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0485A -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0485A
CN115140485A CN202210778408.6A CN202210778408A CN115140485A CN 115140485 A CN115140485 A CN 115140485A CN 202210778408 A CN202210778408 A CN 202210778408A CN 115140485 A CN115140485 A CN 115140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sorted
sorting
task
total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84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0485B (zh
Inventor
任昱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c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c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c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c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84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0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0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0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1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with data re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33Position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41Quantity of 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分拣方法包括: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所述取货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总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大于所述待分拣总数;接收关联取货任务的货品领取数量;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任务;接收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接收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本申请能够避免由于领取到损耗商品导致分拣员需多次在货位和分拣口之间往返,从而提高分拣员分拣效率。

Description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仓库分拣中,分拣员通过将货位领取的待分拣货品运输至对应的分拣口来实现货品的分拣。
然而,货品在运输、存储、搬运、分拣等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包装破损(如真空漏气)等情况;若分拣员领取的待分拣货品发生损耗或在分拣过程中发生损耗,分拣员需要记录下重领的数量、还未分拣的分拣口,返回货位重领未损耗的待分拣货品并再次分拣,耗时费力;且由分拣员进行人工记忆容易出现分拣错误的情况。此外,分拣员返回货位重领时,往往是将损耗货品放回货位,无法与其他货品进行区分,从而损耗货品容易被再次领取,同时,也无法统计损耗货品的数量。
由此,如何避免由于领取到损耗商品导致分拣员需多次在货位和分拣口之间往返,从而提高分拣员分拣效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而避免由于领取到损耗商品导致分拣员需多次在货位和分拣口之间往返,从而提高分拣员分拣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拣方法,包括:
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所述取货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总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大于所述待分拣总数,所述历史损耗概率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
接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货品领取数量;
展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任务,所述分拣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数量;
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
接收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根据如下步骤计算:
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以及货位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
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损耗区返还数量由分拣员输入、仓库管理员输入或者自损耗区的货品数量计数器获取。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以及货位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历史损耗概率:
P1=(S2-S1-S3)/S1,
其中,P1为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S1为所述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S2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品领取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S3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历史损耗概率:
P2=S4/S1,
其中,P2为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S1为所述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S4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损耗区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与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之差生成待重领数量;
根据所述待重领数量,生成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重领任务,所述重领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重领数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与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之差生成待分拣挂起数量;
根据所述待分拣挂起数量,生成所述取货挂起任务,所述取货挂起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挂起数量;
根据所述已分拣数量生成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挂起任务,所述分拣挂起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挂起数量,
其中,所述取货挂起任务与所述分拣挂起任务用以与新分配的所述待分拣商品的取货任务和分拣任务合并。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分拣装置,包括:
取货任务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所述取货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总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大于所述待分拣总数,所述历史损耗概率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
货品领取数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货品领取数量;
分拣任务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任务,所述分拣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数量;
货品已分拣数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
返还数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步骤。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一方面,本申请将损耗区从原本的货位中区分开来,从而分拣员在返还货品时,可以分别将未损耗货品返还至货位处,将损耗货品返还至损耗区,由此,可以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计算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便于进行货品的库存管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可以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推荐领取数量,并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所述推荐领取数量,以通过推荐领取数量提示分拣员进行货品的领取,避免由于分拣员按分拣数量领取货品,当货品损耗时,需要记录损耗货品的数量以及对应的分拣口,重新回到货位再次领取货品进行分拣的重复分拣过程,提高分拣员的分拣效率的同时,也无需分拣员自行记录,进而提高分拣分准确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领取分拣任务的界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任务的取货界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任务界面。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重领任务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挂起任务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装置的模块图。
图8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步骤。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方法的流程图。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所述取货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总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大于所述待分拣总数,所述历史损耗概率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
具体而言,本申请可以将推荐领取数量和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一并显示,以提醒分拣员多领取一些待分拣货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向分拣员展示其可领取的分拣任务时,也可以将各分拣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关联分拣任务进行显示,如图2所示。在分拣员的分拣端的领取分拣任务的界面210,可以向分拣员展示其可以领取的多个分拣任务,各分拣任务的商品、分拣总数、推荐领取数量、拣货进度等。当分拣员选择“我要分拣”控件时,接取其所选择的分拣任务。在一些变化例中,分拣员的分拣任务可以直接由系统分配,从而分拣员可以直接进行分拣任务的查看,无需接取分拣任务。
具体而言,参见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任务的取货界面220。分拣任务的取货界面220用以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取货任务可以显示待取货商品、货位、待分拣数量、推荐领取数量等。
具体而言,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可以为待分拣总数/历史损耗概率。进一步地,根据计算结果可以进行取整,以便于分拣员进行参考取货。优选地,当计算结果具有小数时,可以将计算结果的整数值加一作为推荐领取数量以保证领取到的货品足够分拣员进行分拣。进一步地,四舍五入的取整方式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一些变化例中,也可以不对计算结果进行取整。
进一步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也可以为待分拣总数/历史损耗概率±误差值。误差值可以按需设置,或者根据历史分拣记录统计计算获得。本申请可以实现更多的变化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而言,本申请中将损耗区区别于货位设置。例如,可以将损耗区在物理上独立于货位设置。损耗区可以统一设置在一货架处。损耗区可以对不同的损耗货品进行区分放置(例如,货架预先划分出不同的放置区域),以便于分拣员和仓库管理人员进行统计。损耗区也可以不对不同的损耗货品进行区分放置,分拣员将损耗货品返还至损耗区时,可以自行对损耗货品进行统计上传,无需再按分区返还损耗货品,以便于损耗货品统一进行损耗处理,减少对损耗区进行管理的成本。损耗区也可以关联货品的原货位设置。例如,可以在货品的原货位中划分出一区域,用于作为损耗货品的返还。可以通过在货位处进行原货位和损耗区标记,以便于分拣员进行区分。
具体而言,所述历史损耗概率可以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计算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具体而言,货位返还数量为返还至货位的非损耗货品数量。损耗区返还数量为返还至设定损耗区的损耗货品数量。
具体而言,设定历史时间段可以按需设置。设定历史时间段例如可以设置为1小时、半天、1天等。进一步地,设定历史时间段可以根据分拣周期来设置。例如,当分拣任务周期性生成(例如根据半天/1天的物流订单/购物订单,进行统计生成一次分拣任务)时,分拣任务的执行也具有周期性(例如分拣周期为半天或1天),由此,设定历史时间段根据分拣周期来设置,以保证对分拣周期内的分拣记录进行统计,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所述损耗区返还数量可以由分拣员输入、仓库管理员输入或者自损耗区的货品数量计数器获取。在具体的实现中,分拣员在返还损耗货品至损耗区时,可以进行返还的损耗货品的统计,从而输入到分拣系统中。在另一些实现中,仓库管理员可以按设定周期对仓库中的损耗区进行盘点,从而通过判断统计获得损耗区的损耗货品数量。进一步地,损耗区还可以设置有货品数量计数器。货品数量计数器例如可以是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从而当分拣员返还损耗货品时,可以依据传感器的感测数据,对分拣员返还损耗货品的数量进行计数。进一步地,货位返还数量也可以由分拣员输入、仓库管理员输入或者自损耗区的货品数量计数器获取。本申请并非以此为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以及货位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历史损耗概率:
P1=(S2-S1-S3)/S1,
其中,P1为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S1为所述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S2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品领取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S3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例如,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为100,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品领取数量总和为105,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为2,则历史损耗概率=(105-100-2)/100=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品领取数量可以包括分拣员一次性领取多件所述待分拣货品,还可以包括分拣员重领的货品领取数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历史损耗概率:
P2=S4/S1,
其中,P2为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S1为所述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S4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损耗区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例如,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为100,所述待分拣货品的损耗区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为3,则历史损耗概率=3/100=3%。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历史损耗概率P也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723093320000081
Figure BDA0003723093320000082
其中,S1为所述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S2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品领取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S3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
本申请还可以实现更多历史损耗概率的计算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步骤S120:接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货品领取数量。
具体而言,分拣员在领取货品后,可以通过诸如图3示出的取货界面,输入货品领取数量,并操作“领料完成,开始分拣”控件,记录其货品领取数量。
步骤S130:展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任务,所述分拣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数量。
具体而言,分拣任务界面可以参考图4。分拣任务界面230中可以显示待分拣货品、货位、损耗区、托盘上预计剩余货品数量(也即货品领取数量与已分拣数量之差)、待分拣数量、各分拣口标识以及各分拣口的应分拣数量。分拣员可以查看分拣任务界面230进行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以按各分拣口的应分拣数量将待分拣货品分拣至对应的分拣口。
步骤S140: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
具体而言,分拣员在分拣过程中,在每个分拣口分拣完后,可以在当前的分拣口输入已分拣数量。例如,通过划动/长按该分拣口等形式,触发可修改分拣数量,以显示如图4所示出的数量输入框。数量输入框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已分拣数量,或者操作“+”和“-”控件来进行已分拣数量的调整。进一步地,由于分拣口按序排列,分拣员依次按分拣口的顺序进行分拣,从而若已分拣数量与应分拣数量具有差异,仅会存在于当前分拣的最后一个分拣口,因此,分拣员可以仅在当前分拣的最后一个分拣口(如S003)输入已分拣数量。
分拣员可以操作分拣任务界面230中的“提前结束”控件,由此,系统可以自动汇总未分拣的分拣口及数量,分拣员可以根据提示再次重领或挂起,在下批次分拣该货品时一并领取。
步骤S150:接收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
具体而言,分拣员在完成此次分拣后,可以将领取的非损耗货品返还至货位,将损耗货品返还至损耗区。例如,分拣员可以操作分拣任务界面230中的“返还”控件,以进行货品返还。货品返还界面可以包括货位返还任务和/或损耗区返还任务。货位返还任务关联货位显示,并提供有货位返还数量输入框。损耗区返还任务关联返还取显示,并提供有损耗区返还数量输入框。由此,分拣员可以在返还货品时,输入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
在本发明提供的分拣方法中,一方面,本申请将损耗区从原本的货位中区分开来,从而分拣员在返还货品时,可以分别将未损耗货品返还至货位处,将损耗货品返还至损耗区,由此,可以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计算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便于进行货品的库存管理;另一方面,本申请可以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推荐领取数量,并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所述推荐领取数量,以通过推荐领取数量提示分拣员进行货品的领取,避免由于分拣员按分拣数量领取货品,当货品损耗时,需要记录损耗货品的数量以及对应的分拣口,重新回到货位再次领取货品进行分拣的重复分拣过程,提高分拣员的分拣效率的同时,也无需分拣员自行记录,进而提高分拣分准确率。
下面参见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重领任务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步骤S150中的一个具体实现:
步骤S151:根据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与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之差生成待重领数量。
步骤S152:根据所述待重领数量,生成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重领任务,所述重领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重领数量。
由此,根据步骤S151至步骤S152可以生成重领任务,分拣员可以基于重领任务的取货货位以及待重领数量,自取货货位再次领取货品并进行分拣。进一步地,也可以基于待重领数量和历史损耗概率计算推荐重领数量,以关联重领任务进行显示。
下面参见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挂起任务的流程图。图6示出了步骤S150中的另一个具体实现:
步骤S154:根据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与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之差生成待分拣挂起数量。
步骤S155:根据所述待分拣挂起数量,生成所述取货挂起任务,所述取货挂起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挂起数量。
步骤S156:根据所述已分拣数量生成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挂起任务,所述分拣挂起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挂起数量,
其中,所述取货挂起任务与所述分拣挂起任务用以与新分配的所述待分拣商品的取货任务和分拣任务合并。
具体而言,考虑到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与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之差通常较小,为了避免分拣员为了较小数量的货品进行取货和分拣,本申请可以通过步骤S154至步骤S156可以生成分拣挂起任务,挂起任务可以和新的分拣任务合并,分拣员每次分拣时可以领取数量较多的货品进行分拣,避免分拣员在货位和分拣口多次往返。
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分拣方法的多个具体实现方式,各实现方式可以独立或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制。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流程图仅仅是示意性地,各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并非以此为限制,步骤的拆分、合并、顺序交换、其它同步或异步执行的方式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参见图7,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装置的模块图。分拣装置300,其包括取货任务展示模块310、货品领取数量接收模块320、分拣任务展示模块330、货品已分拣数量接收模块340以及返还数量接收模块350。
取货任务展示模块310用于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所述取货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总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大于所述待分拣总数,所述历史损耗概率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
货品领取数量接收模块320用于接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货品领取数量;
分拣任务展示模块330用于展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任务,所述分拣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数量;
货品已分拣数量接收模块340用于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
返还数量接收模块350用于接收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拣装置中,一方面,本申请将损耗区从原本的货位中区分开来,从而分拣员在返还货品时,可以分别将未损耗货品返还至货位处,将损耗货品返还至损耗区,由此,可以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计算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便于进行货品的库存管理;另一方面,本申请可以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推荐领取数量,并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所述推荐领取数量,以通过推荐领取数量提示分拣员进行货品的领取,避免由于分拣员按分拣数量领取货品,当货品损耗时,需要记录损耗货品的数量以及对应的分拣口,重新回到货位再次领取货品进行分拣的重复分拣过程,提高分拣员的分拣效率的同时,也无需分拣员自行记录,进而提高分拣分准确率。
图7仅仅是示意性的示出本发明提供的分拣装置300,在不违背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模块的拆分、合并、增加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供的分拣装置300可以由软件、硬件、固件、插件及他们之间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例如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拣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所述分拣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7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租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租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租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租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拣方法的步骤。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5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5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5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520和处理单元510)的总线530、显示单元5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所述分拣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510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5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5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5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5203。
所述存储单元5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205的程序/实用工具5204,这样的程序模块5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5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5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讯,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租户能与该电子设备500交互的设备通讯,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5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讯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讯。这种通讯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讯。网络适配器560可以通过总线530与电子设备500的其它模块通讯。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述所述分拣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一方面,本申请将损耗区从原本的货位中区分开来,从而分拣员在返还货品时,可以分别将未损耗货品返还至货位处,将损耗货品返还至损耗区,由此,可以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计算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便于进行货品的库存管理;另一方面,本申请可以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推荐领取数量,并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所述推荐领取数量,以通过推荐领取数量提示分拣员进行货品的领取,避免由于分拣员按分拣数量领取货品,当货品损耗时,需要记录损耗货品的数量以及对应的分拣口,重新回到货位再次领取货品进行分拣的重复分拣过程,提高分拣员的分拣效率的同时,也无需分拣员自行记录,进而提高分拣分准确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所述取货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总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大于所述待分拣总数,所述历史损耗概率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
接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货品领取数量;
展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任务,所述分拣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数量;
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
接收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根据如下步骤计算:
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以及货位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或者
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损耗区返还数量由分拣员输入、仓库管理员输入或者自损耗区的货品数量计数器获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以及货位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历史损耗概率:
P1=(S2-S1-S3)/S1,
其中,P1为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S1为所述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S2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品领取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S3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计算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历史损耗概率:
P2=S4/S1,
其中,P2为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S1为所述待分拣货品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待分拣总数,S4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损耗区返还数量在所述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总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与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之差生成待重领数量;
根据所述待重领数量,生成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重领任务,所述重领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重领数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与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之差生成待分拣挂起数量;
根据所述待分拣挂起数量,生成所述取货挂起任务,所述取货挂起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挂起数量;
根据所述已分拣数量生成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挂起任务,所述分拣挂起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挂起数量,
其中,所述取货挂起任务与所述分拣挂起任务用以与新分配的所述待分拣商品的取货任务和分拣任务合并。
8.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货任务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待分拣货品的取货任务及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推荐领取数量,所述取货任务包括取货货位以及待分拣总数,所述推荐领取数量根据待分拣货品的历史损耗概率以及待分拣总数计算,所述推荐领取数量大于所述待分拣总数,所述历史损耗概率根据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待分拣总数、货品领取数量、货位返还数量以及损耗区返还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计算;
货品领取数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关联所述取货任务的货品领取数量;
分拣任务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待分拣货品的分拣任务,所述分拣任务包括分拣口以及分拣口待分拣数量;
货品已分拣数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关联所述分拣任务的货品已分拣数量,根据所述货品已分拣数量更新所述取货任务和/或分拣任务;
返还数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分拣货品的货位返还数量和/或损耗区返还数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分拣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分拣方法。
CN202210778408.6A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40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408.6A CN115140485B (zh)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408.6A CN115140485B (zh)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485A true CN115140485A (zh) 2022-10-04
CN115140485B CN115140485B (zh) 2023-07-04

Family

ID=83409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8408.6A Active CN115140485B (zh)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048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4225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Jammu Vinay Bhaskar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loss of utilization of mobile assets
CN101976377A (zh) * 2002-01-23 2011-02-16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库存管理系统
CN103416985A (zh) * 2013-07-13 2013-12-04 成都九龙柜业有限公司 一种储存空间模块化的密集柜
CN110239868A (zh) * 2019-06-29 2019-09-17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取货任务分配方法及其货品分拣系统
CN110245890A (zh) * 2019-05-28 2019-09-17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货品分拣方法及货品分拣系统
DE202020104954U1 (de) * 2020-08-27 2020-09-02 Rocket Solution Gmbh Shuttle für ein Regalsystem und Regalsystem
BE1027702A1 (nl) * 2019-10-22 2021-05-18 Jong Andy Cor De Inrichting voor het aanleveren van medische implantaten aan een chirurg in een operatiekamer
CN113095766A (zh) * 2021-04-30 2021-07-09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分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43510A1 (zh) * 2020-01-16 2021-07-22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82869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8681A (zh) * 2021-12-24 2022-04-12 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377A (zh) * 2002-01-23 2011-02-16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库存管理系统
US20040064225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Jammu Vinay Bhaskar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loss of utilization of mobile assets
CN103416985A (zh) * 2013-07-13 2013-12-04 成都九龙柜业有限公司 一种储存空间模块化的密集柜
CN110245890A (zh) * 2019-05-28 2019-09-17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货品分拣方法及货品分拣系统
CN110239868A (zh) * 2019-06-29 2019-09-17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取货任务分配方法及其货品分拣系统
CN112967002A (zh) * 2019-06-29 2021-06-15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取货任务分配方法及其货品分拣系统
BE1027702A1 (nl) * 2019-10-22 2021-05-18 Jong Andy Cor De Inrichting voor het aanleveren van medische implantaten aan een chirurg in een operatiekamer
WO2021143510A1 (zh) * 2020-01-16 2021-07-22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DE202020104954U1 (de) * 2020-08-27 2020-09-02 Rocket Solution Gmbh Shuttle für ein Regalsystem und Regalsystem
CN113095766A (zh) * 2021-04-30 2021-07-09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分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2869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8681A (zh) * 2021-12-24 2022-04-12 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485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8027B (zh) 一种订单任务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US10078815B2 (en) Overstock inventory sorting at retail sales facilities
TWI486885B (zh) 對多個請求群組提供不同服務品質的效率庫存管理
JP4972441B2 (ja) ピッキング作業管理システム
CN105427070B (zh) 一种降低库存碎片率的方法及装置
US1073355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and tracking of products based on sales and controlling restocking as a function of the determined demand in a retail environment
US20160125345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 operational health score
CN10887608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601106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in-progress inventory audit
CN111738656A (zh) 内配出库中的分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560407B2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CN114969040A (zh)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33069A (zh) 智能仓储出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88596B2 (en) Storage optimization for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N115140485A (zh) 分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9177A (zh) 一种任务调度系统和方法
US1195464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icking information of i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240363A (zh) 物流订单任务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计算机介质
CN112131894A (zh) 分拣物品的方法、系统、眼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4846284B2 (ja) 商品引当装置、商品引当方法、および商品引当プログラム
CN111126722A (zh)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商品盘点的方法
CN114926113A (zh) 分拣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196741B2 (ja) 納入タイミング指示カードの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JPWO2018220748A1 (ja) 仕分制御装置、仕分制御方法、および仕分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6433156A (zh) 物品缺货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