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1938A -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1938A
CN115241938A CN202110435644.3A CN202110435644A CN115241938A CN 115241938 A CN115241938 A CN 115241938A CN 202110435644 A CN202110435644 A CN 202110435644A CN 115241938 A CN115241938 A CN 115241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supply
circuit
coupled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56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二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56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19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1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1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4Parallel/serial switching of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to charge or loa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涉及充电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电池组。该处理器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串联,并控制降压电路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该处理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正常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并联,并控制开关电路直接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供电节点。因串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单节电池而言所提供的供电电压较高,且并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串联的多个电池而言供电效率较高,故不仅有效确保了非低温环境下供电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的现象。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一般包括锂电池和负载。该锂电池与负载耦接,用于为负载供电,以驱动负载工作。
但是,在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一般会增大。如此,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压降增加,进而造成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池组,降压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所述处理器用于若确定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并向所述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以及若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并向所述开关电路传输第二使能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
所述降压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供电节点耦接,所述供电节点用于耦接所述电子设备中的负载,所述降压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将所述电池组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
所述开关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供电节点耦接,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将所述电池组与所述供电节点导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的差值大于差值阈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降压电路的工作模式为降压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
其中,在所述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下,所述降压电路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的电压由所述处理器控制,且与所述负载所需的电压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
所述温度检测组件与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采集所述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于充电节点处,且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充电节点耦接;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充电节点未与电源适配器耦接时检测所述环境温度,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充电节点与电源适配器耦接时,若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并向所述降压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若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不为所述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并向所述开关电路传输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所述标配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充电功率与所述电池组所需的充电功率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所述降压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压电荷泵模式;
其中,在所述半压电荷泵模式下,所述降压电路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的电压等于所述目标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于充电节点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
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和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耦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则向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三使能信号,以及若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则向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四使能信号;
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和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串联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和所述充电节点之间,所述充电接口与电源适配器耦接;
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使能信号,将所述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
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四使能信号,将所述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
其中,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的电压由所述处理器控制,且与所述电池组所需的充电电压相匹配,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的电压等于所述初始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均与所述处理器耦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耦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均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耦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耦接;
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分别与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接地。
可选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池组耦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供电节点耦接。
可选的,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栅极均与所述处理器耦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池组耦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耦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供电节点耦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池组,降压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所述降压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供电节点耦接,所述开关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供电节点耦接;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环境温度;
若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并向所述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所述第一使能信号用于指示所述降压电路将所述电池组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
若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并向所述开关电路传输第二使能信号,所述第二使能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电路将所述电池组与所述供电节点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电池组。该处理器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串联,并控制降压电路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该处理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正常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并联,并控制开关电路直接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供电节点。因串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单节电池而言所提供的供电电压较高,且并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串联的多个电池而言供电效率较高,故不仅有效确保了非低温环境下供电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一般仅设置一节锂电池(也可以称为锂离子电池)为负载供电。并且,在常温环境下,一节锂电池的内阻一般约为100毫欧,而在低温环境下,一节锂电池的内阻一般会增加至约2欧以上。在内阻增大的影响下,锂电池提供的供电电压的压降会增加,相应的,负载最终接收到的供电电压远小于锂电池最初提供的供电电压。如此,会引起负载供电不足,电子设备自动关机。但是,若直接设置串联的多节锂电池在低温和常温下为负载供电,则因多节锂电池串联后提供的供电电压一般较大,故一般还会再设置降压电源管理芯片(即,降压电路)将该较大的供电电压降压后再传输至负载。由此,会造成供电效率的损失,丛而造成锂电池电量的浪费。供电效率是指负载接收到的供电功率与锂电池提供的供电功率之比。
可选的,常温环境可以是指环境温度大于0度(°)的环境,低温环境可以是指环境温度小于零下(-)20°的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处理器和多个电池的电子设备。其中,该处理器可以在检测到环境温度较高(即,电子设备处于常温环境)时,控制多个电池并联为负载供电,以及可以在检测到环境温度较低(即,电子设备处于低温环境)时,控制多个电池串联为负载供电。即,该处理器可以基于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多个电池串联或是并联。由此,既有效避免了低温下电子设备因供电不足而自动关机的现象,改善用户体验,又避免了常温下供电效率的损失,确保供电效率的最大化。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相机等移动终端。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也可以称为电子设备处理器单元)01,电池组02,降压电路03和开关电路04。该电池组02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图中未示出)。
该处理器01可以分别与电池组02、降压电路03和开关电路04耦接。该降压电路03还可以分别与电池组02和供电节点P1耦接。该开关电路04还可以分别与电池组02和供电节点P1耦接。该供电节点P1可以用于耦接电子设备中的负载,该负载可以在该供电节点P1传输的电压驱动下工作。耦接即电连接。
其中,该处理器01可以用于若确定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则控制多个电池串联,并向降压电路03传输第一使能信号,以及若确定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则控制多个电池并联,并向开关电路04传输第二使能信号。该降压电路03可以用于响应于第一使能信号,将电池组02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P1。该开关电路04可以用于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将电池组02与供电节点P1导通。当电池组02与供电节点P1导通时,电池组02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即可以经开关电路04直接传输至供电节点P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01在向降压电路03传输第一使能信号时,还会同时向开关电路04传输去使能信号,以驱动开关电路04停止工作。即,在电池组包括的多个电池串联时,该电池组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仅能经降压电路03被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P1。以及,处理器01在向开关电路04传输第二使能信号时,还会同时向降压电路03传输去使能信号,以驱动降压电路03停止工作。即,在电池组包括的多个电池并联时,该电池组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仅能经开关电路04直接传输至供电节点P1。
换言之,结合图1所示结构可以看出,开关电路04可以认为是电池组02为负载供电的旁路(bypass)通路。当开关电路04控制电池组02与供电节点P1导通时,降压电路03即会被旁路掉,处于bypass状态。
其中,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可以小于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如此,处于第一温度范围的环境温度相对于处于第二温度范围的环境温度较低。换言之,处于第一温度范围的环境温度可以是指上述实施例记载的低温,处于第二温度范围的环境温度可以是指上述实施例记载的常温。此外,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可以均为预先存储于处理器01中的固定范围。
例如,假设第一温度范围为[-20°,-2°],第二温度范围为[0°,50°],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为-2°。则处理器01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环境温度此时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即此时电子设备处于低温环境下。然后,处理器01可以控制电池组02包括的多个电池串联,向开关电路04传输去使能信号控制开关电路04停止工作,并向降压电路03传输第一使能信号以控制降压电路03将电池组02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P1。
基于多个电池串联相对于单个电池而言,整体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升高的原理可知,通过在低温环境下控制多个电池串联,可以有效避免因存在压降而导致传输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较小的问题。如,假设一个电池的电压因低温下压降的影响被拉低至2.5伏特(V),但两节电池串联后整体提供的供电电压依然可以达到5V。由此可以确定,相对于相关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负载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可以被充分供电。此外,因负载工作所需的电压一般较小,故通过设置降压电路03将多个电池串联后提供的较大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再传输至供电节点P1,可以满足负载供电要求。
又例如,依然假设第一温度范围为[-20°,-2°],第二温度范围为[0°,50°],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为0°。则处理器01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环境温度此时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内,即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常温环境下。然后,处理器01可以控制电池组02包括的多个电池并联,向降压电路03传输去使能信号以控制降压电路03停止工作,并向开关电路04传输第二使能信号以驱动开关电路04将电池组02与供电节点P1导通。此时,目标供电电压可以直接经开关电路04传输至供电节点P1。
因多个电池串联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是由降压电路03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P1,而多个电池并联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是经开关电路04直接传输至供电节点P1,故可以确定多个电池并联相对于多个电池串联而言,电池组02的供电效率较大。经测试,多个电池并联的场景下,电池组02的供电效率可以达到99%,在多个电池串联的场景下,电池组02的供电效率可以达到90%至95%之间。由此,通过在常温下控制多个电池并联,可以确保供电效率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电池组。该处理器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串联,并控制降压电路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该处理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正常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并联,并控制开关电路直接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供电节点。因串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单节电池而言所提供的供电电压较高,且并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串联的多个电池而言供电效率较高,故不仅有效确保了非低温环境下供电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的现象。
基于上述实施例记载可知,因多个电池并联的场景下,电池组02的供电效率较大,故电池组02的默认初始状态可以为并联。相应的,开关电路04的默认初始状态可以为使能状态,即开关电路04控制电池组02与供电节点P1导通。降压电路03的默认初始状态为bypass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与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的差值可以大于差值阈值。此处,可以是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差值阈值。例如,该差值阈值可以为2°。如此,可以使得低温环境和常温环境存在一个滞回温度差,避免处理器01控制多个电池在串联状态下和并联状态下来回切换。
可选的,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组件T1。
其中,该温度检测组件T1可以与处理器01耦接。该温度检测组件T1可以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并将采集到的环境温度传输至处理器01。即,处理器01可以通过温度检测组件T1确定环境温度。例如,该温度检测组件T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以为热敏电阻。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池组02可以包括:第一电池021、第二电池021、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即,电池组02可以包括两个电池。
其中,该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和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可以均与处理器01耦接(图中未示出)。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极可以与第一电池021的正极耦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极和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极可以均与第一电池021的负极耦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极和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极可以均与第二电池021的正极耦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极可以与第二电池021的负极耦接。第一电池021的正极还可以分别与降压电路03和开关电路04耦接(图中未示出)。第二电池021的负极可以接地,即如图3所示,第二电池021的负极可以与地端GND耦接。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3,第一电池021的正极(+)可以作为电池组02的正极VBAT+,并分别与降压电路03和开关电路04耦接。第二电池022的负极(-)可以作为电池组02的负极VBAT-接地。
结合图3所示结构可知,处理器01可以通过驱动第二开关管Q2导通,并同时驱动第一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3关断,以控制第一电池021和第二电池022串联。以及,处理器01可以通过驱动第一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3导通,并驱动第二开关管Q2关断,以控制第一电池021和第二电池022并联。对于包括更多数量电池的电池组02而言,可以参考该控制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对于每个开关管而言,处理器01可以通过向该开关管传输有效电位的驱动信号,以驱动开关管导通,以及可以通过向开关管传输无效电位的驱动信号,以驱动开关管关断。其中,开关管可以为P型管,也可以为N型管。若开关管为P型管,则有效电位相对于无效电位可以为低电位;若开关管为N型管,则有效电位相对于无效电位可以为高电位。下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中的开关电路04可以包括:第四开关管Q4。
其中,该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可以与处理器01耦接(图中未示出),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极可以与电池组02耦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极可以与供电节点P1耦接。
结合上述实施例的记载可知,处理器01向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传输的第二使能信号可以为有效电位的信号,第四开关管Q4可以响应于该第二使能信号导通。相应的,降压电路03可以被旁路掉,即降压电路03可以处于bypass状态。在第四开关管Q4导通时,电池组02与供电节点P1即导通。处理器01向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传输的去使能信号可以为无效电位的信号,第四开关管Q4可以响应于该第二使能信号关断。
此外,结合图4所示结构可以进一步确定,因多个电池并联时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是经第四开关管Q4直接传输至供电节点P1,故供电节点P1接收到的电压与目标供电电压相差较小,进而电池组02的供电效率可以较大。
可选的,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池组02、降压电路03和开关电路04可以耦接于充电节点P2处。该充电节点P2是指用于接收电源适配器(即,充电器)10提供的初始参考电压的节点。换言之,电源适配器可以通过充电线与充电节点P2耦接,并向充电节点P2提供初始参考电压,以为电池组02充电。
基于此,再结合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可知,其示出的电池组02的正极VBAT+以及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极其实可以耦接于该充电节点P2处。
再继续参考图5可以看出,处理器01还可以与充电节点P2耦接。处理器01可以在充电节点P2未与电源适配器10耦接时检测环境温度。以及,处理器01还可以用于在检测到充电节点P2与电源适配器10耦接时,若确定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多个电池021串联,并向降压电路03传输第一使能信号。若确定电源适配器不为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多个电池021并联,并向开关电路04传输第二使能信号。
即,处理器01可以在检测到电子设备未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环境温度,并基于环境温度执行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操作。并且,处理器01可以在检测到外部电源适配器10接入时,即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停止检测环境温度,并开始识别电源适配器10是否为标配电源适配器。
其中,标配电源适配器是指所提供充电功率与电池组所需的充电功率相匹配的电源适配器。标配电源适配器一般会随电子设备一并生产,属于电子设备的附属产品。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电源适配器可以为具备快充功能的电源适配器,或者,也可以为不具备快充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因多个电池串联相对于多个电池并联而言,所能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一般较大。即,多个电池串联后自身的整体电压可以较高。故根据功率守恒的原理可知,在相同的充电功率下,若电池组的自身电压较高,则电源适配器向电池组输出的充电电流可以较小;反之,若电池组的自身电压较小,则电源适配器向电池组输出的充电电流需要较大。如,假设电池组02共包括两个电池,则两个电池串联后的电压为两个电池并联后的电压的两倍,相应的,电源适配器向串联的两个电池输出的充电电流可以为向并联的两个电池输出的充电电流的一半。由此可知,通过控制标配电源适配器为串联的多个电池充电,相对于控制标配电源适配器为并联的多个电池充电,可以使得标配电源适配器所需输出的充电电流较小。进而,在生产标配电源适配器时,可以生产较小尺寸的电源适配器以及较细的充电线即可。换言之,无需生产较粗的充电线和较大尺寸的标配电源适配器。进而,还降低了标配电源适配器和充电线的生产成本,且改善了用户体验。当对电池组02充电完成后,即电源适配器与充电节点P2断开耦接后,处理器01可以再将多个电池切换为默认初始状态,如并联状态。
可选的,非标配电源适配器也可以称为普通电源适配器。如,可以为5V/QC3.0/QC2.0规格的普通电源适配器。其中,5V是指电源适配器10所能提供的电压值,QC3.0和QC2.0均是指电源适配器10的规格编号。
可选的,处理器01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用于检测电源适配器是否为标配电源适配器的二进制序列。处理器01可以在电源适配器接入时,采集电源适配器在至少一个充电时刻输出的充电电流,该充电电流一般为一组高低变化的电流序列。然后,处理器01可以将该电流序列量化为一组二进制序列,并与预先存储的二进制序列对比,若两者相同,则可以确定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降压电路03可以工作于降压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以及半压电荷泵模式等不同模式。并且,处理器01还可以用于若确定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即电子设备处于低温环境,则控制降压电路03的工作模式为降压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以及若确定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降压电路03的工作模式为半压电荷泵模式。
其中,在半压电荷泵模式下,降压电路03传输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可以等于目标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
在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下,降压电路03传输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可以由处理器01控制,且可以与负载所需的供电电压相匹配。即,降压电路03对目标供电电压降压的幅度可以根据负载对供电电压的需求灵活设置。如,假设负载所需的供电电压为4V,则处理器01可以将降压电路03在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下传输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预先设置为4V。相应的,无论电池组02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为5V还是8.8V,降压电路03均可以将该目标供电电压可靠降低为4V后传输至供电节点P1,以满足负载对供电电压的需求。
基于上述记载可知,降压电路03工作于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相对于半压电荷泵模式而言,传输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不再局限于目标供电电压的一半。如此,处理器01通过在低温环境下,控制降压电路03的工作模式为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可以使得提供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与负载所需的供电电压相匹配。如使得提供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尽可能的较大。相应的,可以进一步确保对负载的供电可以较为充分,避免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自动关机的现象。
此外,因降压电路03工作于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相对于半压电荷泵模式而言,提供至供电节点P1的电压可以较大。故可以确定,降压电路03工作于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下,电池组02的供电效率一般可以达到约95%。降压电路03工作于半压电荷泵模式时,电池组02的供电效率一般仅能达到约90%。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降压电路03可以包括: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九开关管Q9、电感L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其中,第五开关管Q5的栅极、第六开关管Q6的栅极、第七开关管Q7的栅极、第八开关管Q8的栅极和第九开关管Q9的栅极可以均与处理器01耦接(图中未示出)。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极可以与电池组02(如,可以与充电节点P2)耦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极、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极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可以耦接,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极、第七开关管Q7的第二极、第九开关管Q9的第一极和电感L1的第一端可以耦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七开关管Q7的第一极和第八开关管Q8的第二极可以耦接,第八开关管Q8的第二极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均接地,即耦接地端GND。第九开关管Q9的第二极、电感L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可以均与供电节点P1耦接。
结合图6所示结构可知,当处理器01驱动第九开关管Q9导通时,会旁路掉电感L1。此时,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可以共同组成一个半压电荷泵电路。进而此时,降压电路03可以可靠工作于半压电荷泵模式下,将电池组02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低一半后,传输至供电节点P1,以为电子设备中的负载供电。
当处理器01驱动第九开关管Q9关断(也可以称为截止),且驱动第五开关管Q5和第七开关管Q7一直导通时,第六开关管Q6、第八开关管Q8、电感L1以及第二电容C2可以共同组成一个BUCK型开关电源电路。进而此时,降压电路03可以可靠工作于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下,将电池组02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P1,以为电子设备中的负载供电。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处理器01还可以分别与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耦接(图中未示出)。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可以分别串联在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J1和充电节点P2之间。参考图7,该充电接口J1可以与电源适配器10耦接。
其中,处理器01还可以用于若控制多个电池021串联,则向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传输第三使能信号,以及若控制多个电池021并联,则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传输第四使能信号。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可以用于响应于该第三使能信号,将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充电节点P2。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可以用于响应于该第四使能信号,将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充电节点P2。从而,达到基于电源适配器10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为电池组02供电的目的。可选的,参考图7还可以看出,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还可以包括:输出电感L0和输出电容C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01在向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传输第三使能信号的同时,还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传输去使能信号,以控制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停止工作。以及,处理器01在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传输第四使能信号的同时,还向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传输去使能信号,以控制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停止工作。即,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不会同时向电池组02充电。
其中,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传输至充电节点P2的电压可以由处理器01进行控制,且可以与电池组02所需的充电电压相匹配。
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传输至充电节点P2的电压等于初始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且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传输至充电节点P2的电流为电源适配器10提供的初始供电电流的一倍。
因多个电池串联相对于多个电池并联而言,所需的电压较小且所需的电流较大,故通过设置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并设置处理器01在电池组02包括的多个电池串联时,控制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工作,可以确保对电池组02的有效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该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也可以同降压电路03一样集成于一个电路中,并设置处理器01灵活调整该一个电路的工作状态,以使得该一个电路在不同时刻工作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并实现与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05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06一样的功能。
基于以上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01不仅能够基于环境温度自动切换多个电池的串并联状态:常温下控制多个电池并联,低温下控制多个电池串联。而且能够基于电源适配器10是否为标配电源适配器自动切换多个电池的串并联状态:为标配电源适配器时控制多个电池串联,不为标配电源适配器时控制多个电池并联,不充电时控制多个电池并联。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电池组。该处理器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串联,并控制降压电路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该处理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正常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并联,并控制开关电路直接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供电节点。因串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单节电池而言所提供的供电电压较高,且并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串联的多个电池而言供电效率较高,故不仅有效确保了非低温环境下供电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的现象。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上述图1、图2、图4、图5和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中。且,参考上述附图可知,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01,电池组02,降压电路03和开关电路04。其中,该处理器01可以分别与电池组02、降压电路03和开关电路04耦接,该降压电路03还可以分别与电池组02和供电节点P1耦接,该开关电路04还可以分别与电池组02和供电节点P1耦接。
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检测环境温度。
步骤802、若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则控制多个电池串联,并向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
结合上述装置侧实施例可知,该第一使能信号可以用于指示降压电路将电池组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
步骤803、若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内,则控制多个电池并联,并向开关电路传输第二使能信号。
结合上述装置侧实施例可知,该第二使能信号可以用于指示开关电路将电池组与供电节点导通。且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可以小于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中,处理器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串联,并控制降压电路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该处理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正常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并联,并控制开关电路直接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供电节点。因串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单节电池而言所提供的供电电压较高,且并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串联的多个电池而言供电效率较高,故不仅有效确保了非低温环境下供电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的现象。
可选的,结合图7所示结构,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检测环境温度。
可选的,参考图2,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温度检测组件T1,处理器01可以通过该温度检测组件T1确定环境温度。
步骤902、检测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
可选的,处理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且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小于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当处理器检测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后,可以进一步检测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还是处于第二温度范围。
并且,当处理器检测到当前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时,可以继续执行下述步骤903至步骤906。当处理器检测到当前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内时,可以继续执行下述步骤907和步骤909。
步骤903、控制多个电池串联。
可选的,结合图3所示的电池组结构可知,处理器可以通过驱动电池组中耦接各个电池的开关管的通断状态,来控制多个电池的串并联状态。控制方式可以参考上述装置侧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由此,可以避免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自动关机的现象。
步骤904、向开关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并向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
其中,结合上述装置侧实施例可知,开关电路可以响应于该去使能信号停止工作。例如,结合图4所示结构,开关电路04包括的第四开关管Q4可以响应于该去使能信号关断。降压电路可以响应于该第一使能信号将串联后的多个电池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
步骤905、控制降压电路的工作模式为降压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
其中,在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下,降压电路传输至供电节点的电压可以由处理器控制,且与负载所需的供电电压相匹配。如此,可以进一步确保传输至供电节点的电压较大,避免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自动关机的现象。
步骤906、向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三使能信号,并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
其中,该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可以响应于该第三使能信号,将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充电节点。该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的去使能信号停止工作。即,处理器可以控制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基于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向多个串联的电池供电。可选的,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至充电节点的电压等于初始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且传输至充电节点的电流为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流的一倍。
步骤907、控制多个电池并联。
可参考上述步骤903的记载。此外,通过在常温下控制多个电池并联,可以避免电池组供电效率的损失,确保供电效率的最大化。
步骤908、向降压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并向开关电路传输第二使能信号。
其中,结合上述装置侧实施例可知,降压电路可以响应于该去使能信号停止工作。开关电路可以响应于该第二使能信号将串联后的多个电池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直接传输至供电节点。例如,结合图4所示结构,开关电路04包括的第四开关管Q4可以响应于该第二使能信号导通。
步骤909、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四使能信号,并向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
其中,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可以响应于该第四使能信号,将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充电节点。该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的去使能信号停止工作。即,处理器可以控制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基于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向多个并联的电池供电。可选的,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至充电节点的电压可以由处理器进行控制,且可以与电池组所需的充电电压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流程图和图9所示流程图均为处理器在无电源适配器接入电子设备(即电子设备处于非充电状态)时执行的。在电源适配器接入电子设备(即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处理器可以执行图10所示的又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01、检测电源适配器是否为标配电源适配器。
可选的,结合图7,处理器01可以与耦接电源适配器10的充电接口J1耦接。当电源适配器01通过充电线插入该充电接口J1时,处理器01即可以可靠识别电源适配器10是否为标配电源适配器。
并且,当处理器检测到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时,可以继续执行下述步骤1002至步骤1005。当处理器检测到电源适配器不为标配电源适配器时,可以继续执行下述步骤1006至步骤1008。
步骤1002、控制多个电池串联。
可参考上述步骤903的记载。此外,结合上述装置侧实施例可知,通过在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时,控制多个电池串联,可以无需生产较粗的充电线和较大尺寸的标配电源适配器为电池组02供电。进而降低了标配标配电源适配器和充电线的生产成本,且改善了用户体验。
步骤1003、向开关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并向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
可参考上述步骤904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04、控制降压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压电荷泵模式。
其中,在半压电荷泵模式下,降压电路传输至供电节点的电压可以等于目标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
步骤1005、向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三使能信号,并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
可参考上述步骤906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06、控制多个电池并联。
可参考上述步骤907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07、向降压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并向开关电路传输第二使能信号。
可参考上述步骤908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08、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四使能信号,并向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四使能信号。
可参考上述步骤909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步骤905可以在步骤904之前执行,即处理器在控制降压电路的工作模式为降压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后,再向开关电路传输去使能信号,并向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中,处理器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串联,并控制降压电路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供电节点。该处理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正常时,控制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并联,并控制开关电路直接将电池组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供电节点。因串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单节电池而言所提供的供电电压较高,且并联的多个电池相对于串联的多个电池而言供电效率较高,故不仅有效确保了非低温环境下供电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低温环境下电子设备因负载供电不足而关机的现象。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11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30、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蓝牙模块180和摄像头121等部件。
其中,摄像头121可用于捕获静态图片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片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101转换成数字图片信号。
处理器1101是电子设备1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耦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1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101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1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101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控制用户界面显示,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另外,处理器1101与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130耦接。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电子设备11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可选的,显示单元130还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11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110正面的显示屏131。其中,显示屏131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单元130包括:显示屏131和设置在电子设备110正面的触摸屏132。该显示屏131可以用于显示预览图片。触摸屏132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其中,触摸屏132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1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2与显示屏131集成而实现电子设备11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
存储器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1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40存储有使得电子设备11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4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的代码。
RF电路15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101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11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电子设备11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5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4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1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设备110可以通过Wi-Fi模块1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蓝牙模块180,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电子设备11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0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耦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电子设备11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电子设备11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电子设备11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110,比如运动传感器11101、距离传感器11102、指纹传感器11103和温度传感器11104。电子设备11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电子设备和各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环境(android runtime,ART)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1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1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片,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11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通信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片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片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例如图8至图10任一所示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例如图8至图10任一所示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字样用于对作用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应理解,“第一”、“第二”、“第n”之间不具有逻辑或时序上的依赖关系,也不对数量和执行顺序进行限定。例如,在不脱离各种所述示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电池可以被称为第二电池,并且类似地,第二电池可以被称为第一电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池组,降压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所述处理器用于若确定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并向所述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以及若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并向所述开关电路传输第二使能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
所述降压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供电节点耦接,所述供电节点用于耦接所述电子设备中的负载,所述降压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将所述电池组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
所述开关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供电节点耦接,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将所述电池组与所述供电节点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的差值大于差值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降压电路的工作模式为降压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
其中,在所述BUCK型开关电源模式下,所述降压电路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的电压由所述处理器控制,且与所述负载所需的供电电压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
所述温度检测组件与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采集所述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于充电节点处,且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充电节点耦接;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充电节点未与电源适配器耦接时检测所述环境温度,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充电节点与电源适配器耦接时,若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并向所述降压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若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不为所述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并向所述开关电路传输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所述标配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充电功率与所述电池组所需的充电功率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为标配电源适配器,则控制所述降压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压电荷泵模式;
其中,在所述半压电荷泵模式下,所述降压电路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的电压等于所述目标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于充电节点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和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
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和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耦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则向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三使能信号,以及若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则向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第四使能信号;
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和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串联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和所述充电节点之间,所述充电接口与电源适配器耦接;
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使能信号,将所述电源适配器提供的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
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四使能信号,将所述初始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
其中,所述BUCK型充电管理电路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的电压由所述处理器控制,且与所述电池组所需的充电电压相匹配,所述半压电荷泵充电管理电路传输至所述充电节点的电压等于所述初始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均与所述处理器耦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耦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均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耦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耦接;
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分别与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池组耦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供电节点耦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栅极均与所述处理器耦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池组耦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耦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供电节点耦接。
11.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池组,降压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耦接,所述降压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供电节点耦接,所述开关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供电节点耦接;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环境温度;
若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串联,并向所述降压电路传输第一使能信号,所述第一使能信号用于指示所述降压电路将所述电池组提供的目标供电电压降压后传输至所述供电节点;
若所述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并向所述开关电路传输第二使能信号,所述第二使能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电路将所述电池组与所述供电节点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
CN202110435644.3A 2021-04-22 2021-04-22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241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5644.3A CN115241938A (zh) 2021-04-22 2021-04-22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5644.3A CN115241938A (zh) 2021-04-22 2021-04-22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1938A true CN115241938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5644.3A Pending CN115241938A (zh) 2021-04-22 2021-04-22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19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52331B2 (ja) 任意的な端末充電方法、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および電子装置
EP3872807A1 (en) Voic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23705B2 (en) Batte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920236B1 (ko) 배터리를 충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0191215B (zh) 终端及处理方法
US20220103395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S20240184749A1 (en) File management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114733A (zh) 一种截屏、录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69210B (zh)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12350406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7087529U (zh) 充放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2543495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与电子设备
KR20110004618A (ko) 다중 배터리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13098109A (zh)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CN115241938A (zh)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3055585B (zh) 拍摄界面的缩略图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123364A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其电子设备和介质
EP4373062A1 (en) Display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56103B (zh)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N112351144A (zh) 移动终端及其状态提示方法
CN113542488A (zh) 采用终端设备控制受控终端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85500A (zh)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N111384754A (zh)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JP2012222936A (ja) 携帯端末
WO2022148201A1 (zh) 无线充电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