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6169A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6169A
CN115116169A CN202211037211.3A CN202211037211A CN115116169A CN 115116169 A CN115116169 A CN 115116169A CN 202211037211 A CN202211037211 A CN 202211037211A CN 115116169 A CN115116169 A CN 115116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formation
send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72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6169B (zh
Inventor
周波
段炼
苗瑞
邹小刚
梁书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qi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Q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Q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Q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72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6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6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6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6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6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的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包括: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以指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从而实现提高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哨兵设备可以集成人脸识别技术、健康码读取技术和测温技术等各技术为一体,因此,在疫情期间,电子哨兵设备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防疫手段。在电子哨兵设备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电子哨兵设备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将电子哨兵设备分布在各个场所当中。在防疫平台中,每个场所对应的具体地理位置与每个电子哨兵设备的编号ID之间已分配好对应关系,这样电子哨兵在核验人员的过程中,通过在防疫平台上传电子哨兵设备的ID,就可以在防疫平台中对应到准确的地理位置,从而可以确定出用户的具体行程轨迹。
目前,通常是在电子哨兵设备发货前的时刻,才能知道该电子哨兵设备需要支持的防疫平台的IP地址,以及该电子哨兵设备需要发往的目的地址等准确信息。此时厂家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电子哨兵设备上电后,重新在电子哨兵设备上设置上述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以及电子哨兵设备的设备ID打印为标签纸,贴在设备机身和外包装上。但是这种方式是多人混合操作,且通过人工手动记录,极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因此,通过该方式进行电子哨兵设备的配置时,存在电子哨兵设备的ID和实际发货目的地的地址对应错误的问题,影响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由于电子哨兵设备的ID和实际发货目的地的地址对应错误,导致影响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该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以指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待配置设备的位置;根据待配置设备的位置控制扫描设备扫描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获取设备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包括:按照预设顺序遍历待配置设备列表中包含的待配置设备,向遍历到的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写入完成信息,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响应于写入完成信息,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停止闪烁;和/或,在用户界面上,将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更新为已写入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响应于待配置设备重启,对待配置设备进行校验,确定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是否相同;若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相同,则确定待配置设备写入编号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发送搜索指令,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向平台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平台授权码是平台服务器根据对应的设备编号生成的,地址信息与设备编号一一对应;针对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中的每个待配置设备,根据待配置设备对应的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地址信息,生成待配置设备的标签,标签用于随机固设在待配置设备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将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并将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设置为未写入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待配置设备,该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向信息写入设备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包括:在待配置设备打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情况下,响应于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设备编号和反馈结果,反馈结果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成功响应搜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之后,还包括: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待配置设备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之后,还包括: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写入完成信息,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停止闪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平台服务器的平台类型信息;根据平台类型信息,将待配置设备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方式调整为平台服务器规定的识别方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该设备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以指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待配置设备,该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向信息写入设备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设备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设备控制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信息写入设备获取一批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然后由信息写入设备将这批设备编号上传至平台服务器,从而获取到平台服务器生成的平台授权码和每个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信息写入设备在获取到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之后,将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生成标签,人工将这些标签随机贴在每一个待配置设备上,扫描设备在扫描标签之后,信息写入设备将扫描设备扫描得到的信息发送给该标签所贴的待配置设备,由该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这样就可以保证待配置设备内部所写的信息和贴的标签的信息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待配置设备的发货地址出错的问题,提高了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哨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写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写入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配置设备的定位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配置设备的标签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启示下做出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电子哨兵:是一种综合集成视频采集、预警、视频编码、录像、信息管理等子系统对危害警戒区域安全情况能有效预警、报警、处置的一体化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中提供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电子哨兵设备在疫情期间是一个重要的防疫手段,集成了人脸识别技术、健康码读取技术、测温技术等各技术的综合电子产品,用户在通过身份证和人脸识别模块进行人证合一验证以后,再读取用户的二维码进行防疫判断,同时由测温模块对人体温度测量,起到了综合防疫的目的。
在电子哨兵设备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电子哨兵设备本身的特殊性,电子哨兵设备需要分布在各个场所当中,在防疫平台当中,每个电子哨兵设备所在场所的位置实际是已分配好的,电子哨兵设备在核验用户的过程中通过上传设备编号就能在防疫平台中对应到准确的地理位置。因此,设备编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际电子哨兵设备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全国的防疫平台各不相同,健康码也各不相同,而电子哨兵设备本身的硬件本体和设备软件是不变的,但电子哨兵设备对应的防疫平台的网络地址、健康码的校验规则、每台电子哨兵设备对应的防疫平台都是千变万化的。通常是在电子哨兵设备发货前的时刻,才能知道该电子哨兵设备需要支持的防疫平台的IP地址,端口号,秘钥,编号列表,需要发往的目的地址等准确信息。此时厂家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电子哨兵设备上电后,重新在电子哨兵设备上设置上述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以及电子哨兵设备的设备ID打印为标签纸,贴在设备机身和外包装上。
但是上述方法通常是多人混合操作,且通过人工手动记录,然后通过人工核验电子哨兵设备的设备ID,电子哨兵设备机身的标签纸包括的ID,电子哨兵设备的外包装的标签纸的ID的统一性,再通过发送地址进行快递发货,极容易出现人为失误,而电子哨兵设备本身没有明确的标识信息。因此,通过该方式进行电子哨兵设备的配置时,存在电子哨兵设备的ID和实际发货目的地的地址对应错误的问题,影响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设备控制方法,信息写入设备根据一批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平台服务器的平台授权码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生成多个标签,然后人工将这些标签随机贴在这一批待配置设备上。扫描设备在扫描某一个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时,获取该标签对应的设备编号、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和平台授权码,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该待配置设备,该待配置设备在将这些信息写入到内存中后,即可完成配置,这样就可以保证待配置设备内部写入的信息和标签上的信息一致,因此可以避免待配置设备的发货地址出错的问题,提高了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应用该设备控制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控制系统包括待配置设备、信息写入设备、扫描设备和平台服务器。
在上述场景中,信息写入设备首先发送搜索指令,待配置设备在打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情况下,响应到搜索指令之后,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设备编号,并将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显示在用户界面上,然后将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设置为未写入状态。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设备编号之后,向平台服务器发送设备编号,平台服务器根据设备编号生成平台授权码,并向信息写入设备反馈平台授权码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信息写入设备根据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生成标签,由标签打印设备将标签打印出来后,人工将标签随机贴在待配置设备上。
在上述场景中,信息写入设备按照用户界面上的设备列表向待配置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指示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闪烁,这样就可以确定出将要进行设备配置的待配置设备,人工通过扫描设备扫描闪烁的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扫描设备获取到标签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之后,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扫描得到的设备配置信息,再由信息写入设备向闪烁的待配置设备发送该设备配置信息,闪烁的待配置设备将该设备配置信息写入内存,即可完成配置。
在上述场景中,在待配置设备配置完成之后,待配置设备向信息写入设备反馈写入完成信息,信息写入设备控制待配置设备重启,并在重启后对待配置设备进行二次校验,确定待配置设备的内存写入的信息和所贴标签的信息一致,此时,可确定待配置设备配置成功。因此,发货人员只需扫描标签即可确定需要发往的目的地,从而可以避免将待配置设备发货错误的问题,保证了防疫平台(平台服务器)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结合上述场景,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
在本步骤中,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待配置设备可以为电子哨兵设备。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哨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哨兵设备可以包括测温模块、闪光模块、摄像模块、显示屏幕、处理器、身份证读卡器和二维码读取模块。用户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身份证,并通过摄像模块进行人脸识别,人证合一验证通过以后,就可以通过二维码读取模块读取健康码,以及通过测温模块测量用户的体温,从而确定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比如,核酸检测日期、疫苗接种情况、用户当前体温等,电子哨兵设备在获取到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之后,将疫情相关信息通过处理器进行综合处理,并发送至平台服务器,也即防疫平台,这样防疫平台就可以确定经过该电子哨兵设备的所有用户的空间交集情况。
S202: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以指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在本步骤中,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设备配置信息之后,就可以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该设备配置信息,这样待配置设备就可以将设备配置信息写入内存,以完成配置,从而可以保证待配置设备内存中写入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标签包括的设备配置信息一致。
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4所示,在图4中,信息写入设备可以包括主控装置、主控屏幕、标签打印装置、电子哨兵设备架和网络交换机等。主控装置中可以包括SIConifg.mod模块,主控装置可以通过SIConifg.mod模块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并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主控屏幕可以用于显示多个电子哨兵设备;电子哨兵设备架可以将多个电子哨兵设备与主控装置进行数据连接;网络交换机用于提供数据交互所需的网络;标签打印装置可以用于打印标签。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扫描待配置设备所贴的标签,获取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然后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该设备配置信息,待配置设备就可以将该设备配置信息写入内存,因此,保证了待配置设备所贴的标签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和内存写入的设备配置信息一致,因此,可以避免待配置设备的将要发往的目的地错误的问题,提高了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待配置设备的位置;根据待配置设备的位置控制扫描设备扫描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获取设备配置信息。
在该方案中,待配置设备可以有多个,而每个待配置设备从外表看来,没有可以进行区分的标识信息,因此,信息写入设备在对某一个待配置设备进行控制时,需要先向该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这样该待配置设备就可以控制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从而通过闪光确定当前受控制的待配置设备的位置,这样扫描设备就可以确定要扫描哪个待配置设备的标签。这样信息写入设备就可以获取到准确的设备配置信息,因此,保证了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的准确性。
可选地,由于多个待配置设备放置在一起时,可能会导致闪光被遮挡,因此,可以对每个待配置设备配备一个设备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在闪烁时,可以通过该待配置设备的设备架的导光柱实现。导光柱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在图5中,待配置设备的闪光可以导光柱导到正面,使工作人员可以清楚看见。
在一种实施例中,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包括:按照预设顺序遍历待配置设备列表中包含的待配置设备,向遍历到的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
在该方案中,信息写入设备在获取到多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之后,可以将多个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在控制多个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时,可以按照预设顺序遍历待配置设备列表中包含的待配置设备,向遍历到的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从而可以提高对多个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写入完成信息,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响应于写入完成信息,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停止闪烁;和/或,在用户界面上,将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更新为已写入状态。
在该方案中,待配置设备在设备配置完成之后,可以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写入完成信息,以便于信息写入设备可以确定该待配置设备已经完成设备配置,由于该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还在闪烁,因此信息写入设备可以向该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便于该待配置设备可以控制闪光模块停止闪烁,然后可以将该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更新为已写入状态,以便于对该待配置设备进行标记,避免对该待配置设备进行重复配置,因此,提高了对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待配置设备重启,对待配置设备进行校验,确定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是否相同;若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相同,则确定待配置设备写入编号成功。
在该方案中,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待配置设备发送的写入完成信息之后,可以控制待配置设备的电源进行重启,然后对该待配置设备进行二次校验,若该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相同,则该待配置设备校验成功,因此,可以避免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待配置设备配置失败的问题,提高了对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的成功率。
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所有待配置设备发送的写入完成信息之后,对所有的待配置设备进行统一重启,然后按照预设顺序向每个待配置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进行闪烁,实现对闪烁的待配置设备进行二次校验。
可选地,可以通过信息写入设备的用户界面上的重启设备按钮控制待配置设备重启,可以通过校验设备按钮对待配置设备进行二次校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将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并将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设置为未写入状态。
在该方案中,信息写入设备可以通过主控装置中的SIConifg.mod模块发送搜索指令来搜索待配置设备,当待配置设备响应到搜索指令之后,就会通过EISsystem.mod模块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自己的设备编号,信息写入设备的主控装置中的SIConifg.mod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设备编号将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写入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在图6中,信息写入设备在将待配置设备显示在用户界面上之后,可以将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设置为未写入状态,可以通过待配置设备在用户界面上的颜色确定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不同的颜色表示待配置设备不同的信息写入状态,比如,待配置设备有三个,分别为编号001,002和003,其中001和002的颜色为黄色,表示这两个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为未写入状态,003的颜色为绿色,表示这个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为已写入状态。
可选地,通过对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进行标记,可以确定哪个待配置设备已配置完成,哪个待配置设备还未配置完成,因此,可以避免对相同的待配置设备进行重复配置,提高了对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发送搜索指令,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向平台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平台授权码是平台服务器根据对应的设备编号生成的,地址信息与设备编号一一对应;针对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中的每个待配置设备,根据待配置设备对应的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地址信息,生成待配置设备的标签,标签用于随机固设在待配置设备上。
在该方案中,信息写入设备在发送搜索指令时,可以通过图6所示的用户界面上的搜索设备按钮进行发送,接收到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之后,就可以向平台服务器上传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在向平台服务器上传设备编号之前,可以先在如图6所示的用户界面上的选择平台类型,然后通过用户界面上的登陆用户按钮登录平台服务器,并通过密钥按钮填写对应的密钥(可以先通过这批待配置设备的使用申请者预先向平台服务器进行注册,从而申请得到用户鉴权。比如,要求某餐饮公司需要有电子哨兵设备才能开展堂食,则在平台服务器提交注册信息后,可申请得到注册码,并将注册码与用户信息进行关联),然后通过申请按钮向平台服务器上传设备编号,以向平台服务器申请平台授权码。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可以将多个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统一上传至平台服务器。
可选地,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之后,可以在基于该设备编号的基础上生成包含该设备编号的平台授权码,并确定出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可以包括地址码和位置信息,然后将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反馈给信息写入设备。
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之后,可以将平台授权码表显示在如图6所示的用户界面上,并根据每个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地址信息,生成待配置设备的标签,然后通过如图6所示的打印按钮,将生成的标签发送至如图4所示的标签打印装置中,由标签打印装置将标签打印出来。标签打印完成之后,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标签随机的贴在待配置设备的机身上,保证每个待配置设备上贴有一个标签即可。由于标签是随机贴在某个待配置设备上的,此时,每个标签包括的设备配置信息可能和该待配置设备原本的设备信息不同,因此,后续在直接将标签包括的设备配置信息写在该标签所贴的待配置设备中之后,就相当于覆盖了待配置设备本身的设备信息,从而就可以保证标签包括的设备配置信息和待配置设备写入的设备配置信息一致。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可以通过用户界面上的写入设备按钮向待配置设备发送从扫码设备获取的设备配置信息。
可选地,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设备编号之后,可以为该设备编号分配一个地址信息,以保证每个设备编号都有一一对应的地址信息,这样就可以根据设备编号对用户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配置设备的定位原理示意图,如图7所示,以平台服务器中有4个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为例,该4个设备编号分别为设备001、设备002、设备003和设备004,其中,设备001对应区域3,设备002对应区域1,设备003对应区域2,设备004对应区域4。当确定了设备编号之后,就可以确定出唯一对应的区域的地址信息。这样,平台只需要对一定时间段内经过待配置设备的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即可确定这些用户之间的空间交集情况。
可选地,标签可以随机贴在待配置设备表面的任何合理位置,如图8所示。当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进行闪烁时,就可以通过扫描设备对标签进行扫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待配置设备。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901: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
在该步骤中,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
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可以通过主控装置中的SIConifg.mod模块发送搜索指令来搜索待配置设备,当待配置设备接收到搜索指令之后,对搜索指令进行响应,从而实现通过EISsystem.mod模块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自己的设备编号。
S902: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信息。
在该步骤中,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向信息写入设备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之后,就可以向平台服务器上传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之后,可以在基于该设备编号的基础上生成包含该设备编号的平台授权码,并确定出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可以包括地址码和位置信息,然后将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反馈给信息写入设备。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平台服务器反馈的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之后,根据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地址信息,生成待配置设备的标签,然后人工将标签随机贴在待配置设备上。后续由扫描设备通过扫描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并由扫描设备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再由信息写入设备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
S903: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在该步骤中,待配置设备在接收到设备配置信息之后,就可以将设备配置信息写入内存,以完成配置,从而可以保证待配置设备内存中写入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标签包括的设备配置信息一致。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扫描设备扫描待配置设备所贴的标签,获取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然后信息写入设备接收到扫描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信息之后,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该设备配置信息,待配置设备就可以将该设备配置信息写入内存,因此,保证了待配置设备所贴的标签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和内存写入的设备配置信息一致,因此,可以避免待配置设备的将要发往的目的地错误的问题,提高了防疫平台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包括:在待配置设备打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情况下,响应于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设备编号和反馈结果,反馈结果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成功响应搜索指令。
在该方案中,待配置设备在响应搜索指令之前,需要先打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这样待配置设备在正常上电之后,才可以通过内部程序EISystem.mod响应到搜索指令,然后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设备编号和反馈结果,信息写入设备在接收到设备编号之后,将待配置设备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并通过更改用户界面上显示的待配置设备的颜色来将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设置为未写入状态。
可选地,待配置设备通过打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搜索指令,可以避免由于搜索指令响应不成功导致设备编号发送不成功的问题,提高了设备配置的成功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之后,还包括: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待配置设备的位置。
在该方案中,信息写入设备在获取到多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之后,可以将多个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在控制多个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时,可以按照预设顺序遍历待配置设备列表中包含的待配置设备,向遍历到的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从而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待配置设备的位置,因此,可以确定当前需要设备配置的待配置设备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准确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之后,还包括: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写入完成信息,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停止闪烁。
在该方案中,待配置设备在设备配置完成之后,可以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写入完成信息,以便于信息写入设备可以确定该待配置设备已经完成设备配置,由于该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还在闪烁,因此信息写入设备可以向该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便于该待配置设备可以控制闪光模块停止闪烁,然后可以将该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更新为已写入状态,以便于对该待配置设备进行标记,避免对该待配置设备进行重复配置,因此,提高了对待配置设备进行设备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平台服务器的平台类型信息;根据平台类型信息,将待配置设备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方式调整为平台服务器规定的识别方式。
在该方案中,信息写入设备可以通过平台服务器的类型,确定所有待配置设备的平台类型信息,并向待配置设备发送平台类型信息。待配置设备的内部程序EISystem.mod在接收到平台类型信息后,将平台类型信息息写入存储区域,并将当前使用的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方式调整为该平台服务器规定的识别方式,例如,用户的健康码校验方式、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方式等,并将平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写入存储区域,以便于可以通过该网络地址向平台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提高了平台服务器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本申请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每个待配置设备均实时获取了平台服务器的平坦授权码,切换了平台服务器规定的信息识别方式,并在平台服务器中保证了设备编号和地址信息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因此,在对待配置设备进行发货时,快递人员只需扫描待配置设备的标签上的信息(也可是明文),就可以确定出该待配置设备具体的发货目的地,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发货目的地协调统一的目的,避免了由于扫描错误的标签得到了错误的发货目的地,导致待配置设备发错的问题,因此,提高了平台服务器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
从总体上来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既可以保证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效率,又可以提高了平台服务器对用户的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准确性的技术实现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设备控制装置1000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发送模块1002,用于向待配置设备发送设备配置信息,以指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可选的,接收模块1001在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时,可以具体用于: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待配置设备的位置;根据待配置设备的位置控制扫描设备扫描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获取设备配置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001在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时,可以具体用于:按照预设顺序遍历待配置设备列表中包含的待配置设备,向遍历到的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
可选的,该设备控制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未示出),该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发送的写入完成信息,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响应于写入完成信息,向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停止闪烁;和/或,在用户界面上,将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更新为已写入状态。
可选的,该设备控制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未示出),该确定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响应于待配置设备重启,对待配置设备进行校验,确定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是否相同;若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相同,则确定待配置设备写入编号成功。
可选的,该设备控制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生成模块(未示出),该生成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发送搜索指令,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向平台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平台授权码是平台服务器根据对应的设备编号生成的,地址信息与设备编号一一对应;针对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中的每个待配置设备,根据待配置设备对应的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地址信息,生成待配置设备的标签,标签用于随机固设在待配置设备上。
可选的,该设备控制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未示出),该显示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将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并将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设置为未写入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待配置设备。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设备控制装置1100包括:
发送模块1101,用于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
接收模块1102,用于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向信息写入设备发出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控制模块1103,用于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可选的,发送模块1101在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时,可以具体用于:在待配置设备打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情况下,响应于搜索指令,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设备编号和反馈结果,反馈结果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成功响应搜索指令。
可选的,该设备控制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未示出),该第一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之后,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待配置设备的位置。
可选的,该设备控制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处理模块(未示出),该第二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之后,向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写入完成信息,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待配置设备根据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停止闪烁。
可选的,该设备控制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调整模块(未示出),该调整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接收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平台服务器的平台类型信息;根据平台类型信息,将待配置设备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方式调整为平台服务器规定的识别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应用于待配置设备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1200包括:
处理器1211,存储器1212,以及交互接口1213;
其中,处理器1211与存储器1212通信连接;存储器1212用于存储处理器1211可执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
其中,处理器1211配置为经由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前述设备控制方法中的技术方案。
可选的,存储器121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1211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当存储器1212是独立于处理器1211之外的器件时,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
总线,用于将上述器件连接起来。
可选地,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可选地,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所述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发出的,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所述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所述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向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所述设备配置信息,以指示所述待配置设备根据所述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
向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位置;
根据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位置控制所述扫描设备扫描所述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获取所述设备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包括:
按照预设顺序遍历待配置设备列表中包含的待配置设备,向遍历到的待配置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的写入完成信息,所述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待配置设备根据所述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
响应于所述写入完成信息,向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待配置设备控制闪光模块停止闪烁;和/或,在用户界面上,将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更新为已写入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待配置设备重启,对所述待配置设备进行校验,确定所述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所述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是否相同;
若所述待配置设备中写入的设备编号与所述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包括的设备编号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配置设备写入编号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搜索指令,所述搜索指令用于搜索待配置设备;
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向平台服务器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
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发送的平台授权码和地址信息,所述平台授权码是所述平台服务器根据对应的设备编号生成的,所述地址信息与所述设备编号一一对应;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中的每个待配置设备,根据所述待配置设备对应的平台授权码、设备编号和地址信息,生成所述待配置设备的标签,所述标签用于随机固设在待配置设备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发送的设备编号,将所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按照预设顺序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待配置设备的信息写入状态设置为未写入状态。
8.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待配置设备,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所述搜索指令用于搜索所述待配置设备;
接收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所述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出的,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所述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所述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包括:
在所述待配置设备打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搜索指令,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所述设备编号和反馈结果,所述反馈结果用于表示所述待配置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搜索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指示所述待配置设备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写入完成信息,所述写入完成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待配置设备根据所述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完成;
接收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待配置设备的闪光模块停止闪烁。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所述平台服务器的平台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平台类型信息,将所述待配置设备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方式调整为所述平台服务器规定的识别方式。
13.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息写入设备,所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配置设备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所述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发出的,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所述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所述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待配置设备发送所述设备配置信息,以指示所述待配置设备根据所述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14.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待配置设备,所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搜索指令,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所述搜索指令用于搜索所述待配置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送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是扫描设备通过扫描预先设置在所述待配置设备上的标签得到并向所述信息写入设备发出的,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平台服务器为所述待配置设备配置的平台授权码,以及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设备编号和所述设备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配置信息进行设备配置。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CN202211037211.3A 2022-08-29 2022-08-29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16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7211.3A CN115116169B (zh) 2022-08-29 2022-08-29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7211.3A CN115116169B (zh) 2022-08-29 2022-08-29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6169A true CN115116169A (zh) 2022-09-27
CN115116169B CN115116169B (zh) 2023-01-06

Family

ID=8333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7211.3A Active CN115116169B (zh) 2022-08-29 2022-08-29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6169B (zh)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43199A1 (en) * 2000-09-07 2002-03-07 Techfirm Inc.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erver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9199490A (ja) * 2008-02-25 2009-09-03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利用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944170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版本发布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297436A (zh) * 2013-06-14 2013-09-11 大连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授权方法及系统
CN104122883A (zh) * 2014-07-14 2014-10-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配置汽车控制器的方法
WO2014176808A1 (en) * 2013-04-28 2014-11-06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Authorizatio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566158A (zh) * 2017-08-04 2018-01-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配置信息备份方法及系统、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07689111A (zh) * 2017-08-22 2018-02-13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果汁机远程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729186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设备的数据恢复装置及方法
CN107945315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深圳市康悦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6441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航空设备配置信息的快速盘点方法
CN109028750A (zh) * 2018-08-14 2018-12-1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软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9120736A (zh) * 2018-08-09 2019-01-01 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示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43598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授权第三方接入电视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002A (zh) * 2019-03-12 2019-05-21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ttp请求加密、解密方法及系统
CN109886673A (zh) * 2019-03-01 2019-06-14 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二维码功能的拓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525160A1 (en) * 2018-02-09 2019-08-14 Galbit Electronics Ltd. Customer identification at filling station
WO2019232825A1 (zh) * 2018-06-06 2019-1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定制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2911A (zh) * 2020-01-09 2020-06-0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55316A (zh) * 2020-07-28 2020-12-0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模块的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
CN112073956A (zh) * 2020-09-07 2020-1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9971A (zh) * 2020-09-17 2021-01-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16890A1 (en) * 2020-04-22 2021-10-28 Envolve Engineering, Llc Santiz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aratus that stores/holds items
CN114090574A (zh) * 2021-10-27 2022-02-25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Redis哨兵集群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5908A (zh) * 2022-03-14 2022-04-29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89009A (zh) * 2022-01-24 2022-05-1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4434A (zh) * 2020-11-19 2022-05-27 上海南洋万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位的组合传感器
CN114629721A (zh) * 2022-04-18 2022-06-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权限的获取方法及授权码的发送方法
CN114693731A (zh) * 2022-03-08 2022-07-01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轨迹查询系统及方法
CN114826660A (zh) * 2022-03-16 2022-07-29 深圳爱捷云科技有限公司 云服务运行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43199A1 (en) * 2000-09-07 2002-03-07 Techfirm Inc.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erver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9199490A (ja) * 2008-02-25 2009-09-03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利用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944170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版本发布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4176808A1 (en) * 2013-04-28 2014-11-06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Authorizatio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297436A (zh) * 2013-06-14 2013-09-11 大连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授权方法及系统
CN104122883A (zh) * 2014-07-14 2014-10-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配置汽车控制器的方法
CN107945315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深圳市康悦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566158A (zh) * 2017-08-04 2018-01-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配置信息备份方法及系统、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07689111A (zh) * 2017-08-22 2018-02-13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果汁机远程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729186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设备的数据恢复装置及方法
EP3525160A1 (en) * 2018-02-09 2019-08-14 Galbit Electronics Ltd. Customer identification at filling station
CN10876441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航空设备配置信息的快速盘点方法
WO2019232825A1 (zh) * 2018-06-06 2019-1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定制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20736A (zh) * 2018-08-09 2019-01-01 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示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28750A (zh) * 2018-08-14 2018-12-1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软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9743598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授权第三方接入电视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86673A (zh) * 2019-03-01 2019-06-14 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二维码功能的拓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88002A (zh) * 2019-03-12 2019-05-21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ttp请求加密、解密方法及系统
CN111262911A (zh) * 2020-01-09 2020-06-0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16890A1 (en) * 2020-04-22 2021-10-28 Envolve Engineering, Llc Santiz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aratus that stores/holds items
CN112055316A (zh) * 2020-07-28 2020-12-0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模块的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
CN112073956A (zh) * 2020-09-07 2020-1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9971A (zh) * 2020-09-17 2021-01-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4434A (zh) * 2020-11-19 2022-05-27 上海南洋万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位的组合传感器
CN114090574A (zh) * 2021-10-27 2022-02-25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Redis哨兵集群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89009A (zh) * 2022-01-24 2022-05-1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93731A (zh) * 2022-03-08 2022-07-01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轨迹查询系统及方法
CN114415908A (zh) * 2022-03-14 2022-04-29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26660A (zh) * 2022-03-16 2022-07-29 深圳爱捷云科技有限公司 云服务运行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29721A (zh) * 2022-04-18 2022-06-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权限的获取方法及授权码的发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武等: "开源智能终端认证漏洞挖掘及登录认证改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孟博等: "基于计算模型的OpenID Connect协议认证性的自动化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6169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51253A1 (en) Labe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mmodity label indicating commodity display layout
CN100472552C (zh) 测试与模块相关联的电子监视标签的电子诊断设备和方法
US8636202B2 (en) First time confirmation of database entry
US65779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rface mounting process
US10636391B2 (en) Electronic label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labels
CN105378810A (zh) 测量数据的远程共享
JP5023868B2 (ja) 無線タグの決定方法、無線タグの決定システム、リーダ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44302A5 (zh)
CN110111502A (zh) 一种自助售药方法及终端
CN103592447A (zh) 检测或检查实验室工作站的工作区域上的实验室用品的排列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16169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1701A (zh) 一种设备防窜货激活系统以及激活方法
CN113052457A (zh) 智能产品的制造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JP4286530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7453589B2 (ja) ピッキング支援システム
JP2021068255A (ja)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管理方法
KR20200004514A (ko) Pci-e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컴퓨터 장애진단 시스템
US20140019153A1 (en) Drug mixing preparation man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CN106550448A (zh) 定位方法和定位装置
JP7202269B2 (ja) 薬品管理装置及び薬品管理方法
KR102275652B1 (ko) Qr 코드 생성 및 삽입 방법 및 장치
CN114090114B (zh) 机载设备的软件加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45021A (zh) 移动设备网络身份标识重写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JP2009026187A (ja) 物品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KR102372795B1 (ko) 전자 처방전 제공 장치, 키오스크 및 그들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1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Gu Shu Development Zone Taihua Indus Industrial Park 8 Building 3 laye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qing Zhi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Gu Shu Development Zone Taihua Indus Industrial Park 8 Building 3 laye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IV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