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8681A -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8681A
CN115158681A CN202211045279.6A CN202211045279A CN115158681A CN 115158681 A CN115158681 A CN 115158681A CN 202211045279 A CN202211045279 A CN 202211045279A CN 115158681 A CN115158681 A CN 115158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flying
frame
flight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52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8681B (zh
Inventor
陈城
陈冲
凌坤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uoqi Special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452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8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8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8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8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8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8/00Producing nets or the like, e.g. meshes, latt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该防护网罩包括上罩和/或下罩;上罩位于飞行旋翼的机座一侧,下罩位于飞行旋翼的桨帽一侧,上罩和下罩分别包括网框以及隔网;隔网固定连接网框,网框安装在飞行旋翼的飞行载体上,所述网框及隔网具有刚性;本发明结合飞行旋翼的结构特点,采用分体式设计,针对飞行旋翼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单独设计,有利于结构紧凑化,同时便于生产和安装;上罩或下罩采用框体和隔网的设计,隔网质量轻,风阻小有利于降低对加装防护网罩带来的负载以及风阻影响;进一步本发明采用隔网以及网框具有刚性,在靠近飞行旋翼的防护过程中变形小,有利于结构紧凑化和安全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翼式无人机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在日常应用非常广泛,大多数旋翼式飞行装置不加装防护,主要考虑到其增加的负载以及风阻,而在飞行装置需要与人交互应用时,需要着重考虑飞行旋翼的防护,我司目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开发涉水无人飞行救援装置,目前已有飞行救生圈、飞行救生担架等等产品;这些涉及到人员直接接触的救生装置,更是需要针对飞行旋翼进行防护设计;
目前的现有防护手段不能满足要求,一方面作为飞行装置中与飞行旋翼相关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负载,减轻质量,另一方面由于需要考虑防护装置对于飞行旋翼的风阻影响;目前也有技术文献记载提出格栅架式的防护结构,但其容易造成结构臃肿且风阻较大,严重影响飞行,为此,我司综合各类因素并经过多次理论设计和测试,提出了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针对飞行旋翼设计和生产防护网罩,并尽可能降低其对飞行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该飞行旋翼安装在飞行载体的气流通道内,该防护网罩包括上罩和/或下罩;上罩和下罩分别安装在飞行旋翼两侧的气流通道上;
上罩和下罩透风且具有刚性,能够靠近地隔离防护飞行旋翼侧面,并改善气流通道内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
本发明采用上罩和下罩的组合设计,针对飞行旋翼的结构特点在飞行旋翼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单独设计,相较于整体包裹式防护结构,其有利于结构紧凑化,同时便于生产、安装以及维护;上罩和下罩透风且具有刚性,使得上罩和下罩在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冲击状态下,变形小,因此能够靠近飞行旋翼而不至于影响飞行旋翼的正常工作,有利于结构紧凑化,安全稳定以及便于飞行装置的姿态调整;上罩和下罩通过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用于改善气流通道内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促进飞行旋翼的工作效率,并改善飞行旋翼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上罩或下罩通过驱动件安装在飞行载体上,能够调节上罩或下罩与飞行旋翼的相对位置关系,位置关系的变化可以用于平衡安全防护和气流调节;如在如接触人之前,相对距离或角度较大,此时上罩或下罩形成无遮挡飞行旋翼状态,不影响飞旋旋翼的气流;如在需要接触人时,上罩或下罩通过驱动件动作遮挡飞行旋翼,进入防护状态。
优选的,所述上罩和下罩分别包括网框以及隔网;所述网框以及隔网具有刚性;所述网框焊接或装配安装在飞行旋翼两侧的气流通道上;上罩或下罩采用框体和隔网的设计,隔网质量轻,风阻小有利于降低对加装防护网罩带来的负载以及风阻影响;网框以及隔网的刚性处理,使得负荷下变形小。
优选的,所述隔网的网孔直径为0.5-2cm;在无人飞行装置与人进行交互应用过程中,人体的指径平均为1.3cm,因此隔网能够有效防止手指深度进入飞行旋翼的工作半径内部,另外能够防止飞行旋翼的桨叶意外脱落射桨。
优选的,所述上罩以及下罩分别采用整体设计或分块组装设计,可以根据生产和装配需要进行整体或分块组装设计,便于生产和装配。
优选的,所述网框上中心对称设有若干导风肋,导风肋呈径向设置,导风肋为3D螺旋肋片,能够起到对飞行旋翼工作时的气流进行均匀分散导流,改善气流状态;有利于在加装防护网罩的状况下提升飞行旋翼的有功功率;另外导风肋的增设,有利于提高网罩整体刚度。
优选的,所述网框上具有导流部,导流部伸入气流通道内侧,导流部外侧靠近气流通道内壁;导流部内侧面向气流通道中部,且从上至下依次具有科恩达表面、扩散表面、引导表面以及锥形表面,本发明利用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进行结构设计,改善气流通道内壁附近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
优选的,所述导流部外侧以及网框与气流通道内壁之间围成储气内腔,储气内腔具有气流输入结构;导流部对应气流通道设有辅助倍增喷口;辅助倍增喷口位于科恩达表面上且方向朝下,并与储气内腔连通;
所述气流输入结构包括被动气流入口和/或主动增压装置;
所述被动气流入口设置在网框上,与储气内腔连通且朝向气流通道的空气流入方向;其能够将飞行旋翼在网框附近产生的气流被动导入到储气内腔中,储气内腔中对应被动气流入口设置增压用的隔挡片,用于增压;
所述主动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风管和增压风机,增压风机内置于增压风管内,且通过增压风管与储气内腔连通。
本发明利用类似无叶风扇的空气倍增技术,对气流通道的内壁附近进行气流倍增,改善气流通道内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
优选的,所述隔网为尼龙丝网、碳纤维丝网或树脂丝网,材料轻质且强度大,有利于降低隔网质量,降低飞行旋翼的负载;预应力条件下,刚度大,负荷下变形小。
优选的,所述网框以及隔网外侧涂刷有光敏固化树脂,并经UV光照射固化成型,刚性固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刚性。
优选的,所述隔网与飞行载体的天线一体化设计,作为信号接收和发射用的天线,一体化设计作为隔网中部分网线,有利于信号的接收与发射,抗干扰能力强。
优选的,所述上罩的网框包括至少一第一外框部以及一第一内框部,第一外框部安装在飞行旋翼上侧的飞行载体上,第一内框部安装在飞行旋翼的中部机座上,隔网分布于第一外框部以及第一内框部之间;上罩的隔网借助第一外框部以及第一内框部进行固定,有利于保持刚度,减小变形。
优选的,所述下罩的网框包括至少一第二外框部以及一第二内框部,第二外框部安装在飞行旋翼下侧的飞行载体上,第二内框部套装在桨帽外侧,不影响桨帽随飞行旋翼的桨轴旋转,隔网分布于第二外框部以及第二内框部之间;下罩的隔网借助第二外框部以及第二内框部进行固定,有利于保持刚度,减小变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框部抵接在桨帽上,并与桨帽转动配合,有利于限位第二内框部,提高下罩隔网的刚度。
优选的,第二内框部上设有支撑轴承;飞行旋翼的桨轴套装在轴承上,并伸出第二内框部下侧;桨帽安装在所述桨轴外端,采用轴承的方式进行安装,与桨帽转动配合提高使用寿命。
一种应用上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用途,该防护网罩用于水上旋翼式无人救援飞行装置的飞行旋翼隔离防护,水上旋翼式无人救援飞行装置包括水上无人机、飞行救生圈以及水上飞行救生担架。一方面该防护网罩起到了对飞旋旋翼的防护,避免使用过程中人员误触造成伤害,以及意外射桨;另一方面水上旋翼式无人飞行装置在水上起降过程中,该防护网罩起到了旋翼与水接触的缓冲作用,有利于飞行旋翼起降工作。
一种用于生产上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裁切隔网,形成带有夹持边料的隔网片;
S2、张紧并夹持隔网片,形成张紧隔网工装;
S3、张紧隔网工装的隔网上粘贴、焊接、注塑或3D打印成型网框;
S4、拆卸张紧隔网工装,并修剪网框外侧的隔网边料以及刚性固化处理隔网和网框,成型防护网罩。
优选的,所述S2中隔网片采用夹具进行张紧夹持,形成张紧隔网片材;所述夹具包括内夹框和外夹框,隔网片外边缘夹装在内夹框和外夹框之间,有利于使隔网具备预应力。
优选的,所述S3中张紧隔网片材通过双面3D打印成型网框,使得张紧隔网片材内嵌于网框内,网框上预留固定孔,采用3D打印便于结构成型和根据需要调整。
优选的,S4、刚性成型隔网固化处理方法是,采用在成型隔网上涂刷光敏固化树脂,并经UV光照射固化成型,有利于使隔网具有刚性,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小,有利于安全和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上罩和下罩的组合设计,针对飞行旋翼的结构特点在飞行旋翼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单独设计,有利于结构紧凑化,同时便于安装;上罩和下罩透风且具有刚性,使得上罩和下罩在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冲击状态下,变形小,因此能够靠近飞行旋翼而不至于影响飞行旋翼的正常工作,有利于结构紧凑化,安全稳定以及便于飞行装置的姿态调整;上罩和下罩通过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用于改善气流通道内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促进飞行旋翼的工作效率,并改善飞行旋翼的工作状态。
2、本发明进一步设计,该上罩或下罩通过驱动件安装在飞行载体上,能够调节上罩或下罩与飞行旋翼的相对位置关系,位置关系的变化可以用于平衡安全防护和气流调节;如在如接触人之前,相对距离或角度较大,此时上罩或下罩形成无遮挡飞行旋翼状态,不影响飞旋旋翼的气流;如在需要接触人时,上罩或下罩通过驱动件动作遮挡飞行旋翼,进入防护状态;
3、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设计该上罩和下罩分别包括网框以及隔网;并针对机座以及桨轴进行配合的结构设计;上罩或下罩采用框体和隔网的设计,隔网质量轻,风阻小有利于降低对加装防护网罩带来的负载以及风阻影响;网框以及隔网的刚性处理,使得负荷下变形小;
4、本发明进一步具体结合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设计上罩或下罩,通过如导风肋、以及导流部等改善飞行旋翼工作时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促进飞行旋翼的工作效率,并改善飞行旋翼的工作状态。
5、本发明进一步提供该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工艺流程简洁清晰,操作方便,有利于保障防护网罩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另外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装配状态下的仰视立体图。
图2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上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下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爆炸图。
图5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剖视图。
图6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上罩的分块组装设计的一种单个模块图。
图7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上罩的分块组装设计的另一种单个模块图。
图8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增加导风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下罩增加支撑轴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图11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增加伸缩部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上罩的导流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中增压风管及增压风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14为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的流程图。
其中:100、飞行旋翼;101、机座;102、桨帽;103、桨轴;10、飞行载体;200、气流通道;300、空气流道;1、上罩;2、下罩;3、网框;311、第一外框部;312、第一内框部;321、第二外框部;322、第二内框部;4、隔网;5、安装孔;6、导风肋;7、支撑轴承;8、伸缩部件;9、导流部;90、储气内腔;91、科恩达表面;92、扩散表面;93、引导表面;94、锥形表面;95、辅助倍增喷口;96、被动气流入口;97、隔挡片;98、增压风管;99、增压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13,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该飞行旋翼100安装在飞行载体10的气流通道200内,该防护网罩包括上罩1和下罩2;上罩1位于飞行旋翼100的机座101一侧,下罩2位于飞行旋翼100的桨帽102一侧,上罩1和下罩2分别包括网框3以及隔网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罩1的网框3包括一第一外框部311以及一第一内框部312,第一外框部311安装在飞行旋翼100上侧的飞行载体10上,第一内框部312安装在飞行旋翼100的中部机座101上,上罩1的隔网4分布于第一外框部311以及第一内框部312之间;上罩1的隔网4借助第一外框部311以及第一内框部312进行固定,有利于保持刚度,减小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罩2的网框3包括至少一第二外框部321以及一第二内框部322,第二外框部321安装在飞行旋翼100下侧的飞行载体10上,第二内框部322套装在桨帽102外侧,下罩2的隔网4分布于第二外框部321以及第二内框部322之间;第二内框部322套装在桨帽102外侧,不影响桨帽102随飞行旋翼的桨轴103旋转,下罩2的隔网4借助第二外框部321以及第二内框部322进行固定,有利于保持刚度,减小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网4的网孔直径为1cm,在无人飞行装置与人进行交互应用过程中,人体的指径平均为1.3cm,因此隔网4能够有效防止手指深度进入飞行旋翼的工作半径内部,另外能够防止飞行旋翼的桨叶意外脱落射桨;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网4的网孔直径根据位置不同进行差异化设计,隔网4的网孔直径由中部向外侧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罩1以及下罩2分别采用整体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罩1以及下罩2采用分块组装设计;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和装配需要进行整体或分块组装设计,便于生产和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框3上中心对称设有若干起导风和支撑作用的导风肋6,导风肋6为3D螺旋肋片,能够起到对飞行旋翼工作时的空气流道的导流作用,有利于在加装防护网罩的状况下提升飞行旋翼100的有功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框3上均匀设有安装孔5,能够通过安装孔5采用扎丝、螺钉或铆钉安装在飞行旋翼100的飞行载体10上,便于装配和维修保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网4为尼龙丝网、碳纤维丝网或树脂丝网,有利于降低隔网质量,降低飞行旋翼的负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框3以及隔网4外侧涂刷有光敏固化树脂,并经UV光照射固化成型,有利于减小隔网4在飞行旋翼100工作下的变形,有利于结构稳定和安全防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网4与飞行载体10的天线(图未示出)一体化设计,隔网4上的网线与天线一体化设计,改善天线布局,有利于信号控制,抗干扰能力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框部322抵接在桨帽102上,并与桨帽102转动配合;有利于限位第二内框部322,提高下罩2上隔网4的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内框部322上设有支撑轴承7;飞行旋翼100的桨轴103套装在支撑轴承7上,并伸出第二内框部322下侧;桨帽102安装在所述桨轴103外端,采用轴承的方式进行安装,与桨帽102转动配合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罩1或下罩2与飞行载体10上的距离能够调节,上罩1或下罩2与飞行载体10形成可调节的空气流道300,上罩1或下罩2的网框3通过若干伸缩部件8安装在飞行载体10上,由伸缩部件8驱动调节上罩1或下罩2与飞行载体10上的距离,从而调节空气流道300,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部件8为微型电动伸缩杆,如图11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部件8为微型气缸;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部件8内嵌于飞行载体10上(图未示出);
请参阅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罩1的网框3底部具有导流部9,该导流部9底部延伸至气流通道200底部,导流部9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具有科恩达表面91、扩散表面92、引导表面93以及锥形表面9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罩1的导流部9外侧与气流通道200内壁之间围成储气内腔90,导流部9上对应气流通道设有辅助倍增喷口95,辅助倍增喷口95位于科恩达表面9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框3对应储气内腔设有被动气流入口96;借助飞行旋翼工作在网框顶部附近的产生的吸入气流,部分通过被动气流入口96进入储气内腔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气内腔90内对应被动气流入口96设有隔挡片97,用于增压,避免气流由被动气流入口96直接进入辅助倍增喷口95,造成气压损失;
请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200的侧向安装有增压风管98以及内置于增压风管98内的增压风机99,通过增压风机99对储气内腔90产生气压,用于导流部9内侧的气流通道内的气流辅助倍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罩1的导流部9未延伸至气流通道底部,且所述下罩2的网框3顶部具有与上罩相似的导流部9(图未示出)。
一种应用上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用途,该防护网罩用于水上旋翼式无人飞行装置的飞行旋翼防护,水上旋翼式无人飞行装置包括水上无人机、飞行救生圈以及水上飞行救生担架。
一方面该防护网罩起到了对飞旋旋翼的防护,避免使用过程中人员误触造成伤害,以及意外射桨;另一方面水上旋翼式无人飞行装置在水上起降过程中,该防护网罩起到了旋翼与水接触的缓冲作用,有利于飞行旋翼起降工作。
如图14,一种用于生产上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裁切隔网,形成带有夹持边料的隔网片;所述S1中隔网片直径大于成型隔网3-5cm,便于张紧和夹持隔网片;
S2、张紧并夹持隔网片,形成张紧隔网工装;所述S2中隔网片采用夹具进行张紧夹持,形成张紧隔网片材;所述夹具包括内夹框和外夹框,隔网片外边缘夹装在内夹框和外夹框之间,有利于使隔网具备预应力;
S3、张紧隔网工装的隔网上粘贴、焊接、注塑或3D打印成型网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中张紧隔网片材通过双面3D打印成型网框,使得张紧隔网片材内嵌于网框内,网框上预留固定孔,采用3D打印便于结构成型和根据需要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网框采用3D打印预先打印一半厚度,然后加装张紧隔网工装继续打印,冷却后一体化成型网框;
S4、拆卸张紧隔网工装,并修剪网框外侧的隔网边料以及刚性固化处理隔网和网框,成型防护网罩;S4、成型隔网刚性固化处理方法是,采用在成型隔网上涂刷光敏固化树脂,并经UV光照射固化成型,有利于使隔网具有刚性,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小,有利于安全和稳定。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21)

1.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该飞行旋翼安装在飞行载体的气流通道内,该防护网罩包括上罩和/或下罩;上罩和下罩分别安装在飞行旋翼两侧的气流通道上;
上罩和下罩透风且具有刚性,能够靠近地隔离防护飞行旋翼侧面,并改善气流通道内飞行旋翼工作时产生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或下罩通过驱动件安装在飞行载体上,能够调节其与飞行旋翼的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和下罩分别包括网框以及隔网;所述网框焊接或装配安装在飞行旋翼两侧的气流通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的网孔直径为0.5-2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以及下罩分别采用整体设计或分块组装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上中心对称设有若干导风肋,导风肋呈径向设置,导风肋为3D螺旋肋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具有导流部,导流部伸入气流通道内侧,导流部外侧靠近气流通道内壁;导流部内侧面向气流通道中部,且从上至下依次具有科恩达表面、扩散表面、引导表面以及锥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外侧、网框以及气流通道内壁之间围成储气内腔,储气内腔具有气流输入结构;导流部上对应气流通道设有辅助倍增喷口;辅助倍增喷口位于科恩达表面上且方向朝下,并与储气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输入结构包括被动气流入口和/或主动增压装置;
所述被动气流入口设置在网框上,与储气内腔连通且朝向气流通道的空气流入方向;储气内腔中对应被动气流入口设置增压用的隔挡片;
所述主动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风管和增压风机,增压风机内置于增压风管内,且通过增压风管与储气内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为尼龙丝网、碳纤维丝网或树脂丝网。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以及隔网外侧涂刷有光敏固化树脂,并经UV光照射固化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与飞行载体的天线一体化设计。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的网框包括至少一第一外框部以及一第一内框部,第一外框部安装在飞行旋翼上侧的飞行载体上,第一内框部安装在飞行旋翼的中部机座上,隔网分布于第一外框部以及第一内框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的网框包括至少一第二外框部以及一第二内框部,第二外框部安装在飞行旋翼下侧的飞行载体上,第二内框部套装在桨帽外侧,隔网分布于第二外框部以及第二内框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框部抵接在桨帽上,并与桨帽转动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其特征在于,第二内框部上设有支撑轴承;飞行旋翼的桨轴套装在轴承上,并伸出第二内框部下侧;桨帽安装在所述桨轴外端。
17.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的所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网罩用于水上旋翼式无人救援飞行装置的飞行旋翼隔离防护,水上旋翼式无人救援飞行装置包括水上无人机、飞行救生圈以及水上飞行救生担架。
18.一种用于生产权利要求3所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裁切隔网,形成带有夹持边料的隔网片;
S2、张紧并夹持隔网片,形成张紧隔网工装;
S3、张紧隔网工装的隔网上粘贴、焊接、注塑或3D打印成型网框;
S4、拆卸张紧隔网工装,并修剪网框外侧的隔网边料以及刚性固化处理隔网和网框,成型防护网罩。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隔网片采用夹具进行张紧夹持,形成张紧隔网片材;所述夹具包括内夹框和外夹框,隔网片外边缘夹装在内夹框和外夹框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张紧隔网片材通过双面3D打印成型网框,使得张紧隔网片材内嵌于网框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S4、成型隔网刚性固化处理方法是,采用在成型隔网上涂刷光敏固化树脂,并经UV光照射固化成型。
CN202211045279.6A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Active CN115158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5279.6A CN115158681B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5279.6A CN115158681B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8681A true CN115158681A (zh) 2022-10-11
CN115158681B CN115158681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481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5279.6A Active CN115158681B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868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27557A (ko) * 2015-10-26 2015-11-17 이진우 바람안내부를 구비하는 무인비행기
CN205273850U (zh) * 2015-11-30 2016-06-01 湖北易瓦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翼无人机
KR20170043770A (ko) * 2015-10-14 2017-04-24 이만희 수직이착륙비행체
CN107120742A (zh) * 2017-05-27 2017-09-01 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设备用的网罩
CN206569265U (zh) * 2017-03-17 2017-10-20 普宙飞行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快拆桨叶保护罩及无人机
CN206732348U (zh) * 2017-05-09 2017-12-12 广州协鸿工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防护网用焊接装置
CN208248495U (zh) * 2017-11-09 2018-12-18 深圳市疆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翼内包式无人机
CN212099331U (zh) * 2020-05-15 2020-12-08 北京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
CN112334386A (zh) * 2018-04-17 2021-02-05 拉兹万·萨比耶 垂直起飞和着陆的个人飞行设备
CN113247258A (zh) * 2021-07-02 2021-08-13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连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无旋翼的无人机
CN215590992U (zh) * 2021-08-11 2022-01-21 武汉宇亦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影测量无人机用辅助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43770A (ko) * 2015-10-14 2017-04-24 이만희 수직이착륙비행체
KR20150127557A (ko) * 2015-10-26 2015-11-17 이진우 바람안내부를 구비하는 무인비행기
CN205273850U (zh) * 2015-11-30 2016-06-01 湖北易瓦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翼无人机
CN206569265U (zh) * 2017-03-17 2017-10-20 普宙飞行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快拆桨叶保护罩及无人机
CN206732348U (zh) * 2017-05-09 2017-12-12 广州协鸿工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防护网用焊接装置
CN107120742A (zh) * 2017-05-27 2017-09-01 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设备用的网罩
CN208248495U (zh) * 2017-11-09 2018-12-18 深圳市疆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翼内包式无人机
CN112334386A (zh) * 2018-04-17 2021-02-05 拉兹万·萨比耶 垂直起飞和着陆的个人飞行设备
CN212099331U (zh) * 2020-05-15 2020-12-08 北京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
CN113247258A (zh) * 2021-07-02 2021-08-13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连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无旋翼的无人机
CN215590992U (zh) * 2021-08-11 2022-01-21 武汉宇亦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影测量无人机用辅助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8681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1714B1 (en) Ventilation device an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CN102076560A (zh) 包括有散热器冷却通道的个人飞行设备
CN107848630B (zh) 包括含具有可移动翼部的输入定子的流线型后方推进器的飞行器
WO2017012515A1 (zh) 飞行器
EA012396B1 (ru)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EA019547B1 (ru)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ключающий систему управления
WO2016081693A1 (en) Air moving device
CN105366060B (zh) 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四级电动风扇推进器
WO2007001372A9 (en) Ducted spinner for engine cooling
CA2112067A1 (en) Unmanned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horizontal cruise, air vehicle
CN113247258B (zh) 一种无旋翼的无人机
CN115158681B (zh) 一种飞行旋翼用防护网罩、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JPH08133193A (ja) ヘリコプター等の回転翼式航空機におけるダクト付きテールロータおよびダクト付き整流装置を有する反トルク装置
WO2020015695A1 (zh) 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及其壳体
RO115514B1 (ro) Aparat de zbor
CN112009680B (zh) 一种双涵道风扇垂直起降飞行器
US20210101675A1 (en) Multicopter
CN217100445U (zh) 飞行器
CN213535096U (zh) 一种空中交通航路勘察无人机
CN210724468U (zh) 一种带新型定叶轮的无刷直流电动机
CN210707858U (zh) 一种无人机用涵道风扇动力装置
CN208102332U (zh) 一种新型双层多旋翼无人机
CN209176910U (zh) 伞翼飞行器
CN114144356A (zh) 具有边界层吸入的改进型推进组件
CN221053960U (zh) 一种涵道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No. 110, Building 1, Zone C, Industrial Park, Gubai Street, Gaochun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Duoqi Speci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1, Pioneer Park,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14 Pancheng new street,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