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7068A -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7068A
CN115167068A CN202210777806.6A CN202210777806A CN115167068A CN 115167068 A CN115167068 A CN 115167068A CN 202210777806 A CN202210777806 A CN 202210777806A CN 115167068 A CN115167068 A CN 115167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led
screen
ambi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7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志江
苏瑜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78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7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7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7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02Lenticular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包括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与LED基板,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上的一侧设置有防眩层,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上的另一侧设置有透明填充物、黑色光栅、透明PET膜、成像层与微透镜导光层,所述微透镜导光层位于成像层的外侧,所述成像层位于透明PET膜的外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可用于SMD LED微距背投,用于改善LED屏幕近距离观看颗粒感强、提高SMD LED产品对比度、改善普通SMD LED屏幕光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具有抗环境光微结构,可有效改善来自上方的外部环境光对屏幕成像的影响,同时具有平滑的表面,可用于长期触控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背景技术
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是一种进行屏幕投像的支撑设备,目前传统背投屏幕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拥有多种技术实现,主流的产品多为亚克力硬幕、PVC硬幕、玻璃硬幕和PET软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亚克力、玻璃硬幕使用亚克力、玻璃基材,贴背投成像膜,亚克力材质的产品防眩光性能好,但质地不够坚硬,无法实现稳定的触控操作,玻璃背投幕防眩光较差,但质地坚硬,可实现稳定的触控操作,两者都是可实现抗环境光技术的产品,但抗环境光结构都是在屏幕表面;PET软幕在透明PET软膜上贴合背投成像膜,可卷曲。
现有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目前市面上的背投幕只针对投影,没有针对LED大屏幕微距背投的屏体产品,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市面上的背投幕没有同时具有抗光和触控优化的产品,具有抗光功能的产品都是将抗光结构贴合于屏幕表面,造成屏幕表面不够顺滑,而表面顺滑的产品抗光效果都很差,长期触控操作会破坏抗光结构,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可用于SMD LED微距背投,用于改善LED屏幕近距离观看颗粒感强、提高SMD LED产品对比度、改善普通SMD LED屏幕光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具有抗环境光微结构,可有效改善来自上方的外部环境光对屏幕成像的影响,同时具有平滑的表面,可用于长期触控操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包括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与LED基板,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上的一侧设置有防眩层,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上的另一侧设置有透明填充物、黑色光栅、透明PET膜、成像层与微透镜导光层,所述微透镜导光层位于成像层的外侧,所述成像层位于透明PET膜的外侧,所述透明PET膜位于透明填充物与黑色光栅的外侧,所述透明填充物与黑色光栅之间相隔分布,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与LED基板之间设置有投影部。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ED基板相对于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的位置设置,所述LED基板上位于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一侧的位置安装有LED封装贴片,所述LED封装贴片上设置有光路发射部,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外侧的位置存在有外部环境光。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的一侧位置与防眩层之间定位连接,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的另一侧位置与微透镜导光层、成像层、透明PET膜、黑色光栅、透明填充物之间定位连接。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透镜导光层与成像层之间胶合连接定位,所述成像层与透明PET膜之间胶合连接定位,所述透明PET膜与黑色光栅、透明填充物之间胶合连接定位,且黑色光栅与透明填充物之间胶合定位。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ED基板与LED封装贴片之间定位安装,所述LED封装贴片与光路发射部之间定位安装,且LED基板前端位置通过LED封装贴片、光路发射部发射光路。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透镜导光层将LED基板发出的光线混合并传送到成像层的薄面位置,且微透镜导光层带有垂直均匀分布的微型柱状凸起结构,所述成像层为灰色背投成像膜。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黑色光栅包括上层油墨层、上层透明UV胶、透明凝胶膜、下层透明UV胶与下层油墨层,所述下层透明UV胶位于下层油墨层的表面,所述透明凝胶膜位于下层透明UV胶的表面,所述上层透明UV胶位于透明凝胶膜的表面,所述上层油墨层位于上层透明UV胶的表面,所述上层油墨层、上层透明UV胶、透明凝胶膜、下层透明UV胶、下层油墨层之间一体成型。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的观看面设置有红外触控边框、触控薄膜、超声波表面触控层与光学识别触控层,所述光学识别触控层位于超声波表面触控层的表面,所述超声波表面触控层位于触控薄膜的表面,所述红外触控边框、触控薄膜、超声波表面触控层、光学识别触控层之间一体成型。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黑色光栅是一种横向均匀分布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结构,成梯形横向排列,所述黑色光栅采用油墨与透明UV胶混合调制而成,且在透明PET膜上使用滚筒模具滚印成型。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正面采用化学蚀刻工艺形成一层很薄的均匀的漫反射层,可将外部的光线反射钝化,即为防眩层,且防眩层粒度很细,可触控操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可用于SMD LED微距背投,用于改善LED屏幕近距离观看颗粒感强、提高SMD LED产品对比度、改善普通SMD LED屏幕光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具有抗环境光微结构,可有效改善来自上方的外部环境光对屏幕成像的影响,同时具有平滑的表面,可用于长期触控操作,具由于具有黑色抗环境光微结构,使得屏幕底色为深灰色,可有效提高画面对比度,提升观感舒适度,正面为钢化玻璃材质,耐刮耐腐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长期使用手指、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可有效提高画面对比度,可显著提高SMD LED屏体的近距离观看体验,弱化颗粒感,通过RGB光线的充分混合,改善色彩观感,可显著降低LED屏幕长时间观看所造成的眼部不适症状,可提高屏幕外观精美程度,由于是一整张玻璃制成,观感与小型OLED显示屏十分类似,息屏时就是一整张黑玻璃,没有拼缝,整个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中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中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中成像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中黑色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中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2、LED基板;3、成像层;4、透明PET膜;5、LED封装贴片;6、外部环境光;7、防眩层;8、透明填充物;9、黑色光栅;10、微透镜导光层;11、投影部;12、光路发射部;13、上层油墨层;14、透明凝胶膜;15、下层油墨层;16、上层透明UV胶;17、下层透明UV胶;18、光学识别触控层;19、红外触控边框;20、触控薄膜;21、超声波表面触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包括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与LED基板2,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上的一侧设置有防眩层7,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上的另一侧设置有透明填充物8、黑色光栅9、透明PET膜4、成像层3与微透镜导光层10,微透镜导光层10位于成像层3的外侧,成像层3位于透明PET膜4的外侧,透明PET膜4位于透明填充物8与黑色光栅9的外侧,透明填充物8与黑色光栅9之间相隔分布,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与LED基板2之间设置有投影部11,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由背面投影面到正面观看面依次为微透镜导光层10->背投成像膜->PET透明膜->黑色光栅9层抗环境光结构->高温钢化超白光学玻璃->玻璃表面防眩层7,微透镜层支持点距p1.0-p3.0的LED屏体成像聚焦,可将RGB灯珠发出的光线充分混合并传到到成像层3,该层带有垂直均匀分布的微型柱状凸起结构,利用凸透镜聚焦的原理将投射光线聚焦到后方,成像膜为灰色背投成像膜,用于画面成像。
进一步的,LED基板2相对于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位置设置,LED基板2上位于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一侧的位置安装有LED封装贴片5,LED封装贴片5上设置有光路发射部12,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外侧的位置存在有外部环境光6。
进一步的,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一侧位置与防眩层7之间定位连接,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另一侧位置与微透镜导光层10、成像层3、透明PET膜4、黑色光栅9、透明填充物8之间定位连接。
进一步的,微透镜导光层10与成像层3之间胶合连接定位,成像层3与透明PET膜4之间胶合连接定位,透明PET膜4与黑色光栅9、透明填充物8之间胶合连接定位,且黑色光栅9与透明填充物8之间胶合定位。
进一步的,LED基板2与LED封装贴片5之间定位安装,LED封装贴片5与光路发射部12之间定位安装,且LED基板2前端位置通过LED封装贴片5、光路发射部12发射光路。
进一步的,微透镜导光层10将LED基板2发出的光线混合并传送到成像层3的薄面位置,且微透镜导光层10带有垂直均匀分布的微型柱状凸起结构,成像层3为灰色背投成像膜。
进一步的,黑色光栅9包括上层油墨层13、上层透明UV胶16、透明凝胶膜14、下层透明UV胶17与下层油墨层15,下层透明UV胶17位于下层油墨层15的表面,透明凝胶膜14位于下层透明UV胶17的表面,上层透明UV胶16位于透明凝胶膜14的表面,上层油墨层13位于上层透明UV胶16的表面,上层油墨层13、上层透明UV胶16、透明凝胶膜14、下层透明UV胶17、下层油墨层15之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观看面设置有红外触控边框19、触控薄膜20、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与光学识别触控层18,光学识别触控层18位于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的表面,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位于触控薄膜20的表面,红外触控边框19、触控薄膜20、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光学识别触控层18之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黑色光栅9是一种横向均匀分布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结构,成梯形横向排列,黑色光栅9采用油墨与透明UV胶混合调制而成,且在透明PET膜4上使用滚筒模具滚印成型。
进一步的,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正面采用化学蚀刻工艺形成一层很薄的均匀的漫反射层,可将外部的光线反射钝化,即为防眩层7,且防眩层7粒度很细,可触控操作。
实施例:
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生产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所有生产步骤均需要在无尘环境下进行。
2将背投成像膜投射面使用粘合剂复合1.5mm厚高透光PVC材质为主要选择软膜。
3利用加热滚印使微透镜导光结构在高透光软膜膜表面成型。
4利用滚印工艺将混合黑色油墨后的透明UV胶,印于一张PET透明膜上,在一面形成黑色光栅微结构并使用UV灯定型。
5使用UV涂布工艺,使用透明UV胶将PET透明膜的黑色光栅微结构面与高温钢化超白玻璃复合在一起,让透明UV填充黑色光栅的间隔之中,形成透光结构。
6将与微透镜结构复合在一起的背投成像膜观看面复合在PET透明膜上,完整这个生产过程。
使用:
1将LED模组置于微距背投玻璃幕的投射面并点亮,前后移动LED模组并观察屏幕观看面的成像效果,确定投影距离。
2安装LED屏体。之后使用专用框架结构将微距背投玻璃幕固定在LED屏体前投影距离处。
在微距背投玻璃幕的观看面可安装红外触控边框、触控薄膜、超声波表面触控、光学识别触控等触控组件,充分利用玻璃幕的平整和硬度进行触控操作。
工作原理:本发明包括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LED基板2、成像层3、透明PET膜4、LED封装贴片5、外部环境光6、防眩层7、透明填充物8、黑色光栅9、微透镜导光层10、投影部11、光路发射部12,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由背面投影面到正面观看面依次为微透镜导光层10->背投成像膜->PET透明膜->黑色光栅9层抗环境光结构->高温钢化超白光学玻璃->玻璃表面防眩层7,微透镜层支持点距p1.0-p3.0的LED屏体成像聚焦,可将RGB灯珠发出的光线充分混合并传到到成像层3,该层带有垂直均匀分布的微型柱状凸起结构,利用凸透镜聚焦的原理将投射光线聚焦到后方,成像膜为灰色背投成像膜,用于画面成像,可使用已知的任何灰色背投成像膜,微透镜层与成像膜层之间使用粘合剂复合,通过微透镜滚筒模具一次性滚印制成,成像层3端通过UV涂布工艺复合到正面带有黑色光栅9的透明PET的背面,黑色光栅9是一种横向均匀分布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结构,成梯形横向排列,类似百叶窗的作用,可将正面上方射入的环境光遮挡并吸收,采用油墨与透明UV胶混合调制而成,在透明PET膜4上使用滚筒模具滚印成型,黑色光栅9可使得屏幕底色成深灰色,显著提高屏幕对比度,微透镜层、成像膜、以及黑色光栅9结构分别复合在PET透明膜两面后,再使用透明UV胶与超白玻璃基板复合。透明UV胶会填充黑色光栅9结构的间隙,如图2所示,让背面投射光线均匀通过,超白钢化玻璃板正面采用化学蚀刻工艺形成一层很薄的均匀的漫反射层,可将外部的光线反射钝化,该防眩层7由于粒度很细,不影响屏幕触摸滑动的顺畅程度,可用于长期触控操作,可用于SMD LED微距背投,用于改善LED屏幕近距离观看颗粒感强、提高SMDLED产品对比度、改善普通SMD LED屏幕光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具有抗环境光微结构,可有效改善来自上方的外部环境光6对屏幕成像的影响,同时具有平滑的表面,可用于长期触控操作,具由于具有黑色抗环境光微结构,使得屏幕底色为深灰色,可有效提高画面对比度,提升观感舒适度,正面为钢化玻璃材质,耐刮耐腐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长期使用手指、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包括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与LED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上的一侧设置有防眩层(7),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上的另一侧设置有透明填充物(8)、黑色光栅(9)、透明PET膜(4)、成像层(3)与微透镜导光层(10),所述微透镜导光层(10)位于成像层(3)的外侧,所述成像层(3)位于透明PET膜(4)的外侧,所述透明PET膜(4)位于透明填充物(8)与黑色光栅(9)的外侧,所述透明填充物(8)与黑色光栅(9)之间相隔分布,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与LED基板(2)之间设置有投影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基板(2)相对于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位置设置,所述LED基板(2)上位于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一侧的位置安装有LED封装贴片(5),所述LED封装贴片(5)上设置有光路发射部(12),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外侧的位置存在有外部环境光(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一侧位置与防眩层(7)之间定位连接,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另一侧位置与微透镜导光层(10)、成像层(3)、透明PET膜(4)、黑色光栅(9)、透明填充物(8)之间定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导光层(10)与成像层(3)之间胶合连接定位,所述成像层(3)与透明PET膜(4)之间胶合连接定位,所述透明PET膜(4)与黑色光栅(9)、透明填充物(8)之间胶合连接定位,且黑色光栅(9)与透明填充物(8)之间胶合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基板(2)与LED封装贴片(5)之间定位安装,所述LED封装贴片(5)与光路发射部(12)之间定位安装,且LED基板(2)前端位置通过LED封装贴片(5)、光路发射部(12)发射光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导光层(10)将LED基板(2)发出的光线混合并传送到成像层(3)的薄面位置,且微透镜导光层(10)带有垂直均匀分布的微型柱状凸起结构,所述成像层(3)为灰色背投成像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光栅(9)包括上层油墨层(13)、上层透明UV胶(16)、透明凝胶膜(14)、下层透明UV胶(17)与下层油墨层(15),所述下层透明UV胶(17)位于下层油墨层(15)的表面,所述透明凝胶膜(14)位于下层透明UV胶(17)的表面,所述上层透明UV胶(16)位于透明凝胶膜(14)的表面,所述上层油墨层(13)位于上层透明UV胶(16)的表面,所述上层油墨层(13)、上层透明UV胶(16)、透明凝胶膜(14)、下层透明UV胶(17)、下层油墨层(15)之间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的观看面设置有红外触控边框(19)、触控薄膜(20)、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与光学识别触控层(18),所述光学识别触控层(18)位于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的表面,所述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位于触控薄膜(20)的表面,所述红外触控边框(19)、触控薄膜(20)、超声波表面触控层(21)、光学识别触控层(18)之间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光栅(9)是一种横向均匀分布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结构,成梯形横向排列,所述黑色光栅(9)采用油墨与透明UV胶混合调制而成,且在透明PET膜(4)上使用滚筒模具滚印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白光学钢化玻璃板(1)正面采用化学蚀刻工艺形成一层很薄的均匀的漫反射层,可将外部的光线反射钝化,即为防眩层(7),且防眩层(7)粒度很细,可触控操作。
CN202210777806.6A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Pending CN115167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7806.6A CN115167068A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7806.6A CN115167068A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7068A true CN115167068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2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7806.6A Pending CN115167068A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706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39139U (zh) * 2016-09-17 2017-03-22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可在强光环境中使用的正投投影屏幕
CN207663207U (zh) * 2018-01-18 2018-07-27 上海久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适用于强光环境的微棱镜光栅幕
US20190235677A1 (en) * 2018-02-01 2019-08-0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icro led touch panel display
CN211349975U (zh) * 2019-09-12 2020-08-25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屏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39139U (zh) * 2016-09-17 2017-03-22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可在强光环境中使用的正投投影屏幕
CN207663207U (zh) * 2018-01-18 2018-07-27 上海久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适用于强光环境的微棱镜光栅幕
US20190235677A1 (en) * 2018-02-01 2019-08-0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icro led touch panel display
CN211349975U (zh) * 2019-09-12 2020-08-25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屏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9772B1 (ko) 투과형 스크린
US6307675B1 (en) Rear-projection screen for use with a liquid crystal panel as a video source
JP4190253B2 (ja) コントラスト向上シートおよび背面投射型スクリーン
EP1291709A4 (en) REFLECTION PROJECTION SCREEN
CN1997918A (zh) 光扩散片及透射型屏幕
CN108318961B (zh) 一种玻璃背光板及其制作工艺
US6836363B2 (en) Rear projection screen and rear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230905A (zh)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KR20120028947A (ko) 근거리 영상투사를 위한 칠판 겸용 무반사 유리스크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6057757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15075635A (ja)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背面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4186249A (ja) スクリーンユニット、マルチスクリーン、背面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15167068A (zh) 一种用于led屏幕的可抗环境光的玻璃基微距背投幕
JPS62249134A (ja) 背面投影スクリ−ン
CN109752911A (zh) 抗光屏幕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04283A (zh) 可穿透及反射的光学投影膜、其制造方法及投影荧幕
CN106873240A (zh) 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模组
JP2013195914A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装置
CN209842326U (zh) 反射式抗光投影屏幕
CN209606651U (zh) 导光体网点结构、导光体、模具、复合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898602A (zh) 背投影屏幕
CN103399455A (zh) 单透贴和投影成像膜在投影中的应用
CN209496217U (zh) 透明成像显示装置
JP6010890B2 (ja)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背面投射型表示装置
JP4706245B2 (ja) 拡散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透過型スクリーン、背面投射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