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4708A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4708A
CN115194708A CN202210125366.6A CN202210125366A CN115194708A CN 115194708 A CN115194708 A CN 115194708A CN 202210125366 A CN202210125366 A CN 202210125366A CN 115194708 A CN115194708 A CN 115194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holder
balls
pressing ring
tool
protru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53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兼圣展
山本瑞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94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4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8Means for retaining and guiding the tool bit, e.g. chucks allowing axial oscillation of the tool bit
    • B25D17/084Rotating chucks or sockets
    • B25D17/088Rotating chucks or sockets with radial movable locking elements co-operating with bit shaf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3Details relating to chucks with radially movable locking elements
    • B25D2217/0038Locking members of special shape
    • B25D2217/0042Ball-shaped lock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79/00Chucks or sockets
    • Y10T279/17Socket type
    • Y10T279/17042Lost motion
    • Y10T279/17076Sprea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锤钻(1)包括工具保持架(10)、被设置于工具保持架的收容孔(45、45)内的两个滚珠(35、35)、通过螺旋弹簧(34)对滚珠向收容孔的前部侧进行施力的引导垫圈(33)、相邻配置于引导垫圈的前侧的按压环(32)和使按压环在两个滚珠的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后移动的操作套筒(31)。在引导垫圈的前表面设置有向按压环侧突出的突起部(42),通过突起部(42),在按压环的锁定位置引导垫圈成为从工具保持架的轴线(A)倾斜的倾斜姿态,从而一方的滚珠(35)能比另一方的滚珠(35)更向后方移动。据此,能通过使两个滚珠可靠地退避来顺畅地将顶端工具插装于工具保持架。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锤(electric hammer)、锤钻(hammer drill)等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电锤、锤钻等冲击工具在外壳(housing)内将电机的旋转通过曲柄机构(crankmechanism)等转换为活塞的前后运动。并且,通过与活塞联动而前后运动的冲击件,对被安装于工具保持架(tool holder)的顶端工具的后端进行直接冲击或者通过中间件间接地进行冲击。
在该冲击工具中,在外壳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将顶端工具插装于工具保持架的卡盘机构(安装部)。在该安装部中,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被贯穿设置于工具保持架的一对收容孔内收容有能向工具保持架的轴线方向和径向移动的一对滚珠。该滚珠通过被螺旋弹簧向前方施力的引导垫圈(抵接部件)被施力到收容孔的前方位置。在工具保持架上外装有按压环(press ring)。按压环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其中,所述锁定位置是按压环位于滚珠的外侧且使滚珠向工具保持架内突出的位置;所述锁定解除位置是按压环从滚珠的外侧向后方退避且允许滚珠从工具保持架内退避的位置。按压环被保持在操作套筒的内周,且通过螺旋弹簧被施力到锁定位置。当使操作套筒后退时,按压环滑动到锁定解除位置,从而能够拆装顶端工具。
引导垫圈具有随着靠向中心而向后方突出的圆锥形状的承受部。在承受部的局部凹进设置有后退部,该后退部相对于工具保持架的轴线的角度比其他部分相对于工具保持架的轴线的角度小且向后方突出。通过使下侧的滚珠嵌合于该后退部而使两个滚珠的位置向前后偏移。
在该安装部中,当将顶端工具的后端插入于工具保持架时,上侧的滚珠首先挤入按压环与承受部之间且从工具保持架内退避,从而使引导垫圈倾斜。当进一步使顶端工具后退时,下侧的滚珠也挤入按压环与承受部之间且从工具保持架内退避。并且,当设置于顶端工具的外周的凹槽到达滚珠的位置时,两个滚珠通过螺旋弹簧的施力而前进且嵌合于凹槽,从而使顶端工具在旋转方向上与工具保持架一体化。因此,即使不使操作套筒后退,也能够仅通过推压将顶端工具插装(插入并安装)于工具保持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494988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发明由于局部地设置于引导垫圈的后退部使滚珠的位置发生偏移,因此,在插入顶端工具时发生滚珠无法顺畅地向后退部退避的情况。也考虑过增大后退部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量而增大滚珠的移动范围,但插入顶端工具时,与通过后退部在引导垫圈的推压方向上施加的分力相比,在引导垫圈的径向上施加的分力更大,从而担忧无法对顶端工具进行推压。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使两个滚珠可靠地退避来将顶端工具顺畅地插装于工具保持架的冲击工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包括筒状的工具保持架、两个滚珠、环状的抵接部件、按压环和操作套筒,其中,顶端工具的后端能够从前方插入所述工具保持架;所述两个滚珠在径向贯穿设置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一对收容孔内以能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且能向所述工具保持架内的轴线侧出没的方式设置;所述环状的抵接部件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被外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且通过施力部件对所述两个滚珠向所述收容孔的前部侧施力;所述按压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被外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且相邻配置于所述抵接部件的前侧,通过所述施力部件被向前方施力;所述操作套筒被外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且在内周侧抵接有所述按压环,并且能够在前侧的锁定位置与后侧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其中,所述前侧的锁定位置是所述按压环位于处在所述收容孔的前部侧的所述两个滚珠的外侧且使所述两个滚珠向所述工具保持架内的轴线侧突出的位置;所述后侧的锁定解除位置是所述按压环从所述两个滚珠的外侧后退且允许所述两个滚珠从向所述工具保持架内突出的突出位置退避的位置,该冲击工具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按压环的彼此的相向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向另一侧突出的突出部,通过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按压环的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抵接部件成为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轴线倾斜的倾斜姿态,从而任一方的所述滚珠能比另一方的滚珠更向后方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使两个滚珠可靠地退避来将顶端工具顺畅地插装于工具保持架。因此,顶端工具的插入性能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
1:锤钻;2:主体外壳;3:电机外壳;4:电机;5:输出轴;10:工具保持架;17:大径部;18:小径部;20:活塞;24:冲击件;25:中间件;26:止挡橡胶;30:安装部;31:操作套筒;32:按压环;33、33a:引导垫圈;34:螺旋弹簧;35:滚珠;40:承受部;40A:下半部分侧;40B:上半部分侧;41:内侧平面部;42:突起部;43:外侧平面部;45:收容孔;50:顶端工具;51:锥形端部;A:工具保持架的轴线。
附图说明
图1是锤钻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2A表示顶端工具的安装前的状态,图2B表示顶端工具的初始的推压状态,图2C表示进一步推压顶端工具的状态。
图3A表示从图2C进一步推压顶端工具而使两个滚珠滚动到锥形端部的状态,图3B表示进一步推压顶端工具而使两个滚珠滚动到顶端工具的外周的状态,图3C表示进一步推压顶端工具而使两个滚珠卡合于凹槽的状态。
图4是引导垫圈的说明图,其中,图4A表示从前方观察引导垫圈的立体图、图4B表示主视图、图4C表示中央纵剖视图。
图5是变形例的引导垫圈的说明图,其中,图5A表示从前方观察引导垫圈的立体图、图5B表示主视图、图5C表示中央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突出部被设置于抵接部件的前表面。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单地得到抵接部件的倾斜姿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抵接部件为除突出部以外在周向上均等的圆盘形状。根据该结构,抵接部件的形状变得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抵接部件的中央部分为随着靠向中心而逐渐后退的圆锥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滚珠顺畅地向后方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圆锥形状的部分在周向上的局部以相对于工具保持架的轴线的角度变小的方式向后方鼓出,在所述局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突出部,一方的滚珠能够通过圆锥形状的鼓出部分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滚珠更可靠地向后方退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圆锥形状被设置于抵接部件的中央部分,在中央部分的外周设置有平面部。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抵接部件上设置突出部,也能够对按压环稳定地进行施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施力部件随着靠向前方而直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形状的螺旋弹簧。根据该结构,能够与抵接部件的形状相适配而高效地传递施加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在抵接部件的外周形成有用于螺旋弹簧的前端抵接的第2平面部。根据该结构,抵接部件的施力状态稳定。
[实施例]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冲击工具的锤钻1的一例的中央纵剖视图。
锤钻1在主体外壳2的前侧下部沿上下方向连接电机外壳3。在电机外壳3内收容有使输出轴5朝上的电机4。在主体外壳2内,于电机外壳3的上方设置有齿轮外壳6。在齿轮外壳6内平行地设置有与输出轴5啮合的曲柄轴7和中间轴8。在齿轮外壳6的前侧组装有向前方延伸的筒状的前外壳9。在前外壳9内,筒状的工具保持架10同轴且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主体外壳2的后部连接有手柄外壳11。在主体外壳2的前部连接有用于覆盖前外壳9的外壳罩12。
中间轴8与被设置于工具保持架10的后端的锥齿轮13啮合。在手柄外壳11设置有开关14和开关操作柄15。在手柄外壳11的下部连接有电源线16。
工具保持架10在前外壳9内为大径部17。大径部17的前端为随着靠向前方而变得尖细且从前外壳9突出的小径部18。在小径部18设置有用于插入安装顶端工具50的安装部30。对安装部30在后面进行叙述。
在大径部17内设置有活塞20。活塞20通过连杆(connecting rod)22被连接于曲柄轴7的偏心销21。在活塞20的前方,于大径部17内通过空气室23而收容有冲击件24。在冲击件24的前方,于大径部17内收容有中间件25。
在主体外壳2的左侧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切换操作柄。通过操作切换操作柄,能够选择锤模式、锤钻模式和钻模式这三种动作模式。在锤模式下,在工具保持架10的旋转被锁定的状态下使曲柄轴7旋转来对顶端工具50施加冲击。在锤钻模式下,使曲柄轴7和中间轴8同时动作来对顶端工具50施加冲击和旋转。在钻模式下,不施加冲击使中间轴8旋转而使顶端工具50与工具保持架10一起旋转。
还如图2A所示,在工具保持架10的小径部18的顶端安装有环状的止挡橡胶26。安装部30被设置于止挡橡胶26和前外壳9之间。安装部30具有操作套筒31、按压环32、引导垫圈33、螺旋弹簧34和两个滚珠35、35。
操作套筒31在止挡橡胶26和前外壳9之间被外装于小径部18,且能够前后移动。在操作套筒31的内周形成有环状的止挡部36。止挡部36在操作套筒31的前进位置抵接于止挡橡胶26。
按压环32在操作套筒31内外装于小径部18。按压环32的内周形成为前侧为扩径部37,后侧为缩径部38,中间部为将两者进行连接的锥部39的阶梯形状。按压环32能够在操作套筒31内前后移动,且在抵接于止挡部36的位置被限制向前方前进。
引导垫圈33为在操作套筒31内被外装于小径部18的圆盘形状。引导垫圈33的直径比按压环32大,且中央部分为随着从外周靠向中心而向后方突出的圆锥形状的承受部40。但是,承受部40的圆锥形状在整周范围内不均等,还如图4所示,以相较于承受部40的下半部分侧40A,承受部40的上半部分侧40B相对于工具保持架10的轴线A的角度更小的方式形成为上下不均等。据此,相较于下半部分侧40A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量,上半部分侧40B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量更大。
在承受部40的外周形成有与轴线A正交的环状的内侧平面部41。在内侧平面部41的上侧,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突起部42。在引导垫圈33的最外周形成有与轴线A正交的环状的外侧平面部43。
螺旋弹簧34在工具保持架10的大径部17的前端与引导垫圈33之间被外装于小径部18。螺旋弹簧34为随着从前端靠向后方而成为小径的圆锥形状。螺旋弹簧34的前端抵接于引导垫圈33的外侧平面部43的后表面。螺旋弹簧34的后端抵接于大径部17的前端。
因此,螺旋弹簧34对引导垫圈33向前方施力,通过引导垫圈33对按压环32和操作套筒31向前方施力。
在图2A所示的常态下,操作套筒31通过螺旋弹簧34的施力而位于抵接于止挡橡胶26的前进位置。按压环32位于抵接于操作套筒31的止挡部36的前进位置。引导垫圈33位于内侧平面部41抵接于按压环32的后表面的前进位置。
但是,由于在按压环32的上侧的后表面抵接有引导垫圈33的突起部42,因此,引导垫圈33在前进位置以不是与轴线A同轴的姿态而是以上侧位于比下侧靠后方的位置的倾斜姿态抵接于按压环32。
在工具保持架10的小径部18形成有一对收容孔45、45。收容孔45、45被配置于以轴线A为中心的点对称位置,且在径向上贯通小径部18。收容孔45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得较长,前后两端形成为随着从小径部18的外表面靠向轴线A侧而变得尖细的锥状。在与收容孔45相差90°相位的位置,于小径部18的内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46、46。
滚珠35、35被收容于收容孔45、45,且分别能够在收容孔45内前后滚动。各滚珠35在收容孔45内也能向径向滚动。各滚珠35在小径部18的轴心侧能够滚动到局部向小径部18内突出的位置。在图2A所示的操作套筒31和按压环32的前进位置(锁定位置),按压环32的缩径部38位于滚珠35、35的外侧。因此,滚珠35、35被锁定在向小径部18内突出的突出位置,从而被限制向径向外侧的移动。
在该状态下引导垫圈33的承受部40的下半部分侧40A抵接于下侧的滚珠35A(以下,在区分上下的情况下,将下侧的滚珠标记为35A,将上侧的滚珠标记为35B)。因此,滚珠35A在收容孔45的前部侧被锁定在向小径部18内突出的突出位置。
另一方面,倾斜角度较大的承受部40的上半部分侧40B比下半部分侧40A更向后方倾斜。因此,在按压环32与上半部分侧40B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滚珠35B向后方移动的退避空间S。但是,即使滚珠35B后退到抵接于上半部分侧40B为止,其与按压环32的缩径部38的抵接状态也不发生变化。因此,滚珠35B向小径部18内突出的突出位置被保持。
在顶端工具50的后端形成有朝向后方而变得尖细的锥形端部51。在顶端工具50的后端外周,于以轴线为中心的点对称位置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一对凹槽52、52。在与凹槽52、52相差90°相位的位置,于顶端工具50的后端外周形成有从后端向前方延伸的一对卡合槽53、53。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锤钻1中,在将顶端工具50插装(插入并安装)于安装部30时,如图2A所示,在使操作套筒31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将顶端工具50的后端以使卡合槽53、53与小径部18的突条46、46相适配的方式插入于小径部18。于是,顶端工具50的锥形端部51抵接于滚珠35A、35B。但是,由于在上侧的滚珠35B的后方形成有退避空间S,因此,滚珠35B在抵接于按压环32的状态下在收容孔45内后退。此时,如图2B所示,滚珠35B后退到中心位于比按压环32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且抵接于承受部40的上半部分侧40B为止。因此,不妨碍顶端工具50的后退。
当顶端工具50继续后退时,如图2C所示,下侧的滚珠35A被顶端工具50的锥形端部51推压而移动到收容孔45的后部为止。然后,滚珠35A挤入按压环32与承受部40的下半部分侧40A之间。因此,滚珠35A使引导垫圈33的下部向后方移动。接着,上侧的滚珠35B也被锥形端部51推压而移动到收容孔45的后部为止。然后,滚珠35B挤入按压环32与承受部40的上半部分侧40B之间。因此,滚珠35B使引导垫圈33的上部向后方移动。
当顶端工具50进一步后退时,如图3A所示,滚珠35A、35B一边向锥形端部51相对地滚动一边在按压环32与引导垫圈33之间向径向外侧移动。由于滚珠35A、35B始终抵接于按压环32,因此,即使锤钻1朝上也不会使按压环32后退。
然后,当顶端工具50进一步后退时,如图3B所示,滚珠35A、35B相对地越过锥形端部51而滚动到顶端工具50的后端周面上,且从收容孔45、45向径向外侧退避。当在该状态下使顶端工具50后退时,凹槽52、52到达滚珠35A、35B的内侧。于是,如图3C所示,滚珠35A、35B被引导垫圈33的承受部40推压而向按压环32的内侧移动,从而从收容孔45、45向突出位置返回。因此,滚珠35A、35B卡合于凹槽52、52。如此一来,顶端工具50被滚珠35A、35B防脱,并且在旋转方向上与工具保持架10连接为一体。
安装顶端工具50之后,通过切换操作柄选择动作模式并对开关操作柄15进行推压操作。于是,开关14接通而使电机4驱动,从而输出轴5进行旋转。
在锤模式的情况下,输出轴5的旋转被传递到曲柄轴7。但是,中间轴8的旋转不从锥齿轮13传递到工具保持架10。因此,通过偏心销21的偏心运动,活塞20经由连杆22前后运动。于是,冲击件24通过空气室23前后运动,冲击件24通过中间件25间接地冲击顶端工具50。因此,能够由顶端工具50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切削等。
在锤钻模式的情况下,输出轴5的旋转被传递到曲柄轴7。另外,中间轴8的旋转从锥齿轮13传递到工具保持架10。因此,工具保持架10旋转,顶端工具50伴随着冲击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在钻模式的情况下,曲柄轴7不旋转,中间轴8的旋转被传递到工具保持架10。因此,活塞20不前后运动,顶端工具50进行旋转而能够对被加工材料进行穿孔等。
此外,在将顶端工具50从工具保持架10拆下的情况下,使操作套筒31从图3C的状态抵抗螺旋弹簧34的施力而后退。于是,按压环32也被止挡部36推压而后退,从而引导垫圈33也后退。因此,按压环32移动到扩径部37成为滚珠35、35的外侧的锁定解除位置。当在该状态下将顶端工具50拉向前方时,卡合于凹槽52、52的滚珠35、35从凹槽52、52脱落且向收容孔45、45的径向外侧移动。因此,能够拔出被解除了基于滚珠35、35的防脱的顶端工具50。
这样,根据上述方式的锤钻1,在引导垫圈33(抵接部件)的与按压环32相向的相向面上设置有向按压环32侧突出的突起部42(突出部)。通过该突起部42,在按压环32的锁定位置引导垫圈33成为从工具保持架10的轴线A倾斜的倾斜姿态,从而滚珠35B能够比滚珠35A更向后方移动。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使两个滚珠35A、35B可靠地退避来顺畅地将顶端工具50插装于工具保持架10。因此,顶端工具50的插入性能提高。
突起部42被设置于引导垫圈33的前表面。因此,能够简单地得到引导垫圈33的倾斜姿态。
引导垫圈33为除突起部42之外在周向上均等的圆盘形状。因此,引导垫圈33的形状变得简单。
引导垫圈33的中央部分为随着靠向中心而逐渐后退的圆锥形状的承受部40。因此,滚珠35A、35B能够顺畅地向后方移动。
承受部40的上半部分侧40B(周向上的一部分)以相对于工具保持架10的轴线A的角度变小的方式向后方鼓出。并且,在上半部分侧40B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突起部42,滚珠35B能够通过上半部分侧40B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因此,能够使滚珠35B更可靠地向后方退避。
圆锥形状的承受部40被设置于引导垫圈33的中央部分,在中央部分的外周设置有内侧平面部41(平面部)。因此,即使在引导垫圈33设置突起部42也能够稳定地对按压环32进行施力。
对引导垫圈33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为随着靠向前方而直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形状的螺旋弹簧34。因此,能够与引导垫圈33的形状相适配而高效地传递施加力。
在引导垫圈33的外周形成有供螺旋弹簧34的前端抵接的外侧平面部43(第2平面部)。因此,引导垫圈33的施力状态稳定。
下面,对本发明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承受部的鼓出部分如果能够使滚珠后退则也可以为比一半在周向上更小的部分。但是,也可以没有抵接部件的鼓出部分。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引导垫圈33a那样,使承受部40为在周向上均等的圆锥形状。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起部42得到引导垫圈33a的倾斜姿态。
抵接部件可以为不是中央部分而是整体为圆锥形状。反之,抵接部件也可以为圆锥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球面形状或平面形状)。
可以在抵接部件与工具保持架之间采用使抵接部件相对于工具保持架在旋转方向上一体化的结构(例如对边宽度彼此的嵌合)。
突出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的突起部。突出部也可以作为在周向上形成得较长的突条。也可以设置多个突出部。
突出部也可以设置在按压环的后表面上而不是设置在抵接部件上。该情况下的突出部的方式也可以适宜地变更。也可以不设置突起部而是通过局部地增大按压环的壁厚来使抵接部件倾斜。
突出部也可以设置在抵接部件与按压环双方的相向面上。
螺旋弹簧并不局限于圆锥形状。也可以采用螺旋弹簧以外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方式中,说明了一对收容孔和滚珠被配置于工具保持架的上下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该配置。本发明也包括收容孔和滚珠被配置于工具保持架的左右或者被配置于其他相位的情况。
锤钻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冲击部具有与工具保持架平行的中间轴,且在设置于中间轴的凸起套筒上具有能够通过使轴线倾斜的斜盘轴承(Swash bearing)而进行摆动的臂,从而能够使连接于臂的活塞筒前后运动。
电机的朝向、种类也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
动作模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的三种模式(锤模式、锤钻模式、钻模式)。例如也可以为能够选择仅锤钻模式和锤模式这两种动作模式。
也可以不是AC机而是安装电池组来作为电源的DC机。
作为冲击工具并不局限于锤钻,即使是仅具有冲击部的电锤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安装部。

Claims (8)

1.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包括筒状的工具保持架、两个滚珠、环状的抵接部件、按压环和操作套筒,其中,
所述筒状的工具保持架能使顶端工具的后端从前方插入;
所述两个滚珠在径向贯穿设置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一对收容孔内以能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且能向所述工具保持架内的轴线侧出没的方式设置;
所述抵接部件以能前后移动的方式被外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且通过施力部件对所述两个滚珠向所述收容孔的前部侧施力;
所述按压环以能前后移动的方式被外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且相邻配置于所述抵接部件的前侧,且通过所述施力部件被向前方施力;
所述操作套筒被外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且在内周侧抵接所述按压环,并能在前侧的锁定位置与后侧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其中,所述前侧的锁定位置是所述按压环位于处在所述收容孔的前部侧的所述两个滚珠的外侧且使所述两个滚珠向所述工具保持架内的轴线侧突出的位置;所述后侧的锁定解除位置是所述按压环从所述两个滚珠的外侧后退且允许所述两个滚珠从向所述工具保持架内突出的突出位置退避的位置,
所述冲击工具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按压环的彼此的相向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向另一侧突出的突出部,通过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按压环的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抵接部件成为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轴线倾斜的倾斜姿态,从而任一方的所述滚珠能比另一方的滚珠更向后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被设置于所述抵接部件的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成为除所述突出部以外在周向上均等的圆盘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的至少中央部分是随着靠向中心而逐渐后退的圆锥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锥形状的部分在周向上的局部以相对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轴线的角度变小的方式向后方鼓出,在所述局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所述突出部,所述一方的滚珠能通过所述圆锥形状的鼓出部分进一步向后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锥形状被设置于所述抵接部件的所述中央部分且在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设置有平面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随着靠向前方而直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形状的螺旋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抵接部件的外周形成有所述螺旋弹簧的前端抵接的第2平面部。
CN202210125366.6A 2021-04-05 2022-02-10 冲击工具 Pending CN115194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4335 2021-04-05
JP2021064335A JP2022159879A (ja) 2021-04-05 2021-04-05 打撃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4708A true CN115194708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282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5366.6A Pending CN115194708A (zh) 2021-04-05 2022-02-10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4414A1 (zh)
JP (1) JP2022159879A (zh)
CN (1) CN115194708A (zh)
DE (1) DE1020221080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9886B2 (ja) 2007-02-16 2012-06-13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のチャック機構
DE102007028486A1 (de) * 2007-06-21 2008-12-24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halter für ein Elektrowerk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Meißel- und/oder Bohrhamm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4414A1 (en) 2022-10-06
JP2022159879A (ja) 2022-10-18
DE102022108007A1 (de)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58734B1 (en) Chuck mechanism for a striking tool
CN107150314B (zh) 锤钻
US7717191B2 (en) Multi-mode hammer drill with shift lock
US7717192B2 (en) Multi-mode drill with mode collar
US7735575B2 (en) Hammer drill with hard hammer support structure
EP1795311B1 (en) Power impact tool
JP4917408B2 (ja) 電動工具
US20050199404A1 (en) Impact driver
CN1502436A (zh) 冲击钻
US20060266536A1 (en) Hammer drill
US20070131440A1 (en) Power impact tool adapter
JP5507324B2 (ja) ねじ締め工具のビット取り付け装置
JP2023156140A (ja) 集塵カップ及び電動工具
CN115194708A (zh) 冲击工具
US10987792B2 (en) Impact tool
JP2021104557A (ja) 作業工具
JP6735118B2 (ja) ハンマドリル
JP2013230528A (ja) 締め付け工具
CN111823194A (zh) 冲击工具
JP4170871B2 (ja) 打撃工具用ツールリテーナ
JP6668110B2 (ja) 打撃工具
JP3701552B2 (ja) 往復動切断工具のブレード取り付け装置
JP2024157953A (ja) 打撃工具
CN114559101A (zh) 往复式动力工具
JPH0431801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