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274A - 三球销万向节 - Google Patents

三球销万向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274A
CN115111274A CN202211036540.6A CN202211036540A CN115111274A CN 115111274 A CN115111274 A CN 115111274A CN 202211036540 A CN202211036540 A CN 202211036540A CN 115111274 A CN115111274 A CN 115111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all
pin shaft
tripod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65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建春
陈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65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0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 F16D3/205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the pins extending radially outwardly from the coupling part
    • F16D3/2055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the pins extending radially outwardly from the coupling part having three pins, i.e. true tripod joi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万向节领域,尤其涉及三球销万向节,具体包括:三销架、连接于所述三销架周向的球头型销轴、套设在所述球头型销轴上的球环滚针轴承和限位挡圈,所述球环滚针轴承包括套设在所述球头型销轴上的内圈球环、套设在所述内圈球环上的外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球环和所述外圈之间的滚针,所述内圈球环的一端设有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滚针的凸台;所述限位挡圈靠近所述内圈球环的另一端设置,并且支承在所述外圈上用于轴向定位所述内圈球环和所述滚针。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在内圈球环外壁设置凸台,能够代替限位挡圈对滚针进行限位,同时将内圈球环内壁设置为弧形面,对球头型销轴进行限位,防止球头型销轴滑出。

Description

三球销万向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万向节领域,尤其涉及三球销万向节。
背景技术
万向节即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万向节可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其中,等速万向节表示在万向节所连接的输出轴和输入轴以始终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其又包括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直滚道式等速万向节和斜滚道式等速万向节。
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主要由三销架、球环、滚针挡圈、滚针、内圈、外圈等零件组成,在三销架的球环外套接内圈,在内圈外设置外圈,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滚针,在滚针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滚针挡圈,防止滚针滑出;球环能够相对于内圈进行旋转,内圈通过滚针与外圈共同旋转。
在目前的三球销式万向节结构中,内圈与三销架的球环为抵接方式,在三销架与内圈的安装时,将三销架的球环挤压进内圈的空间内,两者之间为线连接,连接不牢固,容易使得三销架从内圈中脱落;并且,滚针通过滚针挡圈进行限位,但滚针与滚针挡圈均由金属材料构成,滚针长时间相对于滚针挡圈旋转,两者连接处磨损较大,同时,为了使得内圈不从另一端滑出,需要在两端均设置滚针挡圈,安装不便,也会对滚针的两端均进行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球销万向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球销万向节,包括:
三销架、连接于所述三销架周向的球头型销轴、套设在所述球头型销轴上的球环滚针轴承和限位挡圈,所述球环滚针轴承包括套设在所述球头型销轴上的内圈球环、套设在所述内圈球环上的外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球环和所述外圈之间的滚针,所述内圈球环的一端设有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滚针的凸台;
所述限位挡圈靠近所述内圈球环的另一端设置,并且支承在所述外圈上用于轴向定位所述内圈球环和所述滚针。
优选地,所述内圈球环远离所述三销架的一端设有向着所述外圈延伸的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滚针的所述凸台。
优选地,所述外圈远离所述球头型销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第一凹槽;
所述外圈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挡圈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限位挡圈具有豁口。
优选地,所述限位挡圈和所述滚针之间设有尼龙垫片。
优选地,所述内圈球环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安装孔和与所述安装孔连接用于轴向限位所述球头型销轴的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为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轮廓形配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圆直径。
优选地,沿着所述球头型销轴的轴向,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轮廓包括两处对称的切面,并且两处所述切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轮廓还包括位于两处所述切面之间的两处对称的弧形表面,并且两处所述弧形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球头型销轴的所述弧形表面以使所述球头型销轴伸入所述安装孔中的导向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宽度等于所述弧形表面的宽度,所述导向槽的槽底与其面对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处所述弧形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导向槽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圆直径最大处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基于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内圈球环的一端设有凸台,凸台与内圈球环一体成型连接,其向靠近外圈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能够对内圈球环与外圈之间的滚针进行轴向定位,使得滚针无法滑出,无需再滚针的两端均设置滚针挡圈,只需设置一个即可,减少安装程序,同时也能减少对滚针的磨损;将内圈球环的内壁设置为弧形面,与球头型销轴的外轮廓形似,完全包围住球头型销轴,其中心处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能够与球头型销轴实现面接触,能够对球头型销轴进行更好的定位,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圈球环的内壁为平整面,与球头型销轴为线接触时容易造成球头型销轴脱落的问题;并且,内圈球环的内壁在对球头型销轴进行定位的同时,球头型销轴也会对内圈球环进行限位,防止内圈球环从远离限位挡圈的一侧滑出。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三球销万向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球环滚针轴承的俯视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2中A向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限位挡圈的俯视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图2中A向的剖视图;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内圈球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球头型销轴的一种方向的侧视图;
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球头型销轴的另一种方向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三销架10,球头型销轴20,切面201,弧形表面202,球环滚针轴承30,内圈球环301,凸台3011,安装孔3012,弧形面30121,导向结构30122,限位孔3013,外圈302,第一凹槽3021,第二凹槽3022,第三凹槽3023,滚针303,限位挡圈40,豁口401,尼龙垫片5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发明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三球销万向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球环滚针轴承的俯视图,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2中A向的剖视图,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三球销万向节,包括:
三销架10、连接于三销架10周向的球头型销轴20、套设在球头型销轴20上的球环滚针轴承30和限位挡圈40,球环滚针轴承30包括套设在球头型销轴20上的内圈球环301、套设在内圈球环301上的外圈302以及设置在内圈球环301和外圈302之间的滚针303,内圈球环301的一端设有用于轴向定位滚针303的凸台3011;
限位挡圈40靠近内圈球环301的另一端设置,并且支承在外圈302上用于轴向定位内圈球环301和滚针303。
内圈球环301远离三销架10的一端设有向着外圈302延伸的用于轴向定位滚针303的凸台3011。
具体地,三销架10设置为圆环,套接在传动轴上,在其周向的表面设置球头型销轴20,球头型销轴20设置为三个,均匀分布在三销架10的外表面,并且球头型销轴20与三销架10一体成型连接;
在球头型销轴20的外侧套设球环滚针轴承30,其内表面与球头型销轴20充分接触;在球环滚针轴承30的内壁上设有滑道,球头型销轴20与滑道滑动连接,使得球头型销轴20能够在球环滚针轴承30的内部进行周向运动,进而能够控制三销架10上的传动轴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球环滚针轴承30包括内圈球环301、外圈302和滚针303,内圈球环301套设在球头型销轴20的外表面,其内壁的形状与球头型销轴20的外轮廓形似,能够与球头型销轴20转动连接,使得球头型销轴20能够在内圈球环301内进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三销架10运动;
在内圈球环301外表面设置滚针303,滚针303设置多个,均匀分布在内圈球环301外表面,内圈球环301的外表面与滚针3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当内圈球环301转动时,能够带动滚针303和外圈302进行旋转。
在内圈球环301的一端设置凸台3011,其与内圈球环301的外表面一体成型连接,并且凸台3011向远离球头型销轴20的方向延伸,凸出于内圈球环301的外侧壁,使得凸台3011至内圈球环301圆心处的距离大于内圈球环301的半径,同时由于在内圈球环3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滚针303,因此能够使得滚针303的一端与凸台3011抵接。
同时在球头型销轴20的外表面还套接有限位挡圈40,其设置在内圈球环301远离凸台3011的一端,限位挡圈40的半径大小大于滚针303直径与内圈球环301半径之和的大小,对滚针303远离凸台3011的一端进行阻挡,限制其位移,防止其脱落。
限位挡圈40与内圈球环301中凸台3011的设置,对滚针303的两端均进行阻挡,将滚针303限制在限位挡圈40与凸台3011之间,实现对滚针303的固定。
进一步地,在滚针303远离内圈球环301的外侧套接外圈302,外圈302的内壁分别与滚针303、限位挡圈40接触,实现滚动连接;外圈302的内壁与凸台3011之间存在空隙,能够避免外圈302的内壁与内圈球环301接触;如此设置,当内圈球环301进行顺时针的转动时,滚针303与内圈球环301滚动连接,因此滚针303会进行逆时针的转动,同时滚针303也与外圈302滚动连接,使得外圈302进行顺时针的转动,而如果内圈球环301的凸台3011与外圈302的内壁接触,当内圈球环301转动时,滚针303与凸台3011的转动方向不同,致使外圈302无法转动或者转动困难,容易损坏零件。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限位挡圈的俯视图,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图2中A向的剖视图,如图2-5所示:
外圈302远离球头型销轴20的一端设有与凸台3011配合的第一凹槽3021;
外圈302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3022。
限位挡圈40安装在第二凹槽3022中,限位挡圈40具有豁口401。
具体地,在外圈302内壁的一端设置第一凹槽3021,在进行外圈302的安装时,外圈302的第一凹槽3021与内圈球环301的凸台3011对应设置,能够容纳凸台3011;
第一凹槽3021设置为从外圈302的内壁以及与之相邻的侧壁同时向内凹陷的L型凹槽,并且第一凹槽3021与外圈302的内壁平行的一侧壁的长度大于凸台3011远离内圈球环301的侧壁的长度,第一凹槽3021与外圈302的内壁垂直的一侧壁与滚针303直径之和的长度大于凸台3011与内圈球环301外壁垂直的侧壁长度,如此设置,使得凸台3011虽然安装在第一凹槽3021内,但却未与第一凹槽3021接触,如此才能使得内圈球环301带动滚针303转动,同时滚针303带动外圈302转动,使得外圈302与内圈球环301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外圈302的内壁远离第一凹槽3021的一端还设置第二凹槽3022,第二凹槽3022为从外圈302的内壁向内凹陷的凹槽,并且第二凹槽3022远离凸台3011的一侧与外圈302远离凸台3011的一侧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第二凹槽3022用于放置限位挡圈40,两个相对的第二凹槽3022间的距离等于限位挡圈40的直径,能够使得限位挡圈40的侧壁与第二凹槽3022的内壁抵接,能够限制限位挡圈40的移动,实现对限位挡圈40的固定。
进一步地,限位挡圈40设置为圆环,设置在内圈球环301远离凸台3011一端的外侧,限位挡圈40具有豁口401,使得限位挡圈40从豁口401处分离,同时限位挡圈40被豁口401分离的两端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在对限位挡圈40进行安装时,由于限位挡圈40的直径大于外圈302内壁之间的距离,限位挡圈40无法直接安装进第二凹槽3022内,会被外圈302阻挡,需要从两侧对限位挡圈40进行挤压,由于限位挡圈40豁口401的设置,其被豁口401分离的两端因受外力挤压影响相互靠近,进而使得限位挡圈40的圆环的直径减小,直到小于外圈302内壁之间的距离,使得限位挡圈40能够沿外圈302内壁向内滑入,直至进入第二凹槽3022内,由于自身材料的弹性作用,自动弹回,使得限位挡圈40的直径大小恢复至原样,与第二凹槽3022的内壁抵接,同时由于限位挡圈40的直径大小恢复至原样,大于外圈302内壁之间的距离,无法从第二凹槽3022移出,进而被固定在第二凹槽3022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3021与第二凹槽3022设置在外圈302的内壁上,并且第一凹槽3021与第二凹槽3022均设置成从外圈302的内壁以及与之相邻的侧壁同时向内凹陷的L型凹槽,同时在内圈球环301的外壁远离凸台3011的一端设置第三凹槽3023,第三凹槽3023从内圈球环301的外壁向内凹陷,同时第三凹槽3023与内圈球环301远离凸台3011的一端存在一定距离;且第三凹槽3023与凸台301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凹槽3021和第二凹槽3022之间的距离。
限位挡圈40的直径等于第三凹槽3023的直径大小,当限位挡圈40放置在第三凹槽3023内,其凸出一端与第二凹槽3022靠近第一凹槽3021的侧壁抵接,如此使得内圈球环301、凸台3011、外圈302和限位挡圈40形成密封空间,在其内设置滚针303,能够对滚针303的竖向移动的位移进行限定。
由于在该种实施方式中限位挡圈40放置在第三凹槽3023内,且第三凹槽3023向内圈球环301内凹陷,第三凹槽3023的直径大小等于限位挡圈40的直径大小,使得限位挡圈40在进行安装时,需要从限位挡圈40内部向外抻拉限位挡圈40,使得限位挡圈40被豁口401分离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限位挡圈40的圆环的直径增大,其大小与内圈球环301外壁的直径大小一致,能够沿内圈球环301的外壁向靠近凸台3011的方向滑动,当限位挡圈40处于第三凹槽3023的位置时,由于自身的弹性作用,限位挡圈40会自动恢复至原样,使得限位挡圈40的直径恢复至原样,进入第三凹槽3023内,与第三凹槽3023的内壁抵接,被第三凹槽3023限制位移,实现限位挡圈40的固定。
限位挡圈40和滚针303之间设有尼龙垫片50;
在限位挡圈40与滚针303之间设有尼龙垫片50,分别与限位挡圈40和滚针303相互抵接,尼龙垫片50为尼龙材料制成,具有柔软度;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滚针303两端均设置限位挡圈40,由于滚针303与限位挡圈40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滚针303旋转的过程中,其两端会与限位挡圈40进行摩擦,长久下来会对滚针303造成磨损,而在限位挡圈40与滚针303之间设置尼龙垫片50,其柔软材质能够一定程度减少滚针303的磨损,增加滚针303的使用寿命。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内圈球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内圈球环301具有用于安装球头型销轴20的安装孔3012和与安装孔3012连接用于轴向限位球头型销轴20的限位孔3013。
安装孔3012的内壁为与球头型销轴20的外轮廓形配的弧形面30121。
安装孔3012靠近三销架10的一端的直径小于球头型销轴20的外圆直径。
具体地,安装孔3012与限位孔3013紧邻设置,并且限位孔3013设置在内圈球环301靠近凸台3011的一端;限位孔3013的直径大小小于安装孔3012的直径大小,同时限位孔3013的直径大小同样也小于球头型销轴20的外圆直径,使得当球头型销轴20从安装孔3012远离限位孔3013向内圈球环301内安装时,限位孔3013能够对球头型销轴20进行限位,使球头型销轴20无法从内圈球环301远离三销架10的一端穿出;
安装孔3012的内壁设置为与球头型销轴20的外轮廓形配的弧形面30121,能够使得球头型销轴20的外壁与安装孔3012的内壁为面接触,能够全方位包裹球头型销轴20;同时由于安装孔3012的弧形面30121设置,使得安装孔3012靠近凸台3011的一端与靠近三销架10的一端的直径均小于球头型销轴20最大处的外圆直径,使得当球头型销轴20安装在内圈球环301内后,球头型销轴20最大处的外圆直径大于安装孔3012两端的直径,使得球头型销轴20无法继续插入,同时也无法反向移出,进而能够实现球头型销轴20的固定安装。
当三销架10随传动轴进行转动时,球头型销轴20随三销架10转动进行旋转,其外轮廓与安装孔3012的弧形面30121充分接触,能够给予球环滚针轴承30更多的传动力,进而带动球环滚针滚针轴承30共同旋转,能够增加传动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安装孔3012内壁为平直面,与球头型销轴20的接触为线接触,受力面积较小,球头型销轴20容易在安装孔3012的内壁打滑的问题。
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球头型销轴的一种方向的侧视图,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球头型销轴的另一种方向的侧视图,如图6-8所示:
沿着球头型销轴20的轴向,球头型销轴20的外轮廓包括两处对称的切面201,并且两处切面201之间的距离小于安装孔3012靠近三销架10的一端的直径;
球头型销轴20的外轮廓还包括位于两处切面201之间的两处对称的弧形表面202,并且两处弧形表面202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孔3012靠近三销架10的一端的直径。
安装孔3012靠近三销架10的一端设有用于避让球头型销轴20的弧形表面202以使球头型销轴20深入安装端3012中的导向结构30122。
导向结构30122为导向槽,导向槽的宽度等于弧形表面202的宽度,导向槽的槽底与其面对的安装孔301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处弧形表面202之间的距离,导向槽的高度大于等于球头型销轴20的外圆直径最大处与球头型销轴2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导向结构30122设置在安装孔3012靠近三销架10的一端的四分之一圆周区域,为向靠近外圈302方向凹陷的凹槽,其内壁设置为由远离导向结构30122与安装孔3012连接处的一端至导线结构30122与安装孔3012的连接处向靠近内圈球环301圆心处倾斜的斜面。
在对球头型销轴20与内圈球环301进行安装时,球头型销轴20两处弧形表面202最大外圆之间的直径大小大于安装孔3012靠近三销架10一端的直径大小,无法竖直插入,需要将球头型销轴20的一处弧形表面202与安装孔3012处的导向结构30122对应放置,因导向结构30122至其面对的安装孔3012的距离大于两处弧形表面202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球头型销轴20插入内圈球环301内;
但由于导向结构30122的高度并未大于球头型销轴20的外圆直径最大处与球头型销轴2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因此,不能直接竖直的将球头型销轴20插入内圈球环301,如果将球头型销轴20竖直插入,当球头型销轴20向内圈球环301插入过程中,球头型销轴20的外圆直径不断增加,球头型销轴20的外圆直径最大处还未进入时就会被导向结构30122与安装孔3012的连接处阻挡,无法再进行插入,最终使得球头型销轴20无法安装进内圈球环301内。
为了使得球头型销轴20能够插入进内圈球环301中,需要将球头型销轴20向靠近导向结构30122的方向倾斜,使得球头型销轴20两处的弧形表面202外圆直径最大处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在球头型销轴20倾斜插入内圈球环301过程中,球头型销轴20弧形表面202的其中一个外圆直径最大处能够先顺利通过安装孔3012与导向结构30122的连接处,进入安装孔3012的包围空间内,此时如果再继续倾斜插入,那么球头型销轴20会被与导向结构30122相对的安装孔3012的端部阻挡,无法前进;因此当球头型销轴20弧形表面202的其中一个外圆直径最大处通过安装孔3012与导向结构30122的连接处时,将球头型销轴20向远离导向结构30122的方向进行掰正操作,使球头型销轴20竖直,如此,能够使得已经进入安装孔3012包围空间内的球头型销轴20弧形表面202的外圆直径最大处贴合安装孔3012表面,与安装孔3012外圆直径最大处对应,而在掰正球头型销轴20的过程中,其另一弧形表面202的最大直径外圆处也随安装孔3012的弧形面30121滑动,进而同样与安装孔3012外圆直径最大处对应,之后再将球头型销轴20旋转90°,使得弧形表面202处于安装孔3012中没有设置导向结构30122的弧形面30121区域,即弧形表面202与导向结构30122错开位置,而切面201处于安装孔30121中设有有导向结构30122的弧形面30121区域,即切面201面对导向结构30122,至此完成球头型销轴20的安装;而由于安装孔3012靠近和远离三销架10的两端直径小于球头型销轴20最大外圆处的直径,因为通过上述弧形表面202与导向结构30122错开位置,所以使得球头型销轴20的弧形表面202会被安装孔3012卡住,使得球头型销轴20无法再次插入或退出,进而实现球头型销轴20的固定。如未将球头型销轴20进行旋转,安装孔3012靠近三销架10一端与其面对的导向结构30122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头型销轴20最大外圆处的直径,在球头型销轴20的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倾斜,从而使得球头型销轴20从内圈球环301中脱落,影响设备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将内圈球环301的内壁设置为弧形面30121,与球头型销轴20的外轮廓形似,当球头型销轴20安装进内圈球环301内时,内圈球环301包裹球头型销轴20,与球头型销轴20的外表面形成面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增加对球头型销轴20的限位效果;同时内圈球环301两端的直径大小小于其中心处的直径大小,使得当球头型销轴20进入内圈球环301内后无法再次竖向移动进行插入或撤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圈球环301的内壁为平整面,与球头型销轴20抵接,其内圈球环301的直径大小等于球头型销轴20的外圆直径最大处的直径大小,容易使得球头型销轴20在内圈球环301中竖向滑动,可能会使得球头型销轴20从内圈球环301中脱落;在内圈球环301外壁的一端还设置凸台3011,凸台3011向靠近外圈302的方向延伸,其侧壁能够与滚针303抵接,限制滚针303的竖向移动,无需在滚针303的两端均设置限位挡圈40,减少安装程序,同时也节省材料;同时滚针303另一端与限位挡圈40之间设置尼龙垫片50,其为柔软材质,当滚针303转动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滚针303的磨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针303与限位挡圈40直接接触使滚针303端部容易磨损的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1)

1.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销架、连接于所述三销架周向的球头型销轴、套设在所述球头型销轴上的球环滚针轴承和限位挡圈,所述球环滚针轴承包括套设在所述球头型销轴上的内圈球环、套设在所述内圈球环上的外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球环和所述外圈之间的滚针,所述内圈球环的一端设有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滚针的凸台;
所述限位挡圈靠近所述内圈球环的另一端设置,并且支承在所述外圈上用于轴向定位所述内圈球环和所述滚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球环远离所述三销架的一端设有向着所述外圈延伸的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滚针的所述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远离所述球头型销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第一凹槽;
所述外圈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圈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限位挡圈具有豁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圈和所述滚针之间设有尼龙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球环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安装孔和与所述安装孔连接用于轴向限位所述球头型销轴的限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为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轮廓形配的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圆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球头型销轴的轴向,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轮廓包括两处对称的切面,并且两处所述切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轮廓还包括位于两处所述切面之间的两处对称的弧形表面,并且两处所述弧形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三销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球头型销轴的所述弧形表面以使所述球头型销轴伸入所述安装孔中的导向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三球销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宽度等于所述弧形表面的宽度,所述导向槽的槽底与其面对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处所述弧形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导向槽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外圆直径最大处与所述球头型销轴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CN202211036540.6A 2022-08-29 2022-08-29 三球销万向节 Pending CN115111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6540.6A CN115111274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三球销万向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6540.6A CN115111274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三球销万向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274A true CN115111274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6540.6A Pending CN115111274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三球销万向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27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372A (zh) * 1998-12-08 2000-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及其装配方法
JP2008082394A (ja) * 2006-09-26 2008-04-10 Ntn Corp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CN202007840U (zh) * 2011-04-22 2011-10-12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三球销万向节
CN102395805A (zh) * 2009-04-16 2012-03-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三球销式等速接头及其组装方法和装置
CN205036746U (zh) * 2015-09-26 2016-02-17 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三球销滑移式万向节
CN205036745U (zh) * 2015-09-07 2016-02-17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扁轴头三球销万向节
CN207634547U (zh) * 2017-12-07 2018-07-20 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三销轴式等速万向节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372A (zh) * 1998-12-08 2000-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及其装配方法
CN1492158A (zh) * 1998-12-08 2004-04-28 ���\�й�ҵ��ʽ���� 等速万向节及其装配方法
JP2008082394A (ja) * 2006-09-26 2008-04-10 Ntn Corp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CN102395805A (zh) * 2009-04-16 2012-03-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三球销式等速接头及其组装方法和装置
CN202007840U (zh) * 2011-04-22 2011-10-12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三球销万向节
CN205036745U (zh) * 2015-09-07 2016-02-17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扁轴头三球销万向节
CN205036746U (zh) * 2015-09-26 2016-02-17 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三球销滑移式万向节
CN207634547U (zh) * 2017-12-07 2018-07-20 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三销轴式等速万向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5677B1 (ko) 트라이포드식 등속조인트
US6699134B2 (en) Anti-shudder tripod type CV universal joint
US8894497B2 (en) Sliding ball type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for vehicle
US8025575B2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of tripod type
US5098342A (en) Tripod type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US7819752B2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of tripod type
US8608578B2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of tripod type
US20090143149A1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of Tripod Type
US6682434B2 (en)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CN115111274A (zh) 三球销万向节
JP2000120668A (ja) 電磁クラッチ用軸受
US6176787B1 (en) Tripod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EP2469112A2 (en) High joint angle tripod type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US7878914B2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of tripod type
US6837794B1 (en) Tripod type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KR101203767B1 (ko) 축력저감형 트라이포드 등속조인트
JP2007517174A (ja) 等速継手
CN201144972Y (zh) 一种可轴向移动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
CN215370676U (zh) 一种高效率滑移式万向节
CN218598661U (zh) 一种自润滑万向节十字轴
JP3025527B2 (ja) 等速自在継手
JPH08145071A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KR100834215B1 (ko) 트라이포드식 등속조인트
CN201144973Y (zh) 一种特殊结构的可轴向移动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
KR20070076070A (ko) 자동차용 트라이포드 등속 조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