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4288A -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4288A
CN115164288A CN202210819580.1A CN202210819580A CN115164288A CN 115164288 A CN115164288 A CN 115164288A CN 202210819580 A CN202210819580 A CN 202210819580A CN 115164288 A CN115164288 A CN 115164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storage unit
energy storage
electric energy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95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召前
唐海洋
高雅
魏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8195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42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4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4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该系统包括:控制器、机电转换设备和制冷设备。其中,制冷设备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以在通电时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制冷。机电转换设备的转子接入空调转动轴,空调运行时空调转动轴带动机电转换设备的转子进行转动,以使机电转换设备产生电能,控制器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向制冷设备提供产生的电能,以使制冷设备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制冷降温。本申请中将空调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加以利用,不仅不会增加制冷设备运行时的电能损耗,还可以有效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有效降温。

Description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外机控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为防止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凝露,电器盒通常采用密闭设计,这就导致空调外机在工作时,电器盒内部元器件的功耗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电器盒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由于电器盒内部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具有一定安全温度范围,如果电器盒内部元器件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造成元器件的损耗,甚至直接造成造成元器件的损坏。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电器盒内部温度过高,对电器盒做一些结构上的改变,比如通过结构的改变对电器盒做通风处理,使电器盒内进行空气循环,从而使电器盒内环温降低。但是,如果电器盒外温度较高的话,循环的空气温度也较高,依旧无法使电器盒内的温度降低或呈恒温状态。现有技术中,还有在电气盒内部设置制冷设备以降低电器盒内温度的技术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会大大增加空调的电能消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在不增加电能损耗的前提下,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有效降温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包括:
控制器、机电转换设备和制冷设备;
所述制冷设备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所述机电转换设备通过接入空调转动轴,以在空调运行时产生电能;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并将所述盒内温度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盒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内设置有第一定时电路;
所述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储能单元;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电量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电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并根据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对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和所述储能单元执行对应的控制策略。
优选地,所述控制策略至少包括: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未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通过充能使储存电量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或,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直至所述储存电量回升至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二定时电路;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所述电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停止提供电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停止提供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整流电路;
所述机电转换设备通过所述整流电路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第三开关;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时,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控制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储能单元电量指示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储能单元电量指示器对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进行指示。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制冷设备控制开关;
所述制冷设备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多个制冷片;
各所述制冷片以预设间隔均匀铺设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空调主体,以及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包括:
将机电转换设备产生的电能提供给制冷设备,以使所述制冷设备调节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的温度;其中,所述机电转换设备通过接入空调转动轴,以在空调运行时产生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盒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包括:
根据设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储能单元提供电能,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并根据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对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和所述储能单元执行对应的控制策略;
所述控制策略至少包括: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未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通过充能使储存电量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或,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直至所述储存电量回升至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定的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时,通过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优选地,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进行指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包括:控制器、机电转换设备和制冷设备。其中,制冷设备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以在通电时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制冷。机电转换设备的转子接入空调转动轴,空调运行时空调转动轴带动机电转换设备的转子进行转动,以使机电转换设备产生电能,控制器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向制冷设备提供产生的电能,以使制冷设备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制冷降温。本申请中将空调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加以利用,不仅不会增加制冷设备运行时的电能损耗,还可以有效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有效降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控制器-1;机电转换设备-2;制冷设备-3;温度传感器-4;储能单元-5;第一开关-6;第二开关-7。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的示意框图,参照图1,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包括:
控制器1、机电转换设备2和制冷设备3;
制冷设备3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机电转换设备2通过接入空调转动轴,以在空调运行时产生电能;
控制器1用于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空调外机电器盒中。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可以通过机电转换设备2进行供电,也可以通过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机电转换设备2基于机电转换原理,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机电转换设备2作为发电机使用,其主要包括转子、定子和线圈。实施时,将转子固定在空调转动轴上,使转子随空调转动轴一起高速转动。将定子固定在转子的四周,当转子进行高速运转时,转子产生变化磁场,定子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从而达到将空调转动轴的机械能回收利用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设备3可以为制冷片或温差片等易于安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的设备。优选地,制冷设备3包括多个制冷片,各制冷片以预设间隔均匀铺设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可以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各个区域进行统一制冷,制冷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制冷设备控制开关;
制冷设备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制冷设备3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制冷设备控制开关配置单独的开关,用于控制制冷设备3的开启/关闭/挡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包括:控制器1、机电转换设备2和制冷设备3。其中,制冷设备3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以在通电时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制冷。机电转换设备2的转子接入空调转动轴,空调运行时空调转动轴带动机电转换设备2的转子进行转动,以使机电转换设备2产生电能,控制器1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产生的电能,以使制冷设备3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制冷降温。本实施例中将空调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加以利用,不仅不会增加制冷设备3运行时的电能损耗,还可以有效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有效降温。
实施例二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4;
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温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并将盒内温度发送到控制器1;
控制器1在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在盒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停止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4以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进而可以通过设置预设温度阈值(如60°),在盒内温度高于60°时,此时盒内温度较高,会造成元器件的损耗,控制器1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以使盒内温度降低;在盒内温度低于60°时,此时盒内温度处于正常温度范围,无须进行控温。本实施例中只在盒内温度高于60°时才使制冷设备3进行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制冷设备3的电能消耗,还可以避免制冷设备3一直开启导致盒内温度过低影响电器盒工作的情况。
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4内设置有第一定时电路;
温度传感器4根据第一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在具体实践中,第一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可以为30s,即温度传感器4每隔30s检测一次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无须使温度传感器4保持检测状态,可以减少温度传感器4处的电能消耗,同时控制器1也仅需每隔30s进行一次温度判断,可以减少控制器1的工作量。
实施例三
图3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储能单元5;
控制器1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储能单元5提供电能,并控制储能单元5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的电能超出制冷设备3的需求,或者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的电能无法满足制冷设备3的需求,本实施例中通过储能单元5作为机电转换设备2和制冷设备3的中间设备。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的电能超出制冷设备3的需求时,将溢出的电能存储到储能单元5中,避免电能浪费。在储能单元5中蓄有电能时,也可以避免机电转换设备2向制冷设备3提供的电能无法满足制冷设备3需求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电量检测单元;
控制器1通过电量检测单元检测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并根据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对机电转换设备2和储能单元5执行对应的控制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策略至少包括:
在开机运行后储存电量未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储能单元5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5停止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在储能单元5通过充能使储存电量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停止向储能单元5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5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在储能单元5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过程中,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储能单元5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5停止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或,
在开机运行后储存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储能单元5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5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在储能单元5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过程中,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储能单元5停止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直至储存电量回升至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
可以理解的是,若采用第一种控制策略,可以减少储能单元5的损耗,此时第一预设电量值作为制冷设备3的启动电量阈值。具体实施时,第一预设电量值可以视空调使用环境而定,若空调使用环境为家用,因家用空调本身开机时间并不会太长,且家用空调本身功耗低于商用空调,第一预设电量值可以稍低如80%。若空调使用环境为商用,因商用空调功率较大,产生的热量较高,本身开机时间较长,对制冷设备3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制冷设备3的启动电量阈值需要适当增加,可以设定在95-100%。考虑到减少储能单元5的损耗,第二预设电量可以设定为5-10%之间,在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较少,已经无法满足制冷设备3的正常工作,此时需要重新对储能单元5进行充能。
可以理解的是,若采用第二种控制策略,基本可以不间断的使储能单元5维持制冷设备3的工作。第二种控制策略中,除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无法满足制冷设备3正常工作的情况外,储能单元5可以一边进行充能一边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内设置有第二定时电路;
控制器1根据第二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电量检测单元检测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
在具体实践中,第二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可以为30s,即控制器1每隔30s检测一次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无须使电量检测单元保持检测状态,可以减少电量检测单元处的电能消耗,同时控制器1也仅需每隔30s进行一次储存电量判断,可以减少控制器1的工作量。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第一开关6和第二开关7;
控制器1通过第一开关6控制机电转换设备2向储能单元5提供电能/停止提供电能;通过第二开关7控制储能单元5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停止提供电能。
在具体实践中,第一开关6和第二开关7可以为继电器或其他开关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整流电路;
机电转换设备2通过整流电路向储能单元5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机电转换设备2产生的电流为交流电,而制冷设备3需要直流电进行工作,所以本实施例中通过整流电路将机电转换设备2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存储到储能单元5中。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第三开关;
控制器1在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且储能单元5停止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时,通过第三开关控制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在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需要制冷设备3对电器盒进行降温时,储能单元5却无法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的情况,本实施例中还使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通过第三开关连接制冷设备3。第三开关作为应急开关,通常情况下第三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免占用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影响空调工作,但是在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且储能单元5停止向制冷设备3提供电能时,控制器1控制第三开关开启,使得制冷设备3接入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维持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还包括:
储能单元5电量指示器;
控制器1通过储能单元5电量指示器对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进行指示。
储能单元5电量指示器可以为灯光指示器,和/或,声音指示器。比如,控制器1可以在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高于80%时通过灯光指示器指示绿灯,在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处于20-80%之间时通过灯光指示器指示黄灯,在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低于20%时通过灯光指示器指示红灯。控制器1可以在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充能到100%时通过声音指示器进行五次蜂鸣提示,在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降低至50%时进行四次蜂鸣提示,在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降低至20%时进行三次蜂鸣提示。在具体实践中,储能单元5电量指示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对储能单元5电量指示器不做具体限定,储能单元5电量指示器只需完成对储能单元5内的储存电量的指示工作即可。
实施例四
一种空调,包括:
空调主体,以及如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由于搭载了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可以将空调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加以利用,不仅不会增加制冷设备运行时的电能损耗,还可以有效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有效降温。
实施例五
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包括:
将机电转换设备产生的电能提供给制冷设备,以使制冷设备调节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的温度;其中,机电转换设备通过接入空调转动轴,以在空调运行时产生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将本空调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加以利用,不仅不会增加制冷设备运行时的电能损耗,还可以有效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进行有效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在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盒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包括:根据设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还包括: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向储能单元提供电能,并控制储能单元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还包括:获取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并根据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对机电转换设备和储能单元执行对应的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至少包括:
在开机运行后储存电量未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向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停止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储能单元通过充能使储存电量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储能单元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向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停止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或,
在开机运行后储存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机电转换设备向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储能单元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储能单元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储能单元停止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直至储存电量回升至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还包括:根据设定的第二时间间隔获取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还包括:
在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且储能单元停止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时,通过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向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还包括:对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进行指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以上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中的控制器,由于以上实施例中已对控制器的执行流程进行了解释说明,此处不再对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进行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2)

1.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机电转换设备和制冷设备;
所述制冷设备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所述机电转换设备通过接入空调转动轴,以在空调运行时产生电能;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并将所述盒内温度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盒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内设置有第一定时电路;
所述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能单元;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量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电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并根据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对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和所述储能单元执行对应的控制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至少包括: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未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通过充能使储存电量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或,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直至所述储存电量回升至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二定时电路;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定时电路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所述电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停止提供电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停止提供电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整流电路;
所述机电转换设备通过所述整流电路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开关;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时,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控制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能单元电量指示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储能单元电量指示器对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进行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冷设备控制开关;
所述制冷设备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多个制冷片;
各所述制冷片以预设间隔均匀铺设在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
15.一种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机电转换设备产生的电能提供给制冷设备,以使所述制冷设备调节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的温度;其中,所述机电转换设备通过接入空调转动轴,以在空调运行时产生电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盒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包括:
根据设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获取空调外机电器盒的盒内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储能单元提供电能,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并根据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对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和所述储能单元执行对应的控制策略;
所述控制策略至少包括: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未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通过充能使储存电量达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停止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或,
在开机运行后所述储存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机电转换设备向所述储能单元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在所述储能单元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过程中,所述储存电量降低至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直至所述储存电量回升至高于第二预设电量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设定的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盒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储能单元停止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时,通过空调驱动板电源或主板电源向所述制冷设备提供电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储能单元内的储存电量进行指示。
CN202210819580.1A 2022-07-12 2022-07-12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Pending CN1151642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9580.1A CN115164288A (zh) 2022-07-12 2022-07-12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9580.1A CN115164288A (zh) 2022-07-12 2022-07-12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4288A true CN115164288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9580.1A Pending CN115164288A (zh) 2022-07-12 2022-07-12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428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722A (zh) * 2015-06-11 2015-1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6876512A (zh) * 2017-03-06 2017-06-20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板的通风散热系统及方法
CN108268069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79803A (zh) * 2018-03-28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系统
WO2021057471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外机及空调
CN218001674U (zh) * 2022-07-12 2022-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722A (zh) * 2015-06-11 2015-1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8268069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876512A (zh) * 2017-03-06 2017-06-20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板的通风散热系统及方法
CN108679803A (zh) * 2018-03-28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系统
WO2021057471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外机及空调
CN218001674U (zh) * 2022-07-12 2022-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2420B (zh) 低功耗待机电路装置和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329113A (zh) 一种汽车综合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JP5628737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起動方法、及び、空調システムの起動装置
US20180351397A1 (en) Improved energetic efficacy electrical system for generating power to rechargeable battery from versatile energy sources
CA2625503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US20110018348A1 (en) Hvac/r battery back-up power supply system having a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vfd) power supply
JP5016894B2 (ja) 空調・発電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1023462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发电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2803453B (zh) 飞轮储能系统及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5910226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KR20140103562A (ko) 냉동차량용 냉각장치
CN218001674U (zh)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及空调
CN104149578B (zh) 一种车辆用冷冻冷藏装置
WO2012093923A1 (en) Green energy generator
CN204886560U (zh) 一种用于冷轧主电机冷却风机的智能节电系统
WO2021179798A1 (zh) 一种能量协调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0534842A (zh) 一种电池包温度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6977252U (zh)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CN115164288A (zh) 空调外机电器盒内部控温系统、方法及空调
CN106762086B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冷却风扇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48835A (zh) 一种家用中央空调分体机的控制系统
CN10785651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系统
CN105317521B (zh) 一种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多级控制系统
WO2020077787A1 (zh) 空调设备以及用于空调设备的电能处理方法
KR20130001913A (ko) 차량용 에어컨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