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1468A -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1468A
CN115201468A CN202210835712.XA CN202210835712A CN115201468A CN 115201468 A CN115201468 A CN 115201468A CN 202210835712 A CN202210835712 A CN 202210835712A CN 115201468 A CN115201468 A CN 115201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sample
lateral flow
analyte
flow path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57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1468B (zh
Inventor
郑青松
郭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yun Ge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Xingyun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Xingyun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Xingyun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57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1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1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1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1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G01N33/54386Analytical elements
    • G01N33/54387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1Production of immunochemical test materials
    • G01N33/532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33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with fluorescent lab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用者输入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生成测定所需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将所述标记物点样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的测试样品接收区域,将所述捕获试剂点样到测试条带;结合了标记物的分析物结合捕获试剂后变得固定化,在膜结构的测试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彩色线或矩形图案,未被结合的标记物继续沿着流动路径行进,并且在膜结构的对照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有色线;扫描仪捕获测定完毕后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驱动读取器对流动路径的图像上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进行读取;内核计算分析物浓度并且向操作者实时显示所得出的浓度值。

Description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的系统和方法。特别地,提出了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侧流测定法,其利用毛细作用将溶剂前沿侧向移动穿过测试条的长度。利用毛细管作用力以侧向方式将溶剂抽吸通过形成在基底中或基底上的毛细管床,通过测试条上的一系列活性区域,以在沿着测试条的限定区域处提供完整的免疫测定反应和可识别的结果。
侧流分析法可用于检测样品中分析物的存在,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允许感兴趣的分子的水平以绝对量或相对于参考值定量,通常使用特异性结合感兴趣的分析物的结合试剂,例如免疫球蛋白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然而,传统的侧流分析法通常是耗时且劳动密集型的,通常需要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熟练的人员。最近的技术进步已经允许侧流分析装置充分小型化并分隔成例如基于色谱的测试条,其可以由非技术人员或非医疗保健工作者采用和使用。然而,传统的侧流分析条,其使用色谱技术在溶剂前沿向上移动通过基底时分离组分,并不总是提供鉴定感兴趣的分析物所需的选择性。
而侧流层析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量复杂混合物中分析物的纸质方法,能够在5-30min内显示样品检测结果。其检测原理是基于毛细管作用等外力作用将样品在膜上流动,由层析系统和免疫化学反应对样品进行分离和靶标特异性捕获,从而显示信号差异。标准的侧流层析试纸结构是由样品垫、结合垫、反应膜和吸水垫四部分组成,四者有序组装在背板之上。样品垫的作用是用于样品的加入,通常会使用缓冲和表面活性剂处理,保证样品适合检测系统相互作用;结合垫则是用于标记带标签的生物传感器原件,如标记有特异性抗体的纳米金颗粒等;反应膜通常是使用硝酸纤维膜,且膜上包含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用于核酸杂交或抗原抗体反应;吸水垫起到吸收多余的反应液,防止液体回流作用。然而,现有的侧流层析检测系统具有许多缺点,包括假阴性、不准确的定量以及当感兴趣的分析物以高浓度存在于样品中时缺乏分辨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包括: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和侧流信息分析系统;
所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包括测试样品接收区域、膜结构和测试区域;
所述生物样品接收区域设有样品垫,样品垫在所述膜结构的上游并与膜结构直接接触;生物样品流体沿流动路径从样品垫流动到膜结构,并向下游通过膜结构流入到测试区域;
所述侧流信息分析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执行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输入的待测定的生物样品分配所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测定所需要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所述存储器通过网络与所述处理器和执行器进行通信,并且存储从处理器和执行器中的任何一个发送的数据;
所述执行器捕获测试完毕后的流动路径的图像,并实现对流动路径图像的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器包括内核、读取器和扫描仪,所述扫描仪用于扫描测定完毕后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并驱动读取器对流动路径的图像上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进行读取,通过所述内核计算分析物的浓度;光学强度与对应的分析物浓度范围之间的对照表被预置到所述述内核中,内核根据所述对照表得出待测生物样品中的分析物浓度并且向操作者实时显示所得出的浓度;
针对同一待测生物样品,内核采用n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分别进行侧流信息测定,对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值进行均值分析处理:
Figure BDA0003748001090000021
其中,n为进行n次测定,i为第i次测定,y是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的均值,x表示由读取器生成的颜色强度,w为n次测定的颜色强度均值,a和b为参数,k(w,xi)为核函数,其表达形式为:
k(w,xi)=exp(-||w-xi||2)。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仪同时捕获多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的流动路径的图像,读取器同时读取多个不同待测定生物样本的流动路径的图像中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所述内核对该颜色强度进行分析,将得出的每个分析物的浓度值绘制在图上,并对分析物的浓度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处理,从而测定不同待测定生物样本中所含分析物的浓度的变化规律。
进一步地,所述膜结构的近端处设置有两个区域,中部设置有两个测试条带,远端处设置有对照条带;所述两个区域含有对感兴趣的分析物具有特异性的标记物;所述两个测试条带含有对感兴趣的分析物具有特异性的捕获试剂,结合了所述标记物的分析物结合捕获试剂后变得固定化,在所述两个测试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彩色线或矩形图案,未被结合的标记物继续沿着流动路径行进,并且在所述对照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有色线。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区域设置有吸收垫,所述吸收垫设置在流动路径的端部处的测试区域内,用于吸收过量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样品接收区域还包括缓冲垫和疏水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样品垫的上游,用于接收追加的缓冲液;所述疏水垫定位在所述样品垫和缓冲垫之间,具有与样品垫和缓冲垫的不同的疏水性。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包括:输入单元、服务器和调度器;所述输入单元用于使用者输入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生成所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测定所需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所述调度器对多个待测试的生物样品配置流动路径。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包括:
使用者输入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生成测定所需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
将所述标记物点样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的测试样品接收区域,将所述捕获试剂点样到膜结构的测试条带;
结合了所述标记物的分析物结合捕获试剂后变得固定化,在膜结构的测试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彩色线或矩形图案,未被结合的标记物继续沿着流动路径行进,并且在膜结构的对照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有色线;
扫描仪扫描测定完毕后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驱动读取器对流动路径的图像上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进行读取;
光学强度与对应的分析物浓度的范围之间的对照表被预置到内核中,内核根据所述对照表得出生物样品中的分析物浓度并且向操作者实时显示所得出的浓度值。
进一步地,针对同一待测生物样品,采用n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分别进行侧流信息测定,对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值进行均值分析处理:
Figure BDA0003748001090000041
其中,n为进行n次测定,i为第i次测定,y是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的均值,x表示由读取器生成的颜色强度,w为n次测定的颜色强度均值,a和b为参数,k(w,xi)为核函数,其表达形式为:
k(w,xi)=exp(-||w-xi||2)。
本发明的侧流分析的系统提供了可靠、廉价、便携、快速和简单测试分析。侧流测定和分析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检测样品中感兴趣的分析物的存在或不存在,将针对感兴趣的分析物的标记抗体沉积在样品接收区域中或附近的测试条上。标记的抗体可以包括例如与抗体结合的检测分子或标记。当将待测试生物样品施加到测试条上时,待测试生物样品中存在的分析物被标记的抗体结合,所述标记的抗体沿着测试条流到测试区域,在测试区域中针对分析物的固定化抗体结合标记的抗体-分析物混合物。固定在测试条带上的抗体可不同于沉积在样品接收区中或附近的标记抗体。检测捕获的混合物,并确定分析物的存在。在不存在分析物的情况下,标记的抗体沿着测试条流动通过对照条带,在对照条带缺乏可检测的有色线信号时,则表明不存在特定分析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的俯视图;
附图2为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的侧视图;
附图3为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侧流信息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附图中,为了更好、更清楚的描述系统中的各元件的工作原理,表现所述装置中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只是明显区分了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能构成对元件或结构内的信号传输方向、连接顺序及各部分结构大小、尺寸、形状的限定。
侧流层析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量复杂混合物中分析物的纸质方法,能够在5-30min内显示样品检测结果。其检测原理是基于毛细管作用等外力作用将样品在膜上流动,由层析系统和免疫化学反应对样品进行分离和靶标特异性捕获,从而显示信号差异。
本发明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包括侧流信息测定单元100和侧流信息分析系统200。
如图1所示,为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100的俯视图。
侧流信息测定单元100用于检测生物样品,显示信号差异。侧流信息测定单元100包括测试样品接收区域10、膜结构20和测试区域30。
侧流信息测定单元100可选地还包括背底40,背底优选地是不透水的。背底40是刚性的或半刚性的,使得测试条保持平坦形状。背底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用于此目的的材料形成,例如聚酯薄膜。
如图2所示,为侧流信息测定单元100的侧视图,生物样品接收区域设有样品垫11,样品垫11在膜结构20的上游并与膜结构20直接接触。样品垫11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用于此目的的材料制备,例如编织网和纤维素过滤器。
样品垫11接收含有两种不同分析物X和Y中的至少一种的生物样品。样品垫11包括至少一层材料,其有助于提供一致的液体流动、润湿、缓冲和维持流体的pH,有助于生物样品分离。
在优选实施例中,样品垫11的最上层附有过滤膜,过滤膜的孔径小于1μm,用于过滤掉待测生物样品中的1μm至约15μm的超大颗粒。若不设置过滤膜,则待测生物样品中的超大颗粒会与对感兴趣的分析物特异性的标记物形成尺寸过大的混合物颗粒,影响对分析物浓度的分析。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样品垫11制备方法为:将玻璃纤维切割成300mm×20mm大小,使用样品垫处理液浸泡10min,置于45℃环境中干燥4h,保存备用。
膜结构20优选地采用多孔膜结构。多孔膜结构允许水性生物样品以及使用时追加的缓冲液从多孔膜结构的近端流动到多孔膜结构的远端,近端为与样品垫11接触的膜结构的一端部,远端为膜结构远离样品垫11的另一端部。膜结构20可以为例如硝酸纤维素、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膜、多孔聚乙烯片和玻璃纤维垫等。
在膜结构20的近端处设置有区域21和22,中部设置有两个测试条带24和25,远端处设置有对照条带26。
区域21和22含有对感兴趣的分析物具有特异性的固体标记的标记物。区域21和22直接位于膜结构20上并与膜结构20接触。
两个测试条带24和25上均含有对感兴趣的分析物具有特异性的固体捕获试剂。
测试区域30设置有吸收垫31。混合有水性生物样品的流体沿箭头方向的流动路径从样品垫11流动到膜结构20,并向下游通过膜结构20流入到测试区域30。
将对分析物X具有特异性的第一标记物点样并干燥到膜结构20上的区域21处。类似地,将对分析物Y具有特异性的与第一标记物不同的第二标记物点样并干燥到膜结构20上的区域22处。
将对分析物X具有特异性的第一捕获试剂在测试条带25处固定在膜结构20上,并且将对分析物Y具有特异性的第二捕获试剂在测试条带24处固定。固定的捕获试剂可以在膜结构上完全点样或条带化。
吸收垫31设置在流动路径的端部处的测试区域30内,其位于膜结构20的远端并用于吸收过量液体,防止流体朝向样品垫11的任何回流。
生物样品在区域21和22处分别接触两种标记物中的每一种,并与标记物混合,并且如果生物样品中存在分析物X和Y中的任一种,则形成混合物。然后,混合物和剩余标记物的共同流体沿箭头方向的流动路径流动。
第一标记物和第二标记物优选地具有低扩散常数,使得在被测试生物样品溶解之后,第一标记物和第二标记物在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之间几乎没有或没有横向扩散,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参见图1中的左右两个箭头。
本实施例的标记物优选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其表面分布着不同的功能基团,其差异可影响微球抗体偶联方式、偶联时间及偶联物稳定性等因素。同时,微球的大小也可影响试纸条检测性能,微球越大,标记效率越高,流动速度越慢,免疫反应时间越长,但非特异性背景干扰越大。
该实施例中,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标记抗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离心管中加入100μL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再添加300μL 0.05mol/L HEPES缓冲液(pH8.0),震荡混合均匀。向混合液中加入75μg的THC抗体,震荡混匀后,室温下超声10min。加入75μg兔IgG抗体后立即加入20μL10%BSA溶液,混匀后,室温超声10min,封闭未与抗体结合的微球位点。将溶液在10℃,16000μg条件下离心10min,移去上清。加入400μL保存液,超声、震荡混匀;重复该步骤1次;将标记好的偶联抗体存放在4℃冰箱备用。
如在垂直于流动路径的方向上观察的,在两个测试路径之间不直接存在障碍。膜结构20在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之间是连续的,一旦到达两个测试条带24和25,任何分析物结合捕获试剂后将变得固定化,在两个测试条带24和25处产生可检测的彩色线或矩形图案。未结合的标记物继续沿着单独的流动路径行进,未结合的标记物结合并固定在对照条带26处,从而产生可检测的有色线。如果在对照条带26处没有观察到彩色线,则认为测试无效。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测试样品接收区域10还提供有缓冲垫13和疏水垫12。
缓冲垫13用以接收追加的缓冲液。缓冲垫13位于样品垫11的上游,缓冲垫13可以由用于制备样品垫的相同材料制成。
疏水垫12可以定位在样品垫11和缓冲垫13之间,疏水垫12具有与样品垫11和缓冲垫13的不同的疏水性。与缓冲垫13和样品垫11中的每一个的疏水性相比,疏水垫13更疏水。
侧流信息分析系统200用于根据输入的待测定的生物样品分配侧流信息测定单元测定所需要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拍摄测试完毕后的流动路径的图像,并实现对流动路径图像的分析,计算分析物的浓度。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侧流信息分析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侧流信息分析系统2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执行器。
处理器包括:输入单元、服务器和调度器。输入单元是为了由使用者输入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而设置的。输入单元可以是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连接的输入端口。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输入单元,以输入与测量相对应的信息。
服务器基于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生成侧流信息测定单元100测定所需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
调度器对配置的流动路径执行调度。也就是说,如果配置了多个待测试的生物样品,则执行关于流动路径配置的调度。
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与处理器和执行器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存储处理器和执行器中的任何一个发送的数据。
执行器包括内核、读取器和扫描仪,扫描仪用于拍摄测定完毕后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并根据流动路径的图像驱动读取器对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进行读取,并通过内核进行分析物浓度的计算。
在优选实施例中,当所测定的分析物与标记物的混合物包括荧光分子的色谱载体、包括荧光胶乳的荧光亚微米颗粒、量子点、与生物探针试剂(例如抗体和核酸)复合的上转换和下转换磷光体。扫描仪优选地使用分光光度计扫描仪,分光光度计扫描仪包括具有激发源和发射源两者的光纤光栅。激发源耦合到光纤线路,使得在激发光束可以在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整个长度上移动扫描。激发光束还包括紧邻发射检测光纤束的光纤,其捕获来自测定组分的发射光。
在扫描仪拍摄测定完毕后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之前,读取器首先读取对照条带26处是否出现彩色线信号,如果未读取到彩色线信号,或者该彩色线信号低于阈值,则扫描仪不继续扫描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进入停止模式,并向操作者发出视觉或听觉信号;相反地,如果该彩色线信号等于或高于阈值,则将允许扫描仪继续扫描程序。
具体地,将侧流信息测定单元插入执行器的扫描仪,扫描仪用于扫描流动路径的图像,流动路径的图像拍摄后,驱动读取器进行对流动路径的图像中测试条带上的光学强度进行读取,并将读数发送至内核进行分析物浓度的计算。
测试条带上的光学强度与对应的特定分析物浓度的范围之间的对照表被预置到内核中,内核根据该对照表得出所述待测定的分析物浓度并且在显示屏(未示出)处向操作者实时显示所计算的浓度值。
在优选实施例中,针对同一待测生物样品,可采用多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进行多次测定,扫描仪同时捕获多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读取器同时读取多个不同待测定生物样本的流动路径的图像中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内核对该颜色强度进行分析后,将得出的每个分析物的浓度值并绘制在图上,并对强度结果进行均值分析处理
具体的,采用下式进行均值分析:
Figure BDA0003748001090000091
其中,n为进行n次测定,i为第i次测定,y是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的均值,x表示由读取器生成的颜色强度,w为n次测定的颜色强度均值,a和b为参数,k(w,xi0为核函数,其表达形式为:
k(w,xi)=exp(-||w-xi||2)。
通过上述多次测量,利用核函数和均值分析,能够精确地测定待测定生物样本中所含分析物的浓度的均值,且复杂率地、精确度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和侧流信息分析系统;
所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包括测试样品接收区域、膜结构和测试区域;
所述生物样品接收区域设有样品垫,样品垫在所述膜结构的上游并与膜结构直接接触;生物样品流体沿流动路径从样品垫流动到膜结构,并向下游通过膜结构流入到测试区域;
所述侧流信息分析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执行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输入的待测定的生物样品分配所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测定所需要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所述存储器通过网络与所述处理器和执行器进行通信,并且存储从处理器和执行器中的任何一个发送的数据;
所述执行器捕获测试完毕后的流动路径的图像,并实现对流动路径图像的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内核、读取器和扫描仪,所述扫描仪用于扫描测定完毕后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并驱动读取器对流动路径的图像上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进行读取,通过所述内核计算分析物的浓度;光学强度与对应的分析物浓度范围之间的对照表被预置到所述述内核中,内核根据所述对照表得出待测生物样品中的分析物浓度并且向操作者实时显示所得出的浓度;
针对同一待测生物样品,内核采用n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分别进行侧流信息测定,对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值进行均值分析处理:
Figure FDA0003748001080000011
其中,n为进行n次测定,i为第i次测定,y是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的均值,x表示由读取器生成的颜色强度,w为n次测定的颜色强度均值,a和b为参数,k(w,xi)为核函数,其表达形式为:
k(w,xi)=exp(-||w-xi||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同时捕获多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的流动路径的图像,读取器同时读取多个不同待测定生物样本的流动路径的图像中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所述内核对该颜色强度进行分析,将得出的每个分析物的浓度值绘制在图上,并对分析物的浓度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处理,从而测定不同待测定生物样本中所含分析物的浓度的变化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结构的近端处设置有两个区域,中部设置有两个测试条带,远端处设置有对照条带;所述两个区域含有对感兴趣的分析物具有特异性的标记物;所述两个测试条带含有对感兴趣的分析物具有特异性的捕获试剂,结合了所述标记物的分析物结合捕获试剂后变得固定化,在所述两个测试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彩色线或矩形图案,未被结合的标记物继续沿着流动路径行进,并且在所述对照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有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区域设置有吸收垫,所述吸收垫设置在流动路径的端部处的测试区域内,用于吸收过量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样品接收区域还包括缓冲垫和疏水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样品垫的上游,用于接收追加的缓冲液;所述疏水垫定位在所述样品垫和缓冲垫之间,具有与样品垫和缓冲垫的不同的疏水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输入单元、服务器和调度器;所述输入单元用于使用者输入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生成所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测定所需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所述调度器对多个待测试的生物样品配置流动路径。
8.一种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包括:
使用者输入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测定生物样品的名称生成测定所需的标记物和捕获试剂;
将所述标记物点样到侧流信息测定单元的测试样品接收区域,将所述捕获试剂点样到膜结构的测试条带;
结合了所述标记物的分析物结合捕获试剂后变得固定化,在膜结构的测试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彩色线或矩形图案,未被结合的标记物继续沿着流动路径行进,并且在膜结构的对照条带处产生可检测的有色线;
扫描仪扫描测定完毕后的侧流信息测定单元上的流动路径的图像,驱动读取器对流动路径的图像上的测试条带的颜色强度进行读取;
光学强度与对应的分析物浓度的范围之间的对照表被预置到内核中,内核根据所述对照表得出生物样品中的分析物浓度并且向操作者实时显示所得出的浓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同一待测生物样品,采用n个侧流信息测定单元分别进行侧流信息测定,对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值进行均值分析处理:
Figure FDA0003748001080000031
其中,n为进行n次测定,i为第i次测定,y是n次测定后分析物浓度的均值,x表示由读取器生成的颜色强度,w为n次测定的颜色强度均值,a和b为参数,k(w,xi0为核函数,其表达形式为:
k(w,xi)=exp(-||w-xi||2)。
CN202210835712.XA 2022-07-15 2022-07-15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5201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5712.XA CN115201468B (zh) 2022-07-15 2022-07-15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5712.XA CN115201468B (zh) 2022-07-15 2022-07-15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1468A true CN115201468A (zh) 2022-10-18
CN115201468B CN115201468B (zh) 2023-03-21

Family

ID=8358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5712.XA Active CN115201468B (zh) 2022-07-15 2022-07-15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146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8593A1 (en) * 2004-03-19 2005-09-2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For And On Behalf Of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Lateral flow diagnostic assay reader with radial cassette
CN104122401A (zh) * 2014-07-24 2014-10-2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204359794U (zh) * 2014-07-24 2015-05-2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试纸
US20160282343A1 (en) * 2012-08-15 2016-09-29 Immunolab LLC Quantitative lateral flow assay strip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n analyte, kits containing such strip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of same
US20170219573A1 (en) * 2015-10-15 2017-08-03 James William Needham Multiplexed lateral flow ass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CN108982882A (zh) * 2018-06-22 2018-12-11 卢氏实验室公司 一种数字化信息化维生素d快速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9959780A (zh) * 2019-04-28 2019-07-02 深圳市赛泰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物质检测装置、方法及智能手机
US20190376957A1 (en) * 2016-09-08 2019-12-12 Bbi Solutions Oem Limited Solid phase conjugat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8593A1 (en) * 2004-03-19 2005-09-2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For And On Behalf Of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Lateral flow diagnostic assay reader with radial cassette
US20160282343A1 (en) * 2012-08-15 2016-09-29 Immunolab LLC Quantitative lateral flow assay strip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n analyte, kits containing such strip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of same
CN104122401A (zh) * 2014-07-24 2014-10-2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204359794U (zh) * 2014-07-24 2015-05-2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试纸
US20170219573A1 (en) * 2015-10-15 2017-08-03 James William Needham Multiplexed lateral flow ass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US20190376957A1 (en) * 2016-09-08 2019-12-12 Bbi Solutions Oem Limited Solid phase conjugate
CN108982882A (zh) * 2018-06-22 2018-12-11 卢氏实验室公司 一种数字化信息化维生素d快速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9959780A (zh) * 2019-04-28 2019-07-02 深圳市赛泰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物质检测装置、方法及智能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1468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82330B1 (ko) 증기 응축액 특히 입김 응축액을 수집 및 분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그리고 이 장치 및 시스템을 사용하는 방법
JP4683806B2 (ja) 磁気クロマトグラフィ測定法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4846573B2 (ja) 基準としての天然分析物を有するラテラルフローアッセイ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396689B2 (en)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working range of a multi-analyte assay
JP3726082B2 (ja) 特異結合分析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特異結合分析装置
JP2007538256A (ja) イメージ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JPS60104260A (ja) マイクロアツセイロツド
JP4562854B2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測定方法
KR102133752B1 (ko) 측방 유동 분석 스트립
CN207851085U (zh) 一种可消除免疫层析法检测中红细胞干扰的试纸条
JP2002530648A (ja) 生物学的サンプルの分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H04500860A (ja) 分析的アッセイ方法
JPWO2003029822A1 (ja) 特異結合分析装置および特異結合分析方法
JP2000321277A (ja) クロマト定量測定装置
JP2013170835A (ja) イムノクロマト用検査器具、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JP2008268043A (ja) 検査デバイスの検出部の形成方法及びラテラルフロー免疫測定用検査デバイス
EP2517015A1 (en) Analyte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10278423A1 (en) Ferritin analysis via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CN115201468B (zh) 对生物样品进行侧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US20220299525A1 (en) Computational sensing with a multiplexed flow assays for high-sensitivity analyte quantification
JP2012215420A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プログラム
JP2016161329A (ja) イムノクロマト法検査デバイスの試料添加部の形成方法及びイムノクロマト法検査デバイス
JPWO2003100425A1 (ja) 免疫学的クロマトグラフ法の試験紙片の読み取り定量装置
JP2011503580A (ja) イムノアッセイまたは酵素アッセイにおいて分析物を定量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7163341A1 (ja) イムノクロマト法検査デバイスの試料添加部の形成方法及びイムノクロマト法検査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50090 east side of 5th floor, A10 building, China Cloud valley software park, No.9, Songhua Road, concentrated area, hapi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gyun Ge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90 east side of 5th floor, A10 building, China Cloud valley software park, No.9, Songhua Road, concentrated area, hapi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rbin Xingyun medical laborato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