内表面。将与管状部件40的外表面接触的突起70配置于第二轴20的远位端部的内表面,以使管状部件40位于第二轴2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中心部,由此在第二轴20的远位端部,管状部件40的位置容易位于第二轴20的中心部。其结果是,即使在配置于第二轴20的远位侧且与第二轴20接合的球囊30的内腔,管状部件40的位置也容易布置于球囊30的中心部,能够成为容易进行光动力疗法的球囊导管1。
优选配置于第二轴20的内表面的突起70的数量为多个。通过突起70的数量为多个,从而容易通过突起70来限制第二轴20内的管状部件40的位置。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第一球囊导管具有第一轴、第二轴、球囊以及管状部件,上述第一轴具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述第二轴配置于第一轴的远位侧,上述球囊配置于第二轴的远位侧,上述管状部件配置于球囊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构成第一轴的材料为树脂,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第一轴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由此,施加于球囊导管的力容易向球囊的近位端与远位端这两者传递。因此,能够使球囊导管的从内窥镜等的拔出性提升。另外,在内腔配置光纤的管状部件不与球囊的近位端而与处于比球囊的近位端靠近位侧的位置的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因此在长度方向上,在从球囊的远位端到第一腔室的远位端之间,管状部件不固定于其他物体,而能够自由地运动。其结果是,即使是球囊导管的轴屈曲的状态、球囊被压缩的状态,也能够将光纤布置于球囊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球囊导管具有第一轴、第二轴、球囊以及管状部件,上述第一轴具备具有第一腔室的内筒部和第二腔室,上述第二轴配置于第一轴的远位侧,上述球囊配置于第二轴的远位侧,上述管状部件配置于球囊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内筒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第一轴的内表面,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内筒部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第一轴具备具有第一腔室的内筒部和第二腔室,内筒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第一轴的内表面,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内筒部的远位端接合,球囊的近位端与第二轴接合,球囊的远位端与管状部件接合,由此在从内窥镜等拔出球囊导管时牵拉球囊导管的力容易向球囊的近位端和远位端传递,从而容易从内窥镜等拔出球囊导管。另外,管状部件与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由此在长度方向上的从球囊的远位端到第一腔室的远位端之间,管状部件不固定于其他物体,而能够自由地运动。因此,通过在管状部件的内腔配置光纤,即使是球囊导管的轴屈曲的状态、球囊被压缩了的状态,也能够将光纤布置于球囊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中心部。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20年3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39081号的优先权的权益。为了参考而将在2020年3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39081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引用至本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球囊导管;10...第一轴;10d...第一轴的远位端;11...第一腔室;11d...第一腔室的远位端;11p...第一腔室的近位端;12...第二腔室;20...第二轴;20d...第二轴的远位端;20p...第二轴的近位端;30...球囊;30d...球囊的远位端;30p...球囊的近位端;31...直管部;31d...直管部的远位端;31p...直管部的近位端;40...管状部件;40d...管状部件的远位端;40p...管状部件的近位端;50...内筒部;50d...内筒部的远位端;60...前端头;60d...前端头的远位端;70...突起;L1...第二轴的长度;C20...第二轴的外形的中心轴;C40...管状部件的外形的中心轴。

Claims (8)

1.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导管具有:
第一轴,具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第二轴,配置于所述第一轴的远位侧;
球囊,配置于所述第二轴的远位侧;以及
管状部件,配置于所述球囊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
构成所述第一轴的材料为树脂,
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形成所述第一轴的树脂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截面积较大的任意一方的截面积,
所述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远位端接合,
所述球囊的近位端与所述第二轴接合,
所述球囊的远位端与所述管状部件接合。
2.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导管具有:
第一轴,具备具有第一腔室的内筒部、和第二腔室;
第二轴,配置于所述第一轴的远位侧;
球囊,配置于所述第二轴的远位侧;以及
管状部件,配置于所述球囊的内侧且透光率为90%以上,
所述内筒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轴的内表面,
所述管状部件的近位端与所述内筒部的远位端接合,
所述球囊的近位端与所述第二轴接合,
所述球囊的远位端与所述管状部件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轴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轴的最小外径的10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轴的近位端处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所述第二轴的外形的中心轴的位置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外形的中心轴的位置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轴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由所述第二轴的内表面和所述管状部件的外表面形成的间隙部分的截面积为所述第二轴的内腔的截面积的4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状部件的内腔配置有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部件的远位端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轴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外表面接触的突起。
CN202180017774.3A 2020-03-06 2021-02-24 球囊导管 Pending CN1152437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9081 2020-03-06
JP2020-039081 2020-03-06
PCT/JP2021/006826 WO2021177102A1 (ja) 2020-03-06 2021-02-24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3751A true CN115243751A (zh) 2022-10-25

Family

ID=77613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7774.3A Pending CN115243751A (zh) 2020-03-06 2021-02-24 球囊导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7865A1 (zh)
JP (1) JPWO2021177102A1 (zh)
CN (1) CN115243751A (zh)
WO (1) WO2021177102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2830A1 (en) * 2002-08-05 2004-05-13 Scott Robert W.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d vessels
US6755849B1 (en) * 2002-03-28 2004-06-29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Method for delivering energy to tissue and apparatus
JP2004344627A (ja) * 2003-05-22 2004-12-09 Tomio Wada 治療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2008264134A (ja) * 2007-04-18 2008-11-06 Kaneka Corp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2652852A (zh) * 2011-03-04 2012-09-05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球囊导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5849B1 (en) * 2002-03-28 2004-06-29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Method for delivering energy to tissue and apparatus
US20040092830A1 (en) * 2002-08-05 2004-05-13 Scott Robert W.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d vessels
JP2004344627A (ja) * 2003-05-22 2004-12-09 Tomio Wada 治療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2008264134A (ja) * 2007-04-18 2008-11-06 Kaneka Corp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2652852A (zh) * 2011-03-04 2012-09-05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球囊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77102A1 (zh) 2021-09-10
US20230097865A1 (en) 2023-03-30
WO2021177102A1 (ja)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58035B2 (en) Medical device sheath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5191615B2 (ja) 湾曲カテーテル
US9295823B2 (en) Needleless injection device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199058B2 (en) Multifilar cable catheter
JP2018515185A (ja) 可鍛性内部ガイドを備えるバルーン拡張システム
WO2015146408A1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および内カテーテル
US8011079B2 (en) Method of incorporating a tip into an endovascular device
US20150018606A1 (en) Catheter assembly
US9554821B2 (en) Resection device with support mechanism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CN115243751A (zh) 球囊导管
US20160338723A1 (en)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single step hood
CN115243752A (zh) 球囊导管
US20220161046A1 (en) Catheter and light irradiation system
CN108697879B (zh) 医疗用长条体
JP2021511887A (ja) ワーキングチャネルを延長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WO2020195056A1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WO2022181133A1 (ja) 内視鏡用光照射装置
CN114176500A (zh) 球囊导管
JP2004357872A (ja) 体腔内拡張用カテーテル
JP2022017978A (ja) カテーテル
CN116249496A (zh) 医疗输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