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3124B -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3124B
CN115183124B CN202210870607.XA CN202210870607A CN115183124B CN 115183124 B CN115183124 B CN 115183124B CN 202210870607 A CN202210870607 A CN 202210870607A CN 115183124 B CN115183124 B CN 115183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fixed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shaft
data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06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3124A (zh
Inventor
李俊贵
曾德荣
毛训涛
毛训武
杨涛
毛训波
王林煜
李润文
邱龙
熊俊能
罗国全
许策
石冰武
王冬冬
曹利江
杨江波
张岭
李明星
丁运景
冯子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Changqiao Tunn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Changqiao Tunn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Changqiao Tunn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Changqiao Tunn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06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3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3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3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3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3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26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telescoping, with or without fo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42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with arrangement for propelling the support stands on whe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物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解决了摄像头拍摄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实际拍摄的范围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其倾斜角度,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其包括平台本体和摄像设备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摄像设备本体位于控制箱的上方,控制箱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矩形孔,控制箱内设有升降座,升降座和控制箱通过竖直高度调节组件连接,升降座的上方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底端和升降座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可以调节摄像设备本体的倾斜角度,增加了摄像设备本体的拍摄范围,以及便于对摄像设备本体进行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背景技术
结构物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科研等服务的,但人们并不经常在内居住、生活的建筑物。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3533347A的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系统。齿轮轴进行转动工作时可以带动旋转盘一起进行转动工作,从而可以使得旋转盘上的摄像头通过转动可以改变摄像头的拍摄方向。
其中,摄像头拍摄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实际拍摄的范围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其倾斜角度,不便于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摄像头拍摄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实际拍摄的范围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其倾斜角度,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摄像设备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摄像设备本体位于控制箱的上方,控制箱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矩形孔,控制箱内设有升降座,升降座和控制箱通过竖直高度调节组件连接,升降座的上方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底端和升降座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升降座上设有与第一转轴相配合的监测角度旋转调节组件,第一转轴贯穿矩形孔,摄像设备本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靠近摄像设备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动柱,滑动柱的一端和摄像设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控制箱内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二侧板和第一固定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第一固定环和升降座通过升降式旋转件连接,摄像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贯穿连接板和两个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与第二转轴相配合的防脱锁死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式旋转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座上方的支撑环,第一固定环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支撑环位于环形凹槽内,支撑环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支撑环和升降座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脱锁死机构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外部的活动环,活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第二转轴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定位柱的顶端贯穿定位孔,活动环和第一转轴通过弹性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外部的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环位于活动环的下方,活动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压缩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环顶部的固定块,固定块和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侧板分别位于固定块的两侧,固定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块,卡块的一侧和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卡块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有限位柱,限位柱贯穿卡槽的顶部内壁,限位柱和固定块通过复位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器包括设置于固定块上方的固定盘,限位柱的顶部与固定盘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柱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固定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角度旋转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座上方的蜗轮,第一转轴贯穿蜗轮,且第一转轴和蜗轮固定连接,蜗轮的一侧设有蜗杆,蜗杆和蜗轮相啮合,升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蜗杆的一端和电机座通过第一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和升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蜗杆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直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控制箱内的丝杠和固定柱,丝杠和固定柱均贯穿升降座,丝杠和升降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丝杠的底端和控制箱的底部内壁通过第三轴承连接,丝杠的外部套设有齿轮环,齿轮环和丝杠固定连接,控制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齿轮和齿轮环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平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升降式旋转件的设计,电动伸缩杆驱动支撑环竖直方向移动,改变第一固定环的高度,进而调节第二侧板的高度,从而改变第一侧板的高度,通过连接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转轴的设计,使得摄像设备本体相对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一侧板的高度发生改变时,滑动柱在滑槽内滑动,进而调节摄像设备本体的倾斜角度,增加了摄像设备本体的拍摄范围,便于实际使用,通过第一固定环、支撑环和环形凹槽的设计,当第一转轴和摄像设备本体旋转时,第二侧板和第一固定环可以相对支撑环旋转;
(2)、通过人工驱动固定盘竖直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柱脱离限位孔,解除对卡块位置的限定,使得卡块可以脱离卡槽,此时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通过人工驱动第二侧板移动,使得卡块脱离卡槽,即可完成第二侧板的拆除,同时滑动柱脱离滑槽,通过人工驱动活动环下移,使得定位柱脱离定位孔,解除对第二转轴位置的限定,且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人工驱动第二转轴移动,使得第二转轴脱离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即可解除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的固定关系,通过人工驱动摄像设备本体移动,使得连接板不再位于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即可完成摄像设备本体的拆除,便于对摄像设备本体进行拆装;
(3)、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蜗杆旋转,通过蜗轮和蜗杆的配合,使得蜗杆驱动蜗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可以旋转,从而使得摄像设备本体旋转,通过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轴承的设计,使得蜗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相对升降座转动连接,增加了蜗杆旋转时的稳定性;
(4)、通过第二电机驱动齿轮旋转,进而通过齿轮和齿轮环的配合,使得齿轮驱动齿轮环旋转,进而使得丝杠旋转,通过丝杠驱动升降座竖直方向移动,可以改变升降座的高度,进而调节摄像设备本体的高度,通过万向轮和支撑腿的设计,便于驱动平台本体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竖直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摄像设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防脱锁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固定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本体;2、控制箱;3、矩形孔;4、升降座;5、第一转轴;6、第一轴承;7、摄像设备本体;8、第一侧板;9、滑槽;10、滑动柱;11、第二侧板;12、第一固定环;13、连接板;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转轴;16、支撑环;17、环形凹槽;18、电动伸缩杆;19、活动环;20、定位柱;21、定位孔;22、第二固定环;23、压缩弹簧;24、固定块;25、卡槽;26、限位柱;27、卡块;28、限位孔;29、固定盘;30、拉伸弹簧;31、蜗轮;32、蜗杆;33、第一电机;34、电机座;35、第二固定板;36、第二轴承;37、丝杠;38、固定柱;39、第三轴承;40、齿轮环;41、第二电机;42、齿轮;43、支撑腿;4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8给出,本发明包括平台本体1和摄像设备本体7,平台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摄像设备本体7位于控制箱2的上方,控制箱2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矩形孔3,控制箱2内设有升降座4,升降座4和控制箱2通过竖直高度调节组件连接,升降座4的上方设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底端和升降座4通过第一轴承6连接,升降座4上设有与第一转轴5相配合的监测角度旋转调节组件,第一转轴5贯穿矩形孔3,摄像设备本体7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侧板8,第一侧板8靠近摄像设备本体7的一侧开设有滑槽9,滑槽9内设有滑动柱10,滑动柱10的一端和摄像设备本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侧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11,控制箱2内设有第一固定环12,第二侧板11和第一固定环12通过卡接机构连接,第一固定环12和升降座4通过升降式旋转件连接,摄像设备本体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4和第一转轴5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贯穿连接板13和两个第二转轴15,第一转轴5上设有与第二转轴15相配合的防脱锁死机构。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3和图7给出,升降式旋转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座4上方的支撑环16,第一固定环12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7,支撑环16位于环形凹槽17内,支撑环16和环形凹槽17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支撑环16和升降座4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18连接;
通过升降式旋转件的设计,电动伸缩杆18驱动支撑环16竖直方向移动,改变第一固定环12的高度,进而调节第二侧板11的高度,从而改变第一侧板8的高度,通过连接板13、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转轴15的设计,使得摄像设备本体7相对第一转轴5转动连接,第一侧板8的高度发生改变时,滑动柱10在滑槽9内滑动,进而调节摄像设备本体7的倾斜角度,增加了摄像设备本体7的拍摄范围,便于实际使用,通过第一固定环12、支撑环16和环形凹槽17的设计,当第一转轴5和摄像设备本体7旋转时,第二侧板11和第一固定环12可以相对支撑环16旋转。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图5、图6和图8给出,防脱锁死机构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5外部的活动环19,活动环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20,第二转轴15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21,定位柱20的顶端贯穿定位孔21,活动环19和第一转轴5通过弹性单元连接,弹性单元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5外部的第二固定环22,第二固定环22和第一转轴5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环22位于活动环19的下方,活动环19和第二固定环22通过压缩弹簧23连接,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环12顶部的固定块24,固定块24和第一固定环12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侧板11分别位于固定块24的两侧,固定块24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25,卡槽25内设有卡块27,卡块27的一侧和第二侧板11固定连接,卡块27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28,限位孔28内设有限位柱26,限位柱26贯穿卡槽25的顶部内壁,限位柱26和固定块24通过复位器连接,复位器包括设置于固定块24上方的固定盘29,限位柱26的顶部与固定盘29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柱26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30,拉伸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24和固定盘29固定连接;
通过人工驱动固定盘29竖直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柱26脱离限位孔28,解除对卡块27位置的限定,使得卡块27可以脱离卡槽25,此时拉伸弹簧30处于拉伸状态,通过人工驱动第二侧板11移动,使得卡块27脱离卡槽25,即可完成第二侧板11的拆除,同时滑动柱10脱离滑槽9,通过人工驱动活动环19下移,使得定位柱20脱离定位孔21,解除对第二转轴15位置的限定,且压缩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通过人工驱动第二转轴15移动,使得第二转轴15脱离连接板13和第一固定板14,即可解除连接板13和第一固定板14之间的固定关系,通过人工驱动摄像设备本体7移动,使得连接板13不再位于两个第一固定板14之间,即可完成摄像设备本体7的拆除。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3和图4给出,监测角度旋转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座4上方的蜗轮31,第一转轴5贯穿蜗轮31,且第一转轴5和蜗轮31固定连接,蜗轮31的一侧设有蜗杆32,蜗杆32和蜗轮31相啮合,升降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34,蜗杆32的一端和电机座34通过第一电机33连接,蜗杆32远离第一电机33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35,第二固定板35的一侧和升降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蜗杆32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板35通过第二轴承36连接;
通过第一电机33驱动蜗杆32旋转,通过蜗轮31和蜗杆32的配合,使得蜗杆32驱动蜗轮31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5可以旋转,从而使得摄像设备本体7旋转,通过第二固定板35和第二轴承36的设计,使得蜗杆32远离第一电机33的一端相对升降座4转动连接,增加了蜗杆32旋转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4给出,竖直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控制箱2内的丝杠37和固定柱38,丝杠37和固定柱38均贯穿升降座4,丝杠37和升降座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丝杠37的底端和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通过第三轴承39连接,丝杠37的外部套设有齿轮环40,齿轮环40和丝杠37固定连接,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设有齿轮42,齿轮42和齿轮环40相啮合,平台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43,支撑腿43的底部设有万向轮44;
通过第二电机41驱动齿轮42旋转,进而通过齿轮42和齿轮环40的配合,使得齿轮42驱动齿轮环40旋转,进而使得丝杠37旋转,通过丝杠37驱动升降座4竖直方向移动,可以改变升降座4的高度,进而调节摄像设备本体7的高度,通过万向轮44和支撑腿43的设计,便于驱动平台本体1移动。
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升降式旋转件的设计,电动伸缩杆18驱动支撑环16竖直方向移动,改变第一固定环12的高度,进而调节第二侧板11的高度,从而改变第一侧板8的高度,通过连接板13、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转轴15的设计,使得摄像设备本体7相对第一转轴5转动连接,第一侧板8的高度发生改变时,滑动柱10在滑槽9内滑动,进而调节摄像设备本体7的倾斜角度,增加了摄像设备本体7的拍摄范围,便于实际使用,通过第一固定环12、支撑环16和环形凹槽17的设计,当第一转轴5和摄像设备本体7旋转时,第二侧板11和第一固定环12可以相对支撑环16旋转,通过人工驱动固定盘29竖直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柱26脱离限位孔28,解除对卡块27位置的限定,使得卡块27可以脱离卡槽25,此时拉伸弹簧30处于拉伸状态,通过人工驱动第二侧板11移动,使得卡块27脱离卡槽25,即可完成第二侧板11的拆除,同时滑动柱10脱离滑槽9,通过人工驱动活动环19下移,使得定位柱20脱离定位孔21,解除对第二转轴15位置的限定,且压缩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通过人工驱动第二转轴15移动,使得第二转轴15脱离连接板13和第一固定板14,即可解除连接板13和第一固定板14之间的固定关系,通过人工驱动摄像设备本体7移动,使得连接板13不再位于两个第一固定板14之间,即可完成摄像设备本体7的拆除,通过第一电机33驱动蜗杆32旋转,通过蜗轮31和蜗杆32的配合,使得蜗杆32驱动蜗轮31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5可以旋转,从而使得摄像设备本体7旋转,通过第二固定板35和第二轴承36的设计,使得蜗杆32远离第一电机33的一端相对升降座4转动连接,增加了蜗杆32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电机41驱动齿轮42旋转,进而通过齿轮42和齿轮环40的配合,使得齿轮42驱动齿轮环40旋转,进而使得丝杠37旋转,通过丝杠37驱动升降座4竖直方向移动,可以改变升降座4的高度,进而调节摄像设备本体7的高度,通过万向轮44和支撑腿43的设计,便于驱动平台本体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和摄像设备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摄像设备本体(7)位于控制箱(2)的上方,控制箱(2)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矩形孔(3),控制箱(2)内设有升降座(4),升降座(4)和控制箱(2)通过竖直高度调节组件连接,升降座(4)的上方设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底端和升降座(4)通过第一轴承(6)连接,升降座(4)上设有与第一转轴(5)相配合的监测角度旋转调节组件,第一转轴(5)贯穿矩形孔(3),摄像设备本体(7)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侧板(8),第一侧板(8)靠近摄像设备本体(7)的一侧开设有滑槽(9),滑槽(9)内设有滑动柱(10),滑动柱(10)的一端和摄像设备本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侧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11),控制箱(2)内设有第一固定环(12),第二侧板(11)和第一固定环(12)通过卡接机构连接,第一固定环(12)和升降座(4)通过升降式旋转件连接,摄像设备本体(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4)和第一转轴(5)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贯穿连接板(13)和两个第二转轴(15),第一转轴(5)上设有与第二转轴(15)相配合的防脱锁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旋转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座(4)上方的支撑环(16),第一固定环(12)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7),支撑环(16)位于环形凹槽(17)内,支撑环(16)和环形凹槽(17)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支撑环(16)和升降座(4)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锁死机构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5)外部的活动环(19),活动环(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20),第二转轴(15)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21),定位柱(20)的顶端贯穿定位孔(21),活动环(19)和第一转轴(5)通过弹性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5)外部的第二固定环(22),第二固定环(22)和第一转轴(5)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环(22)位于活动环(19)的下方,活动环(19)和第二固定环(22)通过压缩弹簧(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环(12)顶部的固定块(24),固定块(24)和第一固定环(12)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侧板(11)分别位于固定块(24)的两侧,固定块(24)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25),卡槽(25)内设有卡块(27),卡块(27)的一侧和第二侧板(11)固定连接,卡块(27)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28),限位孔(28)内设有限位柱(26),限位柱(26)贯穿卡槽(25)的顶部内壁,限位柱(26)和固定块(24)通过复位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器包括设置于固定块(24)上方的固定盘(29),限位柱(26)的顶部与固定盘(29)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柱(26)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30),拉伸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24)和固定盘(2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角度旋转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座(4)上方的蜗轮(31),第一转轴(5)贯穿蜗轮(31),且第一转轴(5)和蜗轮(31)固定连接,蜗轮(31)的一侧设有蜗杆(32),蜗杆(32)和蜗轮(31)相啮合,升降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34),蜗杆(32)的一端和电机座(34)通过第一电机(3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2)远离第一电机(33)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35),第二固定板(35)的一侧和升降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蜗杆(32)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板(35)通过第二轴承(3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控制箱(2)内的丝杠(37)和固定柱(38),丝杠(37)和固定柱(38)均贯穿升降座(4),丝杠(37)和升降座(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丝杠(37)的底端和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通过第三轴承(39)连接,丝杠(37)的外部套设有齿轮环(40),齿轮环(40)和丝杠(37)固定连接,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设有齿轮(42),齿轮(42)和齿轮环(40)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43),支撑腿(43)的底部设有万向轮(44)。
CN202210870607.XA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Active CN115183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0607.XA CN115183124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0607.XA CN115183124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3124A CN115183124A (zh) 2022-10-14
CN115183124B true CN115183124B (zh) 2023-10-24

Family

ID=83520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0607.XA Active CN115183124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3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3352B (zh) * 2022-11-28 2023-12-0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适用于海底爬行车状态监控的智能调节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16293294B (zh) * 2023-05-24 2023-08-2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激光扫描设备保护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0207U1 (de) * 2013-01-15 2013-01-25 Movie Tech Ag Kamerawagen
CN113533347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南京微兴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CN214535459U (zh) * 2020-12-30 2021-10-29 南京欣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辅助监控设备
CN214947749U (zh) * 2020-12-18 2021-11-30 广西智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装置
CN215569498U (zh) * 2021-06-02 2022-01-18 泰安市同岳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监控系统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15647055U (zh) * 2021-09-16 2022-01-25 朱静怡 一种具有信息采集用消防监督检查装置
CN216479947U (zh) * 2021-11-01 2022-05-10 尉雪 一种建设管理用施工图像采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0207U1 (de) * 2013-01-15 2013-01-25 Movie Tech Ag Kamerawagen
CN214947749U (zh) * 2020-12-18 2021-11-30 广西智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装置
CN214535459U (zh) * 2020-12-30 2021-10-29 南京欣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辅助监控设备
CN215569498U (zh) * 2021-06-02 2022-01-18 泰安市同岳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监控系统的角度调节机构
CN113533347A (zh) * 2021-07-13 2021-10-22 南京微兴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CN215647055U (zh) * 2021-09-16 2022-01-25 朱静怡 一种具有信息采集用消防监督检查装置
CN216479947U (zh) * 2021-11-01 2022-05-10 尉雪 一种建设管理用施工图像采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3124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83124B (zh) 一种结构物安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CN110547635B (zh) 一种建筑设计移动展示台
CN108994793A (zh)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的变速箱升降拆装设备
CN114755107B (zh) 一种可切换的综合机械载荷试验设备
CN208744760U (zh)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的变速箱升降拆装设备
CN109518955A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WO2021218245A1 (zh) 一种手动调节式户外伞用可移动底座
CN213539705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CN113401575A (zh) 一种基于自动化加工的机械传动机构流水线
CN115276529B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回转驱动设备
CN116084733A (zh) 一种建设工程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629736U (zh) 一种用于新闻传播的稳固式摄像机支架
CN114541781A (zh) 一种便于组装大型钢构件高空安装的导向与定位装置的研究
CN214025628U (zh) 一种可升降的移动式机械设备维修台
CN208637904U (zh) 一种多安装方式的变电检修平台
CN208251684U (zh) 一种可调节的轻型房屋基座
CN117317891B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电缆安装设备
CN111219583A (zh) 一种便携式田野调查多镜头全景拍照装置
CN21517384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户外监控设备支撑固定装置
CN217072297U (zh) 一种实训室无人机组装平台
CN220688565U (zh) 一种可调节视频制作的摄像机
CN219840467U (zh) 一种组装式警示栏
CN212984252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
CN219194445U (zh) 一种高度可控式木台
CN219587153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