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7330A -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7330A
CN115127330A CN202210738630.3A CN202210738630A CN115127330A CN 115127330 A CN115127330 A CN 115127330A CN 202210738630 A CN202210738630 A CN 202210738630A CN 115127330 A CN115127330 A CN 115127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tea
bin
drying
fixedly connected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86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昊明
吴彦稷
熊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u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u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u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u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86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7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7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7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0/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26B9/00 - F26B19/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4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 F26B23/06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resistance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1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 F26B25/002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for bulk go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22Controlling the drying process in dependence on liquid content of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0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00/20Teas, i.e. drying, conditioning, withering of tea lea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本发明涉及红茶干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外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机构,第一干燥机构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流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机构,该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通过伸长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推动旋转仓沿着滑槽向右移动,当齿柱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时,齿柱在弧形齿条的上方转动,从而齿柱带动旋转仓沿着滑槽移动并转动将旋转仓的一侧落在第二流道的顶部,这样可以通过齿柱与弧形齿条将旋转仓旋转,使旋转仓内部的红茶翻转,让红茶翻转落在第二流道顶部,让第一加热管干燥红茶,提高红茶干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干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为了长时间保存红茶,需要将红茶干燥处理,并包装封存,对于红茶干燥程度的把控是干燥处理中较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有通过人工进行干燥检测,也有通过机器进行检测;
如在中国专利CN104297163B的中通过干燥叶色泽参数变化情况与PPO活性判定的干燥方法,更准确、更科学地把握干燥程度,使得检测重复性高,产品风格、品质更加稳定。
在上述专利中虽然能够精准的对红茶干燥程度进行精准对的检测,但是其操作过程较为繁杂,而且对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适用于茶叶的批量加工,其推广程度有限,为此提供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在能够有效检测干燥程度的同时,能够进行批量化加工生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解决了无法检测底部红茶干燥程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外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机构,所述第一干燥机构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流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机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固定架内壁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柱,所述齿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仓,所述旋转仓的底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伸缩端的一端之间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且弧形齿条的外部与齿柱的外部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柱与弧形齿条将旋转仓旋转,使旋转仓内部的红茶翻转,让红茶落在第二流道顶部时反面,让第一加热管加热红茶,提高红茶干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干燥机构包括第一干燥仓,所述第一干燥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热管加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上的红茶。
所述第一流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检测机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机构。
旋转仓的宽度大于第一流道的宽度,第二流道的宽度大于旋转仓的宽度,第一流道、旋转仓和第二流道的高度从上往下依次排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收纳架,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收纳架的下方放置有第一收纳仓,所述第一收纳架顶部的左侧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收纳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之间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检测仓,所述检测仓的一侧与第二伸缩杆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挡板,且隔挡板的顶部与检测仓的底部滑动连接。
所述检测仓的右侧且位于第三伸缩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湿度探头,所述检测仓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湿度探头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显示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带动检测仓沿着滑轨移动到第二干燥仓的底部,工作人员打开第一落料孔,第二干燥仓内部的红茶落入检测仓的内部,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湿度探头探测检测仓内部的红茶,并将红茶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从判断检测仓内部红茶的干燥程度,还可以让第二伸缩杆带动检测仓移动,让检测仓移动到第一流道的上方,并让第三伸缩杆带动隔挡板移动,使检测仓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流道的上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干燥机构包括两组转动架,位于后部所述转动架的顶部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二干燥仓,所述第二干燥仓的顶部开设放料孔,且放料孔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二干燥仓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筛选仓,两组所述筛选仓的底部均开设有清理孔,两组所述筛选仓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防护罩,两组所述筛选仓的底部靠近第二干燥仓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第二干燥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筛选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料伸缩杆,所述过滤板的底部与第一提料伸缩杆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干燥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开设落料孔,且落料孔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干燥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管,位于前部所述转动架的前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干燥仓的外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过滤板将红茶中的灰尘和破碎的红茶落入筛选仓的内部,从而隔离红茶中的杂质,并让第二加热管初步干燥第二干燥仓内部的红茶。
过滤孔内部的孔径设置为锥形。
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干燥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干燥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流道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收纳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平铺板,所述定位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料伸缩杆,所述平铺板的顶部与第二提料伸缩杆的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前后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吸附杆。
所述吸附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湿度探头,所述定位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显示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平铺板和第二防护罩将第二流道上的红茶平铺,方便第二加热管干燥红茶,第二湿度探头检测第二流道上方红茶的干燥度,并将红茶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次干燥:打开第一堵头,将红茶从放料孔放入第二干燥仓的内部,红茶放入第二干燥仓的内部后,关闭第一堵头,伸长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推动检测仓沿着滑轨移动到第一流道的顶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二干燥仓转动,第二干燥仓内部残碎的红茶从经过过滤板内部的过滤孔进入筛选仓的内部,同时启动第二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将第二干燥仓内部红茶干燥;
步骤二、第一次检测:当电机带动第二干燥仓转动20min后,停止电机,收缩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带动检测仓沿着滑轨移动到第二干燥仓的底部,工作人员打开第二堵头,第二干燥仓内部的红茶经过收集斗落入检测仓的内部,启动第一湿度探头,第一湿度探头探测检测仓内部红茶湿度,并将红茶湿度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当检测仓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带动隔挡板移动,把检测仓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收纳仓的内部,让工作人员将第一收纳仓内部的红茶取走,当检测仓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带动检测仓沿着滑轨移动到第一流道的顶部;
步骤三、红茶翻转:伸长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带动隔挡板移动,把检测仓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流道的顶部,同时启动第一流道和第一加热管,第一流道将红茶带入第一干燥仓的内部,第一加热管干燥第一流道上方的红茶,第一流道将红茶运输到旋转仓的内部,伸长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推动旋转仓沿着滑槽向右移动,当齿柱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时,齿柱带动旋转仓转动将旋转仓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二流道的顶部,使底部的红茶受热干燥,启动第二流道,第二流道将红茶带入防护罩的内部;
步骤四、第二次检测:收缩第二提料伸缩杆,第二提料伸缩杆带动平铺板向上移动,第二流道带动红茶移动,在平铺板的帮助下将红茶平铺在第二流道上,启动第二湿度探头,吸附杆带动第二湿度探头转动,使第二湿度探头检测第二流道上方红茶的干燥度,并将红茶干燥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当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的内部,当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的内部,并将第二收纳仓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一流道的顶部,再次加热干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通过第一湿度探头对烘干后的红茶干燥程度进行检测,符合干燥要求的直接进行收料,不符合干燥要求的进行继续烘干,烘干完毕后进行继续检测,直至达到干燥要求为止,保证了红茶干燥检测的质量,通过两次检测以及流水线化设计,使得红茶干燥以及干燥检测融为一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红茶的生产效率。
(2)该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通过翻转机构对红茶进行旋转烘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红茶的烘干效率,同时在进行烘干时能够对红茶中的碎屑以及其他细小杂物进行筛选,保证了红茶生产制作的质量。
(3)该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通过伸长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推动旋转仓沿着滑槽向右移动,当齿柱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时,齿柱带动旋转仓转动将旋转仓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二流道的顶部,这样可以通过齿柱与弧形齿条将旋转仓旋转,使旋转仓内部的红茶翻转至第二流道,是的红茶烘干干燥的更加均匀。
(4)该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在红茶二次干燥烘干完毕后,通过平铺板和第二提料伸缩杆的配合,使得红茶能够均匀的位于第二流道上,为红茶干燥程度的二次检测提供有力条件,使得红茶干燥检测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干燥仓内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干额燥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干燥仓内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过滤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第一流道;3、第一干燥机构;4、翻转机构;5、固定架;6、第一伸缩杆;7、齿柱;8、旋转仓;9、滑槽;10、弧形齿条;11、第一干燥仓;12、第一加热管;13、第一检测机构;14、第一干燥机构;15、第一收纳架;16、第一收纳仓;17、第二伸缩杆;18、滑轨;19、检测仓;20、第三伸缩杆;21、隔挡板;22、第一湿度探头;23、转动架;24、第二干燥仓;25、筛选仓;26、第一防护罩;27、过滤板;28、第一提料伸缩杆;29、收集斗;30、第二加热管;31、电机;32、第二流道;33、第二检测机构;34、第二收纳仓;35、定位架;36、第二防护罩;37、平铺板;38、第二提料伸缩杆;39、转动架;40、吸附杆;41、第二湿度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道2,第一流道2外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机构3,第一干燥机构3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流道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机构4。
作为优选择方案,如图3,翻转机构4包括固定架5,固定架5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的型号为ANT-26,第一伸缩杆6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固定架5内壁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柱7,齿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仓8,旋转仓8的底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6伸缩端的一端之间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固定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10,且弧形齿条10的外部与齿柱7的外部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伸长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推动旋转仓8沿着滑槽9向右移动,当齿柱7与弧形齿条10啮合连接时,齿柱7带动旋转仓8转动将旋转仓8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二流道32的顶部,这样可以通过齿柱7与弧形齿条10将旋转仓8旋转,使旋转仓8内部的红茶翻转,让红茶翻转落在第二流道32顶部,让第一加热管12加热底部的红茶,提高红茶干燥效率。
作为优选择方案,如图2,第一干燥机构3包括第一干燥仓11,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12。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加热管12加热第一流道2和第二流道32上的红茶。
第一流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机构13。
作为优选择方案,如图4,第一检测机构13包括第一收纳架15,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收纳架15的下方放置有第一收纳仓16,第一收纳架15顶部的左侧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的型号为ANT-26,第二伸缩杆17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一收纳架15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8,两组滑轨18之间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检测仓19,检测仓19的一侧与第二伸缩杆17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检测仓1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0,第三伸缩杆20的型号为ANT-26,第三伸缩杆20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三伸缩杆20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挡板21,且隔挡板21的顶部与检测仓19的底部滑动连接。
检测仓19的右侧且位于第三伸缩杆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湿度探头22,检测仓19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湿度探头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显示器。
进一步的,通过收缩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带动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二干燥仓24的底部,工作人员打开第二堵头,第二干燥仓24内部的红茶经过收集斗29落入检测仓19的内部,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湿度探头22探测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并将红茶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从判断检测仓19内部红茶的干燥程度,并让第二伸缩杆17带动检测仓19,移动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
当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三伸缩杆20,第三伸缩杆20带动隔挡板21移动,把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收纳仓16的内部,让工作人员将第一收纳仓16内部的红茶取走,当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带动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一流道2的顶部。
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检测机构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机构14。
作为优选择方案,如图5-7,第一干燥机构14包括两组转动架23,位于后部转动架23的顶部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二干燥仓24,第二干燥仓24的顶部开设放料孔,且放料孔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堵头,第二干燥仓2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筛选仓25,两组筛选仓25的底部均开设有清理孔,两组筛选仓25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防护罩26,两组筛选仓25的底部靠近第二干燥仓24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27,过滤板27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过滤孔,第二干燥仓2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筛选仓2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料伸缩杆28,第一提料伸缩杆28的型号为ANT-26,第一提料伸缩杆28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过滤板27的底部与第一提料伸缩杆28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干燥仓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29,收集斗29的底部开设落料孔,且落料孔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堵头,第二干燥仓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管30,位于前部转动架23的前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电机31,且电机31的输出轴与第二干燥仓24的外部固定连接,电机31的型号为SL57S2,电机31与可反复充电的蓄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
第一加热管12于第二加热管30均为电加热管,均与可反复充电的蓄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
进一步的,通过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第二干燥仓24转动,第二干燥仓24左侧的内部红茶从经过过滤板27内部的过滤孔进入第二干燥仓24中部的内部,当红茶从经过过滤板27内部的过滤孔进入第二干燥仓24的内部后,同时启动第二加热管30,第二加热管30将第二干燥仓24内部红茶干燥,这样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干燥仓24让过滤板27将红茶中的灰尘和破碎的红茶落入筛选仓25的内部,从而隔离红茶中的杂质,并让第二加热管30初步干燥第二干燥仓24内部的红茶。
当第二干燥仓24内部的高质量的红茶取出后,打开第一防护罩26,通过清理孔将残碎的红茶和红茶中的灰尘取出,方便下一次使用第二干燥仓24。
当第二干燥仓24内部的高质量的红茶取出后,收缩第一提料伸缩杆28,第一提料伸缩杆28通过移动槽将过滤板27从筛选仓25的内部取出,从而方便清理过滤板27,并方便下一次使用过滤板27过滤红茶中的灰尘和破碎的红茶。
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流道32,第二流道32位于翻转机构4的右下方,第二流道3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机构33,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流道32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收纳仓34。
作为优选择方案,如图8,第二检测机构33包括定位架35,定位架3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罩36,第二防护罩3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平铺板37,定位架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料伸缩杆38,第二提料伸缩杆38的型号为ANT-26,第二提料伸缩杆38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平铺板37的顶部与第二提料伸缩杆38的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防护罩36的前后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架39,转动架3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吸附杆40。
吸附杆4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湿度探头41,定位架3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显示器。
进一步的,通过收缩第二提料伸缩杆38,第二提料伸缩杆38带动平铺板37向上移动,第二流道32带动红茶移动,在平铺板37的帮助下将红茶平铺在第二流道32上,这样可以通过平铺板37和第二防护罩36将第二流道32上的红茶平铺,方便第一加热管12干燥红茶,第二湿度探头41检测第二流道32上方红茶的干燥度,并将红茶数据在第二显示器上显示。
当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32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34的内部,当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32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34的内部,并将第二收纳仓34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一流道2的顶部,再次加热干燥。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次干燥:打开第一堵头,将红茶从放料孔放入第二干燥仓24的内部,红茶放入第二干燥仓24的内部后,关闭第一堵头,伸长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推定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一流道2的顶部,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第二干燥仓24转动,第二干燥仓24内部残碎的红茶从经过过滤板27内部的过滤孔进入筛选仓25的内部,同时启动第二加热管30,第二加热管30将第二干燥仓24内部红茶干燥;
步骤二、第一次检测:当电机31带动第二干燥仓24转动20min后,停止电机31,收缩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带动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二干燥仓24的底部,工作人员打开第二堵头,第二干燥仓24内部的红茶经过收集斗29落入检测仓19的内部,启动第一湿度探头22,第一湿度探头22探测检测仓19内部红茶湿度,并将红茶湿度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当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三伸缩杆20,第三伸缩杆20带动隔挡板21移动,把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收纳仓16的内部,让工作人员将第一收纳仓16内部的红茶取走,当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带动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一流道2的顶部;
步骤三、红茶翻转:伸长第三伸缩杆20,第三伸缩杆20带动隔挡板21移动,把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流道2的顶部,同时启动第一流道2和第一加热管12,第一流道2将红茶带入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第一加热管12干燥第一流道2上方的红茶,第一流道2将红茶运输到旋转仓8的内部,伸长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推动旋转仓8沿着滑槽9向右移动,当齿柱7与弧形齿条10啮合连接时,齿柱7带动旋转仓8转动将旋转仓8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二流道32的顶部,使底部的红茶受热干燥,启动第二流道32,第二流道32将红茶带入第二防护罩36的内部;
步骤四、第二次检测:收缩第二提料伸缩杆38,第二提料伸缩杆38带动平铺板37向上移动,第二流道32带动红茶移动,在平铺板37的帮助下将红茶平铺在第二流道32上,启动第二湿度探头41,吸附杆40带动第二湿度探头41转动,使第二湿度探头41检测第二流道32上方红茶的干燥度,并将红茶干燥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当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32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34的内部,当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32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34的内部,并将第二收纳仓34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一流道2的顶部,再次加热干燥。

Claims (10)

1.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道(2),所述第一流道(2)外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机构(3),所述第一干燥机构(3)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流道(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机构(4);
所述第一流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机构(13),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检测机构(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机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13)包括第一收纳架(15),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收纳架(15)的下方放置有第一收纳仓(16),所述第一收纳架(15)顶部的左侧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7),所述第一收纳架(15)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8),两组所述滑轨(18)之间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有检测仓(19),所述检测仓(19)的一侧与第二伸缩杆(17)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仓(1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0),所述第三伸缩杆(20)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挡板(21),且隔挡板(21)的顶部与检测仓(19)的底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仓(19)的右侧且位于第三伸缩杆(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湿度探头(22),所述检测仓(19)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湿度探头(2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机构(3)包括第一干燥仓(11),所述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6),所述固定架(5)内壁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柱(7),所述齿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仓(8),所述旋转仓(8)的底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6)伸缩端的一端之间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10),且弧形齿条(10)的外部与齿柱(7)的外部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机构(14)包括两组转动架(23),位于后部所述转动架(23)的顶部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二干燥仓(24),所述第二干燥仓(24)的顶部开设放料孔,且放料孔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二干燥仓(2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筛选仓(25),两组所述筛选仓(25)的底部均开设有清理孔,两组所述筛选仓(25)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防护罩(26),两组所述筛选仓(25)的底部靠近第二干燥仓(24)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27),所述过滤板(27)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第二干燥仓(2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筛选仓(2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料伸缩杆(28),所述过滤板(27)的底部与第一提料伸缩杆(28)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干燥仓(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29)所述收集斗(29)的底部开设落料孔,且落料孔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干燥仓(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管(30),位于前部所述转动架(23)的前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电机(31),且电机(31)的输出轴与第二干燥仓(24)的外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流道(32),所述第二流道(3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机构(33),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流道(32)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收纳仓(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3)包括定位架(35),所述定位架(3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罩(36),所述第二防护罩(3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平铺板(37),所述定位架(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料伸缩杆(38),所述平铺板(37)的顶部与第二提料伸缩杆(38)的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36)的前后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架(39),所述转动架(3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吸附杆(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杆(4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湿度探头(41),所述定位架(3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显示器。
10.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次干燥:打开第一堵头,将红茶从放料孔放入第二干燥仓(24)的内部,红茶放入第二干燥仓(24)的内部后,关闭第一堵头,伸长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推动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一流道(2)的顶部,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第二干燥仓(24)转动,第二干燥仓(24)内部残碎的红茶从经过过滤板(27)内部的过滤孔进入筛选仓(25)的内部,同时启动第二加热管(30),第二加热管(30)将第二干燥仓(24)内部红茶干燥;
步骤二、第一次检测:当电机(31)带动第二干燥仓(24)转动20min后,停止电机(31),收缩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带动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二干燥仓(24)的底部,工作人员打开第二堵头,让第二干燥仓(24)内部的红茶经过收集斗(29)落入检测仓(19)的内部,启动第一湿度探头(22),第一湿度探头(22)探测检测仓(19)内部红茶湿度,并将红茶湿度数据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当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三伸缩杆(20),第三伸缩杆(20)带动隔挡板(21)移动,把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收纳仓(16)的内部,让工作人员将第一收纳仓(16)内部的红茶取走,当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伸长第二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7)带动检测仓(19)沿着滑轨(18)移动到第一流道(2)的顶部;
步骤三、红茶翻转:伸长第三伸缩杆(20),第三伸缩杆(20)带动隔挡板(21)移动,把检测仓(19)内部的红茶落入第一流道(2)的顶部,同时启动第一流道(2)和第一加热管(12),第一流道(2)将红茶带入第一干燥仓(11)的内部,第一加热管(12)干燥第一流道(2)上方的红茶,第一流道(2)将红茶运输到旋转仓(8)的内部,伸长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通过转动杆推动旋转仓(8)沿着滑槽(9)向右移动,当齿柱(7)与弧形齿条(10)啮合连接时,齿柱(7)带动旋转仓(8)转动将旋转仓(8)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二流道(32)的顶部,使底部的红茶受热干燥,启动第二流道(32),第二流道(32)将红茶带入第二防护罩(36)的内部;
步骤四、第二次检测:收缩第二提料伸缩杆(38),第二提料伸缩杆(38)带动平铺板(37)向上移动,第二流道(32)带动红茶移动,在平铺板(37)的帮助下将红茶平铺在第二流道(32)上,启动第二湿度探头(41),吸附杆(40)带动第二湿度探头(41)转动,使第二湿度探头(41)检测第二流道(32)上方红茶的干燥度,并将红茶干燥数据在第二显示器上显示,当红茶干燥数据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32)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34)的内部,当红茶干燥数据未到达设定的数据时,第二流道(32)将红茶传输到第二收纳仓(34)的内部,并将第二收纳仓(34)内部的红茶倒入第一流道(2)的顶部,再次加热干燥。
CN202210738630.3A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Pending CN115127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8630.3A CN115127330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8630.3A CN115127330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7330A true CN115127330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8630.3A Pending CN115127330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733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63850U (zh) * 2014-09-04 2014-12-31 赣州庚艺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金银花烘干装置
CN208016823U (zh) * 2018-02-08 2018-10-30 漳州索多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10709436U (zh) * 2019-10-25 2020-06-09 宁波和利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盒出料机
CN111879066A (zh) * 2020-08-07 2020-11-03 王魁栋 一种颗粒状农副产品自动烘干机
CN213281370U (zh) * 2020-10-16 2021-05-28 文县文州国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JP2021182898A (ja) * 2020-05-22 2021-12-02 明広 日高 発酵槽装置
CN216144093U (zh) * 2021-07-21 2022-03-29 赵炳硕 一种育苗种子干燥消毒处理设备
CN114247630A (zh) * 2021-12-10 2022-03-29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杜仲雄花茶叶多重烘干制取设备
CN216245426U (zh) * 2021-11-25 2022-04-08 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药品质量的节能隧道式灭菌干燥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63850U (zh) * 2014-09-04 2014-12-31 赣州庚艺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金银花烘干装置
CN208016823U (zh) * 2018-02-08 2018-10-30 漳州索多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10709436U (zh) * 2019-10-25 2020-06-09 宁波和利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盒出料机
JP2021182898A (ja) * 2020-05-22 2021-12-02 明広 日高 発酵槽装置
CN111879066A (zh) * 2020-08-07 2020-11-03 王魁栋 一种颗粒状农副产品自动烘干机
CN213281370U (zh) * 2020-10-16 2021-05-28 文县文州国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N216144093U (zh) * 2021-07-21 2022-03-29 赵炳硕 一种育苗种子干燥消毒处理设备
CN216245426U (zh) * 2021-11-25 2022-04-08 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药品质量的节能隧道式灭菌干燥机
CN114247630A (zh) * 2021-12-10 2022-03-29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杜仲雄花茶叶多重烘干制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27330A (zh) 一种红茶干燥程度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工艺
CN115152427A (zh) 一种具有筛分倒料功能的茶叶采摘装置与方法
CN205512147U (zh) 一种全自动凤凰卷机
CN215574325U (zh) 一种大米质量检测设备
CN113826722A (zh) 一种生产加工用茶叶翻炒烘干设备
CN112387403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五谷类研磨成粉设备
CN215138791U (zh) 一种往复式翻料机
CN213066924U (zh) 一种快速均匀受热的桑叶茶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1491684U (zh) 芝麻焙炒筛选系统
CN113615753A (zh) 一种变力控制红茶茶叶细胞壁破碎的揉捻机
CN213908319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加热装置
KR101659211B1 (ko) 폐 오일 공급 및 정제장치
CN219835138U (zh) 一种茶叶用高效萎凋装置
CN207733573U (zh) 一种茶叶晒青装置
CN204562969U (zh) 一种胶囊填充抛光一体机
CN206534029U (zh) 一种粮食自动晒收机
CN221361293U (zh)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金属检测装置
CN212987863U (zh) 一种普洱茶通风干燥设备
CN211330189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筛选分级设备
CN220384116U (zh) 一种便于食品残渣清理的烘炉
CN220545773U (zh) 一种茶叶加工的打散机
CN214039487U (zh) 一种青蒿炮制干燥设备
CN210226765U (zh) 一种利用黑茶金花制取酵素粉用原料清洗装置
CN115155780B (zh) 一种食品机械黄豆筛选用胶体磨机
CN219249115U (zh) 一种茶叶翻炒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