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9772B -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9772B
CN115139772B CN202110744962.8A CN202110744962A CN115139772B CN 115139772 B CN115139772 B CN 115139772B CN 202110744962 A CN202110744962 A CN 202110744962A CN 115139772 B CN115139772 B CN 115139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ear
wheel
shaft
redu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49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9772A (zh
Inventor
杨冬生
杨胜麟
高缘
邹小松
李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49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97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6241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771A1/zh
Priority to JP2023560215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3817A/ja
Priority to KR1020237032708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47203A/ko
Priority to EP22831592.5A priority patent/EP429935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139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9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772B/zh
Priority to US18/383,586 priority patent/US20240051387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clut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43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 B60K17/046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with planetary gearing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B60K1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of mechanica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 B60K17/1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provided between independent half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separate mechanical assemblie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to the front or to the rear wheels or set of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5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fluid or electric motor, for driving one or more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37/041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61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axle being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0/00Purpose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 B60Y2300/80Control of differentials
    • B60Y2300/84Differential lo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21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34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forward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And Mounting Of Devices That Control Transmission Of Motive Forc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该电驱动总成包括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及第二车轮驱动总成,所述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一脱挡机构,在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的动力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第一车轮;所述第二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二脱挡机构,在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二电机的动力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第二车轮。应用本申请的电驱动总成的汽车,在选择使用两驱模式时,断开前轴或后轴的电驱动总成的第一脱挡机构及第二脱挡机构,可以减小或切断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随转时的拖曳阻力,提高整车经济性和续航里程。

Description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汽车驱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四轮驱动系统由四个电机各自独立驱动汽车的四个车轮,四个车轮的转矩和速度可以彼此独立精确控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如实现更小半径转弯、辅助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功能、辅助转向功能及辅助制动功能等,轮边驱动是四轮驱动系统常常采纳的方案,在现有的轮边驱动方案中,左右两套驱动总成往往自成一体,或者只是仅仅简单的机械连接,集成度不高,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此外,由于现有的轮边驱动方案,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始终与车轮保持耦合,四驱车辆在选择使用两驱模式驱动时,电机和减速齿轮随转时产生拖曳阻力,降低了整车经济性和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四驱车辆在选择使用两驱模式驱动时,电机和减速齿轮随转时产生拖曳阻力,降低了整车经济性和续航里程的问题,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总成,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车轮的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及用于驱动第二车轮的第二车轮驱动总成,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中的一个为左侧车轮,另一个为右侧车轮;
所述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一脱挡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车轮之间,所述第一脱挡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车轮的动力传递中断;
所述第二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二脱挡机构,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车轮之间,所述第二脱挡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车轮的动力传递中断。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四轮驱动系统,包括前驱动桥及后驱动桥,所述前驱动桥及后驱动桥上均设置有上述的电驱动总成。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电驱动总成或四轮驱动系统。
应用本申请的电驱动总成的汽车,在选择使用两驱模式时,断开前轴或后轴的电驱动总成的第一脱挡机构及第二脱挡机构,可以减小或切断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随转时的拖曳阻力,提高整车经济性和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右侧视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的侧视图;
图14是本申请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第十七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第十八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第十九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第二十实施例提供的四轮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第二十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00、汽车;1000、四轮驱动系统;100、电驱动总成;200、第一车轮;2001、第一车轮的轮轴;300、第二车轮;3001、第二车轮的轮轴;400、前驱动桥;500、后驱动桥;
1、第一车轮驱动总成;11、第一电机;12、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1、第一减速齿轮组;1211、第一主动齿轮;1212、第一从动齿轮;122、第二减速齿轮组;1221、第二主动齿轮;1222、第二从动齿轮;1223、第一过渡齿轮;123、第三减速齿轮组;1231、第三主动齿轮;1232、第三从动齿轮;124、第一输入轴;125、第一输出轴;126、第一中间轴;127、第二中间轴;127a、第一中间齿轮;128、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壳体;129、第四减速齿轮组;1291、四主动齿轮;1292、第四从动齿轮;13、第一脱挡机构;14、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1、齿圈;142、行星架;143、太阳轮;
2、第二车轮驱动总成;21、第二电机;22、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1、第四减速齿轮组;2211、第四主动齿轮;2212、第四从动齿轮;222、第五减速齿轮组;2221、第五主动齿轮;2222、第五从动齿轮;223、第六减速齿轮组;2231、第六主动齿轮;2232、第六从动齿轮;2233、第二过渡齿轮;224、第二输入轴;225、第二输出轴;226、第三中间轴;227、第四中间轴;227a、第二中间齿轮;228、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壳体;2281、间支撑结构;229、第七减速齿轮组;2291、第七主动齿轮;2292、第七从动齿轮;220、第八减速齿轮组;2201、第八主动齿轮;2202、第八从动齿轮;23、第二脱挡机构;24、锁止轴;25、锁止齿轮;26、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1、齿圈;262、行星架;263、太阳轮;
3、锁止机构;31、第一锁止机构;32、第二锁止机构;
4、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车轮的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及用于驱动第二车轮的第二车轮驱动总成,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中的一个为左侧车轮,另一个为右侧车轮;所述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一脱挡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车轮之间,所述第一脱挡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车轮的动力传递中断;所述第二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二脱挡机构,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车轮之间,所述第二脱挡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车轮的动力传递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具有两个驱动挡位,所述第一脱挡机构的接合位置包括第一接合位置与第二接合位置;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一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1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二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2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具有两个驱动挡位,所述第二脱挡机构的接合位置包括第一接合位置与第二接合位置;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一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1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二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2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二车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驱动总成与第二车轮驱动总成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平行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其中一个与对应车轮的轮轴平行间隔且与对应车轮的轮轴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其中一个与对应车轮的轮轴同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之间;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结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二输出端处;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二车轮传动连接;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二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车轮,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结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同轴,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三者相互平行间隔,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呈三角布置。
在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呈三角布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结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呈三角布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处;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二车轮传动连接;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呈三角布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二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车轮,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为集成单向离合器的同步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为为集成扭转盘的同步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与第一车轮的轮轴之间设置第一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与第二车轮的轮轴之间设置第二行星齿轮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车轮的轮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车轮的轮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车轮的轮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车轮的轮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减速机构采用两级减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减速机构采用三级减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齿轮减速机构采用两级减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齿轮减速机构采用三级减速。
应用本申请的电驱动总成的汽车,在选择使用两驱模式时,断开前轴或后轴的电驱动总成的第一脱挡机构及第二脱挡机构,可以减小或切断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随转时的拖曳阻力,提高整车经济性和续航里程。
另外,本申请的电驱动总成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驱动第一车轮,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驱动第二车轮,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差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因而具备电子差速功能,通过控制两个电机的转速差,实现车辆转向功能。
(2)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扭矩可以不同,具备电子差扭功能,可以实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中的一个为左车轮,另一个为右车轮)扭矩一正一反,从而减小转弯半径。
(3)通过两个电机的制动能量回收,可以实现辅助制动功能。
(4)通过控制两个电机的辅助制动,可以实现辅助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功能。
(5)通过控制两个电机的转速差,实现车辆转向功能,可以实现辅助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与多个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
下文中,X向表示汽车的前后方向,Y向表示汽车的左右方向。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车轮200的第一车轮驱动总成1及用于驱动第二车轮300的第二车轮驱动总成2,第一车轮200为左侧车轮,第二车轮300为右侧车轮。
第一车轮驱动总成1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一脱挡机构13,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连接在第一电机11与第一车轮200之间,第一脱挡机构13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脱挡机构1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动力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传递至第一车轮200;在第一脱挡机构1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电机11与第一车轮200的动力传递中断。
第二车轮驱动总成2包括第二电机21、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及第二脱挡机构23,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连接在第二电机21与第二车轮300之间,第二脱挡机构13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二脱挡机构2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二电机21的动力能够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传递至第二车轮300;在第二脱挡机构2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二电机21与第二车轮300的动力传递中断。
本实施例中,电驱动总成呈H型布置,第一电机11及第二电机21采用铁心直径小,长度较长的细长型电机,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平行布置,且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与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均沿汽车左右方向延伸。第二电机2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同轴设置,大幅缩减了电驱动总成100的Y向长度,充分利用了汽车的X向空间。
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在前后方向上并排布置,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位于两个电机的左右两侧,电控箱可采用多合一方案,做成扁平型结构,安装在两个电机的上方,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实现了电机、电控及减速器的高度集成。
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为单挡三级齿轮减速器,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第一中间轴126及第二中间轴127,第一减速齿轮组1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211及第一从动齿轮1212,第二减速齿轮组1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221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1231及第三从动齿轮1232;第一输入轴124与第一电机11连接,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211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设置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第二从动齿轮1222及第三主动齿轮1231设置在第二中间轴127上,第三从动齿轮1232设置在第一输出轴125上。
第二从动齿轮1222为空套在其所处的轴(第二中间轴127)上的空套齿轮,其余的挡位齿轮为固定在其所处的轴上的固定齿轮,第一脱挡机构13为第一同步器S1,第一同步器S1设置在第二从动齿轮1222的轴向一侧;第一同步器S1可选择性地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接合与脱开,以实现第二从动齿轮1222与其所处轴的结合或断开。第一同步器S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接合时,第一电机1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一输入轴124、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及第一输出轴125传递至第一车轮200。第一同步器S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脱开时,第一电机11至第一车轮200的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二从动齿轮1222处断开。
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为单挡三级齿轮减速器,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包括第四减速齿轮组221、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第二输入轴224、第二输出轴225、第三中间轴226及第四中间轴227,第四减速齿轮组2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2211及第四从动齿轮2212,第五减速齿轮组2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2221及第五从动齿轮2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2231及第六从动齿轮2232;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电机21连接,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连接,第四主动齿轮2211设置在第二输入轴224上,第四从动齿轮2212及第五主动齿轮2221设置在第三中间轴226上,第五从动齿轮2222及第六主动齿轮2231设置在第四中间轴227上,第六从动齿轮2232设置在第二输出轴227上。
第五从动齿轮2222为空套在其所处的轴(第四中间轴227)上的空套齿轮,其余的挡位齿轮为固定在其所处的轴上的固定齿轮,第二脱挡机构23为第二同步器S2,第二同步器S2设置在第五从动齿轮2222的轴向一侧;第二同步器S2可选择性地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接合与脱开,以实现第五从动齿轮2222其所处轴的结合或断开。第二同步器S2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接合时,第二电机2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二输入轴224、第四减速齿轮组221、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及第二输出轴225传递至第二车轮300。第二同步器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脱开时,第二电机21至第二车轮300的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五从动齿轮1222处断开。
当电驱动总成进入到随转模式时,第一同步器S1可将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的动力断开,第一电机11、第一减速齿轮组121和第二减速齿轮组122将保持静止。第二同步器S2可以将第五减速齿轮组222和第六减速齿轮组223的动力断开,第二电机21、第四减速齿轮组221和第五减速齿轮组222保持静止。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第一中间轴126及第二中间轴127相互间隔且平行,第一输入轴124与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同轴连接。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第一中间轴126及第二中间轴12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壳体128上。第二输入轴224、第三中间轴226及第四中间轴227相互间隔且平行,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同轴连接或一体构造,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输出轴225同轴且在横向上相互间隔。第三中间轴226及第四中间轴22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壳体228上。第二输出轴225的远离第二电机21的一端通过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壳体228上,第二输出轴225的靠近第二电机21的一端通过轴承旋转支撑在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中间支撑结构2281上。中间支撑结构2281位于壳体228内。
参见图2及图3,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布置形式不同,第一输入轴124的中心线与第一中间轴126的中心线的垂线L1和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中间轴126的中心线的垂线L2的夹角大于90度。第二输入轴224的中心线与第三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L3和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一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的夹角小于90度。具体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输出轴225同轴,第二输入轴224的中心线与第三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L3和第二输出轴125与第三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重合,即夹角为0。
第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车轮驱动总成1与第二车轮驱动总成2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3,锁止机构3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的动力中断。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锁止机构3设置在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即锁止机构3设置在传动末端。
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为空心轴,第一输出轴125的远离第一车轮200的一端通过一根穿过第二电机21的电机的连接轴4连接至锁止机构3的一端,锁止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输出轴225的一端,以此,锁止机构3连接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第一输出轴125、连接轴4及第二输出轴225同轴。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通过第一输出轴125、连接轴4、锁止机构3及第二输出轴225结合,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的动力中断。
设置锁止机构3有以下几个好处:
(1)当一侧车轮进入湿滑路面或陷入泥坑时,可以通过接合锁止机构,将两个电机的扭矩全部输出至另一侧车轮,实现差速锁功能,脱困能力极强。
(2)可以结合整车行驶工况,通过控制锁止机构的接合与脱开,实现单电机驱动和双电机独立驱动两种模式的切换,保证电机尽量工作在高效区间,节省能耗,提高汽车续航里程。
(3)当一侧电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接合锁止机构,使得另一侧正常工作的电机同时驱动两个车轮,以实现低速跛行功能。
(4)锁止机构设计在传动末端,并布置在第二电机的轴线上,地面对一个车轮的作用力直接经过轮轴和锁止机构传递到另一个轮轴,不会对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齿轮产生载荷,可以有效减小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齿轮的载荷,进而使得对齿轮的径向尺寸要求降低,以此增大离地间隙,提高车辆通过性。
应用本实施例的电驱动总成100的汽车(四驱),在选择使用两驱模式时,断开前轴或后轴的电驱动总成100的第一脱挡机构13及第二脱挡机构23,可以减小或切断第一电机11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和第二电机11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随转时的拖曳阻力,提高整车经济性和续航里程。
第一脱挡机构13的位置并不限于第二中间轴127,例如,在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脱挡机构13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24上,此时,第一主动齿轮1211为空套齿轮,其它挡位齿轮为固定齿轮。
在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脱挡机构13设置在第一输出轴125上,此时,第三从动齿轮1232为空套齿轮,其它挡位齿轮为固定齿轮。
在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脱挡机构13设置在第一中间轴126上,此时,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中的其中一个为空套齿轮,其它挡位齿轮为固定齿轮。
第二实施例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总成,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取消第一车轮驱动总成与第二车轮驱动总成之间的锁止机构。
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减少了零部件,成本更低。适用于不需要太强脱困能力的车型。
第三实施例
图4所示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为两挡多级齿轮减速器。
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为两挡三级齿轮减速机构,第一脱挡机构13的接合位置包括第一接合位置与第二接合位置;在第一脱挡机构13切换至第一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动力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1挡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一车轮200;在第一脱挡机构13切换至第二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动力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2挡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一车轮200。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具有两个驱动挡位,第二脱挡机构22的接合位置包括第一接合位置与第二接合位置;在第二脱挡机构23切换至第一接合位置时,第二电机21的动力能够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1挡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二车轮300;在第二脱挡机构23切换至第二接合位置时,第二电机21的动力能够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2挡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二车轮300。
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第四减速齿轮组129、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第一中间轴126及第二中间轴127,第一减速齿轮组1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211及第一从动齿轮1212,第二减速齿轮组1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221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1231及第三从动齿轮1232,第四减速齿轮组129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1291及第四从动齿轮1292;第一输入轴124与第一电机11连接,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211、第二从动齿轮1222及第三主动齿轮1231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设置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第三从动齿轮1232及第四主动齿轮1291设置在第二中间轴127上,第四从动齿轮1292设置在第一输出轴125上;第二从动齿轮1222为空套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的空套齿轮,其余齿轮为固定在其所处的轴上的固定齿轮。
第一输入轴124在第一脱挡机构13处断开为两段,第一输入轴124的第一段与第一电机11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211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24的第一段上,第二从动齿轮1222空套在第一输入轴124的第二段上,第三主动齿轮1231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24的第二段上。
第一脱挡机构13为第一同步器S1,第一同步器S1设置在第一主动齿轮121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之间,第一同步器S1可选择性地与第一主动齿轮121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接合与脱开。
第一同步器S1与第一主动齿轮1211接合时(挂右位),第一电机1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一输入轴124、第一同步器S1、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第四减速齿轮组124及第一输出轴125(1挡动力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一车轮200;第一同步器S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接合时(挂左位),第一电机1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一输入轴124、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第四减速齿轮组124及第一输出轴125(2挡动力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一车轮200。第一同步器S1与第一主动齿轮1211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脱开时(挂中位),第一电机11至第一车轮200的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一同步器S1处断开。1挡动力传递路径的速比小于2挡动力传递路径的速比。
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为两挡三级齿轮减速机构,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包括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第七减速齿轮组229、第八减速齿轮组220、第二输入轴24、第二输出轴225、第三中间轴226及第四中间轴227,第五减速齿轮组2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2221及第五从动齿轮2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2231及第六从动齿轮2232,第七减速齿轮组229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七主动齿轮2291及第七从动齿轮2292,第八减速齿轮组22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八主动齿轮2201及第八从动齿轮2202;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电机21连接,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连接,第五主动齿轮2221、第六从动齿轮2231及第七主动齿轮2241设置在第二输入轴224上,第五从动齿轮2222及第六主动齿轮2231设置在第三中间轴226上,第七从动齿轮2292及第八主动齿轮2201设置在第四中间轴227上,第八从动齿轮2202设置在第二输出轴227上;第六从动齿轮2232为空套在第二输入轴224上的空套齿轮,其余齿轮为固定在其所处的轴上的固定齿轮。
第二输入轴224在第二脱挡机构23处断开为两段,第二输入轴224的第一段与第二电机21连接,第五主动齿轮2221固定在第二输入轴124的第一段上,第六从动齿轮2232空套在第一输入轴124的第二段上,第七主动齿轮2291固定在第二输入轴224的第二段上。
第二脱挡机构23为第二同步器S2,第二同步器S2设置在第五主动齿轮2221与第六从动齿轮2232之间,第二同步器S2可选择性地与第五主动齿轮2221与第六从动齿轮2232接合与脱开。
第二同步器S2与第五主动齿轮2221接合时(挂左位),第二电机2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二输入轴224、第二同步器、第七减速齿轮组229、第八减速齿轮组220及第二输出轴225(1挡动力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二车轮300;第二同步器S2与第六从动齿轮2232接合时(挂右位),第二电机2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二输入轴224、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第七减速齿轮组229、第八减速齿轮组220及第二输出轴225(2挡动力传递路径)传递至第二车轮300。第二同步器S2与第五主动齿轮2221与第六从动齿轮2232脱开时(挂中位),第二电机21至第二车轮300的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二同步器处断开。1挡动力传递路径的速比小于2挡动力传递路径的速比。
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布置形式不同,第一输入轴124的中心线与第一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和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的夹角大于90度。第二输入轴224的中心线与第三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和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一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的夹角小于90度。具体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输出轴225不同轴(平行间隔),第二输入轴224的中心线与第三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和第二输出轴125与第一中间轴226的中心线的垂线的夹角为锐角。
第三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锁止机构3设置在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处。其中,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与第一车轮200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与第二车轮300传动连接。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传动连接,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的动力中断。
具体为,第二车轮驱动总成2还包括锁止轴24及空套在锁止轴24上的锁止齿轮25,锁止轴24与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锁止机构3设置在锁止齿轮25的一侧,第四中间轴227中还空套有与锁止齿轮25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227a,第二中间齿轮227a与第五主动齿轮2211啮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锁止齿轮25与锁止轴24结合,第一电机11通过锁止齿轮25、第二中间齿轮227a及第五主动齿轮2211在第二输入轴224处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锁止齿轮25与锁止轴24断开,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的动力中断。
第三实施例中,第二电机21只有一端输出,并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驱动第二车轮300,而第一电机1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驱动第一车轮200,第一电机1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锁止机构3、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驱动第二车轮300。
第一车轮200陷坑时,闭合锁止机构3使得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21同时并联地驱动第二车轮300实现脱困;第二车轮300陷坑时,闭合锁止机构3使得第二电机21串联第一电机11驱动第一车轮200实现脱困。
第二电机21失效时,闭合锁止机构3使得第一电机1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同时驱动第一车轮200和第二车轮300,实现低速跛行功能;第一电机11失效时,闭合锁止机构3使得第二电机21的第二输出端分两路驱动,一路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驱动第二车轮300,另一路通过锁止机构3、第一电机11的转子、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驱动第一车轮200,实现低速跛行功能。
第三实施例的两挡减速方案,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单挡减速方案,使用低速挡(1挡)可以增加轮端扭矩,提升了车辆的加速和爬坡能力,使用高速挡(2挡)可以保证车辆的最高车速。两挡方案可以调整电机的落点,尽量保证电机工作在高效区,提升经济性。另外,当同步器挂空挡时(中位),可以实现电机与车轮的解耦,减小拖曳阻力,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第三实施例中,锁止机构3设置为集成单向离合器的同步器,单向离合器连接在同步器与锁止轴24之间。同步器集成单向离合器的好处是,锁止机构3接合前,第一电机11反转,单向离合器将锁止轴24与第二车轮300断开,有利于同步器的接合套与接合齿圈顺利接合,大大减小锁止时需要的执行扭矩,提高了车辆平顺性。
在第三实施例的一些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锁止机构。
在第三实施例的一些替代实施例中,锁止机构3设置为集成扭转盘的同步器。即,用扭转盘代替单向离合器,实现类似功能。
第四实施例
图5所示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三实施例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中间轴127为空套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的空心轴。
第四实施例中,第二中间轴127同轴套设在第一中间轴126上,可以降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X向尺寸。
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不同在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第四中间轴227同轴套设在第三中间轴226上,锁止齿轮25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啮合,相当于省略了第二中间齿轮227a。可以减小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X向尺寸。
第五实施例
图6所示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三实施例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脱挡机构13的结构、布置不同。
第五实施例中,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第四减速齿轮组129、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第一中间轴126及第二中间轴127,第一减速齿轮组1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211及第一从动齿轮1212,第二减速齿轮组1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221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1231及第三从动齿轮1232,第四减速齿轮组129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1291及第四从动齿轮1292;第一输入轴124与第一电机11连接,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211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二从动齿轮1222空套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第二中间轴127为空套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的空心轴,第三主动齿轮1231固定在第二中间轴127上,第三从动齿轮1232及第四主动齿轮1291固定在第二中间轴127上,第四从动齿轮1292固定在第一输出轴125上。
第一脱挡机构13包括第一左侧同步器LS1及第一右侧同步器RS1,第一左侧同步器LS1连接在第一中间轴126的一端与第一输入轴124之间,用于控制第一中间轴126与第一输入轴124的结合与断开;第一右侧同步器RS1连接在第一中间轴126的另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之间,用于控制第一中间轴126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的结合与断开。
第五实施例中,第二中间轴127同轴套设在第一中间轴126上,可以降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X向尺寸。
另外,第一输入轴124为完整的一根,中间没有断开,相当于减少了一根轴,装配更简单。
第五实施与第三实施例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脱挡机构23的结构、布置不同。
具体为,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包括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第七减速齿轮组229、第八减速齿轮组220、第二输入轴24、第二输出轴225、第三中间轴226、第四中间轴227,第五减速齿轮组2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2221及第五从动齿轮2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2231及第六从动齿轮2232,第七减速齿轮组229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七主动齿轮2291及第七从动齿轮2292,第八减速齿轮组22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八主动齿轮2201及第八从动齿轮2202;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电机21连接,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连接,第五主动齿轮2221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五从动齿轮2222及第六主动齿轮2261固定在第三中间轴226上,第六从动齿轮2262、第七主动齿轮2291空套在第二输入轴224上,第七从动齿轮2291及第八主动齿轮2201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26上,第八从动齿轮2202固定在第二输出225上。
第二脱挡机构23包括第二左侧同步器LS2及第二右侧同步器RS2,第二左侧同步器LS2位于第六从动齿轮2262、第七主动齿轮2291之间,用于控制第六从动齿轮2262、第七主动齿轮2291与第二输入轴224的结合与断开;第二右侧同步器RS2连接于第七主动齿轮2291的另一侧,用于控制第七主动齿轮2291与第二输入轴224的结合与断开。
第六实施例
图7所示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三实施例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脱挡机构、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布置不同。
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第一中间轴126及第二中间轴127,第一减速齿轮组1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211及第一从动齿轮1212,第二减速齿轮组122包括第二主动齿轮1221、第二从动齿轮1222及第一过渡齿轮1223,第一过渡齿轮1223同时与第二主动齿轮1221、第二从动齿轮1222啮合,第三减速齿轮组1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1231及第三从动齿轮1232;第一输入轴124与第一电机11连接,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211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一过渡齿轮1223空套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二从动齿轮1222空套在第二中间轴127上,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第三主动齿轮1231固定在第二中间轴127上,第三从动齿轮1232固定在第一输出轴125上。
第二中间轴127上还空套有第一中间齿轮127a,第一脱挡机构13包括第一同步器S1,第一同步器S1设置在第二中间轴127上且位于第一中间齿轮127a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之间,第一同步器S1选择性与第一中间齿轮127a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的结合与断开,以控制第一中间齿轮127a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与第二中间轴127的结合与断开,实现两挡。
第六实施例中,第一输入轴124为完整的一根,中间没有断开,相当于减少了一根轴,装配更简单。
其与第三实施例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脱挡机构、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布置不同。
具体为,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包括第四齿轮组221、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第二输入轴24、第二输出轴225、第三中间轴226、第四中间轴227,第四齿轮组221包括互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2211及第四从动齿轮2212,第五减速齿轮组2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2221、第五从动齿轮2222及啮合于第五主动齿轮2221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之间的第二过渡齿轮2233,第六减速齿轮组2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2231及第六从动齿轮2232,第二过渡齿轮2223空套在第二输入轴224上;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电机21连接,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连接,第四主动齿轮2211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四从动齿轮2212及第五主动齿轮2221固定在第三中间轴226上,第五从动齿轮2222空套在第四输中间轴227上,第六主动齿轮2231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26上,第六从动齿轮2232固定在第二输出225上。
第二脱挡机构23包括第二同步器S2,第二同步器S2位于第五从动齿轮2222与第二中间齿轮227a之间,用于控制第五从动齿轮2222及第二中间齿轮227a与第四中间轴227的结合与断开。
第七实施例
图8所示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六实施例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过渡齿轮1223为双联齿轮。双联齿轮中的直径较大的一个与第二主动齿轮1221啮合,双联齿轮中的直径较小的一个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啮合。
其与第六实施例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过渡齿轮2223为双联齿轮。双联齿轮中的直径较大的一个与第五主动齿轮2221啮合,双联齿轮中的直径较小的一个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啮合。
采用双联齿轮,可以降低第一过渡齿轮1223及第二过渡齿轮2223的尺寸,以减小电驱动总成100的X向空间占用。
第八实施例
图9所示为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七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锁止机构3的布置不同。
第八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锁止机构3设置在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即锁止机构3设置在传动末端。
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为空心轴,第二输出轴225的远离第二车轮300的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4连接至锁止机构3的一端,锁止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输出轴125的一端,以此,锁止机构3连接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
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具体为第一输出轴125)传动连接,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的动力中断。
第九实施例
图10所示为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
第九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锁止机构3包括第一锁止机构31及第二锁止机构32,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与第一车轮200传动连接,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锁止机构31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连接,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与第二车轮300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锁止机构32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连接。
在第一锁止机构31切换至接合位置且第二锁止机构32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传动连接并驱动第二车轮300,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传动连接并驱动第一车轮200,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共同驱动第一车轮200和第二车轮300。在第一锁止机构31切换至接合位置且第二锁止机构32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传动连接并驱动第二车轮300,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共同驱动第二车轮300;在第一锁止机构31切换至脱开位置且第二锁止机构32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传动连接,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共同驱动第一车轮200;在第一锁止机构31切换至脱开位置且第二锁止机构32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断开,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的动力中断。
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为单挡二级减速机构,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及第一中间轴126,第一减速齿轮组1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211及第一从动齿轮1212,第二减速齿轮组1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221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第一输入轴124与第一电机1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211空套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第二从动齿轮1222固定在第一输出轴125上。
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为单挡二级减速机构,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包括第三减速齿轮组22a、第四减速齿轮组22b、第二输入轴224、第二输出轴225及第二中间轴22c,第三减速齿轮组22a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221a及第三从动齿轮222a,第四减速齿轮组22b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221b及第四从动齿轮222b;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电机1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连接,第三主动齿轮221a空套在第二输入轴224上,第三从动齿轮222a及第四主动齿轮221b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2c上,第四从动齿轮222b固定在第二输出轴225上。
第一车轮驱动总成1还包括第一锁止轴24a及空套在第一锁止轴24a上的第一锁止齿轮25a,第一锁止轴24a与第二电机2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锁止机构31设置在第一锁止齿轮25a的一侧,第一锁止齿轮25a与第一从动齿轮1212啮合。
第二车轮驱动总成2还包括第二锁止轴24b及空套在第二锁止轴24b上的第二锁止齿轮25b,锁止轴24b与第一电机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锁止机构32设置在第二锁止齿轮25b的一侧,第二锁止齿轮25与第三从动齿轮222a啮合。
本实施例的每个电机均具有采用双路传动,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驱动第一车轮200(第一电机11的第一路传动),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锁止机构31、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驱动第二车轮300(第一电机11的第二路传动)。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驱动第二车轮300(第二电机21的第一路传动),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锁止机构32、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驱动第一车轮200(第二电机21的第二路传动)。采用双路传动,每条传动路径载荷较小,可以有效减小齿轮径向尺寸,从而增加车辆的通过性。
第一脱挡机构13的位置并不限于第一输入轴124上,例如,在第九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脱挡机构13设置在第一中间轴126上,此时,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的其中一个为空套齿轮,其它挡位齿轮为固定齿轮。
在第九实施例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脱挡机构13设置在第一输出轴125上,此时,第二从动齿轮1222为空套齿轮,其它挡位齿轮为固定齿轮。
第二脱挡机构23的位置并不限于第二输入轴224上,例如,在第九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二脱挡机构23设置在第二中间轴22c上,此时,第三从动齿轮222a及第四主动齿轮221b的其中一个为空套齿轮,其它挡位齿轮为固定齿轮。
在第九实施例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二脱挡机构23设置在第二输出轴225上,此时,第四从动齿轮222b为空套齿轮,其它挡位齿轮为固定齿轮。
在第九实施例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13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两挡多级齿轮减速机构或者单挡三级减速机构。
第十实施例
图11所示为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同轴布置,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位于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电驱动总成100呈T型布置。
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3,锁止机构3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结合,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的动力中断。
具体地,锁止机构3连接在第一减速机构12的输出轴(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二减速机构12的输出轴(第二输出轴225)之间。第一输出轴125、第二输出轴225及轮轴同轴。
第十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采用铁心直径大,长度短的扁平型电机,两个电机的布置形式为同轴布置,两个齿轮减速机构在两个电机的中间,电控采用多合一方案,做成T型结构,电控的一部分安装在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轴的上方,一部分安装在电机的上方,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实现了电机、电控及齿轮减速机构的高度集成。
第十一实施例
图12至图13所示为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同轴,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及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三者相互平行间隔,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及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呈三角布置(V型布置)。
第十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锁止机构3设置在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即锁止机构3设置在传动末端。
锁止机构3设计在传动末端,并布置在电机的轴线上,可以有效减小齿轮减速机构的载荷及径向尺寸,增大离地间隙,提高车辆通过性。
此外,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末级传动齿轮组(与第一车轮相连接的减速齿轮组)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末级传动齿轮组(与第二车轮相连接的减速齿轮组)位于第一电机11及第二电机21的下方,大大减小总成的轴向长度。
V型布置的特点如下:
(1)电机采用铁心直径小,长度较长的细长型电机,两个电机的布置形式为平行布置,大幅缩减了Y向长度,充分利用了X向空间,齿轮减速机构在电机的两端,两个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轴(即轮轴)成三角布置,电控采用多合一方案,做成扁平型结构,安装在两个电机的上方,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实现了电机、电控及齿轮减速机构的高度集成。
(2)V型布置,齿轮减速机构的末级传动齿轮在两个电机的下方,大角度爬坡时齿轮容易浸泡在油液液面以下,有利于润滑方案的设计,并减小润滑油箱的尺寸。
第十二实施例
参见图19,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十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锁止机构3设置在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处,即锁止机构3设置在传动前端。
锁止机构3设置在传动前端,有效利用了轴向空间,缩短减速机构轴向尺寸。
第十三实施例
本申请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其与第十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单端输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锁止机构设置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处,即锁止机构设置在传动前端。
锁止机构设置在传动前端,有效利用了轴向空间,缩短减速机构轴向尺寸。
第十四实施例
参见图20,本申请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第十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锁止机构3包括第一锁止机构31及第二锁止机构32,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与第一车轮200传动连接,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锁止机构31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连接,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与第二车轮300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锁止机构32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连接,即第一锁止机构31及第二锁止机构32设置在传动前端。
锁止机构(第一锁止机构31及第二锁止机构32)设置在传动前端,有效利用了轴向空间,缩短减速机构轴向尺寸。
第十五实施例
图14所示为本申请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之间设置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设置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齿圈141连接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输出端(即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齿圈141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末级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啮合),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行星架142连接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太阳轮143固定在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壳体128上。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齿圈261连接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输出端(即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齿圈261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末级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啮合),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行星架262连接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太阳轮263固定在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壳体228上。
齿轮减速机构的末级传动齿轮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车轮,可以有效减小齿轮径向尺寸,从而增加车辆的通过性。
第十六实施例
图15所示为本申请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100,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之间设置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之间设置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太阳轮143连接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输出端(即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太阳轮143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末级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同轴固定),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行星架142连接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齿圈141固定在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的壳体128上。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太阳轮263连接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输出端(即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太阳轮263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末级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同轴固定),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行星架262连接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6的齿圈261固定在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的壳体228上。
齿轮减速机构的末级传动齿轮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车轮,可以有效减小齿轮径向尺寸,从而增加车辆的通过性。
第十七实施例
参见图16,本申请第十七实施例提供电驱动系统100,其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及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采用了两挡二级齿轮减速机构。
第十八实施例
参见图17,本申请第十八实施例提供电驱动系统100,其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均只有一个驱动挡位。
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为单挡三级齿轮减速器,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第一输入轴124、第一输出轴125、第一中间轴126及第二中间轴127,第一减速齿轮组1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211及第一从动齿轮1212,第二减速齿轮组1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221及第二从动齿轮12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1231及第三从动齿轮1232;第一输入轴124与第一电机11连接,第一输出轴125与第一车轮200的轮轴2001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211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24上,第一从动齿轮1212及第二主动齿轮1221设置在第一中间轴126上,第二从动齿轮1222及第三主动齿轮1231设置在第二中间轴127上,第三从动齿轮1232设置在第一输出轴125上。
第二从动齿轮1222为空套在其所处的轴(第二中间轴127)上的空套齿轮,其余的挡位齿轮为固定在其所处的轴上的固定齿轮,第一脱挡机构13为第一同步器S1,第一同步器S1设置在第二从动齿轮1222的轴向一侧;第一同步器S1可选择性地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接合与脱开,以实现第二从动齿轮1222与其所处轴的结合或断开。第一同步器S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接合时,第一电机1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一输入轴124、第一减速齿轮组121、第二减速齿轮组122、第三减速齿轮组123及第一输出轴125传递至第一车轮200。第一同步器S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2脱开时,第一电机11至第一车轮200的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二从动齿轮1222处断开。
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为单挡三级齿轮减速器,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包括第四减速齿轮组221、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第二输入轴224、第二输出轴225、第三中间轴226及第四中间轴227,第四减速齿轮组2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2211及第四从动齿轮2212,第五减速齿轮组2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2221及第五从动齿轮2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2231及第六从动齿轮2232;第二输入轴224与第二电机21连接,第二输出轴225与第二车轮300的轮轴3001连接,第四主动齿轮2211设置在第二输入轴224上,第四从动齿轮2212及第五主动齿轮2221设置在第三中间轴226上,第五从动齿轮2222及第六主动齿轮2231设置在第四中间轴227上,第六从动齿轮2232设置在第二输出轴227上。
第五从动齿轮2222为空套在其所处的轴(第四中间轴227)上的空套齿轮,其余的挡位齿轮为固定在其所处的轴上的固定齿轮,第二脱挡机构23为第二同步器S2,第二同步器S2设置在第五从动齿轮2222的轴向一侧;第二同步器S2可选择性地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接合与脱开,以实现第五从动齿轮2222其所处轴的结合或断开。第二同步器S2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接合时,第二电机21的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二输入轴224、第四减速齿轮组221、第五减速齿轮组222、第六减速齿轮组223及第二输出轴225传递至第二车轮300。第二同步器与第五从动齿轮2222脱开时,第二电机21至第二车轮300的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五从动齿轮1222处断开。
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双端输出,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单端输出,锁止机构3设置在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处。其中,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构12与第一车轮200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与第二车轮300传动连接。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接合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传动连接,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动力耦合;在锁止机构3切换至脱开位置时,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减速机构22断开,以使得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1之间的动力中断。
具体为,第二车轮驱动总成2还包括锁止轴24及空套在锁止轴24上的锁止齿轮25,锁止轴24与第一电机11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锁止机构3设置在锁止齿轮25的一侧,锁止齿轮25与第一主动齿轮2211啮合。
在第十八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中,锁止齿轮25也可以与第一从动齿轮2212啮合。
第十九实施例
参见图18,本申请第十九实施例提供电驱动系统100,其与第十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取消了锁止机构3。
此外,第一脱挡机构13设置在了第二中间轴127上,第二脱挡机构23设置在了第四中间轴227上。
第二十实施例
参见图21,本申请第二十实施例提供一种四轮驱动系统1000,包括前驱动桥400及后驱动桥500,前驱动桥400及后驱动桥500上均设置有上述的电驱动总成100。
第二十一实施例
参见图22,本申请第二十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10000,包括上述的电驱动总成100或四轮驱动系统10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车轮的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及用于驱动第二车轮的第二车轮驱动总成,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中的一个为左侧车轮,另一个为右侧车轮;
所述第一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一脱挡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车轮之间,所述第一脱挡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车轮的动力传递中断;
所述第二车轮驱动总成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减速机构及第二脱挡机构,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车轮之间,所述第二脱挡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车轮的动力传递中断;
所述第一车轮驱动总成与第二车轮驱动总成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在接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在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双端输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二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连接;
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车轮,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
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二车轮;
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共同驱动所述第一车轮;
在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且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切换至脱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断开,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断开,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动力中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具有两个驱动挡位,所述第一脱挡机构的接合位置包括第一接合位置与第二接合位置;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一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1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第一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二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2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
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具有两个驱动挡位,所述第二脱挡机构的接合位置包括第一接合位置与第二接合位置;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一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1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第二脱挡机构切换至第二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2挡传递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二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平行布置;
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其中一个与对应车轮的轮轴平行间隔且与对应车轮的轮轴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或者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其中一个与对应车轮的轮轴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与第二车轮的轮轴同轴,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三者相互平行间隔,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所述第一车轮的轮轴呈三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为集成单向离合器的同步器。
6.一种四轮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动桥及后驱动桥,所述前驱动桥及后驱动桥上均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总成。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总成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轮驱动系统。
CN202110744962.8A 2021-06-30 2021-06-30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115139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4962.8A CN115139772B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PCT/CN2022/096241 WO2023273771A1 (zh) 2021-06-30 2022-05-31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JP2023560215A JP2024513817A (ja) 2021-06-30 2022-05-31 電動駆動アセンブリ、四輪駆動システム及び自動車
KR1020237032708A KR20230147203A (ko) 2021-06-30 2022-05-31 전기 구동 조립체, 4륜 구동 시스템, 및 차량
EP22831592.5A EP4299351A1 (en) 2021-06-30 2022-05-31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four-wheel drive system and automobile
US18/383,586 US20240051387A1 (en) 2021-06-30 2023-10-25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four-wheel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4962.8A CN115139772B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9772A CN115139772A (zh) 2022-10-04
CN115139772B true CN115139772B (zh) 2023-05-05

Family

ID=8340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4962.8A Active CN115139772B (zh) 2021-06-30 2021-06-30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1387A1 (zh)
EP (1) EP4299351A1 (zh)
JP (1) JP2024513817A (zh)
KR (1) KR20230147203A (zh)
CN (1) CN115139772B (zh)
WO (1) WO202327377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56929A1 (de) * 2011-12-22 2013-06-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strang eines rein elektrisch antreibbaren Kraftfahrzeugs mit zwei Elektromaschinen
CN102848898A (zh) * 2012-09-19 2013-01-0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总成及应用其的混合动力驱动汽车
JP6242609B2 (ja) * 2013-06-28 2017-12-0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
CN203770549U (zh) * 2014-02-17 2014-08-1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机构及使用该变速机构的驱动系统和车辆
WO2016112652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1752980B1 (ko) * 2015-12-24 2017-07-03 현대다이모스(주) 친환경 차량의 후륜 구동장치
JP2017150616A (ja) * 2016-02-26 2017-08-31 Ntn株式会社 左右輪駆動装置
CN108263208B (zh) * 2016-12-30 2020-01-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锁止装置、动力总成、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9866613B (zh) * 2017-12-04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减速器、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
DE102018221601A1 (de) * 2018-12-13 2020-06-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achse eines Elektrofahrzeuges
DE102019202207A1 (de) * 2019-02-19 2020-08-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achse eines Elektrofahrzeuges
CN210652645U (zh) * 2019-06-27 2020-06-0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及其电驱动动力系统
CN112277611A (zh) * 2019-07-25 2021-01-2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集成驱动系统
CN112277612B (zh) * 2019-07-25 2023-05-09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系统及电动车辆
JP7381239B2 (ja) * 2019-07-30 2023-11-15 株式会社Subaru 四輪駆動車の駆動装置
CN112406497B (zh) * 2020-11-19 2022-04-2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机的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方法、动力总成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3771A1 (zh) 2023-01-05
KR20230147203A (ko) 2023-10-20
US20240051387A1 (en) 2024-02-15
JP2024513817A (ja) 2024-03-27
EP4299351A1 (en) 2024-01-03
CN115139772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35960U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US8795124B2 (en) Transfer gear-box
CN116278687B (zh) 电驱桥和电动卡车
CN215435962U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CN218777398U (zh) 三挡电驱桥结构
CN215435961U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CN218777413U (zh) 由单电机驱动的电驱桥结构
WO2023231472A1 (zh) 多挡位电机偏置电驱桥及车辆
CN210852020U (zh) 电动车辆驱动系统及电驱动桥、电动车辆
CN115972896A (zh) 高效多挡电驱桥传动系统
CN112477570B (zh) 一种驱动合成装置以及电动车辆
CN21329196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双电机驱动桥总成
CN115139772B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WO2023206720A1 (zh) 一种电驱桥及汽车
CN116373596A (zh) 高效四挡电驱桥传动系统
CN102745019A (zh) 一种越野车的转向驱动前桥
CN115534646B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CN114435106A (zh) 可用于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桥结构
CN114161878A (zh) 双电机外置式电驱动桥结构
CN115835972A (zh) 变速器单元、变速器装置和车辆动力总成
CN218489458U (zh) 一种重卡用同轴双电机电驱动桥系统
CN201158307Y (zh) 沙滩车动力装置
CN218489456U (zh) 一种高集成式大速比电驱动桥系统
CN218777399U (zh) 单电机驱动的集成式驱动桥系统
CN219856811U (zh) 一种三速集成的电驱动桥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