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3892A -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3892A
CN115123892A CN202210889577.7A CN202210889577A CN115123892A CN 115123892 A CN115123892 A CN 115123892A CN 202210889577 A CN202210889577 A CN 202210889577A CN 115123892 A CN115123892 A CN 115123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elevator
visitor
reception
perso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95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23892B (zh
Inventor
颜庭军
王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ina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ina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ina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ina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95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3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3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3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23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3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15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before boa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8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61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priority users
    • B66B2201/4669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priority users using passenger condition det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和访问楼层;步骤2: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步骤3:根据访客身份,基于人员图像,从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步骤4: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并控制目标电梯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本发明的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无需内部人员持卡下楼带领访客上楼或由内部人员联系楼栋的安保人员确认访客身份,由安保人员带领访客进入电梯,刷“万能卡”供访客选择楼层,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便捷性,也解决了耽误内部人员和访客的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楼栋(例如:小区楼和商务楼等)的管理出于安全性考虑,进入楼栋的人员在乘坐电梯上楼时,需要刷卡才能选择楼层。当楼栋的内部人员(例如:小区楼业主和商务楼白领等)的访客(例如:亲戚朋友和客户等)进入楼栋时,需要内部人员持卡下楼带领访客上楼或由内部人员联系楼栋的安保人员确认访客身份,由安保人员带领访客进入电梯,刷“万能卡”供访客选择楼层,比较繁琐,另外,也耽误内部人员和访客的时间。
因此,亟需一种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无需内部人员持卡下楼带领访客上楼或由内部人员联系楼栋的安保人员确认访客身份,由安保人员带领访客进入电梯,刷“万能卡”供访客选择楼层,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便捷性,也解决了耽误内部人员和访客的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和访问楼层;
步骤2: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
步骤3:根据访客身份,基于人员图像,从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
步骤4: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并控制目标电梯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
优选的,步骤3:根据访客身份,基于人员图像,从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包括:
基于人员图像,确定每一人员的人员身份;
将人员身份与访客身份进行匹配;
若匹配符合,确定访客抵达楼栋大厅,并将对应人员作为访客;
基于访客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访客在是否与访客周边的预设的范围内的其他人员之间产生交互行为;
若是,基于访客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
基于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从其他人员中确定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将访客与同行人员作为接待目标;
否则,仅将访客作为接待目标。
优选的,基于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从其他人员中确定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包括:
获取产生的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交互行为类别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当产生的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为接触式时,若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产生的交互行为对应的预设的持续时长阈值,将与访客之间产生对应交互行为的其他人员作为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当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为非接触式时,获取产生的交互行为对应的预设的持续时长-触发值对照表;
基于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和持续时长-触发值对照表,对照确定触发值,并关联至与访客之间产生对应交互行为的其他人员;
若其他人员关联的触发值的触发值和大于等于预设的触发值和阈值时,将对应其他人员作为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优选的,步骤4中,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包括:
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接待目标进入楼栋大厅后的移动轨迹;
获取楼栋大厅对应的预设的楼梯大厅地图;
根据楼梯大厅地图,基于移动轨迹,确定接待目标前往的目标电梯厅;
获取目标电梯厅对应的预设的电梯实时状态库;
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控制目标电梯前往预设的接待层;
获取目标电梯厅内对应于目标电梯的目标电梯口;
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接待目标进入目标电梯厅;
若是,将进入目标电梯厅的接待目标作为提示目标;
基于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提示目标的面部的面部位置和面部朝向;
获取目标电梯厅内设置的多个提示设备的设备位置;
确定面部位置与设备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若直线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直线距离阈值,获取对应提示设备的显示朝向;
基于面部朝向,构建第一方向向量;
基于显示朝向,构建第二方向向量;
计算第一方向向量与第二方向向量的向量夹角;
选取落在预设的向量夹角范围内的向量夹角中最大的向量夹角对应的显示设备作为目标显示设备;
根据预设的电梯口提示信息模板,基于访客身份和目标电梯口的编号,生成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
控制目标显示设备显示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
基于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提示目标抵达目标电梯口;
若是,若目标电梯抵达接待层,控制目标电梯口开门;
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接待目标是否均进入目标电梯;
若是,控制目标电梯口关门,完成接待。
优选的,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包括:
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是否存在空闲的电梯;
若是,选取任一空闲的电梯作为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否则,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即将最先空闲的电梯作为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优选的,控制目标电梯口关门之前,还包括:
动态获取目标电梯内的厢内图像;
基于厢内图像,确定目标电梯内是否存在除接待目标的其他人员;
若是,基于预设的认证人员身份库,对目标电梯内除接待目标的其他人员对应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人员身份确认;
若身份确认失败,将对应其他人员作为提醒目标;
控制目标电梯内的提醒设备提醒提醒目标离开目标电梯;
提醒完成预设的第一时间之后,基于当前的厢内图像,确定提醒目标是否离开目标电梯;
若否,调度楼栋大厅内空闲的安保人员前往目标电梯。
优选的,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还包括:
步骤5:提醒对应于访客的接待请求人访客即将抵达访问楼层。
优选的,确定接待目标是否均进入目标电梯时,若存在接待目标未进入目标电梯的时长达到预设的时长阈值,继续控制目标电梯关门,同时,确定对应接待目标是否为访客,若否,将对应接待目标对应的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步骤2至步骤4。
优选的,控制目标电梯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时,若接待目标基于目标电梯内的楼层选择按键输入接待层的前往指令时,若目标电梯抵达访问楼层,控制目标电梯开门,预设的第二时间之后,控制目标电梯关门,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人员图像,确定留在目标电梯内的接待目标,确定接待目标是否为访客,若否,将对应接待目标对应的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步骤2至步骤4。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和访问楼层;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访客身份,基于人员图像,从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
接待模块,用于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并控制目标电梯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和访问楼层;
步骤2: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
步骤3:根据访客身份,基于人员图像,从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
步骤4: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并控制目标电梯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内部人员操作智能终端(例如:手机和平板等)登入APP输入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访客信息包含访客身份(例如:人脸图像)和访问楼层(内部人员所在楼层,例如:第16层)。楼栋内设置有多个监控设备(例如:摄像设备),通过监控设备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监控设备拍摄到的包含人员的全部图像)。基于人员图像,获取每个人员的人脸图像,与访客身份进行匹配,若匹配符合,则确定访客抵达,作为接待目标。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无需内部人员持卡下楼带领访客上楼或由内部人员联系楼栋的安保人员确认访客身份,由安保人员带领访客进入电梯,刷“万能卡”供访客选择楼层,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便捷性,也解决了耽误内部人员和访客的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步骤3:根据访客身份,基于人员图像,从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包括:
基于人员图像,确定每一人员的人员身份;
将人员身份与访客身份进行匹配;
若匹配符合,确定访客抵达楼栋大厅,并将对应人员作为访客;
基于访客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访客在是否与访客周边的预设的范围内的其他人员之间产生交互行为;
若是,基于访客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
基于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从其他人员中确定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将访客与同行人员作为接待目标;
否则,仅将访客作为接待目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从人员图像上确定每一人员的人员身份,并与访客身份进行匹配,若匹配符合,确定访客抵达楼栋大厅。但是,访客可能会有一起同行的同行人员(例如:亲属和同事等),需要将同行人员一同作为接待目标,避免同行人员无法乘坐电梯上楼。在确定同行人员时,基于行为识别技术,基于访客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访客是否与周边预设的范围(例如:3米)内的其他人员之间产生交互行为,若是,确定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基于持续时长,确定同行人员。一般的,楼栋大厅内会有很多工作人员(例如:安保人员和迎宾人员等),工作人员也会与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之间产生交互行为(例如:安保人员疫情期间对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进行测温登记等),但是,交互行为不会产生太久,因此,基于持续时长,确定访客的同行人员,提升了同行人员确定的精准性,避免误判,对访客及同行人员造成麻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基于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从其他人员中确定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包括:
获取产生的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交互行为类别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当产生的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为接触式时,若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产生的交互行为对应的预设的持续时长阈值,将与访客之间产生对应交互行为的其他人员作为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当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为非接触式时,获取产生的交互行为对应的预设的持续时长-触发值对照表;
基于产生的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和持续时长-触发值对照表,对照确定触发值,并关联至与访客之间产生对应交互行为的其他人员;
若其他人员关联的触发值的触发值和大于等于预设的触发值和阈值时,将对应其他人员作为与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一般的,若交互行为类别为接触式,且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交互行为对应于预设的持续时长阈值时,对应其他人员可直接作为同行人员;例如:交互行为为其他人员与访客牵手,持续时长大于等于6秒。若交互行为类别为接触式,引入交互行为对应的预设的持续时长-触发值对照表,对照查询持续时长对应的表征对应其他人员是访客的同行人员的程度的触发值;例如:交互行为为其他人员与访客交谈,持续时长为3秒,触发值为30。累加计算其他人员关联的触发值,获得触发值和,若触发值和大于等于预设的触发值和阈值,说明表征对应其他人员是访客的同行人员的总体程度较高,对应其他人员可直接作为同行人员。基于交互行为类别的不同分别进行同行人员判定,提升了同行人员判定的精准性和判定效率。内部人员只需输入一个访客的访客信息,无需输入同行人员的访客信息,提升了便捷性。另外,累加计算其他人员关联的触发值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766967750000081
Figure BDA0003766967750000082
为触发值和,γJ为其他人员关联的第J个触发值,n为其他人员关联的触发值的总数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步骤4中,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包括:
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接待目标进入楼栋大厅后的移动轨迹;
获取楼栋大厅对应的预设的楼梯大厅地图;
根据楼梯大厅地图,基于移动轨迹,确定接待目标前往的目标电梯厅;
获取目标电梯厅对应的预设的电梯实时状态库;
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控制目标电梯前往预设的接待层;
获取目标电梯厅内对应于目标电梯的目标电梯口;
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接待目标进入目标电梯厅;
若是,将进入目标电梯厅的接待目标作为提示目标;
基于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提示目标的面部的面部位置和面部朝向;
获取目标电梯厅内设置的多个提示设备的设备位置;
确定面部位置与设备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若直线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直线距离阈值,获取对应提示设备的显示朝向;
基于面部朝向,构建第一方向向量;
基于显示朝向,构建第二方向向量;
计算第一方向向量与第二方向向量的向量夹角;
选取落在预设的向量夹角范围内的向量夹角中最大的向量夹角对应的显示设备作为目标显示设备;
根据预设的电梯口提示信息模板,基于访客身份和目标电梯口的编号,生成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
控制目标显示设备显示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
基于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提示目标抵达目标电梯口;
若是,若目标电梯抵达接待层,控制目标电梯口开门;
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接待目标是否均进入目标电梯;
若是,控制目标电梯口关门,完成接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一般的,楼栋内为了分散电梯使用压力,均会设置至少2个电梯厅,因此,需要确定接待目标前往的目标电梯厅。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历史上的人员图像,确定接待目标进入楼梯大厅后的移动轨迹;例如:按照时序连接接待目标在每一人员图像中的位置。引入楼栋大厅对应的预设的楼梯大厅地图,基于移动轨迹和楼梯大厅地图,确定接待目标前往的目标电梯厅;例如:移动轨迹的行驶方向为前往楼梯大厅地图上的左电梯厅,则左电梯厅为目标电梯厅。一确定接待目标前往的目标电梯厅,就调度目标电梯,达到电梯调度的提前性,尽可能地减少接待目标的等待时间。引入电梯实时状态库,其中存储有目标电梯厅每一电梯的状态,例如:是否空闲和所在楼层等,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挑选能够尽快抵达预设的接待层(例如:1层)的电梯。
接着,就需要引导接待目标前往对应于目标电梯的目标电梯口等待上电梯轿厢。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接待目标进入目标电梯厅,若是,将进入目标电梯厅的接待目标作为提示目标,提示其前往目标电梯口。一般的,接待目标进入目标电梯厅均会有先后顺序,对先进入目标电梯厅的提示目标进行提示后,提示目标一定会告诉其他接待目标在目标电梯口乘坐电梯,减少了提示资源,也提升了提示效率,同时,更具有适用性。
基于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提示目标的面部的面部位置和面部朝向。目标电梯厅内设置有多个提示设备(例如:显示屏,一般的,电梯厅内会设置多个广告屏,也可以通过广告屏进行提示,为了避免视线遮挡,显示屏或广告屏的位置多设置于高于正常人身高的较高处)的设备位置,为了确保提示信息在提示目标的可视距离内,确定面部位置与设备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在预设的直线距离阈值内的提示设备。另外,为了确定提示角度在提示目标的可视角度范围内,获取该提示设备的显示朝向(一般垂直于显示屏且从显示屏的中心点向外),分别构建第一方向向量和第二方向向量(大小随机,方向分别与面部朝向和显示朝向一致),计算向量夹角,选取落在预设的向量夹角范围(例如:90°~180°)内的向量夹角中最大的向量夹角对应的显示设备作为目标显示设备。一般的,当用户完全正视显示屏时,第一方向向量和第二方向向量的夹角为180°,当用户完全侧对显示屏时,第一方向向量和第二方向向量的夹角为90°,因此,当夹角落在90°~180°内时,提示信息可视,角度越大,提示信息查看越清晰。提升了显示设备选取的合理性,保证提示的提示效果,给予提示目标最佳体验。
引入预设的电梯口提示信息模板,基于访客身份(例如:A)和目标电梯口的编号(例如:3),生成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例如:“A先生正在等您们,请前往3号电梯口乘坐电梯!”),控制目标显示设备显示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基于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提示目标抵达目标电梯口,若是,若目标电梯抵达接待层,控制目标电梯口开门。一有提示目标抵达目标电梯口时即开门,避免提示目标等待,提示目标也会告诉其他接待目标进入该目标电梯口。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人员图像,确定接待目标是否均进入目标电梯,若是,控制目标电梯口关门,完成接待。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访客及同行人员的体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包括:
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是否存在空闲的电梯;
若是,选取任一空闲的电梯作为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否则,基于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即将最先空闲的电梯作为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若存在空闲的电梯,选取任一空闲的电梯直接进行调度。若不存在空闲的电梯,确定即将最先空闲的电梯作为适宜接待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即将最先空闲可以为电梯所在楼层与送客目标楼层之间的差值最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控制目标电梯口关门之前,还包括:
动态获取目标电梯内的厢内图像;
基于厢内图像,确定目标电梯内是否存在除接待目标的其他人员;
若是,基于预设的认证人员身份库,对目标电梯内除接待目标的其他人员对应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人员身份确认;
若身份确认失败,将对应其他人员作为提醒目标;
控制目标电梯内的提醒设备提醒提醒目标离开目标电梯;
提醒完成预设的第一时间之后,基于当前的厢内图像,确定提醒目标是否离开目标电梯;
若否,调度楼栋大厅内空闲的安保人员前往目标电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当接待目标进入目标电梯时,可能会有其他非接待目标人员混入,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基于目标电梯内的厢内图像,确定目标电梯内是否存在其他非接待目标人员,若是,获取其对应的人员身份,引入认证人员身份库,其中存储有大量内部人员的身份信息,对该人员身份进行确认,若确认失败,说明该非接待目标人员混入目标电梯,控制提醒设备(例如:扬声器)提醒其离开,若预设的第一时间(例如:10秒)之后,其仍未离开,调度安保人员前往目标电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还包括:
步骤5:提醒对应于访客的接待请求人访客即将抵达访问楼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当将接待目标送至访问楼层时,对访客的接待请求人进行提醒;例如:发送“您的客人即将到达!”,提升接待请求人的体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确定接待目标是否均进入目标电梯时,若存在接待目标未进入目标电梯的时长达到预设的时长阈值,继续控制目标电梯关门,同时,确定对应接待目标是否为访客,若否,将对应接待目标对应的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步骤2至步骤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一般的,当目标电梯口打开时,接待目标可能会有特殊情况暂时不进入目标电梯;例如:有文件落在车上,需要回头取文件。但是,需要先控制目标电梯关门,送其他接待目标先上楼,避免误判等待。另外,若该接待目标不是访客,将该接待目标的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步骤2至步骤4,这样,当该接待目标重新进入楼栋大厅时,电梯可以自行对其进行单独接待,无需联系已经上楼的其他接待人员持卡下楼带领其上楼,进一提升了适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控制目标电梯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时,若接待目标基于目标电梯内的楼层选择按键输入接待层的前往指令时,若目标电梯抵达访问楼层,控制目标电梯开门,预设的第二时间之后,控制目标电梯关门,基于接待目标对应的人员图像,确定留在目标电梯内的接待目标,确定接待目标是否为访客,若否,将对应接待目标对应的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步骤2至步骤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同理,当接待目标乘坐目标电梯上楼时,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返回,先控制目标电梯开门,让其他接待目标先下,预设的第二时间(例如:20秒)之后,控制目标电梯关门,若该接待目标不是访客,将该接待目标的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步骤2至步骤4,这样,当该接待目标重新进入楼栋大厅时,电梯可以自行对其进行单独接待,无需联系已经上楼的其他接待人员持卡下楼带领其上楼,进一提升了适用性。
另外,当接待请求人会客时,接待目标需要临时下楼时,也可以将该接待目标的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和访问楼层;
第二获取模块2,用于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
确定模块3,用于根据访客身份,基于人员图像,从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
接待模块4,用于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并控制目标电梯将接待目标送至对应访问楼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所述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和访问楼层;
步骤2: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
步骤3:根据所述访客身份,基于所述人员图像,从所述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
步骤4: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所述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并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将所述接待目标送至对应所述访问楼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根据所述访客身份,基于所述人员图像,从所述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包括:
基于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每一所述人员的人员身份;
将所述人员身份与所述访客身份进行匹配;
若匹配符合,确定所述访客抵达所述楼栋大厅,并将对应所述人员作为所述访客;
基于所述访客对应的历史上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所述访客在是否与所述访客周边的预设的范围内的其他所述人员之间产生交互行为;
若是,基于所述访客对应的历史上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
基于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从其他所述人员中确定与所述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将所述访客与所述同行人员作为接待目标;
否则,仅将所述访客作为接待目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从其他所述人员中确定与所述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包括:
获取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所述交互行为类别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当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为接触式时,若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对应的预设的持续时长阈值,将与所述访客之间产生对应所述交互行为的其他所述人员作为与所述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当所述交互行为的交互行为类别为非接触式时,获取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对应的预设的持续时长-触发值对照表;
基于产生的所述交互行为的持续时长和所述持续时长-触发值对照表,对照确定触发值,并关联至与所述访客之间产生对应所述交互行为的其他所述人员;
若其他所述人员关联的所述触发值的触发值和大于等于预设的触发值和阈值时,将对应其他所述人员作为与所述访客同行的同行人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所述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包括:
基于所述接待目标对应的历史上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所述接待目标进入所述楼栋大厅后的移动轨迹;
获取所述楼栋大厅对应的预设的楼梯大厅地图;
根据所述楼梯大厅地图,基于所述移动轨迹,确定所述接待目标前往的目标电梯厅;
获取所述目标电梯厅对应的预设的电梯实时状态库;
基于所述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适宜接待所述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前往预设的接待层;
获取所述目标电梯厅内对应于所述目标电梯的目标电梯口;
基于所述接待目标对应的当前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所述接待目标进入所述目标电梯厅;
若是,将进入所述目标电梯厅的所述接待目标作为提示目标;
基于所述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所述提示目标的面部的面部位置和面部朝向;
获取所述目标电梯厅内设置的多个提示设备的设备位置;
确定所述面部位置与所述设备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若所述直线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直线距离阈值,获取对应所述提示设备的显示朝向;
基于所述面部朝向,构建第一方向向量;
基于所述显示朝向,构建第二方向向量;
计算所述第一方向向量与所述第二方向向量的向量夹角;
选取落在预设的向量夹角范围内的所述向量夹角中最大的所述向量夹角对应的所述显示设备作为目标显示设备;
根据预设的电梯口提示信息模板,基于所述访客身份和所述目标电梯口的编号,生成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
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设备显示所述目标电梯口提示信息;
基于所述提示目标对应的当前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是否存在所述提示目标抵达所述目标电梯口;
若是,若所述目标电梯抵达所述接待层,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口开门;
基于所述接待目标对应的当前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所述接待目标是否均进入所述目标电梯;
若是,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口关门,完成接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适宜接待所述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包括:
基于所述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是否存在空闲的电梯;
若是,选取任一空闲的电梯作为适宜接待所述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否则,基于所述电梯实时状态库,确定即将最先空闲的电梯作为适宜接待所述接待目标的目标电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口关门之前,还包括:
动态获取所述目标电梯内的厢内图像;
基于所述厢内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电梯内是否存在除所述接待目标的其他所述人员;
若是,基于预设的认证人员身份库,对所述目标电梯内除所述接待目标的其他所述人员对应的所述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人员身份确认;
若身份确认失败,将对应其他所述人员作为提醒目标;
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内的提醒设备提醒所述提醒目标离开所述目标电梯;
提醒完成预设的第一时间之后,基于当前的所述厢内图像,确定所述提醒目标是否离开所述目标电梯;
若否,调度所述楼栋大厅内空闲的安保人员前往所述目标电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5:提醒对应于所述访客的接待请求人所述访客即将抵达所述访问楼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接待目标是否均进入所述目标电梯时,若存在所述接待目标未进入所述目标电梯的时长达到预设的时长阈值,继续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关门,同时,确定对应所述接待目标是否为所述访客,若否,将对应所述接待目标对应的所述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所述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所述步骤2至所述步骤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将所述接待目标送至对应所述访问楼层时,若所述接待目标基于所述目标电梯内的楼层选择按键输入所述接待层的前往指令时,若所述目标电梯抵达所述访问楼层,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开门,预设的第二时间之后,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关门,基于所述接待目标对应的所述人员图像,确定留在所述目标电梯内的所述接待目标,确定所述接待目标是否为所述访客,若否,将对应所述接待目标对应的所述人员身份作为新的访客身份与所述访问楼层组合作为新的访客信息,重新执行所述步骤2至所述步骤4。
10.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要进行访客接待的访客的访客信息,所述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和访问楼层;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跟踪获取进入楼栋大厅的人员的人员图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访客身份,基于所述人员图像,从所述人员中确定接待目标;
接待模块,用于调度适宜的目标电梯对所述接待目标进行接待,并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将所述接待目标送至对应所述访问楼层。
CN202210889577.7A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123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9577.7A CN115123892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9577.7A CN115123892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3892A true CN115123892A (zh) 2022-09-30
CN115123892B CN115123892B (zh) 2023-09-12

Family

ID=8338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9577.7A Active CN115123892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389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4619A (ja) * 2008-08-13 2010-02-25 Toshiba Corp アクセス対象に対する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JP2010182287A (ja) * 2008-07-17 2010-08-19 Steven C Kays 適応型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デザイン
US20110314497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Warrick Peter Method of integrating content on guest device with hospitality media system, and hospitality media system thereof
EP3106415A1 (en) * 2015-06-19 2016-12-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taking us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08520583A (zh) * 2018-03-30 2018-09-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出入口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615186A (zh) * 2018-05-11 2018-10-02 深圳市口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销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36258A (zh) * 2019-02-12 2019-04-16 重庆锐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地产客户到访管理系统
WO2021093427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访客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38665A (zh) * 2021-04-06 2021-06-11 深圳市微筑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229713A1 (en) * 2020-01-27 2021-07-29 Leitner-Poma Of America, Inc. Aerial ropeway hazard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JPWO2021176593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WO2022121059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物联网及ai智能门禁综合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2287A (ja) * 2008-07-17 2010-08-19 Steven C Kays 適応型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デザイン
JP2010044619A (ja) * 2008-08-13 2010-02-25 Toshiba Corp アクセス対象に対する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US20110314497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Warrick Peter Method of integrating content on guest device with hospitality media system, and hospitality media system thereof
EP3106415A1 (en) * 2015-06-19 2016-12-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taking us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08520583A (zh) * 2018-03-30 2018-09-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出入口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615186A (zh) * 2018-05-11 2018-10-02 深圳市口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销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36258A (zh) * 2019-02-12 2019-04-16 重庆锐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地产客户到访管理系统
WO2021093427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访客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229713A1 (en) * 2020-01-27 2021-07-29 Leitner-Poma Of America, Inc. Aerial ropeway hazard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JPWO2021176593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WO2022121059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物联网及ai智能门禁综合管理系统
CN112938665A (zh) * 2021-04-06 2021-06-11 深圳市微筑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3892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7467B (zh)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758162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elevator
US8047333B2 (en) Method and elevator installation for user selection of an elevator
US10494223B2 (en)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device of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of elevator, and elevator system
US9090433B2 (en)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that includes a standby operation
US10169934B2 (en) Building access and layout mapping for an autonomous vehicle bas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20170217727A1 (en) Elevator passenger entry detection
US10329118B2 (en) Passenger guidance system for multicar elevator
CN108357991A (zh)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6009027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destination calls for an elevator system
CN113053013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0766570A (zh) 一种智慧酒店服务方法及系统、智慧酒店电视机
CN108408508A (zh) 一种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以及楼宇设备控制方法
JP2013023349A (ja) フロアセキュリティ管理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JP722329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7671480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梯控制系统
CN208361614U (zh) 一种楼宇设备控制系统
CN115123892A (zh) 一种电梯用智能化判客接待方法及系统
CN111186730B (zh) 基于人体追踪和自动分配的电梯控制方法与电梯控制系统
CN114057051B (zh) 一种轿厢内召梯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14604699A (zh)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
CN109720945A (zh) 电梯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1687817U (zh) 一种智能电梯呼梯盒以及智能电梯呼梯系统
CN219859965U (zh) 电梯控制系统及电梯
JP712770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