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2868A -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2868A
CN115192868A CN202210388955.3A CN202210388955A CN115192868A CN 115192868 A CN115192868 A CN 115192868A CN 202210388955 A CN202210388955 A CN 202210388955A CN 115192868 A CN115192868 A CN 115192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coronary
balloon
inner tub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89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斌
彭丹
魏达
张楠
成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T MEDIC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T MEDIC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T MEDICAL Inc filed Critical APT MEDIC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192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2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79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radio-opaque markers in the region of the ballo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和导管组件,其包括底座和管体,所述管体通过其近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内管围成的腔体作为导丝/输液腔,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合围成的腔体作为球囊腔,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球囊和可调节弯曲角度的塑形段,所述球囊与所述外管相连通,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一个或多个显影标记。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快速寻找并进入到患者体内的冠状静脉窦并临时封堵冠状静脉,实现对冠状静脉造影的功能,还能够实现冠状静脉窦通道的快速建立以便后续起搏电极的植入,同时减少器械的交换次数,从而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三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CRT/CRT-D)的手术操作,这里的心脏起搏器包括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两部分,其中,三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通过脉冲发生器产生预先设置参数的脉冲电流,并经过电极导线刺激心脏,以代替心脏的起搏点进而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三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通过起搏分布于左室壁外的冠状静脉窦的属支来间接起搏左室,以恢复左右室心电活动同步,从而达到治疗由双室电活动不同步引致的心力衰竭的目的,这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停搏和心力衰竭的安全有效方法,
其中,在左室起搏电极植入术前,首先需要寻找冠状静脉窦口并建立冠状静脉通道;然后通过冠状静脉造影方式明确汇入冠状窦静脉的血管的走形;最后准确地将起搏电极送入冠状静脉属支内以间接起搏左室,这里的造影是指在放射诊断学中通过摄入含原子序数高的元素的物质,然后在预诊断的体内部位摄取放射照片以供医学诊断。
考虑到这里需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心衰患者均属于危重病人,他们对包括手术时间在内的手术耐受度等都较低。植入心脏起搏的核心且关键的环节是找寻合适的放置左室电极的冠状静脉属支,但是目前的相关介入器械操作困难,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中一种现行方法需额外增加CS电极导管的使用,这会导致成本高;并且对于冠状静脉窦口异常的患者,CS电极导管进入窦口困难:CS电极导管为实心结构,头端弯型固定,且无法通过导丝,遇到冠状静脉窦口变异或者带有瓣膜的患者,或者需要右侧植入CRT的患者,寻找冠状静脉窦口难度会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失败;这样,过多的器械交换,会增加血管夹层风险,手术时间长,会增加感染风险。
另一种现行方法的弯型固定不可调整,且弯型在体内状态不清晰,增加医生操作难度。没有球囊临时封堵血管阻断血流,而静脉血从血管属支流向血管主支,在血流冲击下,造影剂无法到达血管远端,造影不清晰,如果属支血管复杂,需要重新造影选择血管,增加手术不确定性;同轴性一般,可能造成血管夹层。还有一种现行方法III: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远端弯型形状单一:提高手术效率的关键在于球囊导管能快速找到并进入冠状静脉窦,由于不同患者冠状窦口位置形态均有所不同,单一的固定弯型较难适应所有患者,对于不适用该弯型的患者,其手术效率反而受到影响。球囊导管弯型在体内无法做到可视:弯型在体内可视对于提升手术效率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医生快速找到冠状静脉窦口。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的管身无法支撑鞘管进入到冠状静脉窦:CRT植入前需要建立冠状静脉通道,以便后续将起搏电极植入到靶静脉。而球囊导管本身为中空结构,无法支撑鞘管进入到冠状静脉窦。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未考虑进入冠状静脉窦时可能发生血管夹层的问题:冠状静脉特别容易发生血管夹层,而通常导管头端比较硬,无法做到非常柔软。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可以解决冠状静脉造影的问题,但没有解决造影后方便起搏电极快速植入的问题。由于起搏电极植入的靶静脉为属支静脉,静脉内径较小,部分患者靶静脉迂曲严重,起搏电极很难放置于靶静脉,针对这类型患者,需要额外借助其他器械完成起搏电极的植入,增加器械交换,延长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其包括底座和管体,所述管体通过其近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内管围成的腔体作为导丝/输液腔,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合围成的腔体作为球囊腔,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球囊和可调节弯曲角度的塑形段,所述球囊与所述外管相连通,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一个或多个显影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两个端口,两个所述端口分别是用于穿入导丝或注入造影剂的导丝/输液端口以及用于充盈/收缩球囊的球囊充盈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管体的其他部分的硬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形段采用弹性体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标记设置在所述塑形段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塑性段上设置至少三个显影标记,通过设置三个以上的显影标记能够快速确定所述管体的远端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标记具有定位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管组件,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以及至少一根导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的数量为多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具有亲水涂层。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带有实现可视化塑性段的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能够快速寻找并进入到患者体内的冠状静脉窦,通过导管上的球囊扩张能够临时封堵冠状静脉,并通过从导丝/输液腔注射造影剂,实现对冠状静脉造影的功能。此外,利用所述管体的腔体中同时输送多根导丝以增加导丝的支撑,在所述导丝和所述管体的双重支撑作用下,可以轻松将鞘管送入到冠状静脉,从而实现冠状静脉窦通道的快速建立以便后续起搏电极的植入,同时减少器械的交换次数,从而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管体;21-内管;22-外管;23-导丝/输液端口;24-球囊充盈端口;25-塑形段;26-出口;27-侧管;3-球囊;4-显影标记;5-应变释放套。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所述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作为实现介入性治疗的导管组件的组成部分,这种导管组件适用于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整个手术过程,这里的所述导管可以在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手术过程中用于寻找冠状静脉窦口、建立冠状静脉通道、实现冠状静脉造影以及进入靶静脉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管包括底座1和管体2,所述底座1包括具有空腔的主体,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所述导管时需要将所述管体2的末端最大程度地插入到患者体内。其中,所述底座2便于用户手持所述导管进行手术操作,所述管体2通过其近端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这里的所述近端是指用于与所述底座1实现连接的端部。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所述管体2为双腔体结构,其包括内管21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21外侧的外管22,位于内侧的所述内管21围成的腔体作为导丝/输液腔,导丝和/或造影剂可以通过导丝/输液腔抵达患者体内的操作位置,所述外管22和所述内管21合围成的腔体作为球囊腔,所述球囊腔用于针对球囊实现充放气操作。
此外,为了便于所述管体2能够伸入到患者体内,所述管体2的管壁上可以通过设置编织层的方式以加强所述管体2的硬度。
为了保证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连接,如图4所示,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出口26以及两个端口,两个所述端口分别是用于穿入导丝或注入造影剂的导丝/输液端口23以及用于充盈/收缩球囊的球囊充盈端口24。进一步地,这两个所述端口均可以与具有标准鲁尔内圆锥结构的锁定接头连接,以便于与其他装置连接,例如所述导丝/输液端口23可以通过接头与造影剂供应装置连接,所述球囊充盈端口24可以通过接头与气体供应装置连接。为了实现在所述底座1设置两个端口,还可以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侧管27,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为导丝/输液端口23,所述侧管一端为球囊充盈端口2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分别伸入所述底座1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22与所述底座1的连接位靠近所述出口26,所述内管21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靠近所述导丝/输液端口23,且所述侧管27与所述底座1相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出口26和所述内管21的连接位之间。具体而言,通过将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伸入所述底座1的空腔内,并分别将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的近端与所述底座1内不同位置固定连接,实现所述导丝/输液端口23和所述球囊充盈端口24对所述管体2内不同空腔的连通。其中,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的近端与所述底座1内不同位置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实现。此外,所述导丝/输液端口23的一端为鲁尔内圆锥形;所述球囊充盈端口24的一端为鲁尔内圆锥形。此外,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管体2之间设置应变释放套5,从而使得所述底座1和所述管体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为了便于端口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所述导丝/输液端口23的外壁设有锁定凸棱;所述球囊充盈端口24的外壁设有锁定凸棱。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在患者体内的预定位置实现清晰的冠状静脉造影,在所述管体2的远端设置球囊3,所述球囊3与所述外管22相连通并通过所述外管22进行气体充盈,这里的所述球囊3是类似气球的结构,其能可通过压力使之扩张形成一定的形状(例如长球状)。这里的所述球囊3还是一种顺应性球囊,也就是所述球囊3扩张到预定直径等尺寸后,随着充盈压力的增加,其直径、容积等尺寸能够随着血管的结构不断增加,这样,所述球囊3在气体充盈后能够实现临时封堵血管的作用,使得位于封堵部位远端的血液回流受阻,进而便于实现冠状静脉窦属支的显影操作。
具体地,可以将所述球囊3包裹住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之间的球囊充盈腔在远端的出口;也可以是在所述外管22侧壁开设通孔,连通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之间的球囊充盈腔和所述球囊3内部的空间,此时所述内管21和所述外管22之间的球囊充盈腔在远端的出口封闭,避免扩张球囊的气体或液体进入患者体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管体2的远端设置可调节弯曲角度的塑形段23,这里的所述远端为所述管体2上与所述近端相对的端部;这里的所述塑形段能够便于所述管体2进入冠状静脉窦,尤其对于冠状静脉窦位置变异的患者,适当调整所述塑性段的弯曲角度可以快速找到冠状静脉窦口。这样,通过设置可弯曲的所述塑形段能够给医生提供更多弯曲角度的选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冠状静脉窦的特点对弯曲程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所述管体2的末端更容易抵达到冠状静脉窦口。
此外,为了使得所述塑形段25能够随意调节弯曲角度,所述塑性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管体2的其他部分尤其近端的硬度,以能够通过扭转所述管体2的近端管身来调整所述塑形段25的朝向使得位于所述管体2远端的所述塑性段23能够通过位于所述管体2近端的操控快速指向冠状静脉窦口。
进一步地,所述塑形段23可以采用弹性体聚合物材料制成,例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如Pebax)实现塑形功能。这类材料发生形变之后,具有一定的形状保持性能,又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弹性。医生通过手工塑形后,由于该材料具有一定弹性,进入血管过程中并不会完全破坏塑形后的弯型。由于记忆合金需要在500℃才能完成塑形,导致由记忆合金制成的产品无法在临床使用前由医生完成再塑形,只能利用产品本身的弯型进行手术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所述管体2的远端设置一个或多个显影标记4,所述显影示标4可以设置在所述内管21的外壁,既能起到显影的作用,又能避免显影示标4脱落或刮擦患者管腔内壁。这里的所述显影标记4可以是通过X射线能够探测到的标记,所述显影示标4具体为显影示标环,通过采用显影示标4能够使得在各个角度都能实现显影。同时控制显影示标环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管22的内径,使得气体或液体充盈所述球囊3不受阻碍。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显影标记4可以包括多个子标记,例如每个所述显影标记4可以被切割成3个子标记,相邻的所述子标记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这样以便于准确地获取导管中的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维持同一段管身硬度相同的情况下,所述显影标记4可以是异形标记,所述异性标记的结构以用于区分其首、中、尾段,以达到多个标记的效果。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显影示标4之间的间距相等。这样,通过设置显影标记能够确保所述导管2的远端的弯曲程度可视,方便医生快速确定所述管体2在体内的实际指向。此外,所述显影示标4间距相等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测量功能,更好辅助操作者进行操作。这里的所述显影示标4的数目,优选为3-10个、更优选为5-8个。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显影标记4设置在所述塑形段上,能够确保清晰显示体内弯型的状态。
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塑性段上设置至少三个显影标记4,通过设置三个以上的显影标记4能够快速确定所述管体2的远端的位置。医生能够根据三个显影标记4的位置,实现机遇三位置的定位功能,从而确定所述管体2的远端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实现能够将电极准确送到冠状静脉窦口的位置。
具体地,考虑到三个不共线的点能够确定一个平面,将三个所述显影标记4设置置于所述塑形段上时,就一定可以确定所述塑形段的弯型所在的平面。这样,当所述导管通过旋转和操控使头端刚刚进入到冠状静脉窦口时,弯型的所述塑形段的平面相对于心脏体位是唯一确定的,医生通过x射线在确定的体位观察所述显影标记4的三个点也就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只要医生每次手术观察的体位不变,医生就只需要记住上一次手术导管进入冠状静脉窦口前后三个所述显影标记4的相对位置和变化,就可以根据所述显影标记4的状态确定下一次手术导管是否已经指向冠状静脉窦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影标记4还可以具有定位和通信功能,可以采用任意方式在所述显影标记4中设置例如GPS模块和通信模块,通过GPS模块和通信模块能够发送所述显影标记4所在的坐标位置。医生通过例如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显影标记4的坐标位置通过计算能够更加准确获得所述管体2的远端的位置。
往往在管体上设置少量的显影标记无法提供弯型在体内真实的状态,仅能看到某个体位下弯型的投影,而通过三个以上的显影标记4,医生可以根据所述显影标记4的形状变化和相对位置,能够准确判断弯型在体内的实际状态,还能够准确获取冠状静脉窦口的三维位置坐标。其次,通过设置三个以上的显影标记4还可以实现一定的测量作用,方便医生判断导管插入冠状静脉的深度。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所述显影示标4的形状变化和所述显影示标4的相对位置,判断所述塑性段23在体内的实际状态,方便医生判断导管插入冠状静脉的深度。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带有实现可视化塑性段的导管能够快速寻找并进入到患者体内的冠状静脉窦,通过导管上的球囊扩张能够临时封堵冠状静脉,并通过从导丝/输液腔注射造影剂,实现对冠状静脉造影的功能。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管组件,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实施方案涉及的导管以及至少一根导丝,这里的所述导丝具有亲水涂层,所述导丝例如通过导丝/输液端口伸入到所述内管21中,从而抵达手术操作位置。例如可以通过导丝/输液腔送入配套的一根或两根0.014inch的导引导丝。
具体地,在具有亲水涂层的导丝和导管的配合下,通过导丝预先抵达冠状静脉窦口,由于导丝的头端更细更柔软,比所述导管更加容易进入到冠状静脉窦,且可以进入到冠状静脉更深的位置。这样,在所述导管和所述导丝的配合下,所述导管在所述导丝的导引下,利用所述导丝远端柔软的特点,可避免冠状静脉窦瓣的影响。
所述导管进入冠状静脉窦时还可以避免发生血管夹层的风险,具体地,所述导丝进入到导管的导丝/输液腔后,导丝/输液腔被填充,所述导管和所述导丝二者组合形成的“实心”结构,大大提升导管的支撑性能,可轻松将鞘管导入到冠状静脉窦口,并且不容易发生血管夹层,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所述导管组件能够输送多根导丝,多根所述导丝植入起搏电极比单根所述导丝成功率更高,且支撑性更好,例如可以通过其中一根硬度较小的导丝穿入左室电极,另一根硬度较大的导丝用于加强第一根导丝的刚性,从而使两根导丝拉直迂曲的血管,使左室电极可以在迂曲血管中前进,这样在靶血管迂曲或者走形复杂的情况下,方便后续将起搏电极通过导丝置入到靶静脉中。其中,这里的所述导管例如可容纳两根0.014inch的导引导丝,针对部分靶静脉较难植入起搏电极的情况,所述导管可以直接将双导丝放置于靶静脉,双导丝的运用有助于提升起搏电极的通过能力,快速将起搏电极放置于靶静脉,节约手术时间,提升手术成功率。
此外,由于所述管体为中空结构,支撑性不足以单独支撑鞘管进入冠状静脉窦口,本公开实施例在所述导管的管体支撑性的前提下,利用所述管体的腔体中同时输送多根导丝以增加导丝的支撑,在所述导丝和所述管体的双重支撑作用下,可以轻松将鞘管送入到冠状静脉,从而实现冠状静脉窦通道的快速建立以便后续起搏电极的植入,同时减少器械的交换次数。
通过向患者体内输送例如双导丝,能够让所述管体很好的进入窦口,并且能够更深入血管内部,从而对分支血管进行造影,同时由于所述球囊尺寸比较小,在进行造影时,虽然堵住了一条血流,所述球囊的另一端的分支血管可通过其他血管通血,不会阻碍所述球囊两端的血液流动。
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造影清晰,同轴性好,降低夹层风险,其手术成本降低,减少器械交换,节约手术时间。
下面介绍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利用上述实施例的导管组件的标准流程:
(1)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在本步骤中需要检测所述导管组件的完整性,通过注射器推入空气0.5ml以充盈所述球囊3,同时检查所述球囊3是否漏气,使用肝素盐水冲洗所述导丝/输液腔,沿所述导丝/输液腔送入超滑导丝,从而检测导丝/输液腔的通畅性,然后将所述超滑导丝推入所述管体2内1-2cm备用。
(2)使用长导丝并将长导丝送入心脏起搏器的长鞘中,而后沿长鞘送入所述导管中,在所述导管送入到患者体内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所述超滑导丝在前,利用所述管体2的弧度和韧性大致判断出冠状窦开口的位置,同时将所述超滑导丝送至冠状窦远端,通过所述第一导丝的走形判断为冠状窦主支后,沿所述超滑导丝将所述导管送至冠状窦深处,在所述超滑导丝和所述导管的双重支撑下,将心脏起搏器的长鞘送至冠状窦深处。
(3)撤出超滑导丝,经所述导丝/输液腔输送影剂,再次确定所述导管位于冠状窦主支内,并初步判断血管直径及后续的所述球囊3的充气的大小,经注射器推入空气0.3-0.5ml,充起所述球囊3,注意不要充气过多以免造成所述球囊3过度膨胀而引起破裂或损伤血管,待所述球囊3充气后,经所述导丝/输液腔持续推入造影剂,在右前斜30°以及正位和左前斜45°的角度下进行逆行冠状窦造影,最终判断出靶血管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靶血管的显示不清,还可以调整充气量,改变所述球囊3的充气大小,或前进和后退所述导管以改变所述球囊3的位置重新造影,直到获得满意的靶血管影像。
(4)使用肝素盐水冲洗导丝/输液腔,沿所述导丝/输液腔送入两根PCI导丝,并能够根据靶血管的影像调整所述PCI导丝的方向,最终将两根所述PCI导丝送入靶血管内,而后撤出所述导管,沿所述PCI导丝将左室电极送入到患者体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送入两根所述PCI导丝至靶血管内很重要,一方面辅助判断靶血管的直径足以通过左室电极,另外提供足够的支撑方面左室电极通过。
(5)对于不同的血管开口方向,如靶血管和冠状窦主支成角较小,此时放入两根PCI导丝即可;如靶血管和冠状窦主支成角较大,即通常所说的回头弯,此时借助可调弯鞘送入PCI导丝或左室电极,可能更加容易;如靶血管距离冠状窦口较近,此时采取一根PCI导丝(硬度较大)在心大静脉锚定,另外一根PCI导丝(硬度较小)送入靶血管,而后再将心大静脉的导丝撤入靶血管的策略,可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操作的复杂性。靶血管内径较粗时,可将所述导管送入靶血管内,直接交换两根PCI导丝;靶血管内径较细,送入两根PCI导丝即可。
(6)根据上述标准操作放入心房和右室电极,结束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过程。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其包括底座和管体,所述管体通过其近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内管围成的腔体作为导丝/输液腔,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合围成的腔体作为球囊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球囊和可调节弯曲角度的塑形段,所述球囊与所述外管相连通,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一个或多个显影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两个端口,两个所述端口分别是用于穿入导丝或注入造影剂的导丝/输液端口以及用于充盈/收缩球囊的球囊充盈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管体的其他部分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段采用弹性体聚合物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标记设置在所述塑形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形段上设置至少三个显影标记,通过设置三个以上的显影标记能够快速确定所述管体的远端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标记具有定位功能。
8.一种导管组件,其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导管以及至少一根导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数量为多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具有亲水涂层。
CN202210388955.3A 2021-04-13 2022-04-13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Pending CN1151928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6112.3A CN113101499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球囊造影导管
CN2021103961123 2021-04-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2868A true CN115192868A (zh) 2022-10-18

Family

ID=7671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6112.3A Pending CN113101499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球囊造影导管
CN202210388955.3A Pending CN115192868A (zh) 2021-04-13 2022-04-13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CN202220852456.0U Active CN217391376U (zh) 2021-04-13 2022-04-13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6112.3A Pending CN113101499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球囊造影导管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2456.0U Active CN217391376U (zh) 2021-04-13 2022-04-13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310149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2578A (zh) * 2022-01-27 2022-05-06 美度可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球囊导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9252A (en) * 1979-08-24 1981-07-21 Martin Michael T X-ray scaling catheter
US20080255447A1 (en) * 2007-04-16 2008-10-16 Henry Bourang Diagnostic catheter
CN102500041B (zh) * 2011-11-10 2014-11-26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EP3603723B1 (en) * 2012-12-31 2021-11-10 Clearstream Technologies Limited Catheter with markings to facilitate alignment
CN203620050U (zh) * 2013-07-12 2014-06-04 李学斌 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
CN111971083A (zh) * 2018-04-11 2020-11-20 美敦力瓦斯科尔勒公司 矢量冲洗定径导管
CN111973867A (zh) * 2020-08-28 2020-11-24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防止血管破裂的球囊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1376U (zh) 2022-09-09
CN113101499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644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 pericardial space
EP0934094B1 (en) Inflatable devices for tumor treatment
US5976110A (en) Catheter system for administration of continuous peripheral nerve anesthetic
US5695479A (en) Instrument, system, kit and method for catheterization procedures
US20190167076A1 (en) Anchored Guidewire
CN106725696B (zh) 一种用于阻断髂总动脉血流的双球囊导管
WO1998015315A9 (en) Inflatable devices for tumor treatment
US11633576B2 (en) Multi-purpose balloon catheter for intra cavity radiation delivery
CN211131187U (zh) 一种经桡动脉或尺动脉心脏及血管介入手术的装置
US20060173298A1 (en) Intracardiac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se
CN217391376U (zh)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JP2022553602A (ja) 操縦可能なカテーテル用の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及び操縦可能なカテーテルによって埋め込み型医療装置を埋め込む方法
CN216091820U (zh) 冠状窦球囊造影导管
CN212281559U (zh) 穿刺器械
US8435226B2 (en) Catheter
US11504130B2 (en) Ballo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e
EP3797817A1 (en) Balloon devices
CN115253027B (zh) 一种多通道血管鞘
CN219231205U (zh) 心室辅助装置
CN219804126U (zh) 球囊导管
CN109125894A (zh) 外科用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器械套组
CN219847810U (zh) 一种植入式输注装置
CN208927391U (zh) 用于胃肠吻合的双球囊导管装置
WO2023014730A1 (en) Subcutaneous tunneling catheter for peritoneal access
WO2024025981A1 (en) System for placement of a medical device including an inflatable ballo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