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8061A - 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8061A
CN115118061A CN202210790662.8A CN202210790662A CN115118061A CN 115118061 A CN115118061 A CN 115118061A CN 202210790662 A CN202210790662 A CN 202210790662A CN 115118061 A CN115118061 A CN 115118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earing chamber
cover body
wall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06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也
郭丙春
吴迪
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1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80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87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0125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48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盖体,盖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与底壁相连,侧壁和底壁围合形成有腔体,底壁上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孔;拉伸部,与盖体相连;轴承室,与拉伸部相连接,沿电机的轴向,拉伸部与轴承室的外壁相贴合;转轴,转轴穿过轴承室;定子,与盖体相连接;转子,套设于转轴;轴承室的内径为D1,拉伸部和轴承室的壁厚之和为T,第一散热孔的内侧壁与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为A,A≥D1/2+T。将拉伸部贴合轴承室的外壁,使得拉伸部尽可能的接近盖体的轴线,所以盖体上的第一散热孔可以尽可能的接近盖体的轴线,转子周围的热量可以快速地通过第一散热孔与外部进行热交换。

Description

电机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06月30日提交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10760110.2”、申请名称为“电机”的中国专利申请和于2022年06月30日提交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21667115.2”、申请名称为“电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温升问题是单相异步电机的一大难题,在端盖上开散热孔,能有效的改善温升,端盖底面散热孔越靠近转子,散热效果越好。
但是,传统的轴承室由拉深工艺制作,轴承室与端盖体间的间隙大,导致散热孔与离转子较远,难以快速地实现散热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盖体,盖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与底壁相连,侧壁和底壁围合形成有腔体,底壁上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孔;拉伸部,与盖体相连;轴承室,与拉伸部相连接,沿电机的轴向,拉伸部与轴承室的外壁相贴合;转轴,转轴穿过轴承室;定子,与盖体相连接;转子,套设于转轴;轴承室的内径为D1,拉伸部和轴承室的壁厚之和为T,第一散热孔的内侧壁与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为A,A≥D1/2+T。
本发明提供的盖体,盖体是由底壁和环形的侧壁组成,底壁和侧壁之间形成腔体,在盖体的底壁上加工成型有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与腔体相连通,因此腔体中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孔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在盖体与定子相装配时,盖体能够起到散热的功能。
盖体上设置有拉伸部,轴承室与拉伸部相连接,本发明中的盖体采用拉伸工艺制成,示例性地,先采用拉伸工艺将原材拉伸形成盖体,再将盖体的一部分进行多次拉伸形成拉伸部和轴承室。
拉伸部与轴承室的外壁相贴合,在轴承室的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将拉伸部贴合轴承室的外壁,使得拉伸部尽可能的接近盖体的轴线。由于拉伸部与轴承室之间相贴合,所以盖体上的第一散热孔可以尽可能的接近盖体的轴线,在盖体与定子相装配的情况下,第一散热孔与转子的间距较小,转子周围的热量可以快速地通过第一散热孔与外部进行热交换,通过提高散热速度,能够保证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电机的性能。
拉伸部和轴承室均沿电机的轴向延伸,且拉伸部和轴承室相贴合,因此拉伸部和轴承室层叠设置,拉伸部和轴承室的厚度之和为T。轴承室的内径为D1,第一散热孔的内侧壁与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为A,满足,A≥D1/2+T。D1/2为轴承室的轴线到轴承室的内壁的间距,D1/2+T为轴承室的轴线到拉伸部外边缘的间距。A≥D1/2+T的情况下,第一散热孔的内壁可以尽可能的贴近拉伸部的外边缘,因此也就尽可能将第一散热孔接近盖体的轴线,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基础上,由于第一散热孔没有与拉伸部接触,因此第一散热孔不会对拉伸部的结构造成破坏,盖体发生形变,从而可以提升盖体与定子的装配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由于第一散热孔比较贴近拉伸部,因此第一散热孔可以正对转子,转子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散热孔与外部进行热交换。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在底壁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沿轴承室的周向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A≥D1/2+T+1mm。
当第一散热孔与拉伸部比较贴近的情况下,盖体与拉伸部相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弱,为了避免盖体和拉伸部之间发生形变,将第一散热孔与拉伸部的外壁之间设置至少1mm的间距,1mm的间距为第一散热孔和拉伸部之间的安全距离。通过设置1mm的安全距离,即能够保证第一散热孔与轴承室的轴线的间距较小,确保第一散热孔对转子的散热效果,又能够避免第一散热孔对盖体和拉伸部连接处的结构造成破坏,盖体和拉伸部的连接处不易发生形变和破裂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拉伸部包括:环形拉伸部;环形拉伸部的外径为D2,环形拉伸部的壁厚为t1,轴承室的壁厚为t2,2(t1+t2)≤D2-D1≤2(t1+t2)+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拉伸部为环形结构,沿轴承室的周向,拉伸部与轴承室的外壁接触。环形拉伸部的壁厚为t1,轴承室的壁厚为t2。
环形拉伸部的外径与轴承室的内径的差值在2(t1+t2)和2(t1+t2)+3mm之间,这说明了轴承室和环形拉伸部之间不存在间隙或仅存在较小的间隙,拉伸部与轴承室紧密的贴合或部分贴合。第一散热孔与转子的间距较小,转子周围的热量可以快速地通过第一散热孔与外部进行热交换,通过提高散热速度,能够保证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电机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侧壁的内径为D3;第一散热孔的外侧壁与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为B,B≤D3/2。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轴承室的径向截取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截面积越大,盖体的散热效果越高。但是,第一散热孔的截面积越大,第一散热孔也会对盖体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第一散热孔的散热效果与盖体的结构强度之间进行平衡。
由于不同电机型号电机的尺寸不同,因此难以通过固定的数值对第一散热孔的尺寸限定。在电机的尺寸不同时,盖体的内径也会相应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盖体的内径与第一散热孔的尺寸通过比例的方式进行关联。
在本发明中,已经限定了第一散热孔与轴承室的轴线的间距为A≥D1/2+2t,这是对第一散热孔靠近轴承室的一侧的开设位置进行限定。外侧壁与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为B,B≤D3/2,这是对第一散热孔远离轴承室的一侧的开设位置进行限定,通过对A的取值范围和B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就得到了对第一散热孔开设位置的限定。
外侧壁与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为侧壁内径的一半,通过这个限定,避免第一散热孔沿径向开设的尺寸过大,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散热孔对盖体的结构造成破坏。通过对A的取值范围和B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能够确定第一散热孔可以开设的最大径向尺寸,在上述限定范围内,既可以避免第一散热孔对盖体的结构造成破坏,又能够使得第一散热孔具有较大截面积,从而可以在保证盖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提高盖体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沿电机的轴向,侧壁的第一端与底壁相连,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外圆角,侧壁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外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的侧壁和底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外圆角,因此盖体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为光滑过渡的结构。相对于侧壁和底壁之间呈折角的结构,在盖体的侧壁与底壁之间形成第一外圆角,侧壁与底壁之间不易发生变形,可以保证盖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在侧壁的第二端加工成型有第二外圆角,在盖体与定子相装配的情况下,盖体的第二端与定子相接触,为了提高盖体和定子的接触平稳性,将侧壁的第二端折弯,增大盖体与定子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盖体与定子相对晃动。通过在侧壁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外圆角,侧壁的第二端为光滑过渡的结构,因此侧壁的第二端不易发生变化,进一步保证盖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外圆角的半径为R1,第二外圆角的半径为R2;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多个第二散热孔与底壁的轴向距离为C1,C1≥R1+2mm;多个第二散热孔与侧壁的第二端的轴向距离为C2,C2≥R2+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盖体的侧壁上加工成型有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中的一个可以为进风口,另一个为出风孔。例如,第一散热孔为进风口,第二散热孔为出风口,风由底壁上的第一散热孔流入,经过转子后,再经过侧壁上的第二散热孔流出。
第二散热孔为多个,多个第二散热孔沿侧壁的周向分布,使得盖体可以均匀的进行散热。
第二散热孔与底壁的距离为C1,C1≥R1+2mm,R1为第一外圆角的半径,通过限定上述范围,使得第二散热孔与底壁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第二散热孔不会过于接近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避免第二散热孔对侧壁和底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确保盖体不易发生形变。
第二散热孔与侧壁的第二端的距离为C2,C2≥R2+2mm,R2为第二外圆角的半径,通过限定上述范围,使得第二散热孔与侧壁的第二端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第二散热孔不会过于接近侧壁的第二端,避免第二散热孔对侧壁的第二端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确保盖体与定子能够稳定地接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沿电机的周向和/或轴向,多个第二散热孔间隔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盖体的周向,多个第二散热孔间隔分布,使得盖体沿周向可以均匀地散热。
沿盖体的轴向,多个第二散热孔间隔分布,即,多个第二散热孔可以为多排设置,通过增加第二散热孔的数量,可以提高盖体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地,沿盖体的轴向,多个第二散热孔呈双排设置。第二散热孔与底壁的最小距离是第一排中的第二散热孔与底壁的最小间距。第二散热孔与侧壁的第二端的最小距离是第二排中的第二散热孔与底壁的最小间距。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散热孔沿电机的轴向宽度为C3,2mm≤C3≤3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散热孔的宽度较小的情况下,气流穿过第二散热孔受到较大的阻碍,此时第二散热孔的散热效果较差。当第二散热孔的宽度较大的情况下,侧壁在较大区域内没有实体结构,就会导致侧壁的结构强度较低,侧壁容易发生形变、破裂。
所以,第二散热孔的宽度尺寸对散热效果和侧壁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将第二散热孔沿电机的轴向宽度为C3,2mm≤C3≤30mm。在此范围内,第二散热孔的宽度较大,气流能够顺畅的通过第二散热孔,有利于提高第二散热孔的散热效果。而且,将第二散热孔的宽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避免第二散热孔对侧壁的结构造成破坏,盖体的侧壁不易发生形变、破裂,保证盖体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轴承室的第一端位于腔体内,轴承室的第二端伸出盖体,盖体与轴承室的周向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轴承室的第一端位于腔体内,轴承室内用于放置轴承。轴承室的第二端伸出盖体或与盖体相平齐,而且盖体与轴承室的周向相抵接,因此盖体可以对轴承室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增加轴承室结构强度。
在电机运转时,轴承会受到转轴的径向力,轴承室对轴承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盖体对轴承室进行支撑,轴承室不易发生形变或破损。确保轴承室能够对轴承进行稳定地支撑,保证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拉伸部的第一端与盖体相连,拉伸部的第二端与轴承室的第一端相连,盖体、拉伸部和轴承室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拉伸部和轴承室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拉伸工艺加工成型得到盖体,盖体为拉伸端盖,对盖体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较少的加工工序加工得到盖体,提高对盖体的加工便利性。
由于盖体、拉伸部和轴承室为一体拉伸成型的结构,因此盖体、拉伸部和轴承室各处的厚度可以相同,盖体各处的结构强度相同,盖体不易发生形变,有利于提高盖体与定子的装配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盖体的材料为镀锌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沿轴承室的径向截取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的截面为扇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散热孔的截面为扇形,而且,第一散热孔的轴心与轴承室的轴线重合。使得第一散热孔的形状与盖体的形状相适配,降低对第一散热孔的加工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设有槽孔;定子绕组,绕设于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穿过槽孔;定子绕组与底壁的间距为H,H≥1.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槽孔内穿设有槽纸,槽纸能够对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进行绝缘。
定子绕组在通电过程中,需要保证定子绕组与盖体的底壁保持电器安全距离,避免盖体被击穿。设置定子绕组与盖体的底壁的径向距离H≥1.5mm,在此范围内,定子绕组不易将盖体的底壁击穿,从而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设直线L沿电机的径向延伸,直线L经过定子绕组上两个点的最大间距为D4,侧壁的内径为D3,D3≥D4+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绕组在通电过程中,需要保证定子绕组与盖体的侧壁保持电器安全距离,避免盖体的侧壁被击穿。
具体地,盖体的侧壁的内径为D3,直线L沿电机的径向延伸,而且直线L经过定子绕组上径向间距最大的两个点,D3和D4满足,D3≥D4+3mm,定子绕组沿径向的截面近似为环形结构,因此,定子绕组与盖体的侧壁至少具有1.5mm间距,在此范围内,定子绕组不易将盖体的侧壁击穿,从而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子绕组包括:第一绕组部,第一绕组部伸出定子铁芯的第一端,位于盖体内;盖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多个第二散热孔与盖体的底壁的最小间距小于第一绕组部与底壁的最小间距;多个第二散热孔与底壁的最大间距大于第一绕组部与底壁的最大间距。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盖体与定子相装配的情况下,伸出定子铁芯第一端的第一绕组部位于盖体内。第二散热孔与盖体的底壁的最小间距小于第一绕组部与底壁的最小间距,即,相较于部分第二散热孔,第一绕组部与盖体的底壁的间距更大。第二散热孔与盖体的底壁最大间距大于第一绕组部与底壁的最大间距,即,相较于第一绕组部,部分第二散热孔与盖体的底壁的间距更大。由此可见,第一绕组部轴向上的两端位于与盖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的位置相应,确保定子绕组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第二散热孔与外部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升盖体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盖体的正视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盖体的底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盖体的正视图之二;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0盖体,111底壁,112侧壁,113第一散热孔,1131内侧壁,1132外侧壁,114第二散热孔,120拉伸部,130轴承室,140第一外圆角,150第二外圆角,300定子,310定子铁芯,320定子绕组,321第一绕组部,322第二绕组部,400转子,500轴承,60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电机。电机包括:盖体110、拉伸部120、轴承室130、转轴600、定子300以及转子400。盖体110包括底壁111和侧壁112,侧壁112与底壁111相连,侧壁112和底壁111围合形成有腔体,底壁111上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孔113。拉伸部120与盖体110相连,沿电机的轴向延伸。轴承室130与拉伸部120相连接,沿电机的轴向延伸,沿电机的轴向,拉伸部120与轴承室130的外壁相贴合;转轴600穿过轴承室130,定子300与盖体110相连接,转子400套设于转轴600,轴承室130的内径为D1,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的壁厚之和为T,第一散热孔113的内侧壁1131与轴承室130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为A,A≥D1/2+T。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盖体110是由底壁111和环形的侧壁112组成,底壁111和侧壁112之间形成腔体,在盖体110的底壁111上加工成型有第一散热孔113,第一散热孔113与腔体相连通,因此腔体中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孔113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在盖体110与电机的定子300相装配时,盖体110能够起到散热的功能。
盖体110上设置有拉伸部120,轴承室130与拉伸部120相连接,本发明中的盖体110采用拉伸工艺制成,示例性地,先采用拉伸工艺将原材拉伸形成盖体110,再将盖体110的一部分进行多次拉伸形成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
拉伸部120与轴承室130的外壁相贴合。在轴承室130的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将拉伸部120贴合轴承室130的外壁,使得拉伸部120尽可能的接近盖体110的轴线。由于拉伸部120与轴承室130之间相贴合,所以盖体110上的第一散热孔113可以尽可能的接近盖体110的轴线,在盖体110和定子300相装配的情况下,第一散热孔113与转子400的间距较小,转子400周围的热量可以快速地通过第一散热孔113与外部进行热交换,通过提高散热速度,能够保证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电机的性能。
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均沿盖体110的轴向延伸,且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相贴合,因此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层叠设置,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的厚度之和为T。轴承室130的内径为D1,第一散热孔113的内侧壁1131与轴承室130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为A,满足,A≥D1/2+T。D1/2为轴承室130的轴线到轴承室130的内壁的间距,D1/2+T为轴承室130的轴线到拉伸部120外边缘的间距。在A≥D1/2+T的情况下,第一散热孔113的内壁可以尽可能的贴近拉伸部120的外边缘,因此也就尽可能将第一散热孔113接近盖体110的轴线,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基础上,由于第一散热孔113没有与拉伸部120接触,因此第一散热孔113不会对拉伸部120的结构造成破坏,盖体110发生形变,从而可以提升盖体110与电机的定子300的装配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由于第一散热孔113比较贴近拉伸部120,因此第一散热孔113可以正对转子400,转子400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散热孔113与外部进行热交换。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在底壁111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散热孔113,第一散热孔113沿轴承室130的周向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A≥D1/2+T+1mm。
当第一散热孔113与拉伸部120比较贴近的情况下,盖体110与拉伸部120相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弱,为了避免盖体110和拉伸部120之间发生形变,将第一散热孔113与拉伸部120的外壁之间设置至少3mm的间距,3mm的间距为第一散热孔113和拉伸部120之间的安全距离。通过设置3mm的安全距离,即能够保证第一散热孔113与轴承室130的轴线的间距较小,确保第一散热孔113对转子400的散热效果,又能够避免第一散热孔113对盖体110和拉伸部120连接处的结构造成破坏,盖体110和拉伸部120的连接处不易发生形变和破裂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盖体110和定子300通过螺钉等锁紧件锁紧。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可以将定子300的一部分伸入盖体110,实现定子300与盖体110的定位功能。也可以在盖体110上设置定位凸起,在定子300上设置定位孔,定位凸起插入定位孔内,实现定子300与盖体110的定位功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拉伸部120包括:环形拉伸部;环形拉伸部的外径为D2,环形拉伸部的壁厚为t1,轴承室130的壁厚为t2,2(t1+t2)≤D2-D1≤2(t1+t2)+3mm。
在该实施例中,拉伸部120为环形结构,沿轴承室130的周向,拉伸部120与轴承室130的外壁接触。环形拉伸部的壁厚为t1,轴承室的壁厚为t2。环形拉伸部的外径与轴承室130的内径的差值在2(t1+t2)和2(t1+t2)+3mm之间,这说明了轴承室130和环形拉伸部之间不存在间隙或仅存在较小的间隙,拉伸部120与轴承室130紧密的贴合或部分贴合。第一散热孔113与转子400的间距较小,转子400周围的热量可以快速地通过第一散热孔113与外部进行热交换,通过提高散热速度,能够保证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电机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盖体110、环形拉伸部和轴承室130的轴线重合。轴承500的圆柱形。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侧壁112的内径为D3;第一散热孔113的外侧壁1132与轴承室130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为B,B≤D3/2。
在该实施例中,沿轴承室130的径向截取第一散热孔113,第一散热孔113的截面积越大,盖体110的散热效果越高。但是,第一散热孔113的截面积越大,第一散热孔113也会对盖体110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第一散热孔113的散热效果与盖体110的结构强度之间进行平衡。
由于不同电机型号电机的尺寸不同,因此难以通过固定的数值对第一散热孔113的尺寸限定。在电机的尺寸不同时,盖体110的内径也会相应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盖体110的内径与第一散热孔113的尺寸通过比例的方式进行关联。
在本发明中,已经限定了第一散热孔113与轴承室130的轴线的间距为A≥D1/2+2t,这是对第一散热孔113靠近轴承室130的一侧的开设位置进行限定。第一散热孔113的外侧壁1132与轴承室130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为B,B≤D3/2,这是对第一散热孔113远离轴承室130的一侧的开设位置进行限定,通过对A的取值范围和B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就得到了对第一散热孔113开设位置的限定。
外侧壁1132与轴承室130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为侧壁112内径的一半,通过这个限定,避免第一散热孔113沿径向开设的尺寸过大,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散热孔113对盖体110的结构造成破坏。通过对A的取值范围和B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能够确定第一散热孔113可以开设的最大径向尺寸,在上述限定范围内,既可以避免第一散热孔113对盖体110的结构造成破坏,又能够使得第一散热孔113具有较大截面积,从而可以在保证盖体110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提高盖体110的散热效果。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沿电机的轴向,侧壁112的第一端与底壁111相连,侧壁112和底壁1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外圆角140,侧壁11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外圆角150。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10的侧壁112和底壁111之间形成有第一外圆角140,因此盖体110的侧壁112与底壁111之间为光滑过渡的结构。相对于侧壁112和底壁111之间呈折角的结构,在盖体110的侧壁112与底壁111之间形成第一外圆角140,侧壁112与底壁111之间不易发生变形,可以保证盖体110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在侧壁112的第二端加工成型有第二外圆角150,在盖体110与电机的定子300相装配的情况下,盖体110的第二端与定子300相接触,为了提高盖体110和定子300的接触平稳性,将侧壁112的第二端折弯,增大盖体110与定子300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盖体110与定子300相对晃动。通过在侧壁112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外圆角150,侧壁112的第二端为光滑过渡的结构,因此侧壁112的第二端不易发生变化,进一步保证盖体110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外圆角140的半径为R1,第二外圆角150的半径为R2;侧壁112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14;多个第二散热孔114与底壁111的轴向距离为C1,C1≥R1+2mm;多个第二散热孔114与侧壁112的第二端的轴向距离为C2,C2≥R2+2mm。
在该实施例中,在盖体110的侧壁112上加工成型有第二散热孔114,第一散热孔113和第二散热孔114中的一个可以为进风口,另一个为出风孔。例如,第一散热孔113为进风口,第二散热孔114为出风口,风由底壁111上的第一散热孔113流入,经过转子400后,再经过侧壁112上的第二散热孔114流出。
第二散热孔114为多个,多个第二散热孔114沿侧壁112的周向分布,使得盖体110可以均匀的进行散热。
第二散热孔114与底壁111的距离为C1,C1≥R1+2mm,R1为第一外圆角140的半径,通过限定上述范围,使得第二散热孔114与底壁111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第二散热孔114不会过于接近侧壁112和底壁111的连接处,避免第二散热孔114对侧壁112和底壁11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确保盖体110不易发生形变。
第二散热孔114与侧壁112的第二端的距离为C2,C2≥R2+2mm,R2为第二外圆角150的半径,通过限定上述范围,使得第二散热孔114与侧壁112的第二端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第二散热孔114不会过于接近侧壁112的第二端,避免第二散热孔114对侧壁112的第二端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确保盖体110与定子300能够稳定地接触。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沿电机的周向和/或轴向,多个第二散热孔114间隔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沿盖体110的周向,多个第二散热孔114间隔分布,使得盖体110沿周向可以均匀地散热。
沿盖体110的轴向,多个第二散热孔114间隔分布,即,多个第二散热孔114可以为多排设置,通过增加第二散热孔114的数量,可以提高盖体110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地,沿盖体110的轴向,多个第二散热孔114呈双排设置。第二散热孔114与底壁111的最小距离是第一排中的第二散热孔114与底壁111的最小间距。第二散热孔114与侧壁112的第二端的最小距离是第二排中的第二散热孔114与底壁111的最小间距。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孔114沿电机的轴向宽度为C3,2mm≤C3≤30mm。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二散热孔114的宽度较小的情况下,气流穿过第二散热孔114受到较大的阻碍,此时第二散热孔114的散热效果较差。当第二散热孔114的宽度较大的情况下,侧壁112在较大区域内没有实体结构,也就会导致侧壁112的结构强度较低,从而侧壁112容易发生形变、破裂。
所以,第二散热孔114的宽度尺寸对散热效果和侧壁112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将第二散热孔114沿电机的轴向宽度为C3,2mm≤C3≤30mm。在此范围内,第二散热孔114的宽度较大,气流能够顺畅的通过第二散热孔114,有利于提高第二散热孔114的散热效果。而且,将第二散热孔114的宽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避免第二散热孔114对侧壁112的结构造成破坏,盖体110的侧壁112不易发生形变、破裂,保证盖体110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轴承室130的第一端位于腔体内,轴承室130的第二端伸出盖体110,盖体110与轴承室130的周向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轴承室130的第一端位于腔体内,轴承室130内用于放置轴承500。轴承室130的第二端伸出盖体110或与盖体110相平齐,而且盖体110与轴承室130的周向相抵接,因此盖体110可以对轴承室130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增加轴承室130结构强度。
在电机运转时,轴承500会受到转轴600的径向力,轴承室130对轴承500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盖体110对轴承室130进行支撑,轴承室130不易发生形变或破损。确保轴承室130能够对轴承500进行稳定地支撑,保证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
当然,如图3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轴承室130的第二端也可以不伸出盖体110,而是轴承室130的第二端与盖体的底壁111平齐。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拉伸部120的第一端与盖体110相连,拉伸部120的第二端与轴承室130的第一端相连,盖体110、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10、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拉伸工艺加工成型得到盖体110,盖体110为拉伸端盖,对盖体110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较少的加工工序加工得到盖体110,提高对盖体110的加工便利性。
由于盖体110、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为一体拉伸成型的结构,因此盖体110、拉伸部120和轴承室130各处的厚度可以相同,盖体110各处的结构强度相同,盖体110不易发生形变,有利于提高盖体110与电机的定子300的装配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盖体110的材料为镀锌板。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沿轴承室130的径向截取第一散热孔113,第一散热孔113的截面为扇形。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113的截面为扇形,而且,第一散热孔113的轴心与轴承室130的轴线重合。使得第一散热孔113的形状与盖体110的形状相适配,降低对第一散热孔113的加工难度。
定子300包括:定子铁芯310和定子绕组320,定子铁芯310设有槽孔,定子绕组320绕设于定子铁芯310,定子绕组320穿过槽孔;定子绕组320与盖体110的底壁111的间距为H,H≥1.5mm。
在该实施例中,槽孔内穿设有槽纸,槽纸能够对定子绕组320和定子铁芯310进行绝缘。
定子绕组320在通电过程中,需要保证定子绕组320与盖体110的底壁111保持电器安全距离,避免盖体110被击穿。设置定子绕组320与盖体110的底壁111的径向距离H≥1.5mm,在此范围内,定子绕组320不易将盖体110的底壁111击穿,从而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安全性。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设直线L沿电机的径向延伸,直线L经过定子绕组320上两个点的最大间距为D4,盖体110的侧壁112的内径为D3,D3≥D4+3mm。
在该实施例中,定子绕组320在通电过程中,需要保证定子绕组320与盖体110的侧壁112保持电器安全距离,避免盖体110的侧壁112被击穿。
具体地,盖体110的侧壁112的内径为D3,直线L沿电机的径向延伸,而且直线L经过定子绕组320上径向间距最大的两个点,D3和D4满足,D3≥D4+3mm,定子绕组320沿径向的截面近似为环形结构,因此,定子绕组320与盖体110的侧壁112至少具有1.5mm间距,在此范围内,定子绕组320不易将盖体110的侧壁112击穿,从而保证电机运转时的安全性。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定子绕组320包括:第一绕组部321,第一绕组部321伸出定子铁芯310的第一端,位于盖体110内;盖体110的侧壁112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14,多个第二散热孔114与盖体110的底壁111的最小间距小于第一绕组部321与底壁111的最小间距;多个第二散热孔114与底壁111的最大间距大于第一绕组部321与底壁111的最大间距。
在该实施例中,在盖体110与定子300相装配的情况下,伸出定子铁芯310第一端的第一绕组部321位于盖体110内。第二散热孔114与盖体110的底壁111的最小间距小于第一绕组部321与底壁111的最小间距,即,相较于部分第二散热孔114,第一绕组部321与盖体110的底壁111的间距更大。第二散热孔114与盖体110的底壁111最大间距大于第一绕组部321与底壁111的最大间距,即,相较于第一绕组部321,部分第二散热孔114与盖体110的底壁111的间距更大。由此可见,第一绕组部321轴向上的两端位于与盖体110的侧壁112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114的位置相应,确保定子绕组320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第二散热孔114与外部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升盖体110的散热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盖体1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盖体110位于定子300沿轴向上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定子绕组320伸出定子铁芯310的两端,其中,定子绕组320包括第一绕组部321和第二绕组部322,第一绕组部321伸出定子铁芯310的第一端,第二绕组部322伸出定子铁芯310的第二端。盖体110的数量为两个,在盖体110与定子300相装配的情况下,第一绕组部321伸入一个盖体110内,第二绕组部322伸入另一个盖体110内。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电极包括一个盖体110和一个铸造盖,盖体110和铸造盖位于定子300沿轴向上的两侧,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相连,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围合形成有腔体,所述底壁上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孔;
拉伸部,与所述盖体相连,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延伸;
轴承室,与所述拉伸部相连接,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延伸,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所述拉伸部与所述轴承室的外壁相贴合;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承室;
定子,与所述盖体相连接;
转子,套设于所述转轴;
所述轴承室的内径为D1,所述拉伸部和所述轴承室的壁厚之和为T,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内侧壁与所述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为A,A≥D1/2+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部包括:环形拉伸部;
所述环形拉伸部的外径为D2,所述环形拉伸部的壁厚为t1,所述轴承室的壁厚为t2,2(t1+t2)≤D2-D1≤2(t1+t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的内径为D3;
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外侧壁与所述轴承室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为B,B≤D3/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所述侧壁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壁相连,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外圆角,所述侧壁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外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外圆角的半径为R2;
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与所述底壁的轴向距离为C1,C1≥R1+2mm;
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与所述侧壁的第二端的轴向距离为C2,C2≥R2+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电机的周向和/或轴向,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散热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宽度为C3,2mm≤C3≤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室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轴承室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盖体或与所述盖体相平齐,所述盖体与所述轴承室的周向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盖体相连,所述拉伸部的第二端与所述轴承室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盖体、所述拉伸部和所述轴承室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设有槽孔;
定子绕组,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定子绕组穿过所述槽孔;
所述定子绕组与所述底壁的间距为H,H≥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设直线L沿所述电机的径向延伸,所述直线L经过所述定子绕组上两个点的最大间距为D4,所述侧壁的内径为D3,D3≥D4+3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绕组包括:第一绕组部,所述第一绕组部伸出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盖体内;
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与所述底壁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绕组部与所述底壁的最小间距;
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与所述底壁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第一绕组部与所述底壁的最大间距。
CN202210790662.8A 2022-06-30 2022-07-06 电机 Pending CN115118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078723 WO2024001258A1 (zh) 2022-06-30 2023-02-28 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71152 2022-06-30
CN202221667115 2022-06-30
CN202210760110 2022-06-30
CN2022107601102 2022-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8061A true CN115118061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7717.2U Active CN217883071U (zh) 2022-06-30 2022-07-06 电机
CN202210790662.8A Pending CN115118061A (zh) 2022-06-30 2022-07-06 电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7717.2U Active CN217883071U (zh) 2022-06-30 2022-07-06 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78830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25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淮安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25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淮安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3071U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403173T3 (es) Ventilador
JP5762012B2 (ja) 電気モータ
CN107968497B (zh)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电机转子、电机和洗衣机
CN217883071U (zh) 电机
EP1617083B1 (en) Electric pump
US11349370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shrink-fitted bearing
CN109217535A (zh) 电机端盖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9831053A (zh) 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107147238B (zh) 电机端盖和电机
CN210599502U (zh) 无轴吹风机及风扇
CN210118279U (zh)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11530940U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209217921U (zh) 自散热无刷直流电机
WO2024001258A1 (zh) 电机
JP2019022250A (ja) 電動機ケース部品、電動機、換気扇および押出成形部品
CN208386341U (zh) 一种高速电动机
CN218678637U (zh) 端盖、电机及电动设备
CN219875221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5186107U (zh) 电机、空调器
CN219760726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1474469U (zh) 送风装置和电气设备
CN217486245U (zh) 电机
CN217602987U (zh) 一种内置电容的风机外壳
CN216699682U (zh) 一种可保护散热风叶的电机后端盖及电机
CN218829477U (zh) 转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