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3084B -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3084B
CN115243084B CN202210753639.1A CN202210753639A CN115243084B CN 115243084 B CN115243084 B CN 115243084B CN 202210753639 A CN202210753639 A CN 202210753639A CN 115243084 B CN115243084 B CN 115243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dentifier
display
prese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36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3084A (zh
Inventor
邓子敬
姜晓胜
杨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36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3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3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3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4Touch pad or touch panel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应用于终端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快速确定需要进行设备互联的目标周围设备,并控制与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该显示设备包括: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一个周围设备;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相对位置,更新第二标识在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显示设备与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设备具备与周围设备进行互联,组成超级终端的能力。设备互联后能互相成为对方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能力互助,资源共享,实现设备协同或任务接续的智慧办公或智慧家居体验。显示设备可以与任意靠近显示设备且被显示设备发现的周围设备(手机、平板、显示器、智慧屏设备、耳机、音箱、鼠标、键盘、打印机等)通过快速互联组成超级终端。例如,显示设备与手机互联后,可在显示设备上打开手机中的多个应用程序,实现多任务处理。
在显示设备具备触屏功能时,通常可以通过“一拉即连”的方式实现与周围设备的快速互联,组成超级终端;在显示设备(如电视等)不具有触屏功能时,需要通过传统的控制装置(如遥控器等)控制显示设备与周围设备进行互联组成超级终端。
然而,通过传统的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设备与周围设备互联的操作过程过于繁琐耗时,实现显示设备与周围设备互联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可以提高操作系统的读写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该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该控制设备与该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显示器,被配置为: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其中,该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位于第一标识周围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第二标识用于指示该控制设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该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的一个周围设备;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该相对位置,更新第二标识在该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一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一变化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阈值,目标方向为以第一标识为参照,该目标标识所在的方向;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经过该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该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从第一标识移动至该目标标识,该焦点所在的标识为处于选中状态的标识;该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则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条件;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长度阈值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保持显示在第一标识上;其中,该长度阈值小于该目标长度范围内的任意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经过第一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目标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控制该目标标识跟随第二标识移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器,还被配置为:在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完成设备互联之后,标记显示该目标标识,以指示该目标周围设备与该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多个周围设备;从该多个周围设备中确定满足目标条件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每个周围设备对应一个第三标识;其中,该目标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设备的厂商为预设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设标识。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在该显示设备发现的一周围设备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该预定条件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该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在目标强度范围内,设备的厂商为预定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定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定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互联方法,应用于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显示设备,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该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该控制设备与该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其中,该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位于第一标识周围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第二标识用于指示该控制设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该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的一个周围设备;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该相对位置,更新第二标识在该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一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一变化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阈值,目标方向为以第一标识为参照,该目标标识所在的方向;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经过该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该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从第一标识移动至该目标标识,该焦点所在的标识为处于选中状态的标识;该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则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条件;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长度阈值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保持显示在第一标识上;其中,该长度阈值小于该目标长度范围内的任意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经过第一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目标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控制该目标标识跟随第二标识移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完成设备互联之后,标记显示该目标标识,以指示该目标周围设备与该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多个周围设备;从该多个周围设备中确定满足目标条件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每个周围设备对应一个第三标识;其中,该目标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设备的厂商为预设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设标识。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包括:在该显示设备发现的一周围设备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该预定条件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该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在目标强度范围内,设备的厂商为预定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定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定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示的设备互联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二方面所示的设备互联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该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该控制设备与该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显示器,被配置为: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其中,该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位于第一标识周围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第二标识用于指示该控制设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该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的一个周围设备;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该相对位置,更新第二标识在该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该方案在显示设备不具备触屏功能时,可以通过无线定位技术对控制设备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定位结果(显示设备和控制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目标界面中映射控制设备对应的第二标识的目标显示位置,根据目标显示位置在目标界面的变化情况,确定需要进行互联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因此,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从而无需通过对控制设备的复杂按键输入,则实现快速确定需要进行设备互联的目标周围设备,并控制显示设备与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提高了显示设备与周围设备互联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目标界面的示意图之一;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目标界面的示意图之二;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目标界面的示意图之三;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目标界面的示意图之四;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目标界面的示意图之五;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目标界面的示意图之六;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目标界面的示意图之七;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显示器(monitor)、电子白板(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 table)等。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其中控制设备包括智能设备或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智能设备或控制设备接收指令,而是通过触摸或者手势等接收用户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设备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外部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如图3,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用户接口280、外部存储器、供电电源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
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
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外部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用户接口280,可用于接收控制装置100(如:红外遥控器等)的控制信号。也可以用于直接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此时可以称为用户输入接口。
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RAM也叫主存,是与控制器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它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它与ROM的最大区别是数据的易失性,即一旦断电所存储的数据将随之丢失。RAM在计算机和数字系统中用来暂时存储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ROM以非破坏性读出方式工作,只能读出无法写入信息。信息一旦写入后就固定下来,即使切断电源,信息也不会丢失,所以又称为固定存储器。
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控制,该显示设备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器,对应上述图3中的控制器250和显示器26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该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该控制设备与该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显示器,被配置为: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其中,该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位于第一标识周围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第二标识用于指示该控制设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该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的一个周围设备;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该相对位置,更新第二标识在该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定位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项:蓝牙定位技术(如蓝牙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定位技术或蓝牙出发角度法(Angle of Departure,AoD)定位技术)、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技术、WiFi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使用的无线定位技术,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使用上述哪种无线定位技术,在显示设备和控制设备上都必须分别设置对应的无线定位单元。具体的无线定位技术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描述,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蓝牙AOA定位技术是利用单一天线发射寻向讯号,而接收端的装置内建天线阵列,当信号通过时,会因阵列中接收到的不同距离,产生相位差异,进而计算出相对的信号方向。蓝牙AOA定位基本原理:定位系统由标签端(或被定位目标)及定位基站组成,其中定位基站包含由天线阵列及高速定位引擎。基于AOA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标签发射无线信号到定位基站,定位基站中天线阵列在不同时间点收到同一信号源发出的无线信号,通过分析到达时间差,借助定位基站中所嵌入的定位算法,通过运算可以计算出标签对定位基站的方位角与俯仰角,再配合信号强度估计,可以精确对目标进行两维平面定位(两个以上定位基站可对同一目标进行空间定位)。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无线定位技术为蓝牙AOA定位技术,考虑到蓝牙AOA定位技术的上述特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和控制设备上分别安装蓝牙AOA单元,利用显示设备上的蓝牙AOA单元对控制设备上的蓝牙AOA单元进行定位,从而确定该控制设备与该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以在目标界面上映射控制设备(对应的第二标识)的目标显示位置,且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该相对位置,进而显示设备可以通过蓝牙AOA定位技术对控制设备进行定位,从而更新第二标识在目标界面上的目标显示位置,然后根据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确定与显示设备进行互联的周围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显示设备上安装的蓝牙AOA单元称为第一蓝牙AOA单元,第一蓝牙AOA单元具备定位功能,通常为一个天线阵列,包括多根接收天线;将控制设备上安装的蓝牙AOA单元称为第二蓝牙AOA单元,第二蓝牙AOA单元具备信号发送功能,其发送天线数可以是一根,当然也可以更多,但是在定位时通过同一根发送天线发送无线信号。其中,第一蓝牙AOA单元可以是蓝牙AOA芯片,第二蓝牙AOA单元可以是蓝牙AOA芯片或蓝牙AOA标签TAG。
其中,UWB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截获能力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目前,UWB技术可以用于进行定位,UWB定位有三大特性:快速,安全和精确。UWB是一个2ns的脉冲,一组测距脉冲大概200us,UWB定位误差可以达到正负3度,最快的UWB定位一次大概5ms。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无线定位技术为UWB技术,考虑到UWB技术的上述特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和控制设备上分别安装UWB单元,利用显示设备上的UWB单元对控制设备上的UWB单元进行定位,从而确定该控制设备与该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以在目标界面上映射控制设备(对应的第二标识)的目标显示位置,且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该相对位置,进而显示设备可以通过UWB技术对控制设备进行定位,从而更新第二标识在目标界面上的目标显示位置,然后根据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确定与显示设备进行互联的周围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显示设备上安装的UWB单元称为第一UWB单元,第一UWB单元具备定位功能,通常具有多根UWB接收天线;将控制设备上安装的UWB单元称为第二UWB单元,第二UWB单元具备信号发送功能,其UWB发送天线数可以是一根,当然也可以更多。其中,第一UWB单元可以是UWB芯片,第二UWB单元可以是UWB芯片或UWB标签TAG。
其中,第一标识、第二标识以及每个第三标识可以为以下任一项:对应的设备的名称、对应的设备的型号、对应的设备的厂商、对应的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地址、对应的设备的用户名标识。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在通过定位技术对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得到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之后,可以基于所述定位得到的相对位置,在目标界面中映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可以根据预设映射规则进行映射。其中,预设映射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标识可以处于中心位置,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位于第一标识周围。第二标识在目标界面的显示位置或者说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根据显示设备对控制设备的定位信息确定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于指示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是随机设置的,也可以是根据预设规则设置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其中,预设规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一条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设备发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项:蓝牙发现技术、WiFi发现技术。设备发现技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每个第三标识指示的周围设备可以为以下任一种设备:平板、鼠标、手机、音箱、耳机、显示器;还可以为其他设备,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不具备触屏功能时,可以通过无线定位技术对控制设备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定位结果(显示设备和控制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目标界面中映射控制设备对应的第二标识的目标显示位置,根据目标显示位置在目标界面的变化情况,确定需要进行互联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因此,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从而无需通过对控制设备的复杂按键输入,则实现快速确定需要进行设备互联的目标周围设备,并控制显示设备与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提高了显示设备与周围设备互联的效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一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一变化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阈值,目标方向为以第一标识为参照,该目标标识所在的方向;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经过该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
其中,第一夹角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位于中心位置的标识“1”为第一标识,指示显示设备;位于标识“1”周围的标识“2”为第二标识,指示控制设备;以及位于标识“1”周围的标识“3”、标识“4”、标识“5”、标识“6”、标识“7”分别为一个第三标识,分别指示周围设备1、周围设备2、周围设备3、周围设备4、周围设备5。其中,标识“5”为目标标识,标识“5”在标识“1”的上偏右30°,目标方向为上偏右30°。
可以理解,第一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一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一变化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阈值,则说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设备在做直线、平移运动,而且为远离显示设备的直线、平移运动,也可以说,第二标识在做远离第一标识的直线、平移运动,可以类似于触屏输入中的滑动输入。
可以理解,第一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经过该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标识第二标识在目标界面的移动轨迹经过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
其中,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可以为目标标识所占的显示区域;也可以为以目标标识所占的显示区域为中心,半径为预设尺寸(预设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的圆形区域;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第一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一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一变化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阈值,以及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经过该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也就是说,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第二标识在做远离第一标识的直线、平移运动,且第二标识的移动轨迹经过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类似于第二标识在做从第一标识向目标标识滑动的滑动输入,且滑动输入的轨迹经过目标标识所对应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第一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第一条件,以更好地通过定位控制设备,检测控制设备的运动情况,来映射第二标识在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情况,进而选择用户需要目标周围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该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内。
其中,对第一预设条件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预设条件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不同第三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可以相同(例如,第三标识1对应第一目标长度范围,第三标识2对应第二目标长度范围,),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三标识3对应第三目标长度范围,第三标识4对应第三目标长度范围);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可以全部不同,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也可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可以全部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第一条件(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该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内,如此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目标标识,进而与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而且,设置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该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内,可以避免因为误操作,导致目标周围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可以提高选择需进行设备互联的设备的准确率,提高操作效率。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二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一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从第一标识移动至该目标标识,该焦点所在的标识为处于选中状态的标识;该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则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二预设时长与第一预设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可以理解,显示设备包括焦点,焦点所在的标识为处于选中状态的标识,在未选择需进行设备互联的周围设备之前,焦点默认在第一标识上,当通过对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从第一标识移动至该目标标识,如此则表示用户选择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将目标周围设备作为与显示设备进行设备互联的设备,且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则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如此,通过焦点的移动可以给用户提示当前选中的设备为目标周围设备,然后用户可以确定需要进行设备互联的周围设备是否是目标周围设备,如果是可以通过进一步对控制设备的操作(即对应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如果不是可以通过对控制设备的操作,重新选择需要进行设备互联的周围设备,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设备与非用户需要的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图中标识加粗表示焦点在该标识上,该标识为当前处于选中状态的标识。初始情况下,显示设备的焦点在标识“1”上,处于选中状态的为标识“1”。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显示设备的焦点从标识“1”移动至标识“5”上,标识“1”从处于选中状态变为非选中状态,标识“5”由处于非选中状态变为处于选中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之后,显示设备还可以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将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接收用户对第一提示信息的按键输入操作,响应于该按键输入操作,若选择是将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则将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从第一标识移动至该目标标识,否则焦点保持显示在第一标识上,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控制设备移动改变控制设备的目标显示位置,重新选择其他的第三标识。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条件;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长度阈值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保持显示在第一标识上;其中,该长度阈值小于该目标长度范围内的任意值。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误操作设置了长度阈值,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长度阈值的情况下,显示设备的焦点保持显示在第一标识上,则表示通过检测控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位置变化,在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长度阈值的情况下,表示用户操作控制设备移动的操作无效,该操作不是选择与显示设备进行设备互联的目标周围设备的操作,无需做出焦点转移响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情况下,如图6所示,第二标识(标识“2”)可以默认显示在以第一标识为圆心,半径为预设数值的圆形区域内(图中阴影所示的圆形区域),且第二标识在该圆形区域内移动的过程中,显示设备的焦点保持显示在第一标识上。其中,目标情况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显示目标界面初始时刻(即根据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初始设置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每次完成显示设备与周围设备的设备互联后第三预设时长后(即根据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重置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检测到第四预设时长内第二标识的位置变化轨迹(直线运动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目标长度(即根据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重置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设置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和重置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方向映射,没有距离映射,也就是说,定位得到的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和在目标界面中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二者的方向相同,但是距离不存在对应关系。在用户操作控制设备移动的过程中,定位得到的控制设备与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和在目标界面中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既包括方向映射,又包括距离映射,也就是说,在相同时间内,若用户操作控制设备相对于显示设备移动的方向,与第二标识相对于第一标识在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方向相映射,且用户操作控制设备相对于显示设备移动的距离越大,第二标识相对于第一标识在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轨迹的长度越长,用户操作控制设备相对于显示设备移动的距离,与第二标识相对于第一标识在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轨迹的长度成比例关系。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经过第一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
其中,对第三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时长,第二变化方向、预设方向、第二夹角阈值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预设条件,第一预设时长,第一变化方向、目标方向、第一夹角阈值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与第一预设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二夹角阈值与第一夹角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预设条件仅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的情况下,预设方向可以为目标方向,也可以为与目标方向相反的方向,还可以为其他任意方向,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以及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经过第一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的情况下,预设方向为与目标方向相反的方向。
其中,若预设方向与目标方向相同,则预设方向为以第一标识为参照,该目标标识所在的方向;若预设方向与目标方向相反,则预设方向为以目标标识为参照,该第一标识所在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第二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第二条件,以更好地通过定位控制设备,检测控制设备的运动情况,来映射第二标识在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情况,进而触发显示设备与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目标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内。
其中,预设长度范围与目标长度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不同的第三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可以全部不同,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也可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可以全部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若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不完全相同,则每个第三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可以为根据对应的第三标识与第一标识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其中,对第四预设条件,预设长度范围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二预设条件、目标长度范围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第二条件(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目标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内,如此可以更准确地确定需要与显示设备进行设备互联的设备是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而且,设置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该目标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内,可以避免因为误操作,导致目标周围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可以提高进行设备互联的准确率,提高操作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第三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四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二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显示设备还可以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接收用户对第二提示信息的按键输入操作,响应于该按键输入操作,若选择是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则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否则不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可以执行其他可行性操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控制该目标标识跟随第二标识移动。如此,可以进一步便于用户确定显示设备当前选中的周围设备为目标周围设备,显示设备即将与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如果目标周围设备不是用户需要的设备,则用户可以通过其他输入操作,重新选择需要与显示设备进行设备互联的周围设备,可以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避免因为误操作或显示设备误识别用户的输入操作最终导致显示设备与用户不需要的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可以提高设备互联的操作效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且预设方向为与目标方向相反的方向,则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控制该目标标识跟随第二标识移动,实现了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控制目标标识向第一标识移动的动画效果,实现了类似具有触屏功能的设备上的拖动输入的效果,可以提高操作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结合图5,如图7所示,在目标界面上,目标标识(标识“5”)跟随第二标识(标识“2”)移动(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目标标识跟随第二标识移动的方向)。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器,还被配置为:在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完成设备互联之后,标记显示该目标标识,以指示该目标周围设备与该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标记显示该目标标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目标标识上显示提示信息,在特定显示区域显示目标标识。标记显示该目标标识的方式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提示信息可以为颜色提示信息、文字提示信息、阴影提示信息或连线提示信息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通过提示信息可以确定显示提示信息的标识指示的周围设备为与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周围设备。
其中,连线提示信息可以是实线,也可以是虚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结合图4,如图8所示,提示信息为连线提示信息,“标识5”和“标识1”之间的连线用于指示该目标周围设备与该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结合图4,如图9所示,提示信息为阴影提示信息,“标识5”中的阴影用于指示该目标周围设备与该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在特定显示区域显示目标标识,可以理解,将与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周围设备在特定显示区域显示,如此可以确定显示在特定显示区域的标识指示的周围设备为与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周围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完成设备互联之后,标记显示该目标标识,可以确定在目标界面当前显示的至少一个第三标识中,哪些第三标识指示的周围设备为与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周围设备,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多个周围设备;从该多个周围设备中确定满足目标条件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每个周围设备对应一个第三标识;其中,该目标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设备的厂商为预设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设标识。
示例性地,以设备发现技术为蓝牙发现技术,目标条件包括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为例,显示设备开始执行设备扫描,当扫描到的一周围设备的蓝牙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蓝牙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将该一周围设备确定为至少一个周围设备中的一个,在目标界面显示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
其中,目标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厂商为预设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设标识,即通过设置白名单机制(目标条件)确定至少一个周围设备,只有符合白名单机制的被扫描到的周围设备,才可以被确定为至少一个周围设备中的一个,在目标界面显示对应的第三标识。
其中,白名单机制可以是设备出厂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定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目标条件包括设备的厂商为预设厂商,则显示设备可以根据周围设备发送的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广播包的厂商字段中的厂商信息指示的厂商是否为白名单中的预设厂商,或者显示设备可以根据周围设备发送的BLE广播包的私有协议字段指示的厂商是否为白名单中的预设厂商,来确定厂商为预设厂商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显示设备也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周围设备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UUID)(通过广播包获取或通过服务发现获取)指示的厂商是否为白名单中的预设厂商,来确定厂商为预设厂商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
其中,预设类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音箱类设备、键鼠类设备;预设类型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设备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目标条件包括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显示设备也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周围设备的类型(传统蓝牙基础速率(Basic Rate,BR)和增强速率(Enhanced Data Rate,EDR)的设备类型(class of device,COD)或者BLE的外观(apperance)类型或者UUID的类型)是否为白名单中的预设类型,来确定类型为预设类型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
其中,设备的标识用于唯一指示一个设备,预设标识可以为用户预先设定的设备的标识。
示例性地,目标条件包括设备的标识为预设标识,显示设备也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周围设备的标识是否为白名单中的预设标识,来确定标识为预设标识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设备发现技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蓝牙发现技术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目标条件(即设置白名单机制),可以确保至少一个第三标识指示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为可信设备,可以提高通信安全,避免用户信息的泄露。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至少一个周围设备的过程中,设置黑名单机制,筛除属于黑名单中的周围设备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白名单机制的方式,属于相同或相似的构思,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在该显示设备发现的一周围设备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该预定条件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该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在目标强度范围内,设备的厂商为预定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定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定标识。
其中,不同的预定条件对应的显示区域不同。显示区域不同包括显示区域与第一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也可以包括显示区域与第一标识的相对距离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预定条件包括设备的信号强度在目标强度范围内,信号强度在不同的目标强度范围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可以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区域。
示例性地,当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扫描到多个周围设备时,可以获取每个周围设备的信号强度,根据一周围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距离,该一周围设备的信号强度越强,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相对距离越小。
其中,预定条件包括设备的厂商为预定厂商,对预定厂商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预设厂商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不同厂商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可以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区域。
示例性地,当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扫描到多个周围设备时,可以获取每个周围设备的厂商信息,如果一周围设备的厂商信息指示的厂商为预设厂商,则可以优先将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显示在距离第一标识较近的显示区域。
其中,预定条件包括设备的类型为预定类型,对预定类型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预设类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类型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可以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区域。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设备类型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不同设备类型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可以显示在第一标识周围的不同显示区域。
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A类型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位于第一标识的上方,B类型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位于第一标识的右方,C类型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位于第一标识的下方,D类型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位于第一标识的左方。基于图10,则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控制设备向上的移动操作实现选择A类型设备,通过控制控制设备向右的移动操作实现选择B类型设备,通过控制控制设备向下的移动操作实现选择C类型设备,通过控制控制设备向左的移动操作实现选择D类型设备。
其中,预定条件包括设备的标识为预定标识,对预定标识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预设标识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不同标识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可以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区域。
示例性地,当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扫描到多个周围设备时,可以获取每个周围设备的标识,如果一周围设备的标识为用户预先设定的标识,则可以优先将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显示在距离第一标识较近的显示区域。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预定条件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相关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该显示区域显示的第三标识指示的周围设备的厂家信息、标识信息、类型信息,也可以包括颜色信息(在该显示区域显示预设颜色的背景),动画信息(在该显示区域中显示的第三标识包括闪烁的动画效果)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满足不同预定条件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显示在第一标识的不同显示区域,如此可以便于管理周围设备,同时可以便于用户操作,例如,将满足某一预定条件的周围设备的第三标识,显示在离第一标识较近的位置,如此方便用户通过控制控制设备完成目标周围设备的确定,以及控制显示设备与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可以提高操作效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不具备触屏功能时,可以通过无线定位技术对控制设备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定位结果(显示设备和控制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目标界面中映射控制设备对应的第二标识的目标显示位置,根据目标显示位置在目标界面的变化情况,确定需要进行互联的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因此,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从而无需通过对控制设备的复杂按键输入,则实现快速确定需要进行设备互联的目标周围设备,并控制显示设备与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提高了显示设备与周围设备互联的效率。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方案,以下将以示例性的方式结合图11至图15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图11至图15中所涉及的步骤在实际实现时可以包括更多的步骤,或者更少的步骤,并且这些步骤之间的顺序也可以不同,以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互联方法为准。该设备互联方法应用于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显示设备,该设备互联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显示设备,也可以为显示设备中能够实现该设备互联方法的功能模块或功能实体,此处不做限定。而且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互联方法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对上述显示设备的相关描述,且可以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实现设备互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设备互联方法可以包括:
S1101、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该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该控制设备与该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
S1102、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
其中,该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位于第一标识周围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第二标识用于指示该控制设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该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该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的一个周围设备。
S1103、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该相对位置,更新第二标识在该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
S1104、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
S1105、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一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一变化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阈值,目标方向为以第一标识为参照,该目标标识所在的方向;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经过该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该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1,如图12所示,在S1105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下述S1106,上述S1105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S1105a实现。
S1106、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从第一标识移动至该目标标识。
其中,该焦点所在的标识为处于选中状态的标识。
S1105a、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该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则控制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条件;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长度阈值的情况下,该显示设备的焦点保持显示在第一标识上;其中,该长度阈值小于该目标长度范围内的任意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经过第一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该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目标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2,如图13所示,在上述S1105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下述S1107。
S1107、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控制该目标标识跟随第二标识移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3,如图14所示,在上述S1105a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下述S1108。
S1108、在该显示设备与该目标周围设备完成设备互联之后,标记显示该目标标识,以指示该目标周围设备与该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4,如图15所示,在上述S11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下述S1109至S1110。
S1109、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多个周围设备。
S1110、从该多个周围设备中确定满足目标条件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每个周围设备对应一个第三标识。
其中,该目标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设备的厂商为预设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设标识。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11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S1102a实现。
S1102a、在该显示设备发现的一周围设备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该预定条件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该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
其中,该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的信号强度在目标强度范围内,设备的厂商为预定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定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定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互联方法执行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上述的设备互联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
显示器,被配置为: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其中,所述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位于所述第一标识周围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的一个周围设备;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所述相对位置,更新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所述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
控制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一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所述第一变化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阈值,所述目标方向为以所述第一标识为参照,所述目标标识所在的方向;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经过所述目标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长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将所述显示设备的焦点从所述第一标识移动至所述目标标识,所述焦点所在的标识为处于选中状态的标识;
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二条件,则控制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长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设备的焦点保持显示在所述第一标识上;
其中,所述长度阈值小于所述目标长度范围内的任意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第二变化方向保持不变,且所述第二变化方向与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阈值;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经过所述第一标识所对应的显示区域;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位置变化轨迹的长度,在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预设长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控制所述目标标识跟随所述第二标识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目标周围设备完成设备互联之后,标记显示所述目标标识,以指示所述目标周围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设备发现技术发现多个周围设备;
从所述多个周围设备中确定满足目标条件的至少一个周围设备,每个周围设备对应一个所述第三标识;
其中,所述目标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设备的厂商为预设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设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在所述显示设备发现的一周围设备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预定条件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所述一周围设备对应的第三标识;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设备的信号强度在目标强度范围内,设备的厂商为预定厂商,设备的类型为预定类型,设备的标识为预定标识。
10.一种设备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显示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实时定位,以确定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显示设备的相对位置;
在目标界面显示多个标识,其中,所述多个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位于所述第一标识周围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相对位置,每个第三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通过设备发现技术发现的一个周围设备;
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得到的所述相对位置,更新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显示位置;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目标显示位置的变化满足第一条件,则将所述第一条件对应的第三标识确定为目标标识;
控制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目标标识指示的目标周围设备进行设备互联。
CN202210753639.1A 2022-06-28 2022-06-28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Active CN115243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3639.1A CN115243084B (zh) 2022-06-28 2022-06-28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3639.1A CN115243084B (zh) 2022-06-28 2022-06-28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3084A CN115243084A (zh) 2022-10-25
CN115243084B true CN115243084B (zh) 2024-05-17

Family

ID=8367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3639.1A Active CN115243084B (zh) 2022-06-28 2022-06-28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30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0196A (zh) * 2022-11-29 2023-07-0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
CN117479345B (zh) * 2023-12-28 2024-04-05 深圳旷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uwb技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91762U (zh) * 2016-06-15 2016-11-16 中建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振动传感技术的节能toa定位识别标签设备
CN108476466A (zh) * 2015-12-23 2018-08-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经由Wi-Fi接入来执行数据会话的方案
KR20180099368A (ko) * 2017-02-28 2018-09-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장애인 주차 단속 장치 방법
CN112822325A (zh) * 2021-01-25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4474B2 (ja) * 2013-04-30 2018-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6466A (zh) * 2015-12-23 2018-08-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经由Wi-Fi接入来执行数据会话的方案
CN205691762U (zh) * 2016-06-15 2016-11-16 中建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振动传感技术的节能toa定位识别标签设备
KR20180099368A (ko) * 2017-02-28 2018-09-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장애인 주차 단속 장치 방법
CN112822325A (zh) * 2021-01-25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3084A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43084B (zh)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JP7382448B2 (ja) 無線測距に基づいた電子デバイスの制御及び情報の表示
AU2021269359B2 (e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8126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managing a network of user-selectable devices
US20220020339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706479B1 (ko) 사물인터넷 제어방법, 단말 및 피제어 기기
JP5916261B2 (ja) ファイル送信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US7777642B2 (en) Integrat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digital devices
US116095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OT device control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EP237569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network of user-selectable devices
WO2021022981A1 (zh) 终端交互的方法及终端
EP40307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emantic map,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8245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
CN115243085A (zh) 显示设备及设备互联方法
CN116300499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6304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智能家居平台
US20150002395A1 (en) Method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 Digital Object Representing at Least One Real or Virtual Object Located in a Distant Geographic Perimeter and a Local Pointing Device
JP2007019575A (ja) 端末管理装置、端末管理システム、これらにおける処理方法ならびに当該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CN114286153B (zh) 一种基于蓝牙aoa的窗口调节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CN112114762A (zh) 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78748B (zh) 一种电子家居设备及定位方法
KR101556179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방법
CN115174299B (zh) 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400803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evices in a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
CN114938468B (zh) 显示设备、屏幕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