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103B -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6103B
CN111756103B CN202010642602.2A CN202010642602A CN111756103B CN 111756103 B CN111756103 B CN 111756103B CN 202010642602 A CN202010642602 A CN 202010642602A CN 111756103 B CN111756103 B CN 111756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emperature
mobile terminal
internal temperature
charg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26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6103A (zh
Inventor
张兰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26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6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6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6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02J7/00716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in response to integrated charge or discharge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主电池和副电池,该主电池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主体内,该副电池与该移动终端的主体可拆卸连接,该副电池也称为背夹电池。当该副电池与该主体连接时,该副电池可以为移动终端的主电池充电。
但是,副电池在为主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会持续放电,因此副电池的温度会升高。若副电池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则会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副电池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则会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和所述第二内部温度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则根据第一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充电电流,并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第一充电电流;
若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则根据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目标放电电流,并将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目标放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后,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恢复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在将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后,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恢复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主电池和所述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和所述第二内部温度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根据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二充电电流,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第二充电电流;
若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大于所述第四内部温度阈值,根据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三充电电流,将所述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第三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后,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则恢复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在将所述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则恢复所述副电池的充电电流。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主电池和所述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该充电方法中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主体上设置有多个触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软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所应用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或可穿戴式设备等。参考图1,该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主体101,设置在该主体101内部的处理器(图1未示出),主电池(图1未示出),以及与该主体101连接的副电池102,该副电池102也可以称为背夹电池。其中,该主电池固定在移动终端10的主体101内,该副电池102与该主体101可拆卸连接,该处理器位于主体101内。该主体101与副电池102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触片。该副电池102上设置有与该多个触片一一对应的多个PIN(顶针)。该主体101上的每个触片与副电池102上对应的一个PIN接触,以实现移动终端10的主体101与副电池102的连接。
示例的,该主体101可以为移动终端10的壳体。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主体上设置有多个触片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主体101与副电池102连接的一侧可以设置有10个触片。分别为触片101a、触片101b、触片101c、触片101d、触片101e、触片101f、触片101g、触片101h、触片101m和触片101n。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该充电方法应用于图1或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10中。例如,可以应用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可以实时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或者也可以周期性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步骤302、检测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是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
其中,该表面温度阈值为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数值。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后,可以检测该表面温度是否大于该表面温度阈值,若该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则可以执行步骤303。若该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正常,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302。
步骤303、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后,可以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该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可以为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此时副电池处于放电的状态,或者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此时外接电源同时为主电池和副电池充电。
步骤304,若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则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后,则可以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或者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或者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由于移动终端可以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该充电方法应用于图1或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10中。该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分别获取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以及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在确定其主体与副电池连接后,可以分别获取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以及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参考图5,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101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图5未示出)以及设置在副电池102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处理器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10的主体101内的第一内部温度,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03获取副电池102内的第二温内部温度。可选的,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101内的主板,该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该主板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温度传感器在获取到第一内部温度后,可以直接将该第一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可选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将获取到的第一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也可以周期性将获取到的第一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
或者,处理器可以向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第一温度获取指令,该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接收到该第一温度获取指令后,可以将获取到的第一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可选的,处理器可以实时向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第一温度获取指令,也可以周期性向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第一温度获取指令。
参考图5,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在获取到第二内部温度后,可以直接将该第二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可选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可以实时将获取到的第二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也可以周期性将获取到的第二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
或者,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可以向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发送第二温度获取指令,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在接收到该第二温度获取指令后,可以将该第二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可选的,处理器可以实时向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发送第二温度获取指令,也可以周期性向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发送第二温度获取指令。
参考图5,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副电池102内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104。该MCU 104可以分别与副电池102上的接口10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3连接,该副电池102上的多个PIN可以设置在该接口105上。该处理器可以通过集成电路总线(inter integrated circuit,I2C)与主体101上的触片101c和触片101f连接。
在移动终端的主体与副电池连接后,即该主体上的每个触片与副电池上对应的一个PIN连接后,处理器可以基于I2C协议与副电池102中的MCU 104进行信息的交互和控制。例如,处理器可以基于I2C协议向副电池102中的MCU 104发送第二温度获取指令,该MCU104在接收到该第二温度获取指令后,可以将该第二温度获取指令发送至第二温度传感器103。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03在接收到该第二温度获取指令后,可以响应于该第二温度获取指令,将获取到的第二内部温度发送给MCU 104。该MCU 104进而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内部温度发送至处理器。
其中,该I2C总线可以包括同步数据衔接器(synchronousdata adapter,SDA)数据线和串行通信环路(serial communication loop,SCL)时钟线。表1示出了主体101上的10触片中每个触片的名称以及该触片的触片功能,参考表1,该触片101c的名称可以为I2C_SDA,该触片101c用于与I2C数据信号线连接。该触片101f的名称可以为I2C_SCL,触片101f用于与I2C数据时钟信号线连接
表1
Figure BDA000257177119000008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表1,处理器可以基于触片101g的电信号来检测该移动终端10的主体101是否与副电池102连接。若该触片101g的电信号为第一电平,则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10的主体101与副电池102连接。若该触片101g的电信号为第二电平,则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10的主体101与副电池102未连接。其中,该第一电平可以为低电平,该第二电平可以为高电平。示例的,该触片101g的名称为DET1。
步骤402、将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平均值确定为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处理器在获取到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后,可以将该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的平均值确定为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其中,该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的平均值可以为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的几何平均值,算出平均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该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的平均值可以为加权平均值。处理器可以存储有第一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内部温度的第二温度系数。处理器在确定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时,可以分别确定第一温度系数r1和第一内部温度t1的第一乘积,以及第二温度系数r2和第二内部温度t2的第二乘积,并将该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之和确定为副电池的表面温度t。即该表面温度t满足:t=r1×t1+r2×t2。其中,该第一温度系数r1和第二温度系数r2可以为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系数值。该第一温度系数r1和第二温度系数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的,该第一温度系数r1可以为0.3,该第二温度系数可以为0.7。
示例的,若处理器确定的第一内部温度t1为37摄氏度(℃),第二内部温度t2为39℃,则处理器可以确定该表面温度t=0.3×37+0.7×39=38.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一温度系数r1和第二温度系数r2可以是开发人员预先根据多个第一内部温度,多个第二内部温度以及多个表面温度确定的。可选的,该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主体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多个第一内部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多个第二内部温度,并通过温度探测仪获取多个副电池的表面温度。之后对该多个第一内部温度,多个第二内部温度和多个表面温度进行曲线拟合,从确定出该第一温度系数r1和第二温度系数r2。
步骤403、检测表面温度是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
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后,可以检测该表面温度是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若该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则可以执行步骤404。若该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正常,则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未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也未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403。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降低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则执行步骤408。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降低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则执行步骤411。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降低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并降低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则同时执行步骤408和步骤411。
其中,该表面温度阈值可以为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值。示例的,该表面温度阈值可以为38℃。示例的,若处理器确定的表面温度为38.4℃,则由于该38.4℃>38℃,则处理器可以确定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
步骤404、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后,可以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该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可以包括: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以及充电的状态。其中,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即为放电的状态,外接电源同时为副电池和主电池充电时,该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可选的,该外接电源可以为与电源连接的充电器或者充电宝。
参考图5,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副电池102内部的放电电路106和充电电路107。其中,该放电电路106分别与MCU 104和PIN 105连接。
处理器可以基于I2C协议向副电池102中的MCU 104发送充放电状态获取指令,该MCU 104在接收到该充放电状态获取指令,可以分别检测该放电电路106和充电电路107的电源开关是否开启。若检测到该放电电路106的电源开关处于开启状态,MCU 104可以确定副电池102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即副电池处于放电的状态,则向移动终端10发送放电指示信息,该放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副电池102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处理器在接收到MCU 104发送的放电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副电池102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
步骤405、若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分别检测第一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以及第二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
副电池在为主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会持续放电,其内部温度会升高,而副电池内部的热量会传导至副电池的表面,使得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升高。且移动终端中的主电池需持续接收副电池输出的电流,因此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也会升高,由于副电池与移动终端的主体连接,因此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热量也会通过移动终端的主体的表面传导至副电池的表面,由此使得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升高。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处理器确定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则处理器可以分别检测主体内的第一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以及副电池内的第二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若该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主要是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的,则可以执行步骤406和步骤407。若该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一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主要是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的,则可以执行步骤409和步骤410。
若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是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和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共同所导致的,则可以执行步骤406和步骤407,以及步骤409和步骤410。若第一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执行步骤403。
其中,该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和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可以为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值。该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的,该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可以为36℃,该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可以为37℃。
示例的,若第一内部温度t1为37℃,第二内部温度t2为39℃,第一内部温度阈值为36℃,第二内部温度阈值为37℃,由于37℃>36℃,39℃>37℃,则处理器可以执行步骤406和步骤407,以及步骤409和步骤410。
步骤406、根据第一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充电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第一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处理器在确定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或者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后,可以检测该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并根据第一温度范围和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充电电流。其中,在该第一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中,充电电流的大小与第一温度范围中的上限值的大小负相关,即该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越大,该充电电流越小。该对应关系中的充电电流均小于第一额定充电电流,该第一额定充电电流可以为主体的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时能够接收的充电电流。
示例的,假设第一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若第一内部温度t1为37℃,从表2中确定该第一内部温度t1所处的温度范围(36℃,38℃]对应的第一充电电流为1.5安(A)。
表2
第一温度范围 充电电流
(36℃,38℃] 1.5A
(38℃,40℃] 1A
步骤407、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
处理器在确定第一充电电流之后,可以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并按照第一充电电流为主电池充电,由此降低主电池可吸收的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是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或者是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和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共同所导致的之后,可以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由此降低主体的内部温度,降低主体传导至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进而降低副电池的表面温度。由此避免出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该主电池当前的充电电流为1.8A,则处理器在确定第一充电电流之后,可以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由1.8A降低至1.5A。
步骤408、恢复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处理器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后,可以再次执行步骤403,若在步骤403中处理器检测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可以执行步骤408,处理器恢复主电池的充电电流,即按照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之前的充电电流为主电池充电。
示例的,若处理器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为第一充电电流之前,按照1.8A的电流为主电池充电,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1.5A后,若处理器检测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可以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恢复为1.8A。
步骤409、根据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目标放电电流。
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移动终端在确定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一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或者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之后,可以根据该确定该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并根据该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目标放电电流。
其中,在该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中,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温度范围中的上限值的大小负相关,即该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越大,该放电电流越小。该对应关系中放电电流均小于额定放电电流,该额定电流可以为副电池的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时能够提供的放电电流。
示例的,假设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若第二内部温度t2为39℃,从表3中确定该第二内部温度t2所处的温度范围(38℃,40℃]对应的目标放电电流为1.5A。
表3
第二温度范围 放电电流
(37℃,38℃] 1.8A
(38℃,40℃] 1.5A
步骤410、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
处理器在确定目标放电电流之后,可以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即降低副电池为主电池提供的电流,由此降低副电池的输出功率。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是由于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的,或者是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和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共同所导致的之后,可以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由此降低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进而降低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可选的,参考图5,处理器在确定目标放电电流之后,可以向MCU 104发送携带有目标放电电流的电流降低指令,该MCU 104在接收到电流降低指令后,可以将该电流降低指令发送至放电电路106。该放电电路106可以响应于该电流降低指令,将其放电电流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副电池当前的放电电流为1.9A,目标放电电流为1.5A,则MCU 104在将接收到的携带有目标放电电流的电流调节指令发送至放电电路106之后,该放电电路106可以将其放电电流由1.9A降低至1.5A,由此实现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由1.9A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1.5A。
步骤411、恢复副电池的放电电流。
处理器在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后,可以继续执行步骤403。若在步骤403中处理器检测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可以执行步骤411,处理器可以恢复副电池的放电电流,以使得副电池按照其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之前的放电电流进行放电。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后,恢复副电池的放电电流,从而确保副电池对主电池的充电效率。
可选的,参考图5,处理器在确定检测到副电池102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后,可以向MCU 104发送电流恢复指令,MCU 104在接收到该电流恢复指令后,可以将该电流恢复指令发送至放电电路106。该放电电路106可以响应于该电流恢复指令,将输出至主电池的放电电流由1.5A恢复为1.9A。
参考图5,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位于副电池101内的电芯108,电芯保护电路109,电量计芯片110和MCU电源供给电路111。该电芯保护电路109分别与电芯108,电量计芯片110和MCU电源供给电路111连接,该电量计芯片110分别与MCU 104和放电电路106连接。
表4示出了处理器能够向副电池发送的控制指令的名称,每个控制指令的地址以及每个控制指令的作用。示例的,参考图5以及表4,处理器可以基于I2C协议向MCU 104发送放电控制指令,该放电控制指令可以为放电开启指令,该MCU 104在接收到该放电开启指令后,可以基于I2C协议控制该电芯108为主电池充电。该电芯108提供的放电电流经过电芯保护电路109,电量计芯片110和放电电路106进入移动终端10的主电池,以实现对移动终端10的主电池充电。其中,该充电控制指令的地址可以为0x11,该地址用于唯一标识该放电控制指令。
可选的,移动终端的设置界面可以显示有充电控制按钮,该充电开启指令还可以是处理器在检测到用户对该充电控制按钮的开启操作后生成的。
表4
Figure BDA000257177119000015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电芯108提供的放电电流还能够经过电芯保护电路109,MCU电源供给电路111和MCU电源供给电路111为MCU 104供电。
参考图5,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指示灯112。参考表4,移动终端可向MCU 104发送指示灯控制指令,该指示灯控制指令可以为指示灯开启指令。MCU 104在接收到该指示灯开启指令后,可以开启副电池上的LED指示灯112。并可以根据副电池的电量,控制LED指示灯112的闪烁数量,从而提示副电池的电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删除。例如,步骤406和步骤407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409和步骤410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408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411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404可以在步骤403之前执行,则在步骤403之后可以执行步骤405,或者执行步骤408,或者执行步骤411,或者同时执行步骤408和步骤411。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该充电方法中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该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或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601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1,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检测表面温度是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602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2,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3、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603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3,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4、若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则降低主电池和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
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时,则可以通过降低主电池和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降低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该充电方法中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主电池和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该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或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分别获取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以及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701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1,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2、将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平均值确定为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702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2,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3、检测表面温度是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703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3,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器在确定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后,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未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也未降低副电池的充电电流,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703。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降低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则执行步骤708。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降低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则执行步骤711。若处理器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之前降低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并降低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则同时执行步骤708和步骤711。
步骤704、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后,可以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该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可以为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即副电池处于放电的状态,或者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此时外接电源同时为副电池和主电池充电。
参考图5,在上述步骤404中,若处理器检测到该充电电路107的电源处于开启状态,MCU 104可以确定该副电池102处于充电的状态,则可以向移动终端10发送充电指示信息,该充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副电池102处于充电的状态。移动终端10在接收到该充电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副电池102处于充电的状态。
参考图5和表1,该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USB接口113,该USB接口113的A0端与充电电路107的A1端连接。副电池102的USB接口118可以通过充电线与外接电源连接,以使得外接电源同时为主电池和副电池充电。
步骤705、若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分别检测第一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以及第二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
在外接电源为主电池和副电池同时充电的过程中,由于主电池和副电池同时接收外接电源提供的充电电流,因此副电池和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均会升高,副电池内部的热量会传导至副电池的表面,使得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升高。移动终端的主体内部热量也会通过移动终端的表面传导至副电池的表面,由此使得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升高。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处理器确定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则处理器可以分别检测第一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以及第二内部温度是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若该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主要是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的,则可以执行步骤706和步骤707。若该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一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主要是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的,则可以执行步骤709和步骤710。
若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确定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是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和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共同所导致的,则可以执行步骤706和步骤707,以及步骤709和步骤710。若第一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处理器可以执行步骤703。
其中,该第三内部温度阈值和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可以为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值。可选的,该第三内部温度阈值和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第三内部温度阈值和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和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的,该第三内部温度阈值可以为36.5℃,该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可以为37.6℃。
示例的,若第一内部温度t1为37℃,第二内部温度t2为39℃,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为36.5℃,第四内部温度阈值为37.6℃,由于37℃>36.5℃,39℃>37.6℃,则处理器可以执行步骤706和步骤707,以及步骤709和步骤710。
步骤706、根据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二充电电流。
处理器中预先存储有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处理器在确定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或者,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后,可以确定第三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并根据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三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二充电电流。其中,在该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中,充电电流的大小与第三温度范围中的上限值的大小负相关,即该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越大,该充电电流越小。该对应关系中充电电流均小于第一额定充电电流,该第一额定充电电流为主体的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时,主电池能够接收的充电电流。
示例的,假设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若第一内部温度t1为37℃,从表5中确定该第一内部温度t1所处的温度范围(36.5℃,38.5℃]对应的第二充电电流为0.7A。
表5
第三温度范围 充电电流
(36.5℃,38.5℃] 0.7A
(38.5℃,40.5℃] 0.5A
步骤707、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
处理器在确定第二充电电流之后,可以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并按照第二充电电流为主电池充电,由此降低主电池可吸收的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是由于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或者是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和副电池的额内部温度较共同所导致之后,可以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由此降低主体的内部温度,进而降低主体传导至副电池的表面温度,降低副电池的表面温度。由此避免出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主电池当前的充电电流可以为外接电源为主电池提供的额定电流,例如,该主电池当前的充电电流为0.9A,则处理器在确定第二充电电流之后,可以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由0.9A降低至0.7A。
步骤708、恢复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处理器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后,可以再次执行步骤703,若在步骤703中处理器检测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可以执行步骤708,处理器恢复主电池的充电电流,即按照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之前的充电电流为主电池充电。
示例的,若处理器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为第二充电电流之前,按照0.9A的电流为主电池充电,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0.7A后,若处理器检测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可以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恢复为0.9A。
步骤709、根据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三充电电流。
处理器中预先存储有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处理器在确定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一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或者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后,可以确定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并根据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三充电电流。其中,在该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中,充电电流的大小与第四温度范围中的上限值的大小负相关,即该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越大,该充电电流越小。该对应关系中充电电流均小于第二额定充电电流,该第二额定充电电流为副电池的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时,副电池能够接收的充电电流。
示例的,假设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若第二内部温度t2为39℃,从表6中确定该第二内部温度t2所处的温度范围(38℃,40.5℃]对应的第三充电电流为0.6A。
表6
第三温度范围 充电电流
(37.6℃,38.5℃] 0.9A
(38℃,40.5℃] 0.6A
步骤710、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
处理器在确定第三充电电流之后,可以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并按照第三充电电流为副电池充电,由此降低副电池可吸收的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较高是由于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较高所导致,或者是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内部温度较高和副电池的额内部温度较共同所导致之后,可以降低副电池的充电电流,由此降低副电池的内部温度,进而降低副电池的表面温度。由此避免出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该副电池当前的充电电流可以为外接电源为副电池提供的额定电流,例如,该副电池当前的充电电流可以为1.1A,则处理器在确定第三充电电流之后,可以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由1.1A降低至0.6A。
步骤711、恢复副电池的充电电流。
处理器在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后,可以再次执行步骤703,若在步骤703中处理器检测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可以执行步骤711,处理器恢复副电池的充电电流,即按照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之前的充电电流为副电池充电。
示例的,若处理器在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为第三充电电流之前,按照1.1A的电流为副电池充电,在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0.6A后,若处理器检测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可以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恢复为1.1A。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删除。例如,步骤706和步骤707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709和步骤710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708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711可以根据情况删除。或者步骤704可以在步骤701之前执行,则在步骤703之后可以执行步骤705,或者执行步骤708,或者执行步骤711,或者同时执行步骤708和步骤711。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该充电方法中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主电池和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14、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主电池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主体内,副电池与主体可拆卸连接,该处理器114,用于:
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若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则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5以及设置在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3。
第一温度传感器115,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103,用于获取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处理器114,用于将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平均值确定为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可选的,处理器114,用于:
若确定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则根据第一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充电电流,并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
若确定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则根据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目标放电电流,并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
可选的,处理器114,还用于:
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后,若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恢复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在将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目标放电电流后,若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恢复副电池的放电电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主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8所示,处理器114,用于:
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确定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若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则降低主电池和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主电池和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考图8,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5以及设置在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3。
第一温度传感器115,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内部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103,用于获取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处理器114,用于将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二内部温度平均值确定为副电池的表面温度。
可选的,处理器114,用于:
若确定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根据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二充电电流,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
若确定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根据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第四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三充电电流,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
可选的,处理器114,还用于:
在将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后,若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恢复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在将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若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表面温度阈值,则恢复副电池的充电电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在确定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副电池处于为主电池充电的状态时,可以通过降低主电池和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该副电池的表面温度。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副电池表面温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副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确保了副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现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副电池持续升温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30、存储器140、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蓝牙模块180、电源190、摄像头121和处理器114等部件。
其中,摄像头121可用于捕获静态图片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片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14转换成数字图片信号。
处理器114是移动终端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1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14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4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14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另外,处理器114与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130耦接。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移动终端1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可选的,显示单元130还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1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正面的显示屏131。其中,显示屏13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单元130包括:显示屏131和设置在移动终端10正面的触摸屏132。该显示屏131可以用于显示预览图片。触摸屏132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其中,触摸屏132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1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2与显示屏13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1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
存储器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1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移动终端1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40存储有使得移动终端1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4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的代码。
RF电路15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14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1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5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4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1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10可以通过Wi-Fi模块1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蓝牙模块180,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移动终端1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0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移动终端1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4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110,比如运动传感器11101、距离传感器11102、指纹传感器11103、第一温度传感器11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3。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10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10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片,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移动终端1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通信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片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片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和所述第二内部温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t满足:t=r1×t1+r2×t2,所述t1为第一内部温度,所述t2为第二内部温度,所述r1为第一温度系数,所述r2为第二温度系数,所述第一温度系数和所述第二温度系数为所述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系数值;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包括: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以及充电的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一内部温度阈值,则根据第一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充电电流,并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第一充电电流;
若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阈值,则根据第二温度范围与放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目标放电电流,并将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目标放电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一充电电流后,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恢复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在将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后,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恢复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和所述第二内部温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t满足:t=r1×t1+r2×t2,所述t1为第一内部温度,所述t2为第二内部温度,所述r1为第一温度系数,所述r2为第二温度系数,所述第一温度系数和所述第二温度系数为所述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系数值;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包括: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以及充电的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主电池和所述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大于第三内部温度阈值,根据第三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二充电电流,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第二充电电流;
若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大于第四内部温度阈值,根据第四温度范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内部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三充电电流,将所述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所述第三充电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将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二充电电流后,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则恢复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在将所述副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至第三充电电流,若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温度阈值,则恢复所述副电池的充电电流。
7.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
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将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和所述第二内部温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t满足:t=r1×t1+r2×t2,所述t1为第一内部温度,所述t2为第二内部温度,所述r1为第一温度系数,所述r2为第二温度系数,所述第一温度系数和所述第二温度系数为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系数值;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包括: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以及充电的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副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降低所述主电池的充电电流。
8.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电池和副电池,其中,所述主电池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内,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副电池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第一内部温度;
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副电池的第二内部温度;
将所述第一内部温度和所述第二内部温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所述副电池的表面温度t满足:t=r1×t1+r2×t2,所述t1为第一内部温度,所述t2为第二内部温度,所述r1为第一温度系数,所述r2为第二温度系数,所述第一温度系数和所述第二温度系数为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固定温度系数值;
确定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所述副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包括:为所述主电池充电的状态,以及充电的状态;
若所述表面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且所述副电池处于充电的状态,则降低所述主电池和所述副电池中至少一个电池的充电电流。
CN202010642602.2A 2020-07-06 2020-07-06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Active CN111756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602.2A CN111756103B (zh) 2020-07-06 2020-07-06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602.2A CN111756103B (zh) 2020-07-06 2020-07-06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103A CN111756103A (zh) 2020-10-09
CN111756103B true CN111756103B (zh) 2022-03-04

Family

ID=7267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2602.2A Active CN111756103B (zh) 2020-07-06 2020-07-06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610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6928A (zh) * 2016-09-20 2017-01-25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池移动终端及其无线充电系统
CN106557136A (zh) * 2016-11-29 2017-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时温度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33016A (zh) * 2017-10-20 2018-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191215A (zh) * 2019-01-18 2019-08-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6928A (zh) * 2016-09-20 2017-01-25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池移动终端及其无线充电系统
CN106557136A (zh) * 2016-11-29 2017-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时温度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33016A (zh) * 2017-10-20 2018-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191215A (zh) * 2019-01-18 2019-08-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103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1502B (zh)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CN108897659B (zh) 修改日志级别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14733B (zh) 一种截屏、录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134420B1 (ko) 저전력으로 위치 변화를 측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0865837A (zh) 一种进行系统升级的方法和终端
CN109755997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510482A (zh) 失败网络请求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10419B (zh) 添加widget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69210B (zh)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12350406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55585B (zh) 拍摄界面的缩略图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756103B (zh)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N113285500B (zh)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N112764812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96633A (zh) 坐姿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2992082A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子墨水屏的刷新方法
CN112954622A (zh) 移动终端及其短信发送方法
CN112114883A (zh) 一种终端唤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85416B (zh) 电子设备和闹钟处理方法
CN117093278B (zh) 内核关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264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13253905B (zh) 基于多指操作的触控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12925545A (zh) 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更新方法
CN115065116A (zh) 一种电池保护方法、装置、芯片系统、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2312509A (zh) 移动终端及其网络接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