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1604A -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1604A
CN115141604A CN202210930322.0A CN202210930322A CN115141604A CN 115141604 A CN115141604 A CN 115141604A CN 202210930322 A CN202210930322 A CN 202210930322A CN 115141604 A CN115141604 A CN 115141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sodium
dust suppressant
dust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03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1604B (zh
Inventor
袁红
王晓婷
李梅
江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9303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1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1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1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1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1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22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dust-laying or dust-absorb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5/00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 E21F5/02Mean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inding, depositing, or removing dust; Preventing explosions or fires by wetting or spraying
    • E21F5/06Fluids used for spra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尘、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抑尘剂,包括第一体系和辅剂;所述辅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和蒙脱土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体系中包含动植物油脂,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5%~10%;所述第一体系的pH为6.5~8;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3%;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0.5%~5%;所述蒙脱土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4%。本发明的抑尘剂具有可降解、无毒、无害,成本低,长效抑尘的优点。

Description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尘、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背景技术
粉尘污染现今已然成为环境污染之一,粉尘以气溶胶形式长期飘浮在空气中,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其在空气中能够吸附各种有毒物质,例如致癌物质,不仅严重污染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现有技术中的抑尘剂成本较高、抑尘效果不佳。
因此,研发一种兼具低成本及长效抑尘的复合型抑尘剂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抑尘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抑尘剂成本较高、抑尘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抑尘剂在原料成本上更加具有优势,且具有可降解、无毒、无害的优点,抑尘效果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尘方法,简单,高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复合抑尘剂,包括第一体系和辅剂;
所述辅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和蒙脱土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一体系包含动植物油脂和水,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5%~10%;
所述第一体系的pH为6.5~8;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3%;
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0.5%~5%;
所述蒙脱土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4%。
优选地,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6.5%~8.73%;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4%~2.35%;
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75%~5%。
优选地,所述动植物油脂包括油酸甘油三酯、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和棕榈酸甘油三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体系为废水处理液。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油酸钾、油酸钠、蓖麻油酸钠、硬脂酸钠、月桂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钾和脂肪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包括Span-20、Span-60、Span-65、Span-80或Span-85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苯丙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901胶、环氧树脂胶、801胶、902胶和107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辅剂还包括除菌剂,所述除菌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3%~10%;
优选地,所述除菌剂包括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次氯酸钾、次氯酸锂、次氯酸钙、次溴酸钠和次碘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体系与所述辅剂混匀。
优选地,所述第一体系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采用酸性调节剂对第一体系原液进行中和处理,至所述第一体系原液的pH为6.5~8,得到第一体系。
优选地,所述酸性调节剂包括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乙酸钙、乙醇胺、碳酸钠、乙二胺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体系原液为废水原液;
优选地,所述第一体系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所述中和处理后的所述第一体系原液进行离心处理:
优选地,所述离心处理的转速为4500~5500r/min,所述离心处理的时间为15~25min。
一种抑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喷洒在待处理粉尘区域,喷洒量为8~12L/m3
优选地,所述粉尘区域包括道路、煤矿和建筑工地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复合抑尘剂中,动植物油脂起到保湿作用,表面活性剂可防止废水中的油水分离,使油水更好的混溶,其次还有润湿效果,其主要原理是在亲水固体表面上降低表面能,从而引起接触角增大,将粉尘与水很好地接触;粘合剂主要是在粉尘与水接触时,将粉尘与水牢牢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软膜,将其包裹住;蒙脱土起到稳定抑尘剂,长效抑尘的效果。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大幅度提高了抑尘剂对粉尘的包裹力度,能有效固化煤粉,可以做到长效抑尘;该抑尘剂的润湿性好、成本低、绿色环保,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2)本发明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将第一体系与辅剂混匀,简单易行,得到的抑尘剂具有可降解、无毒、无害的优点,并且可起到长效地抑尘效果。
(3)本发明的抑尘方法,简单易行,对煤矿开采、路面粉尘治理等多种应用领域有着良好的抑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光学显微镜下废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内部液滴结构;
图2为光学显微镜下离心中和的废水内部液滴结构;
图3为光学显微镜下离心未中和的废水内部液滴结构;
图4为光学显微镜下未离心中和的废水内部液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抑尘剂,包括第一体系和辅剂;
所述辅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和蒙脱土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一体系中包含动植物油脂,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5%~10%;
所述第一体系的pH为6.5~8;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3%;
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0.5%~5%;
所述蒙脱土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4%。
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可大幅度提高抑尘剂对粉尘的包裹力度,能有效固化煤粉,可以做到长效抑尘;该抑尘剂的润湿性好、成本低、绿色环保,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5%、5.5%、6%、6.5%、7%、7.5%、8%、8.5%、9%或9.5%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植物油脂包括油酸甘油三酯、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和棕榈酸甘油三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植物油脂中,油酸甘油三酯、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和棕榈酸甘油三酯的质量比为(35~40):(25~30):(10~15):(8~15)。例如36:27:12:8、38:37:15:10、39:29:18:15、40:30:10:17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体系为废水处理液。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体系主要由第一体系原液经过中和处理制得;或者,所述第一体系主要由第一体系原液经过中和处理及离心处理制得。
本发明的废水处理液采用餐厨废油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获得。废水作为主要生产材料是由于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动植物油脂(5%~10%),与水结合形成水包油/油包水体系,起到保湿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水处理液主要包括以下组分:重氮为200~250mg/L,总氮为(1.1~1.5)×103mg/L,总磷为120~155mg/L,化学需氧量为(2.9~3.4)×105mg/L,动植物油(动植物油脂)为870~910mg/L;五日生化需氧为量(9.05~9.40)×104mg/L。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水处理液主要包括以下组分:重氮为238mg/L,总氮为1.53×103mg/L,总磷为138mg/L,化学需氧量为3.10×105mg/L,动植物油脂为89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为9.30×104mg/L。
本发明所用的废水本身为一种多重乳状液结构,在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对多重乳状液稳定性影响更大,其原理可根据主要将粉尘与水接触结合后,接触到内部油膜,油膜将其紧紧吸附,一部分通过油膜融进油膜中包裹的水层,外层油滴膜间接地起到了包裹和保湿作用,使粉尘与液滴中的水更加长效的结合在一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1.5%、1.8%、2%、2.5%或3%等。
本发明采用适量的粘合剂主要是在粉尘与水接触时,将粉尘与水牢牢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软膜,将其包裹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0.5%、1%、1.5%、2%、2.5%、3%、3.5%、4%、4.5%或5%。
蒙脱土为含硅酸盐粘土,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晶片层间存在过剩负电荷,通过静电吸附层间阳离子保持电中性,由于层间阳离子的水和作用,蒙脱土可以稳定分散在水中。与其他组分协调配合,可进一步稳定抑尘剂体系,稳固粉尘,提高复合抑尘剂的长效抑尘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蒙脱土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2.5%、3%、3.5%或4%。
本发明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得到的复合抑尘剂可起到长效抑尘的作用,成本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6.5%~8.73%。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4%~2.35%;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75%~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Span(司盘)系列表面活性剂、油酸钾、油酸钠、蓖麻油酸钠、硬脂酸钠、月桂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钾和脂肪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包括Span-20、Span-60、Span-65、Span-80或Span-85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采用上述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可防止废水中的油水分离,使油水更好的混溶,并且具有很好的润湿效果,其主要原理是在亲水固体表面上降低表面能,从而引起接触角增大,将粉尘与水很好地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苯丙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901胶、环氧树脂胶、801胶、902胶和107胶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801胶是由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性介质中经缩聚反应,再经氨基化后而制得的,安全性高。901胶、是由多种高分子聚合物、辅以功能助剂科学配制而成。107胶学名为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是以水为介质的溶液或乳液形成的胶黏剂。苯丙乳液的固含量为40%~4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表面活性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占第一体系质量具体为:油酸钠0.7%~1.25%、Span-80 0.4%~0.6%、Span-85 0.1%~0.2%和油酸钾0.2%~0.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粘合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占第一体系质量具体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25%~0.5%、聚乙烯醇1.25%~2.5%、苯丙乳液1.25%~2%。
本发明采用上述种类的粘合剂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可使粉尘和溶液牢牢结合,提高抑尘剂的的稳定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剂还包括除菌剂,所述除菌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3%~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除菌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3%、4%、5%、7%或9%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除菌剂包括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次氯酸钾、次氯酸锂、次氯酸钙、次溴酸钠和次碘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除菌剂主要是为了除去在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菌群使溶液可长时间保存,以及去除废水的异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体系与所述辅剂混匀。
本发明的复合长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将各组分混匀即可。
所述第一体系与所述辅剂混匀包括以下顺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体系与表面活性剂混匀,再与粘合剂、蒙脱土、除菌剂中的至少一种混匀,得到抑尘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体系与粘合剂混匀,再与表面活性剂、蒙脱土和除菌剂中的至少一种混匀,得到抑尘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体系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采用酸性调节剂对第一体系原液进行中和处理,至所述第一体系原液的pH为6.5~8,得到第一体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性调节剂包括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乙酸钙、乙醇胺、碳酸钠、乙二胺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体系原液为废水原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对所述中和处理后的所述第一体系原液进行离心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心处理的转速为4500~5500r/min,所述离心处理的时间为15~25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心处理的转速包括但不限于为4500r/min、4600r/min、4700r/min、4800r/min、4900r/min、5000r/min、5100r/min、5200r/min、5300r/min、5400r/min或5500r/min。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心处理的时间包括但不限于为15min、16min、17min、18min、19min、20min、21min或25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如上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喷洒在待处理粉尘区域,喷洒量为8~12L/m3
该抑尘方法简单易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粉尘区域包括道路、煤矿和建筑工地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考察本发明中抑尘剂的抑尘效果,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组,采用以下实施方案:
废水原液进行取样观察:先取废水原液10g放置在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配置好的甲基红溶液,染色10min左右,取一滴滴在载玻片上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废水原液内液滴呈现如下形态如附图1,可以观察到内部液滴呈现出油包水状,但使溶液整体呈现出W/O/W状。
将清水和废水原液作为空白对比,取18~26目煤粉均匀平铺于小型培养皿中,清水和废水原液两者各取5g,均匀的滴在培养皿内,滴入时保证液体全部均匀在煤样上平铺摊开,再称重煤样,等待24小时后测量其失水量。24小时后再次测量失水量,再次测量发现废水失水量远远低于清水,说明废水原液保湿性能良好,后续加入其他组分可随机改变其所需性能。
在废水原液的多种性能测试后,将废水原液进行以下四种处理:A组:不离心不中和;B组:离心中和,C组:离心不中和,D组:不离心中和;将这四组分别进行失水量观察实验,方法如清水与废水原液对比实验所述,经过24小时后进行观察。
由于废水本身pH在3左右,取部分废水加入酸性调节剂进行中和处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性调节剂包括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乙酸钙、乙醇胺、碳酸钠、乙二胺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再取中和处理后的废水和未中和的废水进行离心。
24小时后失水量测定发现,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未离心中和的,离心中和的样品失水量较少,在经过24小时观察结论亦是如此。附图2、图3、图4可观察到各个分组在光学显微镜下的液滴形态。
废水原液未加工处理前,有肉眼可见的腐败现象,在酸度值降下来之后,明显可以看出废水不再腐败。
废水经过离心后,杂质不再影响实验观测;中和处理后pH值稳定在6.5~8之间,此时废水不再容易腐败,且可以看出失水量多少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水原液来源于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实施例中涉及的废水处理液为废水原液经过中和处理及离心处理得到的,包括:将废水原液加入酸性调节剂(氢氧化钠)调节废水原液的pH为7.5,再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5000r/min,时间为20min,得到废水处理液。废水处理液包含动植物油脂和水,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废水处理液质量的10%,动植物油脂包含油酸甘油三酯、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和棕榈酸甘油三酯,油酸甘油三酯、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和棕榈酸甘油三酯的质量比为40:27:17:16。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以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废水处理液作为基础液,其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废水处理液质量的1.875%;
将基础液分为等量的三份;第一份基础液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苯丙乳液(记为样品1),固含量为40%,第二份基础液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901胶(记为样品2),第三份基础液作为空白对照样(记为样品3);
称取3份5g煤粉分别平铺于3个小型培养皿中,煤粉样品过18目和26目筛,将上述配置好的三份液体稀释至10%,分别用胶头滴管取2.5g均匀地滴在每份上煤粉上,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11
从表1中可以看出,24小时内失水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样品3、样品2、样品1,24小时内各个煤粉质量衰减严重,过了48小时后,样品1失水量最小。在溶液稳定性方面,除了样品3,样品2、样品1的底部有明显白絮,样品1和样品3的板结性能较佳,样品2的板结性能一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以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废水处理液作为基础液,其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废水处理液质量的1.875%;
将基础液分为等量的四份:其中,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记为样品4);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0.2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记为样品5);第三份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和质量分数为0.2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记为样品6),第四份作为空白对照样(记为样品7);
称取4份5g煤粉分别平铺于4个小型培养皿中,煤粉样品过18目和26目筛,将上述配置好的三份液体稀释至10%,分别用胶头滴管取2.5g均匀地滴在每份上煤粉上,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2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失水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样品7,样品4,样品5,样品6,24小时内各个煤粉质量衰减严重,过了48小时后,样品6失水量最小。在溶液稳定性方面,样品4,样品5,样品6,样品7均未分层,从板结性能来看,样品6板结最优,样品4,样品5的板结效果都较佳,样品7的板结性能较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以加入质量分数为1.875%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2.5%聚乙烯醇和质量分数为0.2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废水处理液作为基础液;
将上述基础液分为等量的三份:其中,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901胶(记为样品8),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苯丙乳液(记为样品9),第三份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901胶和质量分数为0.5%的苯丙乳液(记为样品10);
称取3份5g煤粉分别平铺于3个小型培养皿中,煤粉样品过18目和26目筛,将上述配置好的三份液体稀释至10%,分别用胶头滴管取2.5g均匀地滴在每份上煤粉上,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3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31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失水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样品8、样品9、样品10,24小时内各个煤粉质量衰减严重,过了48小时后,样品8失水量较为严重。在溶液板结性能方面,样品8和样品9号的煤粉样品板结程度一般,样品10的煤粉样品板结程度较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以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0.2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废水处理液作为基础液;
将上述基础液分为等量的三份:其中,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1.875%的表面活性剂(记为样品11);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蒙脱土(记为样品12);第三份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蒙脱土和质量分数为1.875%的表面活性剂(记为样品13);
称取3份5g煤粉分别平铺于3个小型培养皿中,煤粉样品过18目和26目筛,将上述配置好的三份液体稀释至10%,分别用胶头滴管取2.5g均匀地滴在每份上煤粉上,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4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41
从表4中可以看出,失水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样品11、样品12、样品13,24小时内各个煤粉质量衰减严重,从板结性能来看,样品13,样品11号板结性能较优,但是样品12的板结性能较差,从分层角度来看,24小时内三种溶液均未分层,48小时后样品12分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以加入质量分数为1.875%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0.2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质量分数为2.5%的蒙脱土的废水处理液作为基础液;
将上述基础液分为等量的3份:其中,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901胶(记为样品14);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苯丙乳液(记为样品15);第三份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901胶和质量分数为0.5%的苯丙乳液(记为样品16);
称取3份5g煤粉分别平铺于3个小型培养皿中,煤粉样品过18目和26目筛,将上述配置好的三份液体稀释至10%,分别用胶头滴管取2.5g均匀地滴在每份上煤粉上,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5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51
从表5中可以看出,失水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样品15,样品14,样品16,24小时内各个煤粉质量衰减严重,从板结效果来看,样品16,样品14号板结情况良好,样品15对的板结不结实。三者24小时内均未分层,48小时后样品15分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向废水处理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875%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0.2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分数为2.5%的蒙脱土,质量分数为0.5%的901胶和质量分数为0.5%的苯丙乳液,混匀,得到复合抑尘剂(记为样品17);以等量上述废水处理液作为空白对照样,记为样品18。
称取2份5g煤粉分别平铺于2个小型培养皿中,煤粉样品过18目和26目筛,将上述配置好的三份液体稀释至10%,分别用胶头滴管取2.5g均匀地滴在每份上煤粉上,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6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52
从表6中可以看出,失水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样品18、样品17,24小时内各个煤粉质量衰减严重,从板结效果来看,样品17板结情况良好,样品18板结不结实。24小时内均未分层,48小时后二者均未分层。
实施例7
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废除处理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875%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3.75%的粘合剂、质量分数为2.5%的蒙脱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为1:1:1:1的月桂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聚氧乙烯酰胺;粘合剂为质量比为10:1:2:2的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902胶和107胶。
将两个250mL锥形瓶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紫外杀菌20min,分别加入100mL本实施例中上述混合液,再分别加入过无菌膜的次氯酸钠溶液A和次氯酸钠溶液B,其中,次氯酸钠溶液A中的次氯酸钠的质量占废水处理液质量的2.5%,次氯酸钠溶液B的次氯酸钠的质量占废水处理液质量的10%;摇匀后,封口,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5天后观察。
结果表明:加入2.5%次氯酸钠的水样略发霉,10%次氯酸钠的水样清晰且无异味。
本实施例中,对复合抑尘剂(除菌剂为次氯酸钠溶液B,记为样品B)进行失水量测试,具体包括:称取5g煤粉平铺于小型培养皿中,煤粉样品过18目和26目筛,将上述复合抑尘剂稀释至10%,用胶头滴管取2.5g均匀地滴在上煤粉上,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实施例7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61
实施例8
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废除处理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1%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4.35%的粘合剂、质量分数为3.8%的蒙脱土和除菌剂8%,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其中,表面活性剂为:油酸钠1.2%、Span80 0.5%、Span85 0.15%和油酸钾0.25%;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3%,聚乙烯醇2%,苯丙乳液1.5%;除菌剂为次氯酸钾;上述复合抑尘剂记为C。失水量测试方法同实施例7。
表8实施例8的失水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780300200000171
封口,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5天后观察,水样清洗且无异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复合抑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体系和辅剂;
所述辅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和蒙脱土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一体系包含动植物油脂和水,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5%~10%;
所述第一体系的pH为6.5~8;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3%;
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0.5%~5%;
所述蒙脱土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油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6.5%~8.73%;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1.4%~2.35%;
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2.7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油脂包括油酸甘油三酯、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和棕榈酸甘油三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体系为废水处理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油酸钾、油酸钠、蓖麻油酸钠、硬脂酸钠、月桂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钾和脂肪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包括Span-20、Span-60、Span-65、Span-80或Span-85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苯丙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901胶、环氧树脂胶、801胶、902胶和107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剂还包括除菌剂,所述除菌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一体系的质量的3%~10%;
优选地,所述除菌剂包括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次氯酸钾、次氯酸锂、次氯酸钙、次溴酸钠和次碘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体系与所述辅剂混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体系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采用酸性调节剂对第一体系原液进行中和处理,至所述第一体系原液的pH为6.5~8,得到第一体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调节剂包括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乙酸钙、乙醇胺、碳酸钠、乙二胺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体系原液为废水原液;
优选地,所述第一体系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所述中和处理后的所述第一体系原液进行离心处理:
优选地,所述离心处理的转速为4500~5500r/min,所述离心处理的时间为15~25min。
10.一种抑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抑尘剂喷洒在待处理粉尘区域,喷洒量为8~12L/m3
优选地,所述粉尘区域包括道路、煤矿和建筑工地中的至少一种。
CN202210930322.0A 2022-08-03 2022-08-03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Active CN115141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0322.0A CN115141604B (zh) 2022-08-03 2022-08-03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0322.0A CN115141604B (zh) 2022-08-03 2022-08-03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1604A true CN115141604A (zh) 2022-10-04
CN115141604B CN115141604B (zh) 2023-09-01

Family

ID=8341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0322.0A Active CN115141604B (zh) 2022-08-03 2022-08-03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160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911A (zh) * 2004-12-28 2007-12-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灰尘吸附用油剂
US20090090890A1 (en) * 2004-06-03 2009-04-09 Nguyen Van G Compositions for dust suppression and methods
CN106010453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合肥市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抑尘剂
CN108192569A (zh) * 2018-01-22 2018-06-22 天津圣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应用
WO2018176713A1 (zh) * 2017-03-27 2018-10-04 日东(青岛)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效环保型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181646A (zh) * 2018-11-06 2019-01-11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一种促进细颗粒团聚的燃煤电厂用抑尘剂
CN110845993A (zh) * 2019-12-04 2020-02-2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抑尘剂
CN112940681A (zh) * 2021-04-16 2021-06-11 山东章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2405A (zh) * 2021-08-19 2021-10-1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16973A (zh) * 2021-11-26 2022-07-08 山西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抑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0890A1 (en) * 2004-06-03 2009-04-09 Nguyen Van G Compositions for dust suppression and methods
CN101094911A (zh) * 2004-12-28 2007-12-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灰尘吸附用油剂
CN106010453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合肥市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抑尘剂
WO2018176713A1 (zh) * 2017-03-27 2018-10-04 日东(青岛)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效环保型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8192569A (zh) * 2018-01-22 2018-06-22 天津圣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应用
CN109181646A (zh) * 2018-11-06 2019-01-11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一种促进细颗粒团聚的燃煤电厂用抑尘剂
CN110845993A (zh) * 2019-12-04 2020-02-2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抑尘剂
CN112940681A (zh) * 2021-04-16 2021-06-11 山东章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2405A (zh) * 2021-08-19 2021-10-1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16973A (zh) * 2021-11-26 2022-07-08 山西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抑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XON-HARDY, DW ET AL.: "The Use of Oil Refinery Wastes as a Dust Suppression Surfactant for Use in Min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vol. 25, no. 8, pages 1189 - 119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1604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6364B1 (fr) Composition de chaux pulverulente,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EP2908943A1 (en) Plant based material, coated with lipids, useful in adsorbing petroleum products, processes for making these, and uses thereof
US201301683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oil from fluid streams
Chen et al. Oxidant-induced plant phenol surface chemistry for multifunctional coatings: Mechanism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kpen et al.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removal of colour from waste water by mango seed shell based activated carbon
EP2014829A1 (en) A method for coating a paper product
US20120178849A1 (en) Resin powder containing aluminum salt,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and resin composition, phosphorus adsorbent, antibacterial agent or antifungal agent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86488C (zh) 含纳米银颗粒抗菌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551054B (zh) 一种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1130A (zh) 一种饮用水处理用缓释抗菌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305330A1 (en) Advanced viscoelastic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20070227399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wood
WO2018047010A1 (en) Biochar-based material and method of its preparation
TW201223942A (en) Papermaking additives for roll release improvement
CN115651376B (zh) 一种用于可循环使用包装产品的可堆肥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Excellent hydrophilic and anti-bacterial fouling PVDF membrane based on ag nanoparticle self-assembled PCBMA polymer brush
CN115141604A (zh) 复合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抑尘方法
CN111280240A (zh) 山苍子精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三文鱼保鲜中的应用
CH630324A5 (it) Procedimento per il disinquinamento di acque dolci e marine da idrocarburi.
CN113308458A (zh) 一种用于吸附降解海面油污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3366A (zh) 一种复配纳米凝胶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U2319541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орбента
CN110129397A (zh) 一种牡蛎肽的制备方法
CN110354537A (zh) 一种化工用亲水疏油吸附颗粒
CN115836680A (zh) 一种卡波姆除霉凝胶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