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2506A -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2506A
CN115202506A CN202210727176.1A CN202210727176A CN115202506A CN 115202506 A CN115202506 A CN 115202506A CN 202210727176 A CN202210727176 A CN 202210727176A CN 115202506 A CN115202506 A CN 115202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touch
routing
binding por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71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俊
董向丹
刘庭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71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2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25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2085 priority patent/WO202324632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以提高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性能。该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触控结构和多条触控信号线。显示面板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显示区、第一过渡区、弯折区、第二过渡区和绑定区。触控结构形成有触控区,触控区覆盖显示区,且沿第一方向,第一过渡区位于触控区的一侧。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多条子走线段中,一部分子走线段位于第一过渡区,一部分子走线段位于第二过渡区。本申请用于图像显示。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已经逐渐遍及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由于操作简单方便,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智能产品中。
目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传感器、触控芯片、触控信号线以及柔性电路板。其中,触控芯片可以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并且通过触控信号线与触控传感器电连接,以向触控传感器传输触控信号,以及获取触控传感器的感测信号。
但是,随着窄边框需求加剧,触控信号线所能占用的空间不断的缩减,使得每条触控信号线的横截面不断的缩减,从而导致触控信号线的阻抗升高,造成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性能降低,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公开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触控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触控结构和多条触控信号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显示区、第一过渡区、弯折区、第二过渡区和绑定区。所述触控结构形成有触控区,所述触控区覆盖所述显示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过渡区位于所述触控区的一侧。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多条子走线段中,一部分子走线段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一部分子走线段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走线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一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一侧为所述触控区靠近所述第一过渡区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包括第一子走线段,所述第一子走线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多条第二触控走线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二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二侧为所述触控区的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包括第二子走线段,所述第二子走线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绑定部,每个绑定部包括第一子绑定部和两个第二子绑定部。所述第一子绑定部包括多个显示引脚,所述第二子绑定部包括多个触控引脚。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引脚电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子绑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绑定部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多个走线束,每个走线束由与一个第二子绑定部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组成。所述多个走线束包括多个第一走线束和多个第二走线束。每个第一走线束由多条第一触控走线组成,每个第二走线束由多条第二触控走线组成。所述多个第二走线束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的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走线束包括多个第一子束,所述第一子束由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组成。所述第一子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束段、第二子束段、第三子束段、第四子束段和第五子束段。所述第一子束段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沿至所述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二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三子束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四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五子束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走线束还包括多个第二子束,所述第二子束由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组成。所述第二子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子束段、第七子束段和第八子束段。所述第六子束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七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八子束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束位于所述第一子束远离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包括两个第三子束,所述第三子束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走线簇和第二走线簇。所述第一走线簇包括第一走线簇段和第二走线簇段,所述第一走线簇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二走线簇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二走线簇段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二走线簇包括第三走线簇段和第四走线簇段,所述第三走线簇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四走线簇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三子束段远离所述第五子束段的一侧;所述第四走线簇段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且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走线簇位于所述第一走线簇和所述第一子束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还包括多个第四子束,所述第四子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九子束段和第十子束段。所述第九子束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十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过渡区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三子束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第四子束的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绑定部、第二绑定部、第三绑定部和第四绑定部。
所述第一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二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一子束电连接。
所述第二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三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四子束电连接。
所述第三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三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四子束电连接。
所述第四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二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一子束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对称轴;所述第一走线束和第二走线束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感测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与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或,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与所述感测电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连接线和多条电源连接线。所述数据连接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绑定区的一侧。所述多条电源连接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至少一侧。其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的子走线段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源连接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多条电源连接线所在的膜层,位于所述多条数据连接线所在的膜层与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所在的膜层之间。所述参考面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电源连接线包括多条第一电源连接线和多条第二电源连接线,所述多条第一电源连接线和所述多条第二电源连接线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线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绑定部,每个绑定部包括第一子绑定部,所述第一子绑定部包括多个显示引脚,所述多个显示引脚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源引脚组,每个第一电源引脚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源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连接段、第二子连接段和第三子连接段。所述第一子连接段和所述第三子连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两个第一电源引脚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连接段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绑定部,每个绑定部包括第一子绑定部,所述第一子绑定部包括多个显示引脚,所述多个显示引脚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电源引脚组,每个第二电源引脚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引脚。
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子连接段和第五子连接段。所述第四子连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子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子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电连接。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四子连接段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栅导电层、第二栅导电层、第一源漏导电层、第二源漏导电层和触控感应层。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确定的平面垂直。所述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栅导电层和/或第二栅导电层;所述电源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源漏导电层和/或第二源漏导电层。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由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部分位于第一过渡区,部分位于第二过渡区,因此,可以减小位于第一过渡区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的数量,进而使得位于第一过渡区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的走线宽度(横截面)可以增大,从而降低包括位于第一过渡区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的多条触控信号线的阻抗,提高显示装置整体的触控性能。
此外,由于位于弯折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即,第二过渡区会被弯折至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因此,第二过渡区的尺寸大小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这样的话,位于第二过渡区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的走线宽度(横截面)同样可以增大。从而降低包括位于第二过渡区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的多条触控信号线的阻抗,提高显示装置整体的触控性能。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图;
图2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3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剖面图;
图3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周边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5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5C为图5B中的M0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D为图5C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6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再一种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6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7为图2B中的M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2B中的M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2B中的M3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的走线束的走线图;
图11为图9中的走线束的走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又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耦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或“通信耦合(communicatively 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如本文中所使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如果”任选地被解释为意思是“当……时”或“在……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任选地被解释为是指“在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平行”、“垂直”、“相等”包括所阐述的情况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平行”包括绝对平行和近似平行,其中近似平行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可以是5°以内偏差;“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也可以是5°以内偏差。“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可以是相等的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其中任一者的5%。
应当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时,可以是该层或元件直接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以是该层或元件与另一层或基板之间存在中间层。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参阅图1,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0,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还是的图像的任何装置。示例性地,该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导航仪、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英文: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设备、虚拟现实(英文:Virtual Reality;简称:VR)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其中,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或光致发光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1000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在显示装置1000为光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光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量子点光致发光显示装置。
以下以显示装置1000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A,显示装置1000包括触控显示模组100。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A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壳体200,触控显示模组100可以设置在该壳体2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和图3A所示,触控显示模组1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和触控感应层20。
示例性地,如图2A所示,上述触控显示模组100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300和触控芯片400以及其他电子配件。其中,触控芯片400可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300上;并且柔性电路板300可以在显示面板10的端部与显示面板10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10具有相对的出光侧和非出光侧。出光侧是指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画面的一侧(图3A中显示面板10的上侧),非出光侧是指与出光侧相对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A和图3B,触控感应层20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
示例性地,如图3A所示,触控感应层20单独在透明的基底24上制备,再粘接至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表面。
示例性地,如图3B所示,触控感应层20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表面,即以显示面板10作为支撑触控感应层20的基底,这样有利于显示装置1000(参见图1)的轻薄化。
以下以触控感应层20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表面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A和图3B,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基板12和用于封装显示基板12的封装层13。
其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显示基板12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非出光侧,封装层13设置于显示基板12的出光侧。此处,封装层13可以为封装薄膜,也可以为封装基板。
如图1和图2B所示,显示面板10具有显示区A1和位于显示区A1至少一侧的周边区B1。附图1和图2B中以周边区B1环绕显示区A1为例进行示意。
参阅图2B,显示区A1为显示图像的区域,显示区A1可以被配置为设置子像素P。
示例性地,如图2B和图3B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10和设置在衬底110的一侧,且位于显示区A1的多个子像素P。
上述衬底110的类型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示例性地,衬底110可以为刚性衬底。例如,该刚性衬底可以为玻璃衬底或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衬底等。
示例性地,衬底110可以为柔性衬底。例如,该柔性衬底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衬底、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简称:PEN)衬底或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衬底等。
其中,参阅图3B,每个子像素P均包括设置于衬底110上的发光器件120和像素电路130。像素电路13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31。
如图3B所示,薄膜晶体管131包括有源层1311、源极1312、漏极1313和栅极1314,源极1312和漏极1313分别与有源层1311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源极1312和漏极1313可以互换,即图3B中的1312表示漏极,图3B中的1313表示源极。
如图3B所示,发光器件120包括第一电极121、发光功能层122以及第二电极123,第一电极121和多个薄膜晶体管131中作为驱动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131的源极1312或漏极1313电连接,图3B中以第一电极121和薄膜晶体管131的源极1312电连接进行示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电极123可以为连续的整层图案,例如覆盖显示区A1,并延伸至第一过渡区B11。这里,显示区A1和第一过渡区B11的描述可以参考下文。
此处,第一电极121为发光器件120的阳极,第二电极123为发光器件120的阴极;或者,第一电极121为发光器件120的阴极,第二电极123为发光器件120的阳极。以下以第一电极121为发光器件120的阳极,第二电极123为发光器件120的阴极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参阅图2B,周边区B1为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周边区B1可以被配置为设置扫描驱动电路、电路走线和绑定部30等。
示例性地,参阅图1,周边区B1环绕显示区A1,且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框区B10、第二边框区B20、第三边框区B30和第四边框区B40。
其中,第一边框区B10和第三边框区B30位于显示区A1的第一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第二边框区B20和第四边框区B40位于显示区A1的第二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
其中,参阅图1和图4,第一边框区B10可以包括第一过渡区B11、弯折区B12、第二过渡区B13和绑定区B14,显示区A1、第一过渡区B11、弯折区B12、第二过渡区B13和绑定区B14沿第一方向Y依次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渡区B11例如可以包括第一扇出区B111。第二过渡区B13例如可以包括第二扇出区B13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扇出区B131远离显示区A1的一侧的静电防护区B132、第三扇出区B133和芯片设置区B134。
在此基础上,参阅图2B和图4,绑定区B14上设有绑定部30,上述柔性电路板可以在绑定区B14与绑定部30电连接。
此处,为了提高绑定良率,如图2A、图2B和图4所示,绑定区B14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绑定部30,多个绑定部30沿第二方向X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柔性电路板300绑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和图7所示,每个绑定部30可以包括第一子绑定部310和两个第二子绑定部320。
参阅图7,第一子绑定部310包括多个显示引脚311,显示引脚311被配置为传输电源信号和/或显示数据信号等。例如,多个显示引脚311包括数据引脚312、第一电源引脚313和第二电源引脚314,数据引脚312被配置为传输显示数据信号,第一电源引脚313被配置为传输第一电源电压信号Vdd,第二电源引脚314被配置为传输第二电源信号Vss。
参阅图7,第二子绑定部320包括多个触控引脚321,触控引脚321与触控芯片400(参见图2A)电连接。触控引脚321被配置为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和/或触控感测信号。其中,两个第二子绑定部320设置于第一子绑定部310的第二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
如图5A和图6A所示,触控感应层20具有触控区A2和位于至少一侧的走线区B2。附图5A和图6A中以走线区B2位于触控区A2的左侧、右侧以及下侧为例进行示意。
参阅图5A和图6A,触控区A2为能够接收触控操作的区域,触控区A2可以覆盖显示区A1。触控区A2被配置为设置触控结构21。
示例性地,触控感应层20包括触控结构21,触控结构21形成有触控区A2,且位于该触控区A2内。触控结构21包括相互交叉且相互绝缘的多条驱动电极211和多条感测电极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和图5C所示,多条驱动电极211沿第一方向Y排列,每条驱动电极211包括多个串联的驱动电极块2111;多条感测电极212沿第二方向X排列,每条感测电极212包括多个串联的感测电极块2121。其中,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相交;例如,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垂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驱动电极211为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一导电线,感测电极212为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二导电线。多条第一导电线沿第一方向Y排列,多条第二导电线沿第二方向X排列。此处,多条第一导电线和多条第二导电线可以位于多个子像素P之间,以避免对发光器件120所发出的光造成遮挡。
其中,多条驱动电极211和多条感测电极212相互绝缘设置方式并不唯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A、图5C和图5D,多条驱动电极211和多条感测电极212未交叠的区域位于同层,多条驱动电极211和多条感测电极212交叠的区域位于不同层。
示例性地,如图5D所示,触控感应层20包括第一导电层210、绝缘层220和第二导电层230,第一导电层210和第二导电层230设置于绝缘层220的相对两侧。
其中,参阅图5B、图5C和图5D,每条驱动电极211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块2111,每条驱动电极211为一体结构。每条感测电极2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感测电极块2121和多个搭桥部213,每相邻的两个感测电极块2121之间通过搭桥部213电连接。
在此情况下,所有的驱动电极211和所有的感测电极块2121位于第一导电层210,所有的搭桥部213位于第二导电层23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每条驱动电极211为一体结构”,是指每条驱动电极211中的各个部分均位于同一层,且直接连接在一起。
以下以驱动电极211为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一导电线,感测电极212为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二导电线的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参阅图2B和图6A,走线区B2为不能接收触控操作的区域,走线区B2可以位于周边区B1。走线区B2被配置为设置触控信号线22。
示例性地,如图6A所示,触控感应层20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22,多条触控信号线22设置于走线区B2,且触控信号线22与触控结构21和触控引脚321(参见图7)电连接。多条触控信号线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触控信号线RL和第二触控信号线TL,第一触控信号线RL与触控芯片400(参见图1)和感测电极212电连接,被配置为传输触控感测信号;第二触控信号线TL与触控芯片400(参见图1)和驱动电极211电连接,被配置为传输触控驱动信号。
此时,驱动电极211与感测电极212可形成电容性节点,通过触控芯片400(参见图1)向驱动电极211施加的脉冲或交变电压,可在感测电极212上诱发电荷,且所诱发的电荷量可易受外部影响(例如手指的触摸或接近)。也就是说,当手指触摸或接近到电容性节点时,可在电容性节点处发生电容改变,且触控芯片400(参见图1)通过感测电极212可测量电容改变,并根据测量整个触控结构21中的电容改变,确定手指触摸或接近的位置。
相关技术,为了满足用户窄边框需求,第一过渡区B11的面积进行缩减,并且由于多条触控信号线22均在第一过渡区B11设置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子走线段,因此,导致在第一过渡区B11的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子走线段整体所占用的面积缩减,也即多条触控信号线22的走线宽度(横截面)缩减,从而使得触控信号线22的阻抗升高,造成显示装置1000的触控性能降低,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基于此,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中,参阅图6A、图10和图11,多条触控信号线22包括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
其中,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中,一部分子走线段23位于第一过渡区B11,例如,一部分子走线段23位于第一扇出区B111(参见图4);一部分子走线段23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例如,一部分子走线段23位于第二扇出区B131(参见图4)。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A、图8和图10所示,由于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部分位于第一过渡区B11,部分位于第二过渡区B13,因此,可以减小位于第一过渡区B11的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的数量,进而使得位于第一过渡区B11的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的走线宽度(横截面)可以增大,从而降低包括位于第一过渡区B11的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的多条触控信号线22的阻抗,提高显示装置1000整体的触控性能。
此外,由于位于弯折区B12远离显示区A1的一侧,即,第二过渡区B13会被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非出光侧,因此,第二过渡区B13的尺寸大小不会影响显示装置1000的窄边框设计。这样的话,位于第二过渡区B13的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的走线宽度(横截面)同样可以增大。从而降低包括位于第二过渡区B13的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的多条触控信号线22的阻抗,提高显示装置1000(参见图1)整体的触控性能。
示例性地,参阅图4、图5A和图6A,多条触控信号线22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在触控区A2的第一侧与触控结构21电连接,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在触控区A2的第二侧与触控结构21电连接。第一侧为触控区A2靠近第一过渡区B11的一侧,第二侧为触控区A2的第二方向X上的至少一侧。
其中,参阅图6A和图10,第一触控走线221包括第一子走线段231,第一子走线段231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位于第一过渡区B11,第二触控走线222包括第二子走线段232,第二子走线段232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位于第二过渡区B13。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避免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与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之间产生交叉,简化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与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的布线复杂度,降低制备成本。
例如,如图2B和图6A所示,多条触控信号线22包括多个走线束40,每个走线束40由与一个第二子绑定部320(参见图7)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22组成。多个走线束40包括多个第一走线束41和多个第二走线束42,每个第一走线束41由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组成,每个第二走线束42由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组成。其中,多个第二走线束42位于多个第一走线束41的相对的两侧。
此外,参阅图5B和图6B,多条触控信号线22还可以包括多条第三触控走线223,在触控区A2的第三侧与触控结构21电连接。第三侧为触控区A2中与第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其中,至少一条第三触控走线223可以包括第三子走线段(图5B和图6B中未标出),第三子走线段(图5B和图6B中未标出)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位于第二过渡区B13。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避免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和多条第三触控走线223之间产生交叉,简化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和多条第三触控走线223的布线复杂度,降低制备成本。
例如,多个走线束40还包括多个第三走线束,每个第三走线束由多条第三触控走线223组成。其中,多个第三走线束位于多个第二走线束42的相对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多条驱动电极211沿第一方向Y排列,多条感测电极212第二方向X排列的情况下,第一触控走线221和第三触控走线223均与感测电极212电连接,第二触控走线222与驱动电极211电连接,即第一触控信号线RL包括第一触控走线221和第三触控走线223,第二触控信号线TL包括第二触控走线222。
在多条驱动电极211沿第二方向X排列,多条感测电极212第一方向Y排列的情况下,第一触控走线221和第三触控走线223均与驱动电极211电连接,第二触控走线222与感测电极212电连接,即第一触控信号线RL包括第二触控走线222,第二触控信号线TL包括第一触控走线221和第三触控走线223。
以下以多条触控信号线22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221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222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B和图4,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表面的形状为矩形,显示面板10的靠近第一过渡区B11的两个拐角为弧形拐角。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A和图8所示,多个第二走线束42包括多个第一子束422和多个第二子束421,第二子束421和第一子束422均由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222组成,且第二子束421位于第一子束422远离多个第一走线束41的一侧。
示例性地,如图2B和图8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沿第二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一绑定部31、第二绑定部32、第三绑定部33和第四绑定部34。每个绑定部30均包括第一子绑定部310和两个第二子绑定部320,且两个第二子绑定部320设置于第一子绑定部310的第二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
这里,如图2B和图8所示,第二子束421与第一绑定部31中相较远离第四绑定部34的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以及与第四绑定部34中相较远离第一绑定部31的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
此外,如图2B和图8所示,第一子束422与第一绑定部31中相较靠近第四绑定部34的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以及与第四绑定部34中相较靠近第一绑定部31的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
在此基础上,第一子束422和第二子束421的结构并不相同。
示例性地,如图2B和图8所示,第一子束4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束段4221、第二子束段4222、第三子束段4223、第四子束段4224和第五子束段4225。
其中,第一子束段4221一端与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另一端沿第一方向Y沿至第二过渡区B13。第二子束段4222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位于第二过渡区B13。第三子束段4223沿第一方向Y延伸至第一过渡区B11。第四子束段4224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位于第一过渡区B11。第五子束段4225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在触控区A2的第二方向X上的一侧与触控结构21(参见图6A)电连接。
此时,参阅图8和图10,位于第一过渡区B11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包括第四子束段4224的多条子走线段23。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包括第二子束段4222的多条子走线段23。
示例性地,如图2B和图8所示,第二子束4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子束段4211、第七子束段4212和第八子束段4213。
其中,第六子束段4211的一端与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另一端沿第一方向Y延伸至第一过渡区B11。第七子束段4212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位于第一过渡区B11。第八子束段4213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在触控区A2的第二方向X上的一侧与触控结构21(参见图6A)电连接。
此时,参阅图8和图10,位于第一过渡区B11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还包括第七子束段4212的多条子走线段23。
此外,如图2B、图8和图9所示,多个第一走线束41包括两个第三子束411和多个第四子束412,两个第三子束411分别设置于多个第四子束412的相对的两侧。
示例性地,如图2B和图8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沿第二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一绑定部31、第二绑定部32、第三绑定部33和第四绑定部34。每个绑定30均包括第一子绑定部310和两个第二子绑定部320,且两个第二子绑定部320设置于第一子绑定部310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这里,如图2B和图9所示,第三子束411与第二绑定部32中相较远离第四绑定部34的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以及与第三绑定部33中相较远离第一绑定部31的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
此外,如图2B和图9所示,第四子束412与第二绑定部32中相较靠近第四绑定部34的第二子绑定部320,以及与第三绑定部33中相较靠近第一绑定部31的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
在此基础上,第三子束411和第四子束412的结构并不相同。
示例性地,如图2B、图8和图9所示,第三子束411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走线簇4111和第二走线簇4112,并且,第一走线簇4111位于第二走线簇4112靠近多个第四子束412的一侧。也即,第二走线簇4112位于第一走线簇4111和第一子束422之间。
其中,参阅图8,第一走线簇4111包括第一走线簇段4113和第二走线簇段4114。第一走线簇段4113的一端与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另一端沿第一方向Y延伸至第一过渡区B11。第二走线簇段4114沿第二方向X延伸至显示区A1的边界,且位于第一过渡区B11。第二走线簇段4114在触控区A2(参见图6A)的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即第一过渡区B11与触控结构21(参见图6A)电连接。
参阅图8,第二走线簇4112包括第三走线簇段4115和第四走线簇段4116,第三走线簇段4115的一端与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另一端沿第一方向Y延伸至第一过渡区B11。第四走线簇段4116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位于第三子束段4223远离第五子束段4225的一侧。例如,第四走线簇段4116沿第二方向X延伸至第三子束段4223和第四子束段4224的连接处,且与该连接处具有一定的间距,以避免第四走线簇段4116与第三子束段4223或第四子束段4224短接。其中,第四走线簇段4116位于第一过渡区B11,且在触控区A2(参见图6A)的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即第一过渡区B11与触控结构21(参见图6A)电连接。
此时,参阅图10和图11,位于第一过渡区B11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还包括第二走线簇段4114的多条子走线段23、以及第四走线簇段4116的多条子走线段23。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第四子束4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九子束段4121和第十子束段4122。
其中,第九子束段4121的一端与第二子绑定部320电连接,另一端沿第一方向Y延伸至第一过渡区B11。第十子束段4122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在第一过渡区B11与触控结构21(参见图5A)电连接。
此时,参阅图10和图11,位于第一过渡区B11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23,还包括第十子束段4122的多条子走线段23。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2B、图8和图9,显示面板10具有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对称轴L;第一走线束41和第二走线束42相对于第一对称轴L对称设置。以这种方式设置,显示面板10布线更加规整,成本较低。
应理解,如图2B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电源信号线、数据连接线DL和多条电源连接线VL。
其中,数据线设置于显示区A1,且与像素电路130电连接。数据连接线DL设置于显示区A1靠近绑定区B14的一侧,且与数据线和数据引脚312电连接。
此外,电源信号线包括第一电源信号线,第一电源信号线设置于显示区A1,且与发光器件120的第一电极121电连接,以向发光器件120提供第一电源电压信号Vdd。
在此基础上,参阅图7,电源连接线VL设置于显示区A1的至少一侧,且电源连接线VL与第一电源信号线和至少一个第一电源引脚313电连接,或,与发光器件120的第二电极123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源引脚314电连接。这里,图7中仅示意出图1所示的第一边框区B10侧的部分电源连接线VL。
此时,参阅图6A、图7和图10,多条触控信号线22中,位于第二过渡区B13的子走线段23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电源连接线VL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并且,多条电源连接线VL所在的膜层,位于多条数据连接线DL所在的膜层与多条触控信号线22所在的膜层之间,以起到信号屏蔽的作用,降低数据连接线DL与触控信号线22之间的干扰,提高显示装置1000(参见图1)整体的触控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面为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所确定的平面。
示例性地,参阅图2B和图3B,沿第三方向Z,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10、第一栅导电层GT1、第二栅导电层GT2、第一源漏导电层SD1、第二源漏导电层SD2和触控感应层20。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所确定的平面垂直。
此处,该参考面可以为衬底110靠近第一栅导电层GT1的表面。以下结合附图并以衬底110代替参考面进行描述。
其中,结合3B、图5A和图7,数据连接线DL位于第一栅导电层GT1和/或第二栅导电层GT2。电源连接线VL位于第一源漏导电层SD1和/或第二源漏导电层SD2。多条触控信号线22位于触控感应层2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多条触控信号线22中,位于第二过渡区B13的子走线段23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与电源连接线VL2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的实施例并不唯一。
如图7所示,多条电源连接线VL包括多条第一电源连接线VL1和多条第二电源连接线VL2。多条第一电源连接线VL1和多条第二电源连接线VL2均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过渡区B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A、图7和图10,多条触控信号线22中,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子走线段23的设定线段在衬底110(参见图3B)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源连接线VL1在衬底110(参见图3B)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子走线段23的设定线段,例如可以为该子走线段23位于同一个绑定部30中的间隔设置的两组第一电源引脚313之间的部分。
示例性地,参阅图2B和图7,显示面板10包括设置于绑定区B14的多个绑定部30,每个绑定部30包括第一子绑定部310,第一子绑定部310包括多个显示引脚311,多个显示引脚31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源引脚组313',每个第一电源引脚组31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源引脚313。
其中,如图7所示,第一电源连接线VL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连接段VL11、第二子连接段VL12和第三子连接段VL13。第一子连接段VL11和第三子连接段VL13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与两个第一电源引脚组313'分别连接。第二子连接段VL12沿第二方向X延伸。
在此基础上,如图5A、图7和图10所示,多条触控信号线22中,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子走线段23的设定线段在衬底110(参见图3B)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子连接段VL12在衬底110(参见图3B)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A、图7和图10,多条触控信号线22中,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且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子走线段23的设定线段在衬底110(参见图3B)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源连接线VL2在衬底110(参见图3B)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且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子走线段23的设定线段,例如可以为该子走线段23相较远离与其连接的触控引脚321的部分。
示例性地,参阅图2B和图7,显示面板10包括设置于绑定区B14的多个绑定部30,每个绑定部30包括第一子绑定部310,第一子绑定部310包括多个显示引脚311,多个显示引脚31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电源引脚组314',每个第二电源引脚组31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引脚314。
其中,如图7所示,第二电源连接线VL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子连接段VL21和第五子连接段VL22。第四子连接段VL21沿第一方向Y延伸,第五子连接段VL22的一端与第四子连接段VL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源引脚组314'电连接。
在此基础上,如图5A、图7和图10所示,多条触控信号线22中,位于第二过渡区B13且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子走线段23的设定线段在衬底110(参见图3B)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子连接段VL21在衬底110(参见图3B)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显示区、第一过渡区、弯折区、第二过渡区和绑定区;
触控结构,形成有触控区,所述触控区覆盖所述显示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过渡区位于所述触控区的一侧;
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子走线段,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多条子走线段中,一部分子走线段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一部分子走线段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
多条第一触控走线,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一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一侧为所述触控区靠近所述第一过渡区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包括第一子走线段,所述第一子走线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
多条第二触控走线,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二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二侧为所述触控区的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包括第二子走线段,所述第二子走线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绑定部,每个绑定部包括第一子绑定部和两个第二子绑定部,所述第一子绑定部包括多个显示引脚,所述第二子绑定部包括多个触控引脚,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引脚电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子绑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绑定部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多个走线束,每个走线束由与一个第二子绑定部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组成;
所述多个走线束包括多个第一走线束和多个第二走线束,每个第一走线束由多条第一触控走线组成,每个第二走线束由多条第二触控走线组成;所述多个第二走线束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的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走线束包括多个第一子束,所述第一子束由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组成;所述第一子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束段、第二子束段、第三子束段、第四子束段和第五子束段;
所述第一子束段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沿至所述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二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三子束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四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五子束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走线束还包括多个第二子束,所述第二子束由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组成;所述第二子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子束段、第七子束段和第八子束段;
所述第六子束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七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八子束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触控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束位于所述第一子束远离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包括两个第三子束,所述第三子束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走线簇和第二走线簇;
所述第一走线簇包括第一走线簇段和第二走线簇段,所述第一走线簇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二走线簇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二走线簇段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所述第二走线簇包括第三走线簇段和第四走线簇段,所述第三走线簇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四走线簇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三子束段远离所述第五子束段的一侧;所述第四走线簇段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区,且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走线簇位于所述第一走线簇和所述第一子束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走线束还包括多个第四子束,所述第四子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九子束段和第十子束段;
所述第九子束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绑定部电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渡区;所述第十子束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过渡区与所述触控结构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三子束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第四子束的相对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绑定部、第二绑定部、第三绑定部和第四绑定部;
所述第一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二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一子束电连接;
所述第二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三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四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四子束电连接;
所述第三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三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四子束电连接;
所述第四绑定部中,相较远离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二子束电连接;相较靠近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二子绑定部,与所述第一子束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4~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对称轴;所述第一走线束和第二走线束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4~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感测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与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或,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与所述感测电极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条数据连接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绑定区的一侧;
多条电源连接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至少一侧;
其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的子走线段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源连接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多条电源连接线所在的膜层,位于所述多条数据连接线所在的膜层与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所在的膜层之间;所述参考面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电源连接线包括多条第一电源连接线和多条第二电源连接线,所述多条第一电源连接线和所述多条第二电源连接线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线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绑定部,每个绑定部包括第一子绑定部,所述第一子绑定部包括多个显示引脚,所述多个显示引脚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源引脚组,每个第一电源引脚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源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连接段、第二子连接段和第三子连接段,所述第一子连接段和所述第三子连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两个第一电源引脚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连接段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多个绑定部,每个绑定部包括第一子绑定部,所述第一子绑定部包括多个显示引脚,所述多个显示引脚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电源引脚组,每个第二电源引脚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引脚;
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子连接段和第五子连接段,所述第四子连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子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子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引脚组电连接;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二过渡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走线段的设定线段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四子连接段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内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栅导电层、第二栅导电层、第一源漏导电层、第二源漏导电层和触控感应层;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确定的平面垂直;
所述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栅导电层和/或第二栅导电层;所述电源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源漏导电层和/或第二源漏导电层;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CN202210727176.1A 2022-06-24 2022-06-24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202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7176.1A CN115202506A (zh) 2022-06-24 2022-06-24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CT/CN2023/092085 WO2023246323A1 (zh) 2022-06-24 2023-05-04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7176.1A CN115202506A (zh) 2022-06-24 2022-06-24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2506A true CN115202506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7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7176.1A Pending CN115202506A (zh) 2022-06-24 2022-06-24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2506A (zh)
WO (1) WO20232463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323A1 (zh) * 2022-06-24 2023-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080A (zh) * 2012-12-07 2014-06-18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模块
CN113436541B (zh) * 2021-07-14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494978U (zh) * 2021-09-06 2022-01-11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4419996B (zh) * 2022-01-21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5202506A (zh) * 2022-06-24 2022-10-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323A1 (zh) * 2022-06-24 2023-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6323A1 (zh)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364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794987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825049B (zh)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US12014015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ortion in non-display area
KR20180008968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2289178A (zh) 显示装置
KR102577674B1 (ko) 전자 장치
US11928299B2 (en)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21005852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38413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05036A (zh) 触摸传感器、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WO2023246323A1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210094194A (ko) 전자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KR20210057862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4385031A (zh) 具有带交叉线元件的输入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KR20200061444A (ko) 표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210101359A (ko) 전자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CN11545856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KR20220000025A (ko) 전자 장치
CN219068848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3958102B1 (en) Display device
CN115202519A (zh) 电子装置
CN117460342A (zh) 显示装置
KR20220108242A (ko)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40049760A (ko) 입력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