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8057A - 一种脉动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动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8057A
CN115218057A CN202210901569.XA CN202210901569A CN115218057A CN 115218057 A CN115218057 A CN 115218057A CN 202210901569 A CN202210901569 A CN 202210901569A CN 115218057 A CN115218057 A CN 115218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shell
hole
pulsation damper
damp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15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财华
周良
严红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PAMU (HANGZHOU) PUM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PAMU (HANGZHOU) PU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PAMU (HANGZHOU) PUM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PAMU (HANGZHOU) PU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15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8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8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4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 F16L55/045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event or minimise the effects of water hammer
    • F16L55/05Buffers therefor
    • F16L55/052Pneumatic reservoirs
    • F16L55/053Pneumatic reservoirs the gas in the reservoir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fluid in the pi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动阻尼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下壳体的底端设有进液孔;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所述上壳体连通;隔膜组件,所述隔膜组件的边缘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隔膜组件包括:上隔膜、下隔膜,所述上隔膜与所述上壳体的底端之间形成上腔室,所述上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上壳体连通;所述下隔膜与所述下壳体的顶端之间形成下腔室,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下壳体连通。本发明可以在下隔膜破裂后,使用者可以利用压力检测装置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停机更换,避免对其它部件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脉动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动阻尼器。
背景技术
脉动阻尼器是广泛应用于石化、环保、化工、污水处理等行业管路液力系统的一种附属设备,通常用于减小往复式泵(如往复泵、计量泵)排出流量的不均匀度以及降低管路系统的液力冲击(如水锤效应)。
脉动阻尼装置是一种消除管道内液体压力脉动或者流量脉动的压力容器,可起到稳定流体压力和流量、消除管道振动、保护下游仪表和设备、增加泵容积效率等作用。
在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2210166284.6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耐高压能力的隔膜式脉动阻尼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分别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隔绝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隔膜片,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隔膜片的表面呈弧形且向内凹陷,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第一腔室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第一护膜装置,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护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该现有技术只能在管道振动变大、管道压力表压力不稳定等情况下,才能发现故障情况,而伴随着脉动阻尼装置失去作用,会增加管路的振动,继而影响管道和下游管道仪表的使用寿命,且容易使设备运行噪音变大,故如何快速的发现脉动阻尼装置是否故障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脉动阻尼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脉动阻尼器,包括:
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下壳体的底端设有进液孔;
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所述上壳体连通;
隔膜组件,所述隔膜组件的边缘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隔膜组件包括:上隔膜、下隔膜,所述上隔膜与所述上壳体的底端之间形成上腔室,所述上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上壳体连通;所述下隔膜与所述下壳体的顶端之间形成下腔室,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下壳体连通;
所述下隔膜和/上隔膜的边缘设有导流孔;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导流孔连通的导流通道;
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隔膜组件还包括中间环,所述中间环为环状,所述中间环的边缘布置于所述上隔膜、下隔膜之间;所述中间环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导流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间环靠近所述导流孔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缝隙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中间环的内周壁。
优选地,所述中间环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导流槽。
优选地,所述中间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环状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相交。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上大下小。
优选地,所述上隔膜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一密封塞。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塞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一耐磨层。
优选地,所述下隔膜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二密封塞。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塞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二耐磨层。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下隔膜破裂后,外界的介质会进入上隔膜、下隔膜之间,由于上隔膜的边缘与下隔膜的边缘被压紧,为了让介质顺利进入导流孔的顶端,本实施例还设置的中间环,中间环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比如金属板。
下隔膜破裂后,随着外界介质进、出,上隔膜不断振动。外界介质会进入中间环和上隔膜之间的空间,而后经过缝隙进入导流孔内,再由导流通道进入连接管,随着外界介质不断进入连接管,连接管内压强增大。
压力检测装置对连接管内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当连接管内的压强增大时,外界使用者可以及时发现,进而判断阻尼器出现故障,比如下隔膜破裂等,能够快速发现故障,此时可以及时停机更换,不会造成其它部件损坏。
本发明可以在下隔膜破裂后,使用者可以利用压力检测装置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停机更换,避免对其它部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轴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上隔膜、下隔膜等的部分区域剖视图一;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上隔膜等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中间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公开的上隔膜、下隔膜等的部分区域剖视图二;
图8为本发明公开的中间环、下隔膜的部分区域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公开的中间隔膜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公开的上壳体、下壳体等的部分区域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10,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脉动阻尼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充气组件3,隔膜组件,压力检测装置12。上壳体1、下壳体2可以利用螺栓连接起来。
所述上壳体1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孔101;所述下壳体2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孔201;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设有进液孔203;所述充气组件3与所述上壳体1连通。
所述隔膜组件的边缘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之间;所述隔膜组件包括:上隔膜4、下隔膜5,所述上隔膜4与所述上壳体1的底端之间形成上腔室,所述上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01与所述上壳体1连通;所述下隔膜5与所述下壳体2的顶端之间形成下腔室,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01与所述下壳体2连通。
所述下隔膜5的边缘设有导流孔501;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与所述导流孔501连通的导流通道202;所述压力检测装置12通过连接管G与所述导流通道202连通。
所述隔膜组件还包括中间环6,所述中间环6为环状,所述中间环6的边缘布置于所述上隔膜4、下隔膜5之间;所述中间环6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缝隙601,所述缝隙601与所述导流孔501连通。
在现有技术中,都是设置一层隔膜,单层隔膜由于长期受到高压作业,容易损坏。但是,在隔膜破裂后,外界不会立即发现。只能在外界的管道振动变大、管道压力表压力不稳定等情况下,才能发现故障情况。此时已经对其它部件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上隔膜4、下隔膜5、中间环6的边缘被压紧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
利用充气组件3向上壳体1内冲入气体,气体经过第一连接孔101进入上腔室内,推动上隔膜4、下隔膜5向下凸起。
将下壳体2的进液孔203接入管路中。外界的介质经过进液孔203进入下壳体2,而后经过第二连接孔201进入下腔室,推动上隔膜4、下隔膜5向上凸起。利用气体的压力、上隔膜4、下隔膜5等减少介质输送的脉动。
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设置上隔膜4、下隔膜5。当下隔膜5出现破碎时,还可以利用上隔膜4,不会影响其它部件的使用。
由于上隔膜4、下隔膜5一般都是橡胶制成,上隔膜4、下隔膜5的边缘被上壳体1、下壳体2压紧,导流孔501的底端被下壳体2的端面封闭,外界的介质不会进入导流孔501内。
在下隔膜5破裂后,外界的介质会进入上隔膜4、下隔膜5之间,由于上隔膜4的边缘与下隔膜5的边缘被压紧,为了让介质顺利进入导流孔501的顶端,本实施例还设置的中间环6,中间环6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比如金属板。
下隔膜5破裂后,随着外界介质进、出,上隔膜4不断振动。外界介质会进入中间环6和上隔膜4之间的空间,而后经过缝隙601进入导流孔501内,再由导流通道202进入连接管G,随着外界介质不断进入连接管G,连接管G内压强增大。
压力检测装置12对连接管G内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当连接管G内的压强增大时,外界使用者可以及时发现,进而判断阻尼器出现故障,比如下隔膜5破裂等,能够快速发现故障,此时可以及时停机更换,不会造成其它部件损坏。
本实施例可以在下隔膜5破裂后,使用者可以利用压力检测装置12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停机更换,避免对其它部件造成损坏。
压力检测装置12可以为压力表、报警器,报警器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用于检测连接管G内的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利用报警器报警,提醒使用者。压力表、报警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结合图7、8、9,在下隔膜5破裂后,为了让外界介质顺利进入导流孔501内,必要顺利进入连接管G。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环6靠近所述导流孔501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602,所述第一导流槽602的一端与所述缝隙601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中间环6的内周壁。外界的介质可以经过第一导流槽602进入导流孔501内,利用第一导流槽602引导外界介质流动,方便顺利进入导流孔501内。
所述中间环6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导流槽602。外界的介质也可以从中间环6和下隔膜5之间进入导流孔501的内,而后进入导流通道202内。
第一导流槽602的设置增大中间环6与上隔膜4、下隔膜5之间空间,方便介质流动,也能够引导介质流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外界介质及时、顺利进入导流孔501内,所述中间环6的上表面、下表面设有环状的第二导流槽603,所述第二导流槽603与所述第一导流槽602相交。
下隔膜5可能在任意地方破裂,外界介质进入上隔膜4和中间环6、中间环6和下隔膜5之间,而后进入第二导流槽603内,在进入第一导流槽602内,而后进入缝隙601、导流孔501,在由导流通道202进入连接管G,便于利用压力检测装置12及时发现。利于快速发现故障、
结合图1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01、所述第二连接孔201的内径上大下小。当外界的介质经过第二连接孔201进入下腔室后,会推动上隔膜4、下隔膜5向上凸起。推动上腔室内的气体经过第一连接孔101进入上壳体1。
本实施例通过让第一连接孔101的内径上大下小,减缓上腔室内的空气进入上壳体1内的速度,能够有效消除外界介质的脉动。
外界介质经过进液孔203进入下壳体2内,在经过第二连接孔201进入下腔室的过程中,由于第二连接孔201的内径上大下小,减缓外界介质的流动速度,有利于消除外界介质的脉动。
所述上隔膜4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连接孔101的第一密封塞7。所述下隔膜5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连接孔201的第二密封塞8。
上隔膜4向上凸起至极限位置时,第一密封塞7进入第一连接孔101,阻止上隔膜4进一步形变,避免损坏。
下隔膜5向下凸起至极限位置时,第二密封塞8进入第二连接孔201,阻止下隔膜5进一步形变,避免损坏。
所述第一密封塞7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一耐磨层9。所述第二密封塞8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二耐磨层10。
设置第一耐磨层9、第二耐磨层10,避免上隔膜4与第一连接孔101对应的区域损坏、下隔膜5与第二连接孔201对应的区域损坏。
在上隔膜的上表面设置多个沿径向布置的长条状的隔离件,在上隔膜上图与上壳体的底端贴合时,让上隔膜与上壳体的底端之间具有间隙,方便上壳体内气体再次由第一连接孔进入上腔室。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上隔膜的边缘设有导流孔,上壳体设有与所述导流孔连通的导流通道。原理同本实施例,不在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下壳体的底端设有进液孔;
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所述上壳体连通;
隔膜组件,所述隔膜组件的边缘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隔膜组件包括:上隔膜、下隔膜,所述上隔膜与所述上壳体的底端之间形成上腔室,所述上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上壳体连通;所述下隔膜与所述下壳体的顶端之间形成下腔室,所述下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下壳体连通;
所述下隔膜和/上隔膜的边缘设有导流孔;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导流孔连通的导流通道;
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组件还包括中间环,所述中间环为环状,所述中间环的边缘布置于所述上隔膜、下隔膜之间;所述中间环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导流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环靠近所述导流孔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缝隙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中间环的内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环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导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环状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上大下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膜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一密封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塞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一耐磨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膜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二密封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塞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二耐磨层。
CN202210901569.XA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脉动阻尼器 Pending CN115218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1569.XA CN115218057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脉动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1569.XA CN115218057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脉动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057A true CN115218057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1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1569.XA Pending CN115218057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脉动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805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2994A2 (en) * 2002-09-04 2004-03-18 Automotive Products France S.A. Damper for fluid vibrations comprising two diaphragms
US20080047882A1 (en) * 2006-06-16 2008-02-28 Prominent Dosiertechnik Gmbh Separation element
EP2278150A1 (de) * 2002-10-19 2011-01-26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Dämpfen von Druckpulsationen in einem Fluidsystem, insbesondere in einem Kraftstoffsystem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202419030U (zh) * 2011-12-26 2012-09-05 重庆永泰水处理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隔膜式脉动阻尼器
CN108884937A (zh) * 2016-03-28 2018-11-23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制隔膜阻尼器
CN110748535A (zh) * 2018-07-05 2020-02-04 曼纽尔·卡尔·希梅诺 脉动阻尼器
CN210661887U (zh) * 2019-09-29 2020-06-02 上海龙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式脉冲阻尼器
CN212361234U (zh) * 2020-06-05 2021-01-15 温州市利歌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双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CN114673857A (zh) * 2022-02-23 2022-06-28 德帕姆(杭州)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耐高压能力的隔膜式脉动阻尼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2994A2 (en) * 2002-09-04 2004-03-18 Automotive Products France S.A. Damper for fluid vibrations comprising two diaphragms
EP2278150A1 (de) * 2002-10-19 2011-01-26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Dämpfen von Druckpulsationen in einem Fluidsystem, insbesondere in einem Kraftstoffsystem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S20080047882A1 (en) * 2006-06-16 2008-02-28 Prominent Dosiertechnik Gmbh Separation element
CN202419030U (zh) * 2011-12-26 2012-09-05 重庆永泰水处理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隔膜式脉动阻尼器
CN108884937A (zh) * 2016-03-28 2018-11-23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制隔膜阻尼器
CN110748535A (zh) * 2018-07-05 2020-02-04 曼纽尔·卡尔·希梅诺 脉动阻尼器
CN210661887U (zh) * 2019-09-29 2020-06-02 上海龙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式脉冲阻尼器
CN212361234U (zh) * 2020-06-05 2021-01-15 温州市利歌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双隔膜式脉冲阻尼器
CN114673857A (zh) * 2022-02-23 2022-06-28 德帕姆(杭州)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耐高压能力的隔膜式脉动阻尼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79091B2 (ja) ターボ形流体機械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ドライガスシール
CN115218057A (zh) 一种脉动阻尼器
US20220025878A1 (en) Diaphragm pump leak detection
CN108180297B (zh) 防颤振单向阀
KR100291161B1 (ko) 다이어프램펌프
CN110792782A (zh) 隔膜泵软管故障监测装置
CN112728248A (zh) 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绝缘密封垫片
CN211398593U (zh) 隔膜泵软管故障监测装置
CN114673857B (zh) 一种具有耐高压能力的隔膜式脉动阻尼器
CN214577649U (zh) 一种带有泄漏导流槽的隔膜压缩机膜片
US20090035157A1 (en) Vacuum pump incorporating safet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565737A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的机械故障自检式智能真空泵
JP7065019B2 (ja) ボール型逆止弁、バルブ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往復動ポンプ
KR102045681B1 (ko) 수충격 방지용 체크밸브가 구비된 수중펌프
CN211231952U (zh) 一种采油管道用的防漏装置
CN216618664U (zh) 阀瓣结构和截止止回阀
CN214787945U (zh) 一种活塞设备泄漏工作介质的回流引导机构
CN113252247B (zh) 测试头及用于管道的气密性检测系统
JP3969826B2 (ja) ダイアフラム破損検知装置
CN116412295A (zh) 智能工业阀门内漏监控方法
CN220891220U (zh) 一种能检测泄漏的球阀
KR102176403B1 (ko) 펌프용 캐비테이션 방지장치
CN215487722U (zh) 高压阀门
CN218267829U (zh) 一种管道连接防漏装置
KR102607296B1 (ko) 다이어프램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