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9914B -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9914B
CN115179914B CN202210829945.9A CN202210829945A CN115179914B CN 115179914 B CN115179914 B CN 115179914B CN 202210829945 A CN202210829945 A CN 202210829945A CN 115179914 B CN115179914 B CN 115179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ston assembly
pressure
cavity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99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9914A (zh
Inventor
欧东方
申燕飞
杨建平
李谋逵
谢磊
王开恩
宋志勇
许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99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9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9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9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9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9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vehicle weight or load, e.g. load distribution
    • B60T8/181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vehicle weight or load, e.g. loa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pressure reduction
    • B60T8/1831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vehicle weight or load, e.g. loa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pressure reduction pressure reducing or limitin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vehicle weight or load, e.g. load distribution
    • B60T8/1893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vehicle weight or load, e.g. load distribution e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该调整装置包括测重机构和限压阀,测重机构包括测重组件和传感阀。该调整方法中,空车位传感阀开启,制动缸压力空气向降压风缸分流,降压风缸压力反馈给限压阀,限压阀根据降压风缸反馈压力情况,截断制动缸上游风源的方式实现空车压力下降;重车位传感阀关闭,制动缸压力空气不会给降压风缸分流,限压阀不会截断制动缸上游压力,实现制动缸压力空重两级控制。本发明具有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高,故障率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列车,具体为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普遍采用无级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自动空重车调整装置能根据车辆的载重情况自动调整制动缸压力,适用于通用铁路车辆的多种载重工况,但也存在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低,故障率相对较高的缺点,特别是与重载专用线运煤车辆非空即重的运用工况不相适应。一方面体现在从全空车到全重车位对制动缸要进行调整的功能浪费,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对制动缸压力的控制精度不足,制动粘着得不到充风的利用。
现有空重车调整装置为无级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在运用过程中存在抑制盘存在卡滞、降压风缸在传感阀触杆处排气口漏泄、降压气室缓解排气口堵塞、防尘罩脱落、限压阀空重车显示活塞杆弯曲、空重车指示牌翻转故障、夹芯阀翻转等惯性故障,空车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不高、空车制动缸分流开启压力低、无级空重车与重载专用线全空或全重运用工况不一致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适用于重载专用线车辆非空即重的运用工况,提高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从而提高制动粘着利用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具有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高,故障率低的特点,解决了现有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与专用线车辆非空即重的运用工况不一致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包括测重机构和限压阀,测重机构包括测重组件和传感阀,限压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上阀腔、第二中上阀腔、第二中下阀腔、第二下阀腔和缓解排气口,大气与第二上阀腔之间设有第二上活塞组件,第二上阀腔与第二中上阀腔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第二中上阀腔与第二中下阀腔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和第二中心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上设有第二通道,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与第二通道的进口相对,第二中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之间设有第二下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与第二下活塞组件连接,第二下活塞组件隔挡在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之间,第二中上阀腔与阀进气口连通,第二中下阀腔与制动缸排气口连通,第二上阀腔和第二下阀腔均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传感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内设有第一上阀腔和第一下阀腔,第一上阀腔与第一下阀腔之间设有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腔活塞组件上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通道,第一杆活塞组件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抑制盘相对,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下端与第一通道的进口相对,第一上阀腔与风缸排气口连通,第一下阀腔与制动缸进气口连通;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和测重套管,测重套管与第一阀体连接,测重套管与抑制盘之间的距离大小反馈货车的载重大小。
进一步的,还包括副风缸,副风缸与120阀连通,120阀上设有阀排气口,120阀与阀进气口连通,制动缸排气口与制动缸、制动缸进气口连通,风缸排气口与降压风缸连通,降压风缸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测重套杆、测重套管、测重弹簧和弹簧座,抑制盘与测重套杆的上端连接,测重套杆套设在测重套管内,测重套杆的下端与横跨梁相对,测重套杆的下端卡设有凸字形截面的弹簧座,弹簧座与测重套管的下端之间设有测重弹簧,第一阀体与承重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腔活塞组件包括第一腔活塞和第一上弹簧,第一腔活塞设在第一上阀腔与第一下阀腔之间,第一上弹簧设在第一腔活塞的上端与第一阀体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腔活塞与第一杆活塞组件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杆活塞组件包括第一下弹簧、第一中心杆、第一杆活塞和第一防尘罩,第一中心杆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中心杆的上端穿出第一阀体并与第一防尘罩连接,第一防尘罩的上部为圆弧形,第一防尘罩与抑制盘相对,第一中心杆的下端与第一杆活塞连接,第一杆活塞与第一通道的进口相对,第一下弹簧设在第一杆活塞的下端与第一阀体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中心杆上的连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上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上活塞、第二上弹簧和第二防尘罩,第二上活塞设在第二上阀腔与大气之间,第二上弹簧设在第二上活塞的上端与第二阀体之间,第二上活塞的上端与第二防尘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包括膜板、第二中上外活塞、第二中上内活塞和第二中上弹簧,膜板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的上部,第二中上内活塞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的下滑槽内,第二中上外活塞卡设第二中上内活塞的下端,第二中上弹簧设在第二中上内活塞的上端与第二中上外活塞之间,第二中上内活塞与第二通道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中心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中心杆,第二下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下活塞和第二下弹簧,第二通道包括第二中心杆上的连通孔,第二中心杆的下端与第二下活塞连接,第二下弹簧设在第二下活塞的下端与第二阀体之间。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及调整方法,空车位制动时,副风缸的压力空气进入120阀,然后通过阀进气口进入第二中上阀腔,此时第二通道的进口打开,压力空气通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中下阀腔,然后通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制动缸和制动缸进气口,进入第一下阀腔的压力空气上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杆活塞组件至抑制盘被阻挡,第一腔活塞组件继续上移,此时第一通道打开,压力空气进入第一上阀腔,然后通过风缸排气口进入降压风缸,再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上阀腔和第二下阀腔,第二上阀腔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上活塞组件上移并反馈至空重显示组件,第二中下阀腔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下活塞组件下移,切断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的连通;
空车位保压时,降压风缸压力上升,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方的作用力增大,对第二中上活塞组件进行下压,第二中上活塞组件遮挡在第二通道的进口,第二中上阀腔和第二中下阀腔之间的连通关闭,限压阀的活塞组件达到平衡状态,制动缸和降压风缸的压力不再变化,此时,第一通道在制动缸压力作用下,一直保持开启的状态,制动缸和降压风缸的压力一致;
空车位缓解时,120阀的阀排气口打开,造成第二中上阀腔内的压力空气排入大气,作用在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的压力下降,第二通道打开,制动缸的压力空气经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第二中下阀腔,然后经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中上阀腔内,再通过阀进气口和120阀从阀排气口排入大气;缓解初期,降压风缸的压力空气经过风缸排气口进入第一上阀腔,然后通过第一通道进入第一下阀腔,再通过制动缸进气口和120阀从阀排气口排入大气;缓解后期,制动缸、第一下阀腔和第二中下阀腔内的压力下降,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下降,第一通道关闭,第二下活塞组件上升,将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连通,降压风缸的压力空气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下阀腔,再通过缓解排气口排入大气;
重车位制动时,抑制盘与测重套管的距离增大,副风缸的压力空气进入120阀,然后通过阀进气口进入第二中上阀腔,此时第二通道的进口打开,压力空气通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中下阀腔,然后通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制动缸和制动缸进气口,进入第一下阀腔的压力空气上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杆活塞组件无法被抑制盘阻挡,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无法分离,此时第一通道关闭,降压风缸一直没有压力空气;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在第二中上阀腔内压力空气的作用下,一直保持第二通道的开启状态;第二下活塞组件在第二中下阀腔压力空气的作用下下移,切断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的连通;
重车位缓解时,120阀的阀排气口打开,制动缸的压力空气经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第二中下阀腔,然后经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中上阀腔内,再通过阀进气口和120阀从阀排气口排入大气;缓解后期,制动缸和第二中下阀腔内的压力下降,第二下活塞组件上升,将第二下阀腔与缓解排气口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两级空重车调整装置系统方案:空车位传感阀开启,制动缸压力空气向降压风缸分流,降压风缸压力反馈给限压阀,限压阀根据降压风缸反馈压力情况,截断制动缸上游风源的方式实现空车压力下降;重车位传感阀关闭,制动缸压力空气不会给降压风缸分流,限压阀不会截断制动缸上游压力;实现制动缸压力空重两级控制。
(2)两级空重车传感阀方案:采用触杆与抑制盘间隙变化来判定传感阀阀口开闭,实现制动缸压力空气是否向降压风缸分流。
(3)带降压风缸缓解排气口的限压阀方案:空车位制动时,利用降压风缸压力与制动缸压力的相互关系判断制动缸上游风源的开闭状态;缓解时,辅助缓解活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往上移动,开启降压风缸缓解通道,实现降压风缸的完全缓解。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发明,(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感阀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限压阀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空车位制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空车位保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空车位缓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重车位制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重车位缓解示意图。
图中:1-副风缸,2-120阀,3-加速缓解风缸,4-列车管,5-制动缸,6-降压风缸,7-测重机构,8-传感阀,9-限压阀,10-横跨梁;201-阀排气口;701-抑制盘,702-测重套杆,703-测重套管,704-测重弹簧,705-弹簧座;801-第一阀体,802-第一上阀腔,803-第一下阀腔,804-第一腔活塞,805-第一上弹簧,806-第一下弹簧,807-第一中心杆,808-第一通道,809-第一杆活塞,8010-第一防尘罩,8011-排背压孔;901-第二阀体,902-第二上阀腔,903-第二中上阀腔,904-第二中下阀腔,905-第二下阀腔,906-缓解排气口,9011-第二上活塞,9012-第二上弹簧,9013-第二防尘罩,9014-膜板,9015-第二中上外活塞,9016-第二中上内活塞,9017-第二中上弹簧,9018-第二中心杆,9019-第二通道,9020-第二下活塞,9021-第二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8所示,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包括测重机构7和限压阀9,测重机构7包括测重组件和传感阀8,该装置还包括副风缸1、120阀2、加速缓解风缸3、列车管4、制动缸5和降压风缸6。
限压阀9包括第二阀体901、第二上阀腔902、第二中上阀腔903、第二中下阀腔904、第二下阀腔905、缓解排气口906、空重显示组件、第二上活塞组件、第二中上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和第二下活塞组件。
第二阀体901内设有第二上阀腔902、第二中上阀腔903、第二中下阀腔904、第二下阀腔905、缓解排气口906、阀进气口、制动缸排气口和风缸进气口。大气与第二上阀腔902之间设有第二上活塞组件,第二上阀腔902内的压力情况反馈在第二上活塞组件的升降高度上。第二上阀腔902与第二中上阀腔903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第二中上阀腔903与第二中下阀腔904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和第二中心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上设有第二通道9019,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与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相对。第二上阀腔902和第二中上阀腔903的压力情况共同作用在第一中上活塞组件上,通过第二中上活塞组件控制第二通道9019的通断。第二中下阀腔904与缓解排气口906之间设有第二下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与第二下活塞组件连接,第二下活塞组件隔挡在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之间,第二中下阀腔904的压力情况反馈在第二下活塞组件的升降高度上,通过第二下活塞组件控制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之间的通断。第二中上阀腔903与阀进气口连通,第二中下阀腔904与制动缸排气口连通,第二上阀腔902和第二下阀腔905均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传感阀8包括第一阀体801、第一上阀腔802、第一下阀腔803、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701和测重套管703,测重套管703与第一阀体801连接,测重套管703与抑制盘701之间的距离大小反馈货车的载重大小。
第一阀体801内设有第一上阀腔802、第一下阀腔803、制动缸进气口、风缸排气口,第一上阀腔802与第一下阀腔803之间设有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腔活塞组件上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通道808,第一杆活塞组件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抑制盘701相对,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下端与第一通道808的进口相对,第一上阀腔802与风缸排气口连通,第一下阀腔803与制动缸进气口连通。第一上阀腔802和第一下阀腔803之间的压力差反馈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由于在两个活塞组件同步运动时,第一杆活塞组件能够被抑制盘701阻挡,因此可以实现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的分离,实现第一通道808的开启。
副风缸1与120阀2连通,120阀2上设有阀排气口201,120阀2分别与阀进气口、加速缓解风缸3、列车管4连通,制动缸排气口分别与制动缸5、制动缸进气口连通,风缸排气口与降压风缸6连通,降压风缸6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8所示,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及调整方法。
空车位制动时,副风缸1的压力空气进入120阀2,然后通过阀进气口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此时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打开,压力空气通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通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制动缸5和制动缸进气口,进入第一下阀腔803的压力空气上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杆活塞组件至抑制盘701被阻挡,第一腔活塞组件继续上移,此时第一通道808打开,压力空气进入第一上阀腔802,然后通过风缸排气口进入降压风缸6,再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上阀腔902和第二下阀腔905,第二上阀腔902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上活塞组件上移并反馈至空重显示组件,第二中下阀腔904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下活塞组件下移,切断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的连通。
空车位保压时,降压风缸6压力上升,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方的作用力增大,对第二中上活塞组件进行下压,第二中上活塞组件遮挡在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第二中上阀腔903和第二中下阀腔904之间的连通关闭,限压阀9的活塞组件达到平衡状态,制动缸5和降压风缸6的压力不再变化,此时,第一通道808在制动缸5压力作用下,一直保持开启的状态,制动缸5和降压风缸6的压力一致。
空车位缓解时,120阀2的阀排气口201打开,造成第二中上阀腔903内的压力空气排入大气,作用在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的压力下降,第二通道9019打开,制动缸5的压力空气经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经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内,再通过阀进气口和120阀2从阀排气口201排入大气。缓解初期,降压风缸6的压力空气经过风缸排气口进入第一上阀腔802,然后通过第一通道808进入第一下阀腔803,再通过制动缸进气口和120阀2从阀排气口201排入大气。缓解后期,制动缸5、第一下阀腔803和第二中下阀腔904内的压力同步下降,第一腔活塞组件带着第一杆活塞组件下降,第一通道808关闭,第二下活塞组件上升,将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连通,降压风缸6的压力空气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下阀腔905,再通过缓解排气口906排入大气。
重车位制动时,抑制盘701与测重套管703的距离增大,副风缸1的压力空气进入120阀2,然后通过阀进气口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此时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打开,压力空气通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通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制动缸5和制动缸进气口,进入第一下阀腔803的压力空气上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杆活塞组件无法被抑制盘701阻挡,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无法分离,此时第一通道808关闭,降压风缸6一直没有压力空气。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在第二中上阀腔903内压力空气的作用下,一直保持第二通道9019的开启状态。第二下活塞组件在第二中下阀腔904压力空气的作用下下移,切断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的连通。
重车位缓解时,120阀2的阀排气口201打开,制动缸5的压力空气经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经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内,再通过阀进气口和120阀2从阀排气口201排入大气。缓解后期,制动缸5和第二中下阀腔904内的压力同步下降,第二下活塞组件上升,将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连通。
实施例3
参考图1~图8所示,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为实施例1的具体技术描述。
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701、测重套杆702、测重套管703、测重弹簧704和弹簧座705,抑制盘701与测重套杆702的上端连接,测重套杆702套设在测重套管703内,测重套杆702的下端与横跨梁10相对,测重套杆702的下端卡设有凸字形截面的弹簧座705,弹簧座705与测重套管703的下端之间设有测重弹簧704,第一阀体801与承重构件连接。弹簧座705取消传统的较矮的凹字形结构,改为较高的凸字形结构,加长弹簧座的导向,解决抑制盘卡滞问题。
在空车位时,承重构件的位置靠上,测重弹簧704撑开,将抑制盘701压设在测重套管703的上端,此时抑制盘701与测重套管703的间距较小。在重车位时,承重构件受货物的重力下移,此时测重套杆702的下端接触横跨梁10,则测重套杆702压缩测重弹簧704,抑制盘701相对测重套管703上移,此时抑制盘701与测重套管703的间距较大。
第一腔活塞组件包括第一腔活塞804和第一上弹簧805。第一腔活塞804密封滑动设在第一上阀腔802与第一下阀腔803之间,第一上弹簧805设在第一腔活塞804的上端与第一阀体801之间,为第一腔活塞804提供下压力,保证第一腔活塞804与第一杆活塞809的贴合。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腔活塞804与第一杆活塞809之间的间隙,实现两个上下两个阀腔之间的连通。
第一杆活塞组件包括第一下弹簧806、第一中心杆807、第一杆活塞809和第一防尘罩8010。第一中心杆807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中心杆807的上端穿出第一阀体801并与第一防尘罩8010连接,第一防尘罩8010的上部为圆弧形,采用弧面结构防止积雪、杂物停留,解决由于触杆不能正常伸出所造成的传感阀漏泄问题。第一防尘罩8010用弹性钢丝挡圈连接第一中心杆807的上端,取代既有的过渡配合结构,解决防尘罩松动/脱落问题。
第一防尘罩8010与抑制盘701相对,当第一中心杆807上移一端距离之后,第一防尘罩8010与抑制盘701接触,则第一中心杆807不能继续上移。第一中心杆807的下端与第一杆活塞809连接,第一杆活塞809与第一通道808的进口相对,通过第一杆活塞809能够对第一通道808进行通断遮挡。第一下弹簧806设在第一杆活塞809的下端与第一阀体801之间,保证第一腔活塞804与第一杆活塞809的贴合。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中心杆807上的连通孔,提高气体的流动面积。
在第一阀体801上开设排背压孔8011,排背压孔8011连通在第一腔活塞804与第一阀体801之间的间隙,空车位时,第一通道开启,制动缸与降压风缸联通,制动缸与降压风缸之间没有压力差,消除传感阀对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的影响。第二阀体901上也开设有连通至膜板9014与第二阀体901之间间隙的排背压孔。设计合适的传感阀空重转换弹簧载荷,提高空车位制动缸分流开启点,提高制动系统的初跃升性能。
第二上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上活塞9011、第二上弹簧9012和第二防尘罩9013。第二上活塞9011密封滑动设在第二上阀腔与大气之间,第二上弹簧9012设在第二上活塞9011的上端与第二阀体901之间,保证第二上活塞9011具有向下的作用力。第二上活塞9011的上端与第二防尘罩9013连接。优化空重车显示方式,用指示器推动防尘罩上下运动,取代现有的显示活塞左右运动推动显示牌翻转,解决限压阀空重车显示活塞杆弯曲/显示牌翻转故障问题。
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包括膜板9014、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和第二中上弹簧9017。膜板9014密封隔挡在第二阀体901上,膜板9014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的上部,第二上阀腔902的压力作用在膜板9014上,然后传递给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上。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的下滑槽内,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卡设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的下端,即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可以带着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同步上移,但是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可以独立相对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上移。第二中上弹簧9017设在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的上端与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之间,保证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具有向下的作用力。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与第二通道9019相对,从而利用第二上阀腔902对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的作用力,以及第二中上阀腔903对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的作用力,共同实现第二通道9019的通断。
第二中心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中心杆9018,第二下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下活塞9020和第二下弹簧9021。第二通道9019包括第二中心杆9018上的连通孔,第二中心杆9018的下端与第二下活塞9020连接,第二下弹簧9021设在第二下活塞9020的下端与第二阀体901之间,为第二下活塞902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在第二中下阀腔904无压力时,第二下活塞9020上移实现缓解排气口906的连通。将传感阀排气口改到限压阀的下方,并增加了防尘装置,避免煤灰在排气口处堆积造成堵塞,解决降压风缸排气口堵塞,空车位制动缸缓解慢的问题。
取消限压阀压力弹簧,消除压力弹簧对精度的影响,取消限压阀中间体和圆片,变无级调整为两级调整,消除挺杆处O形圈和圆片公差对精度的影响。将第二中上外活塞处O形圈改为Y形圈,减小O形圈阻力对精度的影响。
其他同实施例1。
该调整装置的先进点在于:1.从设计结构源头能避免抑制盘存在卡滞、传感阀漏泄、降压气室缓解排气口堵塞、防尘罩脱落、限压阀空重车活塞杆弯曲、空重车指示牌翻转故障、夹芯阀翻转等惯性故障等问题;2.能提高空车制动缸压力控制精度;3.提升了制动系统的初跃升性能;4.更符合重载专用线车辆全空或全重运用工况需要。
前述本发明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发明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包括测重机构(7)和限压阀(9),测重机构(7)包括测重组件和传感阀(8),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压阀(9)包括第二阀体(901),第二阀体(901)内设有第二上阀腔(902)、第二中上阀腔(903)、第二中下阀腔(904)、第二下阀腔(905)和缓解排气口(906),大气与第二上阀腔(902)之间设有第二上活塞组件,第二上阀腔(902)与第二中上阀腔(903)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第二中上阀腔(903)与第二中下阀腔(904)之间设有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和第二中心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上设有第二通道(9019),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与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相对,第二中下阀腔(904)与缓解排气口(906)之间设有第二下活塞组件,第二中心活塞组件与第二下活塞组件连接,第二下活塞组件隔挡在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之间,第二中上阀腔(903)与阀进气口连通,第二中下阀腔(904)与制动缸排气口连通,第二上阀腔(902)和第二下阀腔(905)均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所述的传感阀(8)包括第一阀体(801),第一阀体(801)内设有第一上阀腔(802)和第一下阀腔(803),第一上阀腔(802)与第一下阀腔(803)之间设有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腔活塞组件上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通道(808),第一杆活塞组件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抑制盘(701)相对,第一杆活塞组件的下端与第一通道(808)的进口相对,第一上阀腔(802)与风缸排气口连通,第一下阀腔(803)与制动缸进气口连通;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701)和测重套管(703),测重套管(703)与第一阀体(801)连接,测重套管(703)与抑制盘(701)之间的距离大小反馈货车的载重大小;
空车位制动时,副风缸(1)的压力空气进入120阀(2),然后通过阀进气口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此时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打开,压力空气通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通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制动缸(5)和制动缸进气口,进入第一下阀腔(803)的压力空气上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杆活塞组件至抑制盘(701)被阻挡,第一腔活塞组件继续上移,此时第一通道(808)打开,压力空气进入第一上阀腔(802),然后通过风缸排气口进入降压风缸(6),再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上阀腔(902)和第二下阀腔(905),第二上阀腔(902)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上活塞组件上移并反馈至空重显示组件,第二中下阀腔(904)内的压力空气推动第二下活塞组件下移,切断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的连通;
空车位保压时,降压风缸(6)压力上升,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方的作用力增大,对第二中上活塞组件进行下压,第二中上活塞组件遮挡在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第二中上阀腔(903)和第二中下阀腔(904)之间的连通关闭,限压阀(9)的活塞组件达到平衡状态,制动缸(5)和降压风缸(6)的压力不再变化,此时,第一通道(808)在制动缸(5)压力作用下,一直保持开启的状态,制动缸(5)和降压风缸(6)的压力一致;
空车位缓解时,120阀(2)的阀排气口(201)打开,造成第二中上阀腔(903)内的压力空气排入大气,作用在第二中上活塞组件上的压力下降,第二通道(9019)打开,制动缸(5)的压力空气经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经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内,再通过阀进气口和120阀(2)从阀排气口(201)排入大气;缓解初期,降压风缸(6)的压力空气经过风缸排气口进入第一上阀腔(802),然后通过第一通道(808)进入第一下阀腔(803),再通过制动缸进气口和120阀(2)从阀排气口(201)排入大气;缓解后期,制动缸(5)、第一下阀腔(803)和第二中下阀腔(904)内的压力下降,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下降,第一通道(808)关闭,第二下活塞组件上升,将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连通,降压风缸(6)的压力空气通过风缸进气口进入第二下阀腔(905),再通过缓解排气口(906)排入大气;
重车位制动时,抑制盘(701)与测重套管(703)的距离增大,副风缸(1)的压力空气进入120阀(2),然后通过阀进气口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此时第二通道(9019)的进口打开,压力空气通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通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制动缸(5)和制动缸进气口,进入第一下阀腔(803)的压力空气上推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第一杆活塞组件无法被抑制盘(701)阻挡,第一腔活塞组件和第一杆活塞组件无法分离,此时第一通道(808)关闭,降压风缸(6)一直没有压力空气;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在第二中上阀腔(903)内压力空气的作用下,一直保持第二通道(9019)的开启状态;第二下活塞组件在第二中下阀腔(904)压力空气的作用下下移,切断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的连通;
重车位缓解时,120阀(2)的阀排气口(201)打开,制动缸(5)的压力空气经过制动缸排气口进入第二中下阀腔(904),然后经过第二通道(9019)进入第二中上阀腔(903)内,再通过阀进气口和120阀(2)从阀排气口(201)排入大气;缓解后期,制动缸(5)和第二中下阀腔(904)内的压力下降,第二下活塞组件上升,将第二下阀腔(905)与缓解排气口(90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风缸(1),副风缸(1)与120阀(2)连通,120阀(2)上设有阀排气口(201),120阀(2)与阀进气口连通,制动缸排气口与制动缸(5)、制动缸进气口连通,风缸排气口与降压风缸(6)连通,降压风缸(6)与风缸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重组件包括抑制盘(701)、测重套杆(702)、测重套管(703)、测重弹簧(704)和弹簧座(705),抑制盘(701)与测重套杆(702)的上端连接,测重套杆(702)套设在测重套管(703)内,测重套杆(702)的下端与横跨梁(10)相对,测重套杆(702)的下端卡设有凸字形截面的弹簧座(705),弹簧座(705)与测重套管(703)的下端之间设有测重弹簧(704),第一阀体(801)与承重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活塞组件包括第一腔活塞(804)和第一上弹簧(805),第一腔活塞(804)设在第一上阀腔(802)与第一下阀腔(803)之间,第一上弹簧(805)设在第一腔活塞(804)的上端与第一阀体(801)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腔活塞(804)与第一杆活塞组件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活塞组件包括第一下弹簧(806)、第一中心杆(807)、第一杆活塞(809)和第一防尘罩(8010),第一中心杆(807)穿设在第一腔活塞组件上,第一中心杆(807)的上端穿出第一阀体(801)并与第一防尘罩(8010)连接,第一防尘罩(8010)的上部为圆弧形,第一防尘罩(8010)与抑制盘(701)相对,第一中心杆(807)的下端与第一杆活塞(809)连接,第一杆活塞(809)与第一通道(808)的进口相对,第一下弹簧(806)设在第一杆活塞(809)的下端与第一阀体(801)之间,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中心杆(807)上的连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上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上活塞(9011)、第二上弹簧(9012)和第二防尘罩(9013),第二上活塞(9011)设在第二上阀腔与大气之间,第二上弹簧(9012)设在第二上活塞(9011)的上端与第二阀体(901)之间,第二上活塞(9011)的上端与第二防尘罩(90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中上活塞组件包括膜板(9014)、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和第二中上弹簧(9017),膜板(9014)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的上部,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位于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的下滑槽内,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卡设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的下端,第二中上弹簧(9017)设在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的上端与第二中上外活塞(9015)之间,第二中上内活塞(9016)与第二通道(9019)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中心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中心杆(9018),第二下活塞组件包括第二下活塞(9020)和第二下弹簧(9021),第二通道(9019)包括第二中心杆(9018)上的连通孔,第二中心杆(9018)的下端与第二下活塞(9020)连接,第二下弹簧(9021)设在第二下活塞(9020)的下端与第二阀体(901)之间。
CN202210829945.9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Active CN115179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9945.9A CN115179914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9945.9A CN115179914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9914A CN115179914A (zh) 2022-10-14
CN115179914B true CN115179914B (zh) 2023-07-07

Family

ID=8351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9945.9A Active CN115179914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991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9602A (zh) * 2014-10-16 2015-01-28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重车制动缸压力调整功能的中继阀
CN207106483U (zh) * 2017-08-21 2018-03-16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中继阀和铁路货车空重车用制动系统
CN112590747A (zh) * 2020-12-23 2021-04-02 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电空制动用中继阀结构及电空制动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02822A (en) * 1973-02-16 1975-08-13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Empty-load brake control valve apparatus
US3936097A (en) * 1973-05-30 1976-02-03 Jidosha Kiki Co., Ltd. Relay valve combined with a load-sensing proportion valve
JP2506155Y2 (ja) * 1990-09-26 1996-08-07 株式会社ナブコ 圧力制御弁
CN2434188Y (zh) * 2000-04-14 2001-06-13 眉山车辆厂 铁路车辆制动缸压力调整装置
CN2433144Y (zh) * 2000-08-16 2001-06-06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
CN2776778Y (zh) * 2004-07-06 2006-05-03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空、重车制动缸压力无级自动调整装置
GB2467957A (en) * 2009-02-21 2010-08-25 Haldex Brake Products Ltd Brake modulator valve with acceptable cracking pressure
EA019456B1 (ru) * 2010-09-20 2014-03-31 Кнорр-Бремзе Зюстеме Фюр Шиненфарцойге Гмбх Воздухо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 с переключающими средствами для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между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ческими кривыми тормоз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US10112594B2 (en) * 2015-09-23 2018-10-30 Amsted Rail Company, Inc. Brake cylinder pressure maintenance valves for freight car brake equipment
US9925969B2 (en) * 2016-03-07 2018-03-27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ut-off valve and hot wheel protection valve arrangement
CN106740774B (zh) * 2016-12-02 2019-09-27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及其称重阀
CN106585660A (zh) * 2016-12-21 2017-04-2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用于快捷货车空气制动系统的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
CN107200000B (zh) * 2017-05-17 2019-04-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限压阀、列车制动系统以及列车
CN107472231B (zh) * 2017-09-11 2023-08-08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调整装置的嵌套式单向阀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9602A (zh) * 2014-10-16 2015-01-28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重车制动缸压力调整功能的中继阀
CN207106483U (zh) * 2017-08-21 2018-03-16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中继阀和铁路货车空重车用制动系统
CN112590747A (zh) * 2020-12-23 2021-04-02 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电空制动用中继阀结构及电空制动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9914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16276A (en) Quick service valve device
EP0261282A1 (en) Truck mounted pneumatic brake control system
JPS6312026B2 (zh)
CN114348043B (zh)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空重车制动力无级自动调整的装置
CN115179914B (zh)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车两级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US4801179A (en) Load-dependent brake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pneumatic brakes of rail vehicles
CN115214579B (zh)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限压阀
CA2326225C (en) Short travel detector for empty/load brake control
US4163587A (en) Pneumatic railway braking distributor
US4423909A (en) Empty and load apparatus for railroad cars
CA1081286A (en) Continual quick service valve device
US4575159A (en) Rail vehicle brake system
US4536040A (en) Service brake accelerator for indirect compressed-air brakes on railway vehicles
JPS5924022B2 (ja) ブレ−キ制御弁
GB1302930A (zh)
US4405182A (en) Control valve arrangement for combined brake cylinder and air reservoir device
CN211166902U (zh) 集成式制动系统
KR100306431B1 (ko) 화차용제동장치
AU719626B2 (en) Electro-pneumatic valve control
CN115179915A (zh)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空重两级测重机构
CN115179918B (zh) 一种精准控制制动缸空气压力的结构及方法
CN2640861Y (zh) 空重车自动无级调整装置
KR100365681B1 (ko) 영공식 화차용 제동장치
US4123115A (en) Brak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ilway cars
CA1269125A (en) Vehicle load responsive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