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0959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0959A
CN115210959A CN202180018099.6A CN202180018099A CN115210959A CN 115210959 A CN115210959 A CN 115210959A CN 202180018099 A CN202180018099 A CN 202180018099A CN 115210959 A CN115210959 A CN 115210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onductor
pressing portion
conductio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80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内峻哉
西谷章弘
小林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10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35Contact members for non-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ontact member, e.g. socket co-operating with either round or flat pin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连接器具备:可动侧导通构件(30)及固定侧导通构件(35),能与作为连接对象的第1导体(42)和第2导体(57)电接触;和按压构件(25),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对可动侧导通构件(30)及固定侧导通构件(35)和第1导体(42)及第2导体(57)赋予接触方向的按压力,按压构件(25)具有对第1导体(42)赋予按压力的第1按压部(26R)、和对第2导体(57)赋予按压力的第2按压部(26F),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能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的阴端子。阴端子在前部具有被插入阳端子的箱形状的电接触部,在后部具有开放筒状的一对导体压接片。导体压接片压接固定于包覆电线的包覆部被剥离而露出的导体。
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阴连接器,该阴连接器具备阴端子零件、第1及第2倾斜卷绕螺旋弹簧、以及保持两倾斜卷绕螺旋弹簧的阴壳体。两倾斜卷绕螺旋弹簧形成将导电金属制的线材缠绕多次的螺旋形。阴端子零件呈平板状,在一端部连接有芯线。
阴端子零件以被两个倾斜缠绕螺旋弹簧夹着的状态收纳于阴壳体内。当阴连接器与对方侧的阳连接器嵌合时,则第1倾斜缠绕螺旋弹簧被阴壳体内的壁面(抵接壁)和阴端子零件夹着,且第2倾斜缠绕螺旋弹簧被设置于阳连接器的阳端子零件和阴端子零件夹着。此时,通过两倾斜缠绕螺旋弹簧的弹性复原力,第2倾斜缠绕螺旋弹簧与阴端子零件及端子连接部接触,从而阴端子零件和阳端子零件电连接。另外,第1倾斜缠绕螺旋弹簧以将阴端子零件向芯线侧按压的方式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412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467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将导体压接片压接于导体的工序。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因为第2倾斜缠绕螺旋弹簧介于设置于阳连接器的阳端子零件和阴端子零件之间,所以有时连接器容易大型化。
本公开的连接器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以使得不会大型化、能够省略压接工序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
导通构件,能与作为连接对象的两根导体电接触;和
按压构件,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对所述导通构件和所述两根导体赋予接触方向的按压力,
所述按压构件具有对一方所述导体赋予按压力的第1按压部和对另一方所述导体赋予按压力的第2按压部,
所述第1按压部和所述第2按压部能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弹性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不会大型化,能够省略压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阴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阳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阴侧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阴侧连接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阴侧连接器中将前构件卸下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将外径尺寸不同的第1导体和第2导体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外径尺寸相同的第1导体和第2导体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的按压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第1导体和第2导体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导通构件,能与作为连接对象的两根导体电接触;和按压构件,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对所述导通构件和所述两根导体赋予接触方向的按压力,所述按压构件具有对一方所述导体赋予按压力的第1按压部和对另一方所述导体赋予按压力的第2按压部,所述第1按压部和所述第2按压部能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弹性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结构,因为导通构件和导体通过从按压构件赋予的接触方向的弹性的按压力而接触,所以不需要压接导体和导通构件的工序。因为按压构件由绝缘性材料构成,不必与按压构件分开地设置用于绝缘的结构,所以能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因此,本公开的连接器不会大型化,能省略压接工序。因为第1按压部和第2按压部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弹性变形,所以即使受到来自第1按压部的按压力的一方导体的外径尺寸和受到来自第2按压部的按压力的另一方导体的外径尺寸不同,也能使一个导通构件确实接触两根导体。
(2)优选的是,所述按压构件具有连结所述第1按压部和所述第2按压部的连结部。根据该结构,能将第1按压部和第2按压部以一体化的状态处理。
(3)在(2)中,优选的是,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第1按压部及所述第2按压部连成一体,所述连结部为截面积比所述第1按压部及所述第2按压部的截面积小的形态。根据该结构,能用单一部件构成按压构件。
(4)在(3)中,优选的是,所述导通构件由导电性的板材构成,与所述第1按压部、所述第2按压部以及所述连结部重叠,所述连结部和所述导通构件中的与所述连结部的对置部位为宽度比所述第1按压部及所述第2按压部的宽度窄的形态。根据该结构,第1按压部和第2按压部能相互独立地弹性变形,并且导通构件能追随第1按压部和第2按压部的弹性变形而变形。
(5)在(2)中,所述按压构件具备:第1部件,具有所述第1按压部;第2部件,与所述第1部件分体,具有所述第2按压部,所述连结部通过将形成于所述第1部件的第1卡合部和形成于所述第2部件的第2卡合部卡合而构成,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由所述连结部以能相对移位的方式连结。根据该结构,在第1按压部和第2按压部弹性变形时,该弹性变形的影响不会波及到对方侧的按压部。
(6)优选的是,具备:固定侧的所述导通构件,固定于支承部;和可动侧的所述导通构件,伴随所述按压构件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相对移位,所述导体夹在所述固定侧的所述导通构件与所述可动侧的所述导通构件之间。根据该结构,不受按压构件的弹性变形的方式的影响,能使导体和固定侧的导通构件确实接触。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7说明将本公开的连接器具体化的实施例1。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希望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3、4、6、7中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3、5~7所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关于左右方向,将图5所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左方、右方。将左右方向和宽度方向以同义使用。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具有相互嵌合的阴侧连接器F和阳侧连接器M。如图1所示,阴侧连接器F具有一个阴侧壳体10、多个按压构件25、多个可动侧导通构件30、多个固定侧导通构件35以及一个第1电线要素40。阳侧连接器M具有一个阳侧壳体50和一个第2电线模块55。
阴侧壳体10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具有壳体主体11和从前方装配于壳体主体11的前构件20。壳体主体11具有在左右方向并列的多个腔12、和在壳体主体11的后端面开口的一个保持空间18。腔12在整体上构成在前后方向细长的空间。
在腔12的前端部形成有在壳体主体11的前端面开口的连接部13。连接部13具有作为用于将后述的固定侧导通构件35固定的支承部的功能。连接部13的内部作为用于进行后述的第1导体42和第2导体57的连接的连接空间执行功能。如图5所示,在连接部13形成有用于将第1导体42和第2导体57在宽度方向定位的左右一对定位部14。一对定位部14为从连接部13的左右两内壁面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形态。在连接部13的内侧面的上端部、即比定位部14靠上方的区域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槽部15。
如图3所示,腔12中与连接部13的后端相连的区域作为导向部16执行功能,导向部16具有与连接部13相比为小径的导孔。腔12中从导向部16的后端到腔12的后端为止的区域作为与导向部16相比为大径的插通部17执行功能。保持空间18在壳体主体11的后端面中开口成在左右方向长的狭缝状。如图4所示,保持空间18与多个全部的腔12(插通部17)的后端连通。在保持空间18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左右一对防脱突起19。
前构件20呈盖状,如图3所示,具有:前壁部21,将壳体主体11的前面覆盖;周壁部22,将壳体主体11的前端侧区域包围;以及锁臂23,从前壁部21向后方延伸,构成周壁部22的一部分。多个连接部13的前端的开口被前壁部21覆盖。在前壁部21的与各腔12(连接部13)对应的多个位置形成有将前壁部21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插入孔24。各插入孔24的截面形成与连接部13相比为小径的圆形。
多个按压构件25由电绝缘性的橡胶材料构成,能弹性变形。多个按压构件25单独地收纳于多个连接部13内。按压构件25以载置于连接部13的底面的状态配置。如图1、3所示,按压构件25是具有第1按压部26R、第2按压部26F以及连结部27的单一部件,在整体上形成在前后方向长的长方体形状。按压构件25的最大宽度尺寸设定成比一对定位部14的突出端彼此的间隔大的尺寸。
第1按压部26R构成按压构件25的后端侧部分,第2按压部26F构成按压构件25的前端侧部分。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为前后对称的形状。连结部27连结第1按压部26R的前端和第2按压部26F的后端。第1按压部26R的上面、连结部27的上面以及第2按压部26F的上面以相同高度相连。
按压构件25的左右两侧面中的一方侧面在连结部27处凹陷成槽状。也就是说,在与作为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的排列方向的前后方向垂直地截断按压构件25时,连结部27的截面积小于第1按压部26R及第2按压部26F的截面积。因此,连结部27比第1按压部26R及第2按压部26F容易弹性变形。在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弹性变形时,连结部27的后端部追随第1按压部26R,连结部27的前端部追随第2按压部26F,所以第1按压部26R的动作几乎不传递到第2按压部26F,第2按压部26F的动作几乎不传递到第1按压部26R。
可动侧导通构件30例如由铜或者铝等金属制的板材构成。可动侧导通构件30是与按压构件25的上面相同的形状。如图1、3所示,可动侧导通构件30具有固装于第1按压部26R的上面的第1导通部31R、固装于第2按压部26F的上面的第2导通部31F、以及固装于连结部27的上面的连结用导通部32。如图3所示,可动侧导通构件30和按压构件25收纳于连接部13中比定位部14靠下方的区域内。此外,可动侧导通构件30不必在第1按压部26R、第2按压部26F、连结部27的全部部位固装,也可以部分地固装。
可动侧导通构件30在整体上形成在前后方向长的长方形。可动侧导通构件30的最大宽度尺寸设定成比一对定位部14的突出端彼此的间隔大的尺寸。通过将可动侧导通构件30的左右方向上的一方侧缘部切削成槽状,从而形成有连结用导通部32。第1导通部31R与第1按压部26R的上面部一体地向上下方向移位。第2导通部31F与第2按压部26F的上面部一体地向上下方向移位。连结用导通部32与连结部27的上面部一体地变形。
固定侧导通构件35与可动侧导通构件30同样,例如由铜或者铝等金属制的板材构成。如图1、3所示,固定侧导通构件35是具有在前后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三个装配部36、第1触点部37R、以及位于比第1触点部37R靠前方的第2触点部37F的单一部件。第1触点部37R的前端和后端与位于中央的装配部36的后端及位于后侧的装配部36的前端相连。第2触点部37F的前端和后端与位于前侧的装配部36的后端及位于中央的装配部36的前端相连。在从侧方观看固定侧导通构件35的侧视时,第1触点部37R和第2触点部37F形成以向下方鼓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是比装配部36向下方突出的形状。
固定侧导通构件35通过将三个装配部36的左右两端部与连接部13的槽部15嵌合,从而固定装配于连接部13内的上端部。固定侧导通构件35位于比按压构件25及可动侧导通构件30靠上方,与可动侧导通构件30之间隔开预定间隔地在上下方向对置。第1触点部37R及第2触点部37F的下端、与按压构件25没有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的可动侧导通构件30的上面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隔设定成比后述的第1导体42及第2导体57的外径尺寸小的尺寸。第1触点部37R及第2触点部37F的宽度尺寸设定成比一对定位部14的突出端彼此的间隔小的尺寸。在从前方观看阴侧连接器F的主视时,第1触点部37R和第2触点部37F配置于一对定位部14之间。
第1电线要素40是使多根第1包覆电线41和一个第1保持构件45一体化的结构。第1包覆电线41是将第1导体42用第1绝缘包覆部43包围的结构。第1导体42是由铜或者铝等金属材料构成的单芯线,具有维持截面为圆形的形状的刚性。第1导体42的外径尺寸设定成比第1导通部31R及第2导通部31F的宽度尺寸小、且比一对定位部14的突出端彼此的间隔小的尺寸。在第1包覆电线41的端部,第1绝缘包覆部43被除去,露出第1导体42。将第1导体42的露出部分定义为第1连接端部44。
如图1所示,第1保持构件45为在宽度方向扁平的形状,将并排配置的多根第1包覆电线41的中间剥皮部一并保持。第1保持构件45是将多根第1包覆电线41的周围用树脂覆盖的模制成型件。多根第1包覆电线41将第1保持构件45在前后方向贯穿,保持成左右方向上以一定间隔被定位的状态。在第1保持构件45的左右两侧面形成有左右一对卡止突起46。
第1电线要素40从阴侧壳体10的后方组装到壳体主体11内。在将第1电线要素40组装于阴侧壳体10的状态下,通过第1保持构件45的卡止突起46卡止于阴侧壳体10的防脱突起19,从而第1电线要素40相对于阴侧壳体10保持为防脱状态。
在组装的过程中,多根第1导体42的第1连接端部44依次贯穿插通部17和导向部16,进入连接部13内,挤进夹在第1导通部31R与第1触点部37R之间。在按压构件25没有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第1导通部31R和第1触点部37R的间隔小于第1连接端部44的外径尺寸,所以第1导通部31R一边以挤压第1按压部26R的方式弹性变形一边向下方移位。通过第1按压部26R的弹性复原力,第1导体42和第1导通部31R以预定的接触压力能导通地连接,并且第1导体42和第1触点部37R以预定的接触压力能导通地连接。
在将第1导体42夹入在第1导通部31R与第1触点部37R之间的状态下,第1按压部26R以上下被挤压的方式弹性变形,但是因为连结部27介于第1按压部26R与第2按压部26F之间,所以第1按压部26R的弹性变形的影响不会波及到第2按压部26F。另外,第1导通部31R与第1按压部26R成为一体地向下方移位,但是宽度尺寸小且比第1导通部31R及第2导通部31F容易变形的连结用导通部32介于第1导通部31R与第2导通部31F之间。在此基础上,第2按压部26F向上方弹性地按压第2导通部31F。由此,连结用导通部32弯曲变形,第2导通部31F在第1导体42没有夹在第1导通部31R与第1触点部37R之间时,保持成几乎相同的高度。
构成阳侧连接器M的阳侧壳体5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2所示,是具有壳体部51和从壳体部51突出的筒状的罩部52的单一部件。在罩部52的上壁部的内表面具有锁定部53,锁定部53卡止于阴侧连接器F的锁臂23。壳体部51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具有与阴侧连接器F的多个导向部16、多个插通部17以及保持空间18同样的多个导向部16、多个插通部17以及保持空间18。壳体部51不具有相当于阴侧连接器F的连接部13的部位。
第2电线模块55与第1电线要素40同样,是使多根第2包覆电线56和一个第2保持构件一体化的结构。第2包覆电线56的结构与第1包覆电线41同样,是将第2导体57用第2绝缘包覆部58包围的结构。第2导体57由单芯线构成,单芯线由铜或者铝等金属材料构成,第2导体57具有维持截面为圆形的形状的刚性。
第2导体57的外径尺寸设定成比第1导通部31R及第2导通部31F的宽度尺寸小、比一对定位部14的突出端彼此的间隔小、且比第1导体42的外径尺寸小的尺寸。在第2包覆电线56的端部,第1绝缘包覆部43被除去,露出第2导体57。将第2导体57的露出部分定义为第2连接端部59。第2保持构件60是与第1保持构件45相同的形状,并利用与第1保持构件45相同的结构与第2包覆电线56一体化。
第2电线模块55也利用与第1电线要素40同样的结构组装于壳体部51。在将第2电线模块55组装于阳侧壳体50的状态下,第2导体57的第2连接端部59从壳体部51的前面向罩部52内突出。
在将阳侧连接器M和阴侧连接器F连接时,将阴侧连接器F嵌合到罩部52内。在嵌合的过程中,第2导体57的第2连接端部59贯穿插入孔24进入连接部13内,并进入第2导通部31F与第2触点部37F之间。在该在时间点,在第1导通部31R与第1触点部37R之间夹入第1导体42,但是通过从第2按压部26F作用于第2导通部31F的刚性,连结用导通部32弯曲变形,连结部27弹性变形。因此,第2导通部31F和第2触点部37F的间隔保持成小于第2导体57的外径尺寸的状态。由此,第2导通部31F一边以挤压第2按压部26F的方式弹性变形一边向下方移位。
因为第2导体57的外径尺寸小于第1导体42的外径尺寸,所以在第1导通部31R与第2导通部31F之间产生高低差,第2按压部26F的上下方向的弹性变形量比第1按压部26R的上下方向的弹性变形量小。因为连结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的连结部27的刚性比第1按压部26R及第2按压部26F的刚性低,所以第1按压部26R的弹性变形的影响几乎不会波及到第2按压部26F。因此,第2按压部26F能够对第2导体57侧赋予按压力。
在第1导体42的外径尺寸和第2导体57的外径尺寸是相同尺寸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第1按压部26R的弹性变形量和第2按压部26F的弹性变形量相同。因此,连结用导通部32不变形,第1导通部31R、第2导通部31F以及连结用导通部32以相同高度构成一个平面。
构成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阳侧连接器M具有被插入第1导体42和第2导体57的阴侧壳体10。在阴侧壳体10内收纳有与作为连接对象的第1导体42及第2导体57电接触的可动侧导通构件30和固定侧导通构件35。阳侧连接器M具有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构成的按压构件25。按压构件25对可动侧导通构件30、固定侧导通构件35、以及插入到阴侧壳体10的第1导体42及第2导体57赋予接触方向的按压力。按压构件25具有对第1导体42赋予按压力的第1按压部26R和对第2导体57赋予按压力的第2按压部26F。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能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弹性变形。
根据该结构,可动侧导通构件30和固定侧导通构件35通过从按压构件25赋予的接触方向的弹性的按压力而与第1导体42及第2导体57接触。因此,不需要用于将可动侧导通构件30、固定侧导通构件35压接于第1导体42的工序和用于将可动侧导体、固定侧导通构件35压接于第2导体57的工序。因为按压构件25由绝缘性材料构成,不必与按压构件25分开地设置用于绝缘的结构,所以能够避免阴侧连接器F的大型化。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不会大型化,能省略压接工序。因为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弹性变形,所以即使受到来自第1按压部26R的按压力的第1导体42和受到来自第2按压部26F的按压力的第2导体57的外径尺寸不同,也能够使一个导通构件相对于第1导体42及第2导体57确实接触。
因为按压构件25具有连结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的连结部27,所以能将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以一体化的状态处理。因为连结部27与第1按压部26R及第2按压部26F连成一体,连结部27为截面积比第1按压部26R及第2按压部26F的截面积小的形态,所以能实现用单一部件构成按压构件25。
可动侧导通构件30由导电性的板材构成,与第1按压部26R、第2按压部26F以及连结部27重叠。连结部27和可动侧导通构件30中的与连结部27的对置部位(连结用导通部32)为宽度比第1按压部26R及第2按压部26F的宽度的形态。根据该结构,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能相互独立地弹性变形,并且可动侧导通构件30能追随第1按压部26R和第2按压部26F的弹性变形而变形。
连接器具备:固定侧导通构件35,固定于阴侧壳体10的连接部13;和可动侧导通构件30,伴随按压构件25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连接部13相对移位。第1导体42和第2导体57夹在固定侧导通构件35与可动侧导通构件30之间。根据该结构,不受按压构件25的弹性变形的形态的影响,能使第1导体42和固定侧导通构件35确实接触,并且能使第2导体57和固定侧导通构件35确实接触。
[实施例2]
参照图8~图9说明将本公开的连接器具体化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连接器是将按压构件70中连结第1按压部72R和第2按压部72F的连结部74设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结构的连接器。关于其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相同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结构、作用及效果的说明。
本实施例2的按压构件70通过将第1部件71R和与第1部件71R分体的第2部件71F组装而构成。第1部件71R是具有第1按压部72R和第1卡合部73R的单一部件,在整体上呈长方形。第1卡合部73R为使第1部件71R的前端面凹陷的形态,形成在第1部件71R的上面和下面开口的上下方向的槽状。在从上方观看按压构件70的俯视时,第1卡合部73R形成宽度尺寸从前端朝向后端变大的梯形。第1部件71R中比第1卡合部73R靠后方的大部分部位作为第1按压部72R执行功能。
第2部件71F是具有第2按压部72F和第2卡合部73F的单一部件,在整体上呈长方形。第2卡合部73F为从第2部件71F的后端面呈肋状突出的形态,在上下方向延伸。在俯视时,第2卡合部73F与第1卡合部73R同样,形成宽度尺寸从前端朝向后端变大的梯形。第2部件71F中比第2卡合部73F靠前方的大部分部位作为第2按压部72F执行功能。
第1卡合部73R和第2卡合部73F构成用于连结第1按压部72R和第2按压部72F的连结部74。第1部件71R和第2部件71F通过第1卡合部73R和第2卡合部73F的卡合而被限制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相对移位,另一方面,以能向上下方向(第1按压部72R和第2按压部72F弹性变形的方向)相对移位的方式连结。因此,在第1按压部72R弹性变形时,第1按压部72R的弹性变形的影响不会波及到第2按压部72F。在第2按压部72F弹性变形时,第2按压部72F的弹性变形的影响不会波及到第1按压部72R。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希望本发明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请求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也包括如下述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1、2中,用连结部连结第1按压部和第2按压部,但是也可以设为不连结第1按压部和第2按压部的形态。
在上述实施例1、2中,可动侧导通构件是铜、铝等金属制的板状构件,但是可动侧导通构件也可以是金属制的线状构件或者棒状构件,还可以是由铜、铝等的金属箔、碳粉、碳纳米管等构成并涂布于按压构件的导电件。
在上述实施例1、2中,按压构件为橡胶制,但是按压构件不限于橡胶制,也可以为合成树脂制。
在上述实施例1、2中,第1导体和第2导体是电线的单芯线,但是第1导体和第2导体不限于单芯线,也可以是将绞线用超声波熔接、激光熔接等固定而构成的导体,还可以是由金属板材构成的汇流条。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也可以在可动侧第1导通部和可动侧第2导通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突起状的触点部。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也可以使多个可动侧导通构件与一个第1按压部一体化。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也可以借助连结部使多个可动侧导通构件彼此一体化。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也可以借助连结部使多个固定侧导通构件彼此一体化。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使可动侧导通构件及固定侧导通构件与导体接触,但是也可以不设置固定侧导通构件,仅使可动侧导通构件与导体接触,还可以不设置可动侧导通构件,仅使固定侧导通构件与导体接触。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也可以取代固定侧导通构件而设置按压构件和可动侧导通构件,通过一对按压构件的弹力使一对可动侧导通构件与两根导体弹性地接触。
附图标记说明
F:阴侧连接器
M:阳侧连接器
10:阴侧壳体
11:壳体主体
12:腔
13:连接部(支承部)
14:定位部
15:槽部
16:导向部
17:插通部
18:保持空间
19:防脱突起
20:前构件
21:前壁部
22:周壁部
23:锁臂
24:插入孔
25:按压构件
26F:第2按压部
26R:第1按压部
27:连结部
30:可动侧导通构件(导通构件、可动侧的导通构件)
31F:第2导通部
31R:第1导通部
32:连结用导通部
35:固定侧导通构件(导通构件、固定侧的导通构件)
36:装配部
37F:第2触点部
37R:第1触点部
40:第1电线要素
41:第1包覆电线
42:第1导体(一方导体)
43:第1绝缘包覆部
44:第1连接端部
45:第1保持构件
46:卡止突起
50:阳侧壳体
51:壳体部
52:罩部
53:锁定部
55:第2电线模块
56:第2包覆电线
57:第2导体(另一方导体)
58:第2绝缘包覆部
59:第2连接端部
60:第2保持构件
70:按压构件
71F:第2部件
71R:第1部件
72F:第2按压部
72R:第1按压部
73F:第2卡合部
73R:第1卡合部
74:连结部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具备:
导通构件,能与作为连接对象的两根导体电接触;和
按压构件,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对所述导通构件和所述两根导体赋予接触方向的按压力,
所述按压构件具有对一方所述导体赋予按压力的第1按压部和对另一方所述导体赋予按压力的第2按压部,
所述第1按压部和所述第2按压部能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按压构件具有连结所述第1按压部和所述第2按压部的连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第1按压部及所述第2按压部连成一体,所述连结部为截面积比所述第1按压部及所述第2按压部的截面积小的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导通构件由导电性的板材构成,与所述第1按压部、所述第2按压部以及所述连结部重叠,
所述连结部和所述导通构件中的与所述连结部的对置部位为宽度比所述第1按压部及所述第2按压部的宽度窄的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按压构件具备:
第1部件,具有所述第1按压部;
第2部件,与所述第1部件分体,具有所述第2按压部,
所述连结部通过将形成于所述第1部件的第1卡合部和形成于所述第2部件的第2卡合部卡合而构成,
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由所述连结部以能相对移位的方式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具备:
固定侧的所述导通构件,固定于支承部;和
可动侧的所述导通构件,伴随所述按压构件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相对移位,
所述导体夹在所述固定侧的所述导通构件与所述可动侧的所述导通构件之间。
CN202180018099.6A 2020-03-06 2021-02-15 连接器 Pending CN1152109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8711 2020-03-06
JP2020038711A JP7363595B2 (ja) 2020-03-06 2020-03-06 コネクタ
PCT/JP2021/005441 WO2021177008A1 (ja) 2020-03-06 2021-02-1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0959A true CN115210959A (zh) 2022-10-18

Family

ID=7761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8099.6A Pending CN115210959A (zh) 2020-03-06 2021-02-1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3196A1 (zh)
JP (1) JP7363595B2 (zh)
CN (1) CN115210959A (zh)
WO (1) WO20211770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98589S (zh) * 2021-04-19 2021-11-01
JP1703927S (zh) * 2021-06-23 2022-01-04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6383U (zh) * 1980-01-18 1981-08-19
JPH0955257A (ja) * 1995-08-09 1997-02-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充電用コネクタ
JP6393301B2 (ja) 2016-10-11 2018-09-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US10177498B1 (en) 2018-02-19 2019-01-08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Sta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9167599A1 (ja) 2018-03-02 2019-09-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雌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3595B2 (ja) 2023-10-18
WO2021177008A1 (ja) 2021-09-10
US20230113196A1 (en) 2023-04-13
JP2021140978A (ja)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5047B (zh) 连接器结构
CN109804511B (zh) 连接器结构
CN108879146B (zh) 浮动连接器
JP556324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845046B (zh) 连接器结构
JP6708025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KR20120130338A (ko) 전자 부품
US7232341B2 (en) Connector in which a shell can be readily assembled to a connector housing
CN109792124B (zh) 连接器结构
CN115210959A (zh) 连接器
US11575224B2 (en) Terminal module
WO2020230533A1 (ja) 接続装置およびコネクタ
JP4763576B2 (ja) カードエッジ型コネクタ
WO2021177007A1 (ja) コネクタ
JP6486309B2 (ja) コネクタ
CN110870143B (zh) 端子零件
JP6397965B1 (ja) コネクタ
JP6466984B2 (ja) コネクタ
KR20040098568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CN114930652A (zh) 屏蔽连接器
JP5582643B2 (ja) 端子及び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20230119180A1 (en) Connector
JP3728424B2 (ja) 電線接続型コネクタ
CN116057788A (zh) 屏蔽连接器
JP2023077166A (ja) シールド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