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1666A - 为提高耐腐蚀性和粘结性能而对铝合金微观结构进行的控制 - Google Patents

为提高耐腐蚀性和粘结性能而对铝合金微观结构进行的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1666A
CN115151666A CN202180015373.4A CN202180015373A CN115151666A CN 115151666 A CN115151666 A CN 115151666A CN 202180015373 A CN202180015373 A CN 202180015373A CN 115151666 A CN115151666 A CN 115151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alloy product
product
alpha
intermetallic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53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麦克法兰
L·库马拉纳通格
S·K·达斯
Y·袁
T·J·贝克
R·G·卡马特
P·L·雷蒙
J·A·亨特
L·李
S·R·瓦斯塔夫
K·孙达拉姆
R·B·瓦斯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elis Inc Canada
Original Assignee
Novelis Inc Canad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elis Inc Canada filed Critical Novelis Inc Canada
Publication of CN115151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1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52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for surface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62Laser 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 B23K26/062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direct control of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22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direct control of the laser beam by shaping pulses
    • B23K26/0624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direct control of the laser beam by shaping pulses using ultrashort pulses, i.e. pulses of 1ns or l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40Removing material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olv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0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magnes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22C21/08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magnes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with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22/05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 C23C22/06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 C23C22/07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containing 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22/05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 C23C22/06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 C23C22/48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not containing phosphates, hexavalent chromium compounds, fluorides or complex fluorides, molybdates, tungstates, vanadates or oxalates
    • C23C22/56Treatment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8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 B23K2103/10Aluminium or alloy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Abstract

描述了通常具有抵抗腐蚀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的铝合金产品。这种耐腐蚀性进而允许所述铝合金产品诸如在以粘合剂粘结到另一产品时表现出有利的粘结耐久性性能。可通过控制所述铝合金的所述组成来实现所述耐腐蚀性,所述组成包括诸如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等某些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存在和/或浓度。

Description

为提高耐腐蚀性和粘结性能而对铝合金微观结构进行的控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2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78,767、2020年3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84,555和2020年3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93,365的权益和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冶金学,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粘结耐久性性能的铝合金和铝合金产品。
背景技术
诸如金属薄板的铝合金产品可使用多种技术接合到其他产品。例如,铝合金产品可经由焊接、铆接、粘合剂粘结(例如,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酚醛树脂粘合剂或丙烯酸酯粘合剂)等彼此接合。对于将铝合金产品接合到诸如钢或聚合物产品等其他产品,焊接技术通常不适用,但是可使用类似于铆接或使用粘合剂粘结的技术将产品接合在一起。不同的铝合金和铝合金产品的粘结性能可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如组成、加工历史或合金微观结构。这些因素还可能会影响合金和产品的腐蚀电位,并且腐蚀也可能是特定铝合金或产品的粘结耐久性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例如,以粘合剂粘结的位点处的腐蚀引发或发生得越早,粘结可能就越早失效。
发明内容
术语实施方案和类似术语意图广义地指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所有主题。包含这些术语的陈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文描述的主题,或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或范围。本文所覆盖的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本发明内容限定。本发明内容是本公开的各方面的高度概述,并且介绍了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将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意图确认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也不意图孤立地用来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主题应通过参考本公开的整个说明书的适当部分、任何或所有附图以及每项权利要求来理解。
在第一方面,公开了铝合金产品。示例铝合金产品可包括铝合金锭、板坯、沙特板、板或薄板。所述铝合金产品可具有当诸如在高粘结耐久性是有用的粘结构造中使用时允许良好的性能的合金组成。
示例铝合金产品可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其中合金元素的组成被定制成使得所述铝合金产品表现出良好的粘结耐久性。6xxx系列铝合金可包含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在一些情况下,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通过以下纵横比来表征和/或表现出以下纵横比:大于约2,诸如1.9至100、2至5、5至10、10至20、20至50或50至100。在一些情况下,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通过以下纵横比来表征和/或表现出以下纵横比:约1至1.5,诸如0.9至1、1至1.1、1.1至1.2、1.3至1.4、1.4至1.5或1.5至1.6。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包含铝、铁和硅。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包含铝、硅和铁、锰或铬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一些情况下,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存在、浓度或量的比率可能会影响铝合金产品在特定应用中的效用,这诸如归因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不同的反应性或腐蚀电位。例如,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可能大于支持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铝合金基质的腐蚀电位。作为另一实例,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可能大于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
通过控制所述6xxx系列合金的某些性质,所述合金可表现出某些性质,诸如耐腐蚀性,这可允许在各种不同的应用中实现良好的性能。例如,可能期望在铝合金中具有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高浓度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浓度(例如,重量百分比),以及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的比率可通过包括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S)组成分析进行的相表征的过程来确定。在一些实例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可大于或为约0.2重量%。作为另一实例,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可大于或为约1.0。作为另一实例,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镁的量与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硅的量的比率小于或为约4.0。作为另一实例,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可大于2.0。
如上所述,这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可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在一些实例中,根据ASTMD3762标准测试或FLTM BV 101-07标准测试,所述铝合金产品可表现出30个循环至65个循环或更多个循环的粘结耐久性。这些测试可对应于用于评估通过粘合剂接合的铝合金产品的粘结耐久性的标准测试,所述粘合剂诸如为环氧树脂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酚醛树脂粘合剂、丙烯酸酯粘合剂或其他粘合剂。在一些情况下,可使用任何期望数量的循环来评估接合的产品之间的粘结的耐久程度。
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可具有任何合适的组成,这受制于各种参数,这些参数可反映各种合金元素或晶粒细化剂或合金的其他成分的量。例如,以某些方式限制铝合金的组成可能是有用的,诸如包括最小量或最大量的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作为具体实例,铝合金产品可为或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这通常表明该合金包含量超过痕量的硅和镁。在一些实例中,6xxx系列铝合金可包含高达1.8重量%的硅、高达1.8重量%的铁、高达1.5重量%的铜、高达0.5重量%的锰、0.2重量%至3.0重量%的镁、高达0.25重量%的钛、高达1.5重量%的锌、高达1重量%的镍、高达0.25重量%的钒、高达0.25重量%的锆、高达0.5重量%的铬和余量的铝。任选地,6xxx系列铝合金可包含高达0.15重量%的杂质。在一些情况下,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可包含高达0.25重量%的碳化钛。任选地,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碳化物晶粒细化剂的浓度可高达百万分之十。在一些情况下,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不含或基本上不含硼,这意味着硼可能最多仅以痕量存在。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可包含总计约0.2重量%或更多的一种或多种α相稳定合金元素(即,所有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浓度之和可为约0.2重量%或更多)。在一些情况下,α相稳定合金元素包括铜、铬、锰、锆和钒。在一些情况下,所有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的上限可小于或为约2重量%。所有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示例总浓度可为0.2重量%至0.4重量%、0.2重量%至0.6重量%、0.2重量%至0.8重量%、0.2重量%至1.0重量%、0.2重量%至1.2重量%、0.2重量%至1.4重量%、0.2重量%至1.6重量%、0.2重量%至1.8重量%、0.2重量%至2.0重量%、0.4重量%至0.6重量%、0.4重量%至0.8重量%、0.4重量%至1.0重量%、0.4重量%至1.2重量%、0.4重量%至1.4重量%、0.4重量%至1.6重量%、0.4重量%至1.8重量%、0.4重量%至2.0重量%、0.6重量%至0.8重量%、0.6重量%至1.0重量%、0.6重量%至1.2重量%、0.6重量%至1.4重量%、0.6重量%至1.6重量%、0.6重量%至1.8重量%、0.6重量%至2.0重量%、0.8重量%至1.0重量%、0.8重量%至1.2重量%、0.8重量%至1.4重量%、0.8重量%至1.6重量%、0.8重量%至1.8重量%、0.8重量%至2.0重量%、1.0重量%至1.2重量%、1.0重量%至1.4重量%、1.0重量%至1.6重量%、1.0重量%至1.8重量%、1.0重量%至2.0重量%、1.2重量%至1.4重量%、1.2重量%至1.6重量%、1.2重量%至1.8重量%、1.2重量%至2.0重量%、1.4重量%至1.6重量%、1.4重量%至1.8重量%、1.4重量%至2.0重量%、1.6重量%至1.8重量%、1.6重量%至2.0重量%或1.8重量%至2.0重量%。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可大于或为约1.0。在一些情况下,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的上限可为约3。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示例比率可为1至1.25、1至1.5、1至1.75、1至2、1至2.25、1至2.5、1至2.75、1至3、1.25至1.5、1.25至1.75、1.25至2、1.25至2.25、1.25至2.5、1.25至2.75、1.25至3、1.5至1.75、1.5至2、1.5至2.25、1.5至2.5、1.5至2.75、1.5至3、1.75至2、1.75至2.25、1.75至2.5、1.75至2.75、1.75至3、2至2.25、2至2.5、2至2.75、2至3、2.25至2.5、2.25至2.75、2.25至3、2.5至2.75、2.5至3或2.75至3。
当存在于铝合金中时,硅可与镁结合以形成硅化镁Mg2Si。存在于铝合金中的超过与所存在的任何镁化学计量地形成Mg2Si所需的量的硅可被视为过量硅。在一些情况下,硅可与铝合金中的诸如铁、锰和/或铬等其他元素结合。因此,被视为过量硅的硅的量可为超过与镁、铁、锰和/或铬结合所需的硅的量。在一些实例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过量硅的量可大于或约0.1重量%并且小于或约1.4重量%。示例过量硅的量可为0.1重量%至0.2重量%、0.1重量%至0.3重量%、0.1重量%至0.4重量%、0.1重量%至0.5重量%、0.1重量%至0.6重量%、0.1重量%至0.7重量%、0.1重量%至0.8重量%、0.1重量%至0.9重量%、0.1重量%至1.0重量%、0.1重量%至1.1重量%、0.1重量%至1.2重量%、0.1重量%至1.3重量%、0.1重量%至1.4重量%、0.2重量%至0.3重量%、0.2重量%至0.4重量%、0.2重量%至0.5重量%、0.2重量%至0.6重量%、0.2重量%至0.7重量%、0.2重量%至0.8重量%、0.2重量%至0.9重量%、0.2重量%至1.0重量%、0.2重量%至1.1重量%、0.2重量%至1.2重量%、0.2重量%至1.3重量%、0.2重量%至1.4重量%、0.3重量%至0.4重量%、0.3重量%至0.5重量%、0.3重量%至0.6重量%、0.3重量%至0.7重量%、0.3重量%至0.8重量%、0.3重量%至0.9重量%、0.3重量%至1.0重量%、0.3重量%至1.1重量%、0.3重量%至1.2重量%、0.3重量%至1.3重量%、0.3重量%至1.4重量%、0.4重量%至0.5重量%、0.4重量%至0.6重量%、0.4重量%至0.7重量%、0.4重量%至0.8重量%、0.4重量%至0.9重量%、0.4重量%至1.0重量%、0.4重量%至1.1重量%、0.4重量%至1.2重量%、0.4重量%至1.3重量%、0.4重量%至1.4重量%、0.5重量%至0.6重量%、0.5重量%至0.7重量%、0.5重量%至0.8重量%、0.5重量%至0.9重量%、0.5重量%至1.0重量%、0.5重量%至1.1重量%、0.5重量%至1.2重量%、0.5重量%至1.3重量%、0.5重量%至1.4重量%、0.6重量%至0.7重量%、0.6重量%至0.8重量%、0.6重量%至0.9重量%、0.6重量%至1.0重量%、0.6重量%至1.1重量%、0.6重量%至1.2重量%、0.6重量%至1.3重量%、0.6重量%至1.4重量%、0.7重量%至0.8重量%、0.7重量%至0.9重量%、0.7重量%至1.0重量%、0.7重量%至1.1重量%、0.7重量%至1.2重量%、0.7重量%至1.3重量%、0.7重量%至1.4重量%、0.8重量%至0.9重量%、0.8重量%至1.0重量%、0.8重量%至1.1重量%、0.8重量%至1.2重量%、0.8重量%至1.3重量%、0.8重量%至1.4重量%、0.9重量%至1.0重量%、0.9重量%至1.1重量%、0.9重量%至1.2重量%、0.9重量%至1.3重量%、0.9重量%至1.4重量%、1.0重量%至1.1重量%、1.0重量%至1.2重量%、1.0重量%至1.3重量%、1.0重量%至1.4重量%、1.1重量%至1.2重量%、1.1重量%至1.3重量%、1.1重量%至1.4重量%、1.2重量%至1.3重量%、1.2重量%至1.4重量%或1.3重量%至1.4重量%。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铁的量的比率可大于或为约0.5。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铁的量的比率的上限可为约8。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铁的量的示例比率可为0.5至1、0.5至1.5、0.5至2、0.5至2.5、0.5至3、0.5至3.5、0.5至4、0.5至4.5、0.5至5、0.5至5.5、0.5至6、0.5至6.5、0.5至7、0.5至7.5、0.5至8、1至1.5、1至2、1至2.5、1至3、1至3.5、1至4、1至4.5、1至5、1至5.5、1至6、1至6.5、1至7、1至7.5、1至8、1.5至2、1.5至2.5、1.5至3、1.5至3.5、1.5至4、1.5至4.5、1.5至5、1.5至5.5、1.5至6、1.5至6.5、1.5至7、1.5至7.5、1.5至8、2至2.5、2至3、2至3.5、2至4、2至4.5、2至5、2至5.5、2至6、2至6.5、2至7、2至7.5、2至8、2.5至3、2.5至3.5、2.5至4、2.5至4.5、2.5至5、2.5至5.5、2.5至6、2.5至6.5、2.5至7、2.5至7.5、2.5至8、3至3.5、3至4、3至4.5、3至5、3至5.5、3至6、3至6.5、3至7、3至7.5、3至8、3.5至4、3.5至4.5、3.5至5、3.5至5.5、3.5至6、3.5至6.5、3.5至7、3.5至7.5、3.5至8、4至4.5、4至5、4至5.5、4至6、4至6.5、4至7、4至7.5、4至8、4.5至5、4.5至5.5、4.5至6、4.5至6.5、4.5至7、4.5至7.5、4.5至8、5至5.5、5至6、5至6.5、5至7、5至7.5、5至8、5.5至6、5.5至6.5、5.5至7、5.5至7.5、5.5至8、6至6.5、6至7、6至7.5、6至8、6.5至7、6.5至7.5、6.5至8、7至7.5、7至8或7.5至8。
在一些情况下,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可表现出良好的粘结耐久性性能,这可能是借助于铝合金产品的腐蚀电位或敏感性而产生的。在一些实例中,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与可比的铝合金产品相比较可表现出降低的腐蚀电位,所述可比的铝合金产品诸如为包含以下项的那些铝合金产品:可比的6xxx系列铝合金,它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小于0.5重量%,并且可比的铝合金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可比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小于1。
由于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可表现出良好的粘结耐久性性能,因此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可包括本文描述的接合到第二产品,诸如通过粘合剂接合到另一铝合金产品的任何铝合金产品。根据ASTM D3762标准测试或FLTM BV 101-07标准测试,这种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可具体地表现出30个循环至65个循环或更多个循环的粘结耐久性。
在另一方面,本文还描述了制造铝合金产品的方法。这方面的方法可包括:例如,制备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的铝合金产品;以及使所述铝合金产品经受将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改变或控制为大于2的加工条件。在实例中,在经受所述加工条件之前,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可大于或为约0.2重量%。在实例中,在经受所述加工条件之前,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可大于或为约1.0。在实例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镁的量与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硅的量的比率可小于或为约4.0。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此类方法可用于产生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
其他目的和优点将从以下对非限制性实例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说明书对以下附图进行参考,在附图中,不同附图中的相似的附图标记的使用意图说明相似或类似的部件。
图1提供了用于制造铝合金产品的示例方法的示意性概述。
图2提供了概括用于对铝合金产品进行表征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提供了以粘合剂粘结到另一产品的示例铝合金产品的示意性概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了通常具有抵抗腐蚀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的铝合金产品。这种耐腐蚀性进而允许铝合金产品诸如在以粘合剂粘结到另一产品(例如,另一铝合金产品)时表现出有利的粘结耐久性性能,同时还表现出有利的机械性质。
特别地,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在本文中也被称为6000系列铝合金),该系列铝合金可包含处于期望的量和比例的铝(Al)、硅(Si)、铁(Fe)、铜(Cu)、锰(Mn)、镁(Mg)、钛(Ti)、锌(Zn)、镍(Ni)和/或铬(Cr)。6xxx系列铝合金的示例组成任选地包括高达1.8重量%的硅、高达1.8重量%的铁、高达1.5重量%的铜、高达0.5重量%的锰、0.2重量%至3.0重量%的镁、高达0.25重量%的钛、高达1.5重量%的锌、高达1重量%的镍、高达0.25重量%的钒、高达0.25重量%的锆、高达0.5重量%的铬、高达0.15重量%的杂质和其余的铝。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可包括各种金属间化合物颗粒,诸如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任选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包含铝、铁、锰和/或硅等。
在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的铝合金产品中以高数值密度、重量百分比或高体积百分比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能会导致铝合金产品表现出不利的腐蚀性质以及还有不良的粘结特性,诸如存在采用聚合物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酚醛树脂粘合剂或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粘结接头。特别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相对于铝合金产品中的周围基质可表现出更高的阴极电位并且充当引发腐蚀(例如,点状腐蚀)的活性位点。另一方面,虽然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潜在地仍然可能充当腐蚀的活性位点,但是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处的腐蚀引发和传播发生的速率可能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处发生的速率慢得多。一般而言,与特征为较少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较多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6xxx系列铝合金相比,特征为较少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较多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6xxx系列铝合金往往可能经历更慢的腐蚀和/或表现出更好的粘结耐久性性能。
在实施方案中,6xxx系列铝合金的组成可能会影响在铝合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诸如在铸造过程、均匀化过程、热处理过程等中)产生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相对比例。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包括那些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的产品,该系列的铝合金在根据常规或典型的铸造和加工方法生产期间通常形成比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多的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但是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实际上反而表现出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多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换句话说,当根据常规或典型的铸造和加工方法生产时,一些6xxx系列铝合金可能具有倾向于形成比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多的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组成;然而,这些6xxx系列铝合金组成诸如在以不同方式加工的情况下或通过以某些方式改变组成就可构成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多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
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量、比率和大小可使用多种技术来改变,包括如上所述调整合金的整体组成,以及另外或可替代地控制各种不同的铝合金产品所经受的加工条件(例如,铸造条件、均匀化条件、轧制条件、蚀刻条件、热处理条件等)。所公开的具有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大的相对量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铝合金产品可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有利的粘结耐久性性能。
定义和描述: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发明”、“该发明”、“此发明”和“本发明”意图广义地指本专利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的所有主题。含有这些术语的陈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文描述的主题,或限制所附专利权利要求的含义或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参考了由AA编号和其他相关名称标识的合金,诸如“系列”或“6xxx”。为了理解命名和标识铝以及其合金中最常使用的数字名称系统,请参见“International Alloy Design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Limits for WroughtAluminum and Wrought Aluminum Alloys”或“Registration Record of AluminumAssociation Alloy Design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Limits for AluminumAlloys in the Form of Castings and Ingot”,两者都由美国铝业协会(The AluminumAssociation)出版。
如本文所使用,板的厚度通常大于约15mm。例如,板可指厚度大于约15mm、大于约20mm、大于约25mm、大于约30mm、大于约35mm、大于约40mm、大于约45mm、大于约50mm或大于约100mm的铝产品。
如本文所使用,沙特板(也被称为薄板型板)的厚度通常为约4mm至约15mm。例如,沙特板的厚度可为约4mm、约5mm、约6mm、约7mm、约8mm、约9mm、约10mm、约11mm、约12mm、约13mm、约14mm或约15mm。
如本文所使用,薄板通常是指厚度小于约4mm的铝产品。例如,薄板的厚度可小于约4mm、小于约3mm、小于约2mm、小于约1mm、小于约0.5mm或小于约0.3mm(例如,约0.2mm)。
在本申请中可参考合金回火或状态。要理解最常用的合金回火描述,请参见“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ANSI)H35 on Alloy and Temper DesignationSystems”。F状态或回火是指制造好的铝合金。O状态或回火是指退火后的铝合金。Hxx状态或回火(在本文中也被称为H回火)是指在冷轧制后经过或不经过热处理(例如,退火)的不可热处理的铝合金。合适的H回火包括HX1、HX2、HX3、HX4、HX5、HX6、HX7、HX8或HX9回火。T1状态或回火是指从热加工冷却并经过自然时效处理(例如,在室温下)的铝合金。T2状态或回火是指从热加工冷却、冷加工并经过自然时效处理的铝合金。T3状态或回火是指经过固溶热处理、冷加工和自然时效处理的铝合金。T4状态或回火是指经过固溶热处理和自然时效处理的铝合金。T5状态或回火是指从热加工冷却并经过人工时效处理(在高温下)的铝合金。T6状态或回火是指经过固溶热处理和人工时效处理的铝合金。T7状态或回火是指经过固溶热处理和人工时效过度的铝合金。T8x状态或回火是指经过固溶热处理、冷加工和人工时效处理的铝合金。T9状态或回火是指经过固溶热处理、人工时效处理和冷加工的铝合金。W状态或回火是指固溶热处理后的铝合金。
如本文所使用,诸如“铸造金属产品”、“铸造产品”、“铸造铝合金产品”等术语是可互换的,并且是指通过直接激冷铸造(包括直接激冷共铸)或半连续铸造、连续铸造(包括,例如,通过使用双带式铸造机、双辊铸造机、块式铸造机或任何其他连续铸造机)、电磁铸造、热顶铸造或任何其他铸造方法生产的产品。
如本文所使用,“室温”的含义可包括从约15℃至约30℃的温度,例如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或约30℃。如本文所使用,“环境条件”的含义可包括大致室温的温度、约20%至约100%的相对湿度以及约975毫巴(mbar)至约1050mbar的大气压。例如,相对湿度可为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约100%或其间的任何值。例如,大气压可为约975mbar、约980mbar、约985mbar、约990mbar、约995mbar、约1000mbar、约1005mbar、约1010mbar、约1015mbar、约1020mbar、约1025mbar、约1030mbar、约1035mbar、约1040mbar、约1045mbar、约1050mbar或其间的任何值。
本文公开的所有范围应理解为涵盖其中包含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例如,指定范围“1至10”应被视为包括最小值1与最大值10之间(并且包括1和10)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即,所有子范围均以最小值1或更大值开始(例如,1至6.1),并且以最大值10或更小值结束(例如,5.5至10)。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当提及元素的组成量时,表述“高达”意味着该元素是任选的并且包括该特定元素的百分之零组成。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组成百分比均是重量百分比(重量%)。
如本文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一个”、“一种”和“所述”的含义包括单数和复数个提及物。
在以下实例中,铝合金产品以及其部件可根据它们的以重量百分比(重量%)表示的元素组成进行描述。在每种合金中,其余部分是铝,其中所有杂质的总和最大为0.15重量%。
本发明中可存在附带元素(诸如晶粒细化剂和脱氧剂)或其他添加剂,并且在不脱离或显著改变本文描述的合金或本文描述的合金的特性的情况下,所述附带元素可自行添加其他特性。
由于铝的固有性质或与加工设备接触时的浸出,合金中可能存在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材料或元素。如所描述,除了合金元素、附带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之外,一些合金可含有不超过约0.25重量%的任何元素。
铝合金产品和生产铝合金产品的方法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案中,6xxx系列铝合金的组成可能会影响存在于铝合金产品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相对比例。例如,6xxx系列铝合金中各种合金元素的存在和比例在铸造、均匀化、热处理等期间可能倾向于稳定或有利于诸如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或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等某些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产生。另外地或可替代地,晶粒细化剂的存在可能倾向于稳定或有利于产生某些金属间化合物颗粒,诸如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或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因此,一些6xxx系列铝合金在其铸态或制备状态下可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粘结耐久性性能,诸如如果它们含有大量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而其他6xxx系列铝合金(诸如含有少量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在其铸态或制备状态下可能倾向于表现出较差的耐腐蚀性和粘结耐久性性能。
然而,含有相对较少量的α相稳定合金成分或含有相对较大量的β相稳定合金元素的一些6xxx系列铝合金可通过加工技术和/或更改晶粒细化剂组成(例如,使用碳化钛晶粒细化剂)和浓度来进行改变以表现出有利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相和分布,这进而为所得的铝合金产品提供了期望的粘结耐久性和耐腐蚀性性能。
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用于本文描述的方法和产品中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6xxx系列合金可包括AA6101、AA6101A、AA6101B、AA6201、AA6201A、AA6401、AA6501、AA6002、AA6003、AA6103、AA6005、AA6005A、AA6005B、AA6005C、AA6105、AA6205、AA6305、AA6006、AA6106、AA6206、AA6306、AA6008、AA6009、AA6010、AA6110、AA6110A、AA6011、AA6111、AA6012、AA6012A、AA6013、AA6113、AA6014、AA6015、AA6016、AA6016A、AA6116、AA6018、AA6019、AA6020、AA6021、AA6022、AA6023、AA6024、AA6025、AA6026、AA6027、AA6028、AA6031、AA6032、AA6033、AA6040、AA6041、AA6042、AA6043、AA6151、AA6351、AA6351A、AA6451、AA6951、AA6053、AA6055、AA6056、AA6156、AA6060、AA6160、AA6260、AA6360、AA6460、AA6460B、AA6560、AA6660、AA6061、AA6061A、AA6261、AA6361、AA6162、AA6262、AA6262A、AA6063、AA6063A、AA6463、AA6463A、AA6763、A6963、AA6064、AA6064A、AA6065、AA6066、AA6068、AA6069、AA6070、AA6081、AA6181、AA6181A、AA6082、AA6082A、AA6182、AA6091或AA6092。
示例性α相稳定合金元素可包括铜、铬、锰、锆和钒中的一者或多者。当α相稳定合金元素以低浓度(诸如总体小于0.2重量%)存在于6xxx系列铝合金中时,6xxx系列铝合金的铸造可能倾向于产生较低量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较高量的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例如,当制备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量小于约0.2重量%的6xxx系列铝合金时,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量(例如,重量%)可大于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量(例如,重量%)。相反,当α相稳定合金元素以总体大于约0.2重量%的浓度存在于6xxx系列铝合金中时,所得的铝合金产品可能倾向于含有较高量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较低量的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示例总浓度可为约0.2重量%至约2.0重量%,诸如0.2重量%至0.3重量%、0.2重量%至0.4重量%、0.2重量%至0.5重量%、0.2重量%至0.6重量%、0.2重量%至0.7重量%、0.2重量%至0.8重量%、0.2重量%至0.9重量%、0.2重量%至1.0重量%、0.2重量%至1.1重量%、0.2重量%至1.2重量%、0.2重量%至1.3重量%、0.2重量%至1.4重量%、0.2重量%至1.5重量%、0.2重量%至1.6重量%、0.2重量%至1.7重量%、0.2重量%至1.8重量%、0.2重量%至1.9重量%、0.2重量%至2.0重量%、0.3重量%至0.4重量%、0.3重量%至0.5重量%、0.3重量%至0.6重量%、0.3重量%至0.7重量%、0.3重量%至0.8重量%、0.3重量%至0.9重量%、0.3重量%至1.0重量%、0.3重量%至1.1重量%、0.3重量%至1.2重量%、0.3重量%至1.3重量%、0.3重量%至1.4重量%、0.3重量%至1.5重量%、0.3重量%至1.6重量%、0.3重量%至1.7重量%、0.3重量%至1.8重量%、0.3重量%至1.9重量%、0.3重量%至2.0重量%、0.4重量%至0.5重量%、0.4重量%至0.6重量%、0.4重量%至0.7重量%、0.4重量%至0.8重量%、0.4重量%至0.9重量%、0.4重量%至1.0重量%、0.4重量%至1.1重量%、0.4重量%至1.2重量%、0.4重量%至1.3重量%、0.4重量%至1.4重量%、0.4重量%至1.5重量%、0.4重量%至1.6重量%、0.4重量%至1.7重量%、0.4重量%至1.8重量%、0.4重量%至1.9重量%、0.4重量%至2.0重量%、0.5重量%至0.6重量%、0.5重量%至0.7重量%、0.5重量%至0.8重量%、0.5重量%至0.9重量%、0.5重量%至1.0重量%、0.5重量%至1.1重量%、0.5重量%至1.2重量%、0.5重量%至1.3重量%、0.5重量%至1.4重量%、0.5重量%至1.5重量%、0.5重量%至1.6重量%、0.5重量%至1.7重量%、0.5重量%至1.8重量%、0.5重量%至1.9重量%、0.5重量%至2.0重量%、0.6重量%至0.7重量%、0.6重量%至0.8重量%、0.6重量%至0.9重量%、0.6重量%至1.0重量%、0.6重量%至1.1重量%、0.6重量%至1.2重量%、0.6重量%至1.3重量%、0.6重量%至1.4重量%、0.6重量%至1.5重量%、0.6重量%至1.6重量%、0.6重量%至1.7重量%、0.6重量%至1.8重量%、0.6重量%至1.9重量%、0.6重量%至2.0重量%、0.7重量%至0.8重量%、0.7重量%至0.9重量%、0.7重量%至1.0重量%、0.7重量%至1.1重量%、0.7重量%至1.2重量%、0.7重量%至1.3重量%、0.7重量%至1.4重量%、0.7重量%至1.5重量%、0.7重量%至1.6重量%、0.7重量%至1.7重量%、0.7重量%至1.8重量%、0.7重量%至1.9重量%、0.7重量%至2.0重量%、0.8重量%至0.9重量%、0.8重量%至1.0重量%、0.8重量%至1.1重量%、0.8重量%至1.2重量%、0.8重量%至1.3重量%、0.8重量%至1.4重量%、0.8重量%至1.5重量%、0.8重量%至1.6重量%、0.8重量%至1.7重量%、0.8重量%至1.8重量%、0.8重量%至1.9重量%、0.8重量%至2.0重量%、0.9重量%至1.0重量%、0.9重量%至1.1重量%、0.9重量%至1.2重量%、0.9重量%至1.3重量%、0.9重量%至1.4重量%、0.9重量%至1.5重量%、0.9重量%至1.6重量%、0.9重量%至1.7重量%、0.9重量%至1.8重量%、0.9重量%至1.9重量%、0.9重量%至2.0重量%、1.0重量%至1.1重量%、1.0重量%至1.2重量%、1.0重量%至1.3重量%、1.0重量%至1.4重量%、1.0重量%至1.5重量%、1.0重量%至1.6重量%、1.0重量%至1.7重量%、1.0重量%至1.8重量%、1.0重量%至1.9重量%、1.0重量%至2.0重量%、1.1重量%至1.2重量%、1.1重量%至1.3重量%、1.1重量%至1.4重量%、1.1重量%至1.5重量%、1.1重量%至1.6重量%、1.1重量%至1.7重量%、1.1重量%至1.8重量%、1.1重量%至1.9重量%、1.1重量%至2.0重量%、1.2重量%至1.3重量%、1.2重量%至1.4重量%、1.2重量%至1.5重量%、1.2重量%至1.6重量%、1.2重量%至1.7重量%、1.2重量%至1.8重量%、1.2重量%至1.9重量%、1.2重量%至2.0重量%、1.3重量%至1.4重量%、1.3重量%至1.5重量%、1.3重量%至1.6重量%、1.3重量%至1.7重量%、1.3重量%至1.8重量%、1.3重量%至1.9重量%、1.3重量%至2.0重量%、1.4重量%至1.5重量%、1.4重量%至1.6重量%、1.4重量%至1.7重量%、1.4重量%至1.8重量%、1.4重量%至1.9重量%、1.4重量%至2.0重量%、1.5重量%至1.6重量%、1.5重量%至1.7重量%、1.5重量%至1.8重量%、1.5重量%至1.9重量%、1.5重量%至2.0重量%、1.6重量%至1.7重量%、1.6重量%至1.8重量%、1.6重量%至1.9重量%、1.6重量%至2.0重量%、1.7重量%至1.8重量%、1.7重量%至1.9重量%、1.7重量%至2.0重量%、1.8重量%至1.9重量%、1.8重量%至2.0重量%或1.9重量%至2.0重量。
影响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形成的成分的另一实例可包括过量硅。硅通常存在于许多铝合金中。当包含在含镁铝合金中时,超过与镁化学计量地结合作为化合物Mg2Si所需的量的硅可被视为过量硅。在一些情况下,被视为过量硅的硅的量可为超过与镁、铁、锰和/或铬结合所需的硅的量。在一个实例中,过量硅的量被定义为:过量硅=(硅的重量%)–(镁的重量%)/1.78–(铁+锰+铬的重量%)/6。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过量硅往往可能有利于或稳定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产生。本文描述的示例6xxx系列铝合金可含有以下过量硅:约0.1重量%至约1.4重量%,诸如0.1重量%至0.2重量%、0.1重量%至0.3重量%、0.1重量%至0.4重量%、0.1重量%至0.5重量%、0.1重量%至0.6重量%、0.1重量%至0.7重量%、0.1重量%至0.8重量%、0.1重量%至0.9重量%、0.1重量%至1.0重量%、0.1重量%至1.1重量%、0.1重量%至1.2重量%、0.1重量%至1.3重量%、0.1重量%至1.4重量%、0.2重量%至0.3重量%、0.2重量%至0.4重量%、0.2重量%至0.5重量%、0.2重量%至0.6重量%、0.2重量%至0.7重量%、0.2重量%至0.8重量%、0.2重量%至0.9重量%、0.2重量%至1.0重量%、0.2重量%至1.1重量%、0.2重量%至1.2重量%、0.2重量%至1.3重量%、0.2重量%至1.4重量%、0.3重量%至0.4重量%、0.3重量%至0.5重量%、0.3重量%至0.6重量%、0.3重量%至0.7重量%、0.3重量%至0.8重量%、0.3重量%至0.9重量%、0.3重量%至1.0重量%、0.3重量%至1.1重量%、0.3重量%至1.2重量%、0.3重量%至1.3重量%、0.3重量%至1.4重量%、0.4重量%至0.5重量%、0.4重量%至0.6重量%、0.4重量%至0.7重量%、0.4重量%至0.8重量%、0.4重量%至0.9重量%、0.4重量%至1.0重量%、0.4重量%至1.1重量%、0.4重量%至1.2重量%、0.4重量%至1.3重量%、0.4重量%至1.4重量%、0.5重量%至0.6重量%、0.5重量%至0.7重量%、0.5重量%至0.8重量%、0.5重量%至0.9重量%、0.5重量%至1.0重量%、0.5重量%至1.1重量%、0.5重量%至1.2重量%、0.5重量%至1.3重量%、0.5重量%至1.4重量%、0.6重量%至0.7重量%、0.6重量%至0.8重量%、0.6重量%至0.9重量%、0.6重量%至1.0重量%、0.6重量%至1.1重量%、0.6重量%至1.2重量%、0.6重量%至1.3重量%、0.6重量%至1.4重量%、0.7重量%至0.8重量%、0.7重量%至0.9重量%、0.7重量%至1.0重量%、0.7重量%至1.1重量%、0.7重量%至1.2重量%、0.7重量%至1.3重量%、0.7重量%至1.4重量%、0.8重量%至0.9重量%、0.8重量%至1.0重量%、0.8重量%至1.1重量%、0.8重量%至1.2重量%、0.8重量%至1.3重量%、0.8重量%至1.4重量%、0.9重量%至1.0重量%、0.9重量%至1.1重量%、0.9重量%至1.2重量%、0.9重量%至1.3重量%、0.9重量%至1.4重量%、1.0重量%至1.1重量%、1.0重量%至1.2重量%、1.0重量%至1.3重量%、1.0重量%至1.4重量%、1.1重量%至1.2重量%、1.1重量%至1.3重量%、1.1重量%至1.4重量%、1.2重量%至1.3重量%、1.2重量%至1.4重量%或1.3重量%至1.4重量%。
在实施方案中,相对于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比率,所存在的相对较大量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和相对较大量的过量硅可能倾向于相互有所偏差。因此,另外或可替代地可能期望通过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来对6xxx系列铝合金进行表征。在实施方案中,当这个比率在6xxx系列铝合金中大于约1.0时,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能名义上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受青睐。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示例比率可为1.0至1.25、1.0至1.5、1.0至1.75、1.0至2.0、1.0至2.25、1.0至2.5、1.0至2.75、1.0至3.0、1.0至3.25、1.0至3.5、1.0至3.75、1.0至4.0、1.0至4.25、1.0至4.5、1.0至4.75、1.0至5.0、1.25至1.5、1.25至1.75、1.25至2.0、1.25至2.25、1.25至2.5、1.25至2.75、1.25至3.0、1.25至3.25、1.25至3.5、1.25至3.75、1.25至4.0、1.25至4.25、1.25至4.5、1.25至4.75、1.25至5.0、1.5至1.75、1.5至2.0、1.5至2.25、1.5至2.5、1.5至2.75、1.5至3.0、1.5至3.25、1.5至3.5、1.5至3.75、1.5至4.0、1.5至4.25、1.5至4.5、1.5至4.75、1.5至5.0、1.75至2.0、1.75至2.25、1.75至2.5、1.75至2.75、1.75至3.0、1.75至3.25、1.75至3.5、1.75至3.75、1.75至4.0、1.75至4.25、1.75至4.5、1.75至4.75、1.75至5.0、2.0至2.25、2.0至2.5、2.0至2.75、2.0至3.0、2.0至3.25、2.0至3.5、2.0至3.75、2.0至4.0、2.0至4.25、2.0至4.5、2.0至4.75、2.0至5.0、2.25至2.5、2.25至2.75、2.25至3.0、2.25至3.25、2.25至3.5、2.25至3.75、2.25至4.0、2.25至4.25、2.25至4.5、2.25至4.75、2.25至5.0、2.5至2.75、2.5至3.0、2.5至3.25、2.5至3.5、2.5至3.75、2.5至4.0、2.5至4.25、2.5至4.5、2.5至4.75、2.5至5.0、2.75至3.0、2.75至3.25、2.75至3.5、2.75至3.75、2.75至4.0、2.75至4.25、2.75至4.5、2.75至4.75、2.75至5.0、3.0至3.25、3.0至3.5、3.0至3.75、3.0至4.0、3.0至4.25、3.0至4.5、3.0至4.75、3.0至5.0、3.25至3.5、3.25至3.75、3.25至4.0、3.25至4.25、3.25至4.5、3.25至4.75、3.25至5.0、3.5至3.75、3.5至4.0、3.5至4.25、3.5至4.5、3.5至4.75、3.5至5.0、3.75至4.0、3.75至4.25、3.75至4.5、3.75至4.75、3.75至5.0、4.0至4.25、4.0至4.5、4.0至4.75、4.0至5.0、4.25至4.5、4.25至4.75、4.25至5.0、4.5至4.75、4.5至5.0或4.75至5.0。
在实施方案中,镁和硅的浓度比可用于或导致改变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相对量。镁与硅的示例浓度比可为0.25至0.5、0.25至0.75、0.25至1.0、0.25至1.25、0.25至1.5、0.25至1.75、0.25至2.0、0.25至2.25、0.25至2.5、0.25至2.75、0.25至3.0、0.25至3.25、0.25至3.5、0.25至3.75、0.25至4.0、0.5至0.75、0.5至1.0、0.5至1.25、0.5至1.5、0.5至1.75、0.5至2.0、0.5至2.25、0.5至2.5、0.5至2.75、0.5至3.0、0.5至3.25、0.5至3.5、0.5至3.75、0.5至4.0、0.75至1.0、0.75至1.25、0.75至1.5、0.75至1.75、0.75至2、0.75至2.25、0.75至2.5、0.75至2.75、0.75至3、0.75至3.25、0.75至3.5、0.75至3.75、0.75至4.0、1.0至1.25、1.0至1.5、1.0至1.75、1.0至2.0、1.0至2.25、1.0至2.5、1.0至2.75、1.0至3.0、1.0至3.25、1.0至3.5、1.0至3.75、1.0至4.0、1.25至1.5、1.25至1.75、1.25至2.0、1.25至2.25、1.25至2.5、1.25至2.75、1.25至3.0、1.25至3.25、1.25至3.5、1.25至3.75、1.25至4.0、1.5至1.75、1.5至2.0、1.5至2.25、1.5至2.5、1.5至2.75、1.5至3.0、1.5至3.25、1.5至3.5、1.5至3.75、1.5至4.0、1.75至2.0、1.75至2.25、1.75至2.5、1.75至2.75、1.75至3.0、1.75至3.25、1.75至3.5、1.75至3.75、1.75至4.0、2.0至2.25、2.0至2.5、2.0至2.75、2.0至3.0、2.0至3.25、2.0至3.5、2.0至3.75、2.0至4.0、2.25至2.5、2.25至2.75、2.25至3.0、2.25至3.25、2.25至3.5、2.25至3.75、2.25至4.0、2.5至2.75、2.5至3.0、2.5至3.25、2.5至3.5、2.5至3.75、2.5至4.0、2.75至3.0、2.75至3.25、2.75至3.5、2.75至3.75、2.75至4.0、3.0至3.25、3.0至3.5、3.0至3.75、3.0至4.0、3.25至3.5、3.25至3.75、3.25至4.0、3.5至3.75、3.5至4.0或3.75至4.0。
在一些情况下,晶粒细化剂的组成和浓度也可能有助于形成不同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相。例如,硼晶粒细化剂可促进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形成,并且因此可能需要减少、消除或避免合金组合物中的硼晶粒细化剂。任选地,所使用的6xxx系列铝合金可以不包含或仅包含相对少量的硼晶粒细化剂,诸如小于0.15重量%。在一些实例中,6xxx系列铝合金不含或基本上不含硼。相比之下,碳化物晶粒细化剂可促进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形成,并且因此可能需要在合金组合物中添加或替换为碳化物晶粒细化剂。任选地,所使用的6xxx系列铝合金可包含高达百万分之十的碳化物晶粒细化剂。
如上文所描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相对量大于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能会导致一些铝合金产品的低耐腐蚀性和/或较差的粘结耐久性性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总体组成在常规制备期间有利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形成的6xxx系列铝合金可被改性以增加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相对量并且减小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相对量,从而产生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和更好的粘结耐久性的铝合金产品。例如,铸造实践(例如,铸造温度、铸造速率、铸造几何形状)、均匀化实践(例如,均匀化时间、均匀化温度)、轧制实践(例如,热轧制道次的数量、每个热轧制道次处的厚度减小、每个热轧制道次的温度、冷轧制道次的数量、每个冷轧制道次处的厚度减小、每个冷轧制道次的温度)、退火和热处理实践(例如,退火或热处理时间、退火或热处理温度、淬火温度、淬火速率)等可被改变为相较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有利于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形成。
有利地,在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可大于或约1、大于或约2、大于或约3、或1.0至100。
铝合金产品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尺寸。例如,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或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平均或中值粒度(例如,横截面尺寸、直径等)可为3μm至5μm。一般而言,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具有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像球状体的形状,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具有比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像板或更像针的形状。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或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形状可通过颗粒的纵横比来表征,诸如颗粒的最长尺寸的长度与颗粒的最短尺寸的长度的比率。作为实例,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通过1至1.5的纵横比来表征,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通过大于2(例如,2至100)的纵横比来表征。
铝合金产品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材料性质,诸如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匀伸长率、总伸长率等。作为实例,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的极限抗拉强度可为200MPa至450MPa。作为另一实例,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的屈服强度可为100MPa至400MPa。作为另一实例,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的均匀伸长率可为18%至28%。作为另一实例,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的总伸长率可为20%至32%。
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可使用合适的方法来制备。例如,铝合金产品可被铸造、均匀化、热轧制、冷轧制、热处理、成型等。在一些情况下,铝合金产品可经受将铝合金产品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改变或控制为大于1的加工条件。用于制备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的示例方法的详细描述在2020年3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84,675中进行了描述,所述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图1提供了制造铝合金产品的示例方法的概述。图1的方法开始于105,其中铸造铝合金106以形成铸造铝合金产品107,诸如锭或其他铸造产品。在110处,对铸造铝合金产品107进行均匀化以形成均匀化的铝合金产品111。在一些情况下,均匀化过程和铸造过程被组合为原位均匀化型铸造。在115处,使均匀化的铝合金产品111经受一个或多个热轧制道次和/或一个或多个冷轧制道次以形成轧制铝合金产品112,所述轧制铝合金产品可对应于铝合金制品,诸如铝合金板、铝合金沙特板或铝合金薄板。任选地,使轧制铝合金产品112经受固溶热处理和/或经受一个或多个成型或冲压过程以形成铝合金制品。
铸造工艺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直接激冷(DC)铸造工艺或连续铸造(CC)工艺。例如,图1在105处示出了DC铸造工艺的示意图。连续铸造系统可包括一对移动的相对的铸造表面(例如,移动的相对的带、辊或块)、在该对移动的相对的铸造表面之间的铸造腔和熔融金属喷射器。熔融金属喷射器可具有端部开口,熔融金属可从所述端部开口离开熔融金属喷射器并且被喷射到铸造腔中。
诸如铸造锭或其他铸造产品等铸造铝合金产品可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手段来加工。任选地,加工步骤可用于制备薄板。示例任选加工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均匀化、热轧制、冷轧制、退火、固溶热处理和预时效处理步骤。
在均匀化步骤中,将铸造产品加热到在约400℃至约600℃的范围内的温度。例如,可将铸造产品加热到以下温度:约400℃、约410℃、约420℃、约430℃、约440℃、约450℃、约460℃、约470℃、约480℃、约490℃、约500℃、约510℃、约520℃、约530℃、约540℃、约550℃、约560℃、约570℃、约580℃、约590℃或约600℃。然后可允许将产品均热(即,保持在指定温度)一段时间以形成均匀化的产品。在一些实例中,均匀化步骤的总时间(包括加热和均热阶段)可长达24小时。例如,在总时间长达18小时的均匀化步骤中,可将产品加热至高达500℃至600℃并且进行均热。任选地,在总时间超过18小时的均匀化步骤中,可将产品加热至低于490℃并且进行均热。在一些情况下,均匀化步骤包括多个过程。在一些非限制性实例中,均匀化步骤包括将铸造产品加热到第一温度,持续第一时间段,然后加热到第二温度,持续第二时间段。例如,可将铸造产品加热到约465℃,持续约3.5小时,然后加热到约480℃,持续约6小时。
在均匀化步骤之后,可任选地执行热轧制步骤。在开始热轧制之前,可允许将均匀化的产品冷却到在300℃至450℃之间的温度。例如,可允许将均匀化的产品冷却到在325℃至425℃之间或从350℃至400℃的温度。然后可在300℃至450℃之间的温度下对均匀化的产品进行热轧制,以形成具有以下规格的热轧制板、热轧制沙特板或热轧制薄板:在3mm与200mm之间(例如,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150mm、160mm、170mm、180mm、190mm、200mm或其间的任何值)。
任选地,铸造产品可为可被允许冷却到在300℃至450℃之间的温度的连续铸造产品。例如,可允许将连续铸造产品冷却到在325℃至425℃之间或从350℃至400℃的温度。然后可在300℃至450℃之间的温度下对连续铸造产品进行热轧制,以形成具有以下规格的热轧制板、热轧制沙特板或热轧制薄板:在3mm与200mm之间(例如,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150mm、160mm、170mm、180mm、190mm、200mm或其间的任何值)。在热轧制期间,可控制温度和其他操作参数,使得热轧制中间产品在离开热轧制轧机时的温度不超过470℃、不超过450℃、不超过440℃或不超过430℃。
经过铸造、均匀化或热轧制的产品可任选地使用冷轧制轧机冷轧制成更薄的产品,诸如冷轧制薄板。冷轧制产品的规格可在约0.5至10mm之间,例如在约0.7至6.5mm之间。任选地,冷轧制产品可具有以下规格:0.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或10.0mm。可执行冷轧制以得到最终规格厚度,所述最终规格厚度与冷轧制开始之前的规格相比较表示高达85%的规格减小(例如,高达10%、高达20%、高达30%、高达40%、高达50%、高达60%、高达70%、高达80%或高达85%的减小)。任选地,可在冷轧制步骤期间执行中间退火步骤,诸如应用第一冷轧制过程,之后是退火过程(中间退火),然后是第二冷轧制过程。中间退火步骤可在以下温度下执行:约300℃至约450℃(例如,约310℃、约320℃、约330℃、约340℃、约350℃、约360℃、约370℃、约380℃、约390℃、约400℃、约410℃、约420℃、约430℃、约440℃或约450℃)。在一些情况下,中间退火步骤包括多个过程。在一些非限制性实例中,中间退火步骤包括将部分冷轧制的产品加热到第一温度,持续第一时间段,然后加热到第二温度,持续第二时间段。例如,可将部分冷轧制的产品加热到约410℃,持续约1小时,然后加热到约330℃,持续约2小时。
随后,经过铸造、均匀化或轧制的产品可任选地进行固溶热处理步骤。固溶热处理步骤可为对产品进行的导致可溶颗粒的固溶化的任何合适的处理。可将经过铸造、均匀化或轧制的产品加热到高达590℃(例如,400℃至590℃)的峰值金属温度(PMT),并且在PMT下均热一段时间以形成热产品。例如,可将经过铸造、均匀化或轧制的产品在480℃下均热长达30分钟(例如,0秒、60秒、75秒、90秒、5分钟、10分钟、20分钟、25分钟或30分钟)的均热时间。在加热和均热之后,以大于200℃/秒的速率将热产品快速冷却到在500℃与200℃之间的温度以形成经过热处理的产品。在一个实例中,以高于200℃/秒的淬火速率冷却热产品达到450℃与200℃之间的温度。任选地,在其他情况下,冷却速率可更快。
在淬火之后,经过热处理的产品可任选地进行预时效处理,诸如通过在卷绕之前再加热来进行。预时效处理可在约70℃至约125℃的温度下执行长达6小时的时间段。例如,预时效处理可在以下温度下执行:约70℃、约75℃、约80℃、约85℃、约90℃、约95℃、约100℃、约105℃、约110℃、约115℃、约120℃或约125℃。任选地,预时效处理可执行约30分钟、约1小时、约2小时、约3小时、约4小时、约5小时或约6小时。可通过使经过热处理的产品通过加热装置来进行预时效处理,所述加热装置诸如是发射辐射热、对流热、感应热、红外热等的装置。
本文描述的铸造产品可用于制造呈薄板、板形式的产品或其他合适的产品。例如,包括如本文所描述的产品的板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制备:在均匀化步骤中加工锭或者在连续铸造机中铸造产品,之后是热轧制步骤。在热轧制步骤中,可将铸造产品热轧制到200mm厚的规格或更小(例如,约10mm至约200mm)。例如,可将铸造产品热轧制成具有以下最终规格厚度的板:约10mm至约175mm、约15mm至约150mm、约20mm至约125mm、约25mm至约100mm、约30mm至约75mm、或约35mm至约50mm。在一些情况下,可将板轧制成更薄的金属产品,诸如薄板。
使用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的方法
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可用于汽车应用和其他运输应用,包括飞机和铁路应用。例如,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可用于制备汽车结构零件,诸如保险杠、侧梁、顶梁、横梁、支柱加强件(例如,A柱、B柱和C柱)、内面板、外面板、侧面板、内罩、外罩或行李箱盖面板。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和方法还可用于飞机或铁路车辆应用中,以制备例如外部和内部面板。
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和方法也可用于电子应用中。例如,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和方法可用于制备包括移动电话和平板计算机的电子装置的壳体。在一些实例中,铝合金产品可用于制备移动电话(例如,智能电话)、平板底架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罩的壳体。
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和方法可用于任何其他期望的应用中。
对铝合金产品进行表征的方法
用于确定不同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比率和量的任何合适的方法都可用于对铝合金产品进行表征,诸如确定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的特定的铝合金产品是否包含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多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例如,按重量或质量计更多、按数量计更多、按体积计更多)。图2提供了用于对铝合金产品进行表征的示例方法的概述。在框205处,制备铝合金产品。可使用用于制备铝合金产品的任何所需的技术,诸如在本文中或在2020年3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84,675中描述的那些技术。
在框210处,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铝合金产品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电子显微照片图像。例如,可获得背散射电子图像,这可用于识别铝合金样品内的各种相、晶粒和颗粒以及其分布。在一些情况下,可获得各种图像,诸如提供铝合金产品的代表性采样。
在框215处,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铝合金产品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空间分辨x射线数据。在一些情况下,尽管任选地,但是也获得关于铝合金产品的与电子显微照片图像相同的部分的空间分辨x射线数据。以此方式,x射线数据可用于对铝合金产品的在电子显微照片图像中观察到的部分的组成进行表征。
在框220处,可分析电子显微照片图像以识别铝合金产品的所述部分内的不同相和颗粒。在一些情况下,样品内的不同类型的颗粒或相可能会在电子显微照片图像中表现出独特的外观。通过分析电子显微照片图像,可识别和/或粗略估计不同相或颗粒的数量和面积、体积或质量。
在框225处,可分析x射线数据以识别铝合金产品的所述部分内的不同相和颗粒的组成。在一些情况下,样品内的不同类型的颗粒或相可能会表现出独特的x射线特征。通过分析x射线数据,可确定不同相或颗粒的组成。
当x射线数据和电子显微照片图像的分析完成时,可使用定量或定性信息来表征和/或比较不同的铝合金产品。例如,定量或定性信息可用于确定铝合金产品是否具有比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多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或者一种铝合金产品是否具有与另一铝合金产品不同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分布。
以粘合剂粘结的铝合金产品
如上所述,所公开的铝合金产品在并入到接合的铝合金产品中时可表现出提高的粘结性能。例如,本文描述的铝合金产品可以粘合剂粘结到另一产品,诸如另一铝合金产品,以形成接合的产品,并且粘结的强度、寿命或耐久性可为期望的量级并且大于可比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的量级。
图3提供了接合的铝合金产品300的示意图,其中铝合金产品305通过粘合剂315接合到第二产品310。第二产品315可任选地为与铝合金产品305相似或相同的另一铝合金产品,但是第二产品310可任选地为不同的铝合金产品或者可不为铝合金产品。尽管铝合金产品305和第二产品310在图3中以成型构造示出,但是铝合金产品305和第二产品310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任选地处于未成型(例如,平面)构造。此外,虽然粘合剂315被示出为仅部分地设置在铝合金产品305与第二产品310之间(即,不覆盖铝合金产品305与第二产品310之间的整个区域),但是可设想粘合剂315位于铝合金产品305与第二产品310之间的整个区域或基本上整个区域的实施方案。例如,粘合剂315可存在于铝合金产品305与第二产品310之间的重叠区域的大于60%、大于70%、大于80%或大于90%处。可用于将铝合金产品接合到另一产品的示例粘合剂可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胶带、聚酰胺、厌氧(螺纹锁固)粘合剂、UV可固化粘合剂和聚合物、氨基甲酸酯、酚醛树脂粘合剂、密封剂、硅(诸如醋酸盐、苯甲酰胺、烯氧基、酯、肟或胺可交联或可固化的有机硅)、多硫化物、硅烷改性聚合物、聚醚、聚氨酯、热熔性粘合剂、热塑性聚合物、无定形聚α烯烃、压敏粘合剂、聚酰胺、热熔性聚氨酯等。有利地,粘合剂315可与铝合金产品305和第二产品310的表面牢固地粘结,并且在铝合金产品305与第二产品310之间提供高强度和耐久的接合。
铝合金产品305中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可充当腐蚀引发、裂纹引发或裂纹扩展位点。铝合金产品中的α相颗粒和β相颗粒的存在因此可能会有助于铝合金产品305与第二产品310之间的粘结或接头的耐久性或导致缺乏耐久性。例如,存在于铝合金产品305中的β相颗粒可能会优先充当腐蚀引发位点。然而,当β相颗粒以少量存在时,诸如当铝合金产品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大于1时,腐蚀的量或程度可能是有限的,使得铝合金产品305与第二产品310之间的粘结或接头粘结或接头的耐久性相比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小于1的铝合金产品可有所提高。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含磷有机酸的自组装单层可能会降低与各种粘合剂(诸如环氧树脂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酚醛树脂粘合剂或丙烯酸酯粘合剂)粘合的亲和力。例如,不含亲水官能性的含磷有机酸(例如,未取代的烷基膦酸)的自组装单层可为铝合金产品提供抗粘合剂表面。在一些情况下,可对铝合金产品的部分进行预处理,诸如以化学方式改变表面特性。例如,铝合金产品上可具有粘合增进剂,诸如以增加或促进铝合金产品的表面与粘合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实例中,具有亲水官能性的含磷有机酸的自组装单层可对铝合金产品的表面赋予粘合剂增进特性。在一些情况下,铝合金产品的部分可被预处理成具有带有亲水官能性的含磷有机酸的自组装单层以允许与粘合剂进行良好的相互作用,而铝合金产品的其他部分可被预处理成具有不带亲水官能性的含磷有机酸的自组装单层,以允许与粘合剂进行较差或仅仅有限的相互作用。以此方式,铝合金产品的部分可具有“不粘”、“非粘性”、“防污”或“自清洁”特性,这可用于改变铝合金产品与另一产品之间的接头的强度,或者对表面的区域提供这些附加特性。例如,使用不具有亲水官能性的含磷有机酸可用于产生具有低表面能、低表面活性或低表面反应性的表面,从而提供不粘、非粘性、防污或自清洁特性。
有利地,与通过相同粘合剂接合的可比的铝合金产品与可比的第二产品之间的可比的粘结相比较,诸如当可比的铝合金产品具有与接合的铝合金产品相同的整体组成,除了可比的铝合金产品所具有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浓度小于0.5重量%,并且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小于1时,所述铝合金产品可在铝合金产品与第二产品之间表现出提高的粘结耐久性。例如,可比的铝合金产品可对应于以下这样的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没有经过处理来改变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比率或浓度以将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转换为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从而实现比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更高量的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
以下实例将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同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相反,应当清楚地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在阅读了本文的说明书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身可想到实施各种实施方案、修改以及其等效物。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研究期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遵循常规程序。下文出于说明性目的描述了一些程序。
实施例1
制备了三种不同的AA6451铝合金以用于评估α稳定元素改变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比率的能力。一种合金是对照合金,其中合金中铬和锰的浓度被限制于痕量水平,一种测试合金包含以0.13重量%的浓度添加的锰,并且一种测试合金包含以0.13重量%的Mn和0.06重量%的Cr的浓度添加的锰和铬。使每种合金的样品经受各种均匀化条件,并且按面积确定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相分布,并且使用所述相分布来识别每个样品中的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量的比率。表1中概括了结果。
Figure BDA0003804196000000301
Figure BDA0003804196000000311
表1.
实施例2
制备了两种不同的AA6451铝合金的轧制金属薄板的八个样品,以评估α稳定元素改变合金的粘结性能的能力。一种合金是对照合金,其中合金中铬和锰的浓度被限制于痕量水平,并且一种合金是测试合金,所述测试合金包含添加分别为0.08重量%和0.13重量%的铬和锰。根据第一铸造、均匀化和轧制条件(工艺条件1)加工对照合金和测试合金的样品,其中卷绕/退卷温度高于合金的再结晶温度;根据第二铸造、均匀化和轧制条件(工艺条件2)加工对照合金和测试合金的样品,其中卷绕/退卷温度低于合金的再结晶温度。
使重复的样品经受粘结耐久性测试。例如,可遵循根据以下项的程序:ASTMD3762-03(2010),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dhesive-Bonded Surface Durability ofAluminum(Wedge Test)(Withdrawn 2019),ASTM International,West Conshohocken,PA,2010,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作为另一实例,可使用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的FLTM BV101-07标准测试,Stress Durability Test for Adhesive Lap-Sear Bonds(2017)。对于这些测试,成对的轧制金属薄板样品在六个粘结位点处使用环氧树脂以粘合剂粘结在一起。接着,使每个粘结对经受各种测试条件。例如,测试条件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一者或多者:浸入盐溶液中、暴露于潮湿条件下、暴露于干燥条件下或施加引起应力或应变的力。使每个粘结对经受这些测试条件的多次循环。一般而言,使每个粘结对经受足够次数的循环以达到粘结失效。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最大循环次数,诸如35、45或60个循环。表2和表3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测试条件的粘结耐久性测试的结果。结果总体上表明,与对照合金相比较,包含添加的锰和铬的合金的样品的粘结耐久性有所提高。
Figure BDA0003804196000000321
表2.在小于90%的相对湿度下测试的粘结耐久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804196000000322
表3.在90%的相对湿度下测试的粘结耐久性测试结果
说明性方面
如下文所使用,对一系列方面的任何引用应分开理解为对那些方面中的每一者的引用(例如,“方面1至4”应被理解为“方面1、2、3或4”),包括对一组方面(例如,“任一个前述或后续方面”)的引用。
方面1是一种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大于或为约0.2重量%,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大于或为约1.0,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镁的量与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硅的量的比率小于或为约4.0;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包含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并且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大于2.0。
方面2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根据ASTM D3762标准测试或FLTM BV101-07标准测试,所述铝合金产品表现出30个循环至65个循环或更多个循环的粘结耐久性。
方面3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包含高达0.25重量%的碳化钛。
方面4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包括以下项中的一者或多者:铜、铬、锰、锆或钒。
方面5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小于或为约2重量%。
方面6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所述量的所述比率小于或为约3。
方面7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包含:高达1.8重量%的硅;高达1.8重量%的铁;高达1.5重量%的铜;高达0.5重量%的锰;0.2重量%至3.0重量%的镁;高达0.25重量%的钛;高达1.5重量%的锌;高达1重量%的镍;高达0.25重量%的钒;高达0.25重量%的锆;高达0.5重量%的铬;以及铝。
方面8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还包含高达0.15重量%的杂质,并且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的其余部分包含铝。
方面9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过量硅的量大于或为约0.1重量%。
方面10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过量硅的量小于或为约1.4%。
方面11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基本上不含硼。
方面12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碳化物晶粒细化剂的浓度高达百万分之十。
方面13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α相稳定稳定元素的总浓度与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中的铁的比率大于0.5。
方面14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表现出大于2的纵横比,并且其中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表现出1至1.5的纵横比。
方面15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包含铝、铁和硅,并且其中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包含铝、硅和铁、锰或铬中的一者或多者。
方面16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所述重量百分比比率通过包括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S)组成分析进行的相表征的过程来确定。
方面17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大于支持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铝合金基质的腐蚀电位。
方面18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大于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
方面19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与可比的铝合金产品相比较表现出降低的腐蚀电位,所述可比的铝合金产品包含:可比的6xxx系列铝合金,它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小于0.5重量%;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以及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其中所述可比的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可比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小于1。
方面20是一种接合的铝合金产品,所述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包括: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铝合金产品;第二产品;以及在所述铝合金产品与所述第二产品之间的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将所述铝合金产品与所述第二产品接合。
方面21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根据ASTM D3762标准测试或FLTM BV 101-07标准测试,所述接合的铝合金产品表现出30个循环至65个循环或更多个循环的粘结耐久性。
方面22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所述接合的铝合金产品还包括在所述铝合金产品的表面上或在所述铝合金产品与所述粘合剂之间的粘合增进剂。
方面23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化学地改性或预处理。
方面24是任何前述或后续方面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种或多种含磷有机酸的自组装单层。
方面25是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包含:6xxx系列铝合金,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大于或为约0.2重量%,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大于或为约1.0,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镁的量与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硅的量的比率小于或为约4.0;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以及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以及使所述铝合金产品经受将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改变或控制为大于2的加工条件。
方面26是任何前述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经受产生任何前述方面的铝合金产品。
方面27是任何前述方面的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根据任何前述方面的方法来制备。
以上引用的所有专利、出版物和摘要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实施方案(包括示出的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仅仅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来呈现,而并非意图穷举或限制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本发明的众多修改、变动和使用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7)

1.一种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包含:
6xxx系列铝合金,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大于或为约0.2重量%,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大于或为约1.0,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镁的量与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硅的量的比率小于或为约4.0;
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包含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和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并且
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大于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根据ASTM D3762标准测试或FLTM BV 101-07标准测试,所述铝合金产品表现出30个循环至65个循环或更多个循环的粘结耐久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包含高达0.25重量%的碳化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包括以下项中的一者或多者:铜、铬、锰、锆或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小于或为约2重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所述量的所述比率小于或为约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包含:
高达1.8重量%的硅;
高达1.8重量%的铁;
高达1.5重量%的铜;
高达0.5重量%的锰;
0.2重量%至3.0重量%的镁;
高达0.25重量%的钛;
高达1.5重量%的锌;
高达1重量%的镍;
高达0.25重量%的钒;
高达0.25重量%的锆;
高达0.5重量%的铬;以及
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还包含高达0.15重量%的杂质,并且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的其余部分包含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过量硅的量大于或为约0.1重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过量硅的量小于或为约1.4%。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基本上不含硼。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碳化物晶粒细化剂的浓度高达百万分之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α相稳定稳定元素的总浓度与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中的铁的比率大于0.5。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表现出大于2的纵横比,并且其中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表现出1至1.5的纵横比。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包含铝、铁和硅,并且其中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包含铝、硅和铁、锰或铬中的一者或多者。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所述重量百分比比率通过包括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S)组成分析进行的相表征的过程来确定。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大于支持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铝合金基质的腐蚀电位。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大于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腐蚀电位。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与可比的铝合金产品相比较表现出降低的腐蚀电位,所述可比的铝合金产品包含:
可比的6xxx系列铝合金,它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小于0.5重量%;
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以及
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其中所述可比的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可比的重量百分比比率小于1。
20.一种接合的铝合金产品,所述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产品;
第二产品;以及
在所述铝合金产品与所述第二产品之间的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将所述铝合金产品与所述第二产品接合。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根据ASTM D3762标准测试或FLTM BV101-07标准测试,所述接合的铝合金产品表现出30个循环至65个循环或更多个循环的粘结耐久性。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所述接合的铝合金产品还包括在所述铝合金产品的表面上或在所述铝合金产品与所述粘合剂之间的粘合增进剂。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化学地改性或预处理。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合的铝合金产品,其中所述铝合金产品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种或多种含磷有机酸的自组装单层。
25.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包含:
6xxx系列铝合金,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大于或为约0.2重量%,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所述α相稳定合金元素的总浓度与过量硅的量的比率大于或为约1.0,或者其中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镁的量与所述6xxx系列铝合金中的硅的量的比率小于或为约4.0;
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以及
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以及
使所述铝合金产品经受将所述铝合金产品中的所述α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与所述β相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比比率改变或控制为大于2的加工条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受产生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产品。
27.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产品,所述铝合金产品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来制备。
CN202180015373.4A 2020-02-19 2021-02-18 为提高耐腐蚀性和粘结性能而对铝合金微观结构进行的控制 Pending CN1151516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2978767P 2020-02-19 2020-02-19
US62/978767 2020-02-19
US202062984555P 2020-03-03 2020-03-03
US62/984555 2020-03-03
US202062993365P 2020-03-23 2020-03-23
US62/993365 2020-03-23
PCT/US2021/018496 WO2021168064A1 (en) 2020-02-19 2021-02-18 Control of aluminum alloy microstructure for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onding performan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1666A true CN115151666A (zh) 2022-10-04

Family

ID=7486058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5373.4A Pending CN115151666A (zh) 2020-02-19 2021-02-18 为提高耐腐蚀性和粘结性能而对铝合金微观结构进行的控制
CN202180015381.9A Pending CN115135785A (zh) 2020-02-19 2021-02-18 金属合金表面改性方法以及具有改进的粘结头耐久性的相关金属合金产品
CN202180015374.9A Pending CN115135784A (zh) 2020-02-19 2021-02-18 具有改善的粘结耐久性的金属产品和相关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5381.9A Pending CN115135785A (zh) 2020-02-19 2021-02-18 金属合金表面改性方法以及具有改进的粘结头耐久性的相关金属合金产品
CN202180015374.9A Pending CN115135784A (zh) 2020-02-19 2021-02-18 具有改善的粘结耐久性的金属产品和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20230082861A1 (zh)
EP (3) EP4107302A1 (zh)
JP (3) JP2023514331A (zh)
KR (3) KR20220127291A (zh)
CN (3) CN115151666A (zh)
BR (1) BR112022014106A2 (zh)
CA (3) CA3169622A1 (zh)
MX (2) MX2022010162A (zh)
WO (3) WO20211680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3993B2 (en) * 2020-12-31 2023-12-05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Postprocessing of seat belts for adding dye
CN117403150B (zh) * 2023-12-13 2024-02-23 佛山市华满莹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抛光隔热铝型材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7609B1 (en) * 1997-12-26 2001-01-02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Acid pretreatment for adhesive bonding of vehicle assemblies
US20030029533A1 (en) * 1999-12-23 2003-02-13 Baolute Ren Aluminum alloys with optimum combinations of formability,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ot workability,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90194780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Novelis Inc. Aluminum alloy articles having improved bond durability and inert surface aluminum alloy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90193185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Novelis Inc. Aluminum alloy products exhibiting improved bond durability and/or having phosphorus-containing surfa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WO2019141693A1 (en) * 2018-01-16 2019-07-25 Constellium Neuf-Brisach Method of making 6xxx aluminium sheets with high surface quality
US20190330750A1 (en) * 2017-01-18 2019-10-31 Arconic Inc. Methods of preparing 7xxx aluminum alloys for adhesive bonding, and products relating to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3085A (ja) 2007-03-13 2008-09-25 Furukawa Sky Kk 塗膜密着性と接着性に優れたアルミニウム材の製造方法
EP3645208A4 (en) * 2017-06-28 2021-04-28 Arconic Technologies LLC PREPARATION PROCESSES ALLOWING THE ADHESIVE BOND OF 7XXX ALUMINUM ALLOYS, AND PRODUCTS ASSOCIATED WITH SUCH PROCESSES
CN107385193B (zh) * 2017-07-05 2019-03-01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一种提高金属构件含氯溶液中抗腐蚀性能的组合处理方法
WO2020061056A1 (en) * 2018-09-17 2020-03-26 Shiloh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preparing an aluminum metal piece for welding
CN109136923A (zh) * 2018-10-25 2019-01-04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的表面激光重熔处理方法
EP3894109A4 (en) * 2018-12-12 2022-08-24 Peter Von Czarnowski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T TREATMENT OF METAL ALLOY SHEE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7609B1 (en) * 1997-12-26 2001-01-02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Acid pretreatment for adhesive bonding of vehicle assemblies
US20030029533A1 (en) * 1999-12-23 2003-02-13 Baolute Ren Aluminum alloys with optimum combinations of formability,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ot workability,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90330750A1 (en) * 2017-01-18 2019-10-31 Arconic Inc. Methods of preparing 7xxx aluminum alloys for adhesive bonding, and products relating to the same
US20190194780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Novelis Inc. Aluminum alloy articles having improved bond durability and inert surface aluminum alloy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90193185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Novelis Inc. Aluminum alloy products exhibiting improved bond durability and/or having phosphorus-containing surfa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WO2019141693A1 (en) * 2018-01-16 2019-07-25 Constellium Neuf-Brisach Method of making 6xxx aluminium sheets with high surface qual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5785A (zh) 2022-09-30
CA3168014A1 (en) 2021-08-26
BR112022014106A2 (pt) 2022-09-13
KR20220126747A (ko) 2022-09-16
US20230099830A1 (en) 2023-03-30
EP4107302A1 (en) 2022-12-28
KR20220127291A (ko) 2022-09-19
JP2023524616A (ja) 2023-06-13
CN115135784A (zh) 2022-09-30
WO2021168068A1 (en) 2021-08-26
JP7480323B2 (ja) 2024-05-09
WO2021168065A1 (en) 2021-08-26
US20230077017A1 (en) 2023-03-09
JP2023514331A (ja) 2023-04-05
MX2022010163A (es) 2022-09-12
EP4107300A1 (en) 2022-12-28
CA3169622A1 (en) 2021-08-26
US20230082861A1 (en) 2023-03-16
MX2022010162A (es) 2022-09-12
CA3168011A1 (en) 2021-08-26
EP4107301A1 (en) 2022-12-28
WO2021168064A1 (en) 2021-08-26
KR20220121871A (ko) 2022-09-01
JP2023524617A (ja)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21828B2 (ja) 高強度6xxx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EP3521466B1 (en) High strength 7xxx aluminum alloy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EP3631030B1 (en) High-strength corrosion-resistant 6xxx series aluminum alloy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9254879B2 (en) Formed automotive part made from an aluminium alloy product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CN110545999B (zh) 包覆铝合金产品和其制备方法
EP2219860B1 (en) Clad sheet product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EP3938554B1 (en) Age-hardenable and highly formable aluminum alloys, monolithic sheet made therof and clad aluminum alloy product comprising it
JP5923665B2 (ja) 高成形性の耐粒界腐食性AlMgストリップ
WO2020120267A1 (en) Method of making 6xxx aluminium sheets with high surface quality
CN115151666A (zh) 为提高耐腐蚀性和粘结性能而对铝合金微观结构进行的控制
KR20210032429A (ko) 성형 및 조립에 적합한 7xxx 알루미늄 합금 박판 시트 제조 방법
EP3555332B1 (en) High strength and highly formable aluminum alloys resistant to natural age hardening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3749627B2 (ja) プレス成形性に優れたAl合金板
EP3652356B1 (en) High-strength corrosion-resistant aluminum allo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8100435A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KR20240058902A (ko) 낮은 로핑을 갖는 알루미늄 합금 물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