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9173B -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9173B
CN115209173B CN202210831249.1A CN202210831249A CN115209173B CN 115209173 B CN115209173 B CN 115209173B CN 202210831249 A CN202210831249 A CN 202210831249A CN 115209173 B CN115209173 B CN 115209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information
question
answer
m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12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9173A (zh
Inventor
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tian Xuen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tian Xuen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tian Xuen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tian Xuen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12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9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9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9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9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9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24Characte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ing or recognition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3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1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video streams,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9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04N21/4394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the audio stream,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in audi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0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video streams,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ideo strea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等步骤。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方法步骤对应的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属于在线教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直播系统的不断广泛应用,目前在线教育过程中的老师也逐渐使用直播系统进行线上授课,但是,现有的在线教育系统存在无法区分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导致问题信息易被遗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在线教育系统无法区分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导致问题信息易被遗漏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方法,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包括:
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
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
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包括:
设置方式一:默认位置设置,进行默认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设置,其中,所述默认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为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教师端界面的左下角,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教师端界面之间平行排列,并且,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教师端界面之间的界面间隔距离为第一标定距离;所述第一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6cm-1.2cm;其中,所述0.6cm-1.2cm为电脑显示屏上的平面尺寸距离;
设置方式二:半自定义位置设置模式,实时监测在老师端界面上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其中之一的界面位置是否发生位置调整,当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其中之一的界面位置发生位置调整之后,监测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当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和上下两个横边位置时,将未被移动的显示界面按照默认位置的平行排列关系和界面间隔距离自动调节至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附近;当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的两侧纵边位置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显示界面依据上下位置设置原则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上下位置,并且,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和所述未移动的显示界面之间的间隔距离依据距离设置原则进行设置;
设置方式三:自定义位置设置模式,在所述老师端界面上,根据用户手动调节的位置确定所述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设置原则和距离设置原则如下:
所述位置设置原则为:
位置设置原则一、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全部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
位置设置原则二、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全部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
位置设置原则三、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覆盖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时,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情况下,确定被移动的界面是否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情况下,确定被移动的界面是否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
所述距离设置原则为:
距离设置原则一;当半自定义位置设置采用的是位置设置原则一和位置设置原则二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二标定距离,所述第二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8cm-1.3cm;其中,所述0.8cm-1.3为电脑显示屏上的平面尺寸距离;
距离设置原则二:当半自定义位置设置采用的是位置设置原则三时,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二标定距离,所述第二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8cm-1.3cm;并根据所述老师端界面的总体显示高度,自动调整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的高度,使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全部包含至所述老师端界面内;当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自动调整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长度,并设置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三标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三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7cm-1.1cm;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长度自动调整后,按照第三标定距离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位置设置原则三中的指定位置,同时,自动调节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的高度尺寸,使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在界面最大化对应尺寸时结合所述第三标定距离全部包含至所述老师端界面内。
其中,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高度调节长度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745636740000031
Figure BDA0003745636740000032
其中,H1表示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情况下,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高度调节长度;H2表示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情况下,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高度调节长度;ΔH表示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H0表示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在默认设置下的界面高度;H表示所述老师终端界面的纵边总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包括:
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
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
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插队规则如下:
获取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的输入时刻,并实时监测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每个问题信息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如果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时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仍未出现下一个问题信息,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的范围为4s-7s;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的范围为1.2s-1.6s;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在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问题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且直至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则在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如果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同时存在新输入的问题信息,则优先显示所述新输入的问题信息。
进一步地,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包括:
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其中,所述语言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
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
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
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其中,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为直播开始之前,老师进行自行设置并录入至系统中的语音口令。
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
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进一步地,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包括:
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
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
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包括:
设置界面模块一,用于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设置界面模块二,用于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
识别模块,用于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
显示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文字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
显示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
插队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插队规则如下:
获取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的输入时刻,并实时监测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每个问题信息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如果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时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仍未出现下一个问题信息,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的范围为4s-7s;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的范围为1.2s-1.6s;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在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问题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且直至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则在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如果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同时存在新输入的问题信息,则优先显示所述新输入的问题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口令设置模块一,用于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其中,所述语言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
标记模块一,用于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
标记模块二,用于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
口令设置模块二,用于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其中,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为直播开始之前,老师进行自行设置并录入至系统中的语音口令。
检测模块一,用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
检测模块二,用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
对比识别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
时间显示模块,用于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分栏显示的方式在老师端的界面上对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进行有效区分显示,通过区分显示能够有效防止因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互相混杂在一起导致问题信息易被老师遗漏的问题发生。同时,通过文字识别能够对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输入位置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对问题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并自动将问题信息归属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能够有效防止问题信息因输入位置错误而导致无法及时进行分类对应显示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插队显示的方式能够在不妨碍后续问题信息显示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在对应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及时性,进而有效防止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出现显示过迟导致无法快速显示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包括:
S1、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S2、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S3、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
S4、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
S5、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然后,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之后,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随后,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最后,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方法能够通过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分栏显示的方式在老师端的界面上对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进行有效区分显示,通过区分显示能够有效防止因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互相混杂在一起导致问题信息易被老师遗漏的问题发生。同时,通过文字识别能够对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输入位置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对问题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并自动将问题信息归属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能够有效防止问题信息因输入位置错误而导致无法及时进行分类对应显示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插队显示的方式能够在不妨碍后续问题信息显示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在对应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及时性,进而有效防止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出现显示过迟导致无法快速显示的问题发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包括:
设置方式一:默认位置设置,进行默认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设置,其中,所述默认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为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教师端界面的左下角,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教师端界面之间平行排列,并且,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教师端界面之间的界面间隔距离为第一标定距离;所述第一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6cm-1.2cm;其中,所述0.6cm-1.2cm为电脑显示屏上的平面尺寸距离;
设置方式二:半自定义位置设置模式,实时监测在老师端界面上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其中之一的界面位置是否发生位置调整,当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其中之一的界面位置发生位置调整之后,监测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当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和上下两个横边位置时,将未被移动的显示界面按照默认位置的平行排列关系和界面间隔距离自动调节至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附近;当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的两侧纵边位置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显示界面依据上下位置设置原则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上下位置,并且,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和所述未移动的显示界面之间的间隔距离依据距离设置原则进行设置;
设置方式三:自定义位置设置模式,在所述老师端界面上,根据用户手动调节的位置确定所述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
所述位置设置原则和距离设置原则如下:
所述位置设置原则为:
位置设置原则一、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全部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
位置设置原则二、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全部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
位置设置原则三、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覆盖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时,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情况下,确定被移动的界面是否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情况下,确定被移动的界面是否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
所述距离设置原则为:
距离设置原则一;当半自定义位置设置采用的是位置设置原则一和位置设置原则二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二标定距离,所述第二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8cm-1.3cm;其中,所述0.8cm-1.3为电脑显示屏上的平面尺寸距离;
距离设置原则二:当半自定义位置设置采用的是位置设置原则三时,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二标定距离,所述第二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8cm-1.3cm;并根据所述老师端界面的总体显示高度,自动调整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的高度,使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全部包含至所述老师端界面内;当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自动调整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长度,并设置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三标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三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7cm-1.1cm;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长度自动调整后,按照第三标定距离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位置设置原则三中的指定位置,同时,自动调节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的高度尺寸,使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在界面最大化对应尺寸时结合所述第三标定距离全部包含至所述老师端界面内。
其中,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高度调节长度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745636740000101
/>
Figure BDA0003745636740000102
其中,H1表示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情况下,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高度调节长度;H2表示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情况下,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高度调节长度;ΔH表示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H0表示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在默认设置下的界面高度;H表示所述老师终端界面的纵边总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通过上述位置设置方式、位置设置原则和距离设置原则的结合能够使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距离,提高间距距离和位置设置的合理性。由于两个界面中的文字信息都是不断进行移动的,存在一定的相互扰乱性,因此,这种间距距离的设置既能够配合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的具体位置保证两个界面中的信息显示不会造成视觉上的相互干扰,使老师能够同时兼顾识别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防止间距距离过近导致文字信息滚动过程中的视觉相互干扰性,同时,又能够保证间距距离不会因为距离过大导致老师在视觉识别文字时,需要大幅度移动视线而造成信息识别较慢的问题发生。
另一方面,上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高度调节长度的调节方式进行界面尺寸的调节,能够在保证两个界面相互间距和位置保证符合对应原则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问题显示界面的尺寸和视觉突出性,进而既能够有效提高界面尺寸与界面显示位置之间的匹配性,又能能够有效提高问题信息的显示效率,并通过提高视觉舒适度进而提高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文字信息的识别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包括:
S301、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
S302、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
S303、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插队规则如下:
获取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的输入时刻,并实时监测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每个问题信息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如果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时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仍未出现下一个问题信息,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的范围为4s-7s;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的范围为1.2s-1.6s;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在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问题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且直至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则在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如果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同时存在新输入的问题信息,则优先显示所述新输入的问题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然后,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随后,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插队显示的方式能够在不妨碍后续问题信息显示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在对应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及时性,进而有效防止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出现显示过迟导致无法快速显示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插队原则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插队的问题信息与正常输入顺序的问题信息之间显示的平衡性和两种问题信息的显示及时性,有效缩短两种问题信息的显示等待市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包括:
S401、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其中,所述语言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
S402、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
S403、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
S404、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其中,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为直播开始之前,老师进行自行设置并录入至系统中的语音口令。
S405、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
S406、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其中,所述语言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然后,在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之后,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随后,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其中,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为直播开始之前,老师进行自行设置并录入至系统中的语音口令。然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最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口令设置自动针对老师已答复的问题信息进行自动删除,完全避免老师手动删除问题的情况。减少了因老师手动进行问题信息删除操作所浪费的时间,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师授课时间的利用率和教师端界面的应用便捷性。大幅度提高了老师授课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包括:
S501、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
S502、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
S503、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然后,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最后,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学生重复提问的问题信息进行省略显示,并提供对应问题的解答时间节点,进而提高老师的授课效率,减少因问题重复解答而耽误的授课时间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包括:
设置界面模块一,用于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设置界面模块二,用于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
识别模块,用于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
显示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设置界面模块一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然后,利用设置界面模块二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随后,采用调整模块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之后,利用识别模块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最后,通过显示模块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能够通过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分栏显示的方式在老师端的界面上对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进行有效区分显示,通过区分显示能够有效防止因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互相混杂在一起导致问题信息易被老师遗漏的问题发生。同时,通过文字识别能够对互动信息和问题信息输入位置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对问题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并自动将问题信息归属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能够有效防止问题信息因输入位置错误而导致无法及时进行分类对应显示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插队显示的方式能够在不妨碍后续问题信息显示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在对应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及时性,进而有效防止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出现显示过迟导致无法快速显示的问题发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文字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
显示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
插队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插队规则如下:
获取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的输入时刻,并实时监测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每个问题信息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如果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时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仍未出现下一个问题信息,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的范围为4s-7s;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的范围为1.2s-1.6s;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在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问题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且直至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则在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如果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同时存在新输入的问题信息,则优先显示所述新输入的问题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采用文字识别模块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然后,利用显示调节模块在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最后,采用插队显示模块在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插队显示的方式能够在不妨碍后续问题信息显示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在对应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及时性,进而有效防止错误输入位置的问题信息出现显示过迟导致无法快速显示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插队原则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插队的问题信息与正常输入顺序的问题信息之间显示的平衡性和两种问题信息的显示及时性,有效缩短两种问题信息的显示等待市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口令设置模块一,用于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其中,所述语言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
标记模块一,用于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
标记模块二,用于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
口令设置模块二,用于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其中,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为直播开始之前,老师进行自行设置并录入至系统中的语音口令。
检测模块一,用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
检测模块二,用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口令设置模块一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其中,所述语言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然后,利用标记模块一在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随后,采用标记模块二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之后,利用口令设置模块二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其中,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为直播开始之前,老师进行自行设置并录入至系统中的语音口令。然后,采用检测模块一在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最后,通过检测模块二在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口令设置自动针对老师已答复的问题信息进行自动删除,完全避免老师手动删除问题的情况。减少了因老师手动进行问题信息删除操作所浪费的时间,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师授课时间的利用率和教师端界面的应用便捷性。大幅度提高了老师授课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
对比识别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
时间显示模块,用于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系建立模块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然后,采用对比识别模块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最后,通过时间显示模块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学生重复提问的问题信息进行省略显示,并提供对应问题的解答时间节点,进而提高老师的授课效率,减少因问题重复解答而耽误的授课时间长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包括:
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
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
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包括:
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
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
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插队规则如下:
获取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的输入时刻,并实时监测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每个问题信息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如果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时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仍未出现下一个问题信息,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的范围为4s-7s;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的范围为1.2s-1.6s;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在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问题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且直至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则在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如果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同时存在新输入的问题信息,则优先显示所述新输入的问题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包括:
设置方式一:默认位置设置,进行默认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设置,其中,所述默认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为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老师端界面的左下角,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老师端界面之间平行排列,并且,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在所述老师端界面之间的界面间隔距离为第一标定距离;所述第一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6cm-1.2cm;
设置方式二:半自定义位置设置模式,实时监测在老师端界面上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其中之一的界面位置是否发生位置调整,当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其中之一的界面位置发生位置调整之后,监测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当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和上下两个横边位置时,将未被移动的显示界面按照默认位置的平行排列关系和界面间隔距离自动调节至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附近;当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最终设置位置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的两侧纵边位置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显示界面依据上下位置设置原则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的上下位置,并且,所述被移动的显示界面和所述未被移动的显示界面之间的间隔距离依据距离设置原则进行设置;
设置方式三:自定义位置设置模式,在所述老师端界面上,根据用户手动调节的位置确定所述所述互动信息显示界面位置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设置原则和距离设置原则如下:
所述位置设置原则为:
位置设置原则一、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全部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
位置设置原则二、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全部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时,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
位置设置原则三、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覆盖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时,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上方情况下,确定被移动的界面是否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老师端界面横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的下方情况下,确定被移动的界面是否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下方;如果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不是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则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上方;
所述距离设置原则为:
距离设置原则一;当半自定义位置设置采用的是位置设置原则一和位置设置原则二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二标定距离,所述第二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8cm-1.3cm;
距离设置原则二:当半自定义位置设置采用的是位置设置原则三时,当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二标定距离,所述第二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8cm-1.3cm;并根据所述老师端界面的总体显示高度,自动调整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的高度,使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全部包含至所述老师端界面内;当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为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时,自动调整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长度,并设置所述被移动的界面与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之间的纵向排列的垂直直线距离为第三标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三标定距离取值范围为0.7cm-1.1cm;在所述被移动的界面的界面长度自动调整后,按照第三标定距离将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设置于所述位置设置原则三中的指定位置,同时,自动调节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的高度尺寸,使所述未被移动的界面在界面最大化对应尺寸时结合所述第三标定距离全部包含至所述老师端界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包括:
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
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其中,所述语音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
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
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
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
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线教育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包括:
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
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
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6.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界面模块一,用于设置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用于学生在学生端界面上输入有关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设置界面模块二,用于设置互动信息显示界面和问题信息显示界面;所述互动信息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用于在老师端界面上显示学生已输入的为学习问题的问题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并对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不符合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对应属性的文字信息进行调整处理;
识别模块,用于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和问题回答结束口令,获取直播过程中老师针对问题信息回答的时间节点和问题信息回复情况;
显示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出现的重复的问题信息,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在学生的直播界面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文字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文字识别方式实时识别所述互动信息界面和问题信息界面内的文字信息;
显示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问题信息界面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非学习问题的互动信息时,对该文字信息进行删除不显示于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内;
插队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互动信息界面中输入的文字信息属于有关学习的问题信息时,按照插队规则将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插队至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插队规则如下:
获取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的输入时刻,并实时监测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每个问题信息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如果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时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仍未出现下一个问题信息,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的范围为4s-7s;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的范围为1.2s-1.6s;
以所述输入时刻作为时间起始点,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范围内,在所述问题信息显示界面中依次显示的问题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超过预设的时间间隔且直至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则在所述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将所述所述输入至互动信息界面的问题信息通过问题信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如果在预先设置的插队时间段结束时刻同时存在新输入的问题信息,则优先显示所述新输入的问题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口令设置模块一,用于设置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
标记模块一,用于当检测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时,针对所述问题信息界面的与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当前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其中,所述语音口令即为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文字;
标记模块二,用于将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起始时间点;
口令设置模块二,用于设置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实时识别直播过程中老师发出的语音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
检测模块一,用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记录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并将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出现时刻标记为所述老师语音口令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的回答终止时间点;
检测模块二,用于当检测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时,在所述问题信息界面中自动删除与当前所述问题回答结束口令相邻的所述问题起始回答口令对应的问题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在直播过程中,实时获取每个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并将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问题信息进行关联,建立所述述问题信息与其对应的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关联调取关系;
对比识别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识别所述问题信息界面内出现的问题信息,将不断出现的问题信息与已答复过的问题信息进行文字对比识别,当出现重复的问题信息时,根据所诉关联调取关系调取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
时间显示模块,用于将调取获得的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对应的所述回答起始时间点和回答终止时间点的信息显示在提出所述重复的问题信息的学生的直播界面上。
CN202210831249.1A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5209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249.1A CN115209173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249.1A CN115209173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9173A CN115209173A (zh) 2022-10-18
CN115209173B true CN115209173B (zh) 2023-05-23

Family

ID=8358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1249.1A Active CN115209173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917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0278B (zh) * 2016-11-11 2020-03-2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平台的分组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23128B (zh) * 2017-07-31 2021-03-3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SG11202105818QA (en) * 2019-04-03 2021-06-29 Meego Tech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active learning
CN113055697A (zh) * 2021-02-25 2021-06-29 广州鑫泓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9173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2508B (zh) 一种题目智能识别、批改的方法和系统
CN112115736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作业批改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
CN103646582B (zh) 一种提示书写错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92154B (zh) 一种课堂考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5723437A (zh) 一种智能教学系统
CN107293171B (zh) 智能手写板、单题分割及答题分析方法
CN11067446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教学评级系统
CN112116840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作业批改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
CN115209173B (zh) 一种在线教育直播系统和方法
CN108428073A (zh) 一种用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智能评价系统
CN113793538B (zh) 一种教辅作业错题收集的方法及系统
JP4756447B2 (ja) 教材処理装置、教材処理方法および教材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4266328A (zh) 一种数字化的作业批改方法、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563697A (zh) 一种线上课堂学生情绪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5294573A (zh) 作业批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7993034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课堂作业本识别系统
CN112233478A (zh) 一种开课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11191592A (zh) 一种有痕试卷的自动处理系统
CN111445360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监考考试系统
CN114973814A (zh) 一种用于学生作业的错题自动识别纠正装置及方法
CN116107441B (zh) 教学及考试用智能笔及其控制系统
CN216161254U (zh) 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智能型英语教学系统
CN112488890B (zh) 基于远距离显示的交互学习辅助方法
CN212112501U (zh) 一种智能自适应教室签到系统
CN213024503U (zh) 一种中学课堂人脸考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6

Address after: 518055, Building A, Building 1,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1st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2401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TIANTIAN XUEN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2, 233 Tianhe North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Huic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