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7045B - 全反射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全反射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7045B
CN115167045B CN202210774097.6A CN202210774097A CN115167045B CN 115167045 B CN115167045 B CN 115167045B CN 202210774097 A CN202210774097 A CN 202210774097A CN 115167045 B CN115167045 B CN 115167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magnetic touch
total reflection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40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7045A (zh
Inventor
连政勤
葛茹
卢颖
李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40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704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4724 priority patent/WO202400062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7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7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7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7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02F1/13629Multilayer wi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反射显示面板,该全反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设置于第一衬底上方的第一金属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的第二金属层、设置于第二金属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的全反射层,其中,阵列基板至少还包括触控单元,触控单元设置于全反射层朝向第一衬底的一侧;通过将触控单元设置于全反射层靠近第一衬底的一侧,不会对全反射显示造成影响,将触控单元与全反射阵列基板集成于一体,通过触控单元提升了全反射显示面板的近程交互功能,提升了显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全反射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全反射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反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全反射显示面板在环境光源场景下可清晰显示,不需背光源,实现低耗能,作为户外显示(广告牌/公交站牌/机场候机牌)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但目前的全反射显示屏在近景交互方面较难提升,影响了其显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因此,现有全反射显示面板存在应用于户外显示产品的便利性与可能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反射显示面板,可以缓解现有全反射显示面板存在应用于户外显示产品的便利性与可能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第一衬底;
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方;
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全反射层,所述全反射层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至少还包括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朝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电磁触控走线和第二电磁触控走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在膜厚方向上相交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栅极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源漏极层,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栅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源漏极层同层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极层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扫描线,所述源漏极层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数据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在膜厚方向上相互垂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漏极层包括源极、漏极,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的同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反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基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还包括子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单元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色阻单元,在膜厚方向上,所述色阻单元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1:2。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包括芯片设置区,所述芯片设置区包括中心区域、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外侧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绑定芯片,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分别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绑定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关于所述中心区域呈对称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还设置有用于增大出光视角的光补偿层,所述光补偿层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补偿层还包括第一光补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光补偿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表面的第二光补偿层,所述第一光补偿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补偿层的折射率。
有益效果:通过将触控单元设置于全反射层靠近第一衬底的一侧,不会对全反射显示造成影响,将触控单元与全反射阵列基板集成于一体,通过触控单元提升了全反射显示面板的近程交互功能,提升了显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阵列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全反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全反射显示面板的电磁触控单元的第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全反射显示面板的电磁触控单元的第二种布线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全反射显示面板的电磁触控单元的第三种布线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全反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全反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现有全反射显示面板并不具备近景交互功能,导致其较难应用于户外场景下。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全反射显示面板,提升全反射显示面板的近景交互功能,缓解现有全反射显示面板存在应用于户外显示产品的便利性与可能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阵列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10、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10上方的第一金属层20、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的第二金属层30、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3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的全反射层40,其中,阵列基板1至少还包括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40朝向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2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还设置有栅绝缘层50,所述栅绝缘层5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有源层90,所述第二金属层30设置于所述有源层9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3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设置有钝化层60,所述全反射层4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聚酰亚胺层80。
其中,所述全反射层40整面设置,用于反射环境光,提供显示用的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触控单元设置于全反射层40靠近第一衬底10的一侧,不会对全反射显示造成影响,将触控单元与全反射阵列基板1集成于一体,通过触控单元提升了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近程交互功能,提升了显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和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所述阵列基板1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和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在膜厚方向上相交设置。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为栅极层,所述第二金属层30为源漏极303层,所述源漏极303层包括同层且间隔排布的源极302、漏极303,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栅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所述源漏极303层同层设置。
其中,所述栅极层包括栅极202,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栅极202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源漏极303层包括源极302、漏极303,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所述源极302、所述漏极303均间隔设置,在所述源极302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金属阻隔层70,所述金属阻隔层70用于保护过孔处的所述源极302,避免所述源极302被侵蚀、氧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栅极层同层,将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源漏极303层同层,无需再通过新增额外的工艺制备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和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可以减少工序步骤,简化工艺,降低了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栅极层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扫描线,所述源漏极303层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数据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在膜厚方向上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用于确定触控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条直线上,再通过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确定其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条直线上,所述一条直线与所述另一条直线相交的一点,即为触控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任一TFT器件内,所述源极302与所述漏极303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源极302可以设置于所述漏极303的第二方向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源极302、漏极303同层设置,由于现有技术中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间距较小,为了避免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设置于源极和漏极之间时导致第二电磁触控走线与漏极连接,造成短路等异常,而将源极302和漏极303设置于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同一侧,能够克服上述缺陷,使同一TFT器件内的源极302、漏极303的设置不会对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设置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源极302、漏极303设置位置的改进,使源极302、漏极303位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同一侧,避免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源极302或漏极303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相互平行,至少三条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形成一第一回路,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回路,相邻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相互平行,至少三条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形成一第二回路,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回路。
其中,所述至少三条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包括三条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同理,至少三条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包括三条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用于精确定位触控位置;具体的,以三条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形成一所述第一回路为例进行举例说明:所述第一回路包括的每一条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对应了一条信号通道,通过检测所述第一回路内位于中间的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最强的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并标记为目标走线,由于接触位置在目标走线的附近,然后根据所述目标走线相邻的两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信号强度,能够判定接触位置在所述目标走线靠近哪一个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方向上,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目标走线与相邻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信号强度差,能够精准定位触控位置与目标走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并得到与第一触控信号走线平行的第一虚拟线,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虚拟线上,同理可以对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进行同样的定位,得到与第二触控信号走线平行的第二虚拟线,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虚拟线上;由于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相交,因此第一虚拟线与第二虚拟线在膜厚方向上存在交点,交点处就是需要定位的触控位置,通过上述方法定位出的触控位置具有精度高的优点,实现了精确定位。
值得说明的是,任一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三条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Xn、Xn+1、Xn+2,其中,Xn+1位于相邻Xn、Xn+2之间;任一所述第二回路包括三条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Yn、Yn+1、Yn+2,其中,Yn+1位于相邻Yn、Yn+2之间。
以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三条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Xn、Xn+1、Xn+2为例进行说明,当存在触控接触时,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触控位置:由于离所述触控位置最近的Xn+1的信号会最强,因此,信号最强的Xn+1为所述目标走线,根据目标走线确定包括所述目标走线的所述第一回路,该第一回路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目标走线两侧的Xn和Xn+2,通过比较Xn和Xn+2的信号强弱,判断触控位置位于Xn+1的哪一侧,当触控位置位于目标走线靠近Xn一侧时,Xn的信号强度大于Xn+2,当触控位置位于目标走线靠近Xn+2一侧时,Xn+2的信号强度大于Xn;另外,根据Xn、Xn+1、Xn+2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能定位到触控位置与Xn+1之间的垂直距离;同理可以根据Yn、Yn+1、Yn+2对触控位置进行同样的定位;由于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相交,因此可以判断出触控位置的精确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磁触控定位比常见的触控定位更加精确,能够减小误差,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全反射显示面板2包括彩膜基板、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基板1,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1相对成盒设置,所述阵列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10、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10上方的第一金属层20、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的第二金属层30、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3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的全反射层40,其中,所述阵列基板1至少还包括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40朝向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
其中,所述触控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和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所述阵列基板1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和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在膜厚方向上相交设置,相邻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2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还设置有栅绝缘层50,所述栅绝缘层5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有源层90,所述第二金属层30设置于所述有源层9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3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设置有钝化层60,所述全反射层4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聚酰亚胺层80。
其中,所述全反射层40整面设置,用于反射环境光,提供显示用的光线。
其中,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第二衬底170、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170靠近所述阵列基板1一侧同层设置的色阻单元150和黑色矩阵160、设置于所述色阻单元150和黑色矩阵160远离所述第二衬底170一侧的平坦层140、设置于所述平坦层140远离所述第二衬底170一侧的透明电极层130、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130远离所述第二衬底170一侧的第二聚酰亚胺层120。
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130的制备材料为透明材料,用于提升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透过率。
其中,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1之间还设置有挡墙110和液晶100。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中,通过将触控单元设置于全反射层40靠近第一衬底10的一侧,不会对全反射显示造成影响,将触控单元与全反射阵列基板1集成于一体,通过触控单元提升了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近程交互功能,提升了显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包括子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单元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一侧的色阻单元150,在膜厚方向上,所述色阻单元150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1:2。
其中,当所述色阻单元150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面积比等于1:2时,也可以称作色阻50%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在膜厚方向上,现有子像素单元被色阻全覆盖设置,在此基础上,挖去一半的色阻面积就是本申请所公开的色阻50%设计,由于色阻也会阻挡一部分光,且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光强较低,因此,对于全反射显示面板2,其透过率显得尤为重要,色阻50%设计可以提高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的透过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色阻进行改进,使色阻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子像素面积的1/2,减少色阻对光线的阻挡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透过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至少一侧包括芯片设置区,所述芯片设置区包括中心区域H1、位于所述中心区域H1外侧的边缘区域H2,所述芯片设置区设置有绑定芯片180。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片设置区的所述边缘区域H2设置有所述绑定芯片180。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分别与所述边缘区域H2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关于所述中心区域H1呈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关于所述中心区域H1呈对称设置,能够提高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对称性,降低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电阻;若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关于所述中心区域H1呈对称设置,能够提高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对称性,降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电阻。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关于所述中心区域H1呈对称设置且与边缘区域H2的绑定芯片连接时,可以减少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走线长度,从而降低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的阻抗,同理,当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关于所述中心区域H1呈对称设置且与边缘区域H2的绑定芯片连接时,也能降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阻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呈对称设置,提高了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对称性,能够降低该电磁触控单元的电阻,降低阻抗和压降。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芯片设置区为COA区域,所述绑定芯片180设置于所述COA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可以分别与不同的绑定芯片180连接,以降低布线的复杂性,简化布线方案。
其中,所述绑定芯片180可以阵列排布设置,当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也呈等间距设置时,便于绑定芯片180与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可以与同一绑定芯片180连接,所述绑定芯片180包括多个引脚,所述引脚与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一一对应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芯片设置区仅包括COA区域,即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可以不设置GOA区域,通过去掉GOA区域,将原本GOA区域的走线也连接至COA区域,从而减少边框宽度。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去掉了两侧的GOA区域,因此,所述扫描线、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均与COA区域的绑定芯片18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仅在显示面板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设置有COA区域,仅在COA区域设置所述绑定芯片180,使扫描线等走线均与COA区域的绑定芯片180连接,去掉了现有的GOA区域,降低了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边框宽度,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可以与同一绑定芯片180连接,也可以与不同绑定芯片180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可以均设置于边缘区域H2,也可以一者设置于边缘区域H2、另一者设置于中心区域H1。
其中,绑定芯片180可以为COF。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的排布设计,能够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更容易集成于全反射显示面板2内,同时无需改变现有的绑定芯片180的设计及排布,通过沿用现有的绑定芯片180或电磁触控单元的设计及排布,降低制备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不同的绑定芯片18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边缘区域H2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所述中心区域H1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仅与芯片设置区一端的边缘区域H2处的绑定芯片18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电磁触控仅与芯片设置区一端的绑定芯片180连接,其走线的分线数量少。
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边缘区域H2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所述中心区域H1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无需对现有电磁走线进行其他的改进,还可以减少绑定芯片180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所述边缘区域H2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所述中心区域H1和所述边缘区域H2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芯片设置区一端的最外侧六个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最外侧六个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的设计,无需对现有绑定芯片180的布线方式进行改变,且能够适用于集成有电磁触控单元后的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相对其他走线方案,其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电磁触控走线201与芯片设置区一端的最外侧六个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同时第二电磁触控走线301与所述中心区域H1和所述边缘区域H2的所述绑定芯片180连接,在进行全反射显示面板2拼接时,还具有降低对全反射显示面板2相互拼接的不良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拼接不会产生影响,减少了拼缝的宽度,有利于实现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拼接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2还设置有用于增大出光视角的光补偿层190,所述光补偿层190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40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光补偿层190为能对光进行发散的透镜或棱镜。
其中,所述光补偿层190可以用于光线的发散,提高了出光视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补偿层190能起到提高出光视角的效果,实现了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大视角出光。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光补偿层190还可以包括第一光补偿层1901、设置于所述第一光补偿层1901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一侧表面的第二光补偿层1902,所述第一光补偿层1901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补偿层1902的折射率。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层叠设置折射率小的第一光补偿层1901和折射率大的第二光补偿层1902,在光线从所述第一光补偿层1901到达所述第二光补偿层1902时,由于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会小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从而使出射光线的出光视角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出光视角更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阵列基板1的出光方向上设置光补偿层190,通过层叠设置且折射率不同的第一补偿层和第二补偿层,使光线视角扩大,实现了全反射显示面板2的大视角出光。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显示装置均包括上述阵列基板,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方的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的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的全反射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至少还包括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朝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通过将触控单元设置于全反射层靠近第一衬底的一侧,不会对全反射显示造成影响,将触控单元与全反射阵列基板集成于一体,通过触控单元提升了全反射显示面板的近程交互功能,提升了显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即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之间的设置位置、连接关系等可以相互替换以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全反射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全反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第一衬底;
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方;
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全反射层,所述全反射层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至少还包括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朝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电磁触控走线和第二电磁触控走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在膜厚方向上相交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为栅极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源漏极层,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栅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源漏极层同层设置,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包括芯片设置区,所述芯片设置区包括中心区域、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外侧的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绑定芯片,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分别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绑定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或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关于所述中心区域呈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层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扫描线,所述源漏极层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数据线,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磁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在膜厚方向上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极层包括源极、漏极,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磁触控走线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还包括子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单元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色阻单元,在膜厚方向上,所述色阻单元的面积与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显示面板还设置有用于增大出光视角的光补偿层,所述光补偿层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反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补偿层还包括第一光补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光补偿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表面的第二光补偿层,所述第一光补偿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补偿层的折射率。
CN202210774097.6A 2022-07-01 2022-07-01 全反射显示面板 Active CN115167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4097.6A CN115167045B (zh) 2022-07-01 2022-07-01 全反射显示面板
PCT/CN2022/104724 WO2024000627A1 (zh) 2022-07-01 2022-07-08 阵列基板、全反射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4097.6A CN115167045B (zh) 2022-07-01 2022-07-01 全反射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7045A CN115167045A (zh) 2022-10-11
CN115167045B true CN115167045B (zh) 2023-11-28

Family

ID=8349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4097.6A Active CN115167045B (zh) 2022-07-01 2022-07-01 全反射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7045B (zh)
WO (1) WO202400062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7949A (ja) * 2014-05-30 2015-12-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7102470A (zh) * 2017-06-12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17638A (zh) * 2017-11-22 2018-03-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7976852A (zh) * 2017-11-22 2018-05-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65408B1 (ko) * 2010-03-17 2011-09-1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표시 장치
US9741286B2 (en) * 2014-06-03 2017-08-22 Apple Inc. Interactive display panel with emitting and sensing diodes
CN112859426B (zh) * 2021-03-09 2022-06-07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5485A (zh) * 2021-07-28 2021-11-09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20167A (zh) * 2021-10-28 2022-02-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7949A (ja) * 2014-05-30 2015-12-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7102470A (zh) * 2017-06-12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17638A (zh) * 2017-11-22 2018-03-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7976852A (zh) * 2017-11-22 2018-05-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0627A1 (zh) 2024-01-04
CN115167045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5402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338707B2 (en) Integrated front light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US991021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panel
KR100752324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486365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1998047044A1 (fr)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JP2016130820A (ja) 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US7916259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226525B2 (en) Methods for repairing gate-line disconnection and short circuit between gate line and data gate and repair structure
CN103926724B (zh) 一种tft驱动的显示装置
US119601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2255944U (zh) 透明显示装置
US10345508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first memb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partition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members, each second member disposed in between adjacent partitions
KR20010049754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1090358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5167045B (zh) 全反射显示面板
JPH09297321A (ja) 液晶表示基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240184165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total reflection display panel
KR101106557B1 (ko)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035388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JPH10133218A (ja) テープキャリアパッケージを実装した機器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0724849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254092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H0719133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341218A (ja)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