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0868A -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0868A
CN115180868A CN202210981911.1A CN202210981911A CN115180868A CN 115180868 A CN115180868 A CN 115180868A CN 202210981911 A CN202210981911 A CN 202210981911A CN 115180868 A CN115180868 A CN 115180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asses
modified
acid
retarder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19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0868B (zh
Inventor
余典谦
陈杰
方世昌
田应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19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0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0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0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0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0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10Carbohydr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20Retarders
    • C04B2103/22Set retar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混凝土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溶剂;其中,所述改性糖蜜是蔗糖糖蜜溶液经两次酸化处理后得到。本发明通过两次酸化处理蔗糖糖蜜以得到改性糖蜜,并在反应中引入磷酸基团、磺酸基团、具有分散作用的无机离子基团、纤维素醚等基团,使缓凝剂整体具有有益的“分散‑塑化”性、保水性和成膜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凝剂功能单一、价格昂贵等方面的不足,当与混凝土混合使用时具有缓凝效果良好、且能够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等技术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基建的高速发展,混凝土用量稳步增涨,混凝土原材料——砂和石子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天然砂资源的不断枯竭和对环境保护的高要求,水洗机制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制砂是通过制砂机及其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机制砂生产过程中质量为达到规范要求通常采用水洗制砂工艺,有效的控制了砂的泥和粉含量。生产企业为控制生产成本及满足环保要求,大规模采用絮凝剂对洗砂污水快速净化处理,回收再利用。砂石生产企业常用的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PAM)和一些无机的盐类絮凝剂复配使用;絮凝剂是主要通过凝聚和絮凝作用破坏胶体体系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胶体颗粒脱稳,聚集成团发生沉降;但水洗砂中残留的絮凝剂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表现在混凝土黏稠结块、坍落度损失过快。为弥补这一技术缺陷,通常在水洗机制砂的使用过程中还会额外投加缓凝剂。
现常用的无机、有机缓凝剂,如葡萄糖酸钠、蔗糖、柠檬酸钠等虽然对水泥的凝结有很好的缓凝效果,但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提升不大,特别是对当下普遍使用的用掺絮凝剂水洗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没有帮助。因次,制备一种缓凝效果俱佳且能提高水洗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缓凝剂尤为迫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针对现有技术中缓凝剂功能单一、价格昂贵等方面的不足,本发明的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通过对蔗糖糖蜜进行节能环保的改性处理,具有缓凝效果良好、且能够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新型绿色缓凝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溶剂;
其中,所述改性糖蜜是蔗糖糖蜜溶液经两次酸化处理后得到。
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组成因制糖原料或加工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通常含有24%~50%的蔗糖成分;在本发明中通过对蔗糖糖蜜原液经过两次简单的酸化改性处理,第一次酸化处理:加酸调节PH至4-4.5,加速糖蜜中灰分和胶体物质的沉淀,去除糖蜜中的杂质,在沉淀过程中吸附胶体色素等。第二次酸化处理:加酸调节PH 至3.5-4.0防止细菌繁殖,和剩余的石灰乳反应生产沉淀,去除糖蜜中剩余的杂质。所述的改性糖蜜一方面发挥了蔗糖糖蜜在混凝土中的缓凝效果,另一方面降本增效,不仅成本低廉同时简化合成工艺,第三方面该改性糖蜜具有的保水性和成膜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10~40份、焦磷酸盐3~15份、多聚磷酸盐 10~30份、焦亚硫酸盐5~20份、纤维素醚0.01~1份和水30~70份;
更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20~30份、焦磷酸盐5~10份、多聚磷酸盐15~25份、焦亚硫酸盐10~15份、纤维素醚0.05~0.1份和水40~60 份。
优选地,所述焦磷酸盐包括焦磷酸二氢钠、焦磷酸钾和焦磷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聚磷酸盐包括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钾、六偏磷酸钠和聚偏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焦亚硫酸盐包括焦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醚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中的至少一种。
如上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蔗糖糖蜜与第一酸液混合以进行第一次酸化处理,加热静置后取上层的第一清液;将所述第一清液与石灰混合,充分反应后静置,而后固液分离并取第二清液;将所述第二清液、第二酸液和活化剂混合以进行第二次酸化处理,加热、保温、静置后取上层的第三清液;
(2)将所述第三清液、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溶剂混合,进行复合反应后得到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酸液包括浓硫酸、高氯酸和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酸液包括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质量分数为50%的高氯酸和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酸液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 0.4%~0.6%。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第二酸液包括浓磷酸、马来酸、丙烯酸和琥珀酸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酸液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 0.2%~0.4%。
优选地,所述活化剂包括磷酸乙二胺、磷酸丙二胺、氟硅酸钠、片碱、硫酸铵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活化剂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 0.2%~0.5%。
优选地,所述石灰包括生石灰、熟石灰或石灰乳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以钙的质量计,所述石灰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0.5%~1.5%。
优选地,在步骤(1)中,在所述第一次酸化处理前还包括:用温水稀释所述蔗糖糖蜜,所述温水的温度为50℃~80℃,所述蔗糖糖蜜与所述温水的质量比为2~4:1;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酸化处理后的加热温度为60℃~90℃,静置时间为5h~6h;
更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酸化处理的加热后、静置前还包括:在加热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反应1h~2h;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清液中,经所述第一次酸化处理后的所述蔗糖糖蜜的溶度为60%;
优选地,在步骤(1)中,加入所述石灰后,搅拌混合1h~1.5h,充分反应后静置2h~3h;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第二次酸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 70℃~100℃,保温时间为1h~2h,静置时间为6h~8h;更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保温的温度为80℃~90℃;
优选地,在步骤(1)中,在所述第二次酸化处理的加热后、保温前还包括:在加热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反应40min~90min;
优选地,在步骤(1)中,在所述第二次酸化处理的加热后、保温前还包括:进行通风处理,所述通风处理为向反应罐中通入空气,以赶走NO2、SO2等有害气体及挥发性酸和其它挥发性物质,通风的时间为40min~90min;
更优选地,在步骤(1)中,对于所述第二次酸化处理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加热至70℃~100℃,在加热温度下搅拌40min~90min,通风40min~90min,在80℃~90℃条件下保温1h~2h,而后静置6h~8h,最后经固液分离并取得上层的所述第三清液。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混合后还包括搅拌3h~4h;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复合反应的温度为20℃~30℃;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复合反应后还包括:调整pH值至 7;
优选地,经步骤(2)后得到的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质量浓度为50%~70%。
如上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在混凝土方面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包括水洗机制砂制得的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
其中,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可等量取代常规缓凝剂,即在投加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时,无需再投加任何其他缓凝剂;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添加量是所述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的 0.01%~0.05%,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是所述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的1%~3%;
更优选地,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添加量是所述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的0.03%,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是所述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的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两次酸处理改性蔗糖糖蜜,并在反应中引入磷酸基团、磺酸基团、具有分散作用的无机离子基团、纤维素醚等基团,使缓凝剂整体具有有益的“分散 -塑化”性、保水性和成膜性;当本发明的缓凝剂用于水洗机制砂时,能够明确改善含粉量少的水洗砂的包裹性、和易性和保水性,有效抑制残留絮凝剂对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损害,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当取代常规缓凝剂并与其他外加助剂复配生产或使用时,在不增加成本甚至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取得了优异的增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到的: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溶剂;其中,所述改性糖蜜是蔗糖糖蜜溶液经两次酸化处理后得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通过如下组分制备得到,各个组分的如下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改性糖蜜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20份、22份、24份、26份、28 份、30份、32份、34份、36份、38份、40份,焦磷酸盐3份、5份、 10份、12份、15份,多聚磷酸盐10、12份、14份、16份、18份、 20份、22份、24份、26份、28份、30份,焦亚硫酸盐5份、8份、 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20份,纤维素醚0.01份、0.05 份、0.1份、0.2份、0.4份、0.6份、0.8份、1份和溶剂30份、35份、 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65份、70份。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按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由如下组分制备得到的:改性糖蜜20~30份、焦磷酸盐10~15份、多聚磷酸盐15~25份、焦亚硫酸盐10~15份、纤维素醚0.05~0.1份、水40份。
如上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蔗糖糖蜜与第一酸液混合以进行第一次酸化处理,加热静置后取上层的第一清液;将所述第一清液与石灰混合,充分反应后静置,而后固液分离并取第二清液;将所述第二清液、第二酸液和活化剂混合以进行第二次酸化处理,加热、保温、静置后取上层的第三清液;
(2)将所述第三清液、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溶剂混合,进行复合反应后得到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酸液的用量与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比值包括但不限于0.4%、0.45%、0.5%、0.55%、0.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酸液的用量与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比值包括但不限于0.2%、0.25%、0.3%、0.35%、0.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化剂的用量与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比值包括但不限于0.2%、0.25%、0.3%、0.35%、0.4%、0.45%、 0.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钙的质量计,所述石灰的用量与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比值包括但不限于0.5%、0.6%、0.7%、0.8%、 0.9%、1%、1.1%、1.2%、1.3%、1.4%、1.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1)用温水稀释蔗糖糖蜜,将得到的蔗糖糖蜜溶液与第一酸液混合以进行第一次酸化处理,加热并进行反应,而后静置,固液分离以取得上层的第一清液;
(2)将所述第一清液与石灰混合,搅拌反应,而后静置,固液分离以取得上层的第二清液;
(3)将所述第二清液、第二酸液和活化剂混合以进行第二次酸化处理,加热并进行反应,而后通风保存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保温处理,再静置后固液分离以取得上层的第三清液;
(4)将所述第三清液、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水混合,在搅拌状态下进行复合反应,反应结束后滴加酸至 pH为7,而后得到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酸化处理后的加热温度包括但不限于60℃、65℃、70℃、75℃、80℃、 85℃、90℃;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3)中,所述第二次酸化处理后的加热温度包括但不限于70℃、75℃、80℃、85℃、90℃、 95℃、100℃;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3)中,所述保温处理的温度包括但不限于80℃、82℃、84℃、86℃、88℃、90℃;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4)中,所述复合反应的温度为20℃、22℃、24℃、26℃、28℃、30℃。
实施例1
(1)糖蜜的改性:称取蔗糖糖蜜原液1500.0g、60℃温水500.0g 加入1号反应罐中,再加入20.0g 50%高氯酸进行第一次酸化,加热至90℃,搅拌2h后静置6h,胶体凝聚成絮状物,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至60%,向上清液中加入石灰乳20.0g,搅拌1.5h,静置2.5h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再次向上清液中加入复合酸85%浓磷酸7.0g、琥珀酸10.0g和磷酸乙二胺7.5g、氟硅酸钠5.0g进行二次酸化处理,二次酸化处理加温至100℃,依次进行:搅拌90min,通风90min,80℃下保温3h,静置8h,而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至60%,制得改性蔗糖糖蜜。
(2)复合反应:称取改性蔗糖糖蜜333.0g、焦磷酸钠80.0g、三聚磷酸钾220.0g、焦亚硫酸钾10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g、水266.5g加入2号反应罐,在25℃的温度下搅拌3h,加片碱调节 pH至7进行复合反应制得一种糖蜜浓度为60%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实施例2
(1)糖蜜的改性:称取蔗糖糖蜜原液1500.0g,60℃温水500.0g 加入1号反应罐中,再加入12.0g 85%浓磷酸进行第一次酸化,加热至90℃,搅拌2h后静置6h,胶体凝聚成絮状物,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至60%,向上清液中加入生石灰15.0g,搅拌1.5h,静置2.5h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再次向上清液中加入复合酸85%浓磷酸7.0g、丙烯酸10.0g和磷酸丙二胺7.5g、碳酸氢钠10.0g进行二次酸化处理,二次酸化处理加温至100℃,依次进行:搅拌90min,通风90min,80℃下保温3h,静置8h,而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为60%,制得改性蔗糖糖蜜。
(2)复合反应:称取改性蔗糖糖蜜416.0g、焦磷酸钾100.0g、六偏磷酸钠120.0g、焦亚硫酸钾13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1.0g、水233.0g加入2号反应罐,在25℃的温度下搅拌3h,加片碱调节 PH至7进行复合反应制得一种糖蜜浓度为60%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实施例3
(1)糖蜜的改性:称取蔗糖糖蜜原液1500.0g,60℃温水500.0g 加入1号反应罐中,再加入10.0g 98%浓硫酸进行第一次酸化,加热至90℃,搅拌2h后静置6h,胶体凝聚成絮状物,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为60%,向上清液中加入生石灰粉15.0g,搅拌1.5h,静置2.5h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再次向上清液中加入复合酸 85%浓磷酸7.0g、马来酸10.0g和片碱7.5g、硫酸铵10.0g进行二次酸化处理,二次酸化处理加温至100℃,依次进行:搅拌90min,通风90min,80℃下保温3h,静置8h,而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为60%,制得改性蔗糖糖蜜。
(2)复合反应:称取改性蔗糖糖蜜383.0g、焦磷酸钾100.0g、三聚磷酸钠120.0g、焦亚硫酸钾150.0g、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1.0g、水246.0g加入2号反应罐,在25℃的温度下搅拌3h,加片碱调节 PH至7进行复合反应制得一种糖蜜浓度为60%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实施例4
(1)糖蜜的改性:称取蔗糖糖蜜原液1500.0g,60℃温水500.0g 加入1号反应罐中,再加入98%浓硫酸5.0g、50%高氯酸10.0g进行第一次酸化,加热至90℃,搅拌2h后静置6h,胶体凝聚成絮状物,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为60%,向上清液中加入生石灰乳20.0g,搅拌1.5h,静置2.5h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再次向上清液中加入复合酸丙烯酸7.0g、马来酸7.0g、琥珀酸7.0g、磷酸乙二胺7.5g、磷酸丙二胺硫酸铵7.5g、氟硅酸钠5.0g进行二次酸化处理,二次酸化处理加温至100℃,依次进行:搅拌80min,通风80min, 80℃下保温3h,静置8h,而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为60%,制得改性蔗糖糖蜜。
(2)复合反应:称取改性蔗糖糖蜜333.0g、焦磷酸钾50.0g、焦磷酸钠50.0g、三聚磷酸钠150.0g、焦亚硫酸钾150.0g、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g、水266.0g加入2号反应罐,在25℃的温度下搅拌2h,加片碱调节PH至7进行复合反应制得一种糖蜜浓度为60%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实施例5
(1)糖蜜的改性:称取蔗糖糖蜜原液1500.0g,60℃温水500.0g 加入1号反应罐中,再加入85%浓磷酸8.0g、50%高氯酸10.0g进行第一次酸化,加热至90℃,搅拌2h后静置6h,胶体凝聚成絮状物,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为60%,向上清液中加入生石灰乳20.0g,搅拌1.5h,静置2.5h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再次向上清液中加入复合酸丙烯酸7.0g、马来酸7.0g、琥珀酸7.0g、碳酸氢钠7.5g、磷酸丙二胺硫酸铵7.5g、氟硅酸钠5.0g进行二次酸化处理,二次酸化处理加温至100℃,依次进行:搅拌80min,通风80min, 80℃下保温3h,静置8h,而后分离沉淀取上清液。加水调节糖蜜浓度为60%,制得改性蔗糖糖蜜。
(2)复合反应:称取改性蔗糖糖蜜333.0g、焦磷酸钾100.0g、三聚磷酸钠80.0g、六偏磷酸钠80.0g、焦亚硫酸钾140.0g、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g、水266.0g加入2号反应罐,在25℃的温度下搅拌2h,加片碱调节PH至7进行复合反应制得一种糖蜜浓度为60%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对比例
称取市售常规蔗糖糖蜜并稀释到质量浓度为60%,称取蔗糖糖蜜溶液333.0g、焦磷酸钠80.0g、三聚磷酸钾220.0g、焦亚硫酸钾10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g、水266.5g加入反应罐,在25℃的温度下搅拌3h,加片碱调节pH至7进行复合反应制得一种糖蜜浓度为60%的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试验例1缓凝性能测试
将各实施例与对比例所制得的缓凝剂与市售传统混凝土缓凝剂进行缓凝时间测试比对;市售传统混凝土缓凝剂选用葡萄糖酸钠。
试验方法按GB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方法》规定进行,凝结时间使用南方水泥(P.O42.5,初凝时间:181min,终凝时间:233min)测试,缓凝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025%。
表1凝结时间对比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800457420000141
试验例2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
将各实施例、对比例和市售传统缓凝剂葡萄糖酸钠以同样的用量,分别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成混凝土外加剂成品,按GB/T 50080-2016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水洗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测试对比。试验温度:35℃,本试验的原材料为:水泥(南方水泥P.O42.5)、粉煤灰(II级)、矿渣粉(95级)、粗集料(浙江丽水地区花岗岩, 5mm-31.5mm)、细集料(浙江丽水地区花岗岩,使用0.5%浓度PAM 类絮凝剂水洗,细度模数2.7,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为4%)、水 (饮用水)、外加剂(聚羧酸系,掺量1.8%)。
表2测试用C3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
Figure BDA0003800457420000151
表3水洗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单位:mm)
Figure BDA0003800457420000152
结合表1和表3可以发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在凝结时间上和市售传统缓凝葡萄糖酸钠相当,甚至更好。但在对含絮凝剂水洗机制砂混凝工作性能上的提升和改善比传统市售缓凝剂优异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含絮凝剂水洗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的问题。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换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溶剂;
其中,所述改性糖蜜是蔗糖糖蜜溶液经两次酸化处理后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10~40份、焦磷酸盐3~15份、多聚磷酸盐10~30份、焦亚硫酸盐5~20份、纤维素醚0.01~1份和水30~70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是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改性糖蜜20~30份、焦磷酸盐5~10份、多聚磷酸盐15~25份、焦亚硫酸盐10~15份、纤维素醚0.05~0.1份和水40~60份。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磷酸盐包括焦磷酸二氢钠、焦磷酸钾和焦磷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多聚磷酸盐包括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钾、六偏磷酸钠和聚偏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焦亚硫酸盐包括焦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纤维素醚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蔗糖糖蜜与第一酸液混合以进行第一次酸化处理,加热静置后取上层的第一清液;将所述第一清液与石灰混合,充分反应后静置,而后固液分离并取第二清液;将所述第二清液、第二酸液和活化剂混合以进行第二次酸化处理,加热、保温、静置后取上层的第三清液;
(2)将所述第三清液、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亚硫酸盐、纤维素醚和溶剂混合,进行复合反应后得到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酸液包括浓硫酸、高氯酸和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酸液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0.4%~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第二酸液包括浓磷酸、马来酸、丙烯酸和琥珀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酸液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0.2%~0.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活化剂包括磷酸乙二胺、磷酸丙二胺、氟硅酸钠、片碱、硫酸铵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活化剂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0.2%~0.5%;
优选地,所述石灰包括生石灰、熟石灰或石灰乳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以钙的质量计,所述石灰的用量为所述蔗糖糖蜜的质量的0.5%~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酸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0℃~90℃,静置时间为5h~6h;
和/或,所述第二次酸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70℃~100℃,保温时间为1h~2h,静置时间为6h~8h。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在混凝土方面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括水洗机制砂制得的混凝土;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其中,所述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的添加量是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的0.01%~0.05%,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是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的1%~3%。
CN202210981911.1A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5180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911.1A CN115180868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911.1A CN115180868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0868A true CN115180868A (zh) 2022-10-14
CN115180868B CN115180868B (zh) 2023-05-16

Family

ID=8352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1911.1A Active CN115180868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086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31A (zh) * 1992-06-08 1992-12-23 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 缓凝型早强减水剂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292360A (zh) * 1999-06-25 2001-04-25 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化工厂 生产糖钙的工艺
WO2005110941A1 (en) * 2004-05-14 2005-11-24 Australian Industrial Additives Molasses treatment for the “molassperse” surfactant production for concrete plasticizers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s) and cement clinker grinding additives applications
CN102229478A (zh) * 2011-04-08 2011-11-02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糖蜜缓凝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20120325120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Shendy Samy M Cementitious Composition and Admixture
FR3018803A1 (fr) * 2014-03-20 2015-09-25 Chryso Composition desactivante en emulsion inverse
CN109136292A (zh) * 2018-09-11 2019-01-0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糖蜜综合利用方法
CN111662037A (zh) * 2020-06-12 2020-09-15 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8978A (zh) * 2020-07-06 2020-10-30 江苏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甘蔗渣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6773A (zh) * 2021-06-01 2021-11-12 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31A (zh) * 1992-06-08 1992-12-23 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 缓凝型早强减水剂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292360A (zh) * 1999-06-25 2001-04-25 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化工厂 生产糖钙的工艺
WO2005110941A1 (en) * 2004-05-14 2005-11-24 Australian Industrial Additives Molasses treatment for the “molassperse” surfactant production for concrete plasticizers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s) and cement clinker grinding additives applications
CN102229478A (zh) * 2011-04-08 2011-11-02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糖蜜缓凝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20120325120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Shendy Samy M Cementitious Composition and Admixture
FR3018803A1 (fr) * 2014-03-20 2015-09-25 Chryso Composition desactivante en emulsion inverse
CN109136292A (zh) * 2018-09-11 2019-01-0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糖蜜综合利用方法
CN111662037A (zh) * 2020-06-12 2020-09-15 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8978A (zh) * 2020-07-06 2020-10-30 江苏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甘蔗渣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6773A (zh) * 2021-06-01 2021-11-12 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0868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1629B (zh) 一种无氯增强保坍型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20705A1 (zh) 一种制备α半水石膏的方法
CN105399349B (zh) 一种高活性钢铁渣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7804A (zh) 一种无砂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8395B (zh) 一种缓蚀缓凝协效型水泥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5045B (zh) 一种工业废渣纳米活化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4026A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用抗泥型小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66066A (zh) 专用土体稳定剂资源化处理市政污泥制造的免烧砖
CN110563376B (zh) 一种适于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的强效剂及其母液的制备方法
WO2024093786A1 (zh) 一种制备无碱无氯无氟早强型液体速凝剂的方法
CN102241488B (zh) 水泥保坍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28887A (zh) 一种工业副产物石膏制备α高强石膏的方法
CN108585578B (zh) 一种高强度透水混凝土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0868B (zh) 一种改性液体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851157A (zh) 一种粉煤灰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384430A (zh)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63160B (zh) 一种搅拌站洗车废浆的活性保持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399992A (zh) 一种水剂缓凝剂
CN104370506A (zh) 一种改进施工性能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3748A (zh) 一种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人造土壤组合物的方法及其得到的人造土壤组合物
CN104844049A (zh) 一种掺加酒石酸副产物的缓凝型水泥助磨剂及使用方法
CN111908827B (zh) 一种全机制砂湿拌砂浆外加剂及其加工方法
CN113603377A (zh) 一种利用电解锰渣生产的水泥及其生产方法
CN111943622A (zh) 一种全机制砂湿拌砂浆及其加工方法
CN104529222A (zh) 一种缓凝型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odified liquid concrete retar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16

Pledgee: Guiyang Jinyang sub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Ltd.

Pledgor: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137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