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5724A - 医用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医用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5724A
CN115175724A CN202080097545.2A CN202080097545A CN115175724A CN 115175724 A CN115175724 A CN 115175724A CN 202080097545 A CN202080097545 A CN 202080097545A CN 115175724 A CN115175724 A CN 115175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en
tube
wall portion
extension tube
balloon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75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5724B (zh
Inventor
中岛毅人
佐藤润一
大木保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75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5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5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5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27Making of 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34Joining of shaft and ballo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25Connections between catheter tubes and inflation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61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separate inflations tubes, e.g. coaxial tubes or tubes otherwise arranged apart from the catheter tub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7/00Methods of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production
    • A61M2207/10Device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医用球囊导管包括多腔管、延长管、外壁部和球囊。多腔管具有第1管腔和第2管腔。延长管固定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面,自端面沿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1管腔连通。外壁部沿着延长管延伸,将延长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覆盖,形成与第2管腔连通且在内表面包含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管路。球囊固定于多腔管、延长管和外壁部的至少1者的外周部,形成包围延长管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经由管路与第2管腔连通。

Description

医用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医用球囊导管具有球囊和安装于球囊的基端部的管。球囊的各部位有时被划分为前端尾部、前端锥形部、圆筒部、基端锥形部和基端尾部。管有时具有:膨胀管腔,其用于向球囊内导入流体而使球囊扩张;以及导丝管腔,其供用于将球囊导管向体内的预定位置引导的导丝贯穿。这样,具有多个管腔的管被称为多腔管。
在多腔管的前端具有将穿过膨胀管腔而被导入的流体向球囊内排出的开口、以及导丝管腔的开口(GW开口)。多腔管以其前端位于球囊的内部空间的基端侧的方式固定于球囊。
另一方面,导丝穿过位于球囊的前端的开口(导入开口)被向导丝管腔内导入。因此,需要穿过球囊的内部空间而使球囊内部空间基端侧的GW开口和球囊前端的导入开口连通的延长管。延长管串联连结于多腔管的前端。延长管被收纳于球囊中,因此也被称为内管。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多腔管和延长管在各自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端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热熔接接合的球囊导管。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将延长管的基端部向多腔管中的导丝管腔的前端开口中插入的状态下进行接合的导管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特许第478283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特许出愿公开第2007/027632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球囊导管,多腔管和延长管在彼此的端面被接合(端面接合方式)。因此,例如,当受到弯曲载荷等外力时,有可能容易自接合面破损。特别是,越使导管轴的外径变小,接合面积越是减少,接合强度越是降低。因此,难以使导管轴的外径小径化。
再者,该球囊导管的延长管具有与多腔管的各管腔对应的多个贯通孔。因此,若产生接合时的位置偏移,则有可能无法顺利地将各管腔和各贯通孔连接。
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球囊导管中,将延长管向多腔管的导丝管腔插入。
需要使延长管的内径为导丝的外径以上。为了得到适当的贯穿性能,多腔管的外径需要减小到一定程度。因此,对于专利文献2中的接合方式,若与专利文献1中的端面接合方式相比,则需要使延长管的壁厚和多腔管中的包围导丝管腔的壁厚的至少一者变薄。
其结果是存在这样的危险:相对于导管轴的弯曲·扭结的耐性、导丝的贯穿性等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多腔管和延长管的耐弯曲性、以及多腔管和延长管的接合部处的接合强度的医用球囊导管。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医用球囊导管具备:多腔管,其具有第1管腔和第2管腔;延长管,其固定于所述多腔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面,具有自所述端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1管腔连通的第3管腔;外壁部,其自所述多腔管沿着所述延长管延伸,并将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覆盖,形成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且在内表面包含所述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管路;以及球囊,其固定于所述多腔管、所述延长管和所述外壁部的至少1者的外周部,形成将所述延长管包围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经由所述管路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具备:外壁部形成工序,在具有第1管腔和第2管腔的多腔管中,形成所述第1管腔开口的端面,且形成从将所述第2管腔包围的所述多腔管的侧壁部的一部分在所述多腔管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端面向前方突出地延伸的外壁部;延长管固定工序,具有第3管腔的延长管的端部面对所述端面,所述第3管腔和所述第1管腔连通,且将所述延长管配置在所述端部的侧面与所述外壁部相邻的位置,使所述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端面、以及所述外壁部的周向上的端缘,形成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且在内表面包含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管路;以及球囊固定工序,以球囊的内部空间经由所述管路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的方式使所述延长管贯穿所述内部空间,使所述球囊固定于所述多腔管、所述延长管和所述外壁部的至少1者的外周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第1方案的医用球囊导管和上述第2方案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多腔管和延长管的耐弯曲性、以及多腔管和延长管的接合部处的接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例子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4A是沿着图3中的F4A-F4A线的剖视图。
图4B是沿着图3中的F4B-F4B线的剖视图。
图4C是沿着图3中的F4C-F4C线的剖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面的例子(第1例)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面的例子(第2例)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外壁部形成工序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述外壁部形成工序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固定工序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上述固定工序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固定工序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F11-F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F12-F12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固定工序中使用的熔接装置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上述固定工序中的热熔接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上述热熔接结束时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F16-F16线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中的F18-F18线的剖视图。
图19A是表示第1比较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19B是表示第1比较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0A是表示第2比较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0B是表示第2比较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1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面的例子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2变形例~第4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加工用的多腔管的例子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2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5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6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7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8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9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医用球囊导管和其构成构件中,将沿着轴线的方向称为轴向,将围着轴线绕转的方向称为周向,将在与轴线正交的平面中沿着与轴线交叉的线的方向称为径向。沿着轴线的剖面称为轴向剖面。与轴线正交的剖面称为轴直角剖面。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例子的示意性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10(医用球囊导管)是自图示右侧的基端向图示左侧的前端延伸的长条构件。球囊导管10穿过插入在患者的管腔的省略图示的内窥镜的处置器具用通道,自前端向患者的管腔插入。
供球囊导管10插入的管腔有食道、幽门、胆管、大肠等消化道,但并不限定于此。
导丝9能够贯穿球囊导管10的内部,以便球囊导管10能够沿着留置于患者体内的导丝9向患者的管腔插入。
图2是球囊导管10的示意性剖视图。球囊导管10自前端朝向基端依次具备前端凸部5、球囊1、多腔管2、分支部6、导丝管7A、(导丝管侧)毂7B、送流体管8A和(送流体管侧)毂8B。球囊1的形状能取得通过自毂8B向球囊1的内部导入流体而进行扩张的扩张状态(inflated state)、以及未导入流体的进行收缩的收缩状态(deflated state)。图1和图2示出了扩张状态的球囊1的形状。
如图2所示,在球囊1的内部收纳有后述的延长管4,该延长管4在内部具有导丝管腔L3。多腔管2具有导丝管腔L1和膨胀管腔L2。
导丝9自前端凸部5的贯通孔5a向球囊导管10插入。导丝9依次穿过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多腔管2的导丝管腔L1、分支部6的导丝管腔6a、导丝管7A的管腔、以及毂7B的贯通孔,导丝9的前端自毂7B的基端突出。
向球囊1导入的流体F自毂8B的贯通孔进入球囊导管10的内部,穿过送流体管8A的管腔、分支部6的送流体管腔6b、多腔管2的膨胀管腔L2,自球囊1的基端侧向球囊1的内部空间I导入。
以下,详细说明各构成要素。
前端凸部5的前端部随着朝向前端侧而逐渐缩径,且带有圆角。前端凸部5中的除了前端部以外的外径与多腔管2的外径大致相等。
在前端凸部5的基端部形成有供延长管4的前端部连接的凹部。
球囊1由树脂膜形成。球囊1的形状在扩张状态下是以中心轴线O1为中心的筒状。在扩张状态下,在球囊1的内部形成内部空间I。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是贯穿内窥镜的处置器具用通道之前的球囊1处于收缩状态,被折叠成多片较薄的叶片状,并被卷绕于延长管4的外周。
球囊1收缩时的被折叠的球囊导管10的外径设为能够穿过作为插入对象的管腔和内窥镜的处置器具用通道的尺寸。
球囊1自基端侧朝向前端侧具备第1尾部1A(基端尾部)、第1锥形部1B(基端锥形部)、躯干部1C(圆筒部)、第2锥形部1D(前端锥形部)和第2尾部1E(前端尾部)。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1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为了明确构成主要部分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在图3中表示通过熔接将各构件接合之前的状态。以下的说明也对熔接前的状态进行说明。熔接后的形状和制造方法一起在后面叙述。
第1尾部1A形成为圆筒状。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尾部1A的外径与多腔管2的外径大致相等。第1尾部1A以不形成在轴向上连通的间隙的方式与延长管4、外壁部3以及多腔管2中的至少1个相互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熔接作为将延长管4和外壁部3固定于第1尾部1A的方法,但固定方法能够将流体F密封于内侧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第1锥形部1B是自第1尾部1A的前端朝向躯干部1C逐渐扩径的中空部。例如,第1锥形部1B的形状也可以是圆锥面、根据直径的变化率变化而比圆锥面向外侧或向内侧弯曲的形状。例如,第1锥形部1B的形状也可以是碗形、炮弹形、钟形、漏斗形、喇叭形等形状。
躯干部1C是与第1锥形部1B的前端侧连接的、具有一定的外径且以中心轴线O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分。
如图2所示,第2锥形部1D是自躯干部1C的前端朝向后述的第2尾部1E逐渐缩径的中空部。第2锥形部1D也可以具有与第1锥形部1B同样的形状。
第2尾部1E自第2锥形部1D的前端向前端方向延伸。第2尾部1E形成为与第1尾部1A同样的圆筒状。
第2尾部1E的前端部的内周面无间隙地固定于前端凸部5的外周面。
球囊1能够利用流体F的压力进行扩张和收缩。球囊1由耐压强度较高的树脂材料形成。流体F既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优选的是,球囊1的材料具有充分的透光性。球囊1的材料的透光率越接近100%越优选。若球囊1的透光率较高,则能够利用内窥镜的物镜的观察来观察位于球囊1的对面侧的被摄体。
作为球囊1的材料,有聚酰胺弹性体、聚酰胺树脂、尼龙、聚氨酯,但并不限定于此。
多腔管2是在内部具有供导丝9贯穿的导丝管腔L1(第1管腔)和供使球囊1膨胀的流体穿过的膨胀管腔L2(第2管腔)的长条构件。不过,多腔管2也可以还具有其他管腔。
多腔管2的外周面2b(外周部)也可以不是圆筒面,例如剖面也可以是椭圆形、不规则形状。以下,以圆筒面的例子进行说明。
导丝管腔L1和膨胀管腔L2是相互独立的管腔,分别沿多腔管2的长度方向(轴向)贯通该多腔管2。
导丝管腔L1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但以下以圆形的例子进行说明。导丝管腔L1的内径是导丝9能够顺利地进退的尺寸。
膨胀管腔L2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形状只要不妨碍流体F的流通性、以及耐压性能,就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形状采用大致半圆形,且配置为弦位于内侧。
作为多腔管2的材料,例如有聚酰胺、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3所示,在多腔管2的前端形成有端面2a。在端面2a,导丝管腔L1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2a是与多腔管2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弯曲面、凹凸面等非平面、斜面。
图4A是沿着图3中的F4A-F4A线的剖视图。图4B是沿着图3中的F4B-F4B线的剖视图。图4C是沿着图3中的F4C-F4C线的剖视图。图5A、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面的例子(第1例、第2例)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如图4A中示出轴直角剖面那样,多腔管2的外径(外周面2b的直径)为d2b。
导丝管腔L1形成于内径为D2c(其中,D2c<d2b)的圆筒状的内周面2c的内侧。导丝管腔L1的中心轴线O2c比中心轴线O1向外周侧偏心。
膨胀管腔L2在与导丝管腔L1的偏心方向(自中心轴线O1朝向中心轴线O2c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与导丝管腔L1相邻。
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膨胀管腔L2是由沿着外周面2b弯曲的凹面部2d和将凹面部2d的周向上的两端部之间连结的平面部2e包围得到的字母D形(大致半圆形)。
膨胀管腔L2的凹面部2d的曲率半径没有特别限定。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凹面部2d的曲率半径比多腔管2的外周面2b的曲率半径小。因此,凹面部2d与外周面2b之间的壁体的厚度在底部2f处变得最小。
根据这样的结构,多腔管2能够划分为侧壁部2A和隔壁部2B。
侧壁部2A是沿着外周面2b自径向上的外侧将导丝管腔L1和膨胀管腔L2这两者包围的筒状。
隔壁部2B是被导丝管腔L1和膨胀管腔L2夹持的壁体部。隔壁部2B将侧壁部2A的内侧分隔为导丝管腔L1和膨胀管腔L2。
在多腔管2的端面2a,至少导丝管腔L1在整周上开口。在轴向剖面中,至少隔壁部2B整体和将内周面2c以及隔壁部2B包围的侧壁部2A暴露(参照图5A、图5B)。
如图3所示,在多腔管2的端面2a固定有延长管4,该延长管4自端面2a沿着多腔管2的长度方向延伸。
延长管4是在其内部具有供导丝9贯穿的导丝管腔L3的管状构件。延长管4的基端部在其基端面4a与多腔管2的端面2a固定。如图2所示,延长管4的主体部被收纳于球囊1的内部,延长管4的前端部与被固定于第2尾部1E的内侧的前端凸部5连接。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在前端侧与前端凸部5的贯通孔5a连通,且穿过贯通孔5a而与球囊1的外部连通。另外,导丝管腔L3在基端侧与多腔管2的导丝管腔L1连通,但与膨胀管腔L2不连通。
延长管4位于球囊1的内部空间I的内部,因此也被称为内管。
延长管4还起到对安装于多腔管2的前方的球囊1进行支承以使该球囊1不会在轴向上压溃的作用。
延长管4的材料有聚酰胺和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但并不限定于此,是能够与多腔管2固定的材料即可。更为优选的是,延长管4的材料是能够与多腔管2熔接的材料。
从提高与多腔管2接合的接合强度的观点出发,更为优选的是,延长管4的材料采用与多腔管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或采用与多腔管2的材料相容性较高的材料。
例如,作为接合强度较高且柔软性也优异的延长管4的材料和多腔管2的材料,能举出聚酰胺之间、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之间、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和聚酰胺的组合等。
对于延长管4的基端面4a的形状,只要不形成间隙地与多腔管2的端面2a固定,就能够为与端面2a的形状对应的适当的面形状。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基端面4a是与端面2a紧密贴合的平面状。
熔接后的接合部处的基端面4a和端面2a的分界的位置和形状根据延长管4和多腔管2的材料、固定方法等来确定。例如,在延长管4和多腔管2的材料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材料成分的不同来确定上述分界的位置和形状。即,能够利用材料成分的变化来确定分界面的相当位置。此外,也能够利用材料的透过率变化、在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粘接层的位置,来确定上述分界的位置和形状。
图4B表示延长管4的轴直角剖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延长管4为筒状。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外周面4b(外表面、外周部)和内周面4c均为圆筒状且彼此为同轴。不过,外周面4b和内周面4c既可以不是圆筒状,也可以彼此为非同轴。
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通过被内周面4c包围而形成,具有能够供导丝9贯穿的直径D4c。D4c既可以与多腔管2的将导丝管腔L1包围的内周面2c的内径D2c相等,也可以与上述的内径D2c不同。
优选的是,延长管4的外径的大小d4是收纳于多腔管2的端面2a的区域的大小。
其中,若能利用后述那样的与多腔管2接合时的热变形来将延长管4的基端面4a紧密贴合于多腔管2的端面2a,则d4也可以是自端面2a的隔壁部2B的区域超过平面部2e而使其一部分向膨胀管腔L2突出的大小。
延长管4的外径d4也可以是多腔管2的外径d2b的0.4倍以上且0.7倍以下。
若延长管的外径d4的大小为该范围,则容易确保用于使自膨胀管腔L2供给的流体F向延长管4的外侧流通的空间。再者,即使在延长管4的内部确保导丝9容易进退的直径的导丝管腔L3,延长管4的厚度也不会变得过薄。因此能防止这样的情况:延长管4弯曲,导丝管腔L3的剖面形状歪斜而变窄,导丝的贯穿性变差。
优选的是,多腔管2的导丝管腔L1和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各自的内径彼此相同,且导丝管腔L1、L3彼此无台阶地连通(参照图5A所示的第1例)。这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在将多腔管2的导丝管腔L1和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设为相同的内径且跨导丝管腔L1、L3这两者地使1根芯轴穿过的状态下,将导丝管腔L1、L3彼此接合。这样,在导丝管腔L1、L3彼此的分界处没有台阶,因此能够供导丝顺畅地贯穿。
但是,也可以通过使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的直径比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1的直径大,从而提高所插入的导丝9的插入容易性(参照图5B所示的第2例)。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延长管4的外周部设有标记M1、M2,该标记M1、M2设为能够供手术者检测球囊1的有效范围。球囊1的有效范围是指,发挥管腔的扩张功能的范围,具体而言为躯干部1C在轴向上的范围。
标记M1与躯干部1C的前端的位置对应,标记M2与躯干部1C的基端的位置对应,且配置于延长管4的外周部。
标记M1、M2是能够利用X射线进行拍摄的X射线不透过标记,但标记的种类并不限定于此。在球囊1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标记M1、M2由不透明材料或着色材料形成,以便能够通过内窥镜的摄像装置进行观察。
例如,作为标记M1、M2的材料,能举出金、铂、铱、钨等金属、上述金属的合金、硫酸钡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标记M1、M2的形状是固定于延长管4的外周部的整周的环状,但并不限定于此。
向延长管4安装标记M1、M2的安装方法有粘接、模锻,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标记M1、M2的大型化变得容易这一方面,延长管4的外径越大越好。通过使标记M1、M2大型化,从而检测变得更容易。
在标记M1、M2的安装变得容易这一方面,延长管4的厚度越厚越好。在该情况下,延长管4的刚度提高,因此在安装有标记M1、M2的部位,导丝管腔L3不易变窄。由此,导丝9的贯穿和进退变得顺利。
如图4C所示,外壁部3位于延长管4的基端部的外周面4b(外表面)的外侧。
外壁部3是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大致字母U形的板状的突起,其自多腔管2的前端沿着延长管4延伸。外壁部3在周向上的两个侧边3d与延长管的外周面接合(或接近)且两侧边3d之间的部分远离延长管4的外周面4b的状态下,在延长管4的外侧将外周面4b的一部分覆盖。换言之,外壁部3的U形槽的拱部被延长管4的外周面4b堵塞,从而形成有管路Dt。管路Dt与多腔管2的膨胀管腔L2连通。因此,穿过了多腔管2的膨胀管腔L2的流体在进入球囊1的内部空间I之前穿过管路Dt。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部3构成为在径向上不比多腔管2的外周面2b向外侧突出。另外,由于外壁部3向球囊1的第1尾部1A的内部插入,因此呈稍微弯曲的状态。
外壁部3例如也可以由多腔管2中的侧壁部2A的一部分自多腔管2的端面2a突出的大致字母U形的板状突起形成。
如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保留沿着膨胀管腔L2的一部分侧壁部2A地切除多腔管2的前端而形成外壁部3。因此,多腔管2和外壁部3成为一体构造。
但是,外壁部3例如也可以由与多腔管2不同的构件形成。在该情况下,外壁部3例如也可以是固定于多腔管2的前端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从接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作为外壁部3的材料和多腔管2的材料,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材料。例如,能举出聚酰胺之间、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之间、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和聚酰胺的组合等。
接下来,对分支部6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分支部6固定于多腔管2的基端部。分支部6具有导丝管腔6a和送流体管腔6b。
导丝管腔6a是能够供导丝9贯穿的贯通孔,其与导丝管腔L1连通。
送流体管腔6b是与膨胀管腔L2连通的贯通孔。送流体管腔6b的轴直角剖面既可以是与膨胀管腔L2同样的字母D形,也可以是圆形。
在导丝管腔6a的基端部连接有导丝管7A。导丝管7A是使自导丝管腔6a的基端延伸出的导丝9贯穿内部的管状构件。导丝管7A的内径与导丝管腔6a的内径相等。
在导丝管7A的基端设有将导丝9向导丝管7A的管腔引导的毂7B。
在送流体管腔6b的基端部连接有送流体管8A。送流体管8A穿过送流体管腔6b来对膨胀管腔L2中的流体F进行送出和排出。
在送流体管8A的基端设有毂8B,该毂8B能够与可进行流体F的供给和抽吸的流体供给装置(省略图示)连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球囊导管10的长度方向上,利用导丝管7A、导丝管腔6a、多腔管2的导丝管腔L1、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以及贯通孔5a,而形成能够供导丝9贯穿的导丝贯穿用管路。
同样地,在球囊导管10的长度方向上,利用送流体管8A、送流体管腔6b、膨胀管腔L2、以及管路Dt,而形成自毂8B连通至球囊1的内部空间I的送流体用管路。
接下来,对球囊导管10的制造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球囊导管10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准备好球囊1之后进行外壁部形成工序、延长管固定工序、以及球囊固定工序。
球囊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球囊1也可以通过使用对扩张状态的形状进行转印的成形模具的吹塑成形等来制造。
图6、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外壁部形成工序的例子的立体图。
在外壁部形成工序中,在多腔管2的前端形成外壁部3。外壁部3也可以附加于多腔管2而形成,但以下,以将多腔管2的前端部切除而形成外壁部3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外壁部3形成前的多腔管2(加工用的多腔管)的形状是导丝管腔L1和膨胀管腔L2自前端面20a(前端)沿长度方向贯通的圆柱状。
然后,如图7所示,在多腔管2的前端部,以保留侧壁部2A的一部分的方式将包含隔壁部2B的导丝管腔L1侧切除。对于径向上的切断深度,只要为去除隔壁部2B的深度,就没有特别限定。
由径向上的剖切面形成端面2a。由轴向上的剖切面形成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端面23d(端缘)。
由此,形成由自端面2a突出的大致字母U形的板状突起构成的外壁部3。通过将形成膨胀管腔L2的外壁的侧壁部2A切取而形成外壁部3,膨胀管腔L2的凹面部2d在各端面23d之间暴露。
对于外壁部3,其与多腔管2的侧壁部2A无界面以及接缝地连续,且由与侧壁部2A相同的材料形成。
以上,外壁部形成工序结束。
根据上述的外壁部形成工序,与在多腔管2的前端接合其他构件而形成外壁部3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外壁部3。再者,通过改变切除长度、切除深度、切除形状,能够容易地形成各种形状的外壁部3。
外壁部形成工序之后,依次或并行实施延长管固定工序和球囊固定工序。
以下,以并行实施延长管固定工序和球囊固定工序的例子进行说明。因此,将延长管固定工序和球囊固定工序称为固定工序。作为固定方法,使用热熔接。
图8~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固定工序的例子的立体图。
在固定工序中,将多腔管2、延长管4和球囊1配置成要进行固定的位置关系。
例如,如图8所示,在将芯轴C2贯穿导丝管腔L1、L3的状态下,使延长管4的基端面4a和多腔管2的端面2a抵接。在导丝管腔L1、L3的内径相等的情况下,芯轴C2使用具有与各导丝管腔L1、L3的内径相等的外径的棒状的金属。即使在导丝管腔L1、L3的内径不同的情况下,在使接合部附近的导丝管腔L3的内径与导丝管腔L1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棒状的金属来作为芯轴C2。
芯轴C2用于在进行后述的熔接时形成导丝管腔L1、L3的内周面的形状。
例如,对于在端面2a和延长管4之间的接合部形成台阶或斜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芯轴C2的外周面形成台阶或斜面的形状。
以下,以导丝管腔L1、L3的内径相同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沿着芯轴C2配置的延长管4的外周面4b既可以与外壁部3的各端面23d抵接,也可以与外壁部3的各端面23d分离。
延长管4的外周面4b也可以比外壁部3的端面23d朝向凹面部2d突出。
在外壁部3中在凹面部2d与延长管4之间配置有自膨胀管腔L2延伸出的芯轴C1。芯轴C1形成沿着延长管4的管路Dt的剖面形状。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芯轴C1的轴直角剖面为月牙形。但是,芯轴C1的剖面形状不限于此,能够优选地采用大致半圆形那样的在剖面形状的局部具有弧的芯轴。
然后,如图9所示,使延长管4和外壁部3向球囊1的内部贯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尾部1A的外径大致与外周面2b的外径相等,因此如图3所示,第1尾部1A的端面1a抵接于端面2a。外壁部3通过向第1尾部1A的内侧插入而被朝向延长管4按压。
在图9中,为了容易观察而以扩张状态图示出球囊1(图10、图11等也同样),但无需使球囊1成为扩张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本工序,球囊1处于在中心部形成有能够供延长管4和外壁部3贯穿内部的空间的非扩张状态。
然后,如图10所示,安装将第1尾部1A和端面2a附近的多腔管2覆盖的管状的热收缩管50,形成组装体51。热收缩管50的内径和外径D50比多腔管2的外径d2b大。
对热收缩管50内的固定前的各构件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F11-F11线的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F12-F12线的剖视图。
如图11所示,第1尾部1A的外径和多腔管2的外径彼此大致相等。因此,热收缩管50能够安装于第1尾部1A和多腔管2的外周。
外壁部3在向第1尾部1A的内侧插入时弯曲,并被向延长管4的外周面2b按压。由此,如图12所示,端面23d的内侧的侧边3d与外周面4b抵接或者接近。
不过,在内周面3c与外周面4b之间配置有芯轴C1,因此除了各侧边3d以外的内周面3c隔着芯轴C1与延长管4相对。
在该状态下,在延长管4的外周面4b的未被外壁部3覆盖的部分与第1尾部1A之间形成有间隙S。
然后,利用热熔接装置对组装体51中的热收缩管50的部位进行夹持,并进行加压和加热。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的固定工序中使用的熔接装置的例子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上述固定工序中的热熔接的例子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上述热熔接结束时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F16-F16线的剖视图。
如图13所示,熔接装置52具备第1加热部52A和第2加热部52B。第1加热部52A和第2加热部52B分别具有加热面52a,该加热面52a具有半圆剖面。当第1加热部52A和第2加热部52B相互抵接时,由各加热面52a形成直径D52的圆筒面。直径D52为多腔管2的外径d2b以下,且比热收缩管50的外径D50小。
如图14所示,在各加热面52a之间配置组装体51的热收缩管50。然后,利用被加热的各加热面52a来夹持热收缩管50。
热收缩管50因来自各加热面52a的热而收缩,且被收纳于封闭的各加热面52a的内部。被热收缩管50覆盖的第1尾部1A、多腔管2、延长管4和外壁部3在径向上被按压,并且利用经由热收缩管50的导热而被加热。
在热收缩管50的内侧,第1尾部1A、多腔管2、延长管4和外壁部3熔融且在彼此的抵接部分别进行热熔接。
以上,延长管4和多腔管2的固定以及延长管4和外壁部3的固定完成。
图15表示固定完成后的组装体51的外观。热收缩管50热收缩,外径成为比d2b小的D52,由此,热收缩管50的范围被细径化。
如图16所示,在热收缩管50的内部,熔接前的间隙S(参照图12)被消除。在热收缩管50的内部,相互抵接的树脂彼此形成相互热熔接得到的接合体J。
在热收缩管50内的导丝管腔L1、L3转印有芯轴C2的形状。在芯轴C1的外周部,熔融的外壁部3和延长管4紧密贴合,形成沿着芯轴C1的外形的管路Dt。
然后,自熔接装置52取下组装体51。在接合体J固化之后,去除热收缩管50。这样,固定工序结束。
图17、图18表示固定结束后的球囊导管10的主要部分。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外观的主视图。图18是沿着图17中的F18-F18线的剖视图。
如图17所示,球囊1的第1尾部1A与多腔管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2b一起构成了接合体J的外周面Ja的一部分。外周面Ja的外径与未被热收缩管50覆盖的外周面2b相比为小径,在多腔管2的前端部形成有缩颈。
导丝管腔L1、L3在接合体J的内部无台阶地连接。在接合体J的内部,具有月牙形的剖面的管路Dt(参照图18)、以及剖面形状自字母D形剖面平滑地变化为月牙形的膨胀管腔L2’在长度方向上无台阶地平滑地连接。膨胀管腔L2’的基端部与膨胀管腔L2平滑地连接。自膨胀管腔L2朝向内部空间I的膨胀管腔L2’以及管路Dt的截面积比膨胀管腔L2的截面积小。
根据球囊导管10,穿过了膨胀管腔L2的流体F的流路因膨胀管腔L2’和管路Dt的流路而被缩窄。在该情况下,能抑制流体F的自前端面3a中的管路Dt的开口朝向内部空间I的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因此,能够使球囊1以适当的速度扩张。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成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的直径和多腔管2的导丝管腔L1的直径相等(图5A所示的第1例)。但是,也可以使延长管4粗径化,成为延长管4的导丝管腔L3的直径比多腔管2的导丝管腔L1的直径大的状态(图5B所示的第2例)。根据这样的球囊导管10,延长管4的一部分较大地侵入至外壁部3的U形槽中。即,根据第2例,基端面4a形成台阶部S2,由此,在台阶部S2的位置将膨胀管腔L2的开口的一部分覆盖,从而截面积呈阶梯状地变小。通过根据延长管4的侵入量来减小芯轴C1的轴直角剖面,能够与第1例同样地,使外壁部3的径向上的两端部抵接于延长管4的外周面4b。
即,在第2例中,能够使管路Dt的流路的截面积比第1例更小,因此能够形成具有比膨胀管腔L2的流路的截面积小很多的截面积的管路Dt。
根据这样的构造,能够对管路Dt相对于膨胀管腔L2的截面积的截面积进行调整,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流体F的自前端面3a中的管路Dt的开口朝向内部空间I的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因此,容易调整球囊1的扩张速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路Dt形成于第1尾部1A的内部,外壁部3的前端面3a配置于第1尾部1A和第1锥形部1B间的分界部。由此,对于流体F的速度,在即将向内部空间I排出之前,流路变窄。自较窄的流路排出来的流体F不填充其他空间而是直接填充至内部空间I,因此在流体F的加压与球囊1的扩张之间时滞较小。
接下来,关于球囊导管10的作用,以将多腔管2、延长管4、外壁部3和第1尾部1A接合而得到的接合体J的作用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接合体J中,延长管4的基端面4a被端面接合于多腔管2的端面2a。再者,自多腔管2延伸的外壁部3在延长管4的基端部的外周部的两个部位沿着延伸方向而被固定。
因此,与仅通过基端面4a和端面2a间的端面接合来将延长管4和多腔管2接合的情况相比,延长管4的接合强度提高。若仅为端面接合,则当接合部受到弯矩时,存在这样的危险:应力集中于接合界面,自接合界面的脆弱部产生剥离、破损等。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使延长管4的基端部与自多腔管2延伸的外壁部3接合,因此与仅利用端面接合进行接合的情况相比,接合面积较大。再者,由于外壁部3在延长管4的基端部的侧方沿轴向延伸并进行接合,因此截面惯性矩增大。因此,由作用于延长管4的外力产生的接合部附近的弯曲应力降低,因此端面接合的部位不易剥离、或破损。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10中使用的接合体J,能够提高多腔管2和延长管4的耐弯曲性、以及多腔管2和延长管4的接合部处的接合强度。
如上述那样,在由将加工用的多腔管2的一部分切除而得到的外壁部3来形成外壁部3的情况下,在外壁部3与多腔管2之间,既不存在成为脆弱部的界面也不存在接缝,因此外壁部3的加强效果特别大。
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合体J中,在外壁部3和延长管4的外周部,与球囊1的第1尾部1A的内周面1c固定。因此,外壁部3和延长管4间的接合部被第1尾部1A自外周侧加强。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尾部1A的端面1a以比延长管4的基端面4a与端面2a之间的接合部向基端侧延伸的状态与延长管4和多腔管2接合。即,第1尾部1A以自外周将延长管4和多腔管2间的端面接合部覆盖的方式进行接合。
因此,端面接合部的外周部与第1尾部1A的内周面1c固定,因此端面接合部自外周侧被加强。
球囊导管10在被向管腔插入、或被自管腔拔出时,受到与贯穿路的弯曲对应的弯曲。因此,球囊导管10需要具有容易弯曲的挠性,并且需要具有不易引起扭结等的耐弯曲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10,端面2a包含隔壁部2B的整个前端面。因此,能够将延长管4的基端面4a配置于端面2a中的隔壁部2B的区域、以及从轴向观察时与膨胀管腔L2的一部分重叠的区域。
其结果是,容易使延长管4变厚、或使延长管4的外径变大。因此,能够提高用于实现延长管4的所需的耐弯曲性的设计的自由度。
例如,能够进行以下的(A)、(B)那样的设计。
(A)能够设为,不太改变延长管4的壁厚而增大其内径,使导丝9的贯穿容易进行,也能根据需要使用更粗的导丝。
(B)通过不太改变延长管4的内径而增厚其壁厚,能够抑制延长管4的弯曲、扭结。在该情况下,由于延长管4的刚度提高,因此球囊导管10的前端刚度提高,从而还具有提高插入性的效果。
(A)、(B)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实现最佳平衡。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例如,延长管4的外径D4c能够形成为多腔管2的外径的大小d2b的0.4倍以上且0.7倍以下。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延长管4的外径增大至自多腔管2的直径减去外壁部3的厚度而得到的值附近。因此,能够使延长管4的外径比以往所使用的延长管大。
因此,设计的自由度提高,即使不使多腔管2粗径化,也能够使用例如具备插入性、耐弯曲性、以及顺畅的导丝的贯穿性的延长管4。
若能够使延长管4大径化,则能够使端面接合的接合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端面接合部的接合强度。
在外壁部3比第1尾部1A向前端侧延伸的情况下,利用延长管4和外壁部3,而在截面惯性矩增大这一方面,耐弯曲性也提高。
不过,在由于使外壁部3比第1尾部1A向前端侧延伸而有可能损害内部空间I内的延长管4所需的挠性的情况下,更优选为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外壁部3处于被第1尾部1A覆盖的范围。在该情况下,由于内部空间I中的延长管4较为柔软,因此球囊1的躯干部1C容易弯曲。再者,被第1尾部1A覆盖的部分由于外壁部3的加强效果而具有刚度,因此球囊导管10容易进行压入。这样的球囊导管10容易压入且在躯干部1C较为柔软,因此具有容易到达·插入狭窄部位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与使用其他接合方法的情况相比,能够采用外径较大的延长管4。关于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与第1比较例和第2比较例进行对比来说明。
图19A、图19B是表示第1比较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对与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说明。
如图19A所示,在第1比较例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多腔管102、延长管104来代替多腔管2、延长管4。
如图19A、图19B所示,在第1比较例的接合体中,采用了将延长管104向多腔管102的导丝管腔L101插入的方法。根据本比较例,为了使导丝管腔L3和膨胀管腔L2的大小分别与实施方式相同,需要缩小延长管104的外周面104b的外径、以及扩大多腔管102的外周面102b的外径中的一方或双方。因此,有可能导致由延长管104的细径化引起的纵曲的发生、由多腔管102的粗径化引起的插入性的降低中的一方或双方。
也可以考虑使膨胀管腔L2的流路的截面积在整个轴向上变窄,但在该情况下,难以使狭窄部迅速地扩张。
图20A、图20B是表示第2比较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如图20A、图20B所示,在第2比较例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多腔管112、延长管114(参照图20B)来代替多腔管2、延长管4。
在本比较例中,在多腔管112中,具有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字母D形(大致半圆形)的供膨胀管腔L2贯通内部的、筒状的筒状突起123,来代替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字母U形的板状的外壁部3。例如,通过以保留覆盖膨胀管腔L2的隔壁部2B的一部分的方式将多腔管112的前端部去除而形成筒状突起123。
在本比较例中,由于筒状突起123具有台部112d,因此与实施方式的端面2a相比,端面112a变窄,需要使延长管114的外径比延长管4的外径细。因此,与延长管4相比,延长管114的耐弯曲性降低。
为了使延长管114的外径更粗而提高耐弯曲性,与第1比较例同样地,需要使膨胀管腔L2的流路的截面积在整个轴向上变窄,因此难以使狭窄部迅速地扩张。
以下,关于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和其制造方法的各种变形例,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变形例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共同的说明。
[第1变形例]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1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面的例子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如图21所示,在第1变形例的球囊导管10A(医用球囊导管)中,延长管4的基端面4a和多腔管2的端面2a在比第1尾部1A的端面1a向前端侧离开Δ的位置处接合。即,延长管4的基端面4a和多腔管2的端面2a的接合面位于球囊1的第1尾部1A的内侧。
在本变形例中,第1尾部1A将延长管4的基端部与外壁部3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覆盖。再者,在本变形例中,第1尾部1A将基端面4a与端面2a间的接合部以及多腔管2的前端部覆盖。
在本变形例中,第1尾部1A将由端面接合形成的接合部覆盖,因此基端面4a与端面2a间的接合部分由第1尾部1A保护。因此,接合部的接合强度进一步变高。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球囊1的第1尾部1A的外径比多腔管2的外径大。若这样构成,则在将外壁部3向球囊1的第1尾部1A内插入时,无需使外壁部3弯曲,因此操作性良好。
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放宽球囊固定工序中的球囊1的轴向上的配置精度,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球囊固定工序。
在本变形例中,在当将第1尾部1A与延长管4以及外壁部3固定时使用与实施方式同样的热熔接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同样地,第1尾部1A被缩径为与多腔管2的外径同样的外径。
不过,在不使第1尾部1A缩径而固定于外壁部3和多腔管2的情况下,第1尾部1A的外径也可以比多腔管2的外径大。
[第2变形例~第4变形例]
第2变形例~第4变形例是能够在实施方式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加工用的多腔管的变形。以下,以与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2变形例~第4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加工用的多腔管的例子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2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在第2变形例中,使用图22的(a)所示的加工用的多腔管40A,来代替加工用的多腔管2。
多腔管40A具备轴向剖面为矩形形状的膨胀管腔L2A(第2管腔),来代替膨胀管腔L2。
在本变形例的外壁部形成工序中,与实施方式同样地,以利用径向上的剖切面Y和轴向上的剖切面X来将包含平面部2e的隔壁部2B整体去除的方式,将多腔管40A的前端部去除。
其结果是,代替外壁部3,形成具有图23所示的外壁部3A的多腔管41A。
外壁部3A具有在端面23d、23d之间开口且沿轴向延伸的方槽状的内周面3Ac,来代替实施方式的字母U形的内周面3c。
内周面3Ac通过使用与实施方式同样的芯轴C1进行热熔接,从而以形成月牙形的管路Dt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变形。芯轴C1的剖面形状具有能够向膨胀管腔L2A插入的剖面形状即可,并不限定于大致半圆形、月牙形。
在第3变形例中,使用图22的(b)所示的加工用的多腔管40B,来代替加工用的多腔管2。
多腔管40B具备轴直角剖面的形状为三角形形状的膨胀管腔L2B(第2管腔),来代替膨胀管腔L2。例如,轴直角剖面中的膨胀管腔L2B的形状是以平面部2e为底边且在与隔壁部2B相反的一侧具有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在本变形例的外壁部形成工序中,以利用剖切面Y、X将包含平面部2e的隔壁部2B整体去除的方式将加工用的多腔管40B的前端部去除。
其结果是,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是代替外壁部3的内周面3c,而形成具有V形槽状的内周面的外壁部。
在第4变形例中,使用图22的(c)所示的加工用的多腔管40C,来代替加工用的多腔管20。
多腔管40C具备轴直角剖面的形状为椭圆状的膨胀管腔L2C(第2管腔),来代替膨胀管腔L2。当从轴向观察时,在膨胀管腔L2C与导丝管腔L1之间形成有被椭圆和圆弧包围的隔壁部2C。
在本变形例的外壁部形成工序中,利用剖切面Y、X将多腔管40C的前端部去除。在此,剖切面X的位置设定于横截膨胀管腔L2C的位置,使得在被隔壁部2C覆盖的膨胀管腔L2C的一部分形成开口。
其结果是,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是代替外壁部3的内周面3c,而形成具有字母C形槽状的内周面的外壁部。
[第5变形例、第6变形例]
图24A、图2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5变形例、第6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其中,图24A、图24B与图4C同样地表示热熔接前的配置。在图24A、图24B中,作为一例,导丝管腔L3的内径比导丝管腔L1的内径大,但也可以与实施方式的第1例同样,导丝管腔L1、L3为同径。以下的图25~图27也是同样的。
如图24A、图24B所示,第5变形例、第6变形例的特征在于:以当向第1尾部1A插入了多腔管2、外壁部3时,端面23d的内侧的边缘部e1、e2在外壁部3的边缘部抵接于延长管4的外周面4b的方式形成外壁部3。
在第5变形例的制造方法中,使用芯轴C3来代替实施方式的芯轴C1。芯轴C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字母D形,其具备凸面部C3a和平面部C3b。芯轴C3的剖面形状是在外周面4b抵接于边缘部e1、e2的状态下平面部C3b和外周面4b接触且凸面部C3a大致沿着外壁部3的内周面3c的形状。
根据本变形例,在向第1尾部1A插入时和固定工序中,能抑制延长管4的位置偏移。
在第6变形例的制造方法中,如图24B所示,使用剖面月牙形的芯轴C4来代替第5变形例的剖面字母D形的芯轴C3。芯轴C4是大致填充外周面4b抵接于边缘部e1、e2的状态下的外周面4b与内周面3c之间的空间的月牙状。芯轴C4具备大致沿着外周面4b的圆筒面状的凹面部C4b、以及大致沿着内周面3c的圆筒面状的凹面部C4b。
根据本变形例,除了利用边缘部e1、e2进行对延长管4的位置限制以外,也能利用芯轴C5的凹面部C4b进行对延长管4的位置限制,因此在向外壁部3载置延长管4时,能进一步抑制延长管4在径向上的位置偏移。
[第7变形例]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7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25所示,在本变形例中,使用延长管14来代替延长管4。延长管14的特征在于:从轴向观察到的剖面至少在与外壁部3在径向上相对的范围内不是圆形,而是由直线和弧形成的形状。即,在延长管14中,在面对外壁部3的外周部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平面部14b。
在本变形例中,使用代替芯轴C3的平面部C3b而具有能够载置延长管14的平面部14b的平面部C5b的芯轴C5。在图25中,平面部C5b被记载为与端面23d位于同一平面上,但平面部C5b也可以在外壁部3的字母U形的槽的内部与平面部14b抵接。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以使延长管14的平面部14b朝向平面部C5b上的方式将延长管14载置于平面部C5b上,因此能够稳定地载置延长管14。
[第8变形例]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8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26所示,本变形例的特征在于:在与延长管4相接触的外壁部的边进行倒角。
在本变形例的外壁部形成工序中,形成外壁部13来代替外壁部3。外壁部13在各端面23d的内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倒角部c1、c2。
在本变形例中,使用芯轴C6来代替第5变形例的芯轴C3。对于芯轴C6,除了具有在使倒角部c1、c2抵接于外周面4b的状态下与外周面4b抵接的平面部C6b来代替平面部C3b以外,具有与芯轴C3同样的剖面形状。
根据本变形例,延长管4在被卡定于比边缘部e1、e2宽的倒角部c1、c2的状态下载置于外壁部13,因此在载置时能抑制延长管4在径向上的位置偏移。
[第9变形例]
第9变形例是外壁部的形状的变形。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9变形例)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27所示,在第9变形例的制造方法中,在外壁部形成工序中,代替外壁部3的相互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各端面23d,而使用具备各斜面33d的外壁部33。
各斜面33d分别随着自外周面3b(外周部)朝向内周面3c而向内周面3c的周向上的中央部进行倾斜。各斜面33d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非平面。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各斜面33d是在轴直角剖面中沿着曲率半径比外周面3b的曲率半径大的圆弧RC的凹弯曲面。
在各斜面33d和内周面3c间的交叉部形成有边缘部e3、e4。
芯轴的轴直角剖面的形状既可以是字母D形(半圆形),也可以是月牙形。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使用了根据外周面4b的位置而改变了平面部C3b的位置的芯轴C3。
根据本变形例,各斜面33d分别以自边缘部e3、e4向外侧展开的方式倾斜。因此,在各斜面33d朝向延长管4的外周面4b的状态下,载置延长管4。
因此,在载置延长管4时容易进行延长管4的定位。
在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说明为在延长管设有标记M1、M2。但是,也可以在延长管不设有标记。
在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对外壁部具有字母U形等的轴直角剖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通过将外壁部的侧边接合于延长管的外周面,从而将外壁部的内表面和延长管的外周面连结而形成管路。该管路与膨胀管腔连通,因此,实质上膨胀管腔向前端方向延长与壁部的长度相应的量。由此,使球囊膨胀的流体被向球囊内排出的位置更接近球囊的中心部,因此有助于球囊的顺畅的扩张。
在该情况下,延长管的端面的一部分局部地堵塞所述多腔管的膨胀管腔的前端开口,因此上述管路的截面积比多腔管内的膨胀管腔的截面积小。因此,穿过了膨胀管腔的流体在管路内流路被缩窄,因此在管路内流速加快,能够实现球囊的快速扩张。
另外,外壁部是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槽(例如U形槽)的板状构件,仅延长管的一部分进入该槽的内部空间。因此,例如与第2比较例所示的在多腔管的前端具有圆筒状的突起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延长管的粗径化。因此,能抑制延长管的扭结,并且也能够提高延长管和多腔管的接合强度。这样,由于球囊导管的强度提高,因此能够使球囊导管的设计自由度变大。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和其他改变。
另外,本发明不被前述的说明限定,而仅被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多腔管和延长管的耐弯曲性、以及多腔管和延长管的接合部处的接合强度的医用球囊导管和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球囊;1A、第1尾部(基端尾部);2、多腔管;2a、端面;2A、侧壁部;2b、3b、外周面(外周部);2B、2C、隔壁部;2c、4c、内周面;2d、凹面部;2e、平面部;3、3A、13、外壁部;3a、前端面;3c、内周面(管路的内表面);3d、侧边;4、14、延长管;4a、基端面;4b、外周面(外表面、外周部);9、导丝;10、10A、球囊导管(医用球囊导管);C1、C2、C3、C4、C5、C6、芯轴;Dt、管路;F、流体;I、内部空间;J、接合体;L1、导丝管腔(第1管腔);L2、L2’、L2A、L2B、L2C、L2D、膨胀管腔(第2管腔);L3、导丝管腔(第3管腔);O1、O2、O2c、中心轴线;S1、S2、台阶部。

Claims (10)

1.一种医用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医用球囊导管具备:
多腔管,其具有第1管腔和第2管腔;
延长管,其固定于所述多腔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面,具有自所述端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1管腔连通的第3管腔;
外壁部,其自所述多腔管沿着所述延长管延伸,并将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覆盖,形成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且在内表面包含所述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管路;以及
球囊,其固定于所述多腔管、所述延长管和所述外壁部的至少1者的外周部,形成将所述延长管包围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经由所述管路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外壁部由与所述多腔管中的沿着所述第2管腔的侧壁部相同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第1管腔和所述第3管腔是能够供导丝贯穿的管腔,
所述第2管腔是将使所述球囊扩张的流体向所述内部空间导入的管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延长管的外径为所述多腔管的外径的0.4倍以上且0.7倍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球囊至少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壁部的基端尾部,
所述外壁部的前端配置于所述基端尾部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端面和所述延长管间的接合部配置于所述基端尾部的内侧。
7.一种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具备:
外壁部形成工序,在具有第1管腔和第2管腔的多腔管中,形成所述第1管腔开口的端面,且形成从将所述第2管腔包围的所述多腔管的侧壁部的一部分在所述多腔管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端面向前方突出地延伸的外壁部;
延长管固定工序,具有第3管腔的延长管的端部面对所述端面,所述第3管腔和所述第1管腔连通,且将所述延长管配置在所述端部的侧面与所述外壁部相邻的位置,使所述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端面、以及所述外壁部的周向上的端缘,形成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且在内表面包含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管路;以及
球囊固定工序,以球囊的内部空间经由所述管路与所述第2管腔连通的方式使所述延长管贯穿所述内部空间,使所述球囊固定于所述多腔管、所述延长管和所述外壁部的至少1者的外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外壁部形成工序包括:
自具有所述第1管腔和所述第2管腔的加工用多腔管的前端,保留所述侧壁部的一部分地切除与所述外壁部的长度相应的量,由此,形成具有所述端面的所述多腔管、以及所述外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形成工序之后,依次实施所述延长管固定工序和所述球囊固定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球囊导管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形成工序之后,并行实施所述延长管固定工序和所述球囊固定工序。
CN202080097545.2A 2020-02-27 2020-02-27 医用球囊导管 Active CN1151757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08008 WO2021171473A1 (ja) 2020-02-27 2020-02-27 医療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5724A true CN115175724A (zh) 2022-10-11
CN115175724B CN115175724B (zh) 2024-03-22

Family

ID=7749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7545.2A Active CN115175724B (zh) 2020-02-27 2020-02-27 医用球囊导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1708A1 (zh)
CN (1) CN115175724B (zh)
WO (1) WO2021171473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8169A (ja) * 1987-01-06 1988-11-25 アドバンスド、カーディオバスキューラー、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経皮冠状動脈形成術に使用する膨脹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6020751A1 (en) * 1994-12-30 1996-07-11 Jaroslav Janacek Dilation catheter
EP0798010A1 (en) * 1994-12-12 1997-10-01 Nippon Zeon Co., Ltd. Double tube,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ouble tube, balloon catheter produced by using double tub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balloon catheter
WO1999017831A1 (fr) * 1997-10-08 1999-04-15 Kaneka Corporation Catheter a ballonne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P1374941A1 (en) * 2002-06-27 2004-01-02 Nipro Corporation Multi lumen catheter
US20050288623A1 (en) * 2003-04-24 2005-12-29 Nordic Medcom Ab Multi-lumen vascular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9537211A (ja) * 2006-05-15 2009-10-29 エンドクロス リミテッド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2368970A (zh) * 2009-03-31 2012-03-07 东丽株式会社 搅拌方法以及带球囊消融导管系统
JP2016135216A (ja) * 2015-01-23 2016-07-28 テルモ株式会社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6470730A (zh) * 2014-06-27 2017-03-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导管、导管制造用模具、导管的制造方法
CN107073246A (zh) * 2014-09-30 2017-08-18 百乐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球囊导管
CN108136154A (zh) * 2015-06-25 2018-06-08 A.V.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加强型近侧输注出口端口的球囊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8169A (ja) * 1987-01-06 1988-11-25 アドバンスド、カーディオバスキューラー、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経皮冠状動脈形成術に使用する膨脹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798010A1 (en) * 1994-12-12 1997-10-01 Nippon Zeon Co., Ltd. Double tube,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ouble tube, balloon catheter produced by using double tub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balloon catheter
WO1996020751A1 (en) * 1994-12-30 1996-07-11 Jaroslav Janacek Dilation catheter
WO1999017831A1 (fr) * 1997-10-08 1999-04-15 Kaneka Corporation Catheter a ballonne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P1374941A1 (en) * 2002-06-27 2004-01-02 Nipro Corporation Multi lumen catheter
US20050288623A1 (en) * 2003-04-24 2005-12-29 Nordic Medcom Ab Multi-lumen vascular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9537211A (ja) * 2006-05-15 2009-10-29 エンドクロス リミテッド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2368970A (zh) * 2009-03-31 2012-03-07 东丽株式会社 搅拌方法以及带球囊消融导管系统
CN106470730A (zh) * 2014-06-27 2017-03-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导管、导管制造用模具、导管的制造方法
CN107073246A (zh) * 2014-09-30 2017-08-18 百乐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球囊导管
JP2016135216A (ja) * 2015-01-23 2016-07-28 テルモ株式会社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8136154A (zh) * 2015-06-25 2018-06-08 A.V.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加强型近侧输注出口端口的球囊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5724B (zh) 2024-03-22
US20220401708A1 (en) 2022-12-22
WO2021171473A1 (ja)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60631B1 (en) Dilation catheter structure
EP1084728A1 (en) A balloon catheter
JP6859950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8237844A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088354A1 (en) Balloon catheter
WO2021085537A1 (ja) 異物除去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15175724B (zh) 医用球囊导管
JPS60106431A (ja) ブジ−
JP2016198355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US11617869B2 (en) Balloon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dical elongated body
US11213306B2 (en) Catheter
WO2019181837A1 (ja) 結石除去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US20220126069A1 (en) Catheter
JP6320007B2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6982061B2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および医療用長尺体の製造方法
JP2019170521A (ja) 医療用バスケット型処置器具
JP7148308B2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WO2016152666A1 (ja) カテーテル及びカテ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JP4930157B2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WO2024029203A1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US20190009067A1 (en) Balloon cathe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ongated member for balloon catheter
KR100587623B1 (ko) 팽창성 카테터 구조물
US20190358431A1 (en) Catheter tube for medical use
MXPA99004850A (en) Dilatac catheter structure
CN117202955A (zh) 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