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7515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7515A
CN115117515A CN202210078290.6A CN202210078290A CN115117515A CN 115117515 A CN115117515 A CN 115117515A CN 202210078290 A CN202210078290 A CN 202210078290A CN 115117515 A CN115117515 A CN 115117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cell
cell holder
air
battery c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82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贺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17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3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telephones, cameras or pacemakers
    • H01M10/6235Power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3Cylindrica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2Gases with free flow by convection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6Means within the gas flow to guide the flow around one or more cells, e.g. manifolds, baffles or other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5Gas exhaust passages comprising elongated, tortuous or labyrinth-shaped exhaust passages
    • H01M50/367Internal gas exhaust passages forming part of the battery cover or case; Double cover vent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时电池单元间产生温差。电池组具备多个电池单元、保持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座、收纳电池单元座的壳体。多个电池单元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电池单元座具有:内侧供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电池单元座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内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出到外部。壳体具有:外侧供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壳体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外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与电池单元座的内侧排气用开口对置的面,供空气从壳体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备多个电池单元、保持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座、以及收纳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壳体。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排列配置。所述电池单元座具有:内侧供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内侧排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出到外部。所述壳体具有:外侧供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外侧排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83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动的空气一边冷却多个电池单元一边流动,因此,在靠近内侧供气用开口的位置,冷却风的温度低,而在靠近内侧排气用开口的位置,冷却风的温度高。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配置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被充分冷却而温度较低,而配置在内侧排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的冷却不充分,温度较高,在电池单元之间产生温差。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技术,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时在电池单元之间产生温差。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电池组也可以具备多个电池单元、保持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座、以及收纳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壳体。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也可以具有大致圆柱形状,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也可以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排列配置。所述电池单元座也可以具有:内侧供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内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出到外部。所述壳体也可以具有:外侧供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外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根据上述结构,经由外侧供气用开口流入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流经壳体与电池单元座之间的空间,并经由内侧供气用开口流入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入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的空气流过多个电池单元之间的空间,经由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出到电池单元座的外部,并流过壳体与电池单元座之间的空间,经由外侧排气用开口而流出到壳体的外部。在上述结构中,电池单元座的内侧供气用开口形成于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因此,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冷却风沿与多个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动。另外,在上述构成中,电池单元座的内侧排气用开口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因此,在内侧排气用开口附近,冷却风沿多个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流动。因此,对于配置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冷却风的温度低,但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小。与此相对地,对于配置在内侧排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冷却风的温度高,但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均匀地冷却配置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和配置在内侧排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时在多个电池单元之间产生温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前下方观察实施例的电池组2看到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电池组2看到的立体图。
图3是从左前下方观察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供气用开口40以及排气用开口42的附近看到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从右前下方观察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电池单元组件14看到的立体图。
图5是从右前下方观察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电池单元48和电池单元座50看到的立体图。
图6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电池单元48和电池单元座50看到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电气系统的图。
图8是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横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电池组;4…主体部;4a…前表面;4b…后表面;4c…右表面;4d…左表面;4e…上表面;4f…下表面;6…右支承部;8…左支承部;10…把持部;12…壳体;12a…前壳体;12b…后壳体;14…电池单元组件;16…剩余电量显示器;17…显示电路基板;17a…显示开关;17b…LED;18…剩余电量显示按钮;20…端子IF部;22…端子收纳部;24…端子用开口;26…第1引导槽;28…第2引导槽;30…第1引导槽;32…第2引导槽;34…钩卡合槽;36…供气用开口;38…供气用开口;40…供气用开口;42…排气用开口;44…肋;44a…底板部;44b…侧板部;46…肋;46a…底板部;46b…侧板部;48…电池单元;48a…正极;48b…负极;50…电池单元座;50a…前表面;50b…后表面;50c…右表面;50d…左表面;50e…上表面;50f…下表面;52…控制电路基板;54…电池侧端子;56…引线板;58…引线;60…前电池单元座;62…后电池单元座;64…供气用开口;66…供气用开口;68…供气用开口;70…供气用开口;72…电极用开口;74…排气用开口;76…电极用开口;78…电源端子;78a…正极电源端子;78b…负极电源端子;80…信号端子;80a…充放电控制端子;80b…信号接收端子;80c…过放电输出端子;80d…信号发送端子;80e…连接检测端子;80f…操作输入端子;82…贯通孔;84…MPU;86…电源电路;90…温度检测部;92…电流检测部;94…充放电控制部;96…信号通信部;98…过放电输出部;100…操作输入部;102…连接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代表性且非限制性的具体例详细进行说明。该详细说明只单纯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展示用于实施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细节,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所公开的附加特征和发明能够与其他特征和发明分开使用或一起使用,以提供进一步改进的电池组。
另外,在以下的详细说明中公开的特征、工序的组合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并非实施本发明时所必要,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具体例而记载。此外,对于以下的代表性的具体例的各种特征、以及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方案的各种特征,在提供本发明的追加的并且有用的实施方式时,并非一定如这里所记载的具体例那样或者如所列举的顺序那样进行组合。
对于本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全部特征,除了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特征构成之外,作为对提交本申请时的公开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特定事项的限定,旨在单独地并且相互独立地公开。此外,对于所有数值范围、以及组或组群的相关记载,作为对提交本申请时的公开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特定事项的限定,旨在公开它们的中间的构成。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组也可以具备多个电池单元、保持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座、以及收纳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壳体。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也可以具有大致圆柱形状,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也可以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排列配置。所述电池单元座也可以具有:内侧供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内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出到外部。所述壳体也可以具有:外侧供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外部流入到内部;外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根据上述结构,经由外侧供气用开口流入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流经壳体与电池单元座之间的空间,并经由内侧供气用开口流入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入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的空气流过多个电池单元之间的空间,经由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出到电池单元座的外部,并流过壳体与电池单元座之间的空间,经由外侧排气用开口而流出到壳体的外部。在上述结构中,电池单元座的内侧供气用开口形成于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因此,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冷却风沿与多个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动。另外,在上述构成中,电池单元座的内侧排气用开口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因此,在内侧排气用开口附近,冷却风沿多个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流动。因此,对于配置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虽然冷却风的温度低,但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小。与此相对地,对于配置在内侧排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虽然冷却风的温度高,但与冷却风接触的面积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均匀地冷却配置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和配置在内侧排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时在多个电池单元之间产生温差。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的所述外侧供气用开口形成于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供气用开口对置的面。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减少在冷却风流动时的流路阻力,能够增大冷却风的风量。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供气用开口形成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一端面和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端面。
在多个电池单元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情况下,中央附近的电池单元的热散发不出去而温度容易升高,外缘附近的电池单元的热能够散发出去而温度容易降低。因此,与其他电池单元相比,在电池单元座的第1方向上的两端面附近配置的电池单元温度容易降低。根据上述结构,在电池单元座的第1方向上的两端面形成有内侧供气用开口,因此能够减小温度容易降低的电池单元与冷却风间的接触面积。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时在多个电池单元之间产生温差。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个数多于沿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个数。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从形成在第1方向上的两端面的供气用开口流入的空气冷却较多的电池单元。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从所述第1方向上的两端起算的第1列的电池单元和第2列的电池单元之间的空间对置的部位,没有形成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针对配置在第1方向上的两端的电池单元、即配置在内侧供气用开口附近的电池单元,能够抑制冷却风沿该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流动。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时在多个电池单元之间产生温差。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电池单元座的与形成有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的与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对应的位置,没有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
若在电池单元座的与形成有内侧排气用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的与内侧排气用开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则会有大量的冷却风从该开口朝向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动,冷却风变得不易从其他内侧供气用开口朝向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从各内侧供气用开口朝向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动有足够的冷却风。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电池单元座的与形成有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没有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
若在电池单元座的与形成有内侧排气用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形成有开口,则会有大量的冷却风从该开口朝向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动,冷却风变得不易从在电池单元座的其他面形成的内侧供气用开口朝向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从各内侧供气用开口朝向内侧排气用开口流动有足够的冷却风。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电池单元配置为正方格子状。
在多个电池单元配置为三角格子状的情况下,电池单元之间的空间较窄,因此在冷却风流动时的流路阻力会变大,冷却风的风量变少。如上述那样,将多个电池单元配置为正方格子状,由此,能够增大电池单元之间的空间,减小在冷却风流动时的流路阻力,能够增大冷却风的风量。
(实施例)
图1、图2所示的电池组2能够可拆装地安装于电气设备(未图示)。电气设备能够利用从电池组2释放的电力来动作。电气设备例如可以是起子机、钻机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电动工具,也可以是割草机、鼓风机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电动作业机。或者,电气设备也可以是灯、收音机、扬声器等不具备马达的电气设备。另外,电池组2能够可拆装地安装于充电器(未图示)。充电器能够给电池组2充电。
电池组2具备主体部4、右支承部6、左支承部8以及把持部10。主体部4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主体部4具备前表面4A、后表面4B、右表面4C、左表面4D、上表面4E以及下表面4F。主体部4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主体部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主体部4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主体部4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主体部4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在150.0mm-250.0mm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为171.5mm。主体部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在70.0mm-120.0mm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为90.0mm。主体部4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在170.0mm-210.0mm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为190.0mm。其中,上述主体部4的尺寸不过是示例,主体部4的尺寸可以比这个小,也可以比这个大。右支承部6从主体部4的上表面4e的右端附近起朝向上方突出。左支承部8从主体部4的上表面4e的左端附近起朝向上方突出。把持部10沿左右方向延伸,将右支承部6的左表面的上端附近与左支承部8的右表面的上端附近连接起来。使用者能够通过把持把持部10来搬运电池组2。其中,电池组2也可以不具备右支承部6、左支承部8、把持部10。电池组2的重量例如在1.0kg-4.0kg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为2.2kg。电池组2的额定电压例如在36V-108V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为57.6V。电池组2的额定容量例如在3.0Ah-12.0Ah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为4.0Ah。其中,上述电池组2的重量、额定电压、额定容量不过是示例,电池组2的重量、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可以比这个小,也可以比这个大。
电池组2具备壳体12和在壳体12的内部收纳的电池单元组件14(参照图3)。壳体12具备前壳体12a和后壳体12b。前壳体12a规定了主体部4、右支承部6、左支承部8、把持部10的前半部分的外形形状。后壳体12b规定了主体部4、右支承部6、左支承部8、把持部10的后半部分的外形形状。
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4的上表面4e的前端附近设有剩余电量显示器16和剩余电量显示按钮18。剩余电量显示器16显示电池组2的剩余电量。剩余电量显示按钮18是用于供使用者对剩余电量显示器16显示剩余电量进行点亮操作的按钮。剩余电量显示器16在剩余电量显示按钮18被点亮操作时亮灯,经规定时间后自动熄灭。在前后方向上,剩余电量显示器16和剩余电量显示按钮18配置为比把持部10靠前方。在左右方向上,剩余电量显示器16和剩余电量显示按钮18配置为比右支承部6靠左方,且配置为比左支承部8靠右方。如图3所示,在壳体12的内部且是在剩余电量显示器16和剩余电量显示按钮18的下方,收纳有显示电路基板17。显示电路基板17被保持于前壳体12a。显示电路基板17具备检测由使用者对剩余电量显示按钮18的操作的显示开关17a(参照图7)、用于使剩余电量显示器16亮灯和熄灭的多个LED17b(参照图7)等。
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4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前下部形成有端子接口(以下,也记作IF)部20。端子IF部20具备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端子收纳部22。在各端子收纳部22的下表面形成有端子用开口24。端子用开口24是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的狭缝状的贯通孔。在各端子收纳部22收纳有电池侧端子54(参照图4)。在向电气设备或充电器安装电池组2时,电气设备或充电器的设备侧端子(未图示)经由端子用开口24进入端子收纳部22。由此,电气设备或充电器的设备侧端子与电池侧端子54以机械方式接触而电连接。
在主体部4的右表面4c形成有从右表面4c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第1引导槽26和第2引导槽28。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4的左表面4d形成有从左表面4d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第1引导槽30和第2引导槽32。在向电气设备或充电器安装电池组2时,通过使设于电气设备或充电器的引导肋(未图示)进入第1引导槽26、30和第2引导槽28、32,来将电池组2相对于电气设备或充电器定位,并且规定电池组2的相对于电气设备或充电器的移动方向。另外,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4的前表面4a形成有钩卡合槽34。在向电气设备安装电池组2时,通过设于电气设备的钩(未图示)与钩卡合槽34卡合,从而将电池组2相对于电气设备固定。
在主体部4的右表面4c形成有多个供气用开口36。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4的左表面4d形成有多个供气用开口38。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4的前表面4a形成有多个供气用开口40。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4的后表面4b形成有多个排气用开口42。
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4的前表面4a的多个供气用开口40分别设有肋44。肋44具备:底板部44a,其从供气用开口40的下缘朝向后方突出,之后,朝向后上方弯曲;侧板部44b,其从供气用开口40的左右的边缘朝向后方突出,并与底板部44a的左右的端部连接。通过在供气用开口40设置肋44,能够抑制把持把持部10的使用者通过供气用开口40目视确认主体部4的内部。另外,通过在供气用开口40设置肋44,能够抑制水、异物从主体部4的外部经由供气用开口40进入内部。
在主体部4的后表面4b的多个排气用开口42分别设有肋46。肋46具备:底板部46a,其从排气用开口42的下缘朝向前方突出,之后,朝向前上方弯曲;侧板部46b,其从排气用开口42的左右的边缘朝向前方突出,并与底板部46a的左右的端部连接。通过在排气用开口42设置肋46,能够抑制把持把持部10的使用者通过排气用开口42目视确认主体部4的内部。另外,通过在排气用开口42设置肋46,能够抑制水、异物从主体部4的外部经由排气用开口42进入内部。
如图4所示,电池单元组件14具备多个电池单元48、保持多个电池单元48的树脂制的电池单元座50、以及位于电池单元座50的下方且被电池单元座50保持的控制电路基板52。电池侧端子54设于控制电路基板52的下表面。
多个电池单元48均为例如锂离子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48分别具有大致圆柱形状,且以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多个电池单元48各自的形状例如为18650型,直径为18mm,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65mm。多个电池单元48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成4层。多个电池单元48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成8列。多个电池单元48配置为矩形格子状,例如配置为正方格子状。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同一层的电池单元48彼此间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大致相等,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同一列的电池单元48彼此间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大致相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如图5、图6所示,多个电池单元48各自在前端和后端中的一者具有正极48a,在前端和后端中的另一者具有负极48b。在多个电池单元48各自的正极48a和负极48b安装有金属制的引线板56(参照图4)。如图4所示,一部分的引线板56直接插入控制电路基板52,从而与控制电路基板52电连接,剩余的引线板56经由引线58而与控制电路基板52电连接。
如图5、图6所示,电池单元座5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电池单元座50具备前表面50a、后表面50b、右表面50c、左表面50d、上表面50e以及下表面50f。电池单元座50具备前电池单元座60和后电池单元座62。前电池单元座60保持多个电池单元48的前端。后电池单元座62保持多个电池单元48的后端。
如图5所示,在电池单元座50的右表面50c形成有多个供气用开口64。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池单元座50的右表面50c形成有两个供气用开口64,一个供气用开口64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上起第1层的电池单元48和从上起第2层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另一个供气用开口64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下起第1层的电池单元48和从下起第2层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
如图6所示,在电池单元座50的左表面50d形成有多个供气用开口66。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池单元座50的左表面50d形成有两个供气用开口66,一个供气用开口66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上起第1层的电池单元48和从上起第2层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另一个供气用开口66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下起第1层的电池单元48和从下起第2层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
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上表面50e形成有多个供气用开口68。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上表面50e形成有两个供气用开口68,一个供气用开口68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右起第3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右起第4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另一个供气用开口68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左起第3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左起第4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
如图5所示,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下表面50f形成有多个供气用开口70。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下表面50f形成有两个供气用开口70,一个供气用开口70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右起第3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右起第4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另一个供气用开口70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从左起第3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左起第4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地配置。
多个供气用开口64、66、68、70各自形成为跨前电池单元座60和后电池单元座62。多个供气用开口64、66、68、70分别为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多个供气用开口64、66、68、70各自的前端例如配置在从多个电池单元48的前端向后方多个电池单元48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1/4长度的位置。多个供气用开口64、66、68、70各自的后端例如配置在距多个电池单元48的后端向前方偏出多个电池单元48的前后方向长度的1/4长度的位置处。
如图6所示,在电池单元座50的后表面50b形成有多个电极用开口72和多个排气用开口74。多个电极用开口72与多个电池单元48的后端对应地配置,使多个电池单元48的正极48a或者负极48b暴露出来。引线板56(参照图4)配置在电池单元座50的后表面50b的后方,并且经由电极用开口72而与电池单元48的正极48a或者负极48b抵接。多个排气用开口74配置在被四个电极用开口72围起的位置。即,多个排气用开口74与被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四个电池单元48围起的空间对置地配置。其中,在从右起第1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右起第2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没有形成于电池单元座50的后表面50b对应的排气用开口74。另外,在从左起第1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左起第2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也没有形成与电池单元座50的后表面50b对应的排气用开口74。此外,在从上起第2层的电池单元48和从上起第3层(即,从下起第2层)的电池单元48之间、从右起第3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右起第4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以及从左起第3列的电池单元48和从左起第4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形成有对应的排气用开口74,但在除此之外的位置没有形成排气用开口74。
如图5所示,在电池单元座50的前表面50a形成有多个电极用开口76。多个电极用开口76与多个电池单元48的前端对应地配置,使多个电池单元48的正极48a或者负极48b暴露出来。引线板56(参照图4)配置在电池单元座50的前表面50a的前方,并且经由电极用开口76而与电池单元48的正极48a或者负极48b抵接。其中,与电池单元座50的后表面50b不同,在电池单元座50的前表面50a没有形成除了电极用开口76之外的开口。
如图4所示,电池侧端子54具备电源端子78和信号端子80。电源端子78具备正极电源端子78a和配置为比正极电源端子78a靠右方的负极电源端子78b。信号端子80配置在正极电源端子78a与负极电源端子78b之间。信号端子80具备:在正极电源端子78a的右方与之邻接地配置的充放电控制端子80a、在正极电源端子78a的右方与之邻接且配置在充放电控制端子80a的后方的信号接收端子80b、在充放电控制端子80a的右方与之邻接地配置的过放电输出端子80c、在信号接收端子80b的右方与之邻接且配置在过放电输出端子80c的后方的信号发送端子80d、在过放电输出端子80c的右方与之邻接地配置的连接检测端子80e、在信号发送端子80d的右方与之邻接且配置在连接检测端子80e的后方的操作输入端子80f。
正极电源端子78a和负极电源端子78b的母材为Cu合金,作为基底镀层镀了Cu,从其上方镀了Sn。其中,也可以镀Ni等属于基础金属(base metal)的纯金属来代替镀Sn,还可以镀Au等属于Ag以外的贵金属的纯金属来代替镀Sn。或者,也可以镀不含Ag的合金。
在水分较多的环境下使用电池组2时,正极电源端子78a的表面的金属离子化,在控制电路基板52上朝向负极电源端子78b移动,在负极电源端子78b的表面再次作为金属析出。将这种现象称为离子迁移。若在负极电源端子78b析出的金属在控制电路基板52上生长,则在控制电路基板52上可能会发生短路。Ag最容易产生离子迁移。另外,离子迁移在施加较大的电压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在施加较小的电压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因此,在电源端子78容易产生,在信号端子80不容易产生。因此,如上述那样,通过对正极电源端子78a和负极电源端子78b镀Ag以外的纯金属或者不含Ag的合金,能够抑制因离子迁移而引起短路。特别是,通过在正极电源端子78a的表面镀Ag以外的纯金属或者不含Ag的合金,能够抑制正极电源端子78a的表面的Ag离子化,能够抑制因离子迁移而引起短路。其中,上述Ag以外的纯金属或者不含Ag的合金可以是除了Ag、Pb之外的纯金属或者不含Ag和Pb的合金,也可以是除了Ag、Pb、Cu之外的纯金属或者不含Ag、Pb以及Cu的合金。
充放电控制端子80a、信号接收端子80b、过放电输出端子80c、信号发送端子80d、连接检测端子80e以及操作输入端子80f的母材是Cu合金,作为基底镀层镀了Cu,从其上方镀了Ag。其中,也可以Au等属于贵金属的纯金属或者贵重金属的合金的镀敷物来代替镀Ag。
在电池组2安装于电气设备或充电器的状态下,电池侧端子54被维持为与电气设备或充电器的设备侧端子抵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有微小的振动反复作用于电池侧端子54时,在电池侧端子54的表面的局部会发生磨损,电池侧端子54的表面的金属的磨损粉末被氧化,堆积于电池侧端子54的表面。将这样的现象称为微动腐蚀。若在电池侧端子54的表面有氧化的磨损粉末堆积,则有可能引起电池侧端子54的导通不良。通常,贵金属不易氧化,因此不容易产生因微动腐蚀引起的导通不良。相反,基础金属容易氧化,因此容易产生因微动腐蚀引起的导通不良。另外,就因微动腐蚀引起的导通不良而言,在施加较大电压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在施加较小电压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因此,在电源端子78不容易产生,在信号端子80容易产生。因此,如上述那样,在充放电控制端子80a、信号接收端子80b、过放电输出端子80c、信号发送端子80d、连接检测端子80e以及操作输入端子80f镀属于贵金属的纯金属或者贵金属的合金,由此能够抑制因微动腐蚀引起导通不良。
在控制电路基板52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82。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电路基板52上形成有四个贯通孔82。一个贯通孔82在正极电源端子78a与充放电控制端子80a之间、以及正极电源端子78a与信号接收端子80b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另一个贯通孔82在充放电控制端子80a与过放电输出端子80c之间、以及信号接收端子80b与信号发送端子80d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还有一个贯通孔82在过放电输出端子80c与连接检测端子80e之间、以及信号发送端子80d与操作输入端子80f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再有一个贯通孔82在连接检测端子80e与负极电源端子78b之间、以及操作输入端子80f与负极电源端子78b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通过在控制电路基板52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82,从而即使在控制电路基板52的表面附着有水等导电性物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电源端子78之间、信号端子80之间、以及电源端子78与信号端子80之间发生短路。
如图7所示,多个电池单元48在正极电源端子78a与负极电源端子78b之间电连接。控制电路基板52具备MPU(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84、电源电路86、AFE(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88、温度检测部90、电流检测部92、充放电控制部94、信号通信部96、过放电输出部98、操作输入部100以及连接检测部102。MPU84控制电池组2的动作。MPU84与显示电路基板17的显示开关17a以及LED17b电连接。电源电路86将来自多个电池单元48的直流电力降压到适于MPU84工作的电压后供给到MPU84。电流检测部92检测流过多个电池单元48的电流,并向AFE88输出。AFE88将多个电池单元48各自的电压和由电流检测部92检测出的电流增幅为能够被MPU84识别,并向MPU84输出。温度检测部90通过设于电池单元座50的热敏电阻(未图示)来检测多个电池单元48的温度,并向MPU84输出。充放电控制部94将MPU84和充放电控制端子80a之间电连接。充放电控制部94在电池组2的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向充放电控制端子80a输出充放电许可信号,在电池组2的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向充放电控制端子80a输出充放电禁止信号。信号通信部96将MPU84与信号接收端子80b之间、以及MPU84与信号发送端子80d之间电连接。信号通信部96将通过串行通信由信号接收端子80b接收的信号输入到MPU84,并且通过串行通信由信号发送端子80d发送从MPU84输出的信号。过放电输出部98将MPU84与过放电输出端子80c之间电连接。过放电输出部98在多个电池单元48成为过放电的情况下,将通知过放电的信号输出到过放电输出端子80c。操作输入部100将MPU84与操作输入端子80f之间电连接。操作输入部100在操作输入端子80f接收在安装了电池组2的电气设备由使用者对电气设备的操作开关进行了接通操作时从电气设备发送的操作输入信号,并将其输入到MPU84。连接检测部102将MPU84与连接检测端子80e之间电连接。连接检测部102在电池组2与电气设备或者充电器电连接的情况下,向MPU84输入连接检测信号。其中,图7所示的结构不过是示例,特别是信号端子80和/或与信号端子80连接的构成要素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类型,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数量。
在将电池组2安装于充电器时,当向多个电池单元48充电时,为了抑制多个电池单元48过于高温,而利用充电器所设有的送风装置(未图示)来进行对多个电池单元48冷却。本实施例的电池组2的情况下,利用充电器所设有的送风装置,经由图2所示的主体部4的后表面4b的排气用开口42将空气从壳体12的内部吸出到外部。以下,对像这样对多个电池组2进行冷却时的壳体12的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当经由主体部4的后表面4b的排气用开口42而将空气从壳体12的内部吸出到外部时,会有空气从壳体12的外部经由主体部4的右表面4c的供气用开口36、主体部4的左表面4d的供气用开口38以及主体部4的前表面4a的供气用开口40而流入到内部。另外,如图9所示,虽然少但也会有空气从壳体12的外部经由端子IF部20的端子用开口24流入到内部。
从供气用开口36流入的空气的大部分经由电池单元座50的右表面50c的多个供气用开口64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从供气用开口36流入的空气的其余部分流经壳体12与电池单元座50之间的空间,并经由电池单元座50的上表面50e的多个供气用开口68或电池单元座50的下表面50f的多个供气用开口70而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
从供气用开口38流入的空气的大部分经由电池单元座50的左表面50d的多个供气用开口66而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从供气用开口38流入的空气的其余部分流经壳体12与电池单元座50之间的空间,并经由电池单元座50的上表面50e的多个供气用开口68或电池单元座50的下表面50f的多个供气用开口70而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
如图8所示,从供气用开口40流入的空气流经壳体12与电池单元座50之间的空间,并经由电池单元座50的右表面50c的多个供气用开口64、电池单元座50的左表面50d的多个供气用开口66、电池单元座50的上表面50e的多个供气用开口68、或电池单元座50的下表面50f的多个供气用开口70而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
如图9所示,从端子用开口24流入的空气流过控制电路基板52的贯通孔82,并经由电池单元座50的下表面50f的多个供气用开口70而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
从多个供气用开口64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空气在上下方向上邻接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从右方朝向左方流动。从多个供气用开口66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空气在上下方向上邻接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从左方朝向右方流动。从多个供气用开口68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空气在左右方向上邻接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从上方朝向下方流动。从多个供气用开口70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空气在左右方向上邻接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从下方朝向上方流动。
如图8所示,在电池单元座50的后表面50b的形成有多个排气用开口74的部位,沿电池单元48的长度方向产生从前方朝向后方的空气流。由此,从多个供气用开口64、66、68、70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空气在多个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沿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流动之后,从前方流向后方,经由多个排气用开口74而流出到电池单元座50的外部。经由多个排气用开口74流出到电池单元座50的外部的空气经由主体部4的后表面4b的多个排气用开口42而流出到壳体12的外部。利用上述那样的空气流来冷却多个电池单元48。
如上所述,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组2具备多个电池单元48、保持多个电池单元48的电池单元座50、以及收纳电池单元座50的壳体12。多个电池单元48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并且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电池单元座50具有:供气用开口64、66、68、70(内侧供气用开口的示例),其形成于在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的示例)上与多个电池单元48对置的面(例如右表面50c、左表面50d、上表面50e、下表面50f),供空气从电池单元座50的外部流入到内部;排气用开口74(内侧排气用开口的示例),其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48对置的面(例如后表面50b),供空气从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流出到外部。壳体12具有:供气用开口36、38、40(外侧供气用开口的示例),其供空气从壳体12的外部流入到内部;排气用开口42(外侧排气用开口的示例),其形成于与电池单元座50的排气用开口74对置的面(例如后表面4b),供空气从壳体12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根据上述结构,经由供气用开口36、38、40流入壳体12的内部的空气流经壳体12与电池单元座50之间的空间,并经由供气用开口64、66、68、70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空气流过多个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经由排气用开口74流出到电池单元座50的外部,并流过壳体12与电池单元座50之间的空间,经由排气用开口42流出到壳体12的外部。在上述结构中,电池单元座50的供气用开口64、66、68、70形成于在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48对置的面,因此,在供气用开口64、66、68、70附近,冷却风沿与多个电池单元48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流动。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电池单元座50的排气用开口74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多个电池单元48对置的面,因此,在排气用开口74附近,冷却风沿多个电池单元48的长度方向流动。因此,对于在供气用开口64、66、68、70附近配置的电池单元48,虽然冷却风的温度低,但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小。与此相对地,对于在排气用开口74附近配置的电池单元48,虽然冷却风的温度高,但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大。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均匀地冷却在供气用开口64、66、68、70附近配置的电池单元48和在排气用开口74附近配置的电池单元48。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2时在多个电池单元48之间产生温差。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2的供气用开口36、38形成于与电池单元座50的供气用开口64、66对置的面(例如右表面4c、左表面4d)。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减少在冷却风流动时的流路阻力,能够增大冷却风的风量。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座50的供气用开口64、66、68、70形成于电池单元座50的左右方向或者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面(例如右表面50c或者上表面50e)和电池单元座50的左右方向或者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面(例如左表面50d或者下表面50f)。
在多个电池单元48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情况下,中央附近的电池单元48的热散发不出去而温度容易升高,外缘附近的电池单元48的热能够散发出去而温度容易降低。因此,与其他电池单元48相比,在电池单元座50的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上的两端面附近配置的电池单元48温度容易降低。根据上述结构,在电池单元座50的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上的两端面形成有供气用开口64、66、68、70,因此能够减小温度容易降低的电池单元48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2时在多个电池单元48之间产生温差。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沿第1方向(例如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元48的个数多于沿与前后方向和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例如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元48的个数。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从形成在第1方向(例如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面的供气用开口64、66流入到电池单元座50的内部的空气来冷却较多的电池单元48。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与多个电池单元48的从第1方向(例如左右方向)上的两端起算的第1列的电池单元48和第2列的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对置的部位,没有形成电池单元座50的排气用开口74。
根据上述结构,针对在第1方向(例如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配置的电池单元48、即在供气用开口64、66附近配置的电池单元48,能够抑制冷却风沿该电池单元48的长度方向流动。能够抑制在冷却电池组2时在多个电池单元48之间产生温差。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与形成有排气用开口74的面(例如后表面50b)相反一侧的面(例如前表面50a)的与排气用开口74对应的位置,没有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
若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与形成有排气用开口74的面(例如后表面50b)相反一侧的面(例如前表面50a)的与排气用开口7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则会有大量的冷却风从该开口朝向排气用开口74流动,冷却风变得不易从其他供气用开口64、66、68、70朝向排气用开口74流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从各供气用开口64、66、68、70朝向排气用开口74流动有足够的冷却风。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与形成有排气用开口74的面(例如后表面50b)相反一侧的面(例如前表面50a),没有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
若在电池单元座50的与形成有排气用开口74的面(例如后表面50b)相反一侧的面(例如前表面50a)形成有开口,则会有大量的冷却风从该开口朝向排气用开口74流动,冷却风变得不易从在电池单元座50的其他面(例如右表面50c、左表面50d、上表面50e、下表面50f)形成的供气用开口64、66、68、70朝向排气用开口74流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从各供气用开口64、66、68、70朝向排气用开口74流动有足够的冷却风。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单元48配置为正方格子状。
在多个电池单元48配置为三角格子状的情况下,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较窄,因此在冷却风流动时的流路阻力会变大,冷却风的风量变少。如上述那样,将多个电池单元48配置为正方格子状,由此,能够增大电池单元48之间的空间,减小在冷却风流动时的流路阻力,能够增大冷却风的风量。

Claims (8)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该电池组具备:
多个电池单元;
电池单元座,其保持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以及
壳体,其将所述电池单元座收纳,
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并且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排列配置,
所述电池单元座具有:
内侧供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外部流入到内部;
内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所述壳体具有:
外侧供气用开口,其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外部流入到内部;
外侧排气用开口,其形成于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对置的面,供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所述外侧供气用开口形成于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供气用开口对置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供气用开口形成于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一端面和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个数多于沿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从所述第1方向上的两端起算的第1列的电池单元和第2列的电池单元之间的空间对置的部位,没有形成所述电池单元座的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单元座的与形成有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的与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对应的位置,没有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单元座的与形成有所述内侧排气用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没有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池单元配置为正方格子状。
CN202210078290.6A 2021-03-23 2022-01-24 电池组 Pending CN1151175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8522 2021-03-23
JP2021048522A JP2022147329A (ja) 2021-03-23 2021-03-23 電池パッ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515A true CN115117515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192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8290.6A Pending CN115117515A (zh) 2021-03-23 2022-01-24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1082A1 (zh)
JP (1) JP2022147329A (zh)
CN (1) CN115117515A (zh)
DE (1) DE1020221063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4797B2 (ja) * 2010-02-25 2013-06-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装置
WO2016031121A1 (ja) * 2014-08-29 2016-03-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冷却構造、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の筐体
JP6821319B2 (ja) 2016-04-05 2021-01-27 京セラ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ツールズ株式会社 充電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06310A1 (de) 2022-09-29
US20220311082A1 (en) 2022-09-29
JP2022147329A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9899B2 (en) Battery pack, and assembly of battery pack and motor-driven tool or charger
US8663834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al hand tool device
EP1780825B1 (en) Battery pack and internal component arrangement within the battery pack for cordless power tool system
EP2062310B1 (en) Battery pack and motor-driven tool using the same
EP1484807A2 (en) Battery venting system
US5225760A (en) Rechargeable power pack
US20110181243A1 (en) Battery charger for a battery pack housing rechargeable batteries
EP2421070A1 (en) Battery pack
JP7276440B2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機器
JP2012502425A (ja) バスバーを備えたリチウム2次電池単位セット及びバスバーを備えたリチウム2次電池セット
JP2010034072A (ja) 電池パック
JP2011217571A (ja) 電池パック用充電器
JP5083630B2 (ja) 電池パック、電動工具、充電器
EP1781074A2 (en) Diode assembly for a cordless power tool
US20080179078A1 (en) Remote diodes in a cordless tool
JP2005520313A (ja) 充電式バッテリ・パックの製造方法と充電式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15141890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動工具
CN115117515A (zh) 电池组
CN115117570A (zh) 电池组
CN112038676A (zh) 电池组
JP2020068593A (ja) バッテリー溶接機
JP7272430B2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機器
US20220344785A1 (en) Battery apparatus
EP4310988A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battery module
CN113316865A (zh) 可充电电池的熔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