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4999B -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4999B
CN115234999B CN202110442628.7A CN202110442628A CN115234999B CN 115234999 B CN115234999 B CN 115234999B CN 202110442628 A CN202110442628 A CN 202110442628A CN 115234999 B CN115234999 B CN 115234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oncentration
humidity
relative humidity
ster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26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34999A (zh
Inventor
陈大鹏
杨翠霞
陈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26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34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34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4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34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4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公开一种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周期性获取待杀菌空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信息和杀菌物质的浓度值;判断所述相对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的湿度范围内,以及,所述浓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浓度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的杀菌操作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杀菌设备可以通过电解水产生次氯酸实现对杀菌设备所在空间的杀菌功能。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启动设备上的杀菌模式启动杀菌操作,实现对特定空间的杀菌,在启动杀菌模式后,杀菌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应于不同环境,因此,杀菌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杀菌操作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杀菌控制方法,包括:
在启动杀菌操作后,周期性获取待杀菌空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和杀菌物质的浓度值;
判断所述相对湿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湿度范围内,以及,所述浓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浓度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启动杀菌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杀菌操作的启动命令后,获取待杀菌空间内空气的初始相对湿度值;
判断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值是否在所述湿度范围内;
如果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值大于所述湿度范围的上限值,则对所述待杀菌空间执行除湿操作,在除湿操作后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后,启动杀菌操作。
优选的,所述杀菌操作是在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在湿度范围内启动的;
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小于所述浓度范围的下限值,则继续执行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范围的上限值,则暂停杀菌操作,并启动除湿操作,并在除湿操作后的相对湿度值达到预设的第一除湿阈值后,继续启动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优选的,所述杀菌操作是在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小于所述湿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启动的;
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湿度范围的上限值且所述浓度值小于所述浓度范围的下限值,则继续执行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所述湿度范围的下限值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则停止杀菌操作,并启动加湿操作至预设的加湿阈值为止;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范围的上限值且所述浓度值小于所述浓度范围的下限值,则暂停杀菌操作,并启动除湿操作直到相对湿度达到预设的第二除湿阈值,再启动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暂停杀菌操作后,在再启动杀菌操作之前,调整杀菌物质和水溶液之间的喷射比例;
当再启动杀菌操作时,再按照调整后的喷射比例进行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优选的,所述调整杀菌物质和水溶液之间的喷射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值和所述浓度值,对杀菌物质和水溶液之间的当前喷射比例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调整所述杀菌物质与水溶液的喷射比例,包括:
如果杀菌物质为通过电解液体得到的次氯酸,则调整电解液体所使用的电流的大小。
优选的,在所述相对湿度值为X%,所述浓度值为yppm时,所述电解液体所使用的电流的大小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包括:
I+ax/100y,
其中,ppm为百万分比浓度,I表示电流的初始值,系数a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1,其中X和Y的取值均大于0。
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文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文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一种杀菌模块,用于实现上文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所述杀菌模块。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启动杀菌操作后,周期性分别获取空间中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杀菌物质的浓度,得到相对湿度的大小和浓度的大小,判断相对湿度是否符合预设的湿度范围,以及,浓度是否符合预设的浓度范围,得到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实现对杀菌的动态调整,使得相对湿度与杀菌物质的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杀菌操作满足安全、杀菌和舒适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次氯酸浓度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对湿度与空间中次氯酸浓度的关系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由于湿度受地域、季节和时段等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湿度下,杀菌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对相同体积的水进行电解可以产生不同浓度的次氯酸。由于次氯酸在空间内的浓度过高,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反之,如果次氯酸在空间内的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杀菌目的,因此,目前的杀菌操作存在杀菌效果不佳、存在安全性风险等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启动杀菌模式后,周期性分别获取待杀菌空间中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杀菌物质的浓度,得到相对湿度的大小和浓度的大小;
杀菌模式为设备的一个工作模式,当启动杀菌模式后,可以于启动设备的杀菌操作。
其中,待杀菌空间可以为等待执行杀菌的空间,下文简称为空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的空气湿度传感器确定空间中的相对湿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空间中杀菌物质可以为通过电解含有次氯酸成分的液体得到,或者,利用其他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物质的喷洒来得到,如,过氧化氢消毒液、季铵盐类消毒液、84消毒液、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等。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浓度可以通过用于检测该杀菌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的装置得到。
步骤102、判断相对湿度的大小是否符合预设的湿度范围,以及,浓度的大小是否符合预设的浓度范围,得到判断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取值范围可以湿度最大值(即,湿度范围的上限值)和湿度最小值(即,湿度范围的下限值)来表示。
以湿度最大值和湿度最小值为例进行说明,如果检测到的相对湿度的大小在所述湿度最大值和湿度最小值之间,则表示空间中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适宜,环境舒适;如果检测到的相对湿度的大小大于湿度最大值,则表示当前环境过于潮湿,为高湿度环境;如果测到的相对湿度的大小小于湿度最小值,则表示当前环境过于干燥,为低湿度环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浓度范围可以为取值范围,该取值范围可以浓度最大值(浓度范围的上限值)和湿度最小值(浓度范围的下限值)来表示。
以浓度最大值和浓度最小值为例进行说明,如果检测到的浓度的大小在该浓度最大值和浓度最小值之间,则表示空间中当前环境的杀菌物质浓度合适,具有杀菌效果,且环境舒适;如果检测到的浓度的大小大于浓度最大值,则表示当前环境中杀菌物质的浓度过高,存在安全风险;如果检测到的浓度的大小小于浓度最小值,则表示当前环境中杀菌物质的浓度过低,未达到杀菌目的。
步骤103、根据判断结果管理杀菌模式。
如果判断结果为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浓度在浓度范围内,则停止杀菌模式;反之,如果相对湿度和浓度中的至少一个不在各自的范围内,则对杀菌模式进行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启动杀菌模式后,周期性分别获取空间中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杀菌物质的浓度,得到相对湿度的大小和浓度的大小,判断相对湿度是否符合预设的湿度范围,以及,浓度是否符合预设的浓度范围,得到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管理杀菌模式,实现对杀菌模式的动态调整,使得相对湿度与杀菌物质的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杀菌模式满足安全、杀菌和舒适的要求。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杀菌模式之前,检测空间中空气的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得到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
判断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是否符合湿度范围;
如果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符合湿度范围条件,则直接启动杀菌模式;否则,进一步将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分别与湿度最大值和湿度最小值进行比较,如果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大于湿度最大值,则先对空间进行除湿操作,直到得到的新的相对湿度符合所述湿度范围,再启动杀菌模式;如果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小于湿度最小值,则直接启动杀菌模式。
其中,起始相对湿度也可以称为初始相对湿度。
通过对杀菌模式启动前空间内起始相对湿度的大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杀菌模式的启动进行控制,方便控制启动杀菌模式的结果能够更加快捷地达到相对湿度和浓度均符合各自条件的状态。
对杀菌模式的调整包括两方面,分别为相对湿度的调整和浓度的调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空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小于湿度范围最小值且浓度大小符合浓度范围,则表示需要调整的对象为相对湿度,因此,停止杀菌模式,保持杀菌物质的总量不再发生变化;同时,通过启动加湿模式,以提升空间中的相对湿度的大小。
随着空间中相对湿度的不断变大,由于杀菌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因此,浓度的大小会随之变小,因此,在空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符合湿湿度范围且浓度的大小符合浓度范围时,停止加湿模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杀菌模式是在起始相对湿度在湿度范围内启动的;
如果相对湿度的大小在湿度范围内且浓度的大小小于浓度最小值,则继续执行杀菌模式直到相对湿度的大小在湿度范围内且浓度的大小在浓度范围内为止;
如果判断结果为相对湿度的大小大于湿度最大值,则暂停杀菌模式,并启动除湿操作,并在除湿操作后的相对湿度的大小达到预设的第一除湿阈值的大小后,继续启动杀菌模式,直到相对湿度的大小在湿度范围内且浓度的大小在浓度范围内为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杀菌模式是在起始相对湿度小于湿度范围的下限的大小时启动的;
根据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为相对湿度的大小小于湿度范围的最大值且浓度的大小小于浓度最小值,则继续执行杀菌模式直到相对湿度的大小在湿度范围内且浓度的大小在浓度范围内为止;
如果判断结果为相对湿度的大小小于湿度最小值且浓度的大小在浓度范围内,则停止杀菌模式,并启动加湿操作至预设的加湿阈值为止;
如果判断结果为相对湿度的大小大于湿度最大值且浓度的大小小于浓度最小值,则暂停杀菌模式,并启动除湿操作直到相对湿度达到预设的第二除湿阈值的大小,再启动杀菌模式,直到相对湿度的大小在湿度范围内且浓度的大小在浓度范围内为止。
其中,第一除湿阈值的大小为在相对湿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值;第二除湿阈值的大小可以为等于或小于相对湿度的最小值。
在继续杀菌模式时,空间中相对湿度与杀菌物质浓度会同时提高,但是提高速率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使相对湿度的大小与浓度的大小均符合各自的范围,因此,在相对湿度增长过快时,可以在降低相对湿度的大小的同时,还提升杀菌物质的喷洒含量,即,对杀菌物质与水溶液之间的喷射比例进行调整,使得每次喷射的杀菌物质的含量提高,以便提升杀菌物质的浓度的大小,从而使得空间中浓度的大小更快地符合浓度范围。
其中,可以在暂停杀菌模式后,在继续杀菌模式之前,对喷射比例进行调整,当再启动杀菌模式时,可以利用调整后的喷射比例启动杀菌模式,直到空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符合湿度范围且浓度大小符合在浓度范围为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杀菌物质与水溶液之间的喷射比例进行调整,可以根据相对湿度的大小和浓度大小调整杀菌物质与水溶液之间的当前喷射比例,该调整的目的是保证相对湿度的大小持续保持符合湿度范围,且能提升空间中浓度的总含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电解液体(如,水、食盐水等)操作,可以得到次氯酸,将次氯酸作为杀菌物质,可以通过调整电解操作所使用的电流的大小实现对次氯酸的浓度的提升。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在相对湿度的大小为X%,浓度的大小为yppm时,调整后的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如下计算表达式得到,包括:
I+ax/100y,
在上述计算表达式中,ppm表示百万分比浓度,系数a的取值可以根据机器的风量确定的且大小为0.01至0.1之间,I表示电流的初始值,其中X和Y的大小均大于0。其中,风量越大,系数a的取值越大;反之,风量越小,系数a的取值越小。
可以设置电流初始大小为1A,风机的风量可以通过转速来表示,风速为400r/min。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下文实施例中杀菌物质为次氯酸,是通过电解水方式得到的次氯酸。在下文中将“相对湿度”简称为“湿度”。
其中,次氯酸的浓度范围为0.08~0.12ppm,湿度的范围为45%~6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低湿度环境,即湿度小于湿度最小值。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01、在开启杀菌模式后,湿度传感器首先检测空间的湿度;
步骤A02、判断湿度是否小于45%;
如果湿度小于45%,则执行步骤A03;
步骤A03、开启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
步骤A04、判断次氯酸浓度是否处于0.08~0.12ppm之间以及湿度是否处于45%~60%之间;
如果次氯酸浓度处于0.08~0.12ppm之间以及湿度处于45%~60%之间,则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若次氯酸浓度不处于0.08~0.12ppm之间或者湿度不处于45%~60%之间,则执行步骤A05;
步骤A05、判断次氯酸浓度是否小于0.08ppm以及湿度是否小于60%;
若次氯酸浓度小于0.08ppm且湿度小于60%,则执行步骤A02,控制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持续运行直至次氯酸浓度和湿度分别处于0.08~0.12ppm和45%~60%,然后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若次氯酸浓度不小于0.08ppm或湿度不小于60%,则执行步骤A06;
步骤A06、判断次氯酸浓度是否处于0.08~0.12ppm之间且湿度是否小于45%;
若次氯酸浓度处于0.08~0.12ppm之间且湿度小于45%,则执行步骤A07,关闭电解食盐水装置并开启加湿装置直至湿度处于45%~60%之间后,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其中可以控制湿度的大小大于等于50%再关闭杀菌模式。
若次氯酸浓度不处于0.08~0.12ppm之间或者湿度不小于45%,则执行步骤A08;
步骤A08、关闭电解水装置,并确定湿度和次氯酸浓度的大小,利用湿度和次氯酸浓度的大小调整电解水装置的电流,再执行步骤A09;
其中,电解水装置的初始电流为1A,调整后的电流大小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1+ax/100y;
其中,湿度的大小为x%,次氯酸的浓度的大小为yppm,系数a是与机器的风量相关。
步骤A09、开启除湿装置直至湿度小于等于45%,并继续执行步骤A02,运行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直至次氯酸浓度和湿度分别处于0.08~0.12ppm和45%~60%,然后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最适湿度环境,即湿度的大小在湿度范围内。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B01、在开启杀菌模式后,湿度传感器首先检测空间的湿度;
步骤B02、若湿度在45%~60%之间,则开启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
步骤B03、判断次氯酸浓度是否处于0.08~0.12ppm之间以及湿度是否处于45%~60%之间;
若次氯酸浓度处于0.08~0.12ppm之间以及湿度处于45%~60%之间,则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若次氯酸浓度不处于0.08~0.12ppm之间或者湿度不处于45%~60%之间,则执行步骤B04;
步骤B04、判断次氯酸浓度是否小于0.08ppm以及湿度是否处于45%~60%之间;
若次氯酸浓度小于0.08ppm以及湿度处于45%~60%之间,则执行步骤B02,控制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持续运行直至次氯酸浓度和湿度分别处于0.08~0.12ppm和45%~60%,然后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若次氯酸浓度不小于0.08ppm或者湿度不处于45%~60%之间,则执行步骤B05;
步骤B05、确定湿度和次氯酸浓度的大小,利用湿度和次氯酸浓度的大小调整电解水装置的电流,并关闭电解食盐水装置,再执行步骤B06;
其中,电解水装置的初始电流为1A,调整后的电流大小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1+ax/100y;
其中,湿度的大小为x%,次氯酸的浓度的大小为yppm,系数a是与机器的风量相关;
步骤B06、开启除湿装置直至湿度低于45%,再继续执行步骤B02,运行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直至次氯酸浓度和湿度分别处于0.08~0.12ppm和45%~60%,然后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高湿度环境,即湿度的大小大于湿度最大值。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杀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B01、在开启杀菌模式后,湿度传感器首先检测空间的湿度;
步骤B07、若湿度的大小大于60%,则开启除湿装置直至湿度为45%~60%;
步骤B02、若湿度在45%~60%之间,则开启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
步骤B03、判断次氯酸浓度是否处于0.08~0.12ppm之间以及湿度是否处于45%~60%之间;
若次氯酸浓度处于0.08~0.12ppm之间以及湿度处于45%~60%之间,则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若次氯酸浓度不处于0.08~0.12ppm之间或者湿度不处于45%~60%之间,则执行步骤B04;
步骤B04、判断次氯酸浓度是否小于0.08ppm以及湿度是否处于45%~60%之间;
若次氯酸浓度小于0.08ppm以及湿度处于45%~60%之间,则执行步骤B02,控制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持续运行直至次氯酸浓度和湿度分别处于0.08~0.12ppm和45%~60%,然后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若次氯酸浓度不小于0.08ppm或者湿度不处于45%~60%之间,则执行步骤B05;
步骤B05、确定湿度和次氯酸浓度的大小,利用湿度和次氯酸浓度的大小调整电解水装置的电流,并关闭电解食盐水装置,再执行步骤B06;
其中,电解水装置的初始电流为1A,调整后的电流大小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1+ax/100y;
其中,湿度的大小为x%,次氯酸的浓度的大小为yppm,系数a是与机器的风量相关;
步骤B06、开启除湿装置直至湿度低于45%,再继续执行步骤B02,运行电解食盐水装置和次氯酸检测装置直至次氯酸浓度和湿度分别处于0.08~0.12ppm和45%~60%,然后关闭杀菌模式,流程结束。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次氯酸浓度与电流强度的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根据图5所示关系确定所需调整的电流大小,使得次氯酸浓度的喷射比例提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对湿度与空间中次氯酸浓度的关系图。如图6所示,可以根据图6所示的关系,启动加湿模式或除湿模式以控制相对湿度和次氯酸浓度均在各自的范围内。
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启动杀菌模式时,根据湿度和次氯酸浓度的变化实时调整杀菌模式,使得次氯酸浓度和湿度分别处于0.08~0.12ppm和45%~60%,满足安全、杀菌和舒适三个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调整次氯酸浓度处于0.08~0.12ppm,空间白葡杀菌率可达99.9%,杀菌效率高;参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显示利用浓度低于0.2ppm的空间次氯酸浓度进行消毒时,人畜无需清场的记录,采用该浓度对人体无害;另外,调整湿度处于45%~60%,此湿度下人体感觉最舒适。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文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文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装置,用于实现上文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所述杀菌装置。该空气处理设备可以为空气净化器、具有杀菌功能的空气加湿器、或者为空调。
以应用到空调为例,该杀菌装置可以设置在室内柜机,可以利用空调内的湿度传感器进行相对湿度的获取,并内置有杀菌物质检测单元完成杀菌物质的浓度的检测,将杀菌操作产生的液体通过出风口送至待杀菌空间。
以杀菌物质为次氯酸为例,可以将空调内置的水箱上设置有湿膜,该湿膜一部分浸入水中,当进风口的空气经过水箱时,湿膜被进风口的空气吹起,湿膜上的水被吹起,被电解水装置吸收,通过电解操作产生次氯酸,并通过出风口送至待杀菌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周期性获取待杀菌空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和杀菌物质的浓度值,其中杀菌物质为通过电解含有次氯酸成分的液体得到,或者,利用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物质的喷洒来得到;
判断所述相对湿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湿度范围内,以及,所述浓度值是否在预设的浓度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
所述周期性获取待杀菌空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和杀菌物质的浓度值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杀菌操作的启动命令后,获取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空气的初始相对湿度值;
判断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值是否在所述湿度范围内;
如果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值大于所述湿度范围的上限值,则对所述待杀菌空间执行除湿操作,在除湿操作后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后,执行启动杀菌操作的步骤;
如果所述杀菌操作是在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在所述湿度范围内启动的,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小于所述浓度范围的下限值,则继续执行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范围的上限值,则暂停杀菌操作,并启动除湿操作,并在除湿操作后的相对湿度值达到预设的第一除湿阈值后,继续启动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如果所述杀菌操作是在所述初始相对湿度小于所述湿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启动的,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杀菌进行控制,包括: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湿度范围的上限值且所述浓度值小于所述浓度范围的下限值,则继续执行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所述湿度范围的下限值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则停止杀菌操作,并启动加湿操作至预设的加湿阈值为止;
如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范围的上限值且所述浓度值小于所述浓度范围的下限值,则暂停杀菌操作,并启动除湿操作直到相对湿度达到预设的第二除湿阈值,再启动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暂停杀菌操作后,在再启动杀菌操作之前,调整杀菌物质和水溶液之间的喷射比例;
当再启动杀菌操作时,再按照调整后的喷射比例进行杀菌操作,直到所述待杀菌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值在所述湿度范围内且所述浓度值在所述浓度范围内为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杀菌物质和水溶液之间的喷射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值和所述浓度值,对杀菌物质和水溶液之间的当前喷射比例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杀菌物质与水溶液的喷射比例,包括:
如果杀菌物质为通过电解液体得到的次氯酸,则调整电解液体所使用的电流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对湿度值为X%,所述浓度值为yppm时,所述电解液体所使用的电流的大小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包括:
I+ax/100y,
其中,ppm为百万分比浓度,I表示电流的初始值,系数a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1,其中X和Y的取值均大于0。
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7.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8.一种杀菌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9.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杀菌模块。
CN202110442628.7A 2021-04-23 2021-04-23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115234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2628.7A CN115234999B (zh) 2021-04-23 2021-04-23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2628.7A CN115234999B (zh) 2021-04-23 2021-04-23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4999A CN115234999A (zh) 2022-10-25
CN115234999B true CN115234999B (zh) 2023-06-20

Family

ID=8366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2628.7A Active CN115234999B (zh) 2021-04-23 2021-04-23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3499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7905A (ja) * 2009-09-28 2011-05-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除菌装置
CN102711845A (zh) * 2010-01-22 2012-10-03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空间表面的杀菌方法及杀菌系统
CN104548168A (zh) * 2013-10-22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解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6150A (zh) * 2019-10-30 2020-01-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杀菌消毒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048855A (ja) * 2018-09-27 2020-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水散布装置
CN111544639A (zh) * 2020-04-23 2020-08-18 广东博迪凯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消毒机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7905A (ja) * 2009-09-28 2011-05-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除菌装置
CN102711845A (zh) * 2010-01-22 2012-10-03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空间表面的杀菌方法及杀菌系统
CN104548168A (zh) * 2013-10-22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解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048855A (ja) * 2018-09-27 2020-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水散布装置
CN110736150A (zh) * 2019-10-30 2020-01-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杀菌消毒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44639A (zh) * 2020-04-23 2020-08-18 广东博迪凯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消毒机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4999A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0723B (zh) 空调器的新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WO2015125355A1 (ja) 二酸化炭素濃度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30114311A (ko) 살균 가습기
JP6990825B2 (ja) 空間殺菌装置
CN115234999B (zh) 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模块和空气处理装置
WO2023207095A1 (zh) 空调室内机除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5186514A1 (ja) イオン発生型加湿器
CN112665023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113166B2 (ja) 電解水散布装置
JP2016180531A (ja) 空気浄化装置
JP2006153316A (ja) 気化式加湿器
JP2016174853A (ja) 空気浄化装置
CN115451509A (zh) 消毒控制方法、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气处理系统
CN11164945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2319919U (zh) 净化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CN203785100U (zh) 一种带加湿杀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JPWO2019064893A1 (ja) 水素含有ガス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ハウス
CN212006091U (zh) 一种加湿器和家用电器
CN113465146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JP7209061B1 (ja) オゾン発生器
CN117243411A (zh) 一种养护储存装置的加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34178B (zh)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322109A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35437A (zh) 消毒杀菌方法、消毒杀菌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07489A (zh) 一种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