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2072A -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2072A
CN115172072A CN202211019906.9A CN202211019906A CN115172072A CN 115172072 A CN115172072 A CN 115172072A CN 202211019906 A CN202211019906 A CN 202211019906A CN 115172072 A CN115172072 A CN 115172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ipe
solid
cool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99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2072B (zh
Inventor
李卫东
阎贵东
吴杰
张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99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2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2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2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2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2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0Gaskets; Sea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8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端部的两个极柱,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本发明通过在超级电容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散热组件,同时在壳体的内部开设冷却流道,通过散热组件中的导流架向冷却流道中通入冷却液,在冷却流道中流动的冷却液将超级电容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吸收后从出液管中进行送出,对送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后再通过进液管送入冷却流道中,进而实现冷却流道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保证超级电容在运行过程中维持在标称温度以下,解决了高温环境造成超级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导致电解液分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通过在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界面快速的离子吸脱附或完全可逆的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来存储能量,与传统电容器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更大的比电容、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等特点,而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又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及绿色环保等优点。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受使用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使用温度提升10℃,超级电容器的寿命会缩短一半,因此对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使用环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自身电阻还会产生较高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对热量进行处理,则会造成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特性急剧劣化,因此针对现有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存在的缺陷,现提出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无法对自身热量进行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端部的两个极柱,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且隔膜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且安装槽的一侧还设置有侧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流架,所述导流架位于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导流架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一端均贯穿侧板并延伸至侧板的一侧,所述导流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套,且若干个连接套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活动管,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活动管相配合的连接孔,且活动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的内部;
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冷却流道,且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安装槽内壁两侧开设的连接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流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
优选的,所述导流架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道,且两侧冷却液流道的内部均与连接套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内部分别与两个冷却液流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一端位于连接套的内部滑动设置,所述活动管位于连接套内部的一端还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套内壁的一侧连接,所述活动管表面的中部还设置有推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架,且正极片与负极片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密封圈相配合的密封槽,所述底板的周面与壳体的底部通过锡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还开设有注液孔,且注液孔的内部螺纹设置有堵头。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四周均设置有垫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超级电容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散热组件,同时在壳体的内部开设冷却流道,通过散热组件中的导流架向冷却流道中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连接套和活动管的内部流入冷却流道中,在冷却流道中流动的冷却液将超级电容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吸收后,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从出液管中进行送出,在外部设置一个冷却设备,对送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后再通过进液管送入冷却流道中,进而实现冷却流道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保证超级电容在运行过程中维持在标称温度以下,解决了高温环境造成超级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导致电解液分解的问题;
通过对散热组件在超级电容器壳体的内部采用可拆卸式装配,在对散热组件进行拆装时,推动活动管上的推块,让活动管的一端从连接孔中退出,活动管的另一端进入连接套中,接着将固定架上的螺栓松开后,便可以实现对散热组件与超级电容器壳体之间的分离,在壳体损坏后,可以对散热组件从壳体上进行拆除后继续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使超级电容器更具有环保性;
通过在超级电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垫块,让超级电容器在使用时底部不与地面接触,对超级电容器的底部进行防护,同时避免了地面的潮湿对超级电容器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的密封圈与壳体上开设的密封槽二者之间进行紧密装配,再对底板与壳体之间进行锡焊连接,保证了底板对壳体内部的密封性,同时增加了密封圈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底板对壳体内部的密封效果,避免了锡焊连接在长期使用后发生锈蚀而导致壳体内部电解液泄露的问题出现,对超级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与底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与注液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底板与限位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与侧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与安装槽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与导流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导流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0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0、壳体;20、极柱;30、底板;40、正极片;50、负极片;60、隔膜;70、限位架;80、注液孔;90、堵头;11、密封圈;12、密封槽;13、垫块;21、安装槽;22、固定架;23、侧板;31、导流架;32、进液管;33、出液管;34、连接套;35、活动管;36、连接孔;37、冷却流道;38、导热片;39、冷却液流道;41、弹簧;42、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在壳体10上端部的两个极柱20,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0,底板30的顶部且位于壳体1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正极片40、负极片50和隔膜60,且隔膜60设置在正极片40和负极片50之间;
底板30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架70,且正极片40与负极片50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架70的内部,利用两个限位架70保证正极片40和负极片50在壳体10内部的固定稳定性,避免超级电容器在发生震动后导致正极片40和负极片50发生松动,显著提高超级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底板30上端面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圈11,壳体10的底部开设有与密封圈11相配合的密封槽12,底板30的周面与壳体10的底部通过锡焊连接,且壳体10底部的四周均设置有垫块13,利用壳体10底部设置的垫块13,让超级电容器在使用时底部不与地面接触,对超级电容器的底部进行防护,同时避免了地面的潮湿对超级电容器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在底板30上设置的密封圈11与壳体10上开设的密封槽12二者之间进行紧密装配,再对底板30与壳体10之间进行锡焊连接,保证了底板30对壳体10内部的密封性,同时增加了密封圈11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底板30对壳体10内部的密封效果,避免了锡焊连接在长期使用后发生锈蚀而导致壳体10内部电解液泄露的问题出现,对超级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壳体10的顶部还开设有注液孔80,且注液孔80的内部螺纹设置有堵头90,利用注液孔80向壳体10的内部通入电解液,通过堵头90对注液孔80内部进行封堵。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壳体10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1,且安装槽2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安装槽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22,且安装槽21的一侧还设置有侧板23,散热组件包括导流架31,导流架31位于固定架22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导流架31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且进液管32与出液管33的一端均贯穿侧板23并延伸至侧板23的一侧,导流架3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套34,且若干个连接套34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活动管35,安装槽2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活动管35相配合的连接孔36,且活动管35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36的内部;
请参阅图8至图9所示,壳体10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冷却流道37,且冷却流道37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安装槽21内壁两侧开设的连接孔36连通,冷却流道3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38;
导流架3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道39,且两侧冷却液流道39的内部均与连接套34的内部连通,进液管32与出液管33的内部分别与两个冷却液流道39的内部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超级电容器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进行使用时,将冷却液输送管与进液管32的一端进行连接,同时将冷却液回收管与出液管33的一端进行连接,通过进液管32向冷却液流道39的内部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连接套34和活动管35的内部流入冷却流道37中,在冷却流道37中流动的冷却液将超级电容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吸收后,冷却流道37中的冷却液从出液管33中进行送出,在外部设置一个冷却设备,对送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后再通过进液管32送入冷却流道37中,进而实现冷却流道37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保证超级电容在运行过程中维持在标称温度以下,解决了高温环境造成超级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导致电解液分解的问题。
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示,活动管35的一端位于连接套34的内部滑动设置,活动管35位于连接套34内部的一端还设置有弹簧41,且弹簧41的一端与连接套34内壁的一侧连接,活动管35表面的中部还设置有推块42;
需要说明的是,对散热组件在壳体10上进行装配时,利用推块42将活动管35的一端推入连接套34中,弹簧41压缩变形,再将导流架31整体放入安装槽21中,通过将导流架31放入固定架22的内部,接着利用螺栓组对固定架22和导流架31之间进行固定,此时活动管35的一端处于连接孔36的一侧,在弹簧41的弹性势能下将活动管35的一端推入连接孔36中,最后将侧板23与壳体10之间使用螺栓固定,完成对散热组件在壳体10上的装配,通过对散热组件和壳体10之间的可拆卸式装配,在壳体10损坏后,可以对散热组件从壳体10上进行拆除后继续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使超级电容器更具有环保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散热组件在壳体10上进行装配,利用推块42将活动管35的一端推入连接套34中,弹簧41压缩变形,再将导流架31整体放入安装槽21中,通过将导流架31放入固定架22的内部,接着利用螺栓组对固定架22和导流架31之间进行固定,此时活动管35的一端处于连接孔36的一侧,在弹簧41的弹性势能下将活动管35的一端推入连接孔36中,最后将侧板23与壳体10之间使用螺栓固定,完成对散热组件在壳体10上的装配;
将冷却液输送管与进液管32的一端进行连接,同时将冷却液回收管与出液管33的一端进行连接,通过进液管32向冷却液流道39的内部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连接套34和活动管35的内部流入冷却流道37中,在冷却流道37中流动的冷却液将超级电容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吸收后,冷却流道37中的冷却液从出液管33中进行送出,可以在外部设置一个冷却设备,对送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后再通过进液管32送入冷却流道37中,进而实现冷却流道37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保证超级电容在运行过程中维持在标称温度以下。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在壳体(10)上端部的两个极柱(20),所述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0),所述底板(30)的顶部且位于壳体(1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正极片(40)、负极片(50)和隔膜(60),且隔膜(60)设置在正极片(40)和负极片(5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1),且安装槽(2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安装槽(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22),且安装槽(21)的一侧还设置有侧板(23),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流架(31),所述导流架(31)位于固定架(22)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导流架(31)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且进液管(32)与出液管(33)的一端均贯穿侧板(23)并延伸至侧板(23)的一侧,所述导流架(3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套(34),且若干个连接套(34)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活动管(35),所述安装槽(2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活动管(35)相配合的连接孔(36),且活动管(35)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36)的内部;
所述壳体(10)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冷却流道(37),且冷却流道(37)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安装槽(21)内壁两侧开设的连接孔(3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3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架(3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道(39),且两侧冷却液流道(39)的内部均与连接套(34)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32)与出液管(33)的内部分别与两个冷却液流道(39)的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35)的一端位于连接套(34)的内部滑动设置,所述活动管(35)位于连接套(34)内部的一端还设置有弹簧(41),且弹簧(41)的一端与连接套(34)内壁的一侧连接,所述活动管(35)表面的中部还设置有推块(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架(70),且正极片(40)与负极片(50)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架(7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上端面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壳体(10)的底部开设有与密封圈(11)相配合的密封槽(12),所述底板(30)的周面与壳体(10)的底部通过锡焊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还开设有注液孔(80),且注液孔(80)的内部螺纹设置有堵头(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底部的四周均设置有垫块(13)。
CN202211019906.9A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Active CN115172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906.9A CN115172072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906.9A CN115172072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2072A true CN115172072A (zh) 2022-10-11
CN115172072B CN115172072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48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9906.9A Active CN115172072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207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52468U (zh) * 2017-06-28 2018-02-27 海南大学 软包叠片式对称超级电容器
CN208400713U (zh) * 2018-05-26 2019-01-18 上海上电电容器有限公司 带有降温装置的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
CN213716723U (zh) * 2020-11-18 2021-07-16 东莞市普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吸收保护电容器
CN215578213U (zh) * 2021-04-20 2022-01-18 深圳市创仕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散热效果的电容器外壳
CN114864278A (zh) * 2022-04-14 2022-08-05 安徽诚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提高电容器受热效果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52468U (zh) * 2017-06-28 2018-02-27 海南大学 软包叠片式对称超级电容器
CN208400713U (zh) * 2018-05-26 2019-01-18 上海上电电容器有限公司 带有降温装置的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
CN213716723U (zh) * 2020-11-18 2021-07-16 东莞市普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吸收保护电容器
CN215578213U (zh) * 2021-04-20 2022-01-18 深圳市创仕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散热效果的电容器外壳
CN114864278A (zh) * 2022-04-14 2022-08-05 安徽诚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提高电容器受热效果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2072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020A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206180057U (zh) 具有内部加热功能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CN205050945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结构
CN103633259A (zh) 一种pp塑料外壳锂离子电池
CN115172072B (zh) 一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结构
CN218957880U (zh)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CN202871922U (zh) 锂离子电池组装配模块
CN103682446A (zh) 锂离子电池组装配模块
CN206059448U (zh) 一种防自动漏电的电池
CN212461855U (zh) 一种汽车电池外壳
CN201877491U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210778833U (zh) 一种蓄电池
CN219513226U (zh) 一种新型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
CN214203801U (zh)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电芯冷热控制系统装置
CN106252739B (zh) 一种一体化设计高功率锂离子蓄电池
CN205508952U (zh) 一种实验室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磨具
CN22055347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锂电池电芯结构
CN104269280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
CN217934067U (zh) 一种高容量高倍率18650圆柱电池
CN215933759U (zh) 一种用于多型号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电池盒
CN209822697U (zh) 一种防水防漏液的锂电池
CN114243085B (zh) 一种锂电池装置及锂电池制备工艺
CN213905522U (zh) 一种新型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壳体
CN209071453U (zh) 一种圆柱电池液冷模组
CN216720153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包装壳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